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低渗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CT、MRI低渗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一、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路一川,武永红,李媛媛[1](2021)在《MRI低张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低张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30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依据MRI扫描方式不同分为低张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每组150例。比较2组检查消化道部位占比情况、对消化道结构显示清晰度情况(清晰度分为1级、2级、3级)及对病灶定性与定位的准确性。结果低张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对胃部位的检查占比均最高,分别为28.67%、25.33%,且均可对消化道毗邻脏器进行检查显示。低张扫描组清晰度明显优于常规扫描组,其清晰度3级比例、定性准确率及定位准确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扫描组(72.67%比35.33%、90.00%比80.67%、93.33%比80.00%,均P<0.05)。结论低张消化道的MRI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相较于常规MRI扫描,能够显着提高消化道显示清晰度及定性、定位水平。

钱丽波[2](2020)在《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和研究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食道癌患者,对全部患者的消化道钡餐及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消化道钡餐的特点进行总结,将消化道钡餐和CT影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早期食道癌消化道钡餐的主要特点为粘膜变粗、紊乱,局部粘膜发生消失和中断现象;进展期食道癌的粘膜发生中断消失。将消化道钡餐和CT影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可知,消化道钡餐和CT影像对于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分别为62.85%(22/35)和25.71%(9/35),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消化道钡餐和CT影像对于进展期食道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3.33%(42/45)和95.56%(43/45),组间对比差别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食道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正确率,对于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李巧莲[3](2019)在《基于Caprini评估模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VTE危险因素与肠癌手术后患者发生VTE之间的相关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大肠癌手术后患者发生VTE风险的有效性,为大肠癌患者术后VTE风险评估模型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者收集了自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唐山工人医院、唐山开滦总医院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大肠癌患者的病历信息,筛选出大肠癌手术患者504例,168例手术后确诊为VTE的大肠癌患者作为VTE组,从同时期入院且出院时未确诊为VTE大肠癌手术患者中以随机数字法选取的336例患者为非VTE组。依据Caprini评估模型分别对VTE组和非VTE组大肠癌患者进行评分和以及VTE风险分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大肠癌患者患者VTE危险等级与术后发生VTE的之间的关系。结果VTE组大肠癌患者的Caprini模型的平均得分(9.0±1.5)明显高于非VTE组的分值(8.1±1.2)(t=7.388,P<0.01)。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出的分数为56分的极高危大肠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高危组大肠癌患者的1.132倍(95%CI:0.753-1.729);评出的分数为78分的极高危大肠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高危组大肠癌的2.412倍(95%CI:1.322-3.467);评出的分数≥9分的极高危大肠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风险显着升高,且是高危组大肠癌的6.843倍(95%CI:4.906-20.857)。随着Caprini评分等级的增加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亦明显增加。腿肿胀、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急性感染(<1个月)、急性呼吸衰竭(<1个月)、年龄≥70岁、发生严重的肺部疾病(<1个月)、脓毒症(<1个月)、VTE既往病史和卧床时间>3天会增加大肠癌患者发生VTE风险。其中与发生VTE的关系最密切的是卧床时间>3天(OR=6.204),其次是既往VTE病史(OR=4.826),且大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时患者的保护性因素,可减少术后VTE的发生。结论1通过对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VTE的危险因素的分析,验证了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预测大肠癌手术患者发生VTE的风险。2为临床医生筛选出VTE高危的大肠癌患者并对其进行VTE的风险分层,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血栓预防性治疗。表10个;参200篇。

