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人[1](2021)在《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经过多方的努力,山西省物流业正逐渐改变“散、小、乱、差”的局面,不断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占山西省GDP的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整合的能力差等。究其原因,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不足导致物流运作不顺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山西省物流业健康发展,应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其中,构建科学、系统、合理的物流标准体系尤为重要,物流标准体系可以为物流标准的研究、制定与修订指明方向,指导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当前,山西省有两个版本的物流标准体系,分别是2019年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DB14T 1925-2019《流通领域供应链标准体系》中将物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提到的物流标准体系,和2020年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山西省物流标准体系》,这两个体系在结构上一目了然,既考虑到了物流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又兼顾了地方特色。但是,这两个体系在层次设计、内容的完整性、体系的系统性方面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非常有效地发挥物流标准体系的统领作用。由此,构建更加完善的、适合山西省物流现代化发展的物流标准体系是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对物流标准化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山西省物流业以及物流标准化现状、现行物流标准、现有物流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对山西省物流标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存在物流标准覆盖不够全面,缺乏国际物流通用的相关标准,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的需求;各物流子系统标准数量不均衡,物流信息、物流服务与物流环境方面的标准数量较少,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物流标准体系系统性不强,容易造成各分系统过于分化的状况等问题,明确了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和重点。然后运用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的基本理论,在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依据和目的的指导下,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以及内容,构建了山西物流标准体系,该体系具有结构完整、分类合理、系统性强的特点。最后,针对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出理清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不同主体相互配合的建议。
张宇[2](2020)在《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建设成果显着,以大型酒店、购物广场等为代表的兼具服务性和休闲性功能的商业建筑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复杂建筑及设施设备需要更科学的运维管理方式。针对目前大型复杂建筑运维管理所面临的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挑战,本文以兼具餐饮、住宿、商务、会展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酒店为切入点,从运维管理方的角度出发,借助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在运维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如何建立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以期提升酒店运维管理水平,并为其它大型复杂建筑的运维管理提供解决思路。首先,本文通过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明晰了研究对象的内容范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介绍BIM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各自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了运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酒店运维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大型酒店建筑特征及其运维管理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型酒店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空间构造复杂、人流量大、运维管理品质要求高、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特征,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酒店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利用文献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方法分别对酒店运维管理的功能需求和信息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文提出并构建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奠定基础。再次,本文借助信息流理论,研究运维信息流转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通过在酒店运维管理中合理利用BIM与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流转效率,进而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逻辑框架。以信息流模型为基础、借鉴物联网DCM通用架构、合理嵌入BIM技术的方式,提出了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然后分别对信息获取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应用层、信息复用层各层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将前文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A项目,结合此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构建运维管理系统架构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际操作。主要包括:构建了A项目的BI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信息完善和轻量化处理;针对A项目酒店公共区运部位进行了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部署及ZigBee无线网络设计;利用BIM模型数据构建了初始运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静态信息与物联网实时采集的动态信息相关联的研究;对该项目酒店运维管理平台进行了部分界面与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该论文共有图55幅,表11个,参考文献148篇。
黄筱[3](2020)在《山东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将现代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农业物流发展则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市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山东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区,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新旧动能转化,传统的农业物流模式必须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水平。本文首先通过到山东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现场调研与问卷调查,研究了其农业物流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对其现有的分散农户型、流通企业型、中介组织型、生产基地+收购商型、生产基地+核心果蔬生产公司产销一体化型、农户与商超对接型和智慧物流等七种物流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再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出其物流运作模式是智慧物流;然后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与农产品果蔬产业链相匹配的智慧物流运作模式,并设计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的功能框架结构;最后制定一系列措施确保智慧物流运作模式成功实施。
