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北双湖地区地质构造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周道卿,曹宝宝,赵睿,胡悦,魏岩岩,肖梦楚,段宏伟,胡夏炜,郑宇舟[1](2021)在《羌塘盆地高精度航空重磁调查对盆地基底性质与构造格局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面积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基底属性和深部构造特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最新获取的高精度航空重、磁资料发现北羌塘整体表现为"磁力高、重力低",南羌塘与之相反,并且北羌塘基底磁性明显强于南羌塘;基于航磁数据计算的基底深度显示出南、北羌塘具有明显差异,北羌塘基底深度普遍在7.0~15.0 km,凹陷中心多达6个;南羌塘基底深度稍浅,多在5.0~13.0 km,凹陷中心只有3个。南、北羌塘截然不同的重磁场特征表明羌塘盆地并不存在统一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南、北羌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构造单元。E—W向的"中央隆起带"将羌塘盆地一分为二,使其整体呈现"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1个凸起区和9个凹陷区。
杜少荣,苗忠英,郑绵平,张永生,张雪飞,陈文西[2](2021)在《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文中研究表明北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属东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个具有成盐远景的蒸发岩盆地。前人对盆地的研究多局限于层序地层、构造运动、油气成藏等,对于盆地内蒸发岩的研究,特别是其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通过对北羌塘盆地龙尾湖QY-1钻孔中硬石膏岩层锶同位素进行测定,首次对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笔者所分析的样品的锶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为0.707 475~0.709 048,均值0.708 331,与同时期全球海水锶同位素比值(0.706 860~0.707 081)相比略高,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海水。结合前人对羌塘盆地构造运动与盆地演化的认识,认为陆源锶的输入造成了本区的锶同位素比值高于同期海水。此外,钻孔中的同位素组成与前人公布的全球中侏罗世(164~160.2 Ma)海水锶同位素曲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海侵海退作用的强弱是控制盆地夏里组锶同位素演化的主要因素。
曾胜强[3](2021)在《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勘探程度最低、面积最大的中生界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末,北羌塘盆地突然从碳酸盐岩(或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火山-火山碎屑岩沉积,之后被早中侏罗世冲积扇-河流相沉积超覆,羌塘盆地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那么,该沉积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及物源等有什么变化规律,沉积转换开始于何时?同时,该时期在南羌塘、藏南等海相地层中发生了碳同位素偏移和生物绝灭事件,这些事件与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和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化认识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揭示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火山喷发以及海退海侵事件的联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北羌塘盆地出露连续的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地层(包括岩心和岩屑)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粒度、微体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手段,揭示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物源等变化规律,确定了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和盆地转换时间,并揭示了该沉积转换与同时期火山喷发、生物绝灭等事件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如下: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前陆盆地逐渐萎缩,上三叠统碎屑岩沉积(肖茶卡组上段、巴贡组等)总体表现为一套水深逐渐变浅的海陆过渡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肖茶卡组上段呈现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完整的海退序列,之后被那底岗日组冲洪积相底砾岩沉积超覆。巴贡组从局限海转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之后过渡为火山碎屑岩沉积,与上覆火山碎屑岩整合接触。在羌塘中央隆起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三角洲平原含煤沉积。晚三叠世诺利-瑞替期,羌塘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事件,沉积了那底岗日组或鄂尔陇巴组,主要表现为陆上火山沉积序列,局部为水下火山沉积序列。