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枣贮藏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鲜枣贮藏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前鲜枣贮藏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建新[1](2019)在《枣果实成熟及干燥过程中特征性香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枣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快速气相电子鼻(GC-flash e-nose)等分析手段,全面研究了枣中的特征性香气物质,明确了枣在鲜熟及干熟过程中特征性香气物质及其前体物质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加工方式对枣特征性香气的影响。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10个不同品种鲜枣中共检测到51种香气成分,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己酸、己醛、反式-2-己烯醛、顺式-2-庚烯醛和苯甲醛,它们对鲜枣香气的贡献率超过70%。通过GC-MS结合E-nose将10个品种的鲜枣香气特征分为2类,其中,骏枣、平顶大枣、金丝小枣和灵武长枣分为一类;板枣、圆枣、木枣、相枣和冬枣分为第二类。不同品种的鲜枣香气可以基于电子鼻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气相色谱质谱结果的聚类分析有效判定和区分。气相色谱质谱联合结合电子鼻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不同鲜枣品种间的特征性香气差异。此外,作为市场上的主销品种,骏枣表现出优良的香味(种类丰富、含量高)。(2)在骏枣的绿熟期、黄熟期、半红熟期和红熟期分别检测得到22种、25种、24种和27种香气成分。醇类(2-乙基-1-己醇、苯甲醇),酸类(己酸、辛酸和癸酸)和醛类(己醛、反式-2-己烯醛、苯甲醛和壬醛)是鲜熟期骏枣中最为主要的香气成分。其中,反式-2-己烯醛是最丰富的香气成分,其含量从绿熟期的169.2μg/kg升高到红熟期的733.4μg/kg。从香气的前体物质来看,葡萄糖和果糖在成熟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十六酸,十六烯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要的脂肪酸,其中,十六烯酸呈上升趋势,油酸呈下降趋势;天门冬酰胺(下降趋势)和脯氨酸(上升趋势)是鲜熟期骏枣中的主要氨基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电子鼻技术综合分析结果得出,骏枣在半红熟期总醛香气含量最高(59.33%),表现出最佳的整体香气。(3)在枣的干熟期S1~S6的香气物质种类分别是27种、27种、22种、20种、14种和18种。枣在S5干熟阶段与S6干熟阶段表现出相似的香气,而与S1~S4的香气差异明显。枣在干熟期S1~S6过程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而与蔗糖(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相反。同时,还检测到了8种脂肪酸和26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十四烯酸,十六烯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在枣干熟期S1~S6中的含量差异明显(p<0.05)。脯氨酸是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约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0%。利用PCA-X模型分析得到香气成分与其潜在的前体物质呈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枣在干熟期S6香气含量最高且电子鼻的响应结果最强是最佳的采收期。(4)酸类香气成分是干燥枣中的主要香气物质,占香气总量的90%以上。其中,乙酸、丙酸、丁酸、己酸和癸酸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在所有干燥方式的枣中均有检测到。就不同干燥方式的枣中香气组成而言,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枣香气含量最高为998.5μg/kg。压差闪蒸干燥得到的枣香气种类最多为26种。此外,气相色谱-质谱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的结果表明:热泵干燥、红外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制得的枣片的香气相似。尽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传感器型电子鼻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在对不同干燥枣的香气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该三种分析方式的结合可以提供综合性的枣香气分析手段。

刘妮雅[2](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沈雅珉,何三宁[3](2016)在《鲜枣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3个方面综述了我国鲜枣保鲜的研究现状,指出各种保鲜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了鲜枣保鲜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的鲜枣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李秀中[4](2016)在《鲜枣复合浓浆产品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药食同源的果品和我国特有的功能性食品之一。鲜枣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大,以鲜枣为主要原料的产品顺应了这个趋势,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对功能营养食品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枣复合浓浆的产品一般以干枣汁为主要原料,这相对鲜枣汁制品营养物质保留较少。开发以鲜枣浓缩汁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浓浆产品,可以提高鲜枣产业的综合效益,加快枣的深加工利用。为此,本研究以对女大学生对枣产品的消费偏好调查为基础,以鲜枣浓缩汁为主要原料,添加姜汁、黑糖及魔芋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一种鲜枣姜黑糖复合浓浆的配方,研究了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对研制的鲜枣姜黑糖复合浓浆、干枣姜黑糖复合浓浆和市售产品的品质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结果:(1)女大学生枣产品消费偏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收回的302份有效问卷中,女大学生对枣类食品的营养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枣的初级加工产品(干枣、鲜枣)购买频率比枣的深加工产品(枣类糕点、枣类饮品等)高。有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喜欢酸甜适中、甜味较凸显及口感偏粘稠的枣类饮品。选择与枣搭配构成饮品最多的是红糖/黑糖,有半数左右的调查对象选择液态和罐装作为枣类饮品的状态和包装形式。总体来看,女大学生喜欢具有一定营养功效、符合传统饮食搭配且价格适中的枣类饮品。(2)同上以枣、姜、黑糖为原料,采用模糊数学与响应面结合设计制作鲜枣姜黑糖复合浓浆饮品,其最佳配方为:枣浓缩汁与姜汁的质量比例为2.6:1,150 g混合浆汁中黑糖添加量为29 g,魔芋胶的添加量为0.4 g。此饮品颜色红棕色,冲泡后透亮、无杂质,枣和姜的气味协调,酸甜适口,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枣复合浓浆饮品。