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廖健颖[1](2021)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年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攀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受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社会、家庭也因此承受巨大负担。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引起的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亚型。我国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较高,但针对SIVD的研究较少,对SIV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尚缺。与阿尔兹海默病相比,SIV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可治性。明确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特征,对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SIVD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目的(1)明确SIVD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特征,探索快速诊断和鉴别SIVD的早期识别指标。(2)探索SI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为SIVD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Erkinjuntti提出的诊断标准将497例SIVD患者纳入研究。按照认知功能水平下降的程度将患者分为NCI组、MCI组与Va D组。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血液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与日常行为能力评估。由有经验的神经内科医生对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包括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程度、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灶数目与脑萎缩病变程度进行评估。按脑白质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描述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特征。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描述SIVD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特征,探索SI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1)与NCI组比较,MCI组与Va D组各个认知域的认知功能评估均严重受损,日常行为能力也严重下降(P<0.05);与MCI组比较,Va D组患者各认知域功能与日常行为能力均严重下降(P<0.05);(2)血液检查结果比较中,Va D组患者血Hcy水平、CRP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NCI组与MCI组(P<0.05)。上述结果比较在NCI组与MCI组间无显着差异。Va D组叶酸水平低于MCI组(P<0.05),但与N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影像学结果评估比较中,三组患者间ARWMC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 D组ARWMC评分为(12.06±6.64)分,高于MCI组(9.26±5.56)与NCI组(7.75±5.41)(P<0.05)。MCI组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 D组患者各脑区ARWMC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MCI组额叶ARWMC评分高于NCI组(P<0.05)。其余各脑区MCI组与NCI组ARWMC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的LI病灶数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 D组高于MCI组与NCI组,MCI组高于NCI组(P<0.05)。Va D组除颞叶外各脑区LI计数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MCI组基底节区LI高于NCI组,其余各脑区LI计数NCI组与MCI组无显着差异(P>0.05);Va D组脑萎缩视觉评分为(14.23±6.6)高于MCI组与NCI组(P<0.05),MCI组与NCI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4)重度额叶、顶枕叶、幕下区、基底核区WMLs患者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及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幕下区WMLs患者回忆能力评分低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颞叶WMLs患者各个认知域的评价与轻中度WMLs患者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IVD患者存在全认知域的认知功能水平下降,以定向力、注意与计算力与语言能力为主,记忆力水平下降较为轻微;(2)SIVD患者WMLs以额叶、顶枕叶和基底节区为主,WMLs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SIVD患者LI的梗死灶数目与认知功能水平的下降有关,尤其是基底节区的梗死灶数目;SIVD患者常伴有脑萎缩,且脑萎缩的程度与认知功能水平的下降有关;(3)ARWMC评分、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脑萎缩视觉评分、血Hcy水平、CRP,IL-6均与SIV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下降相关。
王国艳[2](2020)在《ACS心肺复苏患者血清Adropin、PTX-3、hs-CRP水平变化及其预后评价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学指标Adropin、PTX-3、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肺复苏患者中的评价作用,为此类患者评估病情及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急诊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脏骤停予心肺复苏35例、非心肺复苏35例,患者胸痛发病均在3小时内。根据入院时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分为复苏组和非复苏组,其中复苏组患者按效果分为复苏失败和复苏成功两个亚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在急诊予GRACE评分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设定入院时、入院后6小时及24小时为采血点,留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Adropin、PTX-3及hs-CR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GRACE评分、肌钙蛋白及血清学指标变化,分析各指标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对出院患者1个月和3个月予专家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心力衰竭、再发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根据预后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并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价作用。采用SPSS 23.0和Graph Pad Prism 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复苏失败组年龄较非复苏组大(P<0.05);复苏失败组及复苏成功组均较非复苏组心率快、收缩压低(均P<0.05)。三组GRACE评分比较,复苏失败组和复苏成功组评分明显高于非复苏组,且复苏失败组评分明显高于复苏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清c TNI水平:入院时复苏失败组、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间水平无差异(P>0.05);入院6小时和24小时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6小时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c TNI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入院24小时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着(均P>0.05)。3.血清Adropin水平:入院时复苏失败组和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复苏组,复苏失败组水平明显低于复苏成功组(均P<0.05);入院6小时和24小时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6小时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Adropin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着(均P>0.05);入院24小时两组水平均进一步明显下降低于入院时水平,且复苏成功组下降幅度更大(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个时间点Adropin水平均与GRACE评分呈负相关。