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1](2021)在《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文中指出大豆新品种佳豆18是以北豆5号为母本、黑河35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累加与聚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集成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具有超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宜≥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区域种植,为超早熟大豆生产急需品种。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司伟,韩天富[2](2021)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文中认为尽管中国大豆生产成本高、单产低,自给率堪忧,但是大豆在中国农业与食物系统中一直具有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大豆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安全、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演进与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大豆增产前景,并提出了大豆增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考虑到玉米等竞争性农作物种植对大豆生产的挤压,大豆种植面积在1.4亿亩的基础上再扩大的空间有限,但单产水平提升的潜力很大,因此,"十四五"时期,大豆增产的关键在于稳定面积、提升单产、提高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应该完善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提高大豆品种培育的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更新,推广粮豆轮作绿色种植制度,增强大豆供给保障能力。
李佳男[3](2021)在《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文中研究表明
韩天富,周新安,关荣霞,孙石,田世艳,王曙明,杨中路[4](2021)在《大豆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中认为我国是大豆起源国,大豆种植历史已经超过2000年。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目前总产量居世界第4位,种植面积居第5位。我国先民很早就采用留优汰劣方法改良大豆品种,也是最早采用现代遗传学方法培育大豆品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育种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对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徐强[5](2021)在《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豆混播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平衡营养成分、维持土壤肥力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合理的混播组合和比例是决定混播牧草生产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筛选适宜甘肃高寒牧区的箭筈豌豆与小黑麦混播组合及比例并明晰混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甘农2号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分别与青建1号饲用豌豆(A1)、青海箭筈豌豆(A2)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A3)按照豆禾比例0:100(B1)、20:80(B2)、30:70(B3)、40:60(B4)、50:50(B5)、60:40(B6)、70:30(B7)、80:20(B8)、100:0(B9)进行混播,分别研究了土壤相对贫瘠和肥沃条件下,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以及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经过2年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无论土壤养分贫瘠与否,A1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均为B4(40:60);土壤贫瘠时(2019年),A2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5(50:5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土壤贫瘠时(2019年),A3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6(60:4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其中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的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44.12 t·hm-2,13.5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41.25%,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16.11%和23.25%,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63);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50.90 t·hm-2,15.6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17.67%,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8.51%和9.43%,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06)。2.混播组合间,A1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A2组合有利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A3组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混播比例间,与小黑麦单播相比,大部分混播比例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含量升高,速效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混播比例间全钾含量无显着差异。2年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A1B8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A1B6处理的最好。3.不同混播组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3个混播组合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着差异,A1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A2和A3有利于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不同混播比例间土壤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蔗糖酶先升高后降低;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且受土壤基础肥力状况和年份间气候差异的影响。2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土壤贫瘠与否,A1B8处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土壤贫瘠条件下,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土壤肥沃条件下,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青建1号饲用豌豆与小黑麦以B8(80:20)比例混播时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酶活性的效果最佳。因此需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利用目的选择适宜的混播组合与比例。
