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元[1](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张成程[2](2021)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使森林康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森林康养有效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寻找平衡,在关注民生健康的同时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但现阶段部分森林康养基地在规划建设中,存在对生态优先原则的理解浮于表面,尤其是缺少生态敏感性分析对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致使康养基地的建设不能较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本文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视角出发,在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获取基础数据,利用GIS平台,完成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评价。结合森林公园的康养资源分布,并依据生态敏感区划与评价分析结果,指导完成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以及森林康养基地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实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梳理了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与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探讨生态敏感评价指导康养基地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在数据的预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评价体系,在筛选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继而完成生态敏感单因子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的理论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将生态敏感单因子评价结果与各指标因子权重值相对应,利用GIS平台空间分析的加权叠加分析功能,计算获得生态敏感综合评价结果。(3)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合理地协调了决策者经验判断的主观随意性与数据自身存在的客观机械性。10个指标按照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结果为:植被覆盖度0.220>负氧离子0.161>郁闭度0.138>土地利用类型0.111>植被类型0.084>水域缓冲区0.077>道路缓冲区0.066>高程0.0521>坡向0.0519>坡度0.039。(4)依据生态敏感等级分级标准,将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划分为5个等级,参照其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各敏感等级区域的面积占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为:高敏感区占比18.9%、较高敏感区占比34.4%、中敏感区占比32.7%、较低敏感区占比12.6%、低敏感区占比1.4%。(5)在湖南北罗霄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康养资源分布情况及森林康养相关政策的规定,完成了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并依据生态敏感评价结果,为康养基地的规划提出建议。(6)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依照生态优先等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并从空间结构、功能分区等方面完成总体规划,其中功能分区部分,将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划分为:森林康养休闲游憩区、森林康养运动娱乐区、森林康养科普体验区、森林康养自然静憩区四大功能区。并从植物景观规划、竖向设计、道路系统规划、服务设施规划四个方面完成康养基地的专项设计。
朱雅梅[3](2021)在《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国民健康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席卷全国,养生养老需求也愈发强烈,森林康养旅游已是我国森林旅游转型的必然趋势。森林公园作为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康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森林康养公园也成为了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共生理论对于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实现森林康养公园的合理规划。对此本文提出将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研究与共生理论结合,通过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研究与共生理论研究,整合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内外部共生系统,探索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森林康养和森林公园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发展情况、实际案例等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对森林康养公园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并对共生理论、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共生系统分类等基础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读。(2)通过构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对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影响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的主要因子和权重排序,准则层中生态要素(0.5349)>康养产业要素(0.2697)>景观要素(0.1201)>基础设施要素(0.0753),指标层中自然环境最为重要,森林康养产品、土地资源、森林康养服务设施、动植物资源、道路交通、景观功能、文化特色和景观空间的权重相对较高。(3)基于共生理论分别以单重共生系统和多重共生系统构建森林康养公园内外两重共生系统,并根据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的相关结论,对规划要素进行提取构建其共生规划的内部共生子系统:空间文化、生态环境、产业功能和道路交通。(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影响森林康养公园内外部共生系统的共生因素显着性分析,得出自然因素、景观因素等显着性共生因素,以明晰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的前期分析重点。(5)最终总结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理论验证对象进行具体案例实践。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共生理论得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研究成果也为类似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曹俭[4](2021)在《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测度区域发展模式先进性及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因子与关键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湖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给湖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研读国内外生态环境竞争力文献和政策法规,界定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湖南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为指标层,选取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管理响应和发展潜力5个标准层,筛选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27个指标,构建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09年-2018年10年原始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然后利用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引导出图表,结合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分析各地州市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大,整体上有待增强;(2)从总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来看,排名序列两端的地州市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省会长沙市的综合生态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在湖南省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总体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3)就单项竞争力来看,多数地州市在各分项竞争力得分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水平集聚”现象明显。