(3)该枣姜黑糖复合浓浆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17.95 mg/g和118.66 mg/100g,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分别为14.90 Trolox/100 g FW、9.76 Trolox/100 g FW和11.59 mg/g。说明该饮品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4)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和透光率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逐渐升高,总酚及黄酮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贮藏过程中产品品质的变化是影响其货架期的关键因素,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营养指标含量变化较小,整体变化趋势平缓,性质稳定。所以鲜枣复合浓浆类产品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贮藏,不影响其食用及功能品质。(5)不同枣复合浓浆的理化性质比较中,鲜枣复合浓浆产品较市销产品和干枣复合浓浆,其理化指标整体处于中间值,含量适中。抗氧化研究中,总酚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中的比较中,三种枣复合浓浆存在显着差异(P<0.05),鲜枣姜复合浓浆最高。说明鲜枣姜复合浓浆其抗氧化能力和抗坏血酸含量都优于干枣姜复合浓浆和市销产品,且糖、酸含量适中,总体品质高于市销产品。

张小康[5](2017)在《早中熟鲜食红枣保鲜措施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中熟鲜食枣保鲜技术为生产中的急需却极其匮乏。本研究以早熟的‘七月鲜’、‘早脆王’和中熟的‘阎良脆枣’为试材,在不同辅助处理措施下进行01℃冷藏,通过观测30d或90d后果实的保鲜效果和理化品质,筛选高效可行的保鲜方法;通过对1-MCP(1.0μL/L)处理后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测定和各指标变化的时序关系及1-MCP处理对各指标消长规律的影响分析,阐明1-MCP在早中熟红枣成熟衰老中的作用及生理基础。结果如下:(1)研究的6种薄膜保鲜袋中,仅ShX20能够在贮藏30d内使‘阎良脆枣’保持了较高的脆果率、硬度、抗坏血酸含量,故将ShX20选为最佳的包装袋,其实现的袋内0.33%1.80%CO2,19.37%20.43%O2,并赋有脱除乙烯功能的条件为‘阎良脆枣’适宜的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参数。1.0μL/L1-MCP室温(20℃)处理24h后复合ShX20包装的效果最为突出,贮藏30d后,抗坏血酸保存率高达84.25%,脆好果率达到98.30%,好果100%保持了青绿色,同时降低了脆腐率和软果率,处理操作简单,无公害、无残留,是富于应用前景的早熟枣保鲜方法。(2)‘七月鲜’的保鲜结果表明,0.5μL/L及0.1μL/L1-MCP处理果实的脆好果率要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μL/L1-MCP、保鲜剂及二者复合处理中复合处理的保鲜效果次之,可见反复处理果实会对果实造成一定伤害。(3)保鲜剂、保鲜剂+1-MCP处理‘早脆王’,果实的脆好果率要显着高于对照及1-MCP处理,并能显着降低果实的腐烂率。1-MCP单独处理下虽然没有达到好的保鲜效果,但果实腐烂率要低于保鲜膜对照。各处理间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太大差异。(4)1-MCP处理能降低枣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推迟其乙烯释放高峰的到来,减少贮藏前期糖类的消耗、Vc的损失及MDA的积累。降低果实LOX活性,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果实贮藏中的衰老过程,延长贮藏时间。

王欢[6](2014)在《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新疆阿克苏骏枣干枣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骏枣干枣的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优选出贮藏效果较好的处理,并测定分析其环磷酸腺苷(cAMP)及香气成分。文章探讨了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及对其生虫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骏枣干枣中含水量对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水量为23%的骏枣干枣,能够抑制乙烯的释放和呼吸强度,减慢水分含量的下降,减少糖、酸等营养成分的消耗,降低生虫率,保证了骏枣干枣的品质。2.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5℃)贮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骏枣干枣的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延缓Vc含量、总酸含量的下降,减少水分含量的散失,使得总糖含量略有升高,生虫率较低,骏枣干枣的品质较好。3.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NO处理使得骏枣干枣的乙烯释放量较小,呼吸强度较低,水分含量下降较慢,Vc含量下降缓慢,总糖含量上升幅度较大,总酸含量下降较慢,生虫率较小,延缓了生理代谢活动,延长了贮藏期限。4.对含水量为23%、低温(5℃)处理和NO处理的骏枣干枣,进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香气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骏枣干枣中cAMP进行测定,贮藏前骏枣干枣中cAMP含量较高,可达到350μg/g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骏枣干枣的cAMP含量减少,其中NO处理的cAMP含量下降较慢,较好的保留了骏枣干枣中的cAMP。(2)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用仪测定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骏枣干枣中主要香气成分为:酸类,酯类,醇类,烷烃类。贮藏30天,3个处理中共检测出47种化合物,其中6种化合物共有的,为螺[2.4]庚烷,反式-2-乙基-2-己烯-1-醇,棕榈酸乙酯,9-(邻-丙基苯基)-甲基酯,壬酸,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这些成分是骏枣干枣中的主要芳香物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损失较为严重,贮藏360天,3个处理共测得9种物质。

邹继伟[7](2014)在《红枣浆加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枣是中国特有的果品,色泽鲜美、口感酸甜适宜,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功效成分,是一种保健佳品,可润肺、治虚、养胃、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预防作用,是传统的药食兼用食物。新鲜红枣不耐储藏,在滞销年份水果因失水、霉烂等原因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红枣深加工及综合开发与利用便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首先对鲜枣和干枣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鲜枣浆加工工艺及保鲜进行研究,并将红枣浆应用于复合枣浆和红枣粉加工中,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陕北佳县木枣营养保健成分,发现鲜枣和干枣还原糖、总酸、Vc、多糖、黄酮及环磷酸腺苷含量等指标差别明显。