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浮动汇率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黄奕[1](2020)在《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3年,由于美元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随之瓦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动地介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2004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基本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换言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有管理的浮动到独立浮动大约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又以美国为首的G5、G7集团联合干预最为典型,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等无不说明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然而,我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即外汇市场操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干预。传统意义上的外汇市场直接干预是指,管理当局直接进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以改变汇率水平的行为。但是,我国存在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结售汇头寸实行区间管理,商业银行多余的外汇头寸,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外汇头寸不足时,要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入。而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造成外汇市场光靠自身难以自发地调节供需,因此,在实务中,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时,交易的对手方通常是人民银行,致使外汇市场操作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所以,除了外汇市场操作之外,我国还存在另外一个重要的管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手段——汇价直接调控,利用复杂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直接地、人为地、主动地调控。当前人民币汇率单日波动幅度为中间价基础上的±2%,在极端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昨日2%的上涨幅度,可以通过今日中间价下调进行完全地抵消。因此,有必要对外汇市场直接干预重新下定义。将直接干预的定义拓展为货币当局直接改变汇率水平的行为,包含直接入市买卖,或直接对汇率价格进行调控。由此,我国直接干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被动的数量措施——外汇市场操作和主动的价格措施——汇价直接调控。量价分离,两者相辅相成,构成我国特有的外汇市场干预体系。但是,我国现有外汇市场干预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例如“811汇改”,是一次特殊的汇价直接调控,人民银行以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之名,行汇率贬值之实,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因此一次性贬值2%,由此产生人民币贬值预期,致使人民币在全球交易中的比重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到影响,并引发跨境资本流出,管理当局随后推出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受阻;其次,日常的汇价直接调控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我国于2019年8月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再次,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导致的被动型外汇市场操作以及相应的冲销操作过于频繁,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妨碍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巨额显性财务成本,冲销效果边际递减,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严重等。另外,根据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冲销式干预存在利率效应,而这种利率效应加强了利率波动,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管理成本。为此,本文基于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利用Johanson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冲销式外汇操作的利率做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综上所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外汇市场干预体系进行改革。借鉴日本当局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我国在取消中间价和单日2%涨跌幅限制的同时,应该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基于汇率目标区,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并且,汇率目标区的细则是不对外公开的。由此,我国将通过量价合一的直接干预,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干预管理人民币汇率水平,化被动干预为主动干预,从而减少外汇市场干预的频率,仅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干预。汇率目标区的核心问题是中心汇率该如何确定。本文选取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中美劳动力生产率之比)、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GDP)和外汇资产(外汇储备/GDP)等变量,利用Johanson协整性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估计人民币中心汇率模型。其次,本文对传统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进行改革,由单一阈值变为区间。根据平均汇率与中心汇率的偏离程度,本文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为±3%~±5%。其中,±3%为预警线,当汇率波动触及时,管理当局先进行间接干预;±5%为边界线,必须介入外汇市场,借鉴日本当局的做法,采取低频、大额的外汇市场干预策略,干预要充分,执行要果断。并且,管理当局还可以采取窗口指导等非常规性手段。另外,从经济增长方式、外汇储备充足性和金融稳定性等方面来看,我国实行汇率目标区的条件基本具备。最后,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还需要三项配套措施。第一,人民银行应当进一步放松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的管制,避免外汇被动式地回笼和投放。第二,借鉴日本当局的做法,过量的外汇储备,其中一部分用于成立外汇平准基金。第三,在成立外汇平准基金之后,剩余的过量外汇储备,人民银行应该将其转换成黄金储备。
黄权国[2](2020)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中国汇率制度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既然货币的职能是交易媒介与价值尺度,而价值稳定性对于货币职能的履行至关重要,那么,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同样也应该从货币价值稳定性角度进行理论考察。文章构建了货币价值基础论、推导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原理,论证了人民币自主浮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本结论如下:一种货币充当交易媒介的规模越大,其价值稳定性越好。另外,当纸币同时充当价值尺度时,其价值波动性会显着降低。对于经济规模过小或过大的国家,固定汇率制度均会因制度成本过高而无效。在自主浮动条件下,人民币仍将具备较高的价值稳定性。基于上述判断,中国早已具备实行浮动汇率的经济规模条件,人民币自主浮动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秦卫波[4](2018)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得到国际社会和金融组织及机构的正式承认。但是,这种承认的背景是基于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一旦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危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担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事实上,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币的经济基础较之美元、欧元和日元等货币更加坚实,人民币参与下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危机和世界经济失衡为研究背景,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现实为依托,深入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等理论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本文首先从国际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其次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特里芬悖论和货币危机理论;第三部分对本论文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本文研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储备货币及其发行的内在缺陷、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等角度,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回顾和总结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首先梳理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黄金-英镑本位”到“黄金-美元本位”再到“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及运行机制,探索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国际汇率体系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以及“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给出本文对各种汇率制度的价值判断;第三部分对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章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短期乃至中期内,现有格局仍将得以维持。本章从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一个维度主要针对美国公共债务状况展开分析,尤其着重探讨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这是由于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关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稳定性,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结论;第二个维度根据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探讨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货币以及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四章进一步讨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与主要问题,尤其是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三个视角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进行了剖析。具体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运行缺陷主要体现在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本身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外部失衡等不良影响;其他主要的储备货币的运行机制也不健全以及SDR的设计缺陷等。国际汇率体系的运行缺陷则主要体现为每种汇率制度均经历过严重的危机,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循环往复,“中间汇率制度”也因为诸多经济危机而不断崩溃。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运行缺陷体现在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合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救援机制等方面均备受质疑;另外,在国际金融监管层面,对国际保险业、新兴金融产业等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规则;区域金融合作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欧元区模式和拉美美元化模式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危机。本章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并研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现实依据。第五章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汇率制度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众多构想包括维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建立实物储备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等,本文认为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现行储备货币体制不足是现阶段最好的改革模式。在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中,本文认为未来应该鼓励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发挥更具代表性国际合作机制如二十国集团(G20)的作用,积极推动各国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本文认为对IMF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使得IMF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则体现在重视对金融体系资本的监管、严格监管大型商业银行、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完善对保险业的国际监管。本文最后一章探讨了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以及人民币加入SDR均有助于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推进区域性汇率合作机制建设和人民币加入SDR对超主权货币汇率稳定机制的完善;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途径包括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以及利用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等。
