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丘陵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景阳[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频发地区,常年面临着暴雨或干旱的极端天气,生长于此的传统村落在发展中,为了应对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有着独特的人居环境智慧体现在其村落的营建中。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与营建特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劳动人民在生存发展中积累的理水智慧与营建技巧,从而进行更适宜农村地区的抗涝防旱设计,并且改善水旱环境相似的村庄的景观质量。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理水经验和营建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转译成为图示化成果进行运用与设计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旱环境特征,基于不同的水旱特征情况将区内的传统村落分为:靠崖型、地坑型、地表型三种类型,并在每个类型下选择了三个样本共计九个样本村落,进行了实地的营建调查,包含村落选址、形态布局、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调查研究。其次梳理了九个样本传统村落的调研成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理水经验,从选址与形态布局、排蓄体系构造、水设施与公共空间、水设施与交通空间以及农业相关理水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凝练之后通过图示化的语言进行总结表达。最后结合前文总结的内容,在蒲城县蔡邓村进行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提出集雨防涝的规划结构组织,从居民宅院到组团单元进行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设计,再到整个村庄的景观结构和集雨场地分布进行设计试验,达到降低村庄内涝灾害风险,改善村庄景观质量,提升村庄公共空间品质,增添村民生活幸福感的目的。同时也为周边面临类似水旱问题的村庄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设计的手段达到抗旱防涝的目的。
张永进[2](2020)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休闲旅游新需求的影响下,国内郊野公园逐步发展完善。然而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因其立地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郊野公园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此类地区试点建设与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情况,重点对国内郊野公园建设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次,本文研究分析了郊野公园与水土保持类绿地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点与可借鉴内容,从而指导研究区的规划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区——陇中丘陵沟壑区的立地条件复杂,常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景观单一。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在这一地区建设郊野公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阐释了其建设郊野公园的原则,探究了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对场地的地质防护、集雨节水、地域景观塑造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论推演,从而形成陇中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依据这些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本文以陇中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验证在该地区建设郊野公园的可行性。文中对场地的“水”与“土”两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安全生态”与“开源节流”两大设计策略。“安全生态”方面利用GIS平台对场地内多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划定地质安全性分区以指导公园防护,从而按照分级分区制定不同的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开源节流"方面划定汇水分区确定汇水量,利用汇水打造景观水面与灌溉部分植物,无法灌溉区域采用耐干旱不需要浇灌的植物品种,从而在理想状态下实现公园用水的自给自足。此外对梯田、谷地等地域性景观进行突出表达,基于此进行公园详细的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与专项设计,从而为相关的规划研究提供支持和有益借鉴。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吴贤忠[4](2018)在《黄土丘陵区全年覆膜下土壤水热盐变化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地膜覆盖因增温、保墒、增产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大量覆膜研究重点针对旱作农业生育期覆盖,近年来,气候干旱化和土壤干燥化问题与区域旱作农林业快速发展并存,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探索黑、白膜全年覆盖下土壤水、热、盐的迁移规律,为区域旱作农业覆膜应用提供土壤水热盐调控依据,也为生态经济林常年连续覆膜提供参考,对区域旱作农林业的生产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置为裸地(CK)、白色薄膜(WF)与黑色薄膜(BF)三种处理,利用GS3仪器监测015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同一水平阶地布设10 m土柱模拟枣林土壤干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覆盖黑膜较白膜更能提高地表(015 cm土层)水分,1530cm白膜较黑膜处理土壤水分高,但0150 cm土层两种覆膜无差异。地膜覆盖在作物生育期土壤储水量较CK增加60.8 mm,土壤水势在015 cm土层WF、BF处理分别高于CK68%(p<0.05)、91%(p<0.05),非生育期土壤水分损失较CK下土壤储水量损失少21.1 mm,覆膜土壤水势WF、BF处理分别高于CK171%(p<0.05)、157%(p<0.05)。(2)覆膜显着提高土壤表层温度,近地面日温差WF大于BF;030 cm土层内,生育期WF、BF处理平均积温为3989、3852℃,比CK高421.18℃、284.24℃,非生育期两种覆膜积温2657℃,高于CK积温440℃,30150 cm土层内,生育期两种覆膜土壤积温高于CK130℃左右,非生育期积温高于CK 209℃,负积温高于CK 152℃,WF、BF处理在30 cm土层往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变化不显着;0150 cm,两种覆膜周年土壤平均温度无显着差异,较CK高1.3℃(p<0.05)。非生育期覆膜增温显着,周年内气温较高条件下WF比BF缩短冻融时间8天,WF更有利于土壤解冻和早春土壤增温。(3)三种处理周年土壤表层盐分高,其中030 cm土层,盐分BF>WF>CK,3050cm土层,盐分WF>BF>CK,50cm以下三种处理盐分没有差异;盐分变异在05 cm土层覆膜变异相近,015 cm土层相同,从盐分变异的季节差别来看,4—6月覆膜下05cm土层变异最大,较CK高65.5%,11—3月覆膜015 cm土层变异最大,较CK高17.3%,水分过渡期覆膜较CK变异最大,地膜覆盖下土壤盐分表层高,周年内变化较为稳定,土壤总体含盐率较低,无土壤盐渍化趋势。(4)明确了地膜覆盖措施对土壤深层水分的恢复影响效应。两年内土壤含水量在030 cm土层,地膜覆盖增加10.8%,CK减少7.1%,3050 cm土层,地膜覆盖增加8.4%,CK减少6.2%,50 cm以下土层,地膜覆盖增加1.7%,CK减少6.3%。非生育期覆膜土壤深层水分恢复明显,覆膜下土壤含水量与CK差异主要存在于200600 cm土层,第一个非生育期,覆膜高于CK90%,第二个非生育期,覆膜高于CK112%,覆膜下两年非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增幅最大在6001000 cm,增加20%,覆膜土壤干层减少140cm。(5)揭示了土壤水热盐三者耦合影响关系,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050 cm土层,三种处理土壤水热正相关,50150 cm土层,三种处理水热呈显着负相关;BF处理的水盐相关性在大多数土层最低;土壤热盐显示极显着相关,WF处理下土壤温度和电导率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覆膜减少了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气象因子,增强了土壤水分与大气温度相关性,消除了风速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湿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6)利用实测数据对HYDRUS-2D模型参数进行了属地化率定,确定了适宜的模拟区域和边界条件,较好的实现了起垄覆膜无灌溉条件下水热盐运移二维模拟。
