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统一的状态反馈方法控制HOPF分岔(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0)在《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直流负荷和新能源直流发电比例的增加,直流微电网成为有源配电系统中更具有吸引力的选择。然而直流微电网的运行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例如稳定性与协调控制等问题。本文以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1)对DC/DC变换器的运行原理和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介绍了DC/DC变换器的基本拓扑结构,研究了两种基本拓扑结构Boost和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三种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电压型控制策略、峰值电流控制策略和平均电流控制策略,并分析了三种策略的基本原理、运行特性以及优缺点,通过仿真对比了峰值电流控制策略与平均电流控制策略的优缺点。(2)对直流微电网的建模方法展开研究。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能量守恒法和等效电源法分别对直流微电网进行建模,研究了三种模型结构、复杂性和准确性等,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确定了三种模型的适用范围。(3)介绍了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分岔理论。基于回转器模型和简化等效电路模型,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别对小型和大型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大型系统,通过分析系统雅可比矩阵特征值的实部符号而不是直接求取特征值,结合分岔理论,获得了系统的稳定性范围和失稳表现行为。同时,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大型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判断流程。基于RT-LAB,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小型和大型系统的稳定性结论。(4)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考虑线路损耗,提出一种改进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对控制策略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改进型控制策略可以改善直流母线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及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考虑线损的改进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论文有图56幅,表9个,参考文献90篇。
王真[2](2019)在《广域测量时变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电网结构、参数及外界扰动存在不确定性,系统的模型很难精确描述,严重影响了稳定控制效果。而电力系统的时滞稳定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孜孜不倦所研究的领域,如何降低系统的保守性,如何提高时滞稳定裕度,都是本论文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通信时延的广域测量系统,构建了时变时滞电力系统模型。为获取时滞稳定裕度值,建立一个具有三重积分项的增广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并在泛函的增广向量中加入时变时滞项、一次积分项、二次积分项等信息。运用自由矩阵不等式方法和辅助函数的积分不等式方法分别对增广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求导中产生的一重积分项和二重积分项进行界定。在求导中考虑到h(t)与t-h(t)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减小系统的保守性。运用MATLAB的YALMIP工具进行处理计算,把所得的结果运用到典型二阶系统、单机无穷大系统、IEEE 4机11节点系统中,通过仿真对比可以得出该方法在减小保守性方面取得的明显优势。在广域环境下,考虑到具有时变时滞电力系统在通信延时情况下控制器设计问题,设计了带记忆控制器和无记忆控制器。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提出了Bessel-Legendre积分不等式和逆凸矩阵不等式相结合的方法对积分项进行估计,并把时滞进行了分割处理,同时也引入了一个自由权矩阵,获得泛函模型中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降低系统的保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对此控制器产生的非线性项用调整参数法来处理。通过仿真运算把所得的结论运用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和WECC 3机9节点系统,实例验证本方法在广域测量系统的优越性。
尚伟鹏[3](2018)在《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及多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是影响我国电网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低频振荡现象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威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会使电力系统崩溃,发生电网事故。电力系统广域信号的传输存在通信时滞,时滞会影响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器的设计和协调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控制器的种类和数量在随着电网复杂性的提高而增加,不同控制器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有可能不利于电力系统的控制性能,这样便会使电力系统变得较为脆弱。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及协调控制问题,对保证广域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在线协调控制器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首先,本文研究未考虑时滞因素的常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问题。由于在电力系统辨识与控制中存在模型辨识误差因素,且模型辨识误差因素给电力系统的辨识与阻尼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常常会恶化阻尼控制效果。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电力系统闭环模型结构;其次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和Vinnicombe距离理论,提出了一种迭代辨识方法,并给出该方法实现的整个步骤,该方法把辨识与控制问题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最优电力系统模型和广域阻尼控制器模型;最后以四机两区系统模型为例进行算例仿真,并与传统龙格库塔迭代辨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章提出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振幅上有所减小,趋于稳定的时间减少了一半左右,对电力系统的转子角振荡控制趋于平稳时间在10秒左右。其次,本文研究考虑时滞因素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问题。在考虑模型辨识误差因素的基础之上,重点针对时滞问题,首先建立电力系统闭环时滞模型;其次提出一种考虑时滞(常数时滞和时变时滞)因素的电力系统迭代辨识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中状态反馈控制器和反馈增益矩阵分别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和极点配置法来设计,以解决时滞电力系统阻尼控制问题;最后以四机两区系统模型为例进行算例仿真,并在不同时滞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转子角及功率振荡可以在8秒内趋于稳定,可以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然后,本文研究电力系统多控制器的在线协调控制问题。