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临床特点与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天一[1](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因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易导致多种感染的发生。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细菌感染可同时作为ACLF的诱发因素与合并症存在,从而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这一特殊群体中,关于真菌感染的数据较少,而真菌感染往往会引起更高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阐明ACLF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CLF患者合并IFI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及应用不同抗真菌药物患者的病情演变情况,以期为ACLF合并IFI的早期预防与合理诊治做出积极贡献,进一步降低ACLF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ACLF患者共计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IFI分为IFI组与非IFI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IFI组患者的真菌感染相关数据(感染真菌类型、感染部位、应用抗真菌药物的种类、疗效以及应用不同抗真菌药物患者的病情演变情况)以及其他可能的IFI高危因素信息: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入院时是否感染、是否出现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侵入性操作次数、抗生素累计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史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ACLF患者合并I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ACLF患者148例,平均年龄为55.26±10.01岁,其中男性患者107例(72.30%)。ACLF病因依次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97例(65.54%)、酒精性16例(10.81%)、药物性12例(8.11%)、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6例(4.05%)、自身免疫性6例(4.05%)、HBV感染合并酒精性4例(2.70%)、不明原因4例(2.70%)、HBV感染合并药物性3例(2.03%)。2.在148例ACLF患者中,34例ACLF患者发生了IFI,IFI发生率为22.97%。感染菌种类型以念珠菌属最多见,其次为曲霉菌属。感染部位以口腔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呼吸道、血液、食管、肠道以及泌尿道感染。3.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糖尿病、MELD评分升高、合并肝肾综合征、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应用抗生素≥14天可能是ACLF患者发生IFI的危险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MELD评分升高、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14天是ACLF患者发生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疗效分析结果显示,34例ACLF合并IFI患者抗真菌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7.65%,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体临床好转率为55.88%。分组来看,伏立康唑组治疗有效率(80.00%)高于米卡芬净组(62.50%),但伏立康唑组患者的临床好转率(50.00%)低于米卡芬净组(58.33%),且差异均无显着性(P=0.437与0.718)。结论:1.IFI在ACLF患者中较为常见,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部位为口腔,其次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菌种为念珠菌属,其次为曲霉菌属。2.由于真菌感染常可带来较差的临床结局,且IFI早期诊断困难,识别并去除IFI的高危因素成为预防IFI发生的核心,本研究显示,MELD评分升高、糖尿病、长时间抗生素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是ACLF患者并发IFI的高危因素。3.对于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ACLF患者,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严格把握抗生素及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避免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减少非必须的侵入性操作,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必要时可在密切监测下酌情开展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在抗真菌药物选择上,由于伏立康唑潜在的肝毒性,应优先选择棘白菌素类药物。

赵向菲[2](2021)在《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0年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0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探讨大理地区恙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器官损伤的因素,为今后大理地区恙虫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恙虫病的290例住院患者。2.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指.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无器.官损伤.组和.有.器官损.伤组。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四环素组和多西环素组。3.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90例确诊患者男性109例,女性181例,男女比例1:1.7;平均发病年龄是51.9±13.7岁;发病.时间多.集.中在7~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2.平均住院前发热天数为7.1±3.9天(1~30天);畏寒238例,占82.07%;纳差232例,占80.00%;头痛192例,占66.21%;恶心或呕吐86例,占29.66%;结膜充血3例,占1.03%;皮疹3例,占1.03%;焦痂或溃疡198例,占68.28%;淋巴结肿大20例,占6.90%;肝大1例,占0.34%;脾大56例,占19.31%。3.嗜酸性粒细胞(EO)减少或消失65.17%;血小板(PLT)减少28.62%;有异型淋巴细胞48.28%;白蛋白(ALB)降低196例(67.59%);C反应蛋白(CRP)升高252例(86.90%);200例送检肥达外斐试验,阴性140例(70.00%),阳性60例(30.00%)。4.并发症肺损害102例,占35.79%;肝损害100例,占34.48%;血液系统损害83例,占28.62%;肾损害12例,占4.13%;心肌损害15例,占5.17%;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例,占1.03%。5.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比较,有器官损伤组患者年龄、PLT、CRP、ALB明显高于无器官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P=0.001,P<0.001),入院.前发.热天.数、EO.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治疗及转归多予以四环素、多西环素治疗,分别为150例(51.72%),98例(33.79%)。对比四环素组和多西环素组治疗效果(治愈、有效和无效),两组进行比较分析(χ2=0.552,P=0.7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恙虫病的分布受年龄、职业、季节的影响,表现为: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1~70岁之间;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属于“夏秋型”,7~10月发生率较高。2.常以不明原因发热起病,焦痂或溃疡对诊断有重要价值,EO减少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对恙虫病有一定诊断价值。3.在疾病早期肥达外斐试验阳性率不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4.恙虫病可导致多种器官损害,年龄、PLT、CRP、ALB与器官损伤因素有关。5.四环素与多西环素治疗效果大致相同。