陈望[4](2018)在《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与血管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320排容积CT在胃癌分型及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对胃癌进行术前分型及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68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病人均接受320排容积CT的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实验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和1名胃肠肿瘤外科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肿瘤浸润的深度,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测量并记录癌肿及淋巴结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同时测量淋巴结的短、长径;提出胃癌术前CT的TNM分期;将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为了确保CT检出淋巴结和术中所见淋巴结相一致,本研究所有手术病人均由同一组高年资胃肠外科医生进行规范的胃癌D2根治术,在术前对CT检出的所有淋巴结逐一记录其组别、形态、大小、数目、各期的CT值,术中及术后将清扫出的所有淋巴结进行详细分拣,在分拣出的所有淋巴结中,根据淋巴结的组别、形态、大小将术前CT所检出淋巴结一一鉴别出来并标号,分别置于标本盒送至病理科检查。结果:1.本组68例胃癌患者中贲门-胃底癌占16.2%(11/68),胃体癌占13.2%(9/68),胃窦癌占 54.4%(37/68),胃角癌占 8.8%(6/68)),弥漫型占 7.4%(5/68)。2.320排CT判断胃癌BorrⅠ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0%,96.5%,93.5%。判断BorrⅡ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0%,86.5%,83.9%。判断BorrⅢ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2.3%,88.9%,77.8%。判断BorrIV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88.0%,80.6%。3.胃癌的CT强化方式以门静脉期中度至明显强化为主,强化峰值最多出现在门脉期。平扫期和动脉期,高、中、低分化组三组间的CT值均数无显着差异,而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三组间CT值均数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高分化腺癌组与中分化腺癌组比较,平扫与门脉期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低分化腺癌组,除了门静脉期与平衡期的CT值差异无显着性外,平扫、动脉期肿瘤的CT值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20排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判定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结果:以淋巴结短长径比≥0.5为判定转移淋巴结标准,诊断准确率为60.0%(319/532);以淋巴结短长径比≥0.7为判定转移淋巴结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6.5%(460/532)。以淋巴结强化CT差值为标准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CT强化差值≥60Hu及CT强化差值≥90Hu诊断准确性分别为67.5%、76.4%,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CT强化差值≥30Hu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39.7%,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5.320排CT判定T2分期准确率是83.3%(10/12),判定T3期准确率为71.4%%(20/28);判定 T4 期准确率 86.4%(19/22)。320 排螺旋 CT 总的 T分期准确性为76.5%(52/68),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0.512,P<0.001,说明320排CT的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6.320排CT对胃癌N0-N3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N0期80.7%(25/31);N1期88.9%(16/18);N2期 87.5%(14/16);N3期 33.3%(1/3)。320排CT的N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2.4%(56/68),与术后病理N分期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值为0.889,P<0.001,说明320排CT诊断N分期的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7.320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NM分期总准确率为59.7%(37/62),与术后病理TNM分期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K值为0.712,P<0.001,说明320排CT对进展期胃癌TNM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320排容积CT对胃癌术前大体分型及TNM分期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能对胃癌患者术前情况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估,对临床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好指导价值。第二部分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对胃癌胃周血管显示的研究目的:探讨采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技术结合原始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对显示胃癌胃周动脉血管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CT检查的257例经病理证实胃癌病例,其中男156例,女101例,采用320排容积CT机连续容积扫描模式进行扫描。对动脉期薄层容积图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法,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共同完成阅片,达成一致意见。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精确概率法)比较VR、MIP重建法的胃周动脉显示率。结果:1.320排CT对胃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VR和MIP对胃左动脉(LGA)和胃网膜右动脉(RGEA)的显示良好,显示率均大于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对于分布于胃大弯及胃底后壁的分支胃短动脉(SGA)及胃后动脉(PGA)显示较差,显示率均小于10%。VR对胃右动脉(RGA),LGA,胃网膜左动脉(LGEA),RGEA,SGA,PGA的显示率均明显低于MIP,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0排CT扫描VR及MIP重建法对胃间接供血动脉脉(CHA、PHA、GDA及SA)的显示良好,显示率均达100%。3.320排CT的VR、MIP重建技术显示胃供血动脉起源情况:LGA起源较为恒定(239/257),起源变异少见,变异率7.0%(18/257)。RGA起源类型较多,在所显示的247例中,起源于CHA最常见,占52.2%(129/247);起源于RHA及LHA少见,分别为8例、3例,占比为3.1%、1.2%;LGEA100%起源于SA,未见起源变异病例。RGEA、SGA均分别起源于GDA及SA。PGA起源以SA多见,本组共129例。4.320排CT对胃周动脉及胃供血动脉分支变异显示良好:本组供胃或胃周血管变异共66例,变异率为25.7%(66/257)。副肝左动脉变异最多见,占9.3%(24/257)。替代肝总动脉、脾动脉起源变异及胃左动脉起源变异少见,各4例,占1.6%(4/257)。腹腔干大血管分支变异11例,变异率为4.3%(11/257)。结论:1、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技术(320-MSCTA)能清晰显示各主要胃周动脉血管及与胃的空间相应解剖关系,能确切显示胃癌胃供血动脉及胃周血管变异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2、对胃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VR和MIP对LGA和RGEA的显示较好,显示率均大于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对于SGA及PGA显示差,显示率均小于10%。MIP显示细小血管的优于VR,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20排容积CT的VR及MIP重建法对较粗大的胃间接供血动脉脉(CHA、PHA、GDA及SA)的显示良好,显示率均达100%。4、VR及MIP对胃供血动脉起源的显示良好,对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等细小动脉显示率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三部分 320排容积CT扫描CTA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指导价值目的:评估320排CT增强扫描结合MSCTA检查在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将病理学证实为胃癌的108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n=60)全部行320排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CTA)后处理,对照组(n=48)仅接受320排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腹腔镜D2根治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将实验组扫描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图(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然后用Volume View中的CTA View软件行动脉血管重建(CTA),获得供胃及胃周动脉血管图像。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胃远端、近端、全胃切除术分别为12例(20.0%)、35例(58.3%)、13例(21.7%)。对照组远端、近端、全胃切除术分别为11例(22.9%)、19例(39.6%)、18例(37.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7±24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9±3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管变异患者,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08±49 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95±6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为32±3.0个,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平均为29±1.8个,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68(110~600)(ml)、280(150-7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4例,实验组7例(占11.7%),对照组7例(占14.6%),两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进食天数实验组3.1±0.5天,对照组2.8±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8.6±0.6天,对照组11.9±1.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发现胃周血管变异患者15例(13.9%),实验组9例;对照组6例。MSCTA显示结果与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对胃周及供胃动脉血管变异情况显示良好。结论:1、320排容积CT扫描结合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胃癌腹腔镜D2根治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可作为胃癌腹腔镜D2根治手术术前评估的首选。2、320排CTA术前检查对于存在胃周血管变异患者,其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应用的优势更为明显。