首先给出多控制器参数协调模型;其次提出一种球域人工免疫算法,来在线协调优化多阻尼控制器参数,该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并且具有全局的搜索能力;最后以四机两区系统模型为例进行算例仿真,并与动态指标优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本章方法的功率及转子角振荡曲线趋于稳定的时间短5秒左右,而且振幅也要小一半左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多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阻尼控制效果。最后,本文在RTDS实验设备上对提出理论进行验证。经验证,本文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所设计的算法都能更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现象。通过本文仿真实验及RTDS实验可知,考虑模型辨识误差因素设计的控制器以及含时滞因素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现象;且通过球域人工免疫算法在线协调后的参数亦能有效地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仿真及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广域阻尼控制效果,可以为我国南方电网广域阻尼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孙睿婷[4](2017)在《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及其同步与反同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多翼混沌系统由于具有比一般混沌系统更加复杂的拓扑结构而得到重视,是混沌研究的重要方向。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中以较低的观察性、高质量的保密性、非静态储存容量高、设备成本低廉和功率小等潜在优势得到广泛研究。但要解决混沌系统间的同步问题才能实现在实际通信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是探索新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并分析新混沌系统间的同步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以Qi等人构造出的四维自治混沌系统为基础,在其中加入线性状态反馈控制项可以产生四翼混沌系统。本文通过这种方法,在Qi系统上加入多个线性和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项,构造出了多个可产生多翼混沌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并将这些构造出的系统整理统一为一种多翼混沌系统。经仿真,通过改变系统参数,该多翼统一系统可产生传统的双翼混沌吸引子、原点对称的四翼混沌吸引子和蝴蝶吸引子,又可产生一类新的特殊的多翼混沌吸引子和一类蝙蝠形的混沌吸引子。对统一系统中新发现的两种混沌系统进行吸引子平面相图、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谱等基本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证实了两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性。(2)研究新多翼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根据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同步方案。根据这种方法研究相同混沌系统间的同步和结构不同的混沌系统间的同步。在MATLAB中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设计同步方案的可行性,这种同步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实现多翼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3)研究新多翼统一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问题。同样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自适应的控制方法提出反同步方案,实现多翼统一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同时,采用扩维的方法研究多翼统一混沌系统与不同结构的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经MATLAB仿真验证,该反同步方案可快速地实现系统间的反同步,并且操作简单高效。
姜玉山[5](2016)在《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控制及生态学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过程日趋复杂,特别是空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在分布参数系统基础上涌现了一大类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经典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此类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结合偏微分系统算子谱理论与广义系统控制理论,研究了一类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适定性,稳定性及观测器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生态系统及工业智能温控系统领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章系统介绍了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研究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法,并给出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常用符号和预备知识.第三章分析讨论了具有奇异导数矩阵形式的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标准化问题.针对含两个自变量的空间-时间一阶和二阶线性奇异分布参数系统,受广义系统等价规范型分类启发,利用偏微分方程组特征线理论,对一般形式的一阶线性奇异分布参数系统进行分类及标准化.首先,将空间-时间变量的一阶奇异分布参数系统分为严格双曲型,双曲型,抛物型等类型.此分类推广了经典的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分类方法.其次,对于二阶线性标量空间-时间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结合广义系统受限等价变换理论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在广义系统系统矩阵等价变换基础上,引入可逆的坐标系变换以简化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最后,给出二维二阶奇异分布参数系统可解耦判定定理.第四章分析研究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适定性及状态表达,建立Jordan型显式空间-时间状态响应表达式.首先,给出带奇异时间导数矩阵的空间-时间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一般形式及定解问题描述,包括系统描述、系统边界输入描述及初始状态描述.其次,采用偏微分算子特征谱理论,将奇异分布参数系统进行系统结构变换,将其转化为无限维广义系统族.再其次,对变结构后的时域无限维广义系统族,结合第三章标准化理论进行Jordan型标准化等价变换,给出无限维义系统族的显式状态响应表达式.在收敛条件下,通过对无限维广义系统族进行结构还原,给出原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状态响应表达式.最后,研究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谱集合性质,相应地给出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稳定的必要性定理.