鲜枣和干枣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4.74%和53.90%,总酸分别为0.36%和0.49%,Vc含量分别为335.63mg/100g和32.46mg/100g;发现鲜枣和干枣多糖含量分别为3.76%和5.74%,黄酮分别250.74mg/100g和397.32mg/100g,环磷酸腺苷含量分别为154.37μg/g和185.24μg/g。(2)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红枣浆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冬枣最佳去皮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为2%,浸泡时间为3min,碱液温度为85℃;打浆料水比为1∶1,添加黄原胶0.02%,海藻酸钠0.09%,CMC-Na0.06%时,得到的鲜枣浆风味浓郁,口感细腻,流动性和稳定性均佳。(3)试验表明:甘草提取液、茶多酚、Nisin和壳聚糖对鲜枣浆均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可有效提高鲜枣浆贮藏时间;研究确定了复合保鲜剂的配方为:甘草提取液1.50g·kg-1,Nisin溶液0.50g·kg-1,茶多酚溶液0.30g·kg-1,壳聚糖溶液0.30g·kg-1时,鲜枣浆的保鲜效果最佳。(4)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复合枣浆配方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枣山楂枸杞浆最佳配方为:红枣浆80g,山楂浆20g,枸杞浆15g,在复合浆中添加0.03%(w/v)黄原胶和0.03%(w/v) CMC-Na,可使其不分层,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红枣木瓜桂圆浆最佳配方为:红枣浆90g,木瓜浆15g,桂圆浆20g,在复合浆中添加0.06%(w/v)黄原胶和0.03%(w/v)海藻酸钠,可使其不分层,保持较好的稳定性。(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红枣浆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为0.303%、酶解时间为129min、酶解温度为44.3℃,此时红枣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65%。(6)试验结果表明,红枣浆制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红枣浆固形物含量为50%,麦芽糊精添加量为红枣浆50%,干燥时铺料厚度为5mm、干燥温度45-50℃、真空度300Pa,粉碎并过60目筛时,所得红枣粉水分小于4.00%、总糖为61.13%、Vc为87.43mg/100g,黄棕色,枣香浓郁,速溶性好。

白瑞甫[8](2011)在《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发展兵团经济、加强兵团建设的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不断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为广大团场职工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显示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使红枣产业作为兵团的特色农业走上高效发展之路,是当前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中种植规模、品种结构、栽培技术结构、红枣产业加工与销售、红枣产业组织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有以下三点结论:1.红枣基地建设初见成效;2.科学技术普遍应用;3.红枣产业逐步实现了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然后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弱化和克服内部劣势、消除外部威胁,并有矩阵分析法得出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接着,以农一师十团作为典型个例进行详细叙述和分析,从十团的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中得到红枣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总结出对整个兵团发展红枣产业的启示。最后,本文针对问题对兵团红枣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发展兵团红枣产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兵团红枣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提出了的指导性意见。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创新性成果:1.通过研究解决当前兵团红枣产业中种植基地管理松散、加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实现红枣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加工业进一步提高,枣果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2.通过对兵团红枣经营组织模式与协调发展机制分析与研究,找到加长红枣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的方法和途径,并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联结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健全等问题;3.通过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分析,保障兵团红枣产业顺利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并提供各方收益,促进兵团经济快速增长。

张元华[9](2010)在《甘肃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文中认为晋枣贮藏保鲜已成为宁县红枣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咽喉,开展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值创汇、促进宁县枣果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王林云[10](2010)在《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鲜食枣果实皮薄肉脆,营养丰富,已成为我国果树发展的热点。本研究以鲁北冬枣、北京鸡蛋枣、鲜优3号为试材,于2009年5月至10月对其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特性及遮阴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比叶重、叶绿素和糖含量等参数。结果如下:1. 5月、7月和9月,3个鲜食枣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5月份光合午休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7月和9月由非限制因素引起。2. 3个鲜食枣品种的光补偿点为5.8-49.1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414.3-1728.6μmol·m-2·s-1,是阳生植物。CO2补偿点在28.2-55.6μmol·m-2·s-1之间,CO2饱和点在955.0-1352.5μmol·m-2·s-1之间。羧化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为:北京鸡蛋枣>鲜优3号>鲁北冬枣。3. 