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孔庆捷[1](2020)在《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在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患者群体,其可导致四肢与躯干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手术治疗通常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OPLL的手术治疗可归纳为前路、后路两类。以往研究表明,前路手术方式可获得较比后路手术更佳的术后疗效。然而前路减压手术将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要求术者技术较高,且在长节段OPLL的手术治疗中存在颈椎稳定性重建困难的问题。因而,针对OPLL理想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话题。我们前期提出了针对OPLL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即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ACAF技术通过完成椎体骨化物复合体(vertebral-OPLL complex,VOC)的游离、前移来完成前方减压,而未直接切出后纵韧带骨化物,从而获得了传统前路手术直接减压的良好手术效果,同时也兼具了传统后路手术的手术安全性,且在临床研究发现其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传统前路手术。但由于ACAF技术需要切除椎体两侧部分结构,使其游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对颈椎内在稳定性的破坏,但ACAF又采取了类似ACDF的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方法而避免应力集中的发生。因而,ACAF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行为特性值得深入研究明确。同时,ACAF的解剖学研究尚未完善。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想要很好的掌握这项新技术,对其深入透彻的解剖理解,尤其是在明确术中开槽截骨的解剖标记、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性以及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对比分析ACAF、ACDF、ACCF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以验证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ACCF、ACDF的相关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和OPLL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研究,评估ACAF技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并指出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依据。研究目的通过与主流颈前路手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证实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证实ACAF技术在椎动脉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并明确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为今后其应用于颈椎个性化手术,以及临床改进手术技术、提升手术疗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使用18具尸体脊椎的C1到T1区域来测试屈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的ROM(2Nm)。设置循环疲劳负荷测试条件为:循环载荷3Nm、频率2Hz、循环3000个。根据手术方法将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三组:ACDF,ACAF和ACCF组。它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试:(1)完整状态的ROM测试,(2)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3)循环载荷试验,n=3000,(4)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2、建立健康成人完整颈椎(C2-C7)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三种颈前路术式模型:(1)完成C4、C5前移的ACAF;(2)完成C4、C5椎体次全切除的ACCF;(3)完成C3/C4、C4/C5和C5/C6椎间隙减压的ACDF。于C2参考点施加不同方向上的2Nm纯力偶矩加载以及垂直与C2上界面向C7方向的75N垂直加载,以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对各组模型的活动范围、终板应力、内固定系统应力、内置物应力及螺钉椎体界面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ACA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CT影像信息。测量7个影像参数:双侧钩突尖的距离,双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双侧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双侧极限倾斜角度,双侧底部极限侧方减压距离,减压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对11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2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4、回顾性分析47例采用ACAF或ACC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信息。测量3个术后影像参数:减压开槽宽度,双侧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各手术节段的脊髓横径。对3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4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双侧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至椎间孔的长度,双侧脊神经前根下倾角的角度。结果1、各组术后在各方向上的节段及整体ROM均较完整状态下显着降低,而各组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较比术后的ROM有所上升。评估时间和手术方法的交互效应没有显着性,这显示各组节段及整体ROM的变化趋势是平行的。其中,ACCF组术后及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均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而ACDF组与ACCF组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2、ACAF和ACDF术后ROM下降幅度大于ACCF,尤其是在前屈位、侧弯位。ACCF内固定系统中的应力峰值高于ACAF和ACDF,且螺钉钛板连接处应力最为集中。ACCF于C3、C6螺钉椎体界面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ACCF和ACAF内置物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DF。