加倩[3](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刘喆滢[4](2020)在《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tensive care unit,ICU)近5年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入院早期影响90天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存活患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相关亚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南部战区总医院ICU 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24小时内的各器官功能参数及治疗措施等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病后90天死亡危险因素,根据是否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存活组中分痊愈组与后遗症组进行亚组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如呈正态分布则使用单因素方差的LSD分析比较均数,如呈偏态分布则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采用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将P<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采用向前条件(forward LR)逐步剔除,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程度,筛选预后危险因素。以非参数法构建各指标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并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结果:共纳入11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9-69岁,中位年龄21.0(19.0,27.0)岁,ICU住院时间为1-49天,其中生存组为8.1 ±7.1天,中位住院时间5天,死亡组为11.8±10.6天,中位生存时间9天。23例(19.7%)出现低血压(MAP<65mmHg);31 例(26.5%)意识障碍持续时间>24h;14 例(12%)出现DIC;其中2例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余10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存活与死亡组相比,低血压和意识障碍持续时间>24h发生率、核心体温降至低于38.5℃时间、心率、CT/MRI异常率、脏器功能指标均较好、DIC发生率均较低(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持续昏迷时间、核心体温降至低于38.5℃时间、降钙素原等方面痊愈组小于后遗症组,GCS则高于后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降温时间(HR4.87;95%CI:2.2-15.3;p<0.001)、心率(HR 1.04;95%CI:1.01-1.09;p=0.0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HR 1.41;95%CI:1.31-2.02;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M曲线显示降温时间≤2h,心率≤120次/分,SOFA≤2分的患者生存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温时间、心率、APACHE II联合预测重症中暑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8.1%(95%CI 0.957-1.000,p=0.000),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92.3%。结论:相对单独指标,联合指标预测重症中暑发病后90天死亡预后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采取早期综合针对脏器支持保护措施,缩短降温时间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减慢心率可能减少重症中暑发病后90天后的死亡率。在ICU治疗期间,中暑脑损伤涉及中枢多个部位,但患者早期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CT/MRI)影像学异常表现不能反映其90天后的脑损伤程度。

郑寒晨[5](2020)在《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non-hepatogenic autoimmune liver injury,NHALI)是指除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胆管炎)以及相互间重叠综合征外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肝损伤的文献报道较多。对于NHALI,目前尚未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疾病命名提出,但作为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肝功能损伤原因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的:通过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概括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要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次要诊断为肝功能损伤、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异常,年龄大于16周岁,并排除具有明确病因所致肝损伤的住院病人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原发病、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自兔肝系列、风湿系列)、使用的保肝药物及疾病转归等,分析肝功能损伤的类型,并根据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型。结果:统计95例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引起NHALI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肌炎最为常见。该类疾病以女性居多,肝功能损伤的类型无明显特异性,以肝脏生化学异常为主,严重程度分型多为轻型。绝大多数患者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伴有纳差、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疼痛等临床表现较少见。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及活动性呈正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多数患者的肝功能损伤随原发病的好转而好转。结论:肝外器官或系统性疾病所致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肝损伤。几乎所有肝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造成肝功能损伤的可能。作为临床医师,面对原因暂不明确的肝功能损害,除考虑常见的几种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外,肝外器官或系统性疾病所致的肝损伤更需要重视。在NHALI患者中,肝脏的病变是继发的,肝功能损伤的程度通常较轻。绝大多数NHALI患者为女性,经过治疗基础疾病及给予适当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可较前减轻或恢复正常。然而NHALI在治疗上与其他类型的肝功能损伤有一定的差异性,临床医师应加强该类疾病与其他类型肝损害的鉴别,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HBV感染、HCV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继而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案。