根据典型剖面特征,分为三种沉积类型:类型1,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呈角度不整合沉积超覆于古生代褶皱地层之上,见于羌塘中央隆起以及盆地北部;类型2,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不整合于上三叠统地层之上,不整合面常发育古风化壳以及冲洪积相底砾岩,见于盆地西南缘和北部;类型3,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和中部。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主要发育两类沉积序列:类型1,由冲洪积-河流相开始,逐渐向三角洲、潮坪-泻湖和局限台地演化的海侵序列,主要分布于北羌塘中部地区;类型2,由于受海水的影响相对较小,雀莫错组沉积期为陆缘近海湖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包括河流、蒸发盐湖和浅湖等沉积环境,分布于北羌塘东部和北部地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呈幕式喷发过程。雀莫错南剖面发育完整的晚三叠世火山-沉积序列,从底到顶完整的记录了四期火山-沉积旋回,凝灰岩的沉积年龄分别为220.0±1.1 Ma、210.9±0.9 Ma、208.3±0.8 Ma和202.9±1.1 Ma,顶部年龄位于三叠系/侏罗系界限附近,与鄂尔陇巴组和雀莫错组的地层界限基本一致。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时间在202~227 Ma之间,跨越了整个诺利期-瑞替期,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约~25 Ma,并且呈现出203 Ma,208 Ma,211 Ma,217 Ma和221 Ma五个年龄峰值。北羌塘盆地于~227 Ma发生沉积盆地转换,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202 Ma之后,开启了羌塘侏罗纪裂谷盆地的早期充填过程。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古气候和古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转变。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CIA、CIW和PIA值均较大,平均值分别为75.06,75.50和71.55,为中等~强风化强度,地化指标及微体化石结果显示该时期总体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部分为半湿润气候,水体为正常海水~半咸水环境,向上过渡为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期间,化学风化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值分别下降到47.24,47.44和45.03,为低等风化强度,整体为半干旱气候,部分处于极端干旱气候,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后,化学风化强度整体回升,平均值分别增加到76.12,76.55和72.48,古风化为中等~高等风化强度,古气候整体为半湿润,部分为湿润气候,沉积转换后早期水体盐度较低,为淡水~半咸水的水体条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该沉积转换时期的古环境转变与同时期的火山喷发、碳同位素异常及生物绝灭等事件是基本同步的,晚三叠世幕式火山喷发造成大气圈和水圈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大量快速增加,形成极端干旱的气候环境和海洋酸化等条件,可能是导致南羌塘等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前后的物源区也发生了变化。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锆石年龄大多集中在220~250 Ma之间,物源区主要为羌塘中央隆起;沉积转换之后,碎屑岩的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1700~1900 Ma和2100~2700 Ma,其次为200~220 Ma之间,羌塘中央隆起和松潘-甘孜复理石带为该时期的主要物源区。最后,本文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陆盆地萎缩阶段、裂谷盆地开启阶段和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演化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各阶段的沉积演化历史。
周余国,张帆,周坤,周琛粟,王玉朝,王健,范凯[4](2021)在《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滇中富民县宝石洞岩溶地下河洞穴景观系统规模适中,洞内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洞中有宝(玛瑙),洞外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潜在的温泉资源,加上优越的交通区位,旅游要素集群度较高,具较高开发价值。文章根据宝石洞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地区区域地史演化特征,根据本次对宝石洞的实地探测成果,总结了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再结合前人对成景机制的探讨,从岩性、构造、水文地质、古地理和成景时代五个方面探讨了宝石洞景区的成景机制,指出多期次断层(破碎带)共同控制了宝石洞景观空间格局,岩溶作用始于燕山晚期,喜山期是宝石洞岩溶地下河洞穴系统的主要成景期,并对宝石洞中产出的宝石(玛瑙)成因作了初步的推断解释。
