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GF-100F水泥助磨剂(论文文献综述)
祁兵[1](2017)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后,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已成为当前土木工程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对于其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引起的混凝土微结构的变化,包括再生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个界面过渡区将对微结构损伤、侵蚀介质的传输过程、荷载作用下裂缝的引发与扩展过程、再生混凝土的吸湿与干燥过程有较大影响。因此,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演变与性能退化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工作的开展对实现再生混凝土结构可预期寿命设计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多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参数本文选择的侵蚀制度主要包括盐溶液中长期浸泡、干湿循环-盐溶液双因素以及干湿循环-荷载-盐溶液三因素;盐溶液分别为5%硫酸钠溶液和3.5%氯化钠溶液;采用合适的加载装置对再生混凝土试件施加荷载,荷载率为0.3和0.5。以此研究再生混凝土在单因素、双因素以及三因素作用下性能退化机理以及氯离子传输机理。(2)多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性能退化机理本文研究了在干湿循环-硫酸钠溶液以及干湿循环-荷载-硫酸钠溶液作用下,再生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以及再生混凝土损伤劣化全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中水溶(自由)硫酸根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但硫酸根离子反应系数呈现增加趋势,再生混凝土反应硫酸根与酸溶(总)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改变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过程,仍然包括初始下降段、增加段以及加速下降段,但对于损伤初速度以及加速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荷载的施加会使再生混凝土中产生的微裂纹扩展,加速硫酸盐侵蚀过程,荷载率越高损伤劣化速度越快。降低水灰比和掺入矿物掺和料可以有效的改善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3)多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本文研究了在干湿循环-氯化钠溶液以及干湿循环-荷载-氯化钠溶液作用下,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以及氯离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氯离子结合能力增大。荷载的施加使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明显增大,氯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同荷载率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的关系。但荷载率对于再生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4)多因素作用下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与硫酸盐侵蚀损伤模型本文利用X-CT研究了单颗骨料模型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路径取决于新砂浆密实度与附着砂浆密实度的相对关系。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传输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荷载率、氯离子结合能力以及时间依赖性等因素对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采用数学模型描述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硫酸盐侵蚀损伤全过程,根据损伤力学基本原理,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建立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双段损伤模型,第一段为线性关系,第二段为抛物线关系,并明确了损伤模型中回归参数的物理含义。
张海冰[2](2017)在《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高度分支拓扑结构的树枝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三维球状结构、表面富集大量的端基使其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高的吸附能力,同时具有高溶解度、低粘度以及合成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涂料、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化妆品、纳米材料以及石油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应用。但在石油工程领域作为泥页岩抑制剂和微孔隙封堵剂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P-NH2)和端季铵盐超支化聚合物(HP-HTC)两种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并将其应用于页岩气钻井液-钾钙基聚磺润滑钻井液,以强化该钻井液体系对泥页岩的抑制性和对微孔隙的封堵性。本文以丁二酸酐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一种以胺基为端基的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HP-NH2),然后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HP-NH2端基进行改性得到了以季铵盐为端基的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HP-HTC)。采用FT-IR红外光谱、TOF LC/MS、1H-NMR、TGA、GPC以及SEM等对单体和超支化聚合物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AB2单体、HP-NH2以HP-HTC真实被合成。以线性膨胀实验、页岩滚动回收实验、抑制造浆实验以及沉降实验测试了 HP-NH2和HP-HTC的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证明HP-NH2和HP-HTC对粘土的水化分散和水化膨胀有良好的抑制性能,且其抑制性随着端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HP-NH2(N=4.77mol/kg)和3%HP-HTC(C=3.89 mol/kg)的线性膨胀率分别为26.9%和22.4%,页岩滚动回收率分别为71.14%和73.03%。