李洪梅[5](2015)在《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1840-1938)》文中提出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回顾汇改十年来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总体呈单边上涨态势,汇率的变动引发学术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相关研究。然而,无论是经济史还是金融史,以近代中国汇率问题为对象的研究却相当匮乏,更没有学者专门探讨近代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相关内容。实际上,近代中国不仅有汇率问题,更有因汇率问题出现的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却有惊人的相像。研究近代中国本土出现过的汇率制度,从其运行、变迁及影响方面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完善当代人民币汇率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不同汇率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间范围为1840-1938年(以1935年11月为界,此前为浮动汇率制时期,此后为固定汇率制时期)。旨在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还原近代中国汇率制度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填补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足,并搜集整理近代中国汇率史料与数据,进行数据单位的校对与统一,为以后学者的相关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期望以史为鉴,总结近代中国汇率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值人民币汇改十年之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当代人民币汇率制度建设提供些许启示。本文主要沿时间脉络,结合中国本币对外汇率阶段变化特点及汇率制度的不同进行章节划分并展开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分析了近代中国汇率制度产生的国内外背景。首先,分析了国内背景。从社会背景看,1840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受西方冲击发生转变,从奉行“闭关政策”、自给自足、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国家,转变为被迫开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同时,内部矛盾导致近代中国政权交替、社会不稳。从财政与控制中国国际汇兑的金融机构背景看,1840年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条约从而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这种压力在1894年后集中爆发,财政入不敷出使中国被迫大举外债;外商银行随强国向中国资本输入而大量涌入中国,中国自己的中央银行直到1928年才出现,这使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资银行继洋行之后,成为中国1935年固定汇率制出现之前的外汇控制者。从国内货币背景看,近代中国的币制成为同期国际币制中最紊乱的一个,紊乱币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因中国没有统一货币铸造权,根源则是历任政权面临内部矛盾与外部侵略时,难以实现政治上的独立统一而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其次,分析了国际背景。国际主要经济背景有:1840年以前英国、比利时等国已完成工业革命,1840年以后欧美其他强国也正经历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工业化促使列强为获取利润,正急于寻找世界商品输出地;世界分工出现“垂直化”格局;世界贸易体系经历了从自由向保护的演变。国际货币制度背景是:工业化转变带动各国货币制度历经了从金银复本位到金本位,再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转变,金本位时期各国表现出自发的固定汇率制,这种固定汇率制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后陆续放松。第二,分析了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的开端及中国本币对外汇率下跌期的浮动汇率制运行及其影响(1840-1931年)。首先,考证了浮动汇率制在中国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四十年里,汇率问题在中国都没有受到关注。尽管1865年中国出现第一笔以外币计价的外债(新疆伊犁借款),但真正使汇率问题开始受到关注的外币借款应该始于1877年的第四次西征借款。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外币借款激增和1888年后中国开始出现接连入超,使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开始成为中国进入浮动汇率制的典型开端。其次,分析了1931年以前中国浮动汇率制的表现。1843年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外汇市场,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资银行继洋行之后控制着上海乃至中国的外汇挂牌。近代中国使用的白银货币种类多样,出现多样白银折合的对外汇率,其中尤以上海规元的对外汇价和海关两的对外汇价最重要,1931年以前规元与海关两的对外汇价走势基本一致。此时,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的决定基础是伦敦、纽约市场的金银比价。受金银比价决定的、以汇丰银行挂牌的上海规元、中国海关使用的海关两对英美国家为主的汇率,在1931年以前具有阶段变化特点,总体呈下跌趋势。再次,分析出1931年以前中国对外汇率波动的原因。包括:世界金银产量变化的影响;世界货币制度演变的影响;各国对金银进出口的限制、世界商业衰落、汇丰银行对中国对外汇率的把控等。这些分析表明,无论是中国对外汇率的决定基础、还是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都在国外强国。最后,探讨了1931年以前中国浮动汇率制的影响。一是分析财政方面,浮动汇率制冲击了国家财政,使“镑亏”加剧,但也促使了中国的改革,于1930年改征关金,实现关税自主。二是分析对外贸易方面,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特征是:贸易总体入超,仅个别年份是出超,人均贸易值很低;在国际垂直化分工体系下,中国进口以直接消费资料为主,出口主要以原材料为主;贸易伙伴以强国美、日、英、德等为主。文中以数量分析为主的方法梳理了汇率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从中国白银货币对外名义汇率和剔除物价影响的实际银价两方面的数量分析显示: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变动没有改变中国贸易入超的局面,但的确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近代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下跌与贸易入超同时存在的异常现象,原因在于影响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最重要因素是外国商业兴衰,汇率则处于次要位置。1931年以前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的有利影响有:促进了新商品的海外出口;部分抵消了关税对贸易的不利作用;在近代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变动改善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促使企业提高了规避外汇风险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以外币计价进出口值下降,提高了进口设备的成本、从而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等不利影响。三是分析白银流动方面,1931年以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理论上汇率是国际银价影响中国白银流动的一个比较指标,实际中中外白银购买力的差异引起白银的现实流动。四是分析物价方面,1931年以前中国物价总体呈上涨趋势,汇率成为国际银价影响中国物价的一个比较指标,这对微观领域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五是分析经济稳定性方面,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引发了1920-1921年上海爆发的“九先令风潮”。第三,分析了中国本币对外汇率上涨期的浮动汇率制运行及其影响(1931年-1935年11月)。这一时期,中国仍然属于浮动汇率制阶段,但因国际上其他国家货币制度出现重大变化,引发中国浮动汇率制的表现与1931年以前不同,故单独探讨。首先,通过对中国标金、世界银价、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等问题的分析,归结出中国浮动汇率制出现变化的表现,即:中国白银货币相对于金本位国家的货币汇率还呈下跌趋势,但相对于大多数放弃了金本位的国家,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开始上涨;中国白银货币对日元汇率上涨速度高于对美元与英镑的上涨;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受国外银价的影响越来越小;出现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且二者不一致。其次,分两个阶段梳理了引起中国汇率波动的原因。第一阶段(1931年9月-1933年7月),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虽因各国放弃金本位后的货币贬值而上涨,却因世界银价下跌把这种上涨的趋势减没了一部分,使得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上涨程度与各国货币贬值程度不一致;第二阶段(1933年7月-1935年11月),美国购银政策使世界银价加速上升,连同各国货币贬值的影响,促使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有急速上涨的动力,但中国1934年实行了外汇管制,最终使白银货币对外汇率的上涨速度慢于国外银价的上涨速度。虽然中国外汇管制的实行有一定作用,但此期间中国对外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仍主要是国外强国。最后,探讨了此期间中国浮动汇率制的影响。一是分析财政方面,此阶段中国享受到本币对外汇率上涨带来的外债本息减少的利处,但额度有限,因为:中国以往借款、尚需1932-1935年间偿还的以外币计价的外债,有一部分因为用关税担保而享受不到本息减少的好处;1931-1935年间新产生的外债,与以前借款相比数额较少。二是分析贸易方面,此阶段中国对外贸易有两个突出的新变化:对外贸易缩减,逆差有所减少,人均贸易值进一步下降;中国不仅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本期收入贸易条件也出现恶化。数量分析发现,1931-1935年中国白银货币的对外汇率与进出口物量没有表现出本币对外汇率提高,促进进口、减少出口的理论效果,但汇率仍然在进出口方面有一定作用,在多因素的作用下,最终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速处于停滞状态,进口也没有增加。三是分析白银流动方面,此阶段中国白银流动总体出超,与1931年以前的白银流动方向相反。除了公开的白银流动外,还出现了以日本为主的在华北和香港的白银走私,白银外流主要去向就是美国。此阶段,银价变动带来的中外白银购买力的差异是导致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汇率成为中外白银购买力的比较标准,此外外资银行对白银外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四是分析经济稳定性方面,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的上涨引发中国出现通货紧缩及经济危机,对工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对工商业:使得1931-1935中国工商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白银货币对外表现的高汇率摧毁工商业竞争力,带来大量工商业倒闭。对当时中国的农业造成致命打击,表现在:白银货币对外汇率上涨导致外国农产品进口增多,打击国内农业;国际银价提高导致农村白银流向上海后再流出中国,使得广大农村出现经济萧条。第四,对近代中国固定汇率制的出现、运行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1935年11月-1938年)。首先,梳理了中国固定汇率制的出现和运行阶段。国民政府为解决1933-1935年的经济危机,先后寻求美英救助失败,最终在危急时刻选择在1935年11月4日推出法币,标志近代中国固定汇率制正式开端。法币名义上保持独立地位,实际上与美元、英镑都有联系,成为事实上的盯住英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固定汇率制维持到1938年3月12日国民政府采取的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结束为止,以中日战争为节点,又可分为两个具体阶段,国民政府在这两个阶段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手段不尽相同:第一阶段(1935年11月4日-1937年7月7日),即法币改革后至抗战爆发前,这段时间国民政府主要通过与美国的交涉中扩大外汇储备、控制法币的发行及灵活变动技术手段的方式保证法币对外汇率稳定;第二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3月),即抗战爆发至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结束,这段时间的固定汇率制主要是通过《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应对存款挤提、国民政府耗费巨额外汇储备坚持无限制买卖外汇保证了法币的汇率稳定。最终,在为维持财政经济增发大量法币及日伪套汇的压力下,1938年3月国民政府开始的外汇管制宣告无限制买卖外汇最终被放弃,从此,中国短暂的固定汇率制进入到名义存在,实际消亡的新阶段。其次,梳理了中央银行对中国外汇控制权的收回手段和此阶段的汇率水平。数量分析显示,这一时期的法币对外汇率呈现两个突出特点,即:法币对外汇率与白银彻底脱钩,对外汇率非常稳定;法币对外汇率属于汇率低估。最后,分析了固定汇率制运行阶段的影响。一是经济稳定性方面,从中国固定汇率对物价和工业产生的影响分析,固定汇率制时期有助于促进中国走出此前的经济危机。二是贸易方面,法币的对外固定汇率利于进出口商规避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固定汇率制时期的对外贸易额得到提高、贸易入超减少,这种促进出现于中日战争的反向作用下,1937年7月后中国对外贸易仍能有所提高,应该归功于法币对外汇率低估的固定汇率制的出现。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综合全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一是中国在1938年以前汇率制度的变迁过程与其他国家不同。当各国在金本位制时期表现出固定汇率制时,中国表现为浮动汇率制;当各国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后陆续放弃金本位制后表现出固定汇率制放松时,中国开始固定汇率制。