王孝平[6](2020)在《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肝脏再生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并结合肝再生及器官损害的临床指标创建新的预后评估模型,从而为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优化方案。方法:1.纳入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入院的HBV-ACLF患者。记录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CTP、MELD、CLIF-SOFA、CLIF-C OFs、CLIF-C ACLFs、AARC等评分系统判断患者病情。完善对患者的随访,随访时间为发生ACLF后90天,随访终点为死亡或接受肝移植。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判断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探讨肝脏再生在HBV-ACL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2.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HBV-ACLF患者纳为建模组。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按各参数的权重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参照建模组ACLF的诊断以及患者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入院的HBV-ACLF队列作为测试组,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外部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对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阐释并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共纳入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HBV-ACLF患者240例,患者28天及90天非肝移植存活率为64.58%和56.2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肌酐、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是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FP水平较高(>49 ng/m L)的患者其短期预后更好。2.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及参数的权重建立新的预后模型,R=0.028×年龄(岁)+0.003×总胆红素(μmol/L)+0.004×肌酐(μmol/L)-0.071×白蛋白(g/L)+0.089×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0.363×INR-0.001×甲胎蛋白(ng/m L)。新模型预测患者90天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在建模组和测试组中分别为0.822和0.842,效能优于其他传统模型。传统模型中,CLIF-ACLFs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效能最佳。结论:1.在传统预后评估模型中,CLIF-ACLFs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其他模型(如CTP、MELD、CLIF-SOFA、CLIF-C OFs以及AARC评分)也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2.甲胎蛋白作为肝脏再生的血清标志物,是HBV-ACLF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AFP水平较高的患者其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3.本研究结合肝脏再生与器官损害的临床指标,创建了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通过内部和外部验证表明该模型稳健性及预测效能较好,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优化患者的临床管理。

刘甜[7](2019)在《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分析目的:探讨住院痛风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为痛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自2014.5-2017.10于我院代谢科住院的痛风患者共727例,其中男696例,女31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饮酒史、合并疾病及治疗用药等,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并收集空腹血液标本,检测血糖、血脂、肝肾功及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相关指标,完善肝脏超声检查。按照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512例)与异常组(21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分析肝功异常的原因,按病因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组112例、酒精性肝损害(ALD)组25例、药物性肝损害(DILI)组42例、混合原因(DILI+NAFLD、DILI+ALD)组30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保肝药物治疗的效果等。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痛风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为29.6%,其中最前四位病因分别为:NAFLD、DILI、混合原因(DILI+NAFLD或DILI+ALD)及ALD。与肝功能正常组比较,肝功能异常组年龄小、痛风病程短,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肌酐清除率(C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增高,差异有显着性(t=-4.53~7.48,P<0.01)。两组收缩压(SBP)、血糖(GLU)、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NAFLD组痛风病程、年龄、AST均低于ALD、DILI及混合组,BMI、UA、TC、Ccr及LDL-C高于ALD、DILI组(F=3.19~12.18,P<0.01);ALD组AST/ALT比值、GGT高于NAFLD、ALD及混合组(F=5.86~12.15,P<0.01);DILI组与混合组ALT水平高于NAFLD和ALD组(F=4.93,P<0.01)。保肝治疗后,DILI组ALT下降最快,高于NAFLD组、ALD组和混合组(P<0.05);ALD组GGT下降最快,高于其他三组(P<0.05);NAFLD组AST下降幅度低于DILI组、ALD组,差异均有显着性(F=3.42~5.79,P<0.05)。引起痛风患者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中,排在首位的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其次为非布司他、秋水仙碱、中药相关。结论:痛风患者肝功异常患病率高,其中NAFLD为首要原因;NAFLD临床上有发病年龄提早,肥胖、尿酸高、血脂高的特点。药物、酒精肝损害保肝治疗反应好,而NAFLD的保肝效果相对较差。