周佳[5](2018)在《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围绕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结合分子影像技术手段,拟制备两种应用于胃癌靶向的核磁-荧光双模态成像指导化疗-光动力治疗、化疗光热治疗的多功能分子探针。方法1.制备Gd-DTPA和叶酸偶联的功能化BSA(GdDF-BSA)以及Gd-DTPA、叶酸和二氢卟吩e6(Ce6)偶联的功能化BSA(GdDBCF complex),并分别测量其T1弛豫效能。2.双乳化法制备嵌入油胺和封装多柔比星(DOX)的纳米空心结构,通过静电吸附将空心结构和GdDBCF complex组装成纳米胶囊。计算DOX和Ce6包封率、载药量和累积释放。通过TEM、DLS、Zeta电位表征纳米胶囊的形貌和电荷。3.通过共溶剂-超声均质法,将IR-780和顺铂封装进Gdd DF-BSA纳米笼形成蛋白基复合物,利用钆离子螯合作用,蛋白基复合物自组装成分子探针。计算IR-780和顺铂的包封率、载药量。测量蛋白基纳米探针的T1弛豫效能。4.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种分子探针对MGC-803细胞的光损伤、特异性靶向效果;测试两种分子探针的体外细胞摄取与内吞实验、细胞毒性实验。通过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仪、核磁共振仪追踪两种分子探针的肿瘤靶向性,并评估体内联合治疗效果。结果1.制备的纳米胶囊和空心结构的水合粒径分别为154.21 nm和131.78nm,结合FT-IR和UV-vis光谱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由空心结构和GdDBCF complex组装而成。Zeta电位和累计释放结果显示纳米胶囊具有电荷切换的特性。2.TEM图显示蛋白基复合物通过钆离子螯合作用组装成5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其T1弛豫率增加为26.391 s-1/mM,高于GdDF-BSA的15.233 s-1/mM,是Gd-DTPA的6.8倍。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纳米胶囊对MGC-803细胞具有特异性靶向及协同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具有多时态响应性行为。4.磁共振和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探针均表现出肿瘤的选择性聚集和滞留时间长的特点,联合治疗实验进一步显示,两种纳米探针的治疗效果均好于单一治疗方式。结论1.纳米胶囊具有电荷切换的特性并且表现出多时态响应性行为。2.蛋白基纳米探针T1弛豫效能得到明显的增强。3.两种分子探针都表现出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和协同治疗效果并且都有核磁-荧光增强造影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并实现肿瘤的消融。