中国与别国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之所以不同,直接原因是落后的币制建设导致的中外货币本位不同,根源则是近代中国“闭关政策”导致的经济落后与被迫开放后导致的政治不独立;二是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基础决定权及影响因素都在国外强国,固定汇率制的运行也依赖英、美强国的支持,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过程总体是受外来因素主导冲击下的一种被动适应结果;三是以中央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的建设落后于汇率制度的发展要求;四是近代中国本币对外汇率下跌期及本币对外低估期的经济表现好于本币对外汇率上涨期的经济表现;五是近代中国无论是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制时期,危机出现时进行外汇管制都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采用了三个结合、一个比较的研究方法,即:一是将历史学叙述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对于一些必须按时间顺序才能说明事件原委经过的内容,用到了历史学叙述的方法,如阐明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过程,从而力图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对于一些必须用经济学原理才能说明的内容,则用到了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如分析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变动对近代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二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用于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与规律,如文中用于分析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的存在根源。定量分析用于说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文中对伦敦、纽约银价与中国对外汇率的关系研究。三是将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于一些分散、零星的史料所能反映的问题,本文用到了归纳法,如用于对近代上海对外贸易的结算方式分析。对于有一些无法从现有文献梳理中启发的内容用到了演绎法进行推理,如推断近代中国典型浮动汇率制的开端。此外,本文还用到了比较法,如中外同期物价的对比。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一是在研究领域上的创新。迄今为止,学界对近代中国从1840年后到1938年中日战争初期近百年的时间内,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实际“汇率制度”是什么样的还没有学者进行过探讨,在金融史的着作中也没有记载,本文的研究领域该是金融史领域关于“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首创探讨,因此,文中给出的各个阶段的近代中国汇率制度归属及变迁过程属于目前学界的创新性提法。二是在汇率史料挖掘与规整上的创新。过去几乎无法查阅近代中国完整且单位统一的汇率数据,现有文献记载了不同片段的汇率史料,也有学者进行了部分时段的中国对外汇率史料挖掘工作,但还没有进行史料挖掘之后汇率单位的统一、规整工作,在史料应用上基本是呈现不同单位的原始汇率记载数据,由于近代中国币制复杂,这些史料记载还无法用于对近代中国对外汇率进行纵向比较,本文最终能够较完整整理出近代中国纵向单位统一的对外汇率数据该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三是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本文试图将经济史研究的第一种范式(从历史本身探讨经济发展),以及第二种范式(从经济理论阐释经济发展过程)结合起来,从而在写作方法上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分析本课题。四是在研究时限上的创新。本文选取1840-1938年近百年为时间范围,这中间经历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期,不同时期涉及的社会背景、尤其是货币背景有很大差异,这种长时段的范围选取是现有关于近代中国汇率问题研究成果中最长的一个。
李维刚[6](2012)在《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5年7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进入了对美元的单边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些资本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最终形成了2007年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与此同时,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因应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并至今先后两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水平下。美国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行为造成了全球美元的泛滥和美元货币的贬值,同时为未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延伸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为防止出现经济的硬着路,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将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适应外部均衡的调节再次导致了内部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反弹。基于当前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将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结合起来,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在回顾总结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的理论和汇率决定与管理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内外均衡调节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效果。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初期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没有像转轨后期那样队外部均衡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人民币名义汇率钉住美元时期,对外均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来间接实现的;人民币进入汇改升值后,由于投机与套利资本的进入,扭曲了内外均衡的作用机制,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既需要考虑内部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国际协调。基于人民币汇改升值后套利资本涌入与经济过热的现实,本文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与中国当前经济相似的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内外均衡政策与汇率波动的作用机理,并对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日元汇率的升值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元、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中日相对美国快速增长的生产率差异,这对今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综合中日经济过热时期的原因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似性,本文提出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的内外均衡调节与汇率政策对指导中国处理当前局部过热(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具有借鉴意义。之后,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失调并不是一直保持着高估或者低估,个别时间接近均衡汇率;汇率失调与资本市场因子和产品市场因子的矛盾有关,实际汇率失调程度既取决于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两种相反预期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资本市场价格因子和数量因子内部力量的作用结果。在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短期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贸易顺差、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因素;长期来看,决定长期汇率均衡走势的是实体经济的体量因素。据此本文建议,与其重视向长期均衡汇率接近,不如放宽短期波动,稳定短期投机预期,从而实现长期均衡汇率的稳定,为将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另外,名义汇率渐进式的升值要同消除资产市场高估的政策措施相结合。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没有必要硬钉住均衡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力度和成本不但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可承受程度相关,更多的还同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以及国家竞争力有关。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政策还应该包括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参与与协调。本论文研究认为,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尚未完成、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人民币汇率的协调路径应该是先区域化后国际化。在区域化的措施方面,首先应该加快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职能,并推动人民币作为部分大宗商品定价的尝试;其次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扩大人民币的回流通道和投资通道;最后要采取稳定措施,防止人民币的过度投机。综合中国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借鉴日本对泡沫经济所采取措施形成的教训,本文就围绕内外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与这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得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转变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减轻外部失衡的压力;二是完善货币政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陈腾龙[7](2012)在《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下简称双顺差)格局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1992年、1998年的资本和金融项目①(非特别指明,以下简称资本项目或资本账户)和1993年的经常项目为逆差外,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主要表现为货物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主要表现为直接投资顺差)已经持续将近20年。双顺差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宏观经济制造了不少麻烦。双顺差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巨额累积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占款剧增,而央行的对冲干预行为又形成流动性过剩预期,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此起彼伏,最终导致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甚至丧失独立性。同时,由于累积的庞大外汇储备集中投资于美元及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在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战略下,外汇储备面临贬值风险。随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发达国家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国际社会抨击中国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的贸易优势,要求人民币持续升值以缓解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发展历程及特征1.从2005年开始,经常项目顺差逐渐成为中国双顺差的主要来源。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占经常项目顺差的80%以上,而约一半的出口贸易是由加工贸易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贡献的。服务贸易逆差已持续多年,且有扩大趋势。除2007-2009年为顺差外,收益项目逆差已持续十几年,产生逆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收益逆差过大。2.中国在外直接投资增幅长期低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幅,使得直接投资顺差逐渐成为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在外直接投资规模偏小,仅占中国国际投资总资产的6%左右;中国目前有超过4万亿美元的国际投资资产,近70%属于外汇资产,绝大部分被动投资于收益率很低的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国债。(二)分析中国双顺差的理论模型基于微观消费者的跨期消费最优选择模型,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经济的跨期消费和跨期贸易模式,同时从跨期资本流动角度对资本项目顺差与经常项目顺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分析中国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对双顺差的性质及其成因有了更深的认识。(三)产生双顺差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根源1.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过程适逢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导致其商品贸易逆差成为必然,同时其快速壮大的服务业又具有不可完全贸易的特性,发达国家很容易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另一方面中国凭借改革开放政策,及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工业产能。2.全球按生产链分工的模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中国制造具有生产成本低、制造技术相对成熟、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等优势,许多跨国企业将制造工厂从发达国家甚至从昔日的东亚“四小龙”转移到中国大陆,相当于中国承接了大部分原本属于它们的贸易顺差。