第二部分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均被证实与肝功异常相关,而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与肝功异常的研究较少。前期小样本研究中发现,住院痛风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达29.6%,远高于普通人群。进一步探讨痛风患者合并肝功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男性痛风患者,要求处于痛风缓解期,且近6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止痛药物及降尿酸药物,合并用药近3个月未做调整的,排除既往合并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管疾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肝功异常患者。共纳入5044例,分别记录其初诊时年龄、病程、家族史、既往治疗情况、吸烟饮酒史、运动情况、合并疾病等,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并收集空腹血液标本检测血糖、血脂、肝肾功等相关生化指标。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异常组(1351例)和肝功正常组(3693例),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功异常相关的危险因素;将尿酸按四分位法分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观察UA对ALT的影响,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肝功异常组与正常组患者饮酒史、痛风家族史、合并血脂异常、脂肪肝和冠心病的比例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肝功异常组与正常组患者初诊年龄、痛风病程、体重指数(BMI)、腰围(WC)、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清除率(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收缩压(SBP)、血糖(GLU)、吸烟史、是否规律运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C、TG、TC及UA、是否合并脂肪肝是痛风患者肝功异常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尿酸按四分位法分组,发现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肝功异常的比例均随尿酸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在矫正WC、TG、TC及脂肪肝后,ALT水平及肝功异常比例明显下降,但仍呈上升趋势。结论:BMI、WC、TG、TC、UA以及是否合并脂肪肝是痛风患者肝功异常的危险因素;其中UA与ALT升高独立相关,临床诊治中应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闫倩玉[8](2019)在《UGT1A1基因突变与Graves病合并肝衰竭病例分析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UGT1A1基因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glucuronyl transferase,UGT)基因家族中的一员,位于染色体2q37上,该位点是一个非常常见的SNP位点(编号rs4148323),UGT1A1*6的多态性表现为211G>A,形成3种基因型:G/G、A/G和A/A,且UGT1A1*6的多态性目前仅在亚洲人群中发现。东亚人群中的频率高达15.2%,在中国人中的频率高达30%。UGT1A1基因突变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Graves病合并肝功能衰竭临床上不多见,病因复杂,病情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本文就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发生黄疸的常见基因型UGT1A1基因突变与Graves病合并肝衰竭相关性,结合病例分析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目 的]UGT1A1基因突变可引起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结构及功能异常,使胆红素代谢不足而导致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通过对Graves病合并肝功能衰竭患者检测UGT1A1基因多肽性,黄疸病因精确诊断,帮助临床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有效缓解甲状腺毒症和重度黄疸,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和进行有效遗传咨询。[方 法]通过对一位20岁男性患者2018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经临床和实验室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确诊为Graves病合并肝衰。我们应用过柱法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针对目的基因外显子编码区设计引物,应用2X PCR MasterMix聚合酶进行PCR扩增后,对UGT1A1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与参考序列(NC000002.11与NM000463.2)进行比较发现 UGT1A1 基因多态性:c.211G>A,p.(Gly71Arg)错义突变。设计标准随访路线,同步收集患者详细病史和所有临床随访资料和相关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 果]通过临床资料结合生物化学检测指标排外该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基因检测发现UGT1A1基因多态性:c.211G>A,p.(Gly71Arg),所编码蛋白质的第71位氨基酸残基由Gly变异为Arg,常染色体遗传变异为错义突变,诊断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CN-Ⅱ)并发Graves病合并肝衰竭。[结 论]该例Graves病合并肝衰竭患者通过临床生物学指标和基因检测结果,进一步诊断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Graves病迅速进展的甲状腺激素使UGT1A1酶活性降低,而UGT1A1基因突变使其酶活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通过人工肝、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免疫调节剂甲基强的松龙、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综合治疗,最终甲状腺毒症和重度黄疸肝衰竭得到有效缓解,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童俊生[9](2019)在《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证型特点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比较中医证型与预后情况,同时探讨不同预后的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在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比较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自2012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本次住院情况、相关实验室指标、中医四诊资料等临床资料,完成入院24小时的GCS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分组的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在预后方面差异,探讨不同预后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在3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中,痰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肝风内动证、血瘀证、火热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患者最少;在1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中,痰证患者最多,肝风内动证、血瘀证、火热证及气虚证患者均为2例,阴虚阳亢证患者最少。