4.血清PTX-3水平:入院时复苏失败组和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苏组,且复苏失败组水平明显高于复苏成功组(均P<0.05);入院6小时和24小时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6小时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PTX-3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增加,入院24小时较6小时两组水平均明显降低,仍高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个时间点PTX-3水平均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5.血清hs-CRP水平:入院时复苏失败组、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间水平无差异(P>0.05);入院6小时和24小时复苏成功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6小时和24小时复苏成功组和非复苏组hs-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入院24小时水平均明显高于6小时水平,复苏成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个时间点hs-CRP水平均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6.随访:与非事件组比较,事件组患者年龄大、心率快、收缩压低、GRACE评分更高(均P<0.05);事件组患者入院时、入院6小时和24小时Adropin水平更低,PTX-3水平更高(均P<0.05);事件组患者入院24小时hs-CRP水平更高(P<0.05)。结论1、急性冠脉综合征复苏患者较非复苏患者血清Adropin低、PTX-3和hs-CRP水平高。2、血清Adropin水平与GRACE评分呈负相关,PTX-3、hs-CR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具有评估危重病情作用。3、血清学指标Adropin、PTX-3及hs-CRP水平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具有积极价值。
李文元[3](2019)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和可能的效应机制,探讨其药物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CIN不同危险分层人群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连续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泰达心血管病医院四家医院共601名拟择期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强化他汀治疗组(301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公司美国20mg)治疗(10mg/d),强化他汀治疗组于PCI术前1d及术后3d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水化治疗(等渗生理盐水水化)。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以及临床生化指标。根据本研究前期研究建立的CIN评分系统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别为低危险人群(166例/164例)、中危险人群和(106例/108例)、高危险人群(20例/19例)和极高危险人群(8例/10例)。记录各分层亚组患者PCI术前和术后48h、72h的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PCI术前及术后48h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记录术前术后24h的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等水平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及各亚组患者术后的CIN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他汀组和对照组内各危险分层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主要终点事件CIN发生率情况(1)两组患者中总共记录到44例PCI术后CIN的发生(7.3%),其中对照组32例(10.7%),强化他汀组12例(4.0%),两组间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危险人群中,对照组12例(7.2%),强化他汀组3例(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险人群中,对照组14例(13.2%),强化他汀组5例(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极高危险人群中,对照组6例(21.4%),强化他汀组4例(1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强化他汀(OR=0.388,95%CI=0.1920.783,P=0.008)是CIN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61,95%CI=1.0111.014,P=0.016)、急性心肌梗死(OR=2.777,95%CI=1.1666.616,P=0.021)可增加CIN的发生风险。(4)其他亚组分析: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男性患者、基线肾功能较好患者预防CIN的发生更有优势。3.实验室生化指标比较:各亚组术前化验指标无显着差异。(1)低危险人群:强化他汀组术后48h、72h的SCr水平、术后48h的BUN、IL-6、hs-CRP及术后24h的CysC、NG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他汀组PCI术后的eGFR、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48h的TNF-α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48h、72h的SCr,术后BUN、IL-6、hs-CRP、SOD、TNF-α及CysC、NGA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术后的48h、72h的eGFR水平低于术前(P<0.05)。(2)中危险人群:强化他汀组术后48h、72h的SCr、术后48h的BUN、IL-6、hs-CRP及术后24h的CysC、NG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他汀组PCI术后48h、72h的eGFR、术后48h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TNF-α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72h的SCr,术后BUN、IL-6、hs-CRP、SOD、TNF-α、CysC、NGA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术后48h、72h的eGFR水平低于术前(P<0.05)。(3)高-极高危险人群:两组间术后48h、72h的SCr、eGFR和术后48h的TNF-α水平相似(P>0.05)。强化他汀组术后BUN、IL-6、hs-CRP及CysC、NG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72h的SCr,术后BUN、IL-6、hs-CRP、SOD、TNF-α及CysC、NGA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术后eGFR水平低于术前(P<0.05)。4.发生CIN的患者,术后24h的CysC、NGAL水平高于未发生CIN组(P<0.05)。结论:1.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剂量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择期行PCI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CIN的发病率,且在低危、中危险人群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中预防效益更有优势。2.PCI术后CIN的发生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以及造影剂直接肾毒性有关。3.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因子水平,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进而预防CIN发生。4.强化阿托伐他汀对CIN的预防效益较常规剂量治疗更有优势,且具有良好药物安全性。
