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徽商对传统徽州村落营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潘璐冉[1](2021)在《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对建筑高技术发展的重视,城市独有的地域文脉特性在追求先进技术创新时渐渐丢失。因此,在建筑营建过程中,应通过探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污染,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本文基于对传统建筑文脉的追溯与传承,立足于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以传统绿色营建智慧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研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环境到建筑内部,从营建理念到营建技法,深度研究总结出徽州地区宗祠建筑中的绿色营建智慧。首先,从地域文化、规划选址、建筑特征三个方面对徽州地区宗祠建筑规划选址及地域特征进行了详细信息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出地方文脉的特征与要点,为后续传统绿色营建技术的选取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选取的理念与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筛选与提取:第一,基于国家标准的绿色技术理念提取。从国家标准层面总结出能成为绿色技术应满足的四点理念;第二,基于因地制宜的绿色技术评定。以徽州为例,使用Climate Consultant气象数据分析软件输出徽州地区的气象情况,归纳出8个徽州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评定的适应性要点;第三,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技术优化。强调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中的文脉延续。最终得出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所具备的5项特征,为后续选取绿色营建技术提供方法与依据。最后,通过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选取的理念与方法,从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外部环境、建筑空间、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四大方向上选取出其中符合条件的各种绿色营建技术,并根据其对建筑及环境影响程度与作用的不同逐一分析,共总结出30个营建技术。并通过Phoenics和Ecotect模拟软件对部分绿色营建技术进行模拟计算,将绿色技术量化。通过十分直观的可视化结果,输出科学的量化数据,印证该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技术是能够对建筑环境起到优化改善作用的。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绿色营建智慧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双重验证其绿色优化作用,为公共建筑的修缮、改造与更新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图[53]表[14]参[85]
王康英[2](2021)在《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模式 ——以祁门县文堂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徽州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生活情趣的居住场所,亦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开展,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徽州民居面临着适应现代人生产生活需求的适宜性更新,如何开展徽州民居的现代适宜性改造,改造中如何满足新时代需求,“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模式”研究应运而生。论文以寻求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性为目标,运用定性与定量、历时与共时等方法,开展徽州民居建筑原型、现型、新型整体性研究。通过徽州地区系统的调研以及文献的综合分析,从徽州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徽州民居中农耕居住模式,商户居住模式,商仕居住模式,官宦居住模式四种模式的原型及其特点。继而分析徽州民居居住空间的演变发展及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现状的问题,梳理徽州民居居住空间模式的现代演变历程,为徽州民居现代适宜更新找寻设计的依据和重点。以融合与创新为构建目标,分析构建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性的影响因子,进而从徽州民居空间设计、营建更新及文化传承三方面构建民居现代适用性的途径与方法。从集约功能的设计层面、多方协同的营建层面、特色传承的文化层面三方面,提出徽州民居现代适宜更新的“整合协同”模式。结合祁门县文堂村典型民居设计实践及建设实施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建构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模式理论框架及设计方法。图50表21参87
刘颖杰[3](2021)在《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逐渐趋同化,差异越来越小,得以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便越发显得珍贵。黄山市大部分区域属于乡村,且是徽派建筑的主要分布区域,然而在城市化趋势的冲击下,大量传统民居遭到破坏,新建的民居地域性也越来越弱,出现了建设面积大但建造方式自主、轻地域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对其建设过程与发展进行指导,因此需要建立与地域性相关联的评价标准,对传统及新建民居的保护与建设进行指导和建议。本文通过计量地理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了黄山市2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并从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五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主要集中在歙县、黟县两个县市,其次是休宁、祁门两县。通过以上分析,选取歙县、黟县为主要研究区域,同时覆盖祁门、休宁县的传统民居为研究样本。通过现场调研与文献阅读对黄山市的传统民居建立整体认识,从空间形态、构造技术、营建技术三个方面分析黄山市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总结黄山市传统民居中与地域相关的技术与措施,将地域特征要素转换成相关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标准的借鉴,筛选出32项地域性评价指标,从居住质量、场地环境、功能特性、资源利用、传统保护五个方面构建出黄山市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并结合实测数据与计算机模拟,运用和对四个热工建筑模型进行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的方式对评价框架的权重进行赋值,建立完整的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为黄山市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新建民居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图[39]表[58]参[58]