ACCF上下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3、双侧钩突尖的距离从C3至C6逐渐增大,且男性组显着大于女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和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在C4水平最小,但各节段的数值均大于2mm。极限倾斜角从C3至C6逐渐减小。ACAF术后的影像测量结果及解剖测量结果均显示开槽宽度大于双侧钩突尖的距离,而各节段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均大于2mm。4、ACAF的减压开槽宽度明显大于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C5-C8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的起始点的位置逐渐变高,且距离对应水平的椎间孔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C5-C8脊神经前根自头端向尾端逐渐变陡。ACAF组各节段的减压开槽宽度均显着大于ACCF组,且ACAF组各节段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普遍显着优于ACCF组,而ACAF组左侧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要优于右侧。结论本次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证实,ACAF技术可获得与ACDF相近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并且明显优于ACCF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理论在ACAF技术中同样适用,ACAF的内固定失败、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及内置物下沉风险均小于ACCF,但其内固定失败及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的风险仍大于ACDF,尤其是在旋转活动中。而在骨融合方面,ACAF要优于ACDF。同时,通过尸体解剖学及临床影像学研究证实,钩突可以被作为术中的有效解剖标志以保持ACAF术中减压的正确方向,从而避免损伤椎动脉,即使是面对极外侧型、宽基地型的特殊类型OPLL病例,采用限制的斜行开槽或底部侧方减压的方式也具有安全性,并且ACAF技术可以对椎间孔入口区做到有效减压,其减压开槽宽度可以包含双侧脊神经前根起始点及椎管内向外侧、向尾端走行的大部分脊神经结构。这项研究将为ACAF技术现有临床效果的解读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对其提高临床实践操作和完善预后康复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ACAF技术的临床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可成为治疗多节段OPLL的一种合适术式选择。
高晓文[2](2020)在《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研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研制一种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以减少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后诱发的钛网沉陷,并验证其力学特性。方法:1.利用正常人颈椎结构参数,改进现有直形钛网,研制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2.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有效的人体颈4颈6有限元模型。3.分别建立新型弧形钛网和传统直形钛网植入第5颈椎椎体次全切除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两组模型在五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钛网、钛板及相邻终板面的应力情况。结果:1.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新型钛网由一个传统钛网主体与两个终板环组合而成。钛网主体具有不同弧度、终板面具有不同角度,以适应颈椎生理曲度;终板环有1mm、2mm和3mm三种不同的规格,以匹配不同长度的减压槽。2.成功建立了人体颈4颈6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效性验证。3.两种内固定的等效应力结果:(1)在侧弯、单纯压缩、后伸、前屈和旋转载荷状态下,新型弧形钛网C6终板面后部的等效应力均小于传统直形钛网;而新型弧形钛网C6终板面前部和C4终板面的等效应力均大于传统直形钛网。(2)在不同载荷状态下,新型弧形钛网中钛网主体的等效应力均小于传统直形钛网,而且主要集中于终板环和钛网后部。(3)在不同载荷状态下,新型弧形钛网中钛板的等效应力均大于传统直形钛网,而且最大应力主要集中于钉孔区。结论:1.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设计合理,应力传导更符合人体颈椎承重结构。2.相比传统直形带终板环钛网,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可改变总体应力的分布,可增加C4终板面和钛板的应力分布,减少钛网主体的应力分布。3.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可减少C6终板面后部的应力,有可能减少钛网沉陷的发生。
李政[3](2019)在《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山羊对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进行动物实验并行影像学评估及组织学分析,与常用的传统颈椎钛网进行比较,评估其植骨融合与多孔结构骨长入能力。为该融合器的进一步改进设计及初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头本地杂交山羊,体重(25±2.0kg),随机分为2组并编号。对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组及传统颈椎钛网组实验动物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3月处死实验动物后完整取出手术节段后,行X线、CT、Micro-CT检测及组织学检测,并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影像学评估和组织学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1.成功构建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组及传统颈椎钛网组实验动物各6头。2.X线影像学评估采用BSF假关节评分表(表1)对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组BSF-3级5例、BSF-2级1例、BSF-1级0例,对照组BSF-3级4例、BSF-2级2例、BSF-1级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T影像学评估采用Siepe等的CT融合评价指标(表2)对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组1级4例、2级2例、3级0例、4级0例。对照组1级2例、2级3例、3级1例、4级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icro-CT影像学评估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月Micro-CT图像。实验组中自体骨植骨区域出现与上下椎体相类似的骨小梁空间结构,中央植骨区与钛合金类骨小梁结构中均可见明显新生骨长入,且骨-金属界面整合良好。