姜庆运,但卫,王强,张修政,唐功建[5](2021)在《青藏高原北羌塘三叠纪花岗岩中发现新元古代的基底信息:来自锆石SIMS U-Pb年龄和Hf-O同位素的约束》文中提出羌塘地块基底研究工作是青藏高原地学领域的难点。羌塘地区是否具有前寒武纪基底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虽有报道,但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北羌塘中部双湖地区花岗岩进行了SI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Hf-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双湖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7 Ma),并捕获~828 Ma的锆石。双湖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K2O和低的MgO含量(SiO2=64.00%~69.54%,K2O=4.09%~5.17%,MgO=1.44%~3.34%),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配分模式,以及富集的全岩εNd(t)值(-9.6)和锆石原位εHf(t)值(-10.8~-8.1),岩浆锆石的δ18O值为6.98‰~8.30‰。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双湖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内时空演化格架以及大量相关地质事实,认为双湖晚三叠世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捕获锆石的阴极发光显示较明显的振荡环带,表明来自于酸性岩浆岩;其具有高的不均一的O同位素(δ18O=8.20‰~10.23‰), Hf模式年龄为1.7~1.9 Ga,表明其源岩是来自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S型花岗岩,代表了北羌塘地块的基底。综合区域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捕获锆石信息,本文认为双湖花岗岩为北羌塘地块可能具有扬子型晋宁期基底提供了重要信息。
雷传扬[6](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张雄华,宋博文,寇晓虎,王国灿[7](2021)在《论从俯冲增生杂岩带重建洋板块地层主要类型与序列:以青藏特提斯二叠系为例》文中认为洋板块地层学是对具洋壳的盆地(大洋盆地、弧后和弧间盆地)在各种构造环境中形成的火成-沉积原生建造序列重建的地层学分支学科。洋板块地层(简称OPS)是指洋壳从洋中脊一直到海沟俯冲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基底序列,以及沉淀在洋底基底序列之上的沉积岩和火山岩的盖层序列。OPS生成后在洋盆关闭历程中被传送进入海沟。在海沟中,部分被俯冲消减进入地幔,部分通过刮削拼贴、底劈拼贴和构造折返等方式堆积在海沟与弧前之间,形成俯冲增生杂岩(楔)带(简称SAC)。因此,如何从SAC中重建OPS序列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热点。OPS序列重建的关键是从SAC中划分出属于不同构造环境的亚类,在精细划分亚类的基础上,按不同的亚类分别进行OPS序列重建。本文以青藏特提斯二叠纪OPS为例,提出并论述了从SAC中划分OPS亚类的方案和各亚类的OPS序列模型。
高远[8](2020)在《北羌塘坳陷中-下侏罗统多级别层序格架及意义 ——以羌科1井雀莫错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生代羌塘盆地记录了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的沉积地层。早—中侏罗世是羌塘盆地的一段重要的演化时期,不仅在于中下侏罗统的地层记录了羌塘盆地的性质和演化,而且这一阶段还是中特提斯洋的快速扩张阶段,该段演化历史被记录在北羌塘坳陷的沉积地层中。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实施的羌塘盆地第一口科学钻井——羌科1井,获得了从上三叠统到中上侏罗统连续的地层记录,为研究羌塘盆地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盆地沉积演化、油气地质等问题提供了条件。本文利用羌科1井及羌资16井的岩屑、岩心、测井及元素录井等资料,通过划分多级别的层序,结合早—中侏罗世羌塘盆地的沉积演化及雀莫错组三段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交替出现的混合沉积层系,在多级别层序格架内讨论北羌塘坳陷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的沉积过程及主控因素,并分析了羌科1井石油地质条件的分布及对油气勘探的启示。羌科1井钻遇的雀莫错组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陆缘近海湖相、局限台地相、浅海陆棚相以及潮坪相。在雀莫错组地层中,识别出三种级别的层序,包括5个三级层序,1个长周期层序和雀莫错组三段中的多个高频层序。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的长周期海平面变化与同时期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一致,表明了全球海平面长期的升降变化是雀莫错组长周期层序沉积演化的主控因素。结合雀莫错组沉积演化序列,显示区域构造作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三级层序的发育,且在演化初期为构造主控过渡到后期为全球海平面变化主控。雀莫错组三段的高频层序记录了高频混合沉积层系,其分布在三级层序界面附近,而三级层序最大海泛面附近则形成稳定沉积的单一岩性。受天文轨道周期控制的高频海平面波动叠加三级层序级别大尺度的海平面变化,共同影响碎屑输入及碳酸盐岩生产率,控制混合沉积层系的分布。羌科1井揭示的有利生储盖层及油气显示,在雀莫错组层序格架中的分布为长周期层序最大海泛面附近的烃源岩层,三级和长周期层序海侵体系域中的巨厚膏岩盖层,三级层序界面附近的气测异常层。结合隆起区控制储层,坳陷区控制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对认识石油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有帮助。此外,基于北羌塘坳陷的改造程度弱于南坳陷的认识,为南北羌塘提供了不同的勘探思路。