张莹[4](2020)在《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文中提出徽州古村落景观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形成的人与环境整体协调的和谐人居环境,其多样化的空间编排和形式安排,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出人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徽州古村落景观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天人合一”理念,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引起重视,值得研究和挖掘。现象学在探求事物本质时注重从人文、心理的角度强调人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本论文重点在于对徽州古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现象学”理论分析,厘清徽州古村落的空间布局特征和景观设计特点,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在环境规划和设计中表现的空间特性和场所精神,在空间环境的感知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存智慧。在分析徽州古村落景观在环境的营造时,需要关注其丰富复杂的人文内涵,并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关注。本文以徽州古村落地域文化环境为宏观背景,着手对徽州古村落空间环境的布局特点、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进行资料的组织和融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阐述徽州古村落的相关概念,分析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总结出自然环境、社会文化、风水观念三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在现象学视角下从景观设计的意象表达、场所精神的空间营造、知觉体验的效果传达、人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四个方面分析徽州古村落景观在空间规划和环境营造上如何表现,发掘徽州古村落空间系统中生活群体与其存在空间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感知互动关系。再次选取徽州具代表性的古村落(呈坎村)进行个案探析,通过其空间的编排以及对场所精神的表达,引导人们从现象学的角度审视和重视古村落景观设计和空间规划中体现的结构特性和场所精神,关注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最后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借助上述问题的探索对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提出合理性的保护策略,希冀对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与保护更新做出有益尝试并对当下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康勇卫[5](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马晓雅[6](2020)在《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地区民居区划与建造研究》文中指出民居建筑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历经数千年融合的特殊体现。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居民在利用自然资源建造住宅时,所形成的建筑形态也有所差异。传统民居的区划研究不仅是一个对不同形态民居的认知过程,通过科学的划分,更能探究民居建造与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好地得出民居建造的智慧经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皖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在经过对皖南地区民居详细踏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皖南地区的不同地形内长期形成的水、土地、植被等资源,并将居民利用自然资源作用在民居建造上最明显的表现方式-材料作为此次划分依据,将皖南地区划分为砖作民居区、土筑民居区、木构民居区、树皮屋民居区、石作民居区和混合材料作民居区。并分别从民居空间形态、民居结构、地面及装饰以及材料应用各个方面对其民居建造进行详细研究。比较各类民居建造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最终得到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地区民居建造智慧。
甘宇鹏[7](2020)在《晋东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和皖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晋东南和皖南地区为研究范围,通过文献研究法、地理区划法、对比法、定性分析法等手段,对各自传统村落群聚区域空间内的要素对象作出分析、概括整体特征,再将二者比对,并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因素进行探讨,作出总结。在整体分布情况方面,高程、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晋东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共有235处,主要分布在泽州盆地和长治盆地附近,建成年代多在元代以前。皖南地区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建成年代也是以元代以前为主,而且这367处当中有九成以上集中分布在古徽州辖区的黄山和宣城两市;在村落的布局特点方面,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两地都对营建环境有相似的要求,但不同的地域文化及历史事件让他们也各有独特的地方;在建筑形制方面,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两地的材料选择、结构使用以及建筑间距,人文地理因素则对组合方式、外观细部有一定主导影响。