对照组中自体骨植骨区域也出现与上下椎体相类似的骨小梁空间结构,但对照组新生骨主要分布于中央植骨区,内植物表面没有骨组织附着,骨-金属界面整合不佳。5.组织学分析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月Masson染色及Goldner’s染色。实验组内植物中央植骨区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及较多的骨组织,内植物钛合金结构周围多为纤维组织包裹,部分钛合金结构周围可见骨组织形成。对照组内植物中央植骨区可见纤维结缔组织,中间有少量骨组织,两端有骨组织长入,钛合金结构周围多为纤维组织包裹,局部钛合金结构周围形成软骨和骨组织。实验组中央植骨区骨组织面积/中央植骨区总面积的值为27.75±7.13%,对照组中央植骨区骨组织面积/中央植骨区总面积的值为19.25±4.6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组织与内植物整合长度/内植物总长度的值为92±3.55%,对照组内植物整合长度/内植物总长度的值为45.75±13.4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3D打印多孔金属网式融合器骨-金属界面整合良好。结论3D打印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具有较好的植骨融合效果;其多孔结构存在骨组织长入,其骨-金属界面整合良好。
齐蔚霖[4](2019)在《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临床应用研究(初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用于颈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临床数据来源于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牵头单位开展的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方案名称为: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用于颈椎退行性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试验设计。5个中心分别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合计样本量108例,试验组、对照组各54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产品为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对照组使用产品为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传统颈椎钛网(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173460990)。该临床试验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我国有关临床试验研究的相关规范、法规。在试验开始之前,已获得负责该临床试验的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本研究中所用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质量检验。本研究前瞻性分析截止2019年3月14日上述临床试验初期本中心随访已满6个月的患者病例资料共18例(12男,6女),平均年龄56岁(4469岁)。其中试验组9例(6男,3女),平均年龄55岁(4469岁),对照组9例(6男,3女),平均58岁(4564)。术后患者定期复查颈椎X片和颈椎三维CT。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比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椎体间高度、C2-7 Cobb角、融合节段Cobb角、JOA评分、颈痛VA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第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等因素,来评价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初步临床疗效。结果截止2019年3月14日,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108例患者已全部完成入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例;十堰市太和医院26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例;武汉市普爱医院6例。所有病例正在密切随访中。本中心截至2019年3月14日随访满6个月的18例患者中,试验组9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中无患者出现沉陷(0%),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沉陷(44%),两组沉陷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达到植骨融合标准9例(100%),对照组5例(56%),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2-7 Cobb角在术前为15.76±11.00°,术后为11.92±13.87°,术后3个月为18.27±13.04°,术后6个月为22.36±13.36°;对照组C2-7 Cobb角在术前为13.60±19.09°,术后为15.43±16.15°,术后3个月为22.04±17.74°,在术后6个月为17.00±16.71°。两组C2-7 Cobb角在同一随访时间段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融合椎体Cobb角在术前为2.91±8.01°,术后为7.90±6.44°,术后3个月为7.43±6.21°,术后6个月为7.89±8.03°;对照组融合椎体Cobb角在术前为7.85±10.18°,术后为8.64±10.60°,术后3个月为11.25±10.89°,在术后6个月为7.14±10.18°。在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椎体Cobb角在同一随访时间段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融合椎体Cobb角与术前融合椎体Cobb角差值为4.99±5.53°,术后6个月融合椎体Cobb角与术后融合椎体Cobb角差值为-0.01±5.27°;对照组术后融合椎体Cobb角与术前融合椎体Cobb角差值为0.79±7.72°,术后6个月融合椎体Cobb角与术后融合椎体Cobb角差值为-1.50±4.48°。两组融合椎体Cobb角在术前术后、术后6月术后差值之间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JOA评分在术前为9.33±3.16分,术后为9.33±3.16分,术后3个月为12.89±1.36分,术后6个月为15.78±0.97分;对照组JOA评分在术前为9.11±2.47分,术后为9.11±2.47分,术后3个月为13.11±1.36分,在术后6个月为15.89±0.60分。试验组颈痛VAS评分在术前评分为2.67±1.00分,术后为2.11±0.33分,术后3个月为1.33±0.50分,术后6个月为1.22±0.44分;对照组颈痛VAS评分在术前评分为3.33±0.87分,术后为2.33±0.71分,术后3个月为1.11±0.33分,术后6个月为1.56±0.53分,在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颈痛VAS评分在同一时间段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JOA改善率为81.90±17.62%,对照组为83.80±10.09%,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JOA改善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病例出现沉陷,因此只分析了对照组中融合器沉陷与撑开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对照组中融合器沉陷与撑开距离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根据本临床试验早期部分病例数据分析,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相比传统颈椎钛网有较低的沉陷发生率及较高的植骨融合率,但所观察的临床疗效指标无明显差异。