3个鲜食枣品种的比叶重与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呈正相关;叶绿素a、b和总含量差异不是引起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鲁北冬枣和北京鸡蛋枣还原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高于鲜优3号,与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鲁北冬枣叶片气孔密度显着高于北京鸡蛋枣和鲜优3号,而气孔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着;3者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方面均达到显着性差异,表明鲜食枣叶片解剖结构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5.多云天气鲜食枣光合强度及光合速率低于晴天。6.北京鸡蛋枣的Fv/Fm值大于鲁北冬枣和鲜优3号,具有更强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三者ΦPSⅡ值均在11:00时降到最低,此时高光照强度导致了ETR与NPQ的上升,却导致ΦPSⅡ与qP的显着下降。7.在不同遮阴条件下,鲁北冬枣叶片Fv/Fm、Fv/Fo和ΦPSⅡ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遮阴75%和遮阴50%的叶片叶绿素a、b和总含量及糖、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未遮阴的,叶绿素a/b值则显着低于未遮阴的。遮阴50%的叶片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强,适度遮阴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枣树的正常生长。

二、目前鲜枣贮藏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鲜枣贮藏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枣果实成熟及干燥过程中特征性香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枣种质资源概述
    1.2 枣香气的形成
    1.3 枣香气的提取和检测技术
        1.3.1 枣香气的提取技术
        1.3.2 枣香气的检测技术
    1.4 枣香气的研究进展
        1.4.1 鲜食枣特征香气研究进展
        1.4.2 红枣特征香气研究进展
        1.4.3 枣加工产品香气研究进展
    1.5 枣香气影响因素
        1.5.1 内部因素
        1.5.2 外部因素
    1.6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6.2 项目来源及研究目的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GC-MS耦合E-nose的鲜枣特征香气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1.3 香气测定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鲜枣香气成分
        2.2.2 鲜枣香气成分定量分析
        2.2.3 聚类分析
        2.2.4 鲜枣香气的电子鼻分析
        2.2.5 感官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枣的鲜熟期特征香气及其前体物质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3.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1.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3.1.2.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3.1.2.3 香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3 电子鼻分析不同成熟度枣香气
        3.1.4 不同成熟度枣的大小、水分、维生素 C 和香气前体的测定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不同成熟期骏枣的香气
        3.2.2 电子鼻分析不同成熟期骏枣的香气成分
        3.2.3 果实大小、含水量和维生素C含量
        3.2.4 糖含量分析
        3.2.5 脂肪酸含量分析
        3.2.6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3.3 结论
第四章 红枣干熟期特征挥发性香气及其相关前体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4.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香气分析
        4.1.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4.1.2.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4.1.2.3 香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1.3 电子鼻分析不同成熟度枣香气
        4.1.4 不同干熟度枣的质量、水分含量、维生素C和香气前体的测定
        4.1.4.1 不同干熟度枣的质量、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4.1.4.2 糖测定
        4.1.4.3 脂肪酸测定
        4.1.4.4 游离氨基酸测定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干熟期骏枣的香气分析
        4.2.2 香气的电子鼻分析
        4.2.3 果实重量、含水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
        4.2.4 糖分析
        4.2.5 脂肪酸分析
        4.2.6 游离氨基酸分析
        4.2.7 PCA-X模型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枣香气影响的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枣的不同干燥方法
        5.1.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1.3.1 样品准备
        5.1.3.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5.1.3.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1.4 传感器型电子鼻分析
        5.1.5 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讨论
        5.2.1 不同干燥方式枣的香气分析
        5.2.2 传感器电子鼻分析
        5.2.3 气相色谱快速电子鼻分析
        5.2.4 气相色谱质谱、传感器型电子鼻和快速电子鼻的比较分析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香气提取检测技术的结合
        6.3.2 香气前体物质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6.3.3 香气的调控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3)鲜枣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鲜枣采后保鲜技术
    1.1 物理保鲜技术
        1.1.1 气调保鲜
        1.1.2 热处理保鲜
        1.1.3 冷藏保鲜
        1.1.4 减压保鲜
        1.1.5 臭氧保鲜
    1.2 化学保鲜技术
        1.2.1 化学保鲜剂保鲜
        1.2.2 涂膜保鲜
    1.3 生物保鲜技术
        1.3.1 微生物保鲜
        1.3.2 天然提取物保鲜
2 展望

(4)鲜枣复合浓浆产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枣简介
        1.1.1 枣的品种与分布
        1.1.2 枣的营养成分
        1.1.3 枣中的化学性成分