段颖[4](2019)在《基于“肾虚邪伏”理论探讨补肾清肝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验方补肾清肝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初步揭示中医“肾虚邪伏”理论对高血压病辨治的指导作用,同时为补肾清肝汤防治高血压病炎症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月龄的雄性SHR分别分为补肾清肝汤高剂量组、补肾清肝汤中剂量组、补肾清肝汤低剂量组、依那普利组和模型对照组,4只京都种大鼠(Wistar-Kyoto,WKY)为空白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2.1g/ml/d、1.05g/ml/d和0.525g/ml/d的药液灌胃,西药组给予依那普利药液0.315mg/ml/d。测定给药前1周和给药后1、2、4、6周末的大鼠收缩压,并于治疗最后一周测定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收缩压方面,在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SHR的收缩压皆有降低(P<0.05),其中依那普利组降压效果最好,降压速度快且降幅大(P<0.01)。补肾清肝汤高、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降幅大于低剂量组,二者存在一定量效关系(P<0.05)。就炎症因子而言,给药6周后,各治疗组大鼠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的浓度较模型组皆有下降,补肾清肝高剂量组的抗炎作用最好(P<0.01),依那普利组有轻微抗炎作用(P<0.05)。补肾清肝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抗炎作用明显低于中、高剂量组,与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结论:补肾清肝汤不仅能有效降低SHR收缩压,还能抑制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和IL-6浓度。考虑其可以通过下调SHR体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的表达水平,从而阻断相关炎症反应途径和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以发挥抑制炎症和降低血压的双重作用。
白热美提·吾坎(Bairemeitiw ukan)[5](2019)在《B型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BNP、白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6年01月2018年10月期间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180名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无心力衰竭的60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B型脑钠肽、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及射血分数EF值水平,分析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NP、IL-6、hs-CRP及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HFrEF组、HFmrEF组和HFpEF三组研究对象血清B型脑钠肽、白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及水平比较差异均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与IL-6、hsCRP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r=0.371、0.394、-0.433,P<0.001)。结论:检测三种生物标志物,血清B型脑利钠肽,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帮助临床上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孙丽敏[6](2016)在《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丁酰胆碱酯酶(BCh E或Bu Ch E),也被称为假性胆碱酯酶或血清胆碱酯酶,是一种非特异性胆碱酯酶,能水解多种胆碱酯。因其主要由肝脏合成,故经常作为肝功能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近期研究发现,除肝脏疾病外,丁酰胆碱酯酶在诸如炎症、损伤及营养不良等临床疾病状态下存在变化,并且对多种疾病预后具有预测作用。丁酰胆碱酯酶似乎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也有预测作用,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并且机制未明。有研究提示,丁酰胆碱酯酶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伴发心力衰竭者预后不良。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是否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况?如果是,那么其预后作用是否与其可反映心功能相关?然而,以往有关丁酰胆碱酯酶对心血管疾病预后预测作用的研究缺乏心功能相关指标,如,Killip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为:分析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心功能相关指标(Killip分级和LVEF)的相关性,并探讨丁酰胆碱酯酶的预后作用是否与其反映心功能相关。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往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炎症因子除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外,还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及心肌组织纤维化,进而促进心脏重构导致心衰的发生、发展。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为:探讨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时炎症的相关性,尤其是与两个重要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索丁酰胆碱酯酶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预测因素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CCU住院治疗的连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于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来院就诊。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和心电图ST段改变,以及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进行诊断。排除有肝脏疾病史、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其他严重的系统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临床数据从患者病例中调取,并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同时依据指南记录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据。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于入院后第一个早晨进行,应用酶动力学分析法。依据经典Killip分级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于入院后5至7天行心脏多普勒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心功能。患者随访从发病至2014年6月30日截止,评估患者存活情况,以全因死亡(排除意外死亡)为终点事件。第二部分:于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入选发病24小时以内入住秦皇岛市第一医院CCU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顺利完成冠脉血运重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纳入及排除标准同第一部分研究。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样,进行血常规分析,检测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白细胞各亚群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1、本研究纳入了3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75%,平均年龄为62±13岁,STEMI患者占82%,73%患者血管成功再通。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中位数为6.8 k U/L,并依据该数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组和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组。2、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年龄、Killip分级及血清肌酐呈显着负相关,而与BMI、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显着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无相关。3、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心功能指标低Killip分级(Ⅰ级或Ⅱ级)患者血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高Killip分级(Ⅲ级和Ⅳ级)患者[7.0±1.3 or 7.0±1.5 VS 6.2±1.6(p<0.01)]。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呈正相关(r=0.24,p<0.001)。4、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全因死亡所有350例患者进行了平均29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7.1%)在随访期间死亡。