第五章以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为背景,建立带比率功能函数项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研究分析此类非线性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全局稳定性以及奇异导致的不稳定性.考虑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三类生物种群,即以东方白鹳为代表的鸟类,鸟类的捕食对象—沿海湿地鱼类和作为外界干扰的生物种群—人类,建立非线性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描述三类种群间动力学关系.首先,基于偏微分方程特征理论研究退化椭圆型Fisher方程解的适定性及空间分布性质.其次,研究椭圆型子系统耦合关系下抛物型分布参数系统的正平衡点及正平衡状态的存在性.利用第四章线性奇异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理论,分析平衡状态的局部稳定性、系统的吸引域、全局稳定性及参数导致系统不稳定性.最后,以客观真实数据为依据,对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生态模型进行系统参数优化估计,利用MATLAB软件设计程序计算,说明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生态模型估计预测理论的有效性.第六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类双侧边界输入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状态观测器.受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逆步观测器设计方法启发,对一类具有双侧变动边界的奇异分布参数系统,设计双侧边界输入及状态输入观测器.首先,针对此类观测器设计,由于空间边界状态的时变性,采用了齐次化积分变换法进行观测器设计.其次,关于观测器的误差系统收敛性分析,考虑到系统同时具有奇异导数矩阵及空间分布性质,将偏微分方程能量估计方法进行改进,用于误差系统核函数的能量估计,给出了误差系统指数收敛的充分条件.最后,结合高层建筑智能温控系统实际应用,进行系统仿真实现以说明观测器设计理论的有效性.第七章对全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下一步可能的研究的方向。
陈玉明[6](2014)在《基于Lorenz型系统的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沌作为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运动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复杂动力学研究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关于混沌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已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作为首次建立的混沌数理模型, Lorenz系统的提出在混沌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对Lorenz型系统族的研究,已经贯穿了混沌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与混沌现象相比,超混沌现象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和更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关于超混沌的理论及应用,引起了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已成为非线性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基于Lorenz型系统,本文提出了由自治常微分方程所刻画的几类新的四维超混沌系统,并对所提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运用中心流形、规范型及Lyapunov函数等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平衡点的稳定性与分岔等局部动力学性质,证明了超混沌系统的最终有界性、同宿轨和异宿轨的存在性,深入探讨了超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周期吸引子、拟周期吸引子、奇异退化异宿环及它们之间的共存现象等全局动力学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介绍了混沌与超混沌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概述了混沌理论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列举了经典的Lorenz系统和Lorenz型超混沌系统,以及其它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超混沌系统.第二章提出了一类广义的四维Lorenz-Stenflo混沌系统.利用含参中心流形理论及Hopf分岔理论,研究了该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叉形分岔及Hopf分岔等局部动力学性质.将Lyapunov函数方法与适当的优化方法有机地结合,获得了该系统的最终有界性,并对该系统吸引子在相空间中的位置进行了有效地估计.第三章研究了一类四维自治Lorenz型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通过含参中心流形理论及Hopf分岔理论,分析了该超混沌系统的平衡点稳定性、叉形分岔及Hopf分岔等局部动力学行为.在一定参数条件下,深入地研究了该超混沌系统的同宿轨和异宿轨的存在性问题,严格地证明了该系统存在两条对称的异宿轨,但不存在同宿轨.第四章提出了一类新的无平衡点的四维Lorenz型超混沌系统.通过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及Poincar′e映射等工具,详细分析了该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适当选取系统的参数,发现该系统具有超混沌、混沌、拟周期性及周期性等复杂动力学行为,以及许多吸引子之间的共存现象,包括超混沌吸引子与周期吸引子的共存,拟周期吸引子与周期吸引子的共存,不同周期吸引子之间的共存等.利用Poincar′e紧致化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这类无平衡点的超混沌系统在无穷远处的动力学行为.第五章提出了一类新的具有平衡点曲线的四维Lorenz型超混沌系统.适当选取参数值,发现此类新系统具有超混沌、混沌、拟周期轨、周期轨及奇异退化异宿环等复杂动力学行为.特别地,该系统不但具有一条平衡点曲线,而且还有多种不同其它类型吸引子的共存现象,包括不同周期吸引子的共存,混沌吸引子与拟周期吸引子的共存,奇异退化异宿环与周期吸引子的共存,以及奇异退化异宿环与混沌吸引子的共存等.分析了该系统在特定参数下奇异退化异宿环的可能存在区域,在系统平衡点曲线上给出了奇异退化异宿环所连接的平衡点的可能位置.通过数值仿真,在特定参数条件下找到了该系统的多条奇异退化异宿环.
吴文娟[7](2010)在《复杂混沌系统的存在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沌,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已经渗透到了不同的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并且混沌应用已经逐步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混沌研究从简单的认识、分析发展到了从理论层面深入地研究混沌的本质,进而在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控制和利用混沌,例如混沌保密通信、流媒体加密等。对于混沌行为更加复杂的超混沌系统,由于其具有更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拥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混沌性判定、超混沌系统的建模和理论分析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工作总结如下:(1)基于非线性状态反馈的方法,提出了两个强的四维自治超混沌系统。从Lyapunov指数谱、分形图、相图、Poincare截面等方面进行了数值分析,新提出的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动力学演化行为,可以经历周期、拟周期、混沌和超混沌状态,并且处于超混沌的参数范围较广、两个正Lyapunov指数值较大。此外,利用中心流形理论详细地分析了一个超混沌系统的叉式分岔和Hopf分岔行为。