邹岩鹏[4](2020)在《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交通数据资源的价值日益重视。交通数据的运用不仅能对优化运输结构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参考,还能为行业管理和决策提供辅助分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各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时间先后不一、标准不同,多而散乱,加之交通运输领域信息资源数据量大、实时变化快、情况复杂,海量交通数据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根据当前数据整合面临的问题,应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泛收集、梳理相关标准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数据元标准化编制方法、数据元的命名和分类方法,通过基于业务流程和基于用户视图的两种数据元提取方法,制定了数据元标准化的框架,并结合对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的研究,提出对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两种分类,提出了直接引用、部分引用、参考引用、新增补充四种规范标准的编制方法,用于规范和指导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开发。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交通运输数据标准开发方法,完成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文档开发,包括数据交换的范围、策略、数据转换规则、交换任务等。通过实践证明,从数据元标准入手开展交通数据标准研究,能够保障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质量,有利于促进数据整合。同时,使用信息标准模型和方法构建交通运输数据标准体系,开发数据交换文档规范,也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标准开发方法提供指导和信息标准支撑。
胡晓静[5](2019)在《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流规模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物流企业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对此,物流企业积极向智慧物流转型,同时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并加快跨界融合,服务范围逐渐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物流智慧化、共享化趋势明显。物流业天生携带“共享”基因,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智慧物流与共享物流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二者协同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其单独发展存在的困境,这无疑给中国物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动力和新方向。物流行业已经就“智慧+共享”物流达成共识,只有不断推进物流的“智慧+共享”,整个行业才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因此,从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耦合的角度,研究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及实现路径,不仅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构建“智慧+共享”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智慧物流、共享物流、“智慧+共享”物流以及耦合理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相关成果,为后续“智慧+共享”耦合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智慧+共享”耦合内涵出发,通过耦合涵义和耦合目标界定了“智慧+共享”耦合物流模式,指出其耦合目标、耦合特征以及耦合的发展契机,并基于信息服务、装卸包装、仓储管理、运输配送耦合要素,分析了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作用机理;然后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预先收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将得到的概念不断范畴化,提取了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制约因素,进一步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共享”耦合理论模型;接着根据耦合制约因素构建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计算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而评价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发展水平;最终通过对“智慧+共享”耦合机制的详细分析,从耦合要素、耦合机制、耦合能力以及耦合环境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的实现路径,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刘琰,杨博,胡冶[6](2018)在《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服务中信息交互的关键环节,对物流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保证物流信息畅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标准化的程度决定了物流信息传递的顺畅程度。本文调研了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物流信息平台的标准体系框架,阐述并细化了平台基础标准、平台通用标准、平台专用标准的组成和涵义。
刘琰,胡冶[7](2018)在《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物流服务供需信息交互的关键一环,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标准化的程度决定了物流信息传递的顺畅程度。文章对比国内外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的具体情况,对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标准体系、标准规范性监督、标准制定中的协商机制及对新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和服务经济等多个方面对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提出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物流信息平台以及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张剑芳,苏辰[8](2017)在《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的作用,分析了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与军事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的关系,构建了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体系架构,研究了军事物流信息单证标准的应用。
刘东华,陈澍[9](2016)在《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化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物流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物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相关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管理体制落后,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的标准化滞后,缺乏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等问题,研究建立及完善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体系的方法及主要实施内容,提出了推进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实施的对策,为加速我国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化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李海燕[10](2012)在《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医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由于缺乏中医特征的临床信息标准,中医临床活动产生的大量有价值的、具有“中医特征”的信息难以在信息系统中完整、有效地记录和表示;二是中医临床信息系统与国际标准不兼容,与其他健康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通互联的基础。