通过对提取的主成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10年时间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但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将湖南省14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整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借助反距离插值方法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湖南省地州市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扩展中心,但总体是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结构。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彭昭[5](2020)在《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灰色空间不断扩增,生态环境也随之遭受严重破坏。但社会文明的进步促使人们对良好的绿色人居环境有了更高的向往与要求,建设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生态化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热潮。而森林城市的建设则是实现生态化城市的关键,它对改善城市自然条件、提高环境质量、优化生态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定程序,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积极投身于森林城市建设队伍中来。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对鼎城区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建设现状并总结其森林城市建设的潜力;通过对比省级评价指标要求,得出能否成功创森的硬性指标;以森林生态学、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参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现有的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B43/T1315-2017)中5大体系28项指标内容,形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以及综合评价分值,分析总结出影响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并根据硬性指标与关键性指标来确定重点项目建设,以此进行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森林城市理论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研究地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出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建设潜力,包括市域森林覆盖率有待提高;城市绿地系统有待完善;森林网络连接度不够、树种结构单一且缺乏层次;特色林业产业有待提升;生态旅游及生态文化有待发展等5个方面。(2)通过对比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B43/T1315-2017)中指标要求,结合鼎城区实际,得出森林城市建设28项指标中,已有11项达到指标要求,10项指标还有待建设,另有7项暂未达标。该7项指标也是鼎城区能否成功创森的硬性指标,分别为:市域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休闲游憩绿地建设、村庄绿化、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休闲旅游。(3)依照现有的指标体系,构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每项指标的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得出系统层指标权重城市森林网络B1>城市森林健康B2>城市林业经济B3>城市生态文化B4>城市森林管理B5,权重值分别为:0.3801、0.2881、0.1712、0.1041、0.0565,其中城市森林网络指标最为重要,其次是城市森林健康指标,两者之和约占总体的67%。在28项指标层中共有7项权重值超过0.05,是影响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其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域森林覆盖率(0.1054)、林产基地(0.1052)、生物多样性保护(0.0991)、营造林面积(0.0933)、树种配置(0.0843)、森林保护(0.0569)、城镇绿化覆盖率(0.0521),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以及林产基地重要性最为突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定,得出总体综合评价分值为VB=3.8410,评价结果为“森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即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而系统层中城市森林管理评价结果最好,属于Ⅰ级,其余四项评价结果均属于Ⅱ级。按照评分结果对各指标排序,从高到低为城市森林管理VB5=4.1840、城市生态文化VB4=3.8860、城市森林网络VB1=3.8730、城市林业经济VB3=3.8470、城市森林健康 VB,=3.7090。(4)鼎城区应在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尤其是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最为重要。而在城市森林网络中市域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建设紧迫性越强,且目前鼎城区森林覆盖率暂未达标,后续规划中应积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加强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的网络建设,增强网络之间的连接度,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同时山体造林绿化、植被恢复也是努力建设的方向。(5)本文森林城市的规划紧扣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硬性指标和关键性指标,以此来确定重点建设内容。以点、线、面布局理念为指导,构建“一心二核、二屏三网、百村千点”的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并进行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森林城市专项规划建设,以期为鼎城区森林城市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邹成成[6](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彭世良[7](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邓婷婷[8](2020)在《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地球资源被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显着,对区域生态平衡有着较大影响。森林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建设森林城市来实现桃源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山区县,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努力建设提升当地各项绿化指标,有利于桃源县发展建设省级森林城市。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规划项目,首先讲述了研究背景、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和森林城市的评定标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森林生态学、近自然森林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了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查找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含5个系统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城市森林健康建设、城市林业经济建设、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城市森林管理建设,以及28个具体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技术手段,建立计算指标权重、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值为1.0577,属Ⅰ级水平,桃源县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很好。