谢晚珍[8](2020)在《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呈坎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保护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探究传统村落空间演进过程与机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徽文化核心区呈坎村为例,基于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空间句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呈坎村自古代形成至今的空间生长过程,构建传统村落空间生长过程的阶段划分思路,总结了不同阶段中的空间生长特征,归纳和剖析了不同时期内不同影响因素起到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呈坎村空间生长过程可被划分为雏形期、发展期、鼎盛期、波动期和再生期等5个阶段。从唐末罗氏宗族迁居呈坎村,空间雏形孕育;到北宋末至明初罗氏宗族壮大,空间向北扩展;再到明中叶至清中叶,呈坎村大规模改造后,空间格局定形;到清末呈坎村处于波动发展阶段;再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传统空间格局被保留,空间重新焕发活力。(2)呈坎村空间生长特征表现为:民居单元由聚合到分割,公共建筑由点状到网络状,建筑朝向有序变化,新建建筑密度减小;街巷层级由单一到系统,平面形态由不规则到规则,街巷尺度由狭窄到宽阔,节点分布沿道路和水系增加;整体空间结构中心由内部到外围,组团由向心内聚到均匀排列,边界形态由团状到指状。(3)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进呈坎村空间生长。包括地理环境、资源容量的限定作用,风水文化、宗族观念和理学思想的引导作用,农业生产、商业发展、旅游开发、交通条件的促进作用,以及社会背景、人口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本文创新性地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了传统村落空间生长研究的理论框架,合理地运用空间句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从形成至今典型徽州传统村落呈坎村的空间生长的完整过程,从中总结每个时期村落建筑、街巷、节点和整体形态的特征,归纳得出自然、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关系,从而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乡村文化振兴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提供重要借鉴。图[38]表[4]参[136]
李俨[9](2020)在《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有关江南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针对传统民居中建筑构件的研究多集中于构件装饰艺术的探讨、营造技艺研究,以及构件加工模数尺度研究等。在传统民居类的文物建筑修缮、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学术研究中,对建筑构件的处理往往是“保留、修缮原有构件”、“采用传统手法修旧如旧”,对保护修缮工程中应如何具体地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如何再加工使用,往往语焉不详。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很多传统村落民居被拆除、改造,大量拆解下来的建筑构件仍质量完好,艺术价值很高,可堪再用。因此,在江南地区这些源于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在后来的建筑改造,新建筑营建中也被广泛再运用,成为具有传统设计元素的新传统建筑。此外,传统建筑构件也备受收藏家青睐,优美的纹饰,良好的质地以及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使得其身价越来越高。市场流通价值导致了一段时期倒买盗卖现象猖獗,对本应保护的传统民居造成了实质性破坏,而收购来的整栋民居或零散构件将做何种用途同样值得探讨。因此,本文基于传统民居构件保存、保护呈现出的多种现象展开论述。旨在强调构件宝贵价值与再利用的可能性,依据现下使用状况梳理再利用途径,论述采用传统构件的利弊权衡,总结再利用原则与方法。本文共分四章。首先,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评估体系。根据该地区传统民居的营建文化背景、建筑形制特征与建筑装饰艺术,梳理建筑构件蕴含的价值。结合调研现状,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三种保存类型为考量影响因素,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权重值、评估标准,以供不同背景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与可利用性能评定。并选取三种保存类型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样本作为实例,验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再参照不同使用目的对构件价值的需求,以及实例验证数据结果,划定再利用等级。其次,根据再利用实情,梳理出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重塑传统建筑,作为优质材料修缮历史建筑,作为传统装饰元素展现构件艺术价值三种模式下,不同等级构件的再利用特点与方法,包括构件取舍、功能形式转变、再利用建构方式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据此展开构件再利用对再利用客体与构件自身利弊影响的论述。最后,本文根据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保存与再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诸多应用实例中的方法与优缺点的分析,总结概括出源于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再利用原则及策略,提出制定构件再利用性能参考体系,以便单体样本的优劣判断,并且挖掘构件的社会文化价值以深化价值传达效果;以及修补构件完善外观,提升构件自身再利用的完整度,希望能对改造与设计运用起到一定参考与借鉴。