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有冠心病病史是无冠心病病史患者发生预后差风险的3.594倍。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入院心率、FIB、ALT与预后呈负相关,ALB/GLB与预后呈正相关。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中医证型为气虚证患者是诊断为其他证型患者发生预后差风险的4.036倍。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以痰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肝风内动证、血瘀证、火热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患者最少。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有冠心病病史是无冠心病病史患者发生预后差风险的3.594倍。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入院心率、FIB、ALT与预后呈负相关,ALB/GLB与预后呈正相关。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中医证型为气虚证患者是诊断为其他证型患者发生预后差风险的4.036倍。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临床特点与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临床特点与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ACLF 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治
    2.1 ACLF与感染的关系
        2.1.1 感染诱发ACLF
        2.1.2 ACLF并发感染
    2.2 ACLF并发感染的诊断
    2.3 ACLF并发感染患者的预后
    2.4 ACLF并发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2.4.1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2.4.2 非抗生素预防
        2.4.3 抗生素治疗
    2.5 ACLF并发真菌感染
    2.6 LTR中的感染
        2.6.1 移植等待名单中患者的感染
        2.6.2 LTR中的细菌感染
        2.6.3 LTR中的真菌感染
    2.7 总结与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2.1 ACLF患者的诊断标准
        3.2.2 IFI的诊断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数据收集
    3.5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IFI相关情况
        4.2.1 真菌感染率及菌种构成情况
        4.2.2 真菌感染部位构成情况
    4.3 ACLF患者合并IFI的危险因素分析
    4.4 抗真菌治疗疗效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前言
    1.1 恙虫病简介
    1.2 恙虫病的流行现状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流程
        2.2.2 分级与分组
        2.2.3 研究因素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恙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3.1.1 性别分布
        3.1.2 年龄分布
        3.1.3 发病地区分布
        3.1.4 职业分布
        3.1.5 民族分布
        3.1.6 发病季节
    3.2 临床特征
        3.2.1 住院前发热天数
        3.2.2 住院期间发热情况
        3.2.3 临床表现及比例
        3.2.4 皮疹
        3.2.5 焦痂或溃疡
        3.2.6 淋巴结肿大
        3.2.7 肝脾肿大
    3.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3.3.1 血常规指标
        3.3.2 尿常规
        3.3.3 生化指标
        3.3.4 心肌酶学
        3.3.5 心电图
        3.3.6 凝血功能
        3.3.7 肥达外斐试验检测结果
        3.3.8 恙虫病抗体及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3.3.9 胸部CT或X片
        3.3.10 腹部彩超
    3.4 并发症
    3.5 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3.6 误诊
    3.7 治疗与转归
4.讨论
    4.1 流行病学特征
    4.2 临床特征
    4.3 实验室检查特征
        4.3.1 血常规
        4.3.2 肥达外斐试验
        4.3.3 肝肾功能、尿常规、凝血功能
        4.3.4 心肌酶谱、心电图
        4.3.5 胸部CT或X线
        4.3.6 恙虫病抗体与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4.4 误诊原因分析
    4.5 器官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4.6 治疗与转归
    4.7 预防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综述 恙虫病的临床特征
    1.恙虫病的发病机制
    2.恙虫病的临床表现
        1.1 发热
        1.2 焦痂或溃疡
        1.3 皮疹
        1.4 淋巴结肿大
        1.5 肝脾肿大
        1.6 其他
    3.恙虫病引起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2.1 呼吸系统
        2.2 心血管系统
        2.3 消化系统
        2.4 泌尿系统
        2.5 神经系统
        2.6 血液系统
        2.7 怀孕相关并发症
        2.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实验室检查
    5.误诊
    6.治疗
    7.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4)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流行病学
    1.2 重症中暑救治关键点理论及可疑预后影响因素
    1.3 重症中暑神经系统后遗症及脑损害临床表现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记录起病后一般情况及合并重要脏器损害情况
        2.2.2 重症中暑患者死亡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2.3 记录存活患发病90天后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
    2.3 统计学处理
    2.4 相关定义
第三章 结果
    3.1 流行病学资料
    3.2 临床资料描述
    3.3 分组差异比较
        3.3.1 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
        3.3.2 存活组中痊愈组与后遗症组临床资料差异比较(亚组分析)
        3.3.3 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
        3.3.4 单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3.3.5 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3.3.6 以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组作生存分析
        3.3.7 重症中暑患者发病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肝脏的结构功能及肝损害
    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与命名