在另一个系统中观察到了一条由周期通向超混沌的间歇振荡道路,从而提供了一条新的通往超混沌的可能性道路。两个超混沌系统动态复杂、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研究了三个不同的三维连续混沌系统,即着名的Chen系统、Qi等提出的一个复杂混沌系统和一个流行病模型。利用拓扑马蹄理论,对这些系统中的典型混沌吸引子的存在性进行了严格的计算机辅助证明,不仅证明了它们具有拓扑马蹄,而且给出了系统拓扑熵的下界估计。Qi等提出的复杂混沌系统不仅具有较大的正lyapunov指数值,而且具有较大的拓扑熵下界估计值,说明了Qi等提出的混沌吸引子具有较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3)研究了两个典型的经济系统中的混沌动态。一个是由Kopel提出的微观经济模型,即古诺双寡头模型,利用拓扑马蹄引理证明了双寡头模型中混沌吸引子的存在性。同时也详细分析了该模型中出现的种种非线性现象,包括过渡混沌、非光滑商业周期、混沌吸引子共存、两种类型的间歇混沌等。还分析了混沌市场对竞争双方所获利润的影响,得到了混沌市场并不是完全有害的结论,即任何一个竞争者都可能从一个处于混沌状态的市场中获取更高的利润。最后又设计了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来控制双寡头模型中的混沌,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即竞争者公平地共享市场。另一个模型是宏观经济模型,即商业周期模型,同样也利用计算机辅助证明的方法分析了该系统的拓扑马蹄动态,进而证明了混沌吸引子的存在性。(4)对分数阶的Chen系统和两个改进的分数阶Chua电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首先证明了分数阶Chen系统中混沌吸引子的存在性,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电路实现研究。当经典的Chua系统中的非线性函数采用正弦波函数时,其分数阶系统可以产生单方向的卷数可调的多涡卷吸引子;当非线性函数采用某种形式的锯齿波函数时,改进的分数阶Chua系统可以产生网格状的横纵向卷数均可调的多涡卷吸引子。
张美华[8](2010)在《一个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及同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E. N. Lorenz发现第一个混沌吸引子以来,混沌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巨大而深远的发展.而超混沌系统的研究是在混沌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超混沌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正Lyapunov指数,与混沌系统相比,超混沌系统具有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此超混沌在工程应用上具有更广泛的价值,比如基于超混沌的信号加密与安全通信等.到目前为止,在超混沌的产生方面还没有一种统一的理论方法,尤其是有目的的利用简单的手段控制原有的混沌系统到超混沌状态.因此,对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Lyapunov指数的超混沌系统的设计、实现及特性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在混沌、超混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超混沌问题和混沌同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定义、基本特征,同时对混沌、超混沌产生的基本方法、概念做简单阐述.并且对一些常见的混沌、超混沌系统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回顾.其次,利用反馈控制方法构建了包含三个正Lyapunov指数的新五维超混沌系统,基于规范性理论、Hopf分岔理论和Mathematica软件,分析了新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并获得了Hopf分岔的条件及Hopf分岔产生周期解的表达式.进一步,借助Matlab软件,得到相应超混沌系统的相图、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等,所得的这些图形充分展示了该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最后,研究了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自同步问题,通过设计简单合适的控制器实现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的同步,并且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王诗兵[9](2010)在《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线性科学作为一门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不断地揭示着世界的非线性本质,不断地推动着人们用之改造世界的进程。各个学科领域都存在非线性问题,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也不例外。开关功率变换器是电力电子电路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类分段切换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时变特性,能表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因此,运用非线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开关功率变换器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其非线性本质;有利于指导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优化变换器的稳定性、可靠性设计:有利于奠定电力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丰富非线性科学的内容与方法。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被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从仿真、理论、实验等多维度,对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与应用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形成了电力电子学非线性研究的重要分支。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低阶开关功率变换器,而鲜有对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基于此,本文以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分岔与混沌理论,对其非线性建模、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描述与分析、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控制与应用等展开研究,旨在揭示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本质,指导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设计与应用。具体工作包括:(1)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述评与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第1章分析了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的意义,从变换器的非线性建模、动力学行为及其分析、动力学行为的控制与应用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概况。并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与内容。第2章介绍了非线性动力学基础,主要包括分岔与混沌理论,总结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了常用数值研究方法及其在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中的应用与实现。(2)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建模。建模是进行变换器非线性研究的前提,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有状态空间平均法和离散时间映射法。