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开发进行系统规划,避免在目标和范围上的盲目性,使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健康信息领域标准化的目的是促进各个独立系统间的互操作,使健康信息和数据达到兼容和一致,同时减少信息和数据的重复和冗余。在信息标准制定和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框架与模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健康信息标准的制定已经从完全由“应用驱动”发展成为研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信息模型驱动”的模式,即,先设计总体结构框架,建立参考模型,使用规定的描述语言,确定依赖关系,使所有标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求得最大限度协调一致。目前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研制的技术手段与国际主流趋势相比有较大差距,比如,在采用标准参考模型技术来建立标准体系框架方面,就有着实际的差距。要提高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科学性、计划性、协调性和一致性,就需要采用国际主流的信息标准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类别的全面定义和分类方法,建立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和内容描述的共识,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并区分不同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制订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促进中医药信息标准的顶层设计,加强与中医药行业内部及与行业外的卫生部门信息标准相互之间的衔接,实现与国际健康信息标准和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协调和一致。本研究基于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路径:1.“自上而下”管理驱动的方法建立信息标准体系框架;2.“自下而上”业务驱动的方法建立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3.基于HL7CDA HD信息模型对中医临床信息特征数据元素进行表示;4.基于中医临床特征信息元素的值域分析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需求,从而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表。并描绘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研究路径,可供其他健康信息领域编制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时参考;编制完成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在当前中医临床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中,可供标准研究人员进行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开发时参考,也可作为管理部门制定信息标准开发规划的依据。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客观反映了国内外健康信息标准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ISO/TC215传统医学信息标准研究进展、健康信息交换标准研究进展、临床术语标准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卫生信息标准开发现状,并综述了我国各行业领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研究现状,并基于这些调研现状,分析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表的研制需求。第二部分:前言主要阐述了当前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途径。第三部分:正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1.明确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研究意义和目的。2.提出了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原则、方法和研究路径。3.参考ISO/TC215的健康信息标准框架以及ISO/TC215健康信息标准分类,提出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的二维框架。二维框架包括三行“特异度水平”维度和四列“视角”维度。“特异度水平”维度包括概念层、逻辑层、物理层;“视角”维度划分为中医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中医临床术语标准、中医信息系统标准以及中医诊疗设备通信标准四个方面。该框架既保证了较大的标准构件容量,又能体现标准之间的内在系统性联系,有利于指导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规划、开发与推广利用。4.为了对中医特征临床信息进行计算机可识别的定义、表示,本研究通过四个步骤构建了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①对中医临床业务活动信息进行分析,并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会议访谈、现场调研、泳道图业务建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中医特征临床业务信息模型。中医特征诊疗信息流各个环节包括:四诊检查、体质辨识、病证诊断、治则治法以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处方、针剌处方、灸法处方、拔罐处方、电针处方、推拿处方、特种疗法处方等);②根据上述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需求,建立了中医临床信息内容描述模板;③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特征属性,提取了中医特征信息数据元;④进一步抽取共性特征,建立了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5.将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元素与HL7R-MIM "POCDHD000040"中的相关数据元素进行映射,从而验证应用HL7V3模型表示中医临床信息元素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元的值域要求,即可得出中医临床信息数据标准与术语标准的开发需求;同时,研究了中医临床信息系统标准与中医诊疗设备通信标准的开发需求。6.明确了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与HL7信息模型、我国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以及临床术语标准之间的关系。7.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编制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包括面向研发人员的二维框架体系与面向管理的一维框架体系,并对正在研制与计划研制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量化统计。第四部分:附录。附录1ISO健康信息学标准归档框架对相关标准的归类示例。附录2列举了用于进行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容量测试的ISO/TC215健康信息标准的名称,共计107个。附录3在中医临床业务信息建模过程中,对中医医院临床电子病历的采集,示例—住院病历记录(片断)。附录4在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建模过程中,与中医院临床医生讨论后建立的模拟中医处方,示例。附录5在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取过程中,对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调研,收集到的电子病历结构样例。附录6在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元与HL7V3数据元进行映射过程中,用到的所有HL7V3数据元的数据类型概要。本研究的创新点1.构建了中医特征临床业务活动模型、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并提取了具有中医特征的临床信息数据元。2.基于HL7开发框架,实现了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元与HL7信息模型数据元的映射,从而明确了HL7信息模型描述中医临床信息的可行性。3.提出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构建原则、模型驱动的方法与研究路径,并构建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
二、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标准 |
1.3.2 标准化 |
1.3.3 标准体系 |
1.3.4 物流标准化 |