花蕾[5](2018)在《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生态工程的实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农业生产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黄土丘陵区开展的部分水土保持高效农业模式下,暴雨径流对农田损毁仍然严重,农业生产依然受到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问题的困扰,发展能够对水土流失进行过程治理、对农业生产进行过程控制的智慧型水土保持农业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探究适应于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特征的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体系,本研究以马家沟梯田大棚和安塞方塔梯田果园为研究典型,通过野外监测调查、计算机软件集成,分析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和水分亏缺状况,研究具有水土流失过程监测评估和作物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功能的中枢处理系统搭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生产条件下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内涵、理念以及体系结构,以期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保障和农业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体系架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梯田大棚、梯田果园水土保持监测表明发展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是发展黄土丘陵区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野外监测表明:(1)2013年暴雨,引起马家沟梯田大田水土流失可达53575.92 t/km2,引起梯田大棚水土流失可达30982.76 t/km2,梯田受暴雨侵蚀灾害严重;(2)1996-2017年,试验区降雨供给果树需水的多年亏缺量为果树年需水总量的13%36%;49月多年平均亏缺量分别为该时段果树需水总量的4.94%、6.94%、11.98%、1.54%、0.61%、0.04%。(3)4月、6月、9月缺水严重,会导致单果重减小约16.68%,硬度增大约55.64%,果实总糖增加约26.95%,总酸增加约76.47%,解决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与干旱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问题是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主要任务。2.提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内涵、发展理念及理论基础。所谓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是指基于植物农业生产的能量守恒理论,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量测技术、传输技术和能反映逻辑思维能力的中枢处理系统,建立能够实时有效防治干旱与水土流失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在满足作物最佳生长需要的条件下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获得最大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包括:(1)农业生产环节实际上是植物对光能、风能、水能、土壤势等不同能量形式进行植物转化,在植物转化能量的过程中依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2)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感知植物农业生产能量转换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能量的作用形式;(3)现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初步具有了人类的部分逻辑思维方式,能够接受存储逻辑判断处理反馈甚至直接操作各种感知单元,以确保植物生产达到最佳的过程;(4)在黄土高原地区,干旱与水土流失是影响农业高效生产的一个突出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降雨径流的水沙调控与通过植物的最佳生产实现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而智慧型水土流失防治能够对水土流失的突发性过程进行有效防治,以确保农作物高效生产。构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理论基础是调控水沙径流过程,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发展高效农业服务。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系统包括作物生产前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梯田、水窖等),生产中的作物生长数据感知系统、中枢处理系统、反馈系统,生产后的物联网商品流转、溯源系统。3.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中枢处理系统。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是中枢处理系统的开发。中枢处理系统是能够对不同农作物生产涉及的物候条件、土壤水分亏缺、作物生长过程、水土流失及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进行逻辑分析与判断并给出解决方案的智慧系统。中枢处理系统包括三大模拟软件的耦合:(1)本课题组与美国水质研究所基于“SWAT2009第488版”开发的梯田作物生长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块,解决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作物健康生长及防治水土流失的问题;(2)水分亏缺及作物生长以EPIC模型为计算模块,解决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作物需水、耗水及其影响的问题;(3)以本课题组研发的能对灌溉系统渠系进行规划的计算机软件处理系统,解决灌溉方式的规划设计问题;(4)基于作物生长数据感知系统的信息交互理论,对以上三个系统进行有机耦合,构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软件模拟系统。4.针对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数据感知端点出现的能量断点问题,提出SN-SOM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和解决。室外环境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数据感知系统出现能量断点的情况时有发生,SN-SOM诊断方法基于智慧神经网络进行数据感知端点的能量断点自检测以及对故障进行分类。对感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分析,找出最能体现故障的特征,利用SOM神经网络建立自组织映射地图,对数据进行诊断与分类,判断当前网络状态、端点故障类型,能够快速定位出断点原因。5.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设计。以马家沟流域梯田大棚为典型,设计黄土丘陵区智慧梯田大棚生产体系。通过研究黄土丘陵区梯田大棚生产要素监控需求,人工环境自控系统设计和集成需求,构建基于中枢处理系统的智慧水土保持梯田大棚生产系统。以安塞方塔果园示范园为典型,对山地果园“集雨系统+苹果”模式下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体系做了创新性探索研究,对有集雨设施的山地果园实施智能灌溉的作物需水量进行智能预测及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宋小林[6](2017)在《黄土高原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试验研究 ——以山地苹果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有效解决黄土高原山地苹果生产干旱缺水与水肥营养供求不足难题,我们在延安山地果园实地调研中发现了一种肥水坑施技术,这种技术是对以往果园坑灌技术的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相关技术参数以及水分调控效果等诸多问题缺乏科学数据支撑,技术本身也不完善,技术应用前景以及技术如何应用推广等问题均没有答案。