本文第3章针对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建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电流模式控制Cuk变换器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建立了变换器闭式迭代映射模型,得到了变换器稳定性判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电路参数对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此建模方法的有效性。(3)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分析。混沌现象可以发生在二阶及其以上非自治开关功率变换器(一阶断续电流模式非自治变换器亦可)、三阶及其以上自治开关功率变换器中。因此,四阶开关功率变换器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定会发生分岔、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本文第4章对耦合有干扰信号的峰值电流模式SEPIC变换器中的间歇分谐波与间歇混沌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和电路仿真展示了间歇现象,并采用时间分岔到参数分岔的策略,基于离散时间映射模型、雅克比矩阵特征值分析法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干扰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决定着间歇的类型与周期。此外,提出了基于变换器间歇现象的微弱周期信号检测方法。第5章对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的稳定性与复杂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为SEPIC变换器进行了滑模控制设计,得到了变换器的等效平均模型,分析了平衡点的稳定性。通过对雅克比矩阵及其特征值的分析,判定变换器随着参考电流的增大发生了超临界Hopf分岔,并得到不同电路参数下变换器的稳定边界曲面。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展示了滑模SEPIC变换器经由Hopf分岔、单极限环、双极限环、准周期而进入混沌状态的演化过程。(4)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控制研究。对开关功率变换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控制研究,是变换器非线性研究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控制方法和一些特定的混沌控制方法,一般都可以应用于变换器的分岔与混沌控制,但目前关于高阶变换器的混沌控制研究很少。因此,本文第6章对高阶变换器的分岔与混沌控制进行了探讨。以峰值电流模式SEPIC变换器为例,采用时间延迟反馈控制法,对非自治高阶变换器系统中的混沌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给出了延迟反馈增益的取值范围;以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为例,采用外加周期信号的非反馈控制方法,对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系统中的混沌进行了有效控制。此外,采用变量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对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中的Hopf分岔行为进行了控制,并基于滑模变结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裴利军,陈伟[10](2009)在《糖酵解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文中提出主要研究了糖酵解模型由产物ADP流出速率常数2σ引起的Hopf分岔,探讨了糖酵解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振荡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研究了平衡点的个数,然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研究了平衡点的稳定性,最后利用Hopf分岔理论研究了其Hopf分岔.证明了该Hopf分岔是已发现的糖酵解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振荡现象(即周期解)产生的原因,即参数2σ在其临界值2σc处模型会发生超临界Hopf分岔,分岔出稳定的周期解.并利用软件WinPP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二、一种统一的状态反馈方法控制HOPF分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统一的状态反馈方法控制HOPF分岔(论文提纲范文)
(1)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DC/DC变换器运行原理及控制策略 |
2.1 DC/DC变换器基本拓扑及运行原理 |
2.2 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直流微电网数学模型研究 |
3.1 直流微电网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
3.2 直流微电网回转器模型 |
3.3 直流微电网简化等效电路模型 |
3.4 三种模型仿真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研究 |
4.1 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分岔理论 |
4.2 适用于小型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
4.3 适用于大型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线损的改进型自适应下垂控制研究 |
5.1 传统与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
5.2 考虑线损的改进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
5.3 算例分析及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广域测量时变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 |
1.4 广域时滞系统 |
1.5 本文结构 |
1.6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时滞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 |
2.1 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方法回顾 |
2.1.1 相关理论介绍 |
2.2 线性矩阵不等式 |
2.3 Schur引理 |
2.4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导数估计方法 |
2.4.1 模型变换方法 |
2.4.2 自由权矩阵方法 |
2.4.3 积分不等式方法 |
2.4.4 逆凸矩阵不等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域测量时变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时滞电力系统模型 |
3.3 系统描述 |
3.4 基于辅助函数积分不等式方法的主要结论 |
3.5 数值算例 |
3.5.1 典型二阶系统 |
3.5.2 单机无穷大系统 |
3.5.3 IEEE4机11 节点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域测量时变时滞电力系统反馈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描述 |
4.3 基于Bessel-Legendre积分不等式的主要结论 |
4.4 算例分析 |
4.5 利用调整参数法设计控制器 |
4.5.1 无记忆反馈控制器设计 |
4.5.2 有记忆反馈控制器设计 |
4.6 数值算例 |
4.6.1 典型二阶系统 |
4.6.2 单机无穷大系统 |
4.6.3 WSCC3机9 节点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及多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现状 |
1.2.2 考虑时滞因素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多阻尼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 |