1.3.5 物流标准体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物流标准化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
2.2 物流子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综述 |
2.3 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物流标准需求分析 |
3.1 山西物流业与物流标准化现状 |
3.1.1 山西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山西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基本情况 |
3.1.4 山西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3.2 山西现行物流标准分析 |
3.2.1 现行标准发布年份分析 |
3.2.2 现行物流标准分类分析 |
3.3 山西现有物流标准体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
4.1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
4.2 编制物流标准体系的目的和依据 |
4.3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思路 |
4.4 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分析 |
4.5 物流标准体系结构 |
4.6 物流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5.2 持续强化物流企业应有的标准化主体意识 |
5.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牵头作用 |
5.4 有效融合科研机构的推动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物流标准体系明细表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大型酒店相关内容 |
2.2 运维管理相关理论 |
2.3 BIM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4 物联网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
3.1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3.2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现存的问题 |
3.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内容及功能需求 |
3.4 基于扎根理论的运维管理信息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 |
4.2 相关技术与标准研究 |
4.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构建思路与目标 |
4.4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与物联网的运维管理系统构建 |
5.1 信息获取层 |
5.2 网络传输层 |
5.3 信息存储与应用层 |
5.4 信息复用层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BIM模型构建和处理 |
6.3 物联网设备部署及组网 |
6.4 运维数据库的构建 |
6.5 平台功能开发与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山东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智慧物流困境 |
1.1.2 国家发展现代农业与物流的政策支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基础及相关理论 |
2.1 现代农业 |
2.1.1 现代农业界定 |
2.1.2 现代农业园区 |
2.2 物流理论 |
2.2.1 物流相关概念 |
2.2.2 物流环节 |
2.2.3 农产品(果蔬)物流特点 |
2.2.4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物流运作现状 |
3.1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
3.2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现有的物流运作模式 |
3.3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所依赖的基础设施 |
3.3.1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的物流运作模式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 |
3.3.2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的农业物流集散设施 |
3.3.3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3.4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物流运作市场环境分析 |
3.5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
3.5.1 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低 |
3.5.2 物流标准化低 |
3.5.3 智慧物流技能人才少 |
3.5.4 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不足 |
3.5.5 供应链的节点问题 |
3.5.6 物流主体不成熟缺乏龙头型的企业 |
3.5.7 物流成本偏高 |
3.5.8 缺乏第三方物流 |
第四章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
4.1 物流运作模式选择原则 |
4.2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
4.2.1 分散农户型 |
4.2.2 流通企业型 |
4.2.3 中介组织型 |
4.2.4 生产基地+收购商型 |
4.2.5 农户与商超对接型 |
4.2.6 生产基地+核心果蔬生产公司产销一体化型 |
4.2.7 智慧物流型 |
4.3 层次分析法 |
4.3.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3.2 建立判断矩阵 |
4.3.3 一致性检验 |
第五章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规划与设计 |
5.1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规划 |
5.2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设计 |
5.1.1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技术架构 |
5.1.2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体系 |
5.3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功能 |
5.3.1 现代农业示范区功能架构 |
5.3.2 智慧物流运作模式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架构 |
5.3.3 智慧物流港信息功能 |
5.3.4 市场销售需求系统功能 |
第六章 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制定有关智慧物流的发展规划和加大投资 |
6.2 积极培养智慧物流专业人才 |
6.3 加快智慧物流的建设 |
6.4 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及物流园区加强智慧物流港的建设 |
6.5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 |
6.6 资源整合问题 |
6.7 完善智慧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
6.8 培养新型的物流组织 |
6.9 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2.1 智慧物流中的风险管理需继续研究 |
7.2.2 智慧物流中的收益分配未进行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4)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问题分析 |
2.2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
2.2.1 管理决策用户需求 |
2.2.2 行业主管部门用户需求 |
2.2.3 行业内从业单位及人员 |
2.3 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2.4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的需求 |
2.5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
2.6 横向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需求 |
2.7 公众出行服务的数据整合需求 |
2.8 政府协同管理、应急决策的数据支撑需求 |
2.9 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资源整合概念 |
3.1.2 数据整合概念 |
3.1.3 数据仓库技术 |
3.2 相关理论 |
3.2.1 资源价值理论 |
3.2.2 生命周期理论 |
3.2.3 数据治理理论 |
3.2.4 本体论 |
3.3 相关方法 |
3.3.1 数据元 |
3.3.2 信息互操作性模型 |
3.3.3 信息标准体系模型 |
第四章 数据元标准化编制 |
4.1 编制原则 |
4.2 编制目的 |
4.3 数据元属性及描述规则 |