在考察分析研讨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均认为这种技术有深入研究之必要,很可能能够形成一种解决黄土高原果园干旱缺水与水肥营养供求不足,甚至还可缓解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一种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技术。基于上述研究与思考,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Rain Collection and Infiltration Systems,RWCI),具有蓄水、保水、保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功能,有望同步缓解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两大难题,适于黄土高原山地果园雨水资源化的新技术。RWCI技术作为一种复合技术体系,包括雨水集聚技术、雨水深层引流技术、引流防渗漏技术和保水保肥技术四项技术要素,其特点是不直接通过地表,而是将雨水、灌溉水或肥液通过引流管直接作用于作物根区土壤以持续供应作物水、肥吸收利用的立体水肥一体微型灌溉系统。本文依据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要素,设置3种设计深度(40 cm、60 cm和80 cm深)和2种防渗设计(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采用野外定位监测、调查取样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万庄村山地果园为研究对象,在全年不进行灌水(自然降雨)的情况下,以鱼鳞坑(CK)为对照,研究了该系统(RWCI)对黄土高原山地果园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对果树根系及产量因素的影响;并且以自然裸露坡地(Bare slope,BS)为对照,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坡地果园RWCI系统对典型降雨的响应机制,对比分析了该技术的生态效应。初步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研究发现试验区鱼鳞坑(CK)处理条件下在果园60-80 cm土层内存在一个土壤含水率低值区,土壤水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0-80 cm土层,在该土层(0-80 cm)内土壤含水率总体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应用雨水深层集聚入渗技术后不仅可增加果树根际土壤水分含量,而且对改善果树土壤水分低值区(60-80 cm)水分环境有显着作用。研究发现雨水深层集聚入渗技术(RWCI40、RWCI60和RWCI80)均对2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RWCI技术条件下,丰水年(2016年)土壤年均含水率相对于鱼鳞坑(CK)处理的增长率要显着(P<0.05)高于枯水年(2015年)。有防渗层处理下,在20-100cm土层内,2015年(枯水年)rwci技术(rwci40、rwci60和rwci80)下土壤年均含水率增加比率(相对于ck处理)分别为33.15%、37.40%和37.40%,2016年(丰水年)分别为45.22%、51.17%和51.17%。无防渗层处理下,rwci技术(rwci40、rwci60和rwci80)在2015年(枯水年)土壤年均含水率增加比率(相对于ck处理)分别为33.21%、45.99%和31.50%,2016年(丰水年)分别为47.22%、55.69%和44.64%。对比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对应设计深度rwci系统土壤水分差异可以看出,设计深度越浅(rwci40)有防渗层设计与无防渗层设计之间水分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浅型rwci系统底部没有铺设防渗层的必要;但是随着rwci系统设计深度的增加(rwci60),有防渗层设计与无防渗层设计之间土壤水分差异逐渐增加;特别是在rwci80处理(80cm深rwci系统)下有防渗层设计年均土壤含水率显着(p<0.05)高于无防渗层设计。(2)雨水集聚入渗技术(rwci)对缓解坡地果园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入渗也有明显的效果。研究发现,在典型暴雨(次降雨达80mm,降雨量大,历时短)情景下,裸露坡地(bs)雨水入渗则发生在0-20cm土层内(表层土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该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大、历时短,当雨水降到裸露坡地上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地表径流,雨水还未充分就地入渗就随地表径流而损失掉了。鱼鳞坑具有一定汇聚坡面径流的作用,因此布设鱼鳞坑(ck)措施的果园雨水入渗深度达到了40cm。试验果园布设rwci技术(rwci40、rwci60和rwci80)后,各有防渗层rwci技术下土壤雨水最大入渗深度分别达到了80cm、120cm和200cm深度,并且在0-80cm、0-100cm和0-180cm土层内土壤水分在雨后受有防渗层rwci技术的影响最大;各无防渗层rwci技术雨水最大入渗深度分别为200cm、220cm和≧300cm,并且在0-140cm、0-160cm和0-180cm土层内土壤水分在雨后受无防渗层rwci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大;对比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各rwci技术典型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发现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之间的土壤水分变化差异主要集中在0-140cm(rwci40)、0-160cm(rwci60)和0-220cm(rwci80)土层内。(3)雨水深层集聚入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果树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生长,显着改变了不同深度土层内果树根系的分布比例关系。研究发现,试验果园布设rwci技术(rwci40、rwci60和rwci80)后,有防渗层设计下果树根系在各土层(0-100cm、100-200cm和200-300cm)中的分布比例分别为,rwci40:73.75%、12.89%和13.36%;rwci60:66.88%、22.89%和10.23%;rwci80:56.96%、18.41%和24.63%;无防渗层设计下果树根系的比例关系分别为,rwci40:52.94%、27.70%和19.36%;rwci60:51.76%、21.40%和26.86%;rwci80:54.36%、24.13%和21.51%。研究还发现,各设计深度(40cm、60cm和80cm)rwci技术对各土层0-0.1mm根径范围内的细根生长影响较大,对根径较粗的根系影响不显着(p<0.05)。同时,rwci技术能够显着(p<0.05)促进苹果单果重、单株果数和单株果实产量,并且对单株果数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0.05)。各rwci处理(rwci40、rwci60和rwci80)单株苹果树实际产量分别较ck高出,有防渗层:59.2%、114.8%、40.51%;无防渗层:112.63%、84.91%%和12.86%。对比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各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RWCI系统中有防渗层RWCI系统各深度设计下单果重总体要高于无防渗层设计RWCI系统;其中以有防渗层设计RWCI40和RWCI60系统单果重最大,单颗果重分别达到了245.50 g和232.12 g。从单棵果果数、单棵果树实际产量与单棵果树理论产量可以看出,有防渗层RWCI60系统下的各产量指标值达到最大。(4)综合分析了(1)—(3)应用雨水深层集聚入渗技术后果园土壤水分和果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变化特征,初步确定了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在试验区应用的主要技术参数。RWCI系统的坑口设计规格为80cm×80cm,深度设计参数为40-80 cm(果树根系分布情况为主要设计依据);浅型RWCI系统底部(40 cm深)不用铺设防渗层,随着设计深度的增加(RWCI60和RWCI80)铺设防渗层的效果显着增强。综合来看,RWCI技术的应用不仅消除了黄土高原山地果园土壤水分低值区、显着增加了果园土壤含水率、促进了果树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分布和果树的产量;而且有效地实现了RWCI技术拦蓄径流、保持水土和水肥一体化的作用,对于黄土丘陵区果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研究中以有防渗层RWCI60处理的效果最好,然而该系统的推广应用还得大量的研究为其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撑。