        1.1.4 枣的药用价值
        1.1.5 红枣加工利用现状
    1.2 生姜简介
    1.3 果蔬汁饮料的加工利用现状
        1.3.1 果蔬汁饮品的加工利用现状
        1.3.2 红枣汁饮品的加工利用现状
    1.4 市场调查
        1.4.1 市场调查的方法
        1.4.2 问卷调查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女大学生枣产品消费偏好调查分析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
        2.1.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消费者基本特征分析
        2.2.2 饮品及枣产品的认知和消费偏好
        2.2.3 对枣饮品的消费偏好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鲜枣姜黑糖复合浓浆产品的研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工艺流程
        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2.3 响应面实验设计
        3.2.4 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3.2.5 评定人员的选择及评定标准
        3.2.6 抗氧化性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3.3.2.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3.3.3 复配对功能性物质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鲜枣复合浓浆常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可滴定酸测定
        4.2.2 总糖和还原糖测定
        4.2.3 透光率测定
        4.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4.2.5 总Vc含量测定
        4.2.6 总酚的测定
        4.2.7 总黄酮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4.3.2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变化
        4.3.3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总糖含量变化
        4.3.4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透光率的变化
        4.3.5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Vc的变化
        4.3.6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总酚含量的变化
        4.3.7 鲜枣复合浓浆产品在贮藏期间黄酮含量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品质的对比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可滴定酸测定
        5.2.2 总糖测定
        5.2.3 透光率测定
        5.2.4 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5.2.5 粘度测定
        5.2.6 总Vc含量测定
        5.2.7 抗氧化性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理化性质的比较
        5.3.2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Vc含量的比较
        5.3.3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总酚含量的比较
        5.3.4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总黄酮的比较
        5.3.5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5.3.6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5.3.7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总还原力的比较
        5.3.8 不同枣姜黑糖复合浓浆总品质的比较
    5.4 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早中熟鲜食红枣保鲜措施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影响枣果贮藏保鲜的因素
        1.2.2 鲜食红枣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红枣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阎良脆枣’冷藏辅助措施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指标测定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类聚乙烯(PE)袋对‘阎良脆枣’的保鲜效应
        2.2.2 不同包装量和装载量对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
        2.2.3 水分、气体耦合处理对鲜枣保鲜效应的影响
        2.2.4 1-MCP处理对枣的保鲜效应
        2.2.5 温度对枣保鲜效应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1-MCP对两种早熟鲜枣的保鲜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 1-MCP对‘七月鲜’的保鲜效应
        3.2.2 1-MCP和保鲜剂对‘早脆王’的保鲜效应
        3.2.3 1-MCP和保鲜剂处理‘七月鲜’的货架期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1-MCP对鲜食枣保鲜的生理机制的研究
    4.1 材料及处理
    4.2 测定指标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1-MCP处理对枣果保鲜期的影响
        4.3.2 1-MCP对贮藏期间枣果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速率的影响
        4.3.3 1-MCP对‘阎良脆枣’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4.3.4 1-MCP对‘阎良脆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4.3.5 1-MCP对‘阎良脆枣’淀粉含量的影响
        4.3.6 1-MCP对‘阎良脆枣’抗坏血酸(Vc)含量的影响
        4.3.7 1-MCP对‘阎良脆枣’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4.3.8 1-MCP对‘阎良脆枣’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3.9 1-MCP对‘阎良脆枣’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4.3.10 1-MCP对‘阎良脆枣’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4.3.11 1-MCP对‘阎良脆枣’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4.3.12 1-MCP对‘阎良脆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枣的资源现状
        1.1.1 简介
        1.1.2 新疆红枣的栽培