针对桃源县当地情况,规划研究形成“一心多核、二屏多网、百村千点”的桃源县森林城市总体布局,提出“美丽桃源、实力桃源、宜居桃源、幸福桃源”的建设目标;最后根据建设内容,对桃源县创建森林城市进行了规划研究。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桃源县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但现存绿地大多呈散落式布局,没有形成鲜明的基质空间,整体生态框架体系尚不完整;创建森林城市的经验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居民对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了解不深、思想意识不高。后期结合当地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对森林城市各项目建设合理规划。加强领导和监督,建立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个部门在森林城市的建设上都要相互协调。
文连阳[9](2020)在《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矛盾,迫切需要寻求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耦合-贡献机理,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特征与时空维度,评价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本文以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旅游经济学和价值成长理论为指导,基于大湘西各县域的森林资源和旅游经济数据,通过构建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货币价值法、耦合分析法、旅游经济贡献模型和旅游经济绩效估算方法,系统开展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关系”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由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等7个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旅游人次、住宿餐饮零售额、旅游通景公路、旅游信息传播等8个旅游经济指标所构成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体系,基于该体系进一步建立耦合模型、贡献度模型和绩效模型,系统评价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2)主要林分类型、森林管理单位类型与面积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评价了大湘西24个县域的10种林分类型、7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类型、7种341个森林管理单位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发现,杉木林、马尾松、三杉林、其他阔叶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是主要的贡献林分,灌木林、其他阔叶林、杉木林的服务功能价值较大,并在不同时段和县域发挥了不同的服务功能。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为725.45亿元,县均30.23亿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森林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中龄林、幼龄林的价值较大,天然林价值大于人工林。不同森林管理单位年均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物保护单位。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和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分布面积较大的县域,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较大。1995-2015年,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170.54万元/hm2,年均增长8.53万元/hm2,县均增加7.11万元/hm2。价值增加县域有20个,但在不同时段和县域价值增幅不均衡。因此,加大县域林分经营协作、分类指导,是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高价值区、中高价值区的全局化转移的重要措施。(3)大湘西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时空维度的功能差异影响二者耦合分布。耦合模型有效模拟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影响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各县域二者耦合价值差异较大。耦合度指数从0.34上升到0.49,耦合协调度系数由0.19上升为0.50,表明大湘西二者耦合趋向强化与稳定。其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类型和成熟林、天然林发挥的较大旅游景观功能,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影响较大。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异影响,耦合度很显着县域达18个,有20个县域由低度协调区转变为高度协调区,耦合格局由全局化向“南北部高、中部低”演变。(4)森林与旅游的耦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旅游经济贡献模型表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是森林的主要旅游经济贡献功能。各龄组的旅游经济贡献存在县域差异。天然林的旅游经济贡献大于人工林,以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贡献为最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值平均为1︰8.91元。县域地理区位、二者耦合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开发程度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重要因素。(5)旅游经济绩效模型表明,林分类型丰富、森林管理单位多样、耦合协调度高、旅游经济贡献大和旅游经济绩效明显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较大。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估算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对GDP增长的偏离程度,发现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是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而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景观价值重点突出了森林的旅游经济影响功能。构建偏离度指数与梯度指数,划分出不同旅游经济绩效优势和梯度的各类型县域。在森林的旅游经济贡献较大县域,其旅游经济绩效较为稳定。因此,对县域森林与旅游应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科学经营天然林、成熟林和主要森林管理单位,以缩小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曲超[10](2020)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调节基于生态环境服务、保护和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践在全国开展得早,投入资金多,补偿效果好,但同时,由于部门利益分割,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开展系统回顾和绩效评价,生态补偿工作未形成工作闭环,难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概念,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基于绩效评价进行补偿的合理性,构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效益、效应和效率的综合评价,测算了实际补偿与按绩效应支付补偿的差额,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理论部分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主要回答了生态补偿“为什么补、补什么、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揭示了生态补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管理学理论主要回答了“好不好、怎么改”等问题。其次,对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补偿效果分析、补偿效应评价、投入产出效率等多位维度进行了评述。