周媚芳[7](2017)在《黄土丘陵区典型梯田果园雨水利用效率提升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加剧及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缺水国家和地区解决用水危机的新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许多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m3,生活与农业灌溉用水都十分紧张。新世纪以来,为解决黄土高原山地果园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问题,大力发展了梯田果园集雨补灌技术,使黄土高原山地苹果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近20年的集雨补灌果业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基于现有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出现了适宜的节灌方式有待进一步开发、适宜的存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水肥耦合节水的灌溉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本研究基于2000年开始发展集雨补灌的延安安塞方塔山地果园存在的果品生产技术亟待提升的问题,通过野外水肥耦合试验,取得如下结论:(1)试验区梯田果园平水年和干旱年果树各生育期均有一定量的水分亏缺,适量补灌可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针对山地果园农户不重视集雨补灌的问题,通过水肥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方塔地区降雨与果树的需水基本同步,但缺水明显。平水年410月果树各月需水量分别为53.10mm、92.07mm、133.80mm、119.73mm、106.64mm、81.60mm、24.18mm,以此为基准,干旱年(2015年为例)自然降雨补给果树需水的47%左右,平水年(2016年和多年平均为例)自然降雨补给果树需水的78%左右,干旱年和平水年均需一定量的补灌水补给;合理补灌可提高果园水分利用效率19.7%29.7%;单株增产量随着补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补灌增产率随着补灌水的增大逐渐减小,果园水分管理中,应适当进行灌水,达到节水高效生产的目的。(2)黄土丘陵区典型梯田果园土壤水分随高程升高而减小,养分随高程升高而呈现波动性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方塔山地果园在1100m1300m范围内,高程每升高10m,0200cm土壤含水量减少约0.64%、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约0.68%;土壤养分随高程升高,有机质、全磷、全氮含量均呈波动性增大趋势,全钾含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3)野外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平水年(2016年)果树全生育期,试验范围内最优补灌补肥管理方式为:果树生育期共补灌3次,冬灌+第一膨果期+第二膨果期,分别补水至80%田间持水量,并于每次补灌随水补施磷钾复合肥1kg/株,产量与产量+综合满意度为最好。干旱年和丰水年的补灌管理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或者模型优化。(4)进一步分析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果品生产试验资料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红富士苹果的最优种植高程范围为1100m1500m。果实单果重果实横径在800m1400m随高程的升高而升高;在1400m2000m范围内随高程的升高而减小;果实硬度在800m2000m范围内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高程1500m左右为最高,果形指数随高程升高而增大,糖酸比在1100m2000m随高程升高而减小。高程在1100m1500m范围内的果园,红富士苹果,大果率最大;果实硬度在7.259.52gkf/cm2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14.81%;果形指数0.810.93;为糖酸比>40的分布集中区。
张鹏[8](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方松林[9](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李猛[10](2007)在《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五省(区)的全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等地区,面积360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5%。西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论文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量着手,分析了当前该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农业用水效率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30.4左右,浪费极其严重。在发展节水农业方面,问题表现在: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节水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本文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划分为内蒙古高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川陕山丘盆地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等5个一级节水农业类型区和13个二级节水农业类型区,并分别对分区内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节水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区内节水农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适宜区内的农业节水战略措施。并提出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途径:(1)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2)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全面推进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建设;(3)加强旱地节水农业建设,实施水旱并举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4)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加强管理;(5)建立健全节水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完善服务。最后,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承载力等进行了分析,认为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节水和高效用水,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探讨了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节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黄土丘陵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丘陵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4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特征及传统村落类型 |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地貌特征 |
2.1.2 水旱环境特征 |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水文化特色 |
2.2.1 营建与水文化 |
2.2.2 生产与水文化 |
2.2.3 生活与水文化 |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 |
2.3.1 黄土高原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分析 |
2.3.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2.4.1 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
2.4.2 不同类型村落的水旱特征对比 |
2.4.3 基于分类的典型案例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样本调查 |
3.1 靠崖型村落营建调查 |
3.1.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1.2 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
3.1.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2 地坑型村落营建调查 |
3.2.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2.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