以压力传递实验、渗流实验以及API滤失实验测试了 HP-NH2和HP-HTC的封堵能力,实验结果证明HP-NH2和HP-HTC对纳米孔隙以及低渗透岩心有着良好的封堵能力,且其封堵性随着端基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PI滤失实验表明3%HP-NH2(N=4.77mol/kg)和3%HP-HTC(C=3.889mol/kg)以有效降低滤失量,且其滤失量均约为基浆的50%,同时证明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不是通过增加滤液粘度来起降滤失作用。本文通过FT-IR光谱测试、XRD测试、Zeta电位测试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了 HP-NH2和HP-HTC对粘土水化分散和水化膨胀的抑制机理。分析得到HP-NH2和HP-HTC是通过降低或反转粘土表面Zeta电位、压缩扩散双电层来抑制粘土的水化分散,通过进入粘土层间,置换水化阳离子,且在粘土表面形成水化膜来抑制粘土的水化膨胀。以SEM测试初步分析了 HP-NH2和 HP-HTC的封堵机理,结果表明其可以参与泥饼的形成,封堵泥饼微孔隙来降低滤失量。最后研究了 HP-NH2和HP-HTC加入页岩气钻井液-钾钙基聚磺润滑钻井液后其流变性、抑制性和封堵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该钻井液体系中HP-NH2和HP-HTC的最佳加量为3%,其动塑比分别为0.36和0.37,且研究表明HP-NH2和HP-HTC的加入对该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和封堵性有极大的强化,其中HP-NH2对抑制性的强化弱于HP-HTC,对封堵性的强化则强于HP-HTC。
贾晋宁[3](2014)在《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企业“能效对标”管理是企业绩效管理较新的的方法之一,政府部门可通过能效对标活动掌握企业能耗水平,做到及时整改、监督与管理。因此,实施能效对标管理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产业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有水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新建水泥企业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及水泥企业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加以论述,对燃料、电耗的统计范围及统计方法进行详细讨论,研究总结了水泥企业能效对标采用的指标和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选择能反应水泥企业能耗特征的可比熟料综合电耗、可比熟料综合煤耗、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可比水泥综合电耗、可比水泥综合能耗五个指标值来确立标杆,对计算方法做了详尽的讨论,提出“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简称“对标系统”)实现的结构部署及逻辑结构,对“对标系统”的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流程及关键性代码详细设计进行了描述。山西省现有33家水泥企业使用“对标系统”参与能效对标管理。“对标系统”通过对各企业逐月上报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对五个指标进行计算,确立有效的标杆值。本文通过对指标体系及标杆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总结了“对标系统”软件的可适用性和开放性,并对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进行了展望。
刘晓秋[4](2008)在《木质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源于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理念,本文通过以造纸工业的副产品—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的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改性木质素高分子,并且探讨了其应用性能。实验共分两部分:一、木质素磺酸钠接枝聚合反应研究本实验采用辐照方法将低分子量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接枝到木质素磺酸钠大分子上;利用AFM,IR,UV-Vis, XPS,DSC等分析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确定木质素磺酸钠与HRPIB共混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是接枝聚合反应;探讨了影响木质素磺酸钠接枝率的因素。实验证明接枝聚合反应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辐照剂量一般约在5~30Mra,辐照加工时间为24h,接枝率在20%~50%之间。另外,在XPS分析过程中,发现辐照接枝聚合反应除了HRPIB与木质素磺酸钠的接枝聚合反应之外,还发生了脱甲氧基反应,甲氧基含量降低38.8%;同时有羰基生成,羰基含量增加25%。二、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应用研究以改性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制备胶粘剂。研究了胶粘剂的粘性流动及其粘度变化。讨论了胶粘剂配方、接枝率、接枝体分子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改性木质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可达到1.7566MPa,符合了胶合板粘接的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探讨了木质素磺酸钠接枝聚合物絮凝能力。采用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处理玉米加工废水,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讨论了投药量、接枝率、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总之,木质素与HRPIB的辐照接枝聚合反应是一种木质素改性的新方法,有利于更好的应用木质素这种天然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该种改性方法无污染、无公害、不排放废物,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制造工艺。