    1.2 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3 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骏枣干枣中含水量对贮期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试验处理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的变化
        2.2.2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乙烯释放量变化
        2.2.3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呼吸强度变化
        2.2.4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 Vc 含量变化
        2.2.5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总糖含量变化
        2.2.6 不同含水量骏枣干枣贮期总酸含量变化
        2.2.7 不同含水量对骏枣干枣贮期生虫率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贮藏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及设备
        3.1.4 试验处理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呼吸强度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 Vc 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总糖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温度对骏枣干枣贮期总酸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温度条件下骏枣干枣贮期的生虫率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及设备
        4.1.4 试验处理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水分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4.2.3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呼吸强度的影响
        4.2.4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 Vc 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总糖含量的影响
        4.2.6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总酸含量的影响
        4.2.7 不同气体成分对骏枣干枣生虫率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骏枣干枣贮藏过程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香气成分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仪器及设备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骏枣干枣 cAMP 的分析及含量变化的研究
        5.2.2 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的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骏枣干枣生理变化
    6.2 骏枣干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变化
    6.3 骏枣干枣中的香气成分
    6.4 骏枣干枣的贮藏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红枣浆加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红枣
    1.2 红枣浆加工技术现状
        1.2.1 果蔬浆的开发优势
        1.2.2 果蔬浆的研究进展
        1.2.3 红枣浆加工研究现状
    1.3 红枣浆开发应用研究
        1.3.1 饮料加工
        1.3.2 红枣粉加工
        1.3.3 枣酱加工
        1.3.4 红枣果冻加工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鲜枣与干枣品质分析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原料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2.1 感官性状分析
        2.2.2 营养成分分析
        2.2.3 功效成分分析
        2.2.4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鲜枣干枣感官性状分析
        2.3.2 鲜枣干枣营养成分分析
        2.3.3 鲜枣干枣功效成分分析
        2.3.4 鲜枣干枣营养保健功能探讨
    2.4 小结
3 鲜枣浆保鲜剂设计及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原料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1 工艺流程
        3.2.2 鲜枣去皮试验
        3.2.3 打浆试验
        3.2.4 鲜枣浆保鲜试验
        3.2.5 鲜枣浆稳定性研究
        3.2.6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碱液去皮工艺参数的确定
        3.3.2 料水比对红枣浆的影响
        3.3.3 单一保鲜剂对鲜枣浆的贮藏效果
        3.3.4 复合保鲜剂对鲜枣浆的贮藏效果
        3.3.5 红枣浆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
    3.4 小结
4 复合枣浆配方与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1 工艺流程
        4.2.2 五种果浆的制备
        4.2.3 复合红枣浆配方设计
        4.2.4 复合红枣浆稳定性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方一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配方一正交试验结果
        4.3.3 配方一稳定性研究结果
        4.3.4 配方二单因素试验结果
        4.3.5 配方二正交试验结果
        4.3.6 配方二稳定性研究结果
    4.4 小结
5 红枣浆制粉工艺研究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试验原料
        5.1.2 药品与试剂
        5.1.3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2.1 工艺流程
        5.2.2 酶解试验
        5.2.3 红枣浆三种干燥方法
        5.2.4 真空干燥红枣浆工艺优化
        5.2.5 红枣粉粉碎试验
        5.2.6 三种红枣粉制备方法
        5.2.7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枣浆酶解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5.3.2 枣浆酶解响应曲面试验优化结果
        5.3.3 红枣浆适宜干燥方式的确定
        5.3.4 枣浆浓度的影响
        5.3.5 枣浆中助干剂的确定
        5.3.6 枣浆铺盘厚度的确定
        5.3.7 干燥温度对枣粉品质的影响
        5.3.8 真空度对枣浆干燥的影响
        5.3.9 红枣粉粒度的选择