金鑫[6](2021)在《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老芒麦隶属禾本科(Poaceae)披碱草属(Elymus),是青藏高原高寒区乃至欧亚大陆北部草原区重要建群种,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对退化草地改良、种草养畜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经实践证明,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其种群稳定性逐渐下降和产量降低等,这是导致老芒麦不能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瓶颈。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建植年限(3年、4年和5年)“青牧1号”老芒麦为材料,比较其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营养价值、光合特性、解剖结构(叶、茎和根)、叶片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程序性能死亡(PCD)典型现象等特征变化规律,探讨老芒麦种群衰退特征,为延缓老芒麦衰老起始或延缓衰老技术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年限对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稳定性、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构成性状影响较大。随生长年限增加,老芒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3年生老芒麦鲜草产量最大,4年和5年生分别较其显着下降了34.22%和52.45%(P<0.05),干草产量分别下降了22.88%和39.35%(P<0.05),种子产量亦是3年生较高,4年和5年生分别较3年生显着下降了12.72%和34.17%(P<0.05)。老芒麦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稳定性,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变差;干草产量构件中,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总分蘖数和单株鲜重,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3、4和5年生产量与单株鲜重呈极显着相关(P<0.01),而种子产量构成性状中,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均随生长年限增加呈递减趋势,3、4和5年生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着相关(P<0.01)。(2)同一生长年限老麦芒,随物候期的推进其粗蛋白(CP)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同一物候期,CP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呈下降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与之相反。3年生老芒麦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粗饲料相对饲喂价值(RFV)最大,达163.18和143.95,均分别显着高于同期4年和5年生老芒麦13.36%、38.29%和12.93%、39.85%(P<0.05)。通过对老芒麦同一生长年限不同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同一物候期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综合评价表明,其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为:初花期3年生>盛花期3年>初花期4年>初花期5年>盛花期4年>盛花期5年>蜡熟期3年>蜡熟期4年>蜡熟期5年生老芒麦。(3)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光合环境和光合参数在不同物候期均存在差异。同一物候期老芒麦,随生长年限增加其株高逐年递减,如拔节期3年生株高较高,4和5年生老芒麦较3年生分别降低9.63%和21.36%,4年生老芒麦旗叶的叶长和叶面积均达到最大,且与3年或5年生差异显着(P<0.05)。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出现光抑制现象的因素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开花期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蜡熟期时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导致。(4)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茎和根解剖结构差异较大。3年生老芒麦叶片的中脉维管束宽、中脉突起度、下表皮厚和叶厚为优势稳定性变异,其均值高于相对应的总体(3、4和5年生)均值,且变异系数分别低于相对应的总体变异系数39.78%、48.76%、20.92%和77.63%,有利于叶片提高抗寒性和抗旱性。同理4年生老芒麦叶片的后生木质部导管高和导管宽性状为优势稳定变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低于总体变异系数27.45%和17.87%,有利于叶片高效运输水和养分。5年生老芒麦叶片的中脉维管束高和宽、上表皮厚和叶厚为劣势不稳定变异。3和4年生老芒麦在茎的输导功能基础结构(大、小维管束的数量、总面积、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较5年生老芒麦在总数量和总面积方面更具有优势。5年生老芒麦根的有效输水组织结构均处于劣势,根的运输能力较3年和4年生老芒麦差,具体表现为根的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中柱面积与根横切面面积比率均显着低于3年和4年生老芒麦。(5)不同生长年限对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影响较大,且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伴随着典型的细胞程序性(PCD)死亡现象。开花期时,株龄对叶绿体内基粒片层的垛叠和排列影响较为明显,随生长年限增加基粒片层逐渐松弛状态且排列扭曲,甚至部分片层结构消失。叶绿体中嗜饿颗粒,且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其数量增加趋势。蜡熟期老芒麦叶绿体开始发生解体,随生长年限增加其解体程度愈发剧烈。蜡熟期时,可观察到细胞核具有固缩染色质边缘化等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现象,证明老芒麦叶片衰老是受细胞程序性控制,是一种自发的死亡状态,且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老芒麦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启动愈早。总体而言,随着老芒麦生长年限增加,其草产量种子产量及稳定性和构成性状均出现降低趋势、营养品质逐渐降低,叶片呈现明显的程序性死亡特征。尤其5年生老芒麦以上特征变化最明显。由此可见,3~4年是老芒麦生长关键时期,该时期是对其进行调控对延缓草地利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
崔悦[7](2021)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文中提出缺乏优质豆科牧草是限制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产量高且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是兰州大学选育的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的箭筈豌豆品种,具有抗冷、高产和生育期短等优点,可以缓解高寒地区秋冬季优质豆科牧草缺乏的困境。本研究以抗冷和敏冷的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从生理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了“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特性。为高寒地区抗冷箭筈豌豆及其他牧草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本实验选择抗冷材料(CR)“兰箭”系列箭筈豌豆(兰箭1号、兰箭2号和兰箭3号)和敏冷材料(CS)编号为368、521和538的3个野生种质箭筈豌豆。对CR和CS进行4℃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叶绿素和脯氨酸(Pro)含量与离子泄漏水平在不同抗冷能力的箭筈豌豆中都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上升。CR通过降低离子泄露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从而比CS具有更强的抗冷能力。2、探究“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转录组学特性。从CR中鉴定出1,831个差异表达基因,从CS中鉴定出1,595个差异表达基因。CR和CS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278个,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最终筛选出40个抗冷候选基因。3、探究“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代谢组学特性。兰箭3号作为CR代表种质鉴定出1,133种差异代谢物,521作为CS代表种质鉴定出1,088种差异代谢物。冷处理后,蔗糖在兰箭3号中上调且增幅高于521种质,6-磷酸葡萄糖在521种质中特有下调,腺苷和肌苷在兰箭3号中特有上调。4、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特性。发现兰箭3号通过提高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水平,提高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提高其抗冷能力,并筛选出2个抗冷候选基因。