3.2.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3 地表型村落营建调查 |
3.3.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3.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
3.3.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4 本章小结 |
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理水经验解析与启示 |
4.1 顺应环境的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
4.1.1 趋利避害——村落选址原则 |
4.1.2 因地制宜——形态布局理念 |
4.2 村水相融的村落营建手法 |
4.2.1 村落排蓄体系构建 |
4.2.2 水设施与公共空间 |
4.2.3 水设施与交通空间 |
4.3 节水利农的生产水设施建设措施 |
4.3.1 宏观流域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3.2 中观村落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3.3 微观农地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启示 |
4.4.1 防先于治的抗灾意识 |
4.4.2 自然做功的节能理念 |
4.4.3 丰蓄枯用的平衡智慧 |
4.4.4 水对空间的提升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 |
5.1 试验对象选取 |
5.1.1 选取原则 |
5.1.2 对象确定 |
5.1.3 蔡邓村概况 |
5.2 蔡邓村现状问题分析 |
5.2.1 无排水组织易内涝 |
5.2.2 缺乏绿地公共空间 |
5.3 雨水利用导向下蔡邓村基本居住单元规划模式探索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策略 |
5.3.3 规划模式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背景下郊野公园建设意义 |
1.1.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水资源浪费严重 |
1.1.3 黄土高原地区绿地建设困难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计算分析法 |
1.5.5 归纳演绎与模式推导法 |
2 郊野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
2.1 郊野公园的相关概念 |
2.2 郊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 |
2.3 郊野公园的主要分类 |
2.4 国外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4.1 英国 |
2.4.2 美国 |
2.4.3 加拿大 |
2.4.4 日本 |
2.5 国内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 |
2.5.1 香港 |
2.5.2 上海 |
2.5.3 北京 |
2.5.4 我国郊野公园建设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
2.6 我国郊野公园的营建策略探究 |
2.6.1 区域统筹,助力城乡生态网络构建 |
2.6.2 资源保护,打造郊野景观特色 |
2.6.3 设施完善,构建复合的功能体验 |
2.6.4 社区参与,完善管理运营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3 郊野公园与地质防护类绿地案例研究 |
3.1 斯达本郊野公园 |
3.1.1 项目简介 |
3.1.2 项目特色及借鉴意义 |
3.2 坎珀当郊野公园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设计特色 |
3.2.3 借鉴意义 |
3.3 上海闵行浦江郊野公园 |
3.3.1 项目简介 |
3.3.2 项目设计特色 |
3.3.3 借鉴意义 |
3.4 晋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特色 |
3.4.3 项目经验 |
3.5 深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设计特色 |
3.5.3 借鉴经验 |
3.6 本章小结 |
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与营建技术研究 |
4.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2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概况 |
4.2.1 自然条件 |
4.2.2 人文条件 |
4.3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公园建设现状 |
4.4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4.5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 |
4.5.1 生态脆弱,地质灾害常发 |
4.5.2 降雨稀少,水资源短缺 |
4.5.3 植被缺乏,景观单一 |
4.6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原则 |
4.6.1 生态安全的原则 |
4.6.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6.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4.6.4 突出特色的原则 |
4.6.5 三生共融的原则 |
4.7 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设计方法探究 |
4.7.1 地质安全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护 |
4.7.2 雨水收集节水栽植方法探究 |
4.7.3 地域性景观塑造 |
4.8 本章小结 |
5 秦安县西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
5.1 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现状综合分析 |
5.2 设计策略 |
5.2.1 “安全生态”,兼顾地质防护与水土保持 |
5.2.2 “开源节流”,统筹雨水收集与节水栽植 |
5.2.3 “美观实用”,并重景观塑造与功能完善 |
5.3 规划设计 |
5.3.1 总平面图 |
5.3.2 鸟瞰图 |
5.3.3 总体分区与结构 |
5.3.4 分区详细规划设计 |
5.4 节水专项 |
5.5 节水型植物研究与应用专项 |
5.5.1 节水型植物群落的配置 |
5.5.2 基于节水视角的植物景观分区 |
5.6 其它专项设计 |
5.6.1 竖向设计专项 |
5.6.2 道路专项设计 |
5.6.3 驳岸专项设计 |
5.6.4 服务设施设计 |
5.6.5 标示体系设计 |
5.6.6 节事活动专项 |
5.7 用地平衡表 |
6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黄土丘陵区全年覆膜下土壤水热盐变化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气候干旱化与土壤干燥化 |
1.1.1 气候干旱化 |
1.1.2 土壤干燥化 |
1.2 黄土高原旱作农林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旱作农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旱作农业研究现状 |
1.2.3 黄土高原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 覆膜与微集雨技术研究进展 |
1.4 覆膜土壤水热盐运移试验研究现状 |
1.5 土壤水热运移模拟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试验区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 2014—2017年气象分析 |
2.7 模型评价指标 |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全年覆膜下土壤水热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3.1 黑、白膜覆盖下土壤水分特征变化 |
3.1.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
3.1.2 土壤储水量变化特征 |
3.1.3 土壤含水量周年变化 |
3.2 降雨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
3.3 黑、白膜覆盖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3.3.1 不同土层温度昼夜变化特征 |
3.3.2 土壤温度四季昼夜变化特征 |
3.3.3 典型气象条件下温度昼夜变化特征 |
3.3.4 土壤温度振幅变化 |
3.3.5 土层温度的相关性 |
3.3.6 土壤温度周年变化特征 |
3.4 覆膜下土壤水热耦合运移特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年覆膜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4.1 三种处理下土壤盐分变化规律 |
4.1.1 土壤盐分变化规律描述 |
4.1.2 土壤盐分周年分层变化特点 |
4.1.3 不同季节土壤盐分统计分析 |
4.2 三种处理土壤水势的垂直变化特征 |
4.3 不同季节土壤水热盐变化 |