3.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型外资优惠政策。在出口导向的政绩观指引下,中国各级政府采取资源价格人为低估、出口补贴和关税政策等手段,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扩大了贸易顺差。同时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不断流入扩大了直接投资顺差。4.国内消费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当中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虽然国民总储蓄率很高,但居民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的占比较小,从而使得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同时政府和国企主导的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推动了无效供给的不断增加,最终表现为经济整体性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5.国内过剩储蓄转化成投资需要借助国际收支渠道,扩大了资本项目顺差规模。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在外资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中国过剩国民储蓄并非通过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转化成国内投资,而是需要转道国际金融市场,以FDI的形式回流后弥补中国国内的实际投资一储蓄缺口。于是便存在国内储蓄为外国在华投资“曲线”融资的情况:一方面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累外汇储备成为资本输出国,主要投资于国外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另一方面经由中国外汇储备融资的FDI又回流中国,主要投资于企业股权。(四)中国双顺差的影响、可持续性与再平衡机制1.双顺差对中国经济利益的影响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巨额累积,汇率管制下的对冲干预机制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最终导致人民币升值的螺旋式“自我实现”。外汇占款成为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只能暂时“封存”过剩流动性,实际上并没有消除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预期。在双顺差格局暂难逆转的情况下,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成本越来越大,中国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在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战略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迅速下降,经过数年贸易顺差辛苦积累的国民财富正被美元贬值战略不断“蚕食”2.双顺差的可持续性短期来看,中国的贸易顺差将惯性存在,但规模将逐步缩小。但是现阶段,中国出口优势依然存在,政府和企业都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优势;同时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型需要时间,消费增长仍需时日,这些都决定了出口依赖不会很快消失。此外,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相对较好,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金融项目顺差规模也不会迅速收窄。但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失衡难以持续,西方债务国家需要紧缩财政开支,国外需求萎缩似乎正在形成,未来对于中国出口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快速回落,迫使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尽快做出调整。3.双顺差的再平衡机制多年的双顺差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中国有能力调整自身经济和金融战略。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抓住国际货币体系从美元本位向多元化转化的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努力摆脱美元依赖;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调整出口创汇型经济政策,加大对外投资。(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方法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了协整检验、误差修正、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不显着,人民币升值短期能抑制贸易顺差的扩大,但从长期来说,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效果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国外需求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远大于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不是贸易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国内需求的增加对贸易顺差水平影响不显着。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六)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现阶段汇率保持稳定预期有利于强化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和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但是人民币汇率稳定不能简单地“钉死”,应在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监测能力的基础上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的浮动范围,发挥市场供求关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有效的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同时应当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七)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中国现阶段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符合当前宏观经济利益,有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不利影响。目前中国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等改革措施正处于攻坚阶段,需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预期和汇率制度的灵活管理营造合适的改革环境。(八)不足之处1.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本文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计量经济模型略显简单,同时实证分析可能会因数据采集、处理的问题使结论偏离正确方向。2.本文没有建立分析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创新性数量模型,仅利用现有成熟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没有建立更加精确的模型来求证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3.由于汇率政策的选择受国家政策和经济改革路径的影响较大,甚至牵涉到国际政治因素,故本文没有建立分析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理论框架,仅结合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有可能使分析结果偏重于经验分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可能过于主观,尚不够成熟和细致。
付琼[8](2011)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文中提出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在过去的30多年中保持了年均接近10%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被誉为“中国奇迹”。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和人民币升值开始成为世界性关注的话题。经济崛起体现在对外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是我国进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失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焦点从增长速度转移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尽管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累计升值23%,弹性明显增加,但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指责汇率操纵的声音不绝于耳。可见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继续崛起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我国走过了一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迥然不同的道路,与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被迫退出和频繁调整形成鲜明对照。从演进趋势看,虽然呈现向更为灵活汇率制度转变的趋势,但具体演变路径具有明显特异性。本文站在全球化开放经济视角,在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从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这一角度对经济崛起过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全景式研究,探寻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制度模式,以明晰未来改革方向。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美元霸权的形成及影响,人民币主权与美元霸权之间的关系,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的关键问题。然后通过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与我国经济崛起的良性互动,说明坚持人民币主权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根本特色。接下来通过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汇率制度困境的深入分析,指出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的冲突是造成现实困境的根源。最后得出结论,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货币主权理论,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坚持国家干预和政府管理原则,谨慎开放资本账户,并创造条件推动人民币最终成为比肩美元的国际本位。基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现实,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关系。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与长期美元霸权密切相关。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巧妙地借助黄金的威严确立了美元的地位,使美元成为商品世界中的上帝,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上帝。美国牢牢把握住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也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去除了美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美元由本位货币发展为霸权货币。通过美元霸权,美国放任贸易收支逆差,攫取他国资源;大量举借外债,控制债权国;主导汇率制度窃取别国货币主权,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元霸权与本国货币主权的冲突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经济崛起使我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但不是金融大国。维护本国的货币主权和经济利益,势必与美元霸权形成冲突。我们需要承认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是弱势货币。面对冲突,既要认同和接受美元霸权,同时要利用美元霸权来制定人民币货币战略。那就需要建立一种既要以美元为本位,又能保证我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汇率制度。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1.汇率变动以我国利益为基础;2.从我国的利益和相关国家利益出发管理本国货币供给;3.对资本流动加以管理和限制。坚持这一制度才能够保持货币主权,抗拒美元霸权。在我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与相应阶段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状况、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目标等相适应,因此既实现了平稳转型,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封闭的计划经济时期,对外经济交往几乎停顿,贸易盈亏由国家统一承担,汇率实际退化为计价核算工具而失去本来的经济意义,1955-1971年长达16年的时间内保持不变。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高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实施重工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人为高估本国币值,实行低汇率政策,保证资本密集的重工业部门优先发展。这也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战略的转变内在地要求汇率制度做出调整。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同渐进式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而是通过双重汇率制度并行,逐步消除原有制度带来的汇率高估扭曲,渐进式改革特征十分突出。人民币不是通过扩大波动幅度,而是由央行直接调整中心汇率,逐渐退出固定汇率制而转向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一模式是在汇率形成机制中逐渐增加市场决定的比重,通过严格的资本管制保持汇率稳定可控。在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下,汇率制度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外贸、物价、税收、金融等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进出口、外商投资→对外经济交往扩大→进一步推动开放。