高天雅[10](2020)在《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及营造模式研究 ——以黟县南屏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徽州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由于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加之徽州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被逐渐挖掘,针对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逐渐深入,旅游也逐渐成为保护与发展徽州传统村落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进村落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此同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迎合当下的旅游市场,部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背离了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价值,破坏了村落历史文脉,一些村落逐渐失去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村落传统文化失去传承,文化空间格局受到破坏。因此徽州传统村落在面对内在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和外在旅游开发压力时,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营造进行模式探究,满足村落主体的生活需求和游客游览需求,是徽州传统村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进行保护与营造是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迎合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承扬徽州文化底蕴及内涵,营造历史文化与现代化交融的文化空间,本文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分级分类、演变及营造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分级分类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究。分析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内涵、构成要素、分类及特征,重点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进行层级划分,从宏观凝聚文化意象的整体文化空间、中观各类型节点文化空间、微观承载文化的建筑内部空间等三个层级对文化空间进行层级划分,并对每一层级营造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二是从时间维度划分文化空间的时间节点,并对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为南屏村文化空间的演变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三是结合核密度图从宏观的整体文化空间、中观的节点文化空间和微观的建筑内部文化空间对南屏村文化空间的动态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征。四是对南屏村进行现状调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对文化空间的认知、实际需求及意愿,总结南屏村文化空间营造的优势及问题,为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营造模式提供借鉴。五是依据营造原则,探索了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营造模式与途径,以实现徽州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的时代背景,营造历史文化与现代化交融的文化空间。
二、浅析徽商对传统徽州村落营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徽商对传统徽州村落营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建成为关注热点,环境质量亟需提升 |
1.1.2 传统技术缺乏传承,适宜技术值得挖掘 |
1.1.3 徽州地域文脉显着,宗祠建筑价值斐然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相关概念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徽州地区宗族文化研究 |
2.1.2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研究 |
2.1.3 徽州地区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
2.1.4 其他地区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传统建筑营建相关研究 |
2.2.2 传统建筑营建技术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规划选址及特征研究 |
3.1 徽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研究 |
3.1.1 徽州地域文化与地理风貌 |
3.1.2 徽州地域文化与中原移民 |
3.1.3 徽州地域文化与徽商崛起 |
3.1.4 徽州地域文化与忠孝礼教 |
3.1.5 徽州地域文化与风水理论 |
3.2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规划选址研究 |
3.2.1 “中轴核心”的规划选址 |
3.2.2 “负阴抱阳”的规划选址 |
3.2.3 “阴阳相悖”的规划选址 |
3.2.4 “正寝之东”的规划选址 |
3.3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的特征研究 |
3.3.1 以对称递进为主的空间特征 |
3.3.2 以混合结构为主的结构特征 |
3.3.3 以地域木石为主的材料特征 |
3.3.4 以徽雕彩绘为主的装饰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的理念与方法 |
4.1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评价理念 |
4.1.1 基于国家标准的绿色技术理念 |
4.1.2 基于因地制宜的绿色技术评定 |
4.1.3 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技术优化 |
4.2 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选取路径 |
4.2.1 基于文献调研取证 |
4.2.2 基于实测研究确定 |
4.2.3 基于软件模拟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 |
5.1 宗祠建筑外部环境绿色营建技术 |
5.1.1 通风降温的深巷尺度 |
5.1.2 置换空气的绿墙花窗 |
5.1.3 多尺度调和的水系环境 |
5.1.4 公共集散的门坦营造 |
5.2 宗祠建筑空间绿色营建技术 |
5.2.1 借景穿透的前院空间 |
5.2.2 多功能改善环境的天井空间 |
5.2.3 视线优化的寝堂空间 |