4.3.1 数据元命名规则 |
4.3.2 数据元类型 |
4.4 数据元提取 |
4.4.1 数据元的抽取方法 |
4.4.2 我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提取方法选择 |
4.4.3 云南省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的抽取 |
4.4.4 数据元规范化 |
4.4.5 数据元标准化 |
第五章 信息标准体系开发 |
5.1 业务分析 |
5.1.1 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应用框架 |
5.1.2 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架构 |
5.1.3 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库总体架构 |
5.2 信息标准体系 |
5.2.1 数据规范制定原则 |
5.2.2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分类 |
5.2.3 方法研究 |
5.3 新增标准的开发 |
5.3.1 标准体系编号和标准建设工作的通用流程 |
5.3.2 新增标准的要求 |
5.4 形成的标准规范 |
5.4.1 数据编码规范 |
5.4.2 数据元规范 |
5.4.3 数据交换规范 |
5.4.4 数据服务规范 |
5.4.5 数据治理规范 |
第六章 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规范文档开发 |
6.1 项目背景 |
6.2 开发框架 |
6.3 分析建模 |
6.4 数据交换内容 |
6.5 规范概述 |
第七章 数据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 |
7.1 数据处理中的容错技术 |
7.2 数据信息安全 |
7.2.1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7.2.2 数据信息分级原则 |
7.3 应用效果 |
7.4 当前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
7.5 解决问题的思路 |
7.6 解决问题的措施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协同理论 |
2.1.3 耦合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1 有关智慧物流的研究 |
2.2.2 有关共享物流的研究 |
2.2.3 有关“智慧+共享”物流的研究 |
2.2.4 有关耦合理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研究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分析 |
3.1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内涵 |
3.1.1 “智慧+共享”耦合的涵义 |
3.1.2 “智慧+共享”耦合的目标 |
3.2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的特征 |
3.2.1 系统性特征 |
3.2.2 共生性特征 |
3.2.3 技术先进性特征 |
3.2.4 高效率和低成本特征 |
3.3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发展契机 |
3.3.1 “智慧+共享”耦合发展的内部契机 |
3.3.2 “智慧+共享”耦合发展的外部契机 |
3.4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 |
3.4.1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要素 |
3.4.2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的耦合作用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制约因素提取 |
4.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4.1.1 研究方法及选择原因 |
4.1.2 扎根理论操作步骤 |
4.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4.3 应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
4.3.1 开放式编码分析 |
4.3.2 主轴编码分析 |
4.3.3 选择性编码分析 |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概念模型阐释 |
4.4.1 耦合制约因素概念阐释 |
4.4.2 耦合制约因素模型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评价研究 |
5.1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1 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构建 |
5.2.2 耦合度模型及评判标准构建 |
5.2.3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判标准构建 |
5.3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实证分析 |
5.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3.2 功效函数构建 |
5.3.3 指标权重计算 |
5.3.4 计算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
5.3.5 耦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实现路径分析 |
6.1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运作机制 |
6.1.1 耦合动力机制 |
6.1.2 信息沟通机制 |
6.1.3 协调联动机制 |
6.1.4 风险管理机制 |
6.1.5 利益分配机制 |
6.2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保障机制 |
6.2.1 法律保障机制 |
6.2.2 政策扶持机制 |
6.2.3 产业引导机制 |
6.2.4 人才培养机制 |
6.2.5 战略调整机制 |
6.3 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的实现路径 |
6.3.1 加快物流协同化进程,增进“智慧+共享”耦合要素衔接 |
6.3.2 促进物流合作与技术创新,完善“智慧+共享”耦合机制 |
6.3.3 加强物流人才和物流网络建设,提高“智慧+共享”耦合能力 |
6.3.4 建立物流标准及共享发展体系,营造“智慧+共享”耦合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
2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3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
3.1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
3.2 平台标准体系明细 |
3.2.1平台基础标准 |
3.3 平台通用标准 |
3.4 平台专用标准 |
4 结语 |
(7)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
2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2.1 缺乏标准化总体体系 |
2.2 通用的基础标准不完备 |
2.3 标准规范性缺乏监督 |
2.4 标准制定中协商机制不健全 |
2.5 缺乏平台间互联互通相关标准 |
2.6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滞后于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 |
2.7 标准国际化程度不高 |
3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对策 |
3.1 完善标准体系, 奠定标准化基础 |
3.2 做好基础标准整合统一工作 |
3.3 切合实际, 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
3.4 统筹协调,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技术队伍 |
3.5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机制 |
3.6 物流信息平台标准与现代技术的大融合 |
3.7 对接国际物流大系统, 实现国际物流信息统一化 |
4 总结 |
(8)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概述 |
1.1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含义 |
1.2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的作用 |
(1)统一军事物流业务信息术语和概念 |
(2)优化和规范业务信息分类与编码 |
(3)为军事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提供数据规范 |
1.3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关系 |
2 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
(1)数据元标准 |
(2)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
(3)数据模型标准 |
3 军事物流单证标准及应用 |
3.1 军事物流单证标准 |
3.2 军事物流单证信息服务 |
4 结论 |
(9)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建设现状及问题 |
2.1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建设现状 |
2.2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 |