孟现平[6](2018)在《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食道癌上消化道的钡餐透视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2月该院76例食道癌患者消化道钡透及CT影像学资料,总结不同分期食道癌钡餐透视影像学特点,比较平扫CT及消化道钡透对食道癌的检出率。结果早期食道癌消化道钡透主要表现为粘膜增粗、紊乱(60.7%),部分出现粘膜中断、消失(7.1%),小溃疡或充盈缺损(14.3%)。进展期食道癌上消化道钡透主要表现为粘膜中断消失(60.4%)、充盈缺损、龛影或狭窄(22.9%),管壁段状僵硬或蠕动消失(56.3%)。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为64.2%,进展期食道癌的检出率为95.8%,平扫CT对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为25.0%,对进展期食道癌的检出率为97.9%,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高于平扫CT(χ2=8.743,P=0.003),对进展期食道癌的检出率同平扫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557)。结论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是早期食道癌的诊断及筛查较好的检查方法。

田野[7](2018)在《DSA与增强CT对于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像学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肝细胞癌术后的DSA及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病灶的诊断效能,从而寻找更佳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临床评估后行肝癌切除术,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病例共计265例。对本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共计127例肝细胞癌术后患者在随访期间行同期DSA和增强CT,其中51例患者随访期间证实为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统计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时间,寻找肝细胞癌术后复发高峰。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来比较DSA和增强CT发现的复发病灶检出率,及DSA和增强CT对不同大小及复发类型的检出率,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随访期内共51例患者诊断为肝细胞癌术后复发,1年复发率为40.2%,38例患者在肝细胞癌术后半年内复发,占74.5%,其中术后2-3月为最高峰,占45.1%。增强CT共发现复发病灶88个,DSA共发现复发病灶109个,DSA与增强CT的检出率分别为87.2%和70.4%,DSA与增强CT对发现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9,P=0.001)。对于<1cm的复发病灶,共有病灶47个,DSA检出36个,检出率76.6%,增强CT检出19个,检出率40.4%,两者差异χ2=12.665,P=0.001,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1cm病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未发现显着差异。局部复发型病灶67个,DSA共发现局部复发型病灶56个,增强CT共发现局部复发型病灶40个,DSA对局部复发型病灶检出率83.6%,增强CT的检出率为59.7%,对于局部复发型病灶,DSA与增强CT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4,P=0.002)。对肝内转移型病灶行卡方检验,DSA与增强CT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4,P=0.166)。结论:1.肝细胞癌术后半年内为复发高峰,其中术后2-3月为最高峰。2.DSA对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增强CT。3.DSA对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小病灶(直径<1cm)检出率优于增强CT,而对于≥1cm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病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4.DSA对于肝细胞癌术后局部复发型病灶检出率优于增强CT,肝内转移型病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