5.2.4 氛围营造的景观节点空间 |
5.3 宗祠建筑构造绿色营建技术 |
5.3.1 以开洞镂空为主的空气流通技术 |
5.3.2 以八字门楼为主的通气聚风技术 |
5.3.3 以扩大采光为主的天然引光技术 |
5.3.4 以隔层夹层为主的保温隔热技术 |
5.3.5 以恒温气流为主的调温空调技术 |
5.3.6 以建筑四防为主的特殊构造技术 |
5.4 宗祠建筑材料绿色营建技术 |
5.4.1 以耐候性材料为主的耐久防腐技术 |
5.4.2 以地域性材料为主的通风调湿技术 |
5.4.3 以环保性材料为主的装饰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模式 ——以祁门县文堂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现实需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徽州民居 |
1.4.2 适用性 |
1.4.3 现代适用模式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总结与分析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徽州民居原居模式 |
2.1 徽州民居原居模式划分 |
2.1.1 徽州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2 徽州民居原型与变体 |
2.1.3 徽州民居原居模式的划分 |
2.2 农耕居住模式 |
2.2.1 宅院形制 |
2.2.2 空间组织 |
2.2.3 结构形式 |
2.2.4 装饰技艺 |
2.3 商户居住模式 |
2.3.1 前店后宅式 |
2.3.2 前店中坊后宅式 |
2.3.3 下店上宅式 |
2.3.4 坊宅混合式 |
2.4 商仕居住模式 |
2.4.1 宅院形制 |
2.4.2 空间组织 |
2.4.3 结构形式 |
2.4.4 装饰技艺 |
2.5 官宦居住模式 |
2.5.1 宅院形制 |
2.5.2 空间组织 |
2.5.3 结构形式 |
2.5.4 装饰技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徽州民居居住模式的演变 |
3.1 政策与社会制度变革 |
3.1.1 社会结构及政策变化 |
3.1.2 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
3.2 居住形态的转变 |
3.2.1 家庭结构变化 |
3.2.2 居住形式变化 |
3.3 建筑空间的变化 |
3.3.1 空间形态变化 |
3.3.2 功能布局变化 |
3.3.3 空间物理环境 |
3.4 营建技术的演进 |
3.4.1 建造模式 |
3.4.2 建筑材料 |
3.4.3 建造结构 |
3.5 徽州文化的演变 |
3.5.1 徽州文化的形成 |
3.5.2 徽州文化与现代化的同化 |
3.5.3 徽州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 |
3.6 演变趋势分析及现状归纳 |
3.6.1 徽州民居演变趋势分析 |
3.6.2 徽州民居现状归纳 |
3.7 小结 |
第四章 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性的构建途径与方法 |
4.1 构建目标 |
4.1.1 融合与整合 |
4.1.2 继承与创新 |
4.2 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性因子确立 |
4.2.1 适用性因子构建原则 |
4.2.2 适用性因子初选 |
4.2.3 适用性因子确定 |
4.3 徽州民居空间构建方法 |
4.3.1 功能置换 |
4.3.2 空间集约 |
4.3.3 优化布局 |
4.3.4 设施完备 |
4.4 徽州民居营建更新途径 |
4.4.1 政府引导 |
4.4.2 人员协同 |
4.4.3 结构改善 |
4.4.4 技术改进 |
4.5 徽州民居文化传承途径 |
4.5.1 地域特色 |
4.5.2 建造工艺 |
4.5.3 材料利用 |
4.5.4 装饰色彩 |
4.6 小结 |
第五章 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性更新实践 |
5.1 整合协同模式 |
5.1.1 整合协同模式理论基础 |
5.1.2 整合协同设计理论内涵 |
5.2 徽州民居现代适宜更新改造设计实践前期分析 |
5.2.1 典型徽州民居调研分析——以祁门县文堂村老宅为例 |
5.2.2 徽州民居适宜更新需求 |
5.3 徽州民居现代适宜更新设计实践 |
5.3.1 设计层面——集约功能模式 |
5.3.2 营建层面——多方协同模式 |
5.3.3 文化层面——特色传承模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徽州民居的现代适用性影响因素调研》走访问卷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民居建筑风貌趋于同质化 |
1.1.2 现有评价标准地域性的缺失 |
1.1.3 缺少针对传统民居的评价标准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 |
1.5.1 传统民居 |
1.5.2 地域性 |
1.5.3 评价框架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传统民居与传统村落研究 |
1.6.2 相关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 |
1.6.3 地域性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思路 |
2.2 黄山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
2.2.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性 |
2.2.3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 |
2.2.4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 |
2.3 黄山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自然条件因素 |
2.3.2 气候环境因素 |
2.3.3 生态环境因素 |
2.3.4 历史文化因素 |
2.3.5 社会经济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研究对象 |
3.2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 |
3.2.1 规划选址理念 |
3.2.2 街巷组合方式 |
3.2.3 平面布局形式 |
3.3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构造技术特征 |
3.3.1 抬梁与穿斗混合的结构体系 |
3.3.2 利用视觉与触觉的材料处理方式 |
3.3.3 精湛围护构造与精美细部装饰 |
3.4 黄山市传统民居的营造技术特征 |
3.4.1 遮阳通风体系 |
3.4.2 保温隔热体系 |
3.4.3 防潮防湿体系 |
3.4.4 防腐防火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的构建与指标优化 |
4.1 评价框架建立依据 |
4.1.1 评价框架构建思路 |
4.1.2 评价框架建立原则 |
4.2 评价指标筛选与评价框架构建 |
4.2.1 基于地域特征要素分析的评价指标转化 |
4.2.2 基于现有评价标准与体系的评价指标筛选 |