(1)标准数量少 |
(2)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
(3)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程度低 |
(4)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较少 |
(5)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不够 |
(6)缺乏相关监督稽查机制 |
3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体系 |
3.1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术语标准 |
3.2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
3.3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设备标准 |
3.4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采集标准 |
3.5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记录与存储标准 |
3.6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传输与交换标准 |
3.7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系统开发标准 |
3.8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系统开发管理标准 |
3.9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系统测试、评价标准 |
3.10 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安全标准 |
4推进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实施的对策 |
4.1 加强标准的宣贯工作,推动标准的实施 |
4.2 建立标准实施监督机制,体现国家标准的强制性 |
4.3 加强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
4.4 重视农产品物流企业隐私数据的保护 |
5 结语 |
(10)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健康信息标准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 ISO/TC215传统医学信息标准研究进展 |
1.1.1 ISO/TC215目前设立的工作组和任务组 |
1.1.2 传统医学任务组(TM TF)成立的背景情况及开展的工作进展 |
1.2 信息交换标准研究进展 |
1.2.1 HL7 |
1.2.2 DICOM |
1.3 临床术语系统相关标准研究进展 |
1.3.1 SNOMED-CT |
1.3.2 LONIC |
1.3.3 ICD |
1.4 我国卫生信息标准化现状 |
2. 国内各领域信息标准体系表研究现状 |
2.1 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概念 |
2.2 信息标准体系表的研制现状概述 |
3.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建设需求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思路 |
2.1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原则 |
2.1.1 目的性原则 |
2.1.2 系统性原则 |
2.1.3 科学性原则 |
2.1.4 兼容性原则 |
2.1.5 实用性原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自上而下”管理驱动的方法建立标准体系框架 |
2.2.2 “自下而上”业务驱动的方法建立标准体系表 |
2.3 技术路线 |
3.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
3.1 面向标准研发人员的开发框架 |
3.1.1 构建方法 |
3.1.2 二维框架 |
3.2 面向标准管理部门的描述框架 |
3.2.1 构建方法 |
3.2.2 一维框架 |
3.3 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容量的测试 |
4. 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的构建 |
4.1 中医临床业务活动参考模型的建立 |
4.1.1 中医临床病历信息的采集 |
4.1.2 中医特征临床业务活动信息的抽取与参考模型的建立 |
4.2 中医临床信息内容模板的建立 |
4.2.1 四诊检查 |
4.2.2 诊断结果 |
4.2.3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 |
4.2.4 辨病辨证依据(病因病机) |
4.2.5 治则治法 |
4.2.6 中药处方 |
4.2.7 针灸处方 |
4.2.8 推拿处方 |
4.3 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的建立 |
4.3.1 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素抽取 |
4.3.2 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的UML表示 |
5. HL7 CDA模型描述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的适用性分析 |
5.1 HL7 CDA的特性 |
5.1.1 HL7 CDA的特征 |
5.1.2 HL7 CDA的主要特性 |
5.2 HL7 V3的数据类型与词汇域 |
5.2.1 HL7 V3数据类型 |
5.2.2 HL7 V3的词汇域 |
5.3 CDA与HL7 RIM的继承关系 |
5.4 HL7 CDA HD层级结构描述及表征中医临床信息的元素筛选 |
5.5 中医临床信息数据元素在HL7 CDA中的映射 |
5.5.1 中医四诊检查与病证诊断数据元素在CDA中的映射 |
5.5.2 中草药处方信息数据元素在CDA的映射 |
5.5.3 针刺处方数据元在CDA的映射 |
5.5.4 艾灸处方信息数据元在CDA的映射 |
5.5.5 拔罐处方信息数据元在CDA的映射 |
6.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及与其他健康信息标准之间的关系分析 |
6.1 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与HL7信息模型的关系 |
6.1.1 数据元与信息模型的关系 |
6.1.2 基于HL7模型对中医信息的表示 |
6.2 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与卫生信息数据元之间的关系 |
6.3 中医特征临床信息数据元与术语标准的关系 |
6.4 中医临床信息系统标准与中医诊疗设备通信标准的开发需求 |
6.4.1 中医临床信息系统标准的开发需求 |
6.4.2 中医诊疗设备通信标准开发需求 |
7.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结果 |
7.1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二维框架与体系表及与其他健康信息标准之间的参考关系 |
7.2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一维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结果 |
7.3 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统计表 |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SO健康信息学标准归档框架对相关标准的归类示例 |
附录2 ISO/TC215健康信息标准分类 |
附录3 中医临床病历样例—住院病历记录(片断) |
附录4 中医处方示例 |
附录5 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结构样例 |
附录6 HL7 V3数据类型概要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查新报告 |
四、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D]. 张一人. 山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D]. 张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山东潍坊固堤农业示范区智慧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 黄筱.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整合规范化的研究[D]. 邹岩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物流企业“智慧+共享”耦合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胡晓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6]我国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体系研究[J]. 刘琰,杨博,胡冶. 标准科学, 2018(07)
- [7]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刘琰,胡冶. 物流科技, 2018(06)
- [8]军事物流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研究[J]. 张剑芳,苏辰. 物流科技, 2017(03)
- [9]农产品物流异构数据标准化体系研究[J]. 刘东华,陈澍. 标准科学, 2016(02)
- [10]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研究[D]. 李海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