    1.3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特点
    1.4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管理
        1.4.1 内科综合治疗
        1.4.2 人工肝支持治疗
        1.4.3 肝移植
    1.5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及评估方法
        1.5.1 Child评分
        1.5.2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其衍生模型
        1.5.3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价及其简化模型
        1.5.4 AARC评分
    1.6 肝脏再生在肝衰竭中的作用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7.1 目的与意义
        1.7.2 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肝再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作用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学方法
    2.2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2.3 患者预后风险因素分析
    2.4 血清甲胎蛋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价值
    2.5 讨论
        2.5.1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和肝外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2.5.2 肝脏功能损害对预后的影响
        2.5.3 肝脏再生对预后的影响
第3章 结合肝脏再生创建肝衰竭预后模型并验证
    3.1 对象与方法
    3.2 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模型
    3.3 模型的验证
    3.4 模型预测效能的比较
    3.5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引言
第一部分 痛风患者合并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包括
        2.2 人体学参数测量
        2.3 指标检测
        2.4 保肝治疗
        2.5 主要仪器试剂和检测方法
        3 其他诊断标准
        4 统计分析
    结果
        一、住院痛风患者肝功异常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
        1.住院痛风患者肝功异常检出率
        2.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临床特点的比较
        二、住院痛风患者肝功异常原因及不同病因的临床特点分析
        1.痛风患者肝功异常的病因构成
        2.不同病因肝功异常临床特点的比较
        3.不同病因肝功异常保肝治疗疗效比较
        4.引起痛风患者肝损害的常见药物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包括
        2.2 人体学参数测量
        2.3 指标检测
        2.4 主要仪器试剂和检测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一、肝功正常组及异常组临床特点比较
        1.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临床特点比较
        2.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合并症的比较
        二、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三、尿酸与转氨酶的关系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痛风与肝功异常
    一、痛风与NAFLD
    二、痛风与酒精性肝损害
    三、痛风与药物性肝损害
    四、总结与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或缩略词表
致谢

(8)UGT1A1基因突变与Graves病合并肝衰竭病例分析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证型特点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急性脑卒中西医研究进展
        一、急性脑卒中的患病率
        二、急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
    第二节 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西医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
        二、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形成机制的研究
        三、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预后研究
    第三节 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的研究进展
        一、古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经验研究
        二、近现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各项指标与预后关系
        三、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各项指标与预后关系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分析
        一、样本量差异
        二、性别
        三、年龄
        四、既往病史
    第二节 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相关性评估
        一、入院生命体征
        二、纤维蛋白原水平
        三、入院时血糖
        四、肝功能指标与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预后关系
    第三节 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关系
        一、证型分布特点
        二、证型与预后关系
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临床特点与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马天一. 吉林大学, 2021(01)
  • [2]290例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D]. 赵向菲. 大理大学, 2021(09)
  •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重症中暑患者90天预后相关早期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D]. 刘喆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非肝源性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D]. 郑寒晨. 山东大学, 2020(09)
  • [6]肝脏再生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D]. 王孝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痛风合并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甜. 青岛大学, 2019(01)
  • [8]UGT1A1基因突变与Graves病合并肝衰竭病例分析报告并文献复习[D]. 闫倩玉.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急性脑卒中伴肝损害患者证型特点及预后相关性分析[D]. 童俊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标签:;  ;  ;  ;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