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通过对名义汇率缓慢、不规则的调整,逐步向市场均衡汇率靠拢,比较平稳地解决了旧体制下汇率高估问题。我国没有出现很多转轨经济或发展中国家曾经历的汇率大幅贬值伴随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通过制度创新和相关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回归到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应水平,为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和推动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奠定基础。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基本形成,经济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外部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经济迎来高速增长时期。理论上短期一般均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清晰地解释了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汇率制度与我国经济成长的互动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面视角。对于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绩效(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没有形成所谓最优汇率制度的一致结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资源禀赋、发展模式、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等不同,只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维护本国利益的汇率制度才是合适的。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两次重大变革: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实际转变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汇率制度演进是在政府主导下主动展开的,体现了政府政策目标的权衡,演进过程平稳、有序、可控。从理论上讲,汇率制度目标既可以是维持经济增长,也可以是充分就业、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是以上几种目标的组合。我国政府通过汇率制度调整和资本项目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独立有效、金融安全、币值稳定等目标的协调。从实际表现来看,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人民币汇率制度在促进出口增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经济崛起和进出口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关注,人民币升值压力从2002年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这一压力是多种因素复合的结果:中国经济崛起的事实是升值的内在趋动力;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巨额外汇储备、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等因素使升值具备了内在基础;全球经济失衡则造成升值的外部压力增大。但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和以上各种经济因素都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上升到国家利益之争。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是维护美元霸权和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客观来看,升值压力下内外经济失衡使得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逐渐增大,要求相应做出调整,2005年汇改即体现了这一思路。人民币升值压力集中体现了美元霸权与人民币主权的冲突,使得我国维护货币主权的难度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地位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提高,资本流动日益频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现行汇率制度下出现了宏观经济内外失衡加剧,通货膨胀形式严峻,货币政策空间受到挤压等诸多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增无减。深入分析当前汇率制度面临的困境,我们发现,无论是发展中债权国的“高储蓄两难”困境,货币错配所导致“浮动恐惧”,还是人民币出现的内外价值背离、价格稳定与汇率稳定的冲突困境等等,深层原因是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美元霸权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货币与美元之间的联系,弱化了本国货币主权和利用宏观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实质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和债权国,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的冲突必然最为突出,因此汇率制度面临巨大困境。国内外众多研究建议通过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加速扩大汇率弹性、实行更为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汇率制度来解决宏观经济困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严重谬误。走出当前宏观经济和汇率制度的政策困境关键在于我国如何能够更好地坚持货币主权原则。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促使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反思,呼唤凯恩斯主义的回归。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货币主权、人为调节取代自然规律、政府干预和管理的经济思想对于中国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凯恩斯提出的以国家本位为标准的汇率制度理论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理论依据。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灵活协调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之间的关系,谨慎开放资本账户、长期内创造条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成为国际本位。这是在未来经济崛起过程中,我们始终应坚持的“中国模式”汇率制度。
乔臣[9](2011)在《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文中提出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大国强势地位的标志。对于货币国际化而言,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断言就可以实现,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并伴随国家实力、货币主权、对外贸易、汇率变动、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虽然宣告了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终结,但美元仍然作为强势的世界货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表征了一种国别世界货币难以掌控世界贸易和货币交易的现实,也凸显了世界货币多元化发展的诉求。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时刻注重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出现,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人民币未来能否实现国际化业已成为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对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国际化脉络,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借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通过货币国际化理论尤其是内涵界定所创设的研究框架,着重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思想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设定了货币国际化评价的关键点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思维参照,对货币国际化实践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结合人民币的现实发展状况,深入探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障碍。基于此,构建了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模式并选择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共八章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除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动态、方法和创新之外,着重对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理论进行界定,从而为货币国际化思想提供研究框架。主要包括文章的绪论部分;第二部分着重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的思想嬗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以思想史进程的发展脉络为参照的基础上,侧重于查缺补漏,尽可能将人类货币国际化的思想,无论是片段还是理论都纳入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文章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三部分着重对以往货币国际化思想进行归结,并从货币史的视角审视货币国际化的实践过程,对未来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币种和国家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运用思想归结的参照关键点评价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对条件和障碍的分析,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必然性和所处阶段。最后,结合货币国际化的范例分析,借助货币国际化范式模型的构建,选择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在宏观层面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趋势作出展望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文章的第六、七章。文章结论部分,即第八章提出了货币国际化无论思想还是历史都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因此,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应当综合考虑内外部影响因素,以成为世界货币并充当国际货币职能为目标,通过人民币统一货币区框架的建立,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最终按照持续、健康、快速、稳健的方式走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范式。
戴伟利[10](2010)在《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文中认为一国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不仅有利于获得现实的运行性经济收益,还可以在国内国际间获得制度性收益,故此世界强国都很注重货币国际化的战略追求。在货币完全一体化之前,汇率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要面临内外风险的冲击,从而对汇率制度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就使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进行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具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货币国际化的不同方式及其不同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汇率制度来配合,以保证本国宏观经济目标(内外均衡)的实现。本文是以货币国际化作为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视角,更多注重汇率制度的协调搭配功能及对其未来发展问题的探讨。在思路上,首先,明确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探究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性;其次,对不同国际化模式与汇率制度的配合进行规范分析和理论验证,得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结论;最后,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为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政策建议,对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构想。综而言之,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完成汇率制度的相应调整。
二、论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浮动汇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浮动汇率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1.4 外汇市场干预概述 |
1.4.1 外汇市场干预的传统定义及分类 |
1.4.2 冲销式干预的冲销工具 |
1.4.3 直接干预的有效性 |
1.4.4 外汇市场干预的目的 |
1.4.5 外汇平准基金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的盈利标准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4 信号渠道 |
2.4.1 国外文献综述 |
2.4.2 国内文献综述 |
2.5 汇率目标区 |
2.5.1 国外文献综述 |
2.5.2 国内文献综述 |
2.6 国内其他研究 |
第三章 浮动汇率制度的必然性与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 |
3.1 引言 |
3.2 浮动汇率制度的必然性 |
3.2.1 历史回顾: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诞生及崩溃 |
3.2.2 1973年之后汇率制度的分类 |
3.2.3 信用本位制下货币的价值基础 |
3.3 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 |
3.3.1 汇率波动对净出口额的影响 |