存活患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死亡患者[7.0±1.4 VS 5.7±1.3(p<0.001)]。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和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存活率分别为89%和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较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生存率显着降低(p<0.001)。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经单因素Cox分析,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年龄、Killip分级、心梗病史、ST段抬高、血清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入院心率、LVEF和冠脉再通均与死亡事件相关。在未引入功能因素Killip分级和LVEF时,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是急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 0.65,95%CI 0.46-0.91;p=0.013],而在引入心功能因素Killip分级和LVEF再次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不再是急性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第二部分:经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单核细胞比率呈负相关,但未达统计学意义。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呈显着负相关(p<0.05)。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单核细胞比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1、本研究首次证实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况,并由此介导其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作用。2、从炎症角度,丁酰胆碱酯酶预测作用的机制为:丁酰胆碱酯酶通过调节胆碱能抗炎通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以及心功能,从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丁酰胆碱酯酶检测简单,应用范围广,指标易获得,而且经济节约,故可成为较好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标。
许明[7](2014)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对比冠状动脉慢血流组与血流正常组中患者的血管炎性因子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22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的在院患者,使用冠状动脉造影中测定的TIMI血流及校正TIMI帧数计数,将患者分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但存在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组102例,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且血流正常组127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管炎性因子高敏性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冠状动脉慢血流组,检测高敏性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显示3种血管炎性因子的水平均高于血流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血管炎性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两组患者的血管炎性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水平密切相关,慢血流组患者血管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
陈希伟,罗景云,韦建瑞,吴同果,林梓卿,关信民,朱媛,刘江波[8](2012)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内皮微颗粒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观察1级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velocities,baPWV)和血浆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变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入选高血压1级患者63例,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60、120 d的血压、baPWV和EMPs水平及血清内皮素-1、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浓度。结果63例高血压1级患者治疗前后在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高血压药物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及血清内皮素-1、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baPWV及lg-EMPs与收缩压(r=0.846,0.597;P<0.001)、舒张压(r=0.619,0.428;P<0.001)及血清内皮素-1(r=0.803,0.454;P<0.001)、高敏C反应蛋白(r=0.801,0.569;P<0.001)、白细胞介素-6(r=0.844,0.567;P<0.001)浓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浓度呈负相关(r=-0.482,-0.127;P<0.001)。患者baPWV与lg-EMPs呈正相关(r=0.583,P<0.001)。结论在1级高血压患者中开展baPWV监测对于评估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刘钰[9](2021)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风险评估及功能检测的系列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冠心病是致死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自1962年Sabiston实施世界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 G),这种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效果最为确切和持久的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心脏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设备的逐步改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其众多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医生采纳,众多的患者因此受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众多优势之一,即是避免了体外循环引起血液稀释、血细胞破坏及炎症反应等,进而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抗血小板药物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最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血管的近远期再狭窄发生率、降低围术期心梗发生率。尤其是现在备受推崇且临床中广泛采用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即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抑制剂,其对明显减少患者心血管死亡、中风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已经开展了众多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均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明显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卒中的发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不仅如此,对患者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能够显着地降低不良心血管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仅是冠心病冠脉支架介入术后的标准治疗方式,还被广泛的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治疗。但是,由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增加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的潜在风险,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来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会导致围手术期出血风险显着增加。