之后,采用博弈论方法,按照预补偿、后补偿、按照绩效补偿三种模式,对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在绩效补偿模式下分配补偿资金并进行博弈,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预算刚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实践评述与框架设计部分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法律、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我国的生态补偿经历了初设阶段(1978-2004年)、形成阶段(2004-2012年),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梳理了三个阶段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实践进展方面,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生态补偿取得新进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取得新突破;同时,总结了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生态补偿实践情况;归纳出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针对性不强、补偿效率不高等实践方面的问题。三是框架设计方面,针对当前研究对象集中在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绩效研究、研究方法集中在EPI指数等线性加总等不足,系统性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拓展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采用熵值法测度生态补偿的六项效益。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综合效益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熵均值由2011年的16.77增加到2018年的33.58,增加了100.20%。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熵均值位于前列,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熵值增速位于前列。二是采用DID模型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显着改善了流域水质。在各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氨氮排放强度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其与政策效应关联性较强。通过改变窗期、子样本回归、安慰剂等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效应具有稳健性。三是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流域的综合补偿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综合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四是综合以上三个逻辑层次评价结论,以效应评价作为可信度参考,以效益评价作为计算基数,以效率评价作为调整系数,测算了按绩效应补偿的金额,形成绩效评价工作闭环。2011-2015年应在实际补偿的基础上额外补偿,而2016-2018年应扣减补偿资金。分省市测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等5个省市应给予额外补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三是突出绩效化,坚持生态补偿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四是突出激励化,以生态补偿为抓手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二、湖南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林业 |
2.1.2 生态城市 |
2.1.3 园林城市 |
2.1.4 森林康养 |
2.1.5 生物多样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森林文化学 |
2.2.2 森林生态学 |
2.2.3 生态经济学 |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
3.1 城市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2 生态环境概况 |
3.2.1 环境质量情况 |
3.2.2 自然资源情况 |
3.3 森林资源现状 |
3.3.1 林地资源 |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
4.1 评定指标体系 |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情况分析 |
4.4.2 指标情况分析 |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分期目标 |
5.3 规划布局 |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
6.1.1 绿色廊道 |
6.1.2 绿色城镇 |
6.1.3 美丽乡村 |
6.1.4 郊野公园 |
6.1.5 绿色屏障 |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2.2 树种配置 |
6.2.3 森林保护 |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
6.3.1 生态休闲旅游 |
6.3.2 林产基地 |
6.3.3 森林认证 |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
6.4.1 文化科普场所 |
6.4.2 生态标识 |
6.4.3 生态文化宣传 |
6.4.4 义务植树 |
6.4.5 科普教育活动 |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
6.5.1 支撑体系 |
6.5.2 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
致谢 |
(2)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康养研究综述 |
1.3.2 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重点 |
1.5.2 难点 |
1.5.3 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概况 |
2.1 生态敏感性的理论与方法 |
2.1.1 生态敏感性的理论 |
2.1.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
2.2 森林康养理论研究与建设规范 |
2.2.1 森林康养理论研究 |
2.2.2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标准 |
2.3 森林康养与生态敏感评价的关联研究 |
2.3.1 关联性研究 |
2.3.2 关联研究的必要性 |
3 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数据收集 |
3.1.2 外业调查 |
3.1.3 数据预处理 |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3.2.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3.2.2 生态敏感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2.4 生态敏感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
3.3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
3.3.1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分析 |
3.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 |
4.1 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康养资源分析 |
4.2.1 植物景观资源 |
4.2.2 动物资源 |
4.2.3 地文景观资源 |
4.2.4 水文景观资源 |
4.2.5 天象景观资源 |
4.2.6 人文景观资源 |
4.3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选址 |
4.4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 |
4.4.1 规划原则 |
4.4.2 规划策略 |
4.4.3 总体规划 |
4.4.4 空间结构 |
4.4.5 功能分区 |
4.5 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专项设计 |
4.5.1 植物景观规划 |
4.5.2 竖向设计 |
4.5.3 道路系统规划 |
4.5.4 服务设施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森林康养在森林公园规划应用中存在不足 |
1.1.3 共生理论的指导意义——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层次分析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实例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森林公园 |
2.1.2 森林康养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2.1 森林公园相关研究 |