2.1 系统模型与基本理论 |
2.1.1 多干扰环境电力系统模型建立 |
2.1.2 基本理论 |
2.2 基于迭代辨识方法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 |
2.2.1 广域阻尼控制器性能改善的计算方法 |
2.2.2 电力系统稳定条件 |
2.2.3 基于迭代辨识方法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步骤 |
2.3 算法收敛性分析 |
2.3.1 系统模型状态空间模型 |
2.3.2 迭代辨识算法收敛性基本思想 |
2.3.3 收敛性定理 |
2.4 四机两区域系统算例验证 |
2.4.1 电力系统最优辨识参数 |
2.4.2 辨识电力系统模型与初始给定对象模型伯德图 |
2.4.3 电力系统阶跃响应 |
2.4.4 电力系统转子角振荡曲线 |
2.4.5 Vinnicombe距离动态关系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时滞因素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 |
3.1 系统模型与稳定性判据 |
3.1.1 电力系统真实模型 |
3.1.2 电力系统辨识模型 |
3.1.3 闭环稳定性判据 |
3.2 考虑时滞因素的迭代辨识方法与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 |
3.2.1 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和反馈增益矩阵的设计 |
3.2.2 时滞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 |
3.3 收敛性分析 |
3.3.1 相关引理 |
3.3.2 考虑时滞迭代辨识算法收敛性证明 |
3.3.3 基于Q因子的迭代辨识算法收敛速度分析 |
3.3.4 收敛速度仿真 |
3.4 四机两区域系统算例验证 |
3.4.1 辨识结果 |
3.4.2 Vinnicombe距离分析 |
3.4.3 伯德图分析 |
3.4.4 辨识模型的开环阶跃响应分析 |
3.4.5 电力系统辨识模型的闭环阶跃响应分析 |
3.4.6 考虑时滞闭环响应对比分析 |
3.4.7 不同时滞下有功功率和转子角振荡曲线 |
3.4.8 阻尼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阻尼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优化 |
4.1 在线协调控制模型建立 |
4.2 球域结构人工免疫算法 |
4.2.1 算法步骤 |
4.2.2 亲和度 |
4.3 四机两区域系统算例验证 |
4.3.1 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结果 |
4.3.2 算法性能指标及亲和度 |
4.3.3 在线协调控制模型的输出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TDS实验 |
5.1 RTDS实验设备及实验流程 |
5.1.1 RTDS实验设备 |
5.1.2 RTDS实验流程 |
5.2 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RTDS实验 |
5.2.1 电力系统最优辨识参数 |
5.2.2 电力系统辨识模型与初始给定对象模型伯德图 |
5.2.3 Vinnicombe距离动态关系曲线 |
5.3 考虑时滞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RTDS实验 |
5.4 多阻尼控制器的参数在线协调优化RTDS实验 |
5.4.1 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结果 |
5.4.2 算法性能指标及亲和度 |
5.4.3 在线协调控制模型的输出响应 |
5.4.4 云南-广东区域系统转子角及功率振荡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4)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及其同步与反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混沌的产生与发展 |
1.2 多翼混沌系统 |
1.3 多翼混沌系统的应用 |
1.4 文章研究目的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混沌系统的研究内容 |
2.1 引言 |
2.2 混沌基本概念 |
2.2.1 典型混沌系统 |
2.2.2 混沌的定义 |
2.2.3 混沌的特征 |
2.3 数值分析方法 |
2.3.1 混沌吸引子 |
2.3.2 平衡点 |
2.3.3 Lyapunov指数 |
2.3.4 分岔 |
2.4 混沌同步 |
2.4.1 混沌同步的类型 |
2.4.2 实现同步的方法 |
2.4.3 混沌同步的应用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翼混沌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 |
3.3 加入多个反馈项 |
3.4 新多翼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3.4.1 新多翼混沌系统 |
3.4.2 数值分析 |
3.5 新四维混沌系统及其数值分析 |
3.5.1 新四维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 |
3.5.2 基本动力学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翼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
4.1 引言 |
4.2 自适应同步理论依据 |
4.2.1 自适应控制方法 |
4.2.2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
4.2.3 Lyapunov函数的构造 |
4.3 自适应同步方案 |
4.4 自适应同步仿真验证 |
4.4.1 相同混沌系统间的同步 |
4.4.2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间的同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的反同步 |
5.1 引言 |
5.2 自适应反同步方案 |
5.3 自适应反同步仿真验证 |
5.3.1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 |
5.3.2 结构不同的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5)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控制及生态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SDPS应用实例 |
1.3 广义系统控制研究综述 |
1.4 DPS控制研究综述 |
1.4.1 DPS控制前期研究 |
1.4.2 DPS控制研究新进展 |
1.5 SDPS研究综述 |
1.5.1 SDPS适定性研究 |
1.5.2 基于算子理论的SDPS控制 |
1.5.3 SDPS控制应用综述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符号约定 |
2.2 常用不等式和引理 |
第三章 SDPS标准化研究 |
3.1 空间-时间一阶SDPS特征分析及标准化 |
3.1.1 SDPS特征值及特征矩阵 |
3.1.2 空间-时间一阶SDPS模态分类与标准化 |
3.2 二阶线性SDPS标准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SDPS状态描述及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标量DPS系统状态描述 |
4.2.1 状态响应空间-时间精确表达形式 |
4.2.2 稳定性分析 |
4.3 线性时不变SDPS状态描述 |
4.3.1 无限维动力系统分解及谱分析 |
4.3.2 SSF1系统特征值性质分析 |
4.3.3 SDPS的状态输出响应 |
4.4 LMIs稳定性分析 |
4.5 改进的Lyapunov稳定性分析 |
4.6 实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DPS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应用 |
5.1 引言 |
5.2 反应扩散DPS生态系统最新进展 |
5.2.1 反应扩散DPS生态系统分岔问题 |
5.2.2 时滞反应扩散DPS生态系统 |
5.2.3 多种群反应扩散DPS生态系统 |
5.2.4 无界区域上反应扩散DPS生态系统 |
5.3 食饵-捕食者-人类SDPS生态系统 |
5.3.1 SDPS生态系统模型解释 |
5.3.2 SDPS生态模型矩阵形式描述 |
5.4 平衡点局部稳定及平衡状态全局稳定性分析 |
5.4.1 椭圆型人类空间分布系统研究 |
5.4.2 局部稳定性与扩散驱动的不稳定性分析 |
5.5 数据驱动下SDPS生态系统种群数量预测 |
5.5.1 湿地生物种群原始数据预处理 |