4.2.3 评价框架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优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优化方式 |
4.3.2 优化方式有效性校验 |
4.3.3 评价指标优化分析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权重的计算 |
5.1 评价框架权重计算模型构建 |
5.1.1 AHP法导入 |
5.1.2 专家咨询 |
5.1.3 专家问卷设计 |
5.2 评价框架权重计算 |
5.2.1 权重计算过程 |
5.2.2 单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各层次权重统计 |
5.3 评价框架构建完成 |
5.3.1 评价框架评分方式 |
5.3.2 评价框架结果分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黄山市传统村落呈聚集分布特征 |
6.1.2 黄山市传统民居空间灵活、构造精细、营建技术丰富的地域特征 |
6.1.3 构建出三层级的黄山市传统民居地域性评价框架 |
6.2 创新点 |
6.2.1 运用GIS确定研究样本 |
6.2.2 实测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优化评价指标 |
6.3 展望 |
6.3.1 评价指标的补充与完善 |
6.3.2 样本研究方法的完善与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象学与景观 |
1.2.2 徽州古村落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
2.1 徽州古村落历史景观的形成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徽州古村落的产生 |
2.1.3 徽州古村落景观的形成 |
2.2 影响徽州古村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
2.2.1 基础因素——自然环境 |
2.2.2 多元融合——社会文化 |
2.2.3 指导思想——风水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 |
3.1 现象学理论分析 |
3.1.1 场所及其精神 |
3.1.2 存在空间论 |
3.1.3 知觉现象学 |
3.2 徽州古村落景观的现象学分析 |
3.2.1 景观设计的意象表达——可识别与可印象性 |
3.2.2 场所精神的空间营造——静态呈现 |
3.2.3 知觉体验的效果传达——动态呈现 |
3.2.4 人对环境的整体感知——心理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现象学理论的呈坎村景观设计个案 |
4.1 总体概况 |
4.1.1 地理环境 |
4.1.2 景观构成 |
4.1.3 历史文化 |
4.1.4 意象分析 |
4.2 空间的编排 |
4.2.1 街巷——分割空间区域 |
4.2.2 水系——生产、生活、亲水空间 |
4.2.3 住宅——伦理空间位序 |
4.3 场所精神的表达 |
4.3.1 水口——活动中心 |
4.3.2 宗祠——心理中心 |
4.3.3 桥梁——区域连接 |
4.3.4 物化设计——增强知觉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更新启示与现代景观设计应用意义 |
5.1 徽州古村落更新保护的启示 |
5.2 现代景观设计应用的意义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
1.2.5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
2.4 小结 |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
3.1.2 空间分布密度 |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
4.4 小结 |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历史基础 |
5.1.3 人口空间分布 |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
5.2.1 驱动力系统 |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地区民居区划与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居研究方向发展 |
1.1.2 民居区划方法 |
1.1.3 皖南地区民居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皖南地区自然环境与资源概述 |
2.1 皖南地区自然环境概述 |
2.1.1 地貌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水环境 |
2.1.4 植被土壤 |
2.2 自然资源与皖南地形 |
2.2.1 沿江平原区 |
2.2.2 皖南山地丘陵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然资源与皖南地区民居区划研究 |
3.1 皖南地区民居类型及环境特征 |
3.1.1 徽州民居 |
3.1.2 土墙屋 |
3.1.3 吊脚楼 |
3.1.4 树皮屋 |
3.1.5 石屋 |
3.1.6 皖东南民居 |
3.2 皖南地区民居区划的三种方式 |
3.2.1 综合区划 |
3.2.2 人文区划 |
3.2.3 自然区划 |
3.2.4 关于皖南地区民居区划方式的讨论 |
3.3 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地区民居材料区划 |
3.3.1 划分依据 |
3.3.2 皖南地区民居材料区划 |
3.4 皖南地区民居材料区划成因简析 |
3.4.1 地理环境因素 |
3.4.2 交通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然资源与皖南地区民居建造研究 |
4.1 皖南地区民居建造特征 |
4.1.1 砖作区民居建造 |
4.1.2 土筑区民居建造 |
4.1.3 木构区民居建造 |
4.1.4 树皮屋区民居建造 |
4.1.5 石屋区民居建造 |
4.1.6 混合材料区民居建造 |
4.2 皖南地区民居建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4.2.1 相似性 |
4.2.2 差异性 |
4.3 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民居建造智慧 |
4.3.1 资源要素的积极利用 |
4.3.2 自然环境的主动应对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调研民居村落概况 |
附录 -2调研路线图 |
附录 -3皖南地区民居调研记录表 |
附录 -4图表目录(图) |
附录 -5图表目录(表) |
致谢 |
(7)晋东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和皖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名词辨析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整体概述 |
2.2.2 晋东南传统村落研究 |
2.2.3 皖南传统村落研究 |
第3章 晋东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形态特征分析 |
3.1 山西省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