3.3.2 汇率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
3.3.3 汇率波动与货币错配 |
3.3.4 汇率短期剧烈波动的成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1973年后西方外汇市场干预历史 |
4.1 引言 |
4.2 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时期 |
4.3 “寡头金融政策协调”时期 |
4.4 三极货币体系时期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经验(1991年5月至今) |
5.1 引言 |
5.2 日本直接干预概述 |
5.3 日本直接干预实况(1991年5月至今) |
5.4 对日本直接干预的评价——基于均衡汇率视角 |
5.4.1 均衡汇率理论 |
5.4.2 模型设计 |
5.4.3 数据来源 |
5.4.4 实证过程与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外汇市场的数量干预 |
6.1 引言 |
6.2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 |
6.2.1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发展历程 |
6.2.2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制度的特征 |
6.3 外汇市场操作及其冲销机制 |
6.3.1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特征 |
6.3.2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冲销机制 |
6.3.3 正回购冲销与央票冲销的比较 |
6.4 我国外汇市场操作的冲销力度——冲销系数的测算 |
6.4.1 单月冲销系数的情况 |
6.4.2 整体冲销系数的测算 |
6.5 中国外汇市场数量干预的弊端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外汇市场的价格干预 |
7.1 引言 |
7.2 复杂的中间价形成机制 |
7.3 “811汇改” |
7.4 中国外汇市场价格干预的弊端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冲销式外汇操作的利率效应 |
8.1 引言 |
8.2 理论阐述 |
8.3 实证模型设计与检验 |
8.3.1 模型设计 |
8.3.2 数据来源 |
8.3.3 实证过程与结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改革方案 |
9.1 引言 |
9.2 人民币兑美元中心汇率模型 |
9.2.1 模型设计 |
9.2.2 数据来源 |
9.2.3 模型估计 |
9.3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波动幅度 |
9.4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条件 |
9.4.1 经济增长方式 |
9.4.2 外汇储备充足性 |
9.4.3 金融稳定 |
9.5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配套措施 |
9.6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冲销系数测算结果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货币的价值基础与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与评述 |
二、货币价值基础论 |
(一)货币发行准备与货币的价值基础 |
(二)货币发行如何影响货币价值 |
1.金本位下的通货膨胀机制 |
2.信用货币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机制 |
(三)价值尺度与锚定效应 |
1.纸币与商品体系之间的锚定效应 |
2.信用货币之间的锚定效应 |
(四)货币价值基础的总结 |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弊端 |
(一)汇率不能对宏观经济变化作出有效反应,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
(二)制度运行成本高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三)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
(四)其它弊端 |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
(一)基于货币价值基础论的汇率制度选择原理 |
(二)自主浮动条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趋势及其波动性 |
1.自主浮动条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分析 |
2.自主浮动条件下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性分析 |
(三)人民币自主浮动的风险 |
五、结论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 |
一、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
二、国际经济失衡带来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特里芬悖论 |
二、货币危机理论 |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界定 |
一、相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价值判断 |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及流动性管理缺陷的研究 |
二、关于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 |
三、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研究 |
五、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黄金-英镑本位” “黄金-美元本位”和 “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 |
二、“黄金-英镑本位”“黄金-美元本位”和“美元本位”的运行机制 |
三、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历史必然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由“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 |
二、“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及价值判断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合作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的历史描述 |
二、国际金融合作形式变革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 |
一、政府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定义及已有相关研究 |
二、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实证分析 |
三、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三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四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 |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储备货币现状 |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 |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金融合作 |
第二节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 |
一、美元本位的不良影响 |
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的运行困境 |
三、SDR的局限 |
第三节 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运行缺陷 |
一、发达国家浮动汇率制调节对国际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中间汇率制度的不断崩溃:经济危机的频发 |
第四节 现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缺陷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缺陷 |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 |
三、区域金融合作“欧元区”的运行困境 |
四、“拉美美元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构想概述 |
二、多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1976 年以来的汇率制度安排与评价 |
二、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 |
三、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设计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机制设计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机制设计 |
第四节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发展现状 |
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中国参与路径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发展机遇 |
一、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 |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机制的建立 |
三、人民币在跨境直接投资中的使用 |
四、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调整 |
二、助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 |
三、人民币加入SDR,提升SDR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货币锚的调整 |
二、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
三、推动区域汇率合作机制建设 |
四、人民币加入SDR,完善超主权货币的汇率稳定机制 |
第四节 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 |
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 |
三、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 |
四、借助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1840-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近代中国汇率制度产生的国内外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汇率制度产生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汇率制度产生的国际背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汇率下跌期的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及其影响(1840-1931)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的开端 |
第二节 中国浮动汇率制的表现 |
第三节 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波动的原因 |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对中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上涨期的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及其影响(1931-1935.11)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浮动汇率制表现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国白银货币对外汇率波动的原因 |
第三节 浮动汇率制对中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固定汇率制的出现及其影响(1935.11-1938) |
第一节 固定汇率制的开端及运行 |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时期的汇率水平 |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运行阶段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政策搭配的研究 |
1.3.3 关于汇率政策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内外均衡的理论框架与政策选择分析 |
2.1 对均衡问题的界定 |
2.2 基于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理论的诞生 |
2.2.1 “米德冲突”的产生机理 |
2.2.2 米德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
2.3 政策搭配理论的斯旺模型 |
2.3.1 模型框架及内容 |
2.3.2 斯旺模型关于内外均衡调整的原理 |
2.3.3 对斯旺模型的评价 |
2.4 政策搭配理论的规则——丁伯根法则 |
2.4.1 丁伯根法则模型及基本原理 |
2.4.2 丁伯根法则的指导意义 |
2.5 内外均衡理论的指导模型: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1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 |
2.5.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讨论 |
2.5.4 政策效力总结 |
2.5.5 对蒙代尔“政策搭配说”及 M-F 模型的总结 |
2.6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的创新 |
2.6.1 关于斯旺模型的创新 |
2.6.2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创新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经济均衡的汇率政策理论分析 |
3.1 汇率决定理论综述 |
3.1.1 铸币评价理论(Theory of Gold Parity) |
3.1.2 国际借贷理论 |
3.1.3 购买力平价理论 |
3.1.4 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 |
3.1.5 利率平价理论 |
3.1.6 决定汇率的货币模型 |
3.1.7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3.2 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汇率管理理论 |
3.2.1 “三元悖论” |
3.2.2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
3.2.3 汇率管理的目标—对实际均衡汇率的讨论与研究 |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政策演变及现状分析 |
4.1 经济转轨下的人民汇率制度与内外均衡调节回顾 |
4.1.1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内部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时期(1981-1985) |
4.1.2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1985-1993) |