5.5.2 空间降维及改进的SDPS生态模型 |
5.5.3 最佳一致SDPS参数优化估计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DPS状态观测器设计 |
6.1 引言 |
6.2 SDPS描述 |
6.3 观测器设计 |
6.3.1 边界输入齐次化设计 |
6.3.2 齐次积分变换 |
6.3.3 SDPS核空间-时间响应分析 |
6.4 全局能量估计 |
6.5 SDPS温控系统观测器设计应用 |
6.5.1 建筑物分布式温控系统模型建立 |
6.5.2 模型参数设计 |
6.5.3 观测器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7.2 SDPS理论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作者简介 |
(6)基于Lorenz型系统的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沌与超混沌的发展概述 |
1.2 混沌理论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
1.2.1 混沌的定义 |
1.2.2 混沌的产生路径及分析工具 |
1.2.3 混沌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
1.3 典型超混沌系统及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介绍 |
1.3.1 典型的超混沌系统 |
1.3.2 四维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类四维广义 Lorenz-Stenflo 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研究 |
2.1 广义 Lorenz-Stenflo 混沌系统及其局部稳定性 |
2.1.1 广义 Lorenz-Stenflo 系统 |
2.1.2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
2.2 局部分岔分析 |
2.2.1 叉形分岔 |
2.2.2 Hopf 分岔 |
2.3 最终有界集估计 |
第三章 一类四维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3.1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及其局部稳定性 |
3.1.1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 |
3.1.2 平衡点局部稳定性 |
3.2 局部分岔分析 |
3.2.1 叉形分岔 |
3.2.2 Hopf 分岔 |
3.3 同宿轨及异宿轨 |
第四章 一类新的无平衡点的四维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 |
4.1 无平衡点的新超混沌系统 |
4.2 系统复杂动力学研究 |
4.3 吸引子共存 |
4.4 Poincaré 紧致化及无穷远处动力学 |
4.4.1 R~4空间中的 Poincaré 紧致化 |
4.4.2 无穷远处的动力学行为 |
第五章 一类新的具有平衡点曲线的四维 Lorenz 型超混沌系统 |
5.1 具有一条平衡点曲线的新超混沌系统 |
5.2 系统复杂动力学研究 |
5.2.1 平衡点在其不变流形上的局部稳定性 |
5.2.2 全局动力学行为 |
5.3 吸引子共存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复杂混沌系统的存在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超混沌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混沌吸引子存在性理论证明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分数阶混沌系统与电路实现的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1.5.1 主要工作 |
1.5.2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状态反馈的超混沌系统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相关数学基础 |
2.2.1 混沌系统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
2.2.2 超混沌系统 |
2.2.3 局部分岔理论 |
2.2.4 中心流形方法 |
第三节 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混沌到超混沌 |
2.3.1 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 |
2.3.2 新的超混沌系统模型描述 |
第四节 超混沌系统Ⅰ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
2.4.1 基本动力学特性 |
2.4.2 丰富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
2.4.3 二维环面分析 |
2.4.4 平衡点的分岔分析 |
第五节 超混沌系统Ⅱ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
2.5.1 基本动力学特性 |
2.5.2 分形分析 |
2.5.3 由周期通向超混沌的一条阵发性道路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连续混沌系统中混沌性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拓扑马蹄理论简介 |
3.2.1 符号动力学 |
3.2.2 一个重要的拓扑马蹄引理 |
3.2.3 连续系统中寻找拓扑马蹄的方法 |
第三节 Chen系统中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3.3.1 Chen系统模型 |
3.3.2 Poincare映射及拓扑马蹄 |
第四节 一个复杂混沌系统中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3.4.1 一个复杂混沌系统模型 |
3.4.2 Poincare映射及拓扑马蹄 |
第五节 流行病模型中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3.5.1 SEIR流行病模型描述 |
3.5.2 Poincare映射及拓扑马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系统中的混沌动态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相关数学基础 |
4.2.1 间歇混沌的定义 |
4.2.2 三种PM型的间歇混沌 |
4.2.3 诱发激变导致的间歇混沌 |
第三节 古诺双寡头经济模型中的非线性动态研究 |
4.3.1 模型描述 |
4.3.2 分形分析 |
4.3.3 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4.3.4 间歇混沌特性分析 |
4.3.5 长期平均利润分析 |
4.3.6 控制混沌到Nash平衡点 |
第四节 商业周期经济模型中的混沌动态分析 |
4.4.1 商业周期经济模型描述 |
4.4.2 商业周期经济模型中的拓扑马蹄混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分数阶混沌系统分析及电路实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分数阶简介 |
5.2.1 分数阶微分定义 |
5.2.2 分数阶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三节 典型分数阶混沌系统仿真研究 |
5.3.1 分数阶Chen系统中的混沌 |
5.3.2 改进的分数阶Chua系统中多涡卷混沌吸引子仿真研究 |
第四节 分数阶Chen系统中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
第五节 分数阶Chen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实现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总结与创新 |
第二节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一个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及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沌发展简介 |
1.2 混沌理论基础简介 |
1.2.1 混沌的定义 |
1.2.2 混沌的基本特征 |
1.2.3 通向混沌的道路 |
1.2.4 超混沌系统 |
1.3 Hopf 分岔理论 |
1.4 混沌同步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常见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特性分析 |
2.1 几个典型的混沌系统 |