刘峰[5](2019)在《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模拟建立使用传统钛网和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钛网、钛板钛钉及终板上Von-Mises应力分布情况及椎体位移峰值特点,来评估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及下一步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获取一名32岁正常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椎三维CT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中将其导入,予以阈值分割、Mask等处理后导出,保存为STL格式。再在Geomagic软件中将之导入,对其进行逆向重建并予以完成模型相关的平滑,去噪等处理,以IGES格式保存。再在Ansys Workbench中将其导入,经一系列操作后,建立颈椎(颈3颈7)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布尔运算,赋予材料参数,设置好接触,进行网格划分,予以模型40N的预载荷,1.5Nm的运动附加力矩,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运动,将计算所得的各运动节段活动度与以往文献对比,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2.模型验证有效后,再在此模型上,模拟建立使用传统钛网和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模型。手术模型建立后,将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六种工况下,施加73.6N的预载荷和1.8Nm的运动附加力矩,比较两种ACCF手术模型中的钛网、钛板钛钉及终板上Von-Mises应力分布情况及椎体位移峰值特点。结果1.成功建立正常人的颈3颈7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工况下,下颈椎各节段的活动度与以往文献结果相似,在其范围内,证明模型有效。2.模拟使用传统钛网与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建立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1)在钛网最大应力方面,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与传统钛网相比,在前屈状态下,其最大应力下降了91%;后伸状态下,下降了90%;左侧屈状态下,下降了98%;右侧屈状态下,下降了97%;左旋状态下,下降了86%;右旋状态下,下降了84%。(2)就椎体位移峰值而言,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与传统钛网相比,在前屈及右侧屈状态下,两者最大椎体位移峰值相同;后伸及左侧屈状态下,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最大椎体位移分别增加了0.02mm及0.16mm;左右旋状态下,其最大位移分别下降了0.04mm和0.21mm;两种钛网各有优劣。(3)就钛板钛钉最大应力而言,与传统钛网相比,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手术模型组中钛板钛钉最大应力在前屈状态下增加了7%,在后伸状态下降低了37%,在左、右侧屈状态下降低了5%,在左旋状态下降低了9%,在右旋状态下降低了26%。(3)在C4椎体下终板的最大应力方面,与传统钛网相比,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终板最大应力,在前屈状态下,下降了51%;在后伸状态下,下降了15%;在左侧屈状态下,下降了55%;在右侧屈状态下,下降了43%;在左旋状态下,下降了8%;在右旋状态下,下降了12%。在C6椎体上终板的最大应力方面,与传统钛网相比,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终板最大应力,在前屈状态下,下降了43%;在后伸状态下,下降了83%;在左侧屈状态下,下降了70%;在右侧屈状态下,下降了52%;在左旋状态下,下降了55%;在右旋状态下,下降了29%。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工况下,两种钛网的终板应力最大值都位于上下终板后缘,但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终板后缘应力要小于传统钛网,且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建立的颈3颈7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经验证有效,可用于三维有限元分析。2.与传统钛网相比,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在理论上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应力分布情况。
浣溢帆[6](2019)在《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研发及机械力学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以颈椎解剖结构为依据,设计并研制出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并通过机械力学测试验证该网式融合器的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收集104例国人颈椎影像学数据资料,依据颈椎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测量椎体节段终板前后径、左右径、倾斜角及椎体节段高度等解剖学数据并分析颈椎解剖学特征及各测量值范围。在总结现有网式融合器(钛网)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解剖学测量数据设计新型3D打印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3D打印钛网),并对其进行尸体标本操作实验验证。2、以传统网式融合器(传统颈椎钛网)为研究对照,对3D打印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进行机械力学性能测试,验证其作为颈椎内植物的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从104例国人颈椎影像学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可知:椎体节段上端终板倾斜角∠α(4.50°±3.82°)大于椎体节段下端终板倾斜角∠β(3.96°±3.35°)(P<0.05);椎体节段前后缘平均高度(21.26mm±1.87mm);颈椎椎体终板宽度(24.70mm±3.09mm)、深度(15.24mm±1.39mm)。椎体终板宽度、深度均从C3-C7节段整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布(P宽<0.05,P深<0.05),男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宽<0.05,P深<0.05)。2、针对传统颈椎钛网结构设计与人体颈椎的解剖结构差异,本研究对钛网进行改进,设计并研制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3D打印钛网)。本融合器依据颈椎解剖学测量参数,设置有不同梯度化规格,使融合器与人颈椎解剖结构相适应;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的桁架结构(类骨小梁结构)能改善融合器力学性能,从而减少传统颈椎钛网因结构设计缺陷及力学性能不匹配造成的植入物下沉,植骨不融合情况。3、静态力学实验中,实验组(3D打印钛网组)压缩刚度(12799.55N/mm±823.23 N/mm)高于对照组(传统颈椎钛网组)压缩刚度(10733.43N/mm±1516.71N/mm),拥有更佳的抗轴向压缩性能。同时实验组模拟骨刚度KP值(269.96 N/mm±16.65 N/mm)大于对照组模拟骨刚度KP值(174.92 N/mm±14.21 N/mm),说明实验组钛网具有更好的抗沉陷性能。在动态力学实验测试中实验组抗疲劳力学性能低于对照组,在正常生理疲劳载荷下,两组融合器均能满足椎体间支撑的力学要求。结论:1、依据颈椎解剖学测量结果设计的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与颈椎解剖结构相匹配,能有效重建颈椎解剖结构。2、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与传统颈椎钛网相比,在满足临床力学需求的同时,有更高的抗轴向压缩与抗沉陷性能。