3.2 晋东南地区概况 |
3.2.1 晋城市村落分布概况 |
3.2.2 长治市村落分布概况 |
3.3 晋东南传统村落布局特点 |
3.3.1 择水而居 |
3.3.2 山水之间 |
3.3.3 防御行为 |
3.3.4 象征表达 |
3.3.5 肌理清晰 |
3.4 单体建筑结构形制 |
3.4.1 砖木房 |
3.4.2 窑洞 |
3.4.3 石屋 |
3.4.4 特殊形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皖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形态特征分析 |
4.1 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概况 |
4.2 皖南地区概况 |
4.2.1 黄山市村落分布概况 |
4.2.2 宣城市村落分布概况 |
4.2.3 芜湖、铜陵、池州三市村落分布概况 |
4.3 皖南传统村落布局特点 |
4.3.1 近水理水 |
4.3.2 围绕宗祠 |
4.3.3 庐墓成村 |
4.3.4 象征表达 |
4.3.5 农耕影响 |
4.4 单体建筑结构形制 |
4.4.1 砖木房 |
4.4.2 土楼 |
4.4.3 树皮屋 |
4.4.4 石屋 |
4.4.5 吊脚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形态特征影响要素比较 |
5.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5.1.1 地貌气候因素 |
5.1.2 自然资源因素 |
5.2 人文地理环境因素 |
5.2.1 社会经济因素 |
5.2.2 精神文化因素 |
第6章 价值特征总结 |
6.1 村落分布概况 |
6.2 村落布局特点 |
6.3 建筑结构形制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呈坎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空间活化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
1.1.2 揭示传统村落空间生长机理是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前提 |
1.1.3 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生长过程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区域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生态系统理论 |
2.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 乡村空间演变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乡村空间演变研究 |
2.2.2 国内乡村空间演变研究 |
2.3 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研究进展 |
2.3.1 国外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研究 |
2.3.2 国内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呈坎村空间生长过程 |
3.1 雏形期:聚族定居 |
3.2 发展期:用地拓展 |
3.3 鼎盛期:格局定形 |
3.4 波动期:肌理延续 |
3.5 再生期:空间活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呈坎村空间生长特征 |
4.1 建筑空间生长特征 |
4.1.1 民居单元由聚合到分割 |
4.1.2 公共建筑由点状到网络 |
4.1.3 建筑朝向的有序与变化 |
4.1.4 建筑疏密程度由高到低 |
4.2 街巷空间生长特征 |
4.2.1 街巷层级由单一到系统 |
4.2.2 平面形态由不规则到规则 |
4.2.3 街巷尺度由狭窄到宽阔 |
4.2.4 节点沿道路和水系逐步增加 |
4.3 整体空间生长特征 |
4.3.1 结构中心由内部到外围 |
4.3.2 组团由向心内聚到均匀排列 |
4.3.3 边界形态由团状到指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呈坎村空间生长影响因素 |
5.1 自然因素 |
5.1.1 地理环境决定村落选址 |
5.1.2 资源容量约束空间拓展 |
5.2 文化因素 |
5.2.1 风水理念指导空间营造 |
5.2.2 宗族观念引导建筑布局 |
5.2.3 理学思想促进持续繁荣 |
5.3 经济因素 |
5.3.1 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
5.3.2 徽商发展支撑村落建设 |
5.3.3 旅游产业带动空间活化 |
5.3.4 交通建设促进空间联系 |
5.4 社会因素 |
5.4.1 社会变迁影响村落兴衰 |
5.4.2 人口变化影响用地规模 |
5.4.3 政府政策激发空间活化 |
5.5 各个因素的作用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例综述 |
1.3.1 国内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再利用设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例综述 |
1.3.2 国外历史建筑构件再利用设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例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预期成果 |
第2章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价值评估体系 |
2.1 江南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 |
2.1.1 民居的形制特征 |
2.1.2 民居构件的装饰特征 |
2.2 建筑构件价值评估方法 |
2.2.1 明确评估目的 |
2.2.2 评估方法的确立 |
(1)层次分析法 |
(2)模糊综合评价法 |
(3)主观定性分析与客观定量分析 |
2.3 不同保存类型下的构件价值评估 |
2.3.1 建筑构件价值评估内容 |
2.3.2 构件价值评估指标及权重值确立 |
2.3.3 构件评估标准的制定 |
2.3.4 评估结果验证 |
(1)整栋建筑整体构件评估 |
(2)成组构件材料评估 |
(3)单体展示构件评估 |
2.3.5 构件再利用等级评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构件再利用模式分析 |
3.1 模式一:作为构件完整重塑传统建筑 |
3.1.1 构件重塑传统建筑的方法 |
3.1.2 构件重塑传统建筑实例 |
3.1.3 作为传统建筑重塑构件的再利用评价 |
(1)不当重组方式带来双重损害 |
(2)构件与建筑共获新生 |
3.2 模式二:作为优质材料修缮历史建筑 |
3.2.1 历史建筑修缮中构件再利用的方法 |
(1)旧构件作为修缮用料的优势特点 |
(2)构件用料选择与加工方法 |
3.2.2 历史建筑修缮中构件再利用实例 |
3.2.3 作为历史建筑修缮材料的再利用评价 |
3.3 模式三:作为传统元素展现价值 |
3.3.1 构件展现价值的方法 |
(1)构件的传统特征 |
(2)构件价值传达方式 |
3.3.2 构件作为传统元素再利用实例 |
3.3.3 作为传统元素展现价值的再利用评价 |
(1)古朴的艺术表现力 |
(2)彰显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构件再利用原则及策略 |