4.3.1 土壤水盐变化特征 |
4.3.2 土壤热盐变化特征 |
4.3.3 土壤水热盐的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下非生育期土壤深层水分恢复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非生育期气象及时段划分 |
5.2 非生育期土壤温度特征 |
5.2.1 典型晴天土壤温度日变化 |
5.2.2 土壤日平均温度的变化 |
5.2.3 非生育期土壤冻融特征 |
5.2.4 非生育期土壤积温 |
5.3 典型覆盖对土壤深层含水量的影响 |
5.3.1 土壤含水量阶段变化 |
5.3.2 覆膜土壤含水量恢复情况 |
5.4 影响土壤水分因子的通径分析 |
5.4.1 因变量γ的正态性检验 |
5.4.2 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4.3 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5.4.4 土壤含水量与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覆膜土壤水热盐分布模拟与验证 |
6.1 HYDRUS模型简介 |
6.2 数学模型构建 |
6.2.1 土壤水分运动方程 |
6.2.2 土壤热流运动方程 |
6.2.3 土壤溶质运移方程 |
6.3 模拟过程 |
6.3.1 模拟区域 |
6.3.2 模拟内容、时间信息、输出信息设置 |
6.4 定解条件 |
6.4.1 初始条件 |
6.4.2 边界条件 |
6.4.3 观测点 |
6.5 模型参数 |
6.5.1 土壤物理参数 |
6.5.2 土壤温度模拟参数 |
6.5.3 溶质迁移参数 |
6.6 模拟结果与验证 |
6.6.1 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6.6.2 模型结果检验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监测 |
1.2.2 SWAT模型 |
1.2.3 EPIC模型应用 |
1.2.4 旱区雨水资源调控利用 |
1.2.5 田间自动监测 |
1.2.6 农业智慧化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土保持高效农业模式的应用监测与技术提升需求 |
2.1 梯田大棚农业水土环境监测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水土流失情况 |
2.1.2.1 梯田大田暴雨侵蚀情况 |
2.1.2.2 梯田大棚暴雨侵蚀情况 |
2.1.3 调控工程建设情况 |
2.1.3.1 梯田水资源调控措施概况 |
2.1.3.2 滤清系统水沙调控措施概况 |
2.1.4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及其效益 |
2.1.4.1 水窖的水沙调控作用 |
2.1.4.2 滤清系统的水沙调控作用 |
2.1.5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前景 |
2.2 梯田果园的水-土-果监测分析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监测指标与方法 |
2.2.3 试验区果园水资源现状 |
2.2.3.1 试验区雨水资源利用 |
2.2.3.2 试验区果树水分供求关系 |
2.2.4 试验区果园土壤水分布 |
2.2.4.1 果园土壤水垂直分布规律 |
2.2.4.2 不同高程果园土壤水分布 |
2.2.5 梯田红富士苹果品质现状监测分析 |
2.2.5.1 不同高程果园果实品质分析 |
2.2.5.2 不同降雨年型果实品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理论及体系构建 |
3.1 农业起源与发展 |
3.1.1 我国农业起源 |
3.1.2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
3.2 农业的分类 |
3.3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
3.3.1 现代农业的演变 |
3.3.2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内涵 |
3.3.3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系统构成 |
3.3.4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的技术组成 |
3.3.4.1 智慧农业农作物生长信息感知技术 |
3.3.4.2 智慧水土保持水土流失侵蚀沟监测 |
3.3.4.3 产品溯源功能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中枢处理系统 |
4.1 中枢处理系统集成 |
4.1.1 SWAT模型功能原理 |
4.1.2 EPIC模型功能原理 |
4.1.3 灌渠渠道水沙节水调控模型原理 |
4.1.4 中枢处理系统软件的有机集成 |
4.2 中枢处理系统的功能 |
4.2.1 智能接收田间感知端点的监测数据 |
4.2.2 分析计算田间监测数据 |
4.2.3 决策信息反馈 |
4.3 中枢处理系统智能分析评估功能的运作 |
4.3.1 智能输出模块前台界面设计 |
4.3.2 数据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感知端点能量传输断点诊断 |
5.1 数据感知端点网络故障类型 |
5.2 基于竞争网络算法的SN故障诊断技术 |
5.2.1 竞争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 |
5.2.2 竞争学习原则 |
5.2.3 其他相关概念 |
5.3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
5.3.1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介绍 |
5.3.2 学习算法 |
5.4 利用竞争网络进行试验样本分类 |
5.4.1 试验样本分类问题概述 |
5.4.2 处理步骤 |
5.5 仿真与评估 |
5.5.1 实验环境与数据选择 |
5.5.2 仿真结果与性能评估 |
5.5.2.1 自组织映射地图结果 |
5.5.2.2 结果评价与性能度量 |
5.5.3 软件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在梯田大棚的应用设计 |
6.1 样地基本情况 |
6.1.1 梯田大棚概况 |
6.1.2 示范点梯田大棚水沙调控系统概况 |
6.2 系统设计 |
6.2.1 水沙调控模块系统设计 |
6.2.1.1 智慧水土保持梯田大棚雨水排导收集 |
6.2.1.2 智慧型水土保持自动净化系统搭建 |
6.2.1.3 雨水储存和水资源自主调用模块 |
6.2.2 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
6.2.3 控制器选型 |
6.2.4 控制模式设计 |
6.2.5 基于Web的访问设计 |
6.3 系统调试 |
6.3.1 信息采集系统调试 |
6.3.2 控制系统调试 |
6.3.3 基于Web的访问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在山地果园的应用设计 |
7.1 山地果园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设计 |
7.1.1 数据采集模块 |
7.1.2 信息交互模块 |
7.1.3 决策方案反馈模块 |
7.2 山地果园物联网集成监测系统 |
7.2.1 山地果园应用集成传感网络设备 |
7.2.2 果实生长感知平台 |
7.2.3 空中移动感知应用集成设备 |
7.2.4 山地果园物联网集成监测系统应用 |
7.3 基于智慧农业的山地果园智能灌溉 |
7.3.1 作物的全生育期 |
7.3.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优化模型 |
7.3.3.1 有限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优化分配问题 |
7.3.3.2 基于萤火虫优化算法的非充分灌溉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黄土高原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试验研究 ——以山地苹果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林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果园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果树根系分布研究 |
1.2.4 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区田间试验设计及工程布设 |
2.2.1 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概述 |
2.2.2 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田间试验方案 |
2.2.3 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田间工程设计 |
2.3 试验布置方案与测试项目 |
2.3.1 试验地气象因子监测 |
2.3.2 土壤水分测量点布设与水分测定 |
2.3.3 典型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测定 |
2.3.4 对苹果树根系的测定 |
2.3.5 苹果树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RWCI系统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
3.1 无防渗层RWCI技术土壤水分效应 |
3.1.1 土壤水分垂向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