4.1.3 经济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内外均衡的关系 |
4.2 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与经济协调机制分析(1994-2005) |
4.2.1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与内部经济过热并存(1994-1997) |
4.2.2 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与通货紧缩时期(1998-2001) |
4.2.3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2002-2005) |
4.2.4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的评价 |
4.3 爬行钉住的汇率机制与内部经济的脆弱均衡(2005 年至今) |
4.3.1 货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与经济泡沫(2005-2007) |
4.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再调整(2008 年至今) |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汇率政策管理与内外均衡的借鉴—日本案例 |
5.1 日本案例的研究动因—日元、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分析比较 |
5.1.1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相似度分析 |
5.1.2 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
5.1.3 汇率升值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升值同步 |
5.2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 |
5.2.1 日元升值前的宏观经济分析 |
5.2.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
5.2.3 针对泡沫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及后果 |
5.3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分析 |
5.3.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
5.3.2 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金融自由化步伐,监管错位 |
5.3.3 金融脆弱性和羊群行为 |
5.4 日元、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另类角度分析—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的分析 |
5.4.1 模型的回顾与构建 |
5.4.2 对日元和人民汇率的实证检验 |
5.4.3 实证结论 |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分析 |
6.1 研究均衡汇率的意义 |
6.2 均衡汇率的理论依据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汇率选择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数据来源 |
6.4 因子分析 |
6.4.1 数据处理 |
6.4.2 主成分因子分析 |
6.4.3 正交旋转 |
6.4.4 均衡汇率估算 |
6.5 汇率失调分析 |
6.5.1 失调程度估算 |
6.5.2 失调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1 均衡汇率调整的目标 |
7.2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2.1 内外均衡的重要性 |
7.2.2 内外均衡对汇率的调整机制 |
7.3 基于内外均衡的汇率模型构建 |
7.3.1 基本逻辑 |
7.3.2 汇率模型 |
7.4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4.1 变量选取 |
7.4.2 数据来源 |
7.5 实证检验与估计 |
7.5.1 单位根检验 |
7.5.2 Johansen 协整检验 |
7.5.3 误差修正模型 |
7.6 汇率调整与内外部失衡的影响度分析 |
7.6.1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6.2 脉冲响应函数 |
7.6.3 方差分解 |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汇率平衡与稳定的国际协调分析 |
8.1 金融自由化与脆弱性 |
8.1.1 全球跨国资本流动的加强和全球金融泡沫的形成 |
8.1.2 资本冲击与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变 |
8.1.3 对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理论的研究与讨论 |
8.2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及其改革 |
8.2.1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无序性及其争论 |
8.2.2 前景暗淡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
8.3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8.3.1 外部性与金融合作 |
8.3.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发展 |
8.4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国际协调——人民币地区地区化与国际化 |
8.4.1 东亚区域经济的融合为人民币汇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区域基础 |
8.4.2 人民币汇率国际协调的路径选择 |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建议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附件二:人民币、日元升值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对比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7)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概述 |
2.1 双顺差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 |
2.2 国际收支的跨期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
2.3 人民币汇率政策文献综述 3 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 |
3.1 经常项目顺差逐渐成为双顺差主要来源 |
3.1.1 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顺差贡献最大 |
3.1.2 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例偏高 |
3.1.3 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弱势上升,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
3.1.4 投资收益项目“陷入”逆差困境 |
3.2 资本项目顺差突出表现为直接投资顺差 |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消费者跨期选择的中国双顺差理论分析 |
4.1 开放经济的两国跨期选择模型 |
4.1.1 消费者跨期消费模型 |
4.1.2 两国跨期贸易与国际资本跨期流动 |
4.1.3 投资和产出对最优消费与经常项目的影响 |
4.1.4 中国双顺差的理论分析框架 |
4.2 跨期选择模式下的中国双顺差分析结论 |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根源 |
5.1 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 |
5.1.1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过程容易导致其产生贸易赤字 |
5.1.2 部分国家的赤字经济“催胀”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 |
5.1.3 全球按生产链分工的模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 |
5.2 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优惠政策 |
5.2.1 鼓励出口、抑制进口扩大贸易顺差 |
5.2.2 外资超国民待遇扩大直接投资顺差 |
5.3 结构性失衡的中国经济 |
5.3.1 刺激经济增长依赖于政府和国企主导的投资 |
5.3.2 国内消费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
5.3.3 国内过剩储蓄转化成投资需要借助国际收支渠道 |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可持续性与再平衡机制 |
6.1 双顺差对中国经济利益的影响 |
6.1.1 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巨额累积和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
6.1.2 对冲外汇占款仅能暂时“封存”过剩流动性 |
6.1.3 双顺差影响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
6.1.4 美元兑人民币贬值战略不断“蚕食”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财富 |
6.2 双顺差短期内仍会惯性存在,但规模将逐步缩小 |
6.2.1 出口优势难以舍弃,出口依赖依然存在 |
6.2.2 消费增长仍需时日 |
6.2.3 投资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仍具全球竞争力 |
6.2.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壁垒,增长缓慢 |
6.3 双顺差的畸形格局长期难以为继 |
6.3.1 发达国家爆发债务危机,预示全球经济失衡难以持续 |
6.3.2 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贸易顺差初现收窄趋势 |
6.4 中国国际收支的再平衡机制 |
6.4.1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6.4.2 挣脱“美元陷阱”,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6.4.3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
6.4.4 缩小直接投资顺差规模 |
6.4.5 调整外贸政策 |
6.5 本章小结 7 双顺差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
7.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1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主要分析理论 |
7.1.2 人民币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3 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失衡问题 |
7.2 完善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 |
7.2.1 人民币单向升值面临的风险 |
7.2.2 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双向浮动范围的时机成熟 |
7.2.3 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7.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7.3.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 |
7.3.2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局势 |
7.4 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配套措施 |
7.4.1 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需以资本管制为“防火墙” |
7.4.2 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伴而行 |
7.4.3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需要稳步审慎协同推进 |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双顺差的成因 |
8.1.2 双顺差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8.1.3 双顺差的可持续性 |
8.1.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中国国际收支的再平衡机制 |
8.2.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议 |
8.2.3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
(8)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章 美元霸权与人民币主权 |
1.1 美元上帝 |
1.2 美元霸权 |
1.3 人民币主权 |
第2章 中国经济封闭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2.1 国民经济恢复与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1949-1952) |
2.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53-1978) |
第3章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4) |
3.1 转轨经济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 |
3.2 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3.3 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绩效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加速中国经济崛起 |
4.1 汇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模型 |
4.2 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绩效的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
4.3 中国经济崛起时期汇率制度变迁轨迹和经济绩效 |
4.4 经济崛起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5章 中国经济崛起产生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
5.1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汇率升值 |
5.2 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经济因素分析 |
5.3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6章 经济崛起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及根源 |
6.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状况 |
6.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 |
6.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的根本原因 |
第7章 坚持国家本位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
7.1 凯恩斯的国家本位汇率制度理论 |