出血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围手术期严重出血会显着增加患者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医生十分重视OPCABG围术期出凝血功能及风险的评估。因此,基于患者围术期出血风险以及安全性的权衡,对于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讨论与争议。因此,基于我中心前期研究的基础,本系列研究围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风险评估及功能检测的系列研究的方向,进行了三个部分的探讨:第一部分通过构建和验证临床模型,预测并评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相关风险。第二部分通过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查围术期血小板功能,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并探索血小板功能与严重出血的相关性。第三部分通过分析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相关性,探索炎症因子与凝血功能的复杂关联,进而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第一部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相关预测因素及临床模型的建立目的: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仍然是一个棘手的并发症,目前仍缺乏关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严重出血风险的综合预测模型。本研究目的是分析首次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相关指标,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584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T1)及术后返回ICU即刻资料(T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潜在的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模型,并应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及临床影响曲线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针对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严重出血风险,首次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包括女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停用时间,以及术后即刻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C反应蛋白、肌酐、总胆红素等8个危险因素。建模组483名患者,严重出血138例(28.6%),验证组101名患者,严重出血25例(24.8%)。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特性表现良好,一致性指数为0.859,外部验证曲线下面积为0.807.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对两组均有效。小结:1.患者的性别、术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停药时间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术后即刻(进入ICU时)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水平、总胆红素水平、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也是严重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该模型能较为准确的预测非体外循环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概率,值得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第二部分 血栓弹力图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的预测研究目的:研究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手术期采用血栓弹力图预测失血量及其与输血需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OPCABG的398例患者资料。于麻醉诱导前(T1)和肝素中和10分钟后(T2)抽血,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并依据T2时刻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TEG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和异常组(TEG结果异常项≥1),分别统计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量,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预测围手术期失血量显着增加的相关因素。结果:肝素逆转10分钟后经TEG检测,正常组患者277例(69.6%),异常组患者121例(30.4%)。相对于正常组,异常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失血量显着增多(496.60±222.17 vs 613.56±198.43,P<0.05)和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均增多。分别对性别、糖尿病、围术期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TEG值等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三天内应用氯吡格雷(OR:1.462,95%CI:1.237~1.612)、T2 时刻的血小板计数(OR:0.889,95%CI:0.762~1.127)、纤维蛋白原(OR:0.825,95%CI:0.796~0.859)和 TEG 值异常(OR:2.928,95%CI:1.898~4.349)是围手术期失血量显着增多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小结:1.在术中肝素中和后,TEG参数异常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量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小板功能检测可能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输血策略具有指导作用。3.术前三天内应用氯吡格雷可导致失血及输血增多,但不增加死亡率,这为急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临床证据。第三部分 白介素6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依然是临床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具有复杂的关联。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白介素-6水平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住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白介素-6水平和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等数据。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24小时出血量与术前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在术前指标中,性别、年龄、以及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与术后出血量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男性(β=-0.137,P=0.017)、术前白介素-6水平(β=-0.087,P=0.006)、肿瘤坏死因子-α(β=-0.243,P=0.047)和纤维蛋白原水平(β=-0.720,P=0.001)与术后出血量负相关,是严重出血的保护性因素。小结:1.患者的术前IL-6浓度与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潜在的新的凝血标志物;2.患者的术前IL-6浓度升高,可以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出血,降低严重出血的发生率;3.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对炎症反应的有效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术后出血,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1.患者的性别、术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停药时间、术后即刻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水平、总胆红素水平、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是严重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上述因素建立的模型能较为准确的预测非体外循环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概率。2.术前三天内应用氯吡格雷虽然导致出血量增多,但死亡率没有增加,这为急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临床证据。3.在术中肝素中和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异常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量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能指导术后的输血策略。4.术前IL-6浓度与术后出血量具有相关性,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复杂联系应给予重视。