曾美英[8](2017)在《成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应用两种不同尺寸Fe3O4纳米颗粒的T1-T2双模态MRI对比剂Fe3O4@DOPA(Gd-DTPA)NPs和Fe3O4@PEI(Gd-DTPA)NPs以及肽受体靶向荧光分子探针DCM-KPV分别通过MR及荧光成像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炎症活动度。方法我们制备了两种含有不同尺寸Fe3O4纳米颗粒的T1-T2双模态MRI对比剂Fe3O4@DOPA(Gd-DTPA)NPs和Fe3O4@PEI(Gd-DTPA)NPs,通过TEM测试材料表征,MTS检测细胞毒性,评估其生物相容性。通过BALB/c小鼠急性UC模型MR成像,计算增强前后感兴趣区的△SNR%,比较两种材料的T1和T2增强能力。我们进一步制备了肽受体靶向荧光探针DCM-KPV,通过HRSM、1H NMR和光稳定性测试考察材料性能;使用MTS法和TUNEL测试评估其细胞毒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M-KPV对Caco-2细胞的靶向示踪过程;通过MR成像、荧光成像及结肠组织荧光强度量化分析、病理组织学分析评估DCM-KPV在小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部位荧光强度和结肠组织黏膜损伤的一致性。结果Fe3O4@DOPA(Gd-DTPA)NPs和Fe3O4@PEI(Gd-DTPA)NPs中的Fe3O4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别为3 nm和15 nm,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材料在一定浓度梯度下(0、2.5、12.5、25和50μg/m L)和细胞共培养72 h后,细胞存活率均>80%。增强后T1WI和T2WI急性UC组结肠信号△SNR%显着高于正常组。T1WI经尾静脉注射对比剂后,Fe3O4@DOPA(Gd-DTPA)NPs/UC组、Fe3O4@PEI(Gd-DTPA)NPs/UC组、Fe3O4@DOPA(Gd-DTPA)NPs/对照组、Fe3O4@PEI(Gd-DTPA)NPs/对照组的最高△SNR%分别为29.3%、10.1%、3.1%和2.4%;T2WI经尾静脉注射对比剂后上述各组最高△SNR%分别为6.1%、16.3%、1.2%和2.5%;T1WI经腹腔注射对比剂后上述各组最高△SNR%分别为37.3%、10.3%、4.9%和3.2%;T2WI经腹腔注射对比剂后上述各组最高△SNR%分别为7.1%、16.2%、1.2%和0.9%;UC组和对照组△SNR%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肽受体靶向荧光探针DCM-KPV具有长发射波谱629 nm和明显的stokes位移(170 nm)。光稳定性测试DCM-KPV半衰期约420 s。一定浓度梯度下(0、1、10和30μM)和细胞共培养72 h后,细胞存活率均>90%。荧光成像显示慢性UC组、急性UC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感兴趣区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9.33E+08,4.08E+08和2.25E+08,三组数据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急性UC模型磁共振成像时,作为T1-T2双模态对比剂,Fe3O4@DOPA(Gd-DTPA)NPs(Fe3O4纳米颗粒直径=3 nm)显示出更强的T1增强能力;Fe3O4@PEI(Gd-DTPA)NPs(Fe3O4纳米颗粒直径=15 nm)显示出更强的T2增强能力。Fe3O4@DOPA(Gd-DTPA)NPs和Fe3O4@PEI(Gd-DTPA)NPs作为T1-T2双模态对比剂MRI成像可以鉴别急性UC和正常结肠组织。肽受体靶向荧光探针DCM-KPV具备良好的细胞示踪能力,PepT1是利用分子成像技术客观评价急慢性UC的潜在分子靶点。