2.2.2 森林康养发展概况研究 |
2.3 森林康养公园概念界定 |
2.4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案例研究 |
2.4.1 江西象山森林公园 |
2.4.2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
2.4.3 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 |
3 共生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
3.1 共生理论 |
3.2 共生系统分类 |
3.2.1 单重共生系统与三要素 |
3.2.2 多重共生系统与子系统 |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3.3.1 国外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
3.3.2 国内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
3.4 共生规划研究 |
3.4.1 共生规划的内容与意义 |
3.4.2 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 |
4 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
4.1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 |
4.1.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1.2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结果分析 |
4.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研究 |
4.2.1 森林康养公园景观共生的界定 |
4.2.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系统构建 |
4.2.3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 |
4.3.1 共生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4.3.2 共生规划布局 |
4.3.3 空间文化共生 |
4.3.4 生态环境共生 |
4.3.5 产业功能共生 |
4.3.6 道路交通共生 |
5 实践研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5.1 外部共生环境分析 |
5.1.1 政策环境 |
5.1.2 社会经济环境 |
5.1.3 文化环境 |
5.1.4 地理区位分析 |
5.1.5 道路交通分析 |
5.1.6 生态环境分析 |
5.1.7 小结 |
5.2 内部共生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因素 |
5.2.2 景观因素 |
5.2.3 内部交通及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
5.2.4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2.5 小结 |
5.3 总体规划 |
5.3.1 规划理念 |
5.3.2 规划原则 |
5.3.3 规划目标 |
5.3.4 规划定位 |
5.4 分区规划 |
5.4.1 功能分区 |
5.4.2 景区景点规划 |
5.4.3 主要景观节点规划 |
5.5 共生专项规划 |
5.5.1 空间文化共生——空间营造与康养文化活动策划 |
5.5.2 生态环境共生——森林植被保护与植物景观规划 |
5.5.3 产业功能共生——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规划 |
5.5.4 道路交通共生——康养游线与道路体系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评价体系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B: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4)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现状 |
2.1 竞争力理论 |
2.2 生态环境竞争力 |
2.3 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 |
2.4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
2.5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1.1 综合性原则 |
3.1.2 代表性原则 |
3.1.3 客观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2 构建步骤 |
3.2.1 评价指标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指标意义与处理 |
3.3.1 生态资源 |
3.3.2 环境状况 |
3.3.3 经济社会 |
3.3.4 管理响应 |
3.3.5 生态环保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
4.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基本步骤 |
4.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测算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 |
4.3.3 各地州市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时空演变 |
5.1 时间演变分析 |
5.1.1 总体竞争力变化特征 |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潜力演变特征 |
5.1.3 生态管理响应竞争力演变特征 |
5.1.4 生态环境主成分竞争力演变特征 |
5.2 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5.3 结果比较分析 |
5.3.1 长沙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2 株洲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3 湘潭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4 衡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5 邵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6 岳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7 常德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8 张家界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9 益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0 郴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1 永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2 怀化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3 娄底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4 湘西州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演变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分异演变 |
5.4.2 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扩散演变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2.2 协同“长江经济带”加强对内对外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 |
6.2.3 加快构建“以点带面”的区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体系 |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 |
6.2.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教育和培育生态环境潜力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湖南省政策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森林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森林城市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森林城市研究概况 |
1.3 基础理论 |
1.3.1 森林生态学理论 |
1.3.2 城市规划理论 |
1.3.3 系统工程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对比分析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 数据来源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貌形态 |
3.1.3 母质母岩及土壤特征 |
3.1.4 气候特征 |
3.1.5 水文特征 |
3.2 社会经济情况 |
3.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
3.2.2 社会经济概况 |
3.2.3 交通条件 |
3.3 自然资源状况 |
3.3.1 森林资源 |
3.3.2 湿地资源 |
3.3.3 旅游资源 |
3.4 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