4.1 建筑构件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4.1.1 以建筑构件价值评估为先决条件 |
4.1.2 动态适应原则 |
4.2 建筑构件再利用的策略 |
4.2.1 尊重整体构件历史原貌 |
4.2.2 强化构件材料安全性能 |
4.2.3 提升展示构件文化内涵与视觉效果 |
4.2.4 建立再利用成果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及营造模式研究 ——以黟县南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时代背景 |
1.1.3 社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徽州传统村落 |
1.3.2 文化空间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徽州传统村落旅游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及营造案例 |
2.1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概况 |
2.1.1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 |
2.1.2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构成要素 |
2.1.3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分类 |
2.1.4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层级分析 |
2.1.5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特征 |
2.2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历程解析 |
2.2.1 徽州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 |
2.2.2 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历程 |
2.3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造案例研究 |
2.3.1 村落整体文化空间营造案例 |
2.3.2 节点文化空间营造案例 |
2.3.3 建筑内部文化空间营造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开发视角下南屏村文化空间演变特征 |
3.1 南屏村概况 |
3.1.1 研究对象选取 |
3.1.2 南屏村文化空间特征 |
3.2 南屏村文化空间的演变分析 |
3.2.1 村落整体文化空间的演变 |
3.2.2 节点文化空间的演变 |
3.3 南屏村文化空间的演变特征 |
3.3.1 文化空间演变与村落协同发展特征 |
3.3.2 文化空间有机生长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开发视角下南屏村文化空间评估及营造方法 |
4.1 南屏村文化空间现状调研 |
4.1.1 调研方法分析 |
4.1.2 南屏村整体文化空间现状 |
4.1.3 南屏村节点文化空间现状 |
4.1.4 南屏村建筑内部文化空间现状 |
4.2 南屏村文化空间问卷调查分析 |
4.2.1 样本基本概况 |
4.2.2 南屏村文化空间营造调查分析 |
4.2.3 南屏村文化空间营造问题 |
4.3 南屏村文化空间营造方法 |
4.3.1 保护文化空间轴线再造文化空间节点 |
4.3.2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多功能复合文化空间 |
4.3.3 修缮现有文化空间再生失落文化空间 |
4.3.4 开发特色文化空间增强村落活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造模式与途径 |
5.1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造原则 |
5.1.1 整体原真性原则 |
5.1.2 活态延续性原则 |
5.2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造模式 |
5.2.1 保护延续村落整体文化空间 |
5.2.2 多样化营造村落节点文化空间 |
5.2.3 传承革新村落建筑内部文化空间 |
5.3 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造途径 |
5.3.1 结合时代背景,制定文化空间规划体系 |
5.3.2 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空间文化输出 |
5.3.3 落实多方参与,提升文化空间活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旅游开发视角下南屏村文化空间营造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浅析徽商对传统徽州村落营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徽州地区宗祠建筑绿色营建智慧研究[D]. 潘璐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徽州民居现代适用模式 ——以祁门县文堂村为例[D]. 王康英.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
- [3]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评价框架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D]. 刘颖杰.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现象学视野下的徽州古村落景观设计分析[D]. 张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 [5]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自然资源的皖南地区民居区划与建造研究[D]. 马晓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晋东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和皖南传统村落群聚区域对比研究[D]. 甘宇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02)
- [8]徽州传统村落空间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呈坎村为例[D]. 谢晚珍.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源于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再利用研究[D]. 李俨.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10]旅游开发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及营造模式研究 ——以黟县南屏村为例[D]. 高天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