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崎病1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向娜,沈凌,邓健,叶绮娜[1](2021)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常用治则、处方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主题词,登录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网站搜索相关文献,收集建库至今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采用卫气营血辨证法或中医中药疗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分别采用SPSS 18.0软件、Excel自带的算法对中医证候分型、药物使用频次及不同时期的治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31篇,最终纳入文献39篇共计95个处方。结果表明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气阴两伤证3个证型的均值都在1.35以上,等级和均大于41。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初期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比例为42.1%。极期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治疗比例为64.5%。后期治法益气养阴比例为59.7%。对纳入文献的95个处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发现有22味药物的使用频次>10。前五位依次是赤芍、连翘、生地黄、甘草、玄参。结论:研究学者运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的证候分型以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气阴两伤证这3个证型的意见集中度高。初期治则主要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极期治则主要是清气凉营,解毒;后期治则主要是益气养阴。赤芍、连翘、生地黄、甘草、玄参是临床治疗川崎病的核心药物。
寇志军,李娜[2](2021)在《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医院进行就诊、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是否合并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为感染组(n=43)和非感染组(n=77)。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IL-6、IL-8、IL-10、TNF-α)、心肌酶谱指标(AST、CK、CK-MB、LDH)、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主要症状以及发热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IL-6、IL-8、IL-10、TNF-α、AST、CK、CK-MB、LDH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冠状动脉闭塞。两组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升高,造成心肌损害,增加了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需要临床加以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造成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
褚馨远,陈希,李奇蕊,甄珍,高路,于文,袁越[3](2021)在《儿童复发川崎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为复发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川崎病患儿,选择复发病例,比较患儿初发时与复发时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等。结果 4年间共收治确诊川崎病患儿3 041例,其中复发65例,男∶女为3.1∶1,复发时年龄(2.42±2.04)岁。复发时患儿发热热程为(5.66±2.37)d,较初发时明显缩短,且皮疹、四肢改变发生率较初发时有所降低,但常伴随呼吸道与消化道症状。65例复发患儿中,初发时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19例(29.2%),其中15例复发时冠状动脉损害有所减轻;另有11例患儿复发时出现新的冠状动脉损害。65例复发患儿中,9例患儿初发时考虑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但其中5例复发时IVIG初始2 g/kg后症状即明显改善;共12例患儿复发时考虑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结论儿童川崎病复发多发生于初次发病1年内,且3岁以下儿童多见。多数患儿复发时发热热程短于初发,主要临床表现较初发时不典型。部分患儿初发时初始IVIG治疗有效,但复发时IVIG无反应,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英夫利昔单抗等治疗。
杜忠东,冯迎军,焦富勇[4](2021)在《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儿童川崎病IVIG应用共识或临床指南。该共识是基于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川崎病中IVIG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参考国内外川崎病的诊疗指南,并经过制定专家充分讨论而形成。该共识对IVIG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应用策略及其不良反应的防治提出了具体建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 (9):867-876]
张明明[5](2021)在《儿童川崎病精准治疗方案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川崎病患儿中作为初始强化治疗的研究背景: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中的使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的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L)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方案作为难治性KD的初始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这是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我们用自主研发的IVIG无反应高危评分系统筛查难治性KD患儿。患儿分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mPSL组和IVIG组。动态观察治疗前及病程2周、4周、8周、12周的临床结果和冠状动脉的变化。采用倾向-评分(propensity score,PS)匹配法分析基线特征相似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组KD患儿共168例,其中IVIG组104例,IVIG+mPSL组64例。IVIG+mPSL组的治疗反应率显着高于IVIG组(98.4%vs 76.0%,P<0.05)。与IVIG组相比,IVIG+mPSL组的发热时间更短,C反应蛋白下降率更高(1.22±0.766天vs 1.74±1.174天;87.7%vs 81.4%;P<0.05)。在第2周和第12周,IVIG+mPSL组左回旋冠状动脉(LCX)的管腔内径绝对值及Z值均明显低于IVIG组。结论:改良的甲基泼尼松龙(mPSL)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方案作为难治性KD的初始治疗方法,其副作用最小。它可以改善KD患儿对IVIG的初始反应,同时减少左回旋冠状动脉的扩张,改善冠状动脉预后。第二部分 氯吡格雷在川崎病患儿中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背景:儿童川崎病急性期后的抗血小板治疗是影响川崎病预后的关键措施,阿司匹林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药物,氯吡格雷是阿司匹林不耐受患儿的替代治疗,而目前缺乏儿童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证据。