朱晓蕾[10](2021)在《复方天麻降压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及对血管炎症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复方天麻降压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及对血管炎症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左氨氯地平和/或厄贝沙坦为基础用药组)和治疗组(左氨氯地平和/或厄贝沙坦为基础用药组+中药组),各30例,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偶测血压(CBP)、动态血压评估数值即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中医疗效评价、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安全性评定指标。结果:1.两组血压比较:1.1诊室血压比较:对比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水平显着降低(P<0.05)。1.2动态血压评估数值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相关数值,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降压效果更明显。2.中医疗效评价比较:对比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治疗组。3.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对比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水平更明显。结论:复方天麻降压颗粒能够明显降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炎症指标,能够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
二、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取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依据 |
2.研究方法 |
2.1 神经心理学与日常行为能力评估 |
2.2 头颅MRI扫描 |
2.3 脑白质病变WMLs评分 |
2.4 腔隙性脑梗死计数 |
2.5 脑萎缩评分 |
2.6 血液检查 |
2.7 血管性危险因素记录 |
2.8 数据统计方法 |
2.11 质量控制 |
结果 |
1.三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2.三组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比较 |
3.三组患者神经心理学与日常行为能力评估结果比较 |
4.三组患者影像学评估结果比较 |
5.不同WMLs严重程度患者MMSE评分比较 |
6.不同脑区WMLs严重程度患者MMSE评分比较 |
7.SIVD患病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8.SIVD患者认知功能状况下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8.1 测量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
8.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8.3 模型评价 |
讨论 |
1.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的概况 |
1.1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
1.2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中的脑白质病变 |
1.3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中的腔隙性脑梗死 |
1.4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中的脑萎缩 |
2.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3.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与叶酸的关系 |
4.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的关系 |
5.结构方程模型中SIV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下降与缺血性脑损伤、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的相关关系 |
6.结论 |
7.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ACS心肺复苏患者血清Adropin、PTX-3、hs-CRP水平变化及其预后评价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清学指标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重心律失常及其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组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分组 |
1.2.2 干预措施 |
1.2.3 围手术期其他药物治疗 |
1.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1.2.5 收集临床资料 |
1.2.6 测定并收集观测指标 |
1.2.7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及其他相关定义 |
1.2.8 老年人群CIN危险评分 |
1.2.9 药物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观察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流程 |
2.2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比较 |
2.3 主要终点事件CIN的发病率比较及亚组分析 |
2.3.1 主要终点事件CIN发病率的比较 |
2.3.2 二分类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2.3.3 强化阿托伐他汀在亚组中的对CIN预防效果的分析 |
2.4 强化他汀治疗在不同老年危险分层中对 CIN 预防效益的亚组分析 |
2.4.1 强化他汀治疗在低危险人群中对CIN预防效益的分析 |
2.4.2 强化他汀治疗在中危险人群中对CIN预防效益的分析 |
2.4.3 强化他汀在高-极高危险人群中对CIN预防效益的分析 |
2.5 CIN预测指标水平变化的比较 |
2.6 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1 CIN发病率及围术期和远期不良预后的分析 |
3.2 CIN的发生机制分析 |
3.3 强化阿托伐他汀预防CIN的机制探讨 |
3.3.1 阿托伐他汀药物作用的分析 |
3.3.2 根据CIN发病机制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CIN的预防作用 |
3.3.3 强化阿托伐他汀在各危险分层患者中对CIN的预防作用分析 |
3.3.4 CIN发生监测指标的分析 |
3.4 强化阿托伐他汀药物安全性分析 |
3.5 关于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造影剂肾病的药物预防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肾虚邪伏”理论探讨补肾清肝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机探讨 |
2.“肾虚邪伏”是高血压病炎症反应的整体病机 |
2.1 .“肾虚邪伏”的理论渊源 |
2.2 .“肾虚邪伏”的理论内涵 |
2.3 .肾气亏虚是高血压发病的基本前提 |
2.4 .邪气内伏是高血压发病的关键条件 |
3.高血压病伏邪之部位 |
3.1 .络脉分布结构与微循环类似 |
3.2 .络脉生理病理与微循环类似 |
3.3 .络病与高血压病临床症状相联 |
4.“肾虚邪伏”与高血压病炎症反应病发特征相似 |
4.1 .伏邪初发,里热突出 |
4.2 .邪伏于内,逾时而发 |
4.3 .伏邪积聚,蕴蓄生变 |
4.4 .伏邪博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
5.从“肾虚邪伏”理论探讨高血压病的防治 |
5.1 .肾虚邪伏—未病先防 |
5.2 .邪伏病痼—祛除伏邪为重 |
5.3 .缠绵难愈—勿求之过急 |
6.高血压病炎症反应初中期的基本治法 |
6.1 .补益肾气,治病求本 |
6.2 .清除伏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7.补肾清肝汤方药功用解析 |
7.1 .组成 |
7.2 .功效与主治 |
7.3 .中药经典记载 |
7.4 .组方配伍分析 |
7.5 .组方配伍特色 |
7.6 .方药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制备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 |
2.2 .判断模型标准 |
2.3 .分组及给药(n=4) |
2.4 .指标检测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3.2 .对大鼠收缩压的影响 |
3.3 .对 hs-CRP,TNF-α,IL-6 的影响 |
4.讨论 |
4.1 .高血压病与血管炎症反应的密切关系 |
4.2 .补肾清肝与高血压病炎症反应的关系 |
4.3 .对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炎症因子相关性 |