王成文,张晓梅,杨晓萍,王玉贤,齐平德,黄丽丽,王振茂[9](2015)在《气体对比剂在胃部MRI检查中的可行性》文中认为目的气体可导致磁敏感伪影,其作为MRI胃部检查对比剂的研究和报道极少,本研究旨在评价气体对比剂在胃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行上腹部MRI检查的60例受检者,所有受检者均给予肌内注射654-2,口服产气粉产生的气体作为对比剂,行MRI检查,分析图像质量并进行分级。结果 60例患者对产气粉口感均能接受,5例下咽时感觉不适;60例均无不良反应。MRI扫描气体对比剂充盈胃腔优良57例(95%)。气体在胃腔内呈阴性对比,连续性好,信号均匀;幽门及十二指肠近段的显示良好。MRI图像质量0级21例(35.0%),1级25例(41.7%),2级6例(10.0%),3级8例(13.3%),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02级)52例(86.7%)。02级患者T2WI冠状位图像胃轮廓逼真,胃壁显示清晰,无伪影;FS-T2WI轴位图像见少许伪影,胃腔轮廓较清晰,胃壁显示良好;TIWI轴位图像伪影较少,胃壁显示尚好;T2WI轴位图像伪影较多,胃壁显示一般。3级患者T2WI冠状位、FS-T2WI、T1WI及T2WI轴位图像伪影显着,轮廓模糊,胃壁和肿瘤轮廓扭曲或重影。结论在胃部MRI检查中,采用气体作为对比剂安全,分布均匀,信号特征稳定,患者易耐受。

苗庆展[10](2014)在《腹腔镜与开腹小肠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肠间质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6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需要排除以下病例:①术后失访病例;②肿瘤长径>5cm病例;③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④术后服用甲磺酸依马替尼治疗病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小肠间质瘤患者共计56例,其中2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4例接受开腹手术(开腹组)。对两组病例的以下病历资料进行比较: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红蛋白值、合并慢性病、主要症状)、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刀口长度、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术后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分级)、转移复发情况和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数据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红蛋白值、合并慢性病、主要症状)和肿瘤特点(肿瘤部位、生长方式、大小和危险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89.3±1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5.1±7.1ml,平均切口长度4.1±0.9cm,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5.4±6.1h,平均术后进食时间74.0±6.2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1.4±4.2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5±0.6d,平均住院总费用18840.2±775.2元,术后疼痛分级(0级:1例,2级:10例,4级:6例,6级:3例,8级:2例,10级:0例),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局部复发1例,死亡1例;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83.7±1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7.9±11.7h,平均切口长度11.6±2.2cm,平均术后排气时间68.1±9.5h,平均术后进食时间92.7±7.5h,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7.1±6.6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6±1.1d,平均住院总费用18246.7±531.7元,术后疼痛分级(0级:1例,2级:4例,4级:6例,6级:13例,8级:9例,10级:1例),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局部复发并肝转移2例,死亡1例。两组数据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死亡率及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分级方面,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于直径≤5cm的小肠间质瘤病例,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同样安全,手术效果同样确切;同时,在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的同时,还具有诊断与治疗同步、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和切口美观等优点。

二、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MRI低张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消化道部位及毗邻脏器检查情况
    2.2 消化道结构清晰度
    2.3 病灶定性及定位准确性
3 讨论