本研究旨在探索氯吡格雷在KD患儿抗血小板治疗的个体化剂量,为该类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这是一项真实世界的观察性研究。病情需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KD患儿先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0.2-1mg/kg.d)口服,同时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服药5天后行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查,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调整氯吡格雷药物剂量,若非CYP2C19*2、*3等位基因携带者,则继续选用常规剂量0.2-1mg/kg.d;而对CYP2C19*2、*3等位基因携带者,若同时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则增加氯吡格雷的药物剂量至1-2mg/kg.d,治疗5天后再次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病程1、2、3月随访,观察药物疗效,同时监测不良事件。结果:294例患儿完成CYP2C19基因型检测,快代谢组120例(40.8%),中间代谢组141例(48.0%),慢代谢组33例(11.2%)。口服同等剂量氯吡格雷后,中间代谢及慢代谢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快代谢组(43.44±26.70%vs 28.16±20.85%,P=0.003),快代谢组、中间代谢组、慢代谢组血小板聚集率依次为28.16±20.85%、40.32±26.48%、53.52±25.80%,各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91.7%、73.81%、53.85%。中间代谢及慢代谢组患儿增加了氯吡格雷剂量后,血小板聚集率由调药前的57.72±25.29%降低至36.44±25.74%,随访3个月,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川崎病患儿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的药物疗效产生影响,常规药物剂量对于中间代谢及慢代谢人群不能达到预期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服药前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对于中间代谢及慢代谢患儿增加氯吡格雷药物剂量,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齐双辉,魏兵[6](2021)在《川崎病抗冠状动脉血栓中西药物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血栓是川崎病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在探究,其治疗方案和用药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回顾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治疗药物的应用。西医将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治疗药物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物和溶栓药。而中医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三种方药为治疗主线,同时强调"活血化瘀"方药必须贯穿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治疗的始终。
吴新,赵平,徐婷婷,江成凯[7](2021)在《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寻找依据,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9年9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确诊为川崎病的227例急性期患儿,包括151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7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结果典型川崎病组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比例、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7.3%和6.5 d;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比例、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5.8%和7.5 d。两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比例、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0; Z=-3.07,P=0.02)。典型川崎病组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为(66.1±15.6)%,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为(62.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P=0.00)。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血液系统损害发生比例分别为72.8%和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0)。结论对于发热时间较长、年龄>3岁的川崎病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给予及时合理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杨艺[8](2021)在《川崎病患儿1,25-(OH)2D3水平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及皮肤黏膜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全世界对于这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综合征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对于KD的诊断及治疗上仍存在很大的挑战。目的:探究川崎病患儿1,25-(OH)2D3水平及维生素D联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44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以及儿童保健科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者血1,25-(OH)2D3水平。将川崎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共22例)和试验组(共22例)。