李统[7](2019)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对比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参数变化,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支撑体对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有无差异;2.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影响;3.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并发症有无影响;4.是否可以利用矢状面平衡参数预估手术疗效。研究方法:1.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住院行ACCF手术的患者,手术涉及两个相邻节段,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名病患,其中术中用钛网植骨15例,纳米人工骨植骨15例。2.矢状位参数的测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以内)、术后3、6、9月行颈椎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每次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2-7SVA、TIA。3.疗效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JOA评分。4.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采用卡方检验,手术节段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组内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在性别、年龄、颈前路手术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复查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两组间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3.两组组间比较术后C0-2Cobb和C2-7Cobb角存在差异,特别是C2-7Cobb角,术后3、6、9月差异显着(0.003、0.001、0、0);组内比较两组的TIA术前术后没有显着差异,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前术后即刻均有显着差异;钛网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后及术后3、6、9月的测值存在显着差异。4.C0-2Cobb角和C2-7Cobb角呈现显着正相关(r=0.403,P=0.027),C0-2Cobb角与T1S成正相关(r=0.463,P=0.010),C0-2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471,P=0.009),C2-7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569,P=0.001),TIA与其余参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手术对TIA没有明显影响,而手术通过提高C2-7Cobb角和C0-2Cobb角,增大T1A,缩小C2-7SVA,使得颈2相对颈7后移,调整头部重心,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2.不同支撑体对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钛网和n-HA/PA66术后即刻均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参数,但是在术后维持矢状面稳定上,钛网比n-HA/PA66差,术后早期可出现矢状位平衡丢失。3.在术后临床疗效上,运用钛网和n-HA/PA66术后9个月以内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术后疗效短期内无确切相关性,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冯立杰[8](2019)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钛网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钛网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共48例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19例患者使用钛网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29例患者应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通过拍摄标准的颈椎正侧位片来测量术前、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与D值、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与后缘高度(HPB),分别评价颈椎的曲度和植骨融合的沉降情况,用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12-18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比术前有显着提高,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的Cobb角和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测量的颈椎融合节段的HAB值、HPB值和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植骨材料,钛网和同种异体骨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都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两者在术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维持椎间高度方面无显着差异性,但是在沉降率方面同种异体骨优于钛网。同种异体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小病人痛苦和临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阳海龙[9](2018)在《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颈椎前路的椎间融合器,既能降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出现钛网下沉的几率,又能有效避免自体取骨、板笼分离带来的并发症。