(2)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全部患者进行消化道钡餐。
        1.2.2对全部患者进行CR扫描检查。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食道癌消化道钡餐主要影像学特点
    2.2 消化道钡餐和CT影像的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3)基于Caprini评估模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基线调查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两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2 VTE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1.2.3 两组大肠癌患者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比较
        1.2.4 大肠癌手术后患者Caprini危险度分级与患者VTE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1.3 讨论
        1.3.1 大肠癌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
        1.3.2 Caprini评估模型在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4 展望与不足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大肠癌的病因及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VTE的研究进展
    2.1 大肠癌的病因研究
        2.1.1 饮食因素
        2.1.2 遗传因素
        2.1.3 消化道疾病
        2.1.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1.5 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
    2.2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VTE的预防
        2.2.1 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
        2.2.2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VTE的危险因素
        2.2.3 静脉血栓的预防
    2.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住院患者信息登记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与血管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320排容积CT在胃癌分型及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对胃癌胃周血管显示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320排容积CT扫描CTA对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指导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
综述
    综述1 胃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研究
    综述2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着作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医学影像技术在胃癌中的应用
        1.2.1 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
        1.2.2 CT成像
        1.2.3 磁共振成像
        1.2.4 超声成像
        1.2.5 核医学成像
    1.3 分子影像在癌症中的应用
        1.3.1 分子影像学
        1.3.2 多模态分子影像
        1.3.3 核磁-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
        1.3.4 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
    1.4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组装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NHS活化叶酸和NHS活化Ce6 的合成方法
        2.2.3 功能化BSA的制备方法
        2.2.4 封装DOX的纳米级空心结构的制备方法
        2.2.5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组装过程
        2.2.6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化BSA与多功能纳米胶囊的表征
        2.3.2 多功能纳米胶囊稳定性评估
        2.3.3 体外弛豫性能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细胞与动物
        3.2.2 实验耗材与设备
        3.2.3 细胞复苏与培养
        3.2.4 细胞摄取试验
        3.2.5 细胞毒性试验
        3.2.6 体内肿瘤靶向
        3.2.7 体内联合治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细胞的摄取与内吞
        3.3.2 细胞的毒性
        3.3.3 小动物核磁共振、荧光成像
        3.3.4 体内联合治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蛋白基纳米探针的组装和表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NHS活化叶酸的合成方法
        4.2.3 功能化BSA的制备方法
        4.2.4 蛋白基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
        4.2.5 多功能靶向纳米胶囊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功能化BSA与蛋白基纳米探针的表征
        4.3.2 体外弛豫性能表征
        4.3.3 体外光热效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蛋白基纳米探针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细胞与动物
        5.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5.2.3 细胞复苏与培养
        5.2.4 细胞摄取试验
        5.2.5 细胞毒性试验
        5.2.6 体内靶向成像
        5.2.7 体内联合治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胞对材料的摄取与内吞及其靶向性评估
        5.3.2 细胞毒性评估
        5.3.3 体内双模态成像评估
        5.3.4 体内联合治疗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本文主要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点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录用的论文

(6)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消化道钡透
        1.2.2 CT扫描
    1.3 诊断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食道癌消化道钡透主要影像学特征
    2.2 消化道钡透及CT扫描对食道癌的诊断比较
3 讨论

(7)DSA与增强CT对于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像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成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影像技术在UC中的应用
    1.3 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成像研究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T1-T2 双模态MRI对比剂Fe_3O_4@DOPA(Gd-DTPA)NPs及Fe_3O_4@PEI(Gd-DTPA)NPs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细胞实验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T1-T2 双模态MRI对比剂Fe_3O_4@DOPA(Gd-DTPA)NPs及Fe_3O_4@PEI(Gd-DTPA)NPs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肽受体靶向荧光探针 DCM-KPV 对小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成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SCI论文
致谢

(9)气体对比剂在胃部MRI检查中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腹腔镜与开腹小肠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MRI低张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路一川,武永红,李媛媛. 实用临床医学, 2021(03)
  • [2]上消化道钡餐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钱丽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2)
  • [3]基于Caprini评估模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D]. 李巧莲.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与血管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 陈望. 郑州大学, 2018(01)
  • [5]核磁—荧光多功能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周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上消化道钡透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孟现平. 系统医学, 2018(08)
  • [7]DSA与增强CT对于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像学对比研究[D]. 田野.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
  • [8]成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 曾美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气体对比剂在胃部MRI检查中的可行性[J]. 王成文,张晓梅,杨晓萍,王玉贤,齐平德,黄丽丽,王振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10)
  • [10]腹腔镜与开腹小肠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D]. 苗庆展.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CT、MRI低渗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