7.2 坚持货币主权和政府管理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7.3 维护货币主权应坚持对资本账户实施管理 |
7.4 长期内谨慎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本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
(一) 何谓"世界货币"或"国际货币" |
(二) 货币国际化的形成条件 |
(三) 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17世纪前的"世界货币"思想探索 |
第一节 重商主义前的"国家货币"思想 |
一、阿奎那的"铸币国家化"思想 |
二、奥雷斯姆的"领主货币"思想 |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世界货币财富化"思想 |
一、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思想 |
二、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思想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17世纪中叶—19世纪上叶的"世界货币"思想 |
第一节 配第、洛克和诺思的"国际支付"思想 |
第二节 休谟的"价格-铸币国际流动"思想 |
第三节 斯图亚特的"世界货币职能"思想 |
第四节 亚当·斯密的"流通渠道"思想 |
一、国际分工思想 |
二、货币及世界货币思想 |
三、"流通渠道"思想 |
第五节 大卫·李嘉图的"贵金属硬币国际流动"思想 |
第六节 西斯蒙第的"纸币驱逐黄金国际流动"思想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19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货币"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阐述 |
一、马克思"世界货币"及"国际价值"理论 |
二、列宁"资本国际输出"的论断 |
第二节 庸俗经济学的货币思想 |
一、萨伊"国际铸币税"思想 |
二、穆勒"国际价值"思想 |
第三节 马歇尔的"经济民族性与国际价值"思想 |
一、货币一般理论 |
二、国际汇兑问题 |
三、"国际价值"的局部静态均衡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国际金融制度"思想 |
一、货币经济一体化思想 |
二、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
三、全球通货膨胀及国际传递 |
四、国际新金融制度 |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国际化"思想片段 |
一、"管理货币"和"外汇标准"的理论阐述 |
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思想 |
三、"国际价值决定"理论 |
第三节 弗莱堡学派的"国际货币体系"思想 |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浮动汇率"理论 |
一、浮动汇率理论的基础——货币数量论 |
二、"浮动汇率"理论 |
第五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
一、蒙代尔最优货币理论 |
二、麦金农开放性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六节 其他学者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
一、科恩的"货币地理论" |
二、特里芬与"特里芬难题"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及思想 |
第一节 西方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
一、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
二、克鲁格曼的货币区"成本—收益"模型 |
三、"最优货币区"思想的深化 |
四、麦金农和肖金融深化理论 |
第二节 亚洲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
一、日元国际化思想 |
二、东亚货币区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思想 |
一、外国学者的观点 |
二、国内学者的思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国际化的归结与前景 |
第一节 思想归结:货币国际化评价的关键点 |
一、统一主权货币与货币国际化 |
二、国家综合实力与货币国际化 |
三、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国际化 |
四、国家金融体系与货币国际化 |
五、货币区域化与货币国际化 |
六、国际货币职能与货币国际化 |
七、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国际化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演变——货币发展史的视角 |
一、孕育阶段——商贸催生的帝国货币或城邦货币 |
二、发轫阶段——荷兰盾初步体现货币国际化范式 |
三、确立阶段——英镑成为第一种世界性货币 |
四、高潮阶段——美元、马克、日元、欧元相继成为国际货币 |
第三节 未来国际货币及货币区的前景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
一、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
二、金融体系日渐完善 |
三、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 |
四、人民币区域辐射作用初见 |
五、国际货币金融话语权日渐提升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分析:基于货币国际化思想的视角 |
一、"一国四币"现实困扰主权货币统一 |
二、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面临诸多难题 |
三、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未得以实现 |
四、人民币面临汇率不稳的影响 |
五、人民币国际地位不强,国际货币职能尚不具备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选择 |
一、货币国际化范式 |
二、货币国际化范式的范例分析 |
三、货币国际化范式的模型构建 |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选择 |
第四节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二、促成人民币统一货币区框架的建立 |
三、坚决维护人民币的货币主权 |
四、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安排 |
五、建立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
六、提升人民币区域核心地位和国际地位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研究的概况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重点与基本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汇率制度理论梳理与货币国际化视角的选择 |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与历史变迁 |
(一) IMF 的汇率制度的新分类 |
(二) 国际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 |
二、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梳理 |
(一) 传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反思 |
(二) 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分析方法的动态化、微观化 |
(三)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进展——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危机的关注 |
三、不同汇率制度的理论判断与现实表现 |
(一) 对汇率制度功能的理论判定 |
(二) 理论判断与现实表现的背离 |
(三) 对IMF 汇率制度选择条件的判定 |
四、货币国际化视角的确立 |
(一) 基于货币地位的汇率制度理论综述 |
(二) 货币国际化视角下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三) 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源泉 |
(四) 货币国际化的的主要模式 |
第二章 货币兑换自由化与汇率制度协同 |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基础问题分析 |
(一) 有关货币可兑换的概念 |
(二) 货币自由兑换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 |
(三) 货币自由兑换的实施具有阶段性 |
(四) 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 |
二、货币可兑换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机理分析 |
(一) 货币可兑换与汇率形成机制 |
(二) 货币可兑换性与汇率决定 |
(三) 货币可兑换与汇率稳定 |
三、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理性思考 |
(一) 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利弊权衡 |
(二)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 |
(三) 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排序原则 |
四、资本账户管理与与汇率制度安排的宏观效应分析 |
(一)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拓展 |
(二) 真实冲击下两种宏观制度的配合效应 |
(三) 金融冲击下两种宏观制度的配合效应 |
(四) 理论研究的政策结论 |
第三章 货币区域一体化与汇率制度优选 |
一、从“国家”到“市场”的理念突破 |
(一) 国家与货币的主权观 |
(二) 市场与货币的功能观 |
(三) 货币一体化选择的理论动机 |
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模式分析 |
(一) 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
(二) 货币一体化模式的比较 |
三、货币替代的相关性分析 |
(一) 货币替代的汇率政策效应 |
(二) 货币替代与汇率波动关系的模型分析 |
(三) 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影响 |
四、货币区域化合作取舍标准的建立 |
(一) 汇率调整的替代性因素 |
(二) 货币区域合作成本的辩证分析 |
(三) 货币联盟收益的具体分析 |
(四) 成本与收益范围边界的综合分析 |
(五) 理论付诸实践的溯因 |
五、世界主要经济区域的货币合作实践 |
(一) 单一货币联盟――欧元区 |
(二) 主导货币区域化――美元区 |
(三) 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亚元区 |
(四) 发展中国家货币合作的典范――非洲货币区 |
第四章 国际本位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重构 |
一、国际本位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变迁――历史的视角 |
(一)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二) 多币种金汇兑本位制下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混乱无序 |
(三) 国际“黄金-美元”本位机制(混合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
(四) 信用货币本位(美元本位)制度下的浮动汇率制 |
二、国际本位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性――理论的视角 |
(一) 货币本位决定汇率制度 |
(二) 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全球货币一体化的基石 |
(三) 全球货币一体化的完美设想 |
三、现行国际本位货币体系的不适应性 |
(一)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现行国际本位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
四、新国际本位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构想 |
(一) 主权货币充当国际本位币的不可行性 |
(二) 未来国际本位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 |
(三) 创建新的汇率制度的思路 |
(四) 区域货币兴起推动固定汇率回归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战略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
(一) 改革开放前的钉住汇率制度 |
(二)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 |
(三) 1994 年后坚持市场化取向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 |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 |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三) 适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渡性 |
(一) 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缺陷分析 |
(二)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汇率制度要求 |
(三) 人民币的汇率制度走向浮动是大势所趋 |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构想 |
(一)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原则与经验 |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的时机选择 |
(三)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安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论现代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与浮动汇率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现状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探析[D]. 黄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货币的价值基础与中国汇率制度选择[J]. 黄权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D]. 秦卫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1840-1938)[D]. 李洪梅.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 李维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7]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 陈腾龙.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 付琼. 吉林大学, 2011(08)
- [9]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D]. 乔臣.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货币国际化视角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 戴伟利. 吉林大学, 2010(08)
标签:汇率论文; 国际货币体系论文; 外汇市场论文; 外汇论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