赵国[5](2004)在《钢渣的表面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钢铁的需求越来越大,随之带来大量钢渣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这就需要人们对钢渣进行综合利用,以变废为宝。当前钢渣主要用来生产水泥和作建筑集料,为了拓展其应用途径,有必要对钢渣进行深入研究。近来,粉体表面改性研究是粉体深加工的重要手段。但对钢渣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还少有报道。本实验就是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与钢渣在行星磨中共同粉磨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改性后钢渣的特性,探索钢渣应用的新的途径。并用经硬脂酸改性后的钢渣填充改性 PP,研究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热变形温度、冲击等物理、力学性能。同时通过净浆小试体实验观察改性后钢渣的胶凝性能。粒度、密度分析表明所选的活性剂对钢渣产生了良好的助磨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粉磨过程分明显的三个阶段:大颗粒的破碎、细化,细小颗粒所占比重迅速增加;细小颗粒之间发生团聚,颗粒粗化;粉磨过程达平衡阶段。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加入改性剂后,钢渣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由不规则形状变得更加规整,小颗粒含量增多。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钢渣颗粒的规整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硬脂酸对钢渣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发现,改性后钢渣的活化指数随粉磨时间、硬脂酸用量的变化有规律变化。要达到最佳的改性效果粉磨时间、硬脂酸用量有最佳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钢渣与硬脂酸的作用是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实现。X射线分析发现,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衍射峰强度发生弱化甚至消失,钢渣颗粒产生了结构缺陷和晶格畸变,产生非晶化现象,最终非晶化与再结晶达到动态平衡。将钢渣用硬脂酸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填充到 PP 材料中,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随着改性钢渣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弯曲强度在小掺量时(小于 30%)比纯 PP 提高,热变形温度提高显着。在用改性后钢渣进行净浆实验发现,改性剂作用明显。 经减水剂MM改性后的钢渣可减少水灰比,随着水灰比的减少小试体强度提高。但过多的减水剂 MM添加量使得小试体的抗压强度减小,在水灰比为 0.28 时 28 天强度减少 4.19 倍。用早强剂 LYF 与钢渣共同粉磨改性,改性后钢渣净浆小试体的早期抗压强度明显 I<WP=4>提高,比同条件下的未加 LYF 的钢渣小试体增加 1.64 倍,同时后期强度也有增长。可见,所选改性不仅起到助磨作用,同时还起到了自身作为混凝土外加剂时的作用效果。
二、DGF-100F水泥助磨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GF-100F水泥助磨剂(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状况 |
1.3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再生粗骨料性能 |
1.3.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
1.3.3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胶凝材料 |
2.1.2 集料 |
2.1.3 外加剂 |
2.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件制备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成型与养护 |
2.2.3 试件预处理 |
2.3 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 |
2.3.1 试验方法 |
2.3.2 基本性能 |
2.4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试验 |
2.4.1 侵蚀制度 |
2.4.2 荷载率 |
2.4.3 试验方案 |
2.5 相关指标测试方法 |
2.5.1 氯盐侵蚀 |
2.5.2 硫酸盐侵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性能退化机理研究 |
3.1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规律 |
3.1.1 再生混凝土在硫酸盐单因素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
3.1.2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相对动弹行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
3.1.3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损伤劣化规律的影响 |
3.1.4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的影响 |
3.1.5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的影响 |
3.1.6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的影响 |
3.2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的硫酸根离子传输规律 |
3.2.1 再生混凝土在硫酸盐单因素作用下的硫酸根离子传输 |
3.2.2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3.2.3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3.2.4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3.2.5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3.3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侵蚀机理 |
3.3.1 腐蚀产物分析 |
3.3.2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微观结构演变 |
3.3.3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的侵蚀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氯盐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4.1 再生混凝土在氯盐单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研究 |
4.1.1 再生混凝土在氯盐单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浓度分布 |
4.1.2 再生混凝土在氯盐单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