2.1.1 Lorenz 系统 |
2.1.2 R(o|¨)ssler 系统 |
2.1.3 Chen 系统 |
2.1.4 Lü系统 |
2.2 两个超混沌系统 |
2.2.1 超混沌Lorenz 系统 |
2.2.2 超混沌Chen 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的五维的超混沌系统 |
3.1 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模型 |
3.2 基本动力学性质 |
3.2.1 对称性和不变性 |
3.2.2 耗散性和吸引子的存在性 |
3.2.3 平衡点与稳定性 |
3.3 Hopf 分岔分析及周期解 |
3.3.1 Hopf 分岔的存在性 |
3.3.2 Hopf 分岔的方向 |
3.3.3 Hopf 分岔的周期解 |
3.4 超混沌吸引子和数值模拟 |
3.4.1 初值的敏感性 |
3.4.2 Poincare′映射与功率谱 |
3.4.3 Lyapunov 指数与分岔图 |
3.4.4 相轨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沌同步分析 |
4.1 混沌同步理论简介 |
4.1.1 混沌同步的定义 |
4.1.2 混沌同步的一般判别方法 |
4.1.3 几种典型的同步方法 |
4.2 新的五维系统的混沌同步 |
4.2.1 线性反馈同步方法 |
4.2.2 自适应同步方法 |
4.3 新的五维系统的混沌广义同步分析 |
4.3.1 线性反馈广义同步方法 |
4.3.2 自适应广义同步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综述 |
1.2.1 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的意义 |
1.2.2 开关功率变换器非线性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动力系统 |
2.3 稳定性与分岔 |
2.3.1 稳定性 |
2.3.2 分岔 |
2.4 混沌 |
2.4.1 混沌的研究历史 |
2.4.2 混沌的特征 |
2.5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概述 |
2.6 非线性动力学数值研究方法及其实现 |
2.6.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6.2 直接观测法 |
2.6.3 采样分析法 |
2.6.4 Lyapunov指数分析法 |
2.6.5 功率谱分析法 |
2.6.6 其它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建模 |
3.1 引言 |
3.2 开关功率变换器建模方法 |
3.2.1 状态空间平均法 |
3.2.2 离散时间映射法 |
3.3 电流模式Cuk变换器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3.3.1 电流模式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3.2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与稳态解 |
3.3.3 离散映射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3.3.4 电路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3.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间歇现象 |
4.1 引言 |
4.2 具有耦合干扰信号的电流模式SEPIC变换器 |
4.3 间歇现象的仿真分析 |
4.3.1 数值仿真 |
4.3.2 电路仿真 |
4.3.3 电路参数对间歇现象产生的影响 |
4.4 间歇现象的理论分析 |
4.4.1 时间分岔到参数分岔的映射 |
4.4.2 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的建立 |
4.4.3 稳定性分析 |
4.5 间歇现象在微弱周期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
4.5.1 无噪声正弦信号的检测 |
4.5.2 含噪声正弦信号的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5.1 引言 |
5.2 SEPI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设计 |
5.2.1 滑模控制设计基本原理 |
5.2.2 SEPIC变换器滑模控制设计 |
5.3 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 |
5.3.1 稳定性分析 |
5.3.2 电路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5.4 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中的复杂动力学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混沌控制 |
6.1 引言 |
6.2 非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混沌控制 |
6.2.1 时间延迟反馈控制法 |
6.2.2 峰值电流模式SEPIC变换器中的混沌控制 |
6.3 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混沌控制 |
6.3.1 外加周期信号控制法 |
6.3.2 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6.4 自治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Hopf分岔控制 |
6.4.1 滑模控制SEPIC变换器中的Hopf分岔控制 |
6.4.2 基于滑模变结构原理的理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1.1 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非线性建模 |
7.1.2 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分析 |
7.1.3 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控制 |
7.2 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10)糖酵解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分析 |
1.1 平衡点的个数 |
1.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2.1 Hopf分岔的存在性在系统 (1) 的特征方程 |
2.2 Hopf分岔的方向和稳定性 |
3 数值模拟 |
4 结论 |
四、一种统一的状态反馈方法控制HOPF分岔(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协调控制研究[D]. 王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广域测量时变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 王真.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3]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及多控制器参数在线协调优化研究[D]. 尚伟鹏.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4]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及其同步与反同步研究[D]. 孙睿婷. 湘潭大学, 2017(02)
- [5]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控制及生态学应用[D]. 姜玉山. 东北大学, 2016(06)
- [6]基于Lorenz型系统的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研究[D]. 陈玉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7]复杂混沌系统的存在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D]. 吴文娟. 南开大学, 2010(07)
- [8]一个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及同步研究[D]. 张美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高阶开关功率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研究[D]. 王诗兵. 安徽大学, 2010(10)
- [10]糖酵解模型的动力学分析[J]. 裴利军,陈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