        5.3.10 三种方法制备红枣粉比较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有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本文相关理论的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兵团红枣的生产现状
        3.1.1 兵团红枣的生产规模
        3.1.2 兵团红枣的产品结构
        3.1.3 兵团红枣的空间布局
        3.1.4 栽培模式和技术结构
    3.2 兵团红枣产业的加工与销售现状
        3.2.1 兵团红枣产业化的加工与深加工现状
        3.2.2 贮藏保鲜先进技术
        3.2.3 兵团红枣产业化的市场营销现状
    3.3 兵团红枣产业的经营组织模式现状
        3.3.1 "公司+种植户"或"公司+基地+种植户"模式
        3.3.2 "合作经济组织+种植户"模式
        3.3.3 "行业协会+种植户"模式
        3.3.4 "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3.4 发展现状的特点总结
        3.4.1 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3.4.2 科学技术普遍应用
        3.4.3 兵团红枣产业逐步实现了经营模式多样化
    3.5 红枣产业的发展对兵团经济的影响
        3.5.1 红枣产业对兵团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在增加
        3.5.2 兵团红枣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团场职工的收入
        3.5.3 红枣产业利于兵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4.1.1 自然条件优势
        4.1.2 土地资源优势
        4.1.3 区位决定的产品特色优势
        4.1.4 劳动力资源丰富
        4.1.5 兵团政策优势
    4.2 内部环境劣势分析
        4.2.1 品种退后品质下降,枣园管理松散
        4.2.2 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
        4.2.3 认识定位较低,缺乏品牌意识
        4.2.4 加工体系还未形成,产品附加值低
        4.2.5 组织化程度低,中介组织不完善
        4.2.6 交通不便利
    4.3 外部环境机遇分析
        4.3.1 国家宏观条件推动红枣产业发展
        4.3.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枣产业技术进步
        4.3.3 广阔的市场前景
    4.4 外部环境挑战分析
        4.4.1 国内市场
        4.4.2 国际市场
        4.4.3 深加工技术的挑战
    4.5 矩阵分析
第五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典型个例分析
    5.1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发展历程
    5.2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5.2.1 十团红枣种植现状
        5.2.2 十团红枣加工现状
        5.2.3 十团红枣销售现状
        5.2.4 十团红枣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现状
    5.3 农一师十团红枣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5.4 对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兵团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快兵团红枣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6.1.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发展布局
        6.1.2 抓好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建园
    6.2 加快兵团红枣产业的加工业发展进程
        6.2.1 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深化红枣的产品加工
        6.2.2 开拓营销市场,创造红枣品牌
        6.2.3 建立营销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6.2.4 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和完善行业组织
    6.3 加强兵团红枣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6.3.1 培养技术人才,依靠科技发展红枣产业
        6.3.2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6.3.3 增强市场观念,构建红枣产业信息支持系统
        6.3.4 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4 加快兵团红枣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甘肃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宁县晋枣概述
    1.1 宁县晋枣的形态特征和资源分布
    1.2宁县晋枣的营养价值
    1.3 宁县晋枣产业发展前景
2 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2.1 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前期工作情况
    2.2 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
        2.2.1 采后生理研究方面
        2.2.2 技术示范应用方面
        2.2.3 已获得的技术、经济指标
    2.3 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操作规程
        2.3.1 操作工序流程
        2.3.2 果园管理
        2.3.3 采前处理
        2.3.4 采收
        2.3.5 预冷
        2.3.6 贮前处理
        2.3.7 包装
        2.3.8.库房消毒
        2.3.9 果品堆放
        2.3.10 贮期管理
        2.3.11 出库、运输
        2.3.12 包装、货架期
3 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可行性
    3.1 现有工作基础
    3.2 前期工作取得的经效益
    3.3 技术情况、经济效益, 市场风险分析
        3.3.1 技术情况分析
        3.3.2 经济效益分析
        3.3.3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3.3.4 市场风险分析

(10)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枣树研究概况
        1.1.1 枣树生物学特性
        1.1.2 枣树利用价值
        1.1.3 枣的起源及分布
        1.1.4 枣的品种资源及鉴定
        1.1.5 枣的国内外引种
        1.1.6 枣树栽培技术研究
    1.2 鲜食枣研究概况
        1.2.1 鲜食枣资源、引种与良种选育研究
        1.2.2 鲜食枣栽培技术研究
    1.3 枣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1.4 枣属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1.5 鲜食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5.1 品种结构不合理
        1.5.2 栽培管理技术欠缺