对照组治疗方案确定为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必要时加用激素治疗;试验组治疗方案确定为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维生素D,必要时加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常规、PCT、CRP、ESR、肝功能、心肌酶、住院时间、症状消退时间及TNF-α、IL-1β等,探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川崎病患儿的血1,25-(OH)2D3水平在治疗前显着低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组儿童(p<0.05);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血1,25-(OH)2D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加用维生素D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CRP、中性粒细胞数、NLR、PCT较对照组显着降低;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着缩短(p<0.05);试验组患儿的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ESR、肝功能、心肌酶、TNF-α及IL-1β水平与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在补充维生素D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1,25-(OH)2D3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OH)2D3水平对于川崎病患儿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也为川崎病患儿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汪利霞[9](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识别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医院临床病历数据资料,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的KD患儿为例探讨西北地区KD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探索IVIG不敏感KD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西北地区的IVIG不敏感KD预测模型,旨在早期识别IVIG不敏感的患儿,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甘肃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随访结果,分析KD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将KD患儿分为IVIG敏感组和IVIG不敏感组,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和GBDT决策树机器学习的方法探索IVIG不敏感K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的面积、正确度、敏感性、特异性以及SHAP值来评估每个模型的性能,最后与国内外的预测模型相比较,遴选最优的早期识别模型。结果(1)共有603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00例,女性203例,男女比例为1.97:1;中位发病年龄25个月(范围15~40月),主要集中在0~5岁(占90.55%),1~3岁年龄组分布人数最多(占48.75%);季节分布来看:春季(160例,占26.53%)、夏季(190例,占31.51%)、秋季(116例,占19.24%)和冬天(137例,占22.72%)。(2)从2015年到2020年间,KD患儿的例数总体呈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长率为136.00%;CAL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0.47%);IVIGR发生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29%)。(3)KD并发CAL最容易发生的部位为左冠状动脉,高达224频次(42.83%),其次分别为前降支(190频次,36.23%)、右冠状动脉(80频次,15.30%)、左回旋支(29频次,5.54%)。并发CAL的类型主要以冠状动脉扩张和小型冠状动脉瘤为主。(4)对入院时没有发生CAL的325例KD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在186例拥有完整心脏彩超的患儿中24例(12.90%)并发了CAL,发生CAL平均中位时间为3周(1~6周),最短发生时间1周,最长为10周。对入院时已经发生CAL的278例患者进行心脏彩超随访观察,扩张、小中型冠脉瘤中有49例患儿因研究结束日期仍未到达随访终点(18例)或失访(31例)被排除,剩余的扩张、小中型冠脉瘤均发生转归,其中冠状动脉扩张转归时间中位数3周(6~10周),最快转归仅需1周,最慢转归需33周;小型冠状动脉瘤转归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4~13个月),最快转归仅需2个月,最慢转归为27个月;中型冠状动脉瘤转归时间中位数为37.5个月(32.5~44个月),最快转归为28个月,最慢转归为59个月;截止到研究终点,7例大型冠脉瘤均没有发生转归,其中4例发生血栓。(5)KD并发CAL与IVIG敏感性进行关联性分析时发现:IVIG不敏感组中CAL的构成比高于IVIG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P<0.01)。各类型的CAL在IVIG不敏感组和IVIG敏感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IVIG不敏感组中各类型CAL的发生率均高于IVIG敏感组。(6)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当λ=0.0155时,Lasso回归取得最优解,筛除变量2个,筛出变量12个,将Lasso筛选出变量纳入到Logistics回归中构建Lasso-Logistics回归模型发现,发热时间长,高水平的CRP、血清P、TBIL、LDL;低水平的PLT、血清Na、ALB以及CHO为IVIG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的AUC为0.75,灵敏度为65.48%,特异度为75.66%,正确率为41.13%。(7)GBDT模型:利用80%的数据集作为测试集构建GBDT模型,利用20%的数据集作为验证集调整GBDT学习中的超参数,当超参数树深度为5时,GBDT模型表现最佳,基于最佳参数利用全部数据集构建GBDT模型,其AUC为0.87(95CI:0.85~0.90),灵敏度为72.62%,特异度为89.04%,正确率为61.65%,利用SHAP值评价各特征值对模型的贡献程度时发现:GBDT决策树模型中最重要的特征依次为TBIL、ALB、CRP、发热时间、血清Na。结论KD主要集中1~3岁的男孩,12月份高发;从2015-2020年KD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CAL的构成比和IVIGR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KD并发CAL主要好发于左冠状动脉,以冠脉扩张和小型冠状动脉瘤为主;KD患儿出院后应严格进行随访,谨防不良事件的发生;IVIG不敏感KD患儿发生CAL的可能性更高;在本地区GBDT模型是IVIG不敏感KD并发CAL的最优识别模型。
段若思[10](2021)在《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分布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诊断为急性肝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有效组与无效组,对其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比较2组重要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差异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EXCEL2016及SPSS21.0分析。[结果](1)共64例肝衰竭患儿,男27例,女37例;年龄1月-15.5岁,其中有效组30例(包括肝移植好转1例),无效组34例(包括自动出院4例)。(2)已知病因中,中毒17/36例(47.2%),感染9/36例(25.0%),遗传代谢4/36例(11.1%),自身免疫性疾病1/36例(2.78%),盆腔横纹肌肉瘤1/36例(2.78%),爆发性心肌炎1/36例(2.78%),川崎病1/36例(占比2.78%),胆总管扩张1/36例(占比2.78%),胆道闭锁1/36例(占比2.78%),病因不明者占28/64例(占比43.8%)。(3)本例研究中病死率为53.13%,已知病因中毒蕈中毒死亡率最高,为57.14%,其次为感染,为44.44%;(4)毒蕈中毒在学龄前期占比最高(85.7%);(5)单因素分析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并发症数量、TBIL、PT、APTT、WBC、NH3、血肌酐、甲胎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A、住院天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感染,②中毒,③遗传代谢,④自身免疫,⑤血管及肿瘤,⑥其他。原因不明的儿童急性肝衰竭在各个年龄段仍占较大比例,已知病因中导致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最常见的是药物/其他中毒;婴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以中毒发病率最高;遗传代谢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2)因药物及毒蕈中毒导致儿童急性肝衰竭患儿血液净化使用率最高,血液净化治疗与药物治疗在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儿童急性肝衰竭死亡率较高,已知病因中毒蕈中毒死亡率最高,其次为感染。(4)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与并发症有关,并发症数量越多,预后越差。(5)高Tbil及并发呼吸衰竭是儿童急性肝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川崎病1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崎病1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筛选文献流程 |