1.炎症反应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
2.炎症因子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传统认识 |
2.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3.高血压病炎症反应的中药干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B型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 相关指标的检测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方法、目的 |
第一部分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试验设计 |
1.1.3 基线特征 |
1.1.4 实验室检查 |
1.1.5 超声心动图分析 |
1.1.6 随访 |
1.1.7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1.2.2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
1.2.3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全因死亡 |
1.2.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1.2.5 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 |
1.2.6 Cox回归分析 |
1.3 讨论 |
1.3.1 丁酰胆碱酯酶与心血管疾病 |
1.3.2 丁酰胆碱酯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 |
1.3.3 心肌梗死预后与心力衰竭 |
1.3.4 丁酰胆碱酯酶与心功能 |
1.3.5 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作用与其反映心功能的关系 |
1.4 结论 |
1.5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部分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3 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2.2.2 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3.1 心梗与炎症 |
2.3.2 白细胞介素-6 和C-反应蛋白与心衰及心梗预后 |
2.3.3 丁酰胆碱酯酶与炎症 |
2.3.4 丁酰胆碱酯酶预后作用与胆碱能抗炎通路 |
2.4 结论 |
2.5 研究的局限性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丁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收集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3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评价 |
4 临床参考指标的测定 |
4.1 常规参考指标 |
4.2 hs-CRP、IL-1、IL-6的测定 |
5 临床资料收集、记录 |
6 统计学的描述、分析、处理 |
7 质量控制 |
8 关键技术 |
9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内皮微颗粒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基线资料的收集及血清学检测 |
1.2.2 血浆内皮微颗粒浓度的测定方法 |
1.2.3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
1.2.4 其他观察指标测定方法 |
1.2.5 试验流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前后基线资料比较 |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压、EMPs、baPWV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 |
2.3 baPWV与lg-EMPs及其他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4 lg-EMPs与其他观察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 |
3 讨论 |
(9)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风险评估及功能检测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相关预测因素及临床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栓弹力图的应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白介素6 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严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冠心病中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复方天麻降压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及对血管炎症和免疫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实验方法 |
1 临床资料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1.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 中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剔除及终止标准 |
3 实验分组 |
4 研究方法 |
4.1 实验药物 |
4.2 治疗方法 |
4.2.1 基础治疗 |
4.2.2 药物治疗 |
4.2.3 注意事项 |
4.3 监测技术和方法 |
5.观察指标 |
5.1 疗效性指标 |
5.2 安全性指标 |
6.疗效判定标准 |
6.1 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
6.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7.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
2.1 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水平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评估数值比较 |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 |
6.两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 |
7.两组治疗前后IL-6 水平比较 |
8.两组治疗前后TNF-α水平比较 |
9.安全性指标 |
9.1 血常规的比较 |
9.2 肝功能比较 |
9.3 肾功能比较 |
第三部分 研究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干预高血压患者血管炎症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测定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研究[D]. 廖健颖.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ACS心肺复苏患者血清Adropin、PTX-3、hs-CRP水平变化及其预后评价作用[D]. 王国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3]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D]. 李文元.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基于“肾虚邪伏”理论探讨补肾清肝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D]. 段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B型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 白热美提·吾坎(Bairemeitiw ukan).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6]丁酰胆碱酯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孙丽敏.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2)
- [7]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D]. 许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8]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内皮微颗粒的变化[J]. 陈希伟,罗景云,韦建瑞,吴同果,林梓卿,关信民,朱媛,刘江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01)
- [9]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风险评估及功能检测的系列研究[D]. 刘钰.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复方天麻降压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及对血管炎症和免疫因子的影响[D]. 朱晓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胆碱酯酶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白细胞介素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