3.1.3 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间的相关关系 |
3.2 有防渗层RWCI技术土壤水分效应 |
3.2.1 土壤水分垂向变化特征 |
3.2.2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
3.2.3 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间的相关关系 |
3.3 有防水层和无防渗层RWCI技术土壤水分效应比较 |
3.3.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比较 |
3.3.2 全土层均值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化比较 |
3.3.3 分土层均值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化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WCI系统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特征 |
4.1 鱼鳞坑和裸露坡地土壤水分对典型降雨的响应特征 |
4.2 无防渗层设计RWCI技术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特征 |
4.2.1 雨后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4.2.2 雨后各土层土壤水分增加情况 |
4.2.3 雨后果园土壤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 |
4.3 有防渗层RWCI系技术土壤水分对典型降雨的响应特征 |
4.3.1 雨后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4.3.2 雨后各土层土壤水分增加情况 |
4.3.3 雨后果园土壤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 |
4.4 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RWCI技术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特征对比 |
4.4.1 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特征对比 |
4.4.2 雨后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土壤平均含水率状况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RWCI技术对果树根系空间分布以及产量的影响 |
5.1 有防渗层RWCI技术下果树根系空间分布 |
5.1.1 果园各土层取样发生率 |
5.1.2 果树根系干质量密度分布特征 |
5.1.3 果园比根长垂直分布特征 |
5.1.4 果园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布特征 |
5.2 无防渗层RWCI技术下果树根系空间分布 |
5.2.1 果园各土层取样发生率 |
5.2.2 果树根系干质量密度分布特征 |
5.2.3 果园比根长垂直分布的影响 |
5.2.4 果园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布特征 |
5.3 有防渗层与无防渗层设计RWCI技术果树根系空间分布比较 |
5.3.1 果树根系干质量密度比较 |
5.3.2 果树根系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较 |
5.3.3 果树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比较 |
5.4 RWCI系统对黄土高原旱地果园苹果产量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土丘陵区典型梯田果园雨水利用效率提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雨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
1.2.2 黄土区果园土壤水分养分研究进展 |
1.2.3 苹果园土壤养分施肥研究进展 |
1.2.4 苹果园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黄土丘陵区梯田果园水分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
1.4.2 黄土丘陵区梯田果园水肥耦合调控优化 |
1.4.3 果实品质主影响因素探讨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案 |
2.2.1 气象资料获取 |
2.2.2 补灌补肥正交试验设计 |
2.2.3 土壤和果实样品采集 |
2.2.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2.2.5 果实指标评价方法 |
第三章 试验区果园雨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
3.1 试验区果园雨水利用现状 |
3.1.1 试验区雨水资源化的涵义 |
3.1.2 试验区果园雨水利用 |
3.1.3 试验区果树需水和降雨补给情况 |
3.2 典型梯田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分布特征 |
3.2.1 试验区果园土壤水分沿土层分布规律分析 |
3.2.2 不同高程梯田果园土壤水分布特征 |
3.2.3 试验区果园土壤养分沿土层分布特征 |
3.2.4 不同高程果园土壤养分状况 |
3.3 果园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梯田果园集雨补灌补肥效应分析 |
4.1 果园水分利用效率 |
4.1.1 果园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4.1.2 补灌水量与增产量的关系 |
4.2 不同补灌补肥处理效应分析 |
4.2.1 不同补灌补肥处理产量和果形分析 |
4.2.2 不同补灌补肥处理对果实品质分析 |
4.3 补灌补肥管理方案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品质主影响因素分析 |
5.1 黄土丘陵区红富士果实品质随高程的变化关系 |
5.2 典型梯田果园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5.2.1 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
5.2.2 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文章 |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集水农业 |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
1.4 节水灌溉研究 |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
1.5 有限灌溉 |
1.5.1 有限灌溉含义 |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土壤理化性质 |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降雨量 |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
2.4.3 土壤温度测定 |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4.1.1 苗期 |
4.1.2 大喇叭口期 |
4.1.3 抽雄扬花期 |
4.1.4 灌浆期 |
4.1.5 收获期 |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1.1 全氮含量 |
5.1.2 全磷含量 |
5.1.3 全钾含量 |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1 碱解氮含量 |
5.2.2 速效磷含量 |
5.2.3 速效钾含量 |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
6.1.1 茎秆 |
6.1.2 叶片 |
6.1.3 籽粒 |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
6.2.1 茎秆 |
6.2.2 叶片 |
6.2.3 籽粒 |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
6.3.1 茎秆 |
6.3.2 叶片 |
6.3.3 籽粒 |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6.4.1 全氮吸收量 |
6.4.2 全磷吸收量 |
6.4.3 全钾吸收量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7.2.1 各年份耗水量 |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9.1.1 株高 |
9.1.2 叶面积 |
9.1.3 单株干物质量 |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9.2.1 穗长 |
9.2.2 穗粗 |
9.2.3 突尖长 |
9.2.4 百粒重 |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
9.2.6 穗粒数 |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
9.7.1 总投入 |
9.7.2 总收入 |
9.7.3 产投比 |
9.7.4 净收益 |
9.8 讨论 |