3.4.1 水环境质量 |
3.4.2 大气环境质量 |
3.4.3 声环境质量 |
3.4.4 土壤污染防治 |
3.5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潜力分析 |
3.5.1 建设现状 |
3.5.2 建设潜力 |
3.5.3 与省级森林城市指标对比分析 |
4 鼎城区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 |
4.1 规划思想 |
4.2 规划原则 |
4.3 规划范围和期限 |
4.4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4.5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1 基本步骤 |
4.5.2 结果分析 |
4.6 综合评价 |
4.6.1 基本步骤 |
4.6.2 专家评价统计 |
4.6.3 模糊评价矩阵 |
4.6.4 综合评价与分析 |
4.7 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思路 |
4.7.1 规划目标 |
4.7.2 规划布局 |
5 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
5.1 森林生态体系 |
5.1.1 城乡绿色人居环境建设 |
5.1.2 郊野公园建设 |
5.1.3 绿色多彩廊道建设 |
5.1.4 生态安全与绿色屏障建设 |
5.1.5 树种选择与配置建设 |
5.1.6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 |
5.1.7 森林防控建设 |
5.2 林业产业体系 |
5.3 生态文化体系 |
5.4 管理保障体系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册 |
附录B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录C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综合评价咨询表 |
致谢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质遗迹概念 |
2.1.2 地质遗迹类型 |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质公园概念 |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
2.3.3 系统理论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修复概念 |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
6.1 公园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背景 |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6.2.2 生物景观资源 |
6.2.3 人文景观资源 |
6.2.4 其他景观资源 |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
(8)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桃源县创建森林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2.2 森林城市评定标准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理论基础 |
1.5.1 森林生态学 |
1.5.2 森林美学 |
1.5.3 近自然森林概念 |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项目现状概括 |
3.1 基本情况 |
3.1.1 自然地理情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1.3 自然资源情况 |
3.2 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
3.3 森林城市现状 |
3.3.1 现状分析 |
3.3.2 建设潜力分析 |
4 桃源县森林城市规划评价分析 |
4.1 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指标的确定 |
4.1.3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4.1.4 各项目指标计算方法 |
4.2 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计算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指标值的计算 |
5 桃源县森林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范围和期限 |
5.3 规划目标 |
5.4 规划布局 |
5.5 重点建设 |
5.5.1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 |
5.5.2 城市森林健康建设 |
5.5.3 城市林业经济建设 |
5.5.4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
5.5.5 城市森林管理建设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桃源县森林城市项目规划专家问卷调查 |
附录B 湖南省桃源县森林城市主要树种功能特征 |
附录C 湖南省级森林城市评定标准 |
附图 |
致谢 |
(9)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辨析 |
1.2.2 理论基础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
1.3.2 旅游空间分异与旅游经济影响 |
1.3.3 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总体环境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人文社会环境 |
2.1.3 森林资源状况 |
2.1.4 旅游经济发展 |
2.2 主要林分类型 |
2.2.1 总体分布 |
2.2.2 林分面积 |
2.3 森林管理单位概况 |
2.3.1 森林管理单位主要类型 |
2.3.2 森林管理单位分布与面积 |
2.4 本章小结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3.1.1 资料来源 |
3.1.2 评价方法 |
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
3.2.1 资料来源 |
3.2.2 指标构建 |
3.2.3 评价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4.1.1 公共数据估算 |
4.1.2 主要核算方法 |
4.1.3 核算面积分布 |
4.1.4 核算结果与分析 |
4.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评价 |
4.2.1 不同森林功能类型的功能价值评价 |
4.2.2 不同龄组的功能价值评价 |
4.2.3 不同起源的功能价值评价 |
4.2.4 不同森林管理单位的功能价值评价 |
4.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空评价 |
4.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间过程评价 |
4.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
5.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机理 |
5.1.1 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框架 |
5.1.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作用机制 |
5.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 |
5.2.1 耦合指标构建 |
5.2.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旅游经济耦合估算 |
5.2.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 |
5.2.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耦合价值的县域分析 |
5.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评价 |
5.3.1 旅游贡献指标构建 |
5.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的旅游经济贡献测算 |
5.3.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时空特征 |
5.3.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耦合价值与贡献价值的县域分析 |
5.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绩效评价 |
5.4.1 旅游经济绩效描述与变量说明 |
5.4.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3 旅游经济绩效梯度划分 |
5.4.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影响的县域分析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相关讨论 |
6.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讨论 |
6.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三)主要原则 |
(四)标准核算 |
二、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筛选 |
(二)总体分布 |
(三)实证研究情况 |
(四)评价方法情况 |