4.2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氯离子扩散研究 |
4.2.1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2.2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2.3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2.4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3 干湿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研究 |
4.3.1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4.3.2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4.3.3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4.3.4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4.4 再生混凝土在氯盐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侵蚀机理 |
4.4.1 腐蚀产物分析 |
4.4.2 再生混凝土在氯盐和干湿循环作用下传输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混凝土在于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性能退化机理研究 |
5.1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受拉区损伤劣化规律 |
5.1.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1.2 荷载率对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1.3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1.4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1.5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受拉区硫酸根离子传输规律 |
5.2.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5.2.2 荷载率对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5.2.3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5.2.4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5.2.5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传输的影响 |
5.3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侵蚀机理 |
5.3.1 腐蚀产物分析 |
5.3.2 微观结构演变 |
5.3.3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的侵蚀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氯盐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6.1 再生混凝土在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受拉区氯离子扩散研究 |
6.1.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6.1.2 荷载率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6.1.3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6.1.4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6.1.5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6.2 再生混凝土在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受拉区氯离子结合能力研究 |
6.2.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6.2.2 荷载率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6.2.3 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6.2.4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6.2.5 干湿循环制度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6.3 再生混凝土在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与硫酸盐侵蚀损伤模型 |
7.1 再生混凝土在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模型 |
7.1.1 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路径 |
7.1.2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模型的建立 |
7.1.3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氯离子传输模型验证 |
7.2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硫酸盐侵蚀损伤模型 |
7.2.1 混凝土损伤模型 |
7.2.2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损伤演变方程 |
7.2.3 干湿循环-硫酸盐作用下损伤演变方程影响因素 |
7.2.4 干湿循环-荷载-硫酸盐作用下损伤演变方程影响因素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1.1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硫酸盐侵蚀性能退化机理研究 |
8.1.2 再生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国际博士课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2)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溶性超支化聚合物概述 |
1.2 水溶性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现状 |
1.2.1 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 |
1.2.2 阴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 |
1.2.3 两性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 |
1.2.4 非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 |