材料和方法: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主要由传统钛网及两端连接钛网的“L”型钛板组成。采用材料工程学研究常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首先利用一名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10.01逆向工程学软件,建立仅包含C4-C6共3个节段的局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包含颈椎体、钩突关节、椎板、棘突、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椎间盘,模型能真实模拟颈椎正常结构。然后将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进行生物力学的运算,结果与文献数据比较,从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再在原有模型上建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新型钛网植骨融合模型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传统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测量钛网与上下椎体接触面应力数值,并比较传统钛网、新型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接触面应力差异。结果:1.包含C4-C6三个节段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可进行有限元分析。2.在颈椎前屈、左右侧屈等3个工况下,颈椎前路新型钛网植骨融合后的终板应力与传统钛网植骨融合+前方钢板固定上下椎体终板的应力行配对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在后伸、左右旋转时P>0.05,无明显差异;在颈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等六个工况下比较二者应力值的极差、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结果显示新型钛网均小于传统钛网。结论:新型颈椎椎椎间融合器能增加与终板的接触面积,能防止术后钛网塌陷等并发症的几率。
杜金阳[10](2018)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椎间撑开对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椎间撑开高度对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单节段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的31例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测量并统计其术前、术后1日及术后3个月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资料上的椎间高度。术中椎间撑开高度以术后1日椎间高度与术前椎间高度之差近似代替。按照术后3个月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手术节段的椎间高度与术后1日时相比下降是否大于2mm,分为术后钛网沉陷组(即钛网沉陷大于2mm)与术后钛网未沉陷组(钛网沉陷小于2mm)。依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价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两组间神经功能改善率。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椎间撑开高度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椎间撑开高度是否为钛网沉陷的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钛网沉陷的价值。通过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椎间撑开高度的临界值。结果:依据术后3个月时钛网沉陷的情况,纳入术后钛网沉陷组患者19例,纳入钛网未沉陷组患者12例。术后3个月时,钛网沉陷组JOA改善率为49.44%±20%,钛网未沉陷组JOA改善率为78.14%±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沉陷不利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钛网沉陷组椎间撑开高度为6.99mm±3.29mm,钛网未沉陷组椎间撑开高度为4.57mm±2.2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间撑开高度回归系数0.332,标准误0.169,比值比1.394,P=0.049椎间撑开高度增加是术后钛网沉陷的危险因素。依据约登指数取其临界值6.99mm。结论:术中椎间撑开高度是术后钛网沉陷的独立危险因素,椎间撑开高度每增加1mm,钛网沉陷概率增加1.394倍。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取椎间撑开高度临界值为6.99mm。由于钛网沉陷会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降低,神经功能恢复差,为预防术后钛网沉陷的发生,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时,术中椎间撑开高度控制在4mm-6.99mm之间为宜。
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CAF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CAF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ACAF技术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评估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ACAF技术中颈椎椎间孔、脊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2)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研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设计与研制 |
一、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设计 |
二、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研制 |
第二章 :建立正常人颈4~颈6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步骤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与传统直形带终板环钛网对钛板、钛网及相邻终板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步骤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绪论 |
一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案 |
1.3 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设计与制备 |
1.4 手术人员 |
1.5 手术方式、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 |
1.6 标本的取材及保存 |
1.7 影像学评估 |
1.7.1 X线 |
1.7.2 CT |
1.7.3 Micro-CT |
1.8 组织学分析 |
1.9 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二 实验结果 |
2.1 实验动物术后的一般情况 |
2.2 X线评估结果 |