三、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进展 |
(一)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重点 |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主要功能 |
(三)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演绎分析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框架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来源与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态补偿 |
二、生态补偿模式 |
(一)市场主导型生态补偿 |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 |
(三)社会参与型生态补偿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一)绩效 |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经济学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博弈论理论 |
(五)生态资本理论 |
(六)生态价值理论 |
二、管理学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比较与经济学分析 |
一、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比较 |
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经济学分析 |
(一)预补偿型 |
(二)后补偿型 |
(三)按绩效评价补偿型 |
(四)三种补偿模型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述评 |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一、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二、生态补偿政策进展 |
(一)初始阶段: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
(二)形成阶段: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
(三)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 |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总体情况 |
二、我国生态补偿重点实施领域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
(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 |
(三)流域生态补偿 |
第三节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
一、美国生态补偿实践 |
二、欧盟生态补偿实践 |
三、拉美国家生态补偿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
第一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步骤与指标构建思路 |
一、总体思路 |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三、绩效评价主要目标 |
第二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比选 |
一、方法比较 |
二、方法选择 |
(一)效益评价——熵值法 |
(二)效应评价——双重差分法 |
(三)效率评价——三阶段DEA方法 |
第三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一、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 |
二、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指标 |
三、生态补偿效率评价指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值法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现状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状况 |
二、森林生态补偿状况 |
三、流域生态补偿状况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综合评价 |
一、生态补偿效益分类 |
(一)经济效益 |
(二)生态效益 |
(三)环境质量效益 |
(四)污染减排效益 |
(五)资源节约效益 |
(六)社会公平效益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效益熵值分析 |
(一)11省市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熵值分析 |
(二)11省市生态补偿各单项效益熵值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ID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 |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模型的设定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 |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第二节 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DID模型设置 |
三、基本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长江支流赤水河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基本回归 |
三、分行业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
第一节 各类生态补偿综合效率评价 |
一、综合效率评价第一阶段 |
二、综合效率评价第二阶段 |
三、综合效率评价第三阶段 |
四、综合效率与单项效率对比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按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金额测算 |
一、纳入计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 |
二、综合效益总量 |
三、11省市绩效熵值 |
四、11省市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 |
二、生态补偿规模逐年提高,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
三、生态补偿政策效应显着,宜在重点流域总结推广 |
四、生态补偿综合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低为主要因素 |
五、补偿金额与绩效评价结果背离,由补偿不足转变为补偿过度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建议 |
一、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
二、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
三、突出绩效化,完善生态补偿的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 |
四、突出激励化,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
表1 2016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2 2017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3 2018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4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域名单(2018年). |
表5 长江经济带各类主体功能区面积(km~2)及占比(2018年) |
表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7 黄河流域8省区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调查问卷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湖南省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南北罗霄森林康养基地规划研究[D]. 张成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朱雅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曹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D]. 彭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6]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D]. 邓婷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9]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 文连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10]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曲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