杨琴[8](2021)在《混播对红三叶和黑麦草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混播是目前优质高产草地的常见豆禾混播组合方式之一,了解二者在混播过程中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对栽培草地建植以及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这两种牧草混播研究多集中在草地生产力和植物营养成分变化,对土壤与植物养分之间联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通过对两个红三叶品种(海发和炫丽)和多年生黑麦草在三个混播比例(3:1、1:1和1:3)下在不同空间分布的生长性状、植物营养成分、异黄酮含量和根系分泌物、根际土壤养分进行检测,开展了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元素在植物和根际土壤分布规律以及次生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单播,混播后红三叶地上部干重、分枝数、叶面积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株高、根重呈明显下降趋势;黑麦草株高显着上升,而地上部单株干重及分蘖数显着下降。混播草地单位面积生物量明显低于红三叶单播,而显着高于黑麦草单播。各混播处理间,豆禾比-3:1时草地生物量最高。(2)相比于单播,混播后红三叶组织中碳含量无显着变化,而氮和磷含量变化显着。红三叶地上部S1(0-20 cm)和S2(20-40 cm)的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S3(>40 cm)的氮含量呈上升趋势;根中氮和磷含量在R1(0-10 cm)和R2(10-20 cm)下降明显,而在R3(20-25 cm)中呈上升趋势。混播后黑麦草组织中氮和磷含量均显着下降;碳含量在地上部分无显着变化,在根中下降明显。(3)相比于单播,混播可以促进各土层根际土的养分积累。混播后红三叶根际土中全氮含量,黑麦草根际土中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整体呈上升趋势。混播时,黑麦草根际土中全氮含量养分积累效率高于红三叶。混播比例对根际土中养分含量有显着影响。各混播处理中,海发:黑麦草-1:1和炫丽:海发-1:3时植物根际土中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4)相比于单播,混播促进红三叶总异黄酮、大豆苷元、芒柄花素和鹰嘴豆素A的合成和分泌。总异黄酮、大豆苷元、芒柄花素和鹰嘴豆素A含量在地上部从上往下逐渐减少,其中S1中含量显着高于S3;根中含量也从近地面往下依次降低,R1含量显着高于R3。混播后,两种牧草根际土中异黄酮含量均显着上升,且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显着下降。根际土中异黄酮含量在海发:黑麦草-1:1和炫丽:黑麦草-1:3时达到最高。红三叶的异黄酮合成和分泌,与土壤中速效养分呈显着正相关。(5)两种牧草在单播和混播过程中植物组织中N:P均小于14,表明生长过程均受到氮限制。然而混播后黑麦草根际土中C:N小于25,且碱解氮含量显着上升,显着提高黑麦草植株的N:P,表明混播后氮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而氮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磷的需求,但土壤未能实时提供所需的速效磷,导致黑麦草C:P高于单播且大于250,混播后生长转变成磷限制。混播提高了红三叶异黄酮代谢水平和分泌物含量,增加了土壤中养分的积累,调节根际土中的C:N和C:P,提高了黑麦草植物的N:P、C:P和红三叶植物的N:P养分计量特征,对于栽培草地稳定性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9](2021)在《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品种更新,提升当地大豆单产水平。本文介绍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黑科57株高70cm左右,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7.78%,脂肪含量21.46%,中抗灰斑病。出苗到成熟日数为9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通过试验对比表明,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在35万株·hm-2左右,一般播种量70~75kg·hm-2为宜。该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有望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柴青宇[10](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二、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
2 产量表现 |
3 适宜种植区域 |
4 配套栽培技术 |
4.1 合理选茬 |
4.2 科学整地 |
4.3 种子及其处理 |
4.4 精准施肥 |
4.4.1 底肥 |
4.4.2 种肥 |
4.4.3 追肥 |
4.5 精量播种 |
4.5.1 播种时间 |
4.5.2 种植模式 |
4.5.3 种植密度 |
4.6 精细管理 |
4.6.1 化学除草 |
4.6.2 中耕管理 |
4.6.3 病虫害综合防控 |
4.7 收获时期与质量要求 |
(2)“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大豆生产发展与现实困境 |
(一)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起伏较大,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 |
(二)中国大豆区域布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
(三)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推动生产成本快速增加 |
(四)单产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三、大豆增产潜力与制约因素 |
(一)大豆增产潜力分析 |
(二)大豆增产的制约因素 |
1.立地条件影响大豆产量水平的提升。 |
2.品种对大豆生产的支撑能力不足。 |
3.种植制度变革条件下的大豆病害虫害防控技术有待完善。 |
4.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
四、大豆增产方向与实现路径 |
(一)增产方向 |
(二)实现路径 |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
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
3.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 |
4.提高产业化水平。 |
五、提升增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大豆支持政策 |
(二)持续开展大豆品种选育联合攻关,提高品种对生产的支撑能力 |
(三)强化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推进大豆绿色化生产 |
(四)强化加工技术的研发,延长大豆产业链 |
(五)加强农机装备研发,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 |
(六)打造大豆产业联合体,做大做强优质品牌 |
(4)大豆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豆种业发展历史脉络 |
1.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2. 品质与用途。 |
二、国内外现代大豆种业发展情况 |
1. 国外发展情况。 |
2. 国内发展情况。 |
三、差距和问题 |
1. 大豆育种材料和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
2. 大豆种子企业发育严重滞后。 |
3. 良种繁育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 |
四、“十四五”发展方向 |
1. 建立以商业化育种与公益性育种相结合的大豆种业体系。 |
2. 加强大豆资源精准评价,深化种质创新与利用。 |
3. 推进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建设,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 |
4. 培育突破性的大豆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类型需求。 |
5. 健全大豆种子生产和服务体系,提高种子供给能力。 |
(5)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进展 |
2.1 混播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2.2 混播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2.3 混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4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综合评价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生产性能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混播组合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3.2 混播比例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3.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4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6)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衰老的概述 |