2.3 CT评估结果 |
2.4 Micro-CT评估结果 |
2.5 组织切片评估结果 |
三 讨论 |
3.1山羊颈椎手术节段选取及颈椎融合术的动物实验 |
3.2 山羊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设计 |
3.3 3D打印颈椎融合器在山羊体内的融合效果 |
3.4 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骨长入及骨-金属界面整合情况 |
3.5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临床应用研究(初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临床试验方案介绍 |
1 试验目的 |
2 临床试验内容 |
3 受试者入组时间及预期参与时间 |
4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 |
5 中止试验/试验治疗的标准和程序 |
6 评价指标 |
7 试验流程 |
8 监查计划 |
9 数据管理 |
10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11 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
第2章 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临床应用研究(初步报告)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颈 3~颈7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验证其有效性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步骤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与传统钛网在ACCF手术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一、建模资料 |
二、实验步骤 |
三、统计学处理 |
四、结果 |
五、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研发及机械力学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绪论 |
第1章 颈椎解剖学测量及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研发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2章 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机械力学测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结论 |
实验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引言 |
1.1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 |
1.2 .人工骨支撑体 |
1.3 .颈椎矢状位序列 |
2.正文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筛选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1.5 .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例收集 |
2.2.2 .分组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方法 |
2.2.5 .治疗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价 |
2.3.2 .矢状位相关参数评价 |
2.3.3 .临床疗效评价 |
2.3.4 .并发症 |
2.4 .讨论 |
2.4.1 .脊髓型颈椎病(CSM) |
2.4.2 .颈椎矢状位平衡 |
2.4.3 .颈椎矢状位相关参数的研究价值 |
2.4.4 .矢状位参数的测量问题 |
2.4.5 .颈椎手术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关系 |
2.4.6 .对支撑植骨材料的认识 |
2.4.7 .对本项研究数据的分析 |
3.结论 |
4.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 颈椎矢状位序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JOA评分表 |
附件3:经典病例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钛网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2.内容与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影像学检查及测量 |
2.5 随访指标 |
3.质量控制 |
3.1 资料来源控制 |
3.2 专业技术控制 |
3.3 资料获得及处理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两组患者所有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
2.典型病例 |
讨论 |
1.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
2.钛网植骨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
3.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9)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设计 |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有限元研究.5结果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椎间撑开对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早期塌陷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孔庆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2]新型弧形带终板环钛网的研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 高晓文. 南华大学, 2020(01)
- [3]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动物实验研究[D]. 李政. 南华大学, 2019(01)
- [4]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临床应用研究(初步报告)[D]. 齐蔚霖. 南华大学, 2019(01)
- [5]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刘峰. 南华大学, 2019(01)
- [6]3D打印颈椎多孔型金属网式融合器的研发及机械力学测试[D]. 浣溢帆. 南华大学, 2019(01)
- [7]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D]. 李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钛网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的疗效对比[D]. 冯立杰.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9]一种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力学研究[D]. 阳海龙. 南华大学, 2018(01)
- [10]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椎间撑开对术后钛网沉陷的影响[D]. 杜金阳.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