沈利军[9](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赵珍,吴珍汉,杨易卓,季长军[10](2020)在《羌塘中部陆相红层时代的U-Pb年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缺少精确的定年结果与可靠的生物标志化石,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的上白垩统—中新统的多套陆相红层时代与分布混乱不清,影响了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本文利用锆石U-Pb测试手段,对双湖—伦坡拉地区红层时代开展研究。根据新发现的斑脱岩与火山岩夹层精确厘定了牛堡组中上部时代(45.41~43.82 Ma)和阿布山组地层时代(101.9~73.09 Ma);根据上覆角度不整合的纳丁错组(35.5~32.59 Ma)与鱼鳞山组(46~28 Ma)火山岩年龄约束了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时代上限;结合前人年代学研究,初步建立了K2—N1红层时代格架,主要包括晚白垩世阿布山组与竟柱山组、古新世—始新世牛堡组与康托组、始新世—渐新世唢呐湖组和渐新世—中新世丁青湖组,均可与北部可可西里盆地对比。其中,双湖—多玛主要出露阿布山组,非早期划分的康托组;而康托组多数分布于中央隆起或山顶高处;唢呐湖组则沿双湖周边平缓低地发育;竟柱山组、牛堡组与丁青湖组普遍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展布,其中牛堡组向北延伸到多玛。精确厘定红层时代与分布,直接推动了对盆地沉积地层系统与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代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综合评价逆冲推覆构造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的影响,探讨逆冲推覆构造与盆—山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同时,为以红层为研究对象的高原抬升过程、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藏北双湖地区地质构造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北双湖地区地质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羌塘盆地高精度航空重磁调查对盆地基底性质与构造格局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重磁数据采集 |
2.2 位场转换处理 |
2.3 断裂构造识别 |
2.4 基底深度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北羌塘重磁场差异 |
3.2 边界断裂特征 |
3.3 基底构造形态 |
4 讨论 |
4.1 羌塘中央隆起带构造成因 |
4.2 盆地基底性质 |
4.3 构造单元划分 |
(1)北羌塘盆地: |
(2)南羌塘盆地: |
5 结论 |
(2)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数据有效性分析 |
3.2 锶同位素组成 |
4 讨论 |
4.1 蒸发岩成矿流体的来源 |
4.2 研究区锶同位素演化的全球对比 |
5 结论 |
(3)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羌塘中生代盆地早期演化研究现状 |
1.2.2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研究现状 |
1.2.3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转换及相关事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盆地基底 |
2.1.2 盆地构造层划分 |
2.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分区 |
2.2.2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3 北羌塘盆地中生界地层 |
2.3 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演化 |
第3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特征及沉积序列 |
3.1 上三叠统巴贡组沉积环境特征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1.3 古生物特征 |
3.1.4 沉积相特征 |
3.1.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2 上三叠统鄂尔陇巴组(或那底岗日组)沉积环境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沉积相特征 |
3.2.3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3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沉积构造特征 |
3.3.3 古生物特征 |
3.3.4 沉积相特征 |
3.3.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 |
3.4.1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萎缩期沉积序列 |
3.4.2 晚三叠世裂谷盆地开启期沉积序列 |
3.4.3 早中侏罗世裂谷盆地早期沉积序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与盆地转换时间 |
4.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 |
4.1.1 雀莫错南剖面 |
4.1.2 沃若山北剖面 |
4.1.3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4.1.4 玛托剖面 |
4.1.5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的区域对比 |
4.2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
4.2.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年龄的分布特征 |
4.2.2 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古环境转变 |