1.2 植物衰老机制 |
1.2.1 营养胁迫假说 |
1.2.2 衰老因子假说 |
1.2.3 激素调节假说 |
1.2.4 细胞程序性死亡假说 |
1.2.5 氧自由基理论 |
1.3 植物衰老与生长特性的关系 |
1.4 植物衰老与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系 |
1.5 植物衰老与营养成分的关系 |
1.6 植物衰老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1.7 植物衰老与解剖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关系 |
2.依据及其意义 |
3.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1 物候期标准和取样标准 |
1.3 试验方法 |
1.3.1 鲜、草产量和鲜干比测定 |
1.3.2 草产量组分测定 |
1.3.3 老芒麦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测定 |
1.3.4 种子产量组分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析 |
2.1.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鲜、干草产量分析 |
2.1.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分析 |
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稳产性评价 |
2.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鲜、干草产量稳产性评价 |
2.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稳产性评价 |
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性状和种子产量性状分析 |
2.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干草产量性状分析 |
2.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性状分析 |
2.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2.4.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干草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2.4.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种子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稳产性分析 |
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采样方法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
2.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饲用价值分析 |
2.3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营养成分 |
3.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牧草饲用价值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光合响应特征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叶片光合基础环境指标差 |
2.2 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
2.2.1 拔节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
2.2.2 开花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
2.2.3 蜡熟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随株龄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响应 |
2.3 株龄和光照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2.4 株龄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 光照强度对各物候期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1 拔节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2 开花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3 蜡熟期光照强度对老芒麦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叶片光合基础环境差异 |
3.2 各物候期不同株龄老芒麦的叶片光合特性随光强变化关系 |
3.3 各物候期老芒麦的叶片对光照强度和株龄响应差异 |
4 小结 |
第五章 高寒区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解剖结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采样方法 |
1.3.2 制片方法 |
1.3.3 显微测量与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
2.1.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角质层比较 |
2.1.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和泡状细胞数目比较 |
2.1.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中脉维管束及导管大小与数目比较 |
2.1.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中脉突起度比较 |
2.2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
2.2.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大维管束、小维管束数量比较 |
2.2.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中大维管束、小维管束总面积比较 |
2.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中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厚度比较 |
2.2.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髓腔横切面积比较 |
2.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特征 |
2.3.1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原生和后生木质部导管数目及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比较 |
2.3.2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中柱和根横切面面积比较 |
2.3.3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后生木质部导管总面积与中柱横切面比率比较 |
2.3.4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中柱面积与根横切面面积比率比较 |
3 讨论 |
3.1 各株龄老芒麦的叶片解剖结构形态差异 |
3.2 各株龄老芒麦的茎解剖结构微形态差异 |
3.3 各株龄老芒麦根解剖结构微形态差异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旗叶超微结构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取样方法 |
1.3.2 透射电镜切片制备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拔节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
2.2 开花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
2.3 蜡熟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超微结构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附录 |
版图Ⅰ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叶片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
版图Ⅱ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茎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
版图Ⅲ 各物候期不同生长年限老芒麦根横切面解剖结构图 |
(7)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箭筈豌豆概述 |
1.1.1 豆科牧草的概述 |
1.1.2 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的限制 |
1.1.3 箭筈豌豆的价值 |
1.1.4 “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 |
1.2 低温对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