1.3 水溶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在水性涂料上的应用 |
1.3.2 在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3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4 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2 合成方法与反应机理 |
2.2.1 合成方法 |
2.2.2 AB_n单体的合成反应与反应机理 |
2.2.3 HP-HTC合成及反应机理 |
2.3 表征方法 |
2.3.1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2 端季铵盐超支化聚合物中端季铵基量的测定方法 |
2.3.3 FT-IR光谱分析 |
2.3.4 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TOF-LC/MS) |
2.3.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6 热稳定分析 |
2.3.7 凝胶色谱分析(GPC) |
2.3.8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9 粘度测试 |
2.4 抑制性能测试 |
2.4.1 线性膨胀实验 |
2.4.2 页岩滚动回收实验 |
2.4.3 抑制造浆实验 |
2.4.4 沉降实验 |
2.5 封堵性能测试 |
2.5.1 传递压力实验 |
2.5.2 滤失/渗流实验 |
2.6 聚合物作用机理测试 |
2.6.1 FT-IR红外测试 |
2.6.2 XRD测试 |
2.6.3 Zeta电位测试 |
2.6.4 激光粒度实验 |
2.6.5 阳离子交换实验 |
2.6.6 SEM电镜扫描 |
第3章 阳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
3.1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P-NH_2合成工艺 |
3.1.1 聚合时间对端胺基超支化聚合物HP-NH_2合成的影响 |
3.1.2 聚合温度对端胺基超支化聚合物HP-NH_2合成的影响 |
3.2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P-NH_2季铵化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反应时间对HP-NH_2端氨基季铵化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HP-NH_2端氨基季铵化影响 |
3.2.3 m(EPTAC):m(HP-NH_2)对HP-NH_2端氨基季铵化影响 |
3.2.4 HP-NH_2季铵化程度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
3.3 HP-NH2和HP-HTC的表征 |
3.3.1 FT-IR红外光谱表征 |
3.3.2 TOF-LS/MS表征 |
3.3.3 1H-NMR表征 |
3.3.4 SEM表征 |
3.3.5 TGA表征 |
3.3.6 GPC表征 |
3.3.7 粘度测定 |
3.4 HP-NH_2和HP-HTC的性能测试 |
3.4.1 抑制性能测试 |
3.4.2 封堵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泥页岩抑制机理分析 |
4.1.1 FT-IR红外分析 |
4.1.2 XRD分析 |
4.1.3 Zeta电位分析 |
4.1.4 激光粒度实验结果 |
4.1.5 阳离子交换实验结果 |
4.2 封堵机理分析 |
4.3 机理综合分析 |
第5章 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在钻井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1 钾钙基聚磺润滑钻井液基础性能测试 |
5.2 HP-NH_2和HP-HTC的加量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
5.3 HP-NH_2和HP-HTC对钻井液封堵性的影响 |
5.3.1 渗流实验 |
5.3.2 压力传递实验 |
5.4 HP-NH_2和HP-HTC对钻井液抑制性的影响 |
5.4.1 页岩滚动回收实验 |
5.4.2 线性膨胀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企业能效对标管理 |
1.1.1 能效对标管理分类 |
1.1.2 我国水泥企业能效管理现状 |
1.1.3 研究山西水泥企业能效对标管理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介绍 |
2.1 术语和定义 |
2.1.1 熟料能耗 |
2.1.2 水泥能耗 |
2.2 技术要求 |
2.2.1 现有水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 |
2.2.2 新建水泥企业单位水泥产品能耗准入值 |
2.2.3 水泥企业单位水泥产品能耗先进值 |
2.3 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 |
2.3.1 燃料统计范围 |
2.3.2 电耗统计范围 |
2.3.3 统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算法分析 |
3.1 对标系统模型的构建原则 |
3.2 基于 ISM 法对指标进行层次划分 |
3.2.1 ISM 法原理及计算流程 |
3.2.2 算例分析 |
3.3 数据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
4.1 系统主要功能 |
4.1.1 数据采集/上报 |
4.1.2 数据处理 |
4.1.3 报表打印 |
4.1.4 用户管理 |
4.2 基本设计要求 |
4.3 系统部署 |
4.3.1 运行环境 |
4.3.2 系统部署 |
4.4 系统总体逻辑结构图 |
4.5 系统整体设计 E-R 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详细设计描述 |
5.2 模块详细流程描述 |
5.3 数据库结构及数据的存储、读写规则设计 |
5.3.1 创建系统数据表 |
5.3.2 数据库表及字段定义 |
5.4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代码设计与实现 |
5.4.1 熟料线月报表填报页面 |
5.4.2 水泥制成线月报表填报页面 |
5.4.3 年报表填报页面 |
5.4.4 企业信息填报 |
5.4.5 用户管理 |
5.4.6 报表统计页面 |
5.4.7 柱状图页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软件系统测试分析 |
6.1 BUG 趋势图 |
6.2 BUG 分布 |
6.3 软件系统的应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系统运行总结 |
7.2 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木质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木质素文献综述 |
1.1 木质素 |
1.1.1 木质素的存在 |
1.1.2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
1.1.3 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 |
1.2 木质素的物理性质 |
1.2.1 一般物理性质 |
1.2.2 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木质素分子的存在状态 |