5.1 沉积转换前古环境特征 |
5.1.1 古风化特征 |
5.1.2 古气候特征 |
5.1.3 古盐度特征 |
5.2 沉积转换期古环境特征 |
5.2.1 古风化特征 |
5.2.2 古气候特征 |
5.2.3 古盐度特征 |
5.3 沉积转换后古环境特征 |
5.3.1 古风化特征 |
5.3.2 古气候特征 |
5.3.3 古盐度特征 |
5.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及其对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事件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
6.1 沉积转换前物源区特征 |
6.1.1 雀莫错南剖面 |
6.1.2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6.2 沉积转换后物源区特征 |
6.2.1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6.2.2 雀莫错南剖面 |
6.2.3 沃若山北剖面 |
6.3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演化 |
7.1 前陆盆地萎缩阶段 |
7.2 裂谷盆地开启阶段 |
7.3 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 |
3 岩溶地下河洞穴成景机制探讨 |
4 宝石之谜 |
5 结论 |
(5)青藏高原北羌塘三叠纪花岗岩中发现新元古代的基底信息:来自锆石SIMS U-Pb年龄和Hf-O同位素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特征 |
2 分析方法 |
3 分析测试结果 |
3.1 SIMS锆石U-Pb年龄 |
3.2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 |
3.3 锆石Hf-O同位素 |
4 讨论 |
4.1 双湖晚三叠世花岗岩的成因 |
4.2 捕获锆石来自于基底岩石 |
4.3 北羌塘地块起源于扬子地块 |
5 结论 |
(6)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侏罗系 |
2.2.2 白垩系 |
2.2.3 古近系 |
2.2.4 第四系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3.1 石英闪长岩 |
3.2 花岗闪长岩 |
3.3 正长花岗岩 |
3.4 二长花岗岩 |
3.5 暗色微粒包体 |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分析方法 |
4.2.1 锆石U-Pb测年 |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
4.2.3 电子探针测试 |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
第5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石英闪长岩 |
5.1.2 花岗闪长岩 |
5.1.3 正长花岗岩 |
5.1.4 二长花岗岩 |
5.1.5 暗色微粒包体 |
5.2 Lu-Hf同位素 |
5.2.1 石英闪长岩 |
5.2.2 花岗闪长岩 |
5.2.3 正长花岗岩 |
5.2.4 二长花岗岩 |
5.2.5 暗色微粒包体 |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石英闪长岩 |
5.3.2 花岗闪长岩 |
5.3.3 正长花岗岩 |
5.3.4 二长花岗岩 |
5.3.5 暗色微粒包体 |
5.4 矿物学特征 |
5.4.1 斜长石 |
5.4.2 角闪石 |
5.4.3 黑云母 |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
6.2.1 暗色微粒包体 |
6.2.2 岩相学 |
6.2.3 矿物学 |
6.2.4 年代学 |
6.2.5 地球化学 |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
6.3.1 角闪石温压计 |
6.3.2 黑云母温压计 |
6.3.3 氧逸度 |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6.4.1 岩石类型 |
6.4.2 岩石成因 |
6.4.3 岩浆源区 |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7)论从俯冲增生杂岩带重建洋板块地层主要类型与序列:以青藏特提斯二叠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洋板块地层主要类型与序列重建模型 |
2 洋板块地层序列重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的确定 |
2.1 对接带生存时限确定 |
2.2 叠接带生存时限确定 |
2.3 初始洋盆(红海型)形成时限确定 |
2.4 成熟大洋期(大西洋型)形成时限确定 |
2.5 衰退大洋期(太平洋型)形成时限确定 |
2.6 残余洋盆(地中海型)形成和终止时限确定 |
3 洋板块地层序列类型划分与重建实例 |
3.1 青藏特提斯二叠纪SAC分布 |
3.2 青藏特提斯二叠纪SAC中OPS亚类划分与序列实例 |
3.3 青藏特提斯二叠纪SAC中OPS序列重建与演化实例 |
4 结论 |
(8)北羌塘坳陷中-下侏罗统多级别层序格架及意义 ——以羌科1井雀莫错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北羌塘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混合沉积研究现状 |
1.2.3 羌塘盆地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羌塘盆地构造背景 |
2.2 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 |
2.3 半岛湖区块及羌科1井概况 |
2.3.1 半岛湖区块概况 |
2.3.2 羌科1井概况 |
3 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
3.1 北羌塘盆地雀莫错组沉积环境概述 |
3.2 雀莫错组沉积相分析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测井及录井特征 |