        1.5.3 未注意枣树栽培的生态区域
        1.5.4 贮藏技术不过关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鲜食枣光合作用测定
        2.2.1.1 鲜食枣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2.2.1.2 鲜食枣光合—光响应特性的测定
        2.2.1.3 鲜食枣光合—CO_2响应特性的测定
        2.2.2 鲜食枣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方法
        2.2.3 鲜食枣叶片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糖和淀粉含量测定
        2.2.3.1 叶面积和比叶重测定
        2.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3.3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3.4 叶片还原糖含量测定
        2.2.3.5 叶片淀粉含量测定
        2.2.4 鲜食枣叶片解剖特性观测
        2.2.4.1 叶表皮气孔观测
        2.2.4.2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鲜食枣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
        3.1.1 环境因子日变化
        3.1.2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3.1.3 鲜食枣气孔导度日变化
        3.1.4 鲜食枣蒸腾速率日变化
        3.1.5 鲜食枣胞间 CO_2浓度(Ci)日变化
        3.1.6 鲜食枣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
        3.1.7 鲜食枣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
        3.1.8 鲜食枣光能利用率(SUE)日变化
    3.2 环境因子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响应
        3.2.1 鲜食枣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强响应曲线
        3.2.2 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作用—CO_2响应曲线
    3.3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3.3.1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的关系
        3.3.2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的关系
        3.3.3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3.4 鲜食枣叶片解剖特性研究
        3.4.1 鲜食枣叶片下表皮气孔观测
        3.4.2 鲜食枣叶片解剖结构观测
    3.5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 多云天气条件下鲜食枣光合作用日变化
        3.6.1 多云天气条件下环境因子日变化
        3.6.2 不同天气鲜食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3.6.3 不同天气鲜食枣气孔导度日变化
        3.6.4 不同天气鲜食枣蒸腾速率日变化
        3.6.5 不同天气鲜食枣胞间 CO_2浓度(Ci)日变化
        3.6.6 不同天气鲜食枣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
        3.6.7 不同天气鲜食枣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
        3.6.8 不同天气鲜食枣光能利用率(SUE)日变化
    3.7 鲜食枣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
        3.7.1 PSⅡ光化学特性比较
        3.7.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3.8 遮阴对鲁北冬枣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8.1 PSⅡ光化学特性比较
        3.8.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3.9 遮阴对鲁北冬枣生理指标的影响
        3.9.1 遮阴对鲁北冬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9.2 遮阴对鲁北冬枣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光合“午休”现象
    4.2 光强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CO_2浓度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4.4 鲜食枣叶片生理指标与光合能力的关系
    4.5 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能力的关系
    4.6 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4.7 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天气状况的关系
    4.8 3 个鲜食枣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4.9 遮阴条件对鲁北冬枣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个人简介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四、目前鲜枣贮藏产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枣果实成熟及干燥过程中特征性香气的研究[D]. 宋建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3]鲜枣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沈雅珉,何三宁. 保鲜与加工, 2016(05)
  • [4]鲜枣复合浓浆产品的研制[D]. 李秀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5]早中熟鲜食红枣保鲜措施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张小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不同贮藏方法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影响的研究[D]. 王欢.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7]红枣浆加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D]. 邹继伟.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8]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白瑞甫.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9]甘肃宁县晋枣贮藏保鲜技术示范与推广[J]. 张元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10(05)
  • [10]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D]. 王林云.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鲜枣贮藏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