9.9 小结 |
第十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节水农业研究进展 |
1.2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地位 |
1.2.1 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具有极端重要性 |
1.2.2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
1.2.3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条件 |
1.3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
2.1.1 水资源量 |
2.1.2 水资源的特点 |
2.1.3 区域水环境现状 |
2.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日益加重,供需矛盾突出 |
2.3.2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
2.3.3 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影响区域整体发展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问题突出 |
2.4 影响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主要制约因素 |
2.4.1 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 |
2.4.2 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 |
2.4.3 灌区工程配套不全,老化失修严重 |
2.4.4 节水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 |
2.4.5 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 |
2.4.6 节水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2.4.7 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 |
2.4.8 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 |
2.4.9 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
第三章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技术措施 |
3.1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3.1.1 开采利用地下水 |
3.1.2 多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等)的联合利用 |
3.1.3 开展集雨节水 |
3.1.4 劣质水(微咸水、污水等)的转化利用 |
3.2 工程节水技术 |
3.2.1 修建水利工程,对现有灌区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 |
3.2.2 加强渠道防渗衬砌 |
3.2.3 铺设低压管道输水 |
3.2.4 平整土地,沟畦改造,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
3.2.5 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膜下灌节水新技术 |
3.3 农艺节水技术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3.3.2 耕作保墒节水技术 |
3.3.3 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 |
3.3.4 地面覆盖技术 |
3.3.5 水肥耦合技术 |
3.3.6 设施农业节水技术 |
3.3.7 化学节水技术 |
3.3.8 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或培育节水抗旱作物品种 |
3.4 管理节水 |
3.4.1 加强节水宣传,树立节水意识 |
3.4.2 加强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
3.4.3 加强工程和灌溉管理,提高科学用水水平 |
3.4.4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
3.4.5 建立健全节水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
3.4.6 积极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节水农业体制创新 |
3.4.7 加快建立节水投入新机制,加大节水农业投入力度 |
3.4.8 制定和推行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 |
3.4.9 建立水资源高效用水监控与评估体系 |
3.4.10 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技术支持体系 |
3.4.11 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 |
第四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节水技术途径 |
4.1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区划 |
4.1.1 分区的目的和意义 |
4.1.2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4.1.3 分区的方案 |
4.2 西北分区节水农业发展技术途径 |
4.2.1 内蒙古高原区 |
4.2.2 西北黄土高原区 |
4.2.2.1 宁蒙河套平原及阴山南麓地区 |
4.2.2.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2.3 陇中宁南海东黄土丘陵区 |
4.2.2.4 陕北陇东黄土丘陵残塬区 |
4.2.2.5 陕西关中平原区 |
4.2.3 川陕山丘盆地区 |
4.2.4 西北内陆区 |
4.2.4.1 北疆准噶尔盆地及其河谷平原区 |
4.2.4.2 南疆塔里木盆地周沿区 |
4.2.4.3 东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区 |
4.2.4.4 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区 |
4.2.5 青藏高原区 |
4.2.5.1 青海高原区 |
4.2.5.2 甘南高原区 |
第五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途径 |
5.1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 |
5.2 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全面推进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建设 |
5.3 加强旱地节水农业建设,实施水旱并举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 |
5.4 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加强管理 |
5.5 建立健全节水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完善服务 |
第六章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
6.1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及承载力分析 |
6.1.1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 |
6.1.2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6.2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6.3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 |
6.4 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黄土丘陵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D]. 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秦安西山郊野公园为例[D]. 张永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黄土丘陵区全年覆膜下土壤水热盐变化及数值模拟[D]. 吴贤忠.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5]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型智慧农业研究[D]. 花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09)
- [6]黄土高原雨水集聚深层入渗技术试验研究 ——以山地苹果园为例[D]. 宋小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7]黄土丘陵区典型梯田果园雨水利用效率提升试验研究[D]. 周媚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10]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