1.2.1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2 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 |
1.2.3 对植物细胞膜完整性及其过氧化的影响 |
1.2.4 对植物激素的影响 |
1.2.5 对植物的转录调控 |
1.3 转录组学技术 |
1.3.1 转录组学定义 |
1.3.2 转录组学在植物冷响应中的应用 |
1.4 代谢组学技术 |
1.4.1 代谢组学定义 |
1.4.2 代谢组学在植物冷响应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表型及生理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箭筈豌豆冷处理取样和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敏冷箭筈豌豆种质的筛选 |
2.2.2 冷处理后箭筈豌豆的表型和生理指标 |
2.3 讨论 |
2.3.1 冷处理与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 |
2.3.2 冷处理与植物光合作用 |
2.3.3 冷处理与植物渗透调节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箭筈豌豆冷处理取样和测定 |
3.1.3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1.4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
3.1.5 qRT-PCR分析 |
3.1.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Unigene的从头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
3.2.2 qRT-PCR验证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
3.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2.6 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的识别 |
3.3 讨论 |
3.3.1 氧化还原过程对冷处理的响应 |
3.3.2 光合作用对冷处理的响应 |
3.3.3 植物激素对冷处理的响应 |
3.3.4 转录因子对冷处理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代谢组分析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箭筈豌豆培养和冷处理取样 |
4.1.3 代谢物提取 |
4.1.4 代谢物定性和定量 |
4.1.5 差异代谢物筛选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4.2.2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4.2.3 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同时注释的通路 |
4.2.4 冷处理下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以及相关基因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淀粉和蔗糖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
4.3.2 嘌呤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
4.3.3 联合分析糖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
4.3.4 联合分析氨基酸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混播对红三叶和黑麦草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豆禾混播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1.3 豆禾混播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1.3.1 豆禾混播对植物碳的影响 |
1.3.2 豆禾混播对植物氮的影响 |
1.3.3 豆禾混播对植物磷和钾的影响 |
1.4 豆禾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1 豆禾混播对土壤碳的影响 |
1.4.2 豆禾混播对土壤氮的影响 |
1.4.3 豆禾混播对土壤磷与钾的影响 |
1.5 豆禾混播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1.5.1 植物根系分泌物 |
1.5.2 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养分的相互作用 |
1.6 红三叶和黑麦草养分利用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2 生长和养分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豆禾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1 对株高的影响 |
3.1.2 对分枝数/分蘖数的影响 |
3.1.3 对叶面积的影响 |
3.1.4 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1.5 对单位面积总干重的影响 |
3.1.6 对根的生物量的影响 |
3.1.7 对根长的影响 |
3.1.8 相对产量总和(RYT)和种间竞争力(CR) |
3.2 不同豆禾比对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1 对红三叶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2 对黑麦草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3 植物养分计量特征 |
3.2.4 红三叶和黑麦草植物养分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豆禾比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1 对红三叶根际土养分的影响 |
3.3.2 对黑麦草根际土养分的影响 |
3.3.3 红三叶和黑麦草根际土养分计量特征 |
3.3.4 红三叶和黑麦草根际土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豆禾比对红三叶异黄酮的影响 |
3.4.1 对红三叶总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
3.4.2 对地上部异黄酮成分与含量的影响 |
3.4.3 对根异黄酮成分与含量的影响 |
3.4.4 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3.5 红三叶中异黄酮及其成分和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1 植物养分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2 红三叶植物养分和异黄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3 红三叶中异黄酮成分和根际土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5.4 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豆禾混播对植物生长性状的影响 |
4.2 豆禾混播对碳养分利用的影响 |
4.3 豆禾混播对氮养分利用的影响 |
4.4 豆禾混播对磷养分利用的影响 |
4.5 豆禾混播对钾养分利用的影响 |
4.6 红三叶异黄酮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1.1 亲本选择 |
1.2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2.1 主要农艺性状 |
2.2 品质分析 |
2.3 抗病性鉴定 |
2.4 增产效果 |
3 栽培技术 |
3.1 种子精选和处理 |
3.2 播种 |
3.3 施肥 |
3.4 化学除草 |
3.5 中耕管理 |
3.6 收获 |
(10)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9)
- [2]“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J]. 司伟,韩天富.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7)
- [3]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D]. 李佳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大豆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韩天富,周新安,关荣霞,孙石,田世艳,王曙明,杨中路. 中国畜牧业, 2021(12)
- [5]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D]. 徐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6]高寒区不同龄级老芒麦产量、光合及解剖结构特征分析[D]. 金鑫.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7]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D]. 崔悦. 兰州大学, 2021
- [8]混播对红三叶和黑麦草养分利用的影响[D]. 杨琴. 兰州大学, 2021(09)
- [9]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04)
- [10]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