3.2.3 雀莫错组沉积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4 多级别层序地层格架 |
4.1 层序划分方案 |
4.2 层序划分方法 |
4.2.1 资料的选取 |
4.2.2 频谱分析 |
4.3 三级层序的划分 |
4.3.1 层序1 |
4.3.2 层序2 |
4.3.3 层序3 |
4.3.4 层序4和层序5 |
4.4 长周期层序的划分 |
4.5 高频层序的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早—中侏罗世北羌塘盆地沉积演化 |
5.1 长周期层序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
5.1.1 早—中侏罗世全球海平面变化特征 |
5.1.2 雀莫错组长周期层序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
5.2 层序演化的控制因素 |
5.2.1 雀莫错组长周期层序的控制因素 |
5.2.2 雀莫错组三级层序的控制因素 |
5.3 北羌塘盆地沉积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雀莫错组混合沉积层系特征及控制因素 |
6.1 羌塘盆地混合沉积层系特征 |
6.2 雀莫错组混合沉积层系的分布特征 |
6.2.1 高频层序与混合沉积层系 |
6.2.2 三级层序与混合沉积层系 |
6.2.3 混合沉积层系在层序中的分布 |
6.3 雀莫错组混合沉积层系的控制因素 |
6.3.1 高频层序混合沉积层系的控制因素 |
6.3.2 三级层序格架中的混合沉积层系控制因素 |
6.3.3 三级层序与高频层序的叠加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7 雀莫错组油气地质条件 |
7.1 羌科1井钻遇的生储盖及油气显示 |
7.1.1 烃源岩特征 |
7.1.2 储层特征 |
7.1.3 盖层特征 |
7.1.4 油气显示 |
7.2 雀莫错组石油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 |
7.2.1 雀莫错组烃源岩 |
7.2.2 雀莫错组储层 |
7.2.3 雀莫错组盖层 |
7.2.4 雀莫错组油气显示 |
7.2.5 生储盖平面分布特征 |
7.3 油气保存条件及对勘探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地层沉积特征 |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
4.2.2 成岩蚀变分析 |
4.2.3 古高程计算 |
4.2.4 古湖泊环境 |
4.2.5 古湖泊盐度 |
4.3 硫同位素特征 |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
5.1 碎屑锆石研究 |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
5.1.4 年龄数据讨论 |
5.2 孢粉研究 |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2.2 孢粉分析结果 |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10)羌塘中部陆相红层时代的U-Pb年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红层地质特征与时代 |
2.1 晚白垩世红层 |
2.1.1 阿布山组 |
2.1.1.1 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
2.1.1.2 碎屑锆石U-Pb年龄 |
2.1.1.3 阿布山组时代 |
2.1.2 竟柱山组 |
2.2 古新世—始新世红层 |
2.2.1 牛堡组 |
(1)斑脱岩锆石U-Pb年龄。 |
(2)牛堡组时代。 |
2.2.2 康托组 |
(1)双湖地区纳丁错组火山岩U-Pb年龄。 |
(2)康托组时代。 |
2.3 始新世—中新世红层 |
2.3.1 唢呐湖组 |
(1)鱼鳞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 |
(2)唢呐湖组时代。 |
2.3.2 丁青湖组 |
2.4 红层区域对比 |
3 精确厘定红层时代与分布的意义 |
3.1 约束了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代 |
3.2 高原腹地可能存在规模巨大的晚白垩世红层盆地 |
3.3 高原抬升过程与盆—山构造演化 |
4 结论 |
四、藏北双湖地区地质构造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羌塘盆地高精度航空重磁调查对盆地基底性质与构造格局的启示[J]. 周道卿,曹宝宝,赵睿,胡悦,魏岩岩,肖梦楚,段宏伟,胡夏炜,郑宇舟. 地质学报, 2021(11)
- [2]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J]. 杜少荣,苗忠英,郑绵平,张永生,张雪飞,陈文西. 矿床地质, 2021(05)
- [3]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D]. 曾胜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J]. 周余国,张帆,周坤,周琛粟,王玉朝,王健,范凯. 高校地质学报, 2021(04)
- [5]青藏高原北羌塘三叠纪花岗岩中发现新元古代的基底信息:来自锆石SIMS U-Pb年龄和Hf-O同位素的约束[J]. 姜庆运,但卫,王强,张修政,唐功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2)
- [6]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7]论从俯冲增生杂岩带重建洋板块地层主要类型与序列:以青藏特提斯二叠系为例[J].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张雄华,宋博文,寇晓虎,王国灿.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2)
- [8]北羌塘坳陷中-下侏罗统多级别层序格架及意义 ——以羌科1井雀莫错组为例[D]. 高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羌塘中部陆相红层时代的U-Pb年龄约束[J]. 赵珍,吴珍汉,杨易卓,季长军. 地质论评,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