2.2 纳入文献的特征 |
2.3 卫气营血辨证法治疗川崎病中医证候分型 |
2.4 卫气营血辨证法治疗川崎病常用治则 |
2.5 用药频次 |
3 讨论 |
(2)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特征指标比较 |
2.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
2.3 两组冠状动脉损害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IVIG治疗川崎病的机制 |
2 儿童川崎病使用IVIG的最佳时机 |
3 剂量选择及给药方式 |
4 IVIG治疗川崎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5 IVIG的安全性 |
6 川崎病的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 |
7 结语 |
(5)儿童川崎病精准治疗方案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川崎病患儿中作为初始强化治疗的研究前言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氯吡格雷在川崎病患儿中的个体化治疗研究前言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川崎病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川崎病抗冠状动脉血栓中西药物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药应用进展 |
1.1 抗血小板药物 |
1.2 抗凝药 |
1.2.1 华法林 |
1.2.2 低分子肝素 |
1.3 溶栓药 |
1.3.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emia activator, tPA) |
1.3.2 阿昔单抗 |
2 中药应用进展 |
2.1 急性期,清热解毒方药为主 |
2.2 亚急性期,益气养阴方药为主 |
2.3 恢复期,活血化瘀方药为主 |
3 中西药协同应用 |
4 结语 |
(7)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基本信息比较 |
2.2 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主要临床特征比较 |
2.3 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 |
2.4 典型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各系统损害情况比较 |
3 讨论 |
(8)川崎病患儿1,25-(OH)2D3水平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4.研究方法 |
5.试剂与设备 |
6.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1.川崎病患儿1,25-(OH)_2D_3水平 |
2.维生素D辅助治疗后的指标变化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川崎病的回顾及展望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机器学习的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识别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定义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KD 患儿的基线信息分析 |
3.2 KD患儿的彩超随访信息 |
3.3 川崎病患儿并发CAL与 IVIG敏感性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3.4 单因素分析 |
3.5 Lasso-Logistic模型 |
3.6 GBDT 决策树模型 |
3.7 与既往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KD患儿发病人数逐年升高,需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关注 |
4.1.1 KD 主要集中 1~3 岁的男孩,春夏季高发 |
4.1.2 KD 并发 CAL 主要好发于左冠状动脉,以冠脉扩张和小型冠状动脉瘤为主 |
4.1.3 2015-2020 年期间KD并发CAL的构成比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4 2015-2020 年期间KD患儿IVIGR的发生率相对稳定,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
4.2 KD患儿的预后时间长,不确定性高,需定期进行彩超随访 |
4.2.1 入院时未并发CAL 的 KD患儿应在出院后定期随访,谨防CAL 的发生 |
4.2.2 入院时并发大型冠脉瘤的KD患儿转归时间长,不良反应严重,应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
4.3 IVIG不敏感KD患儿更容易发生CAL,预测模型的构建迫在眉睫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川崎病1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川崎病的文献研究[J]. 杨向娜,沈凌,邓健,叶绮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21)
- [2]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响[J]. 寇志军,李娜. 中国医学创新, 2021(28)
- [3]儿童复发川崎病的临床分析[J]. 褚馨远,陈希,李奇蕊,甄珍,高路,于文,袁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09)
- [4]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 杜忠东,冯迎军,焦富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09)
- [5]儿童川崎病精准治疗方案探索[D]. 张明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川崎病抗冠状动脉血栓中西药物的应用进展[J]. 齐双辉,魏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04)
- [7]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分析[J]. 吴新,赵平,徐婷婷,江成凯.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4)
- [8]川崎病患儿1,25-(OH)2D3水平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D]. 杨艺.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9]基于机器学习的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识别模型研究[D]. 汪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10]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预后相关风险因素评估[D]. 段若思.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