1.2.3 木质素的溶解性 |
1.2.4 质素的热性质 |
1.3 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化学反应性能 |
1.3.1 酚型结构单元 |
1.3.2 非酚型结构单元 |
1.4 木质素的一些特有性质 |
1.5 木质素的分离提取 |
1.6 木质素磺酸盐概述 |
1.6.1 木质素磺酸盐的结构 |
1.6.2 木质素磺酸盐的表面物化性能 |
1.6.3 木质素磺酸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
1.7 木质素的改性方法 |
1.8 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
1.8.1 研究方向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木质素磺酸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HRPIB 简介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3.2 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制备 |
2.3.3 凝胶含量测定 |
2.3.4 接枝率的测定 |
2.3.5 表面形貌分析 |
2.3.6 红外光谱分析 |
2.3.7 紫外光谱分析 |
2.3.8 XPS 分析 |
2.3.9 DSC 分析 |
2.3.10 热重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凝胶含量分析 |
2.4.2 表面形貌分析 |
2.4.3 红外光谱分析 |
2.4.4 紫外光谱分析 |
2.4.5 XPS 分析 |
2.4.6 DSC 分析 |
2.4.7 热重分析 |
2.4.8 辐照剂量和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2.4.9 HRPIB 对接枝率的影响 |
2.4.10 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枝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应用研究 |
3.1 接枝木质素磺酸钠胶粘剂的研究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絮凝剂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钢渣的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 述 |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目的、意义和现状 |
1.2 钢渣的组成与结构 |
1.2.1 钢渣的化学组成 |
1.2.2 钢渣的矿物组成及其结构 |
1.3 钢渣的胶凝性活性及其激发 |
1.3.1 钢渣的碱激发 |
1.3.2 钢渣的机械力活化 |
1.3.3 钢渣的表面改性活化 |
1.4 钢渣的表面改性 |
1.4.1 改性方法 |
1.4.1.1 包覆处理改性 |
1.4.1.2 沉淀反应改性 |
1.4.1.3 表面化学改性 |
1.4.2 机械力化学改性 |
1.4.3 高能处理改性 |
1.4.4 其他方法的改性研究 |
1.4.4.1 消解游离 CaO、MgO |
1.4.4.2 用 H2SO4 处理改性 |
1.5 改性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及其改性原理 |
1.5.1 助磨剂 |
1.5.1.1 助磨剂的助磨原理 |
1.5.1.2 助磨剂改性效果 |
1.5.1.3 助磨剂的适应性 |
1.5.2 减水剂 |
1.5.3 早强剂 |
1.5.3.1 早强剂作用原理[64] |
1.5.3.2 早强剂作用效果 |
1.6 无机填料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 |
1.6.1 活化指数及其影响因子 |
1.6.1.1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1.6.1.2 改性温度的影响 |
1.6.1.3 改性时间的影响 |
1.6.1.4 改性机理 |
1.6.1.5 改性后粉体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设备 |
2.2.1.1 行星磨 |
2.2.1.2 注射机 |
2.2.2 实验原材料 |
2.2.3 改性粉末样品的制备 |
2.2.4 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
2.2.5 胶凝性能的研究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粒度分析 |
2.3.2 密度分析 |
2.3.3 X-ray 分析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2.3.6 抗拉、抗弯强度测试 |
2.3.7 抗冲强度测试 |
2.3.8 热变形温度测试 |
2.3.9 活化指数的测定 |
第三章 钢渣的表面改性研究 |
3.1 助磨效果的研究 |
3.1.1 改性时间的影响 |
3.1.2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改性剂的助磨效果 |
3.2 不同改性时间钢渣密度的变化 |
3.3 活化指数 |
3.3.1 不同硬脂酸加入量对改性钢渣的活化指数影响 |
3.3.2 行星磨粉磨时间对改性钢渣活化指数的影响 |
3.3.3 不同激发剂对钢渣的活化指数影响 |
3.3.4 硬脂酸对钢渣改性的机理分析及 FI-IR 谱图分析 |
3.4 钢渣的表面形貌及结构的变化 |
3.4.1 钢渣的表面形貌变化 |
3.4.2 钢渣的晶体结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渣改性的应用研究 |
4.1 改性钢渣改性 PP(聚丙烯)的研究 |
4.1.1 改性钢渣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
4.1.2 改性钢渣对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
4.1.3 改性钢渣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
4.1.4 改性钢渣对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
4.1.5 不同填料对 PP 改性后复合材料性能比较 |
4.2 改性钢渣胶凝性能的研究 |
4.2.1 减水剂 MM 对钢渣的胶凝性能影响 |
4.2.2 LYF 对钢渣的胶凝性能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DGF-100F水泥助磨剂(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D]. 祁兵. 东南大学, 2017(12)
- [2]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D]. 张海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3]水泥企业能效对标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贾晋宁. 吉林大学, 2014(09)
- [4]木质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 刘晓秋.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5]钢渣的表面改性研究[D]. 赵国. 南京工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