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海西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白学斌[1](2020)在《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媒体有了更加多样的讯息传递形式,“自媒体”一词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角。微博、快手、微信、贴吧等信息平台的出现,让大众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有了更多表达观点的途径。尤其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信息的互动速度和形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网民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递,并在媒体环境中形成一种极具时代性的网络舆论,其影响力、传播力都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本文以青海省近几年涉民族类网络舆情为研究样本,应用4R危机管理、治理等理论模型,系统分析舆情发生的数量、分布时间、类型、涉事主体等,分析概括民族类舆情的主要特征,重点分析了“海西州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等热点舆情,最终总结得出青海省涉民族类舆情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政府舆论敏感度、健全媒体联动报道机制、发挥自媒体优势、推动舆情治理法制化建设四个方面的网络舆情治理优化建议。
向蕴欣[2](2020)在《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文中指出民族的智慧与价值凝聚在文化之中。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家要肯定文化的作用价值,社会要鼓励文化的传承发展,个人要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德都蒙古民族以及该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点。本文的研究对象都是特指在青海地区的德都蒙古民族,是针对当地所做的研究。本文从文化自信的内涵、特征、意义进行论述,进而引申到德都蒙古文化的内容和价值,重点介绍了都蒙古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共有开拓进取、民权至上、英雄乐观、顺从“长生天”、自由开放、公平正义、团结务实、崇信重义八个文化精神内涵,分别对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从文化现象上升到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在文化自信这个大的背景下,该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德都蒙古族既保持着本民族独特的魅力,又保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的优良传统。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面对全球经济文化交融的环境下,德都蒙古文化的传承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存在很多问题,德都蒙古民族被汉化趋势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很大的冲击,面对德都蒙古文化内容和资源的难以延续和不断流失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对策分析。德都蒙古民族既要保持本真又要具有创新性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但我们能够抓住青海地区具有旅游优势这个特点,就能够将该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二者联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区,能够真的起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在树立文化自信的环境下,加强德都蒙古文化的建设和加强对德都蒙古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给德都蒙古文化注入新的自信力量,让其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使得德都蒙古文化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让德都蒙古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文化,在纷扰而又庞杂的信息宇宙中保持中华儿女的血性,更好地认识到德都蒙古人民为社会和平、统一进步所做的贡献,进而展现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画卷。
韩坤[3](2020)在《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乡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关乎国家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民生稳定。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城乡关系有了新的表现,为了适应新型城乡关系变化,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生态强省”、“面积大省”、“人口小省”、“经济弱省”。作为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青海省必须客观评价自身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找到有青海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满足青海广大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经典理论基础上,以广义城乡融合内涵为依据,提出城乡融合的内涵包括但不局限于城乡差距消失这一观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涵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活质量水平、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通道建设水平、地区人口情况水平五个方面。坚持三级指标既要反映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也要反映城乡差异程度的原则,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共计17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全国、青海省以及青海省各市(州)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值进行测算。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阶段评价标准表。对全国、青海省及青海市(州)城乡融合阶段进行界定,最终得到相应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城乡融合中级起步阶段;(2)青海省下辖市(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青南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差,处于城乡融合初级起步阶段;(3)青海省地区通道建设水平较低;(4)青海省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差。最后,针对上述评价结果逐一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落实土地制度,完善政策配套;加强基建投入,创新出资模式;盘活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城市作用,实现要素流通;优化人才政策,发展高新产业,共5项10条提高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叶莉莎[4](2020)在《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和规划体制的日益完善,塑造具有特色的城镇风貌成为了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诉求。一方面,特色主题判定作为城镇风貌塑造的一项有效途径缺乏深入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风貌面临着千城一面、特色同质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构建判定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思路,选取青海省海西州进行实证研究。海西州作为研究案例,从城镇数量、风貌现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实践性,是多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综合研究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方法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国内外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城镇风貌特色的自然基底、人工载体及人文特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海西州各城镇的风貌特色要素对其进一步阐释,从而提出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塑造的指标体系。(2)从城镇风貌特色的构成系统和现状城镇风貌特色的塑造路径出发,提出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的判定方法应遵循真实性、合理性、独特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自上而下的特色主题判定路径,探索出循序渐进的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研究思路。(3)将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的指标与方法体系运用于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塑造的实践研究中,分析海西州现状城镇风貌问题,并通过统计调查、实验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获得研究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进行了判定,研究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判定城镇风貌的统一主题、局部主题和特色主题。(4)在检验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指标体系与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讨论判定结果在城镇风貌特色塑造中的应用,发现统一主题、局部主题、特色主题可与城镇风貌特色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进行有效衔接,进而从风貌特色定位、风貌特色分区及风貌特色导引等方面,为城镇风貌特色塑造提供了有效措施。总而言之,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的研究对城镇风貌特色的规划和导引具有统领和指导意义。通过对城镇风貌特色内涵的解析,对影响城镇风貌特色的要素进行解读,建立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指标体系,对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的判定方法进行探索,以期为区域内多城镇风貌特色主题的综合研究提供借鉴。
李莉[5](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赵昆[6](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靖杰晶[7](2020)在《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地区,其大部分区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文因素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但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青海藏区大部分区域的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青海藏区各自治州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青海藏区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全省的水平。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布局,为了更好地向服务型社会过渡,青海藏区必须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本文主要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分析了青海藏区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其次对青海藏区六个不同的藏族自治州的工业化阶段进行分类比较,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青海藏区目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产量增速平缓,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第二产业产出占比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其比例仍然高于三次产业总量的50%。第一产业产出占比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这两个现象不符合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型要求。(2)青海藏区内不同的自治州工业发展阶段差异显着,并且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情况差距较大。(3)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中普遍存在共同的问题,包括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生产性服务业较低,传统服务业比例较高,新兴服务业种类较少等问题。(4)由于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大部分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也是青海藏区产业发展急需应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青海藏区,应该充分把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统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提高藏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的投入,加强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放青海藏区传统农牧民思想,从而为青海藏区整体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刘文新[8](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提出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李俊[9](2020)在《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青海省产业脱贫的重要支撑,受到政府大力支持,而作为“领头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深入访谈获取56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第一手资料,借助专业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挖掘并提炼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的关键能力,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能力初始模型。同时反复回顾带头人典型案例的深度访谈资料,对带头人的个性特质、基本能力及在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带头人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障碍进行编码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设计调研问卷,对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并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本文遵循“理论-分析-策略”的思路研究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在质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模型,并提出了面向带头人个人及政府两个层面的建议,旨在为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找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兴[10](2020)在《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电力消费以煤电为主,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一直是二氧化碳、粉尘、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煤电为主导的传统电力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灵活经济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将电力工业带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绿色电力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开发生产和电网输送效率两方面,开展电网绿色规划优化研究对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能源对促进电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其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使得常规电网在规划建设、调度方式、运维检修等方面往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绿色发展一方面需要电网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现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的有效衔接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之间的互补集成研究,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空间,最大化的实现电力绿色发展效益。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电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展开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立足青海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开展了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基于Markov模型开展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青海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其次,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青海电网的用电量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行预测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通过该模型对青海电网用电量发展进行预测,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背景下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优化模型。本文将新能源开发情况引入电网发展规划,构建了电网与电源双层多目标协同规划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混沌理论改进的猫群算法(C-C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优化的电网协同规划方案,所建模型可用于各区域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开展考虑新能源的电网协同规划,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电网不断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良好的接入环境,促进电网企业与电源企业实现效益提升,促进电力系统有序、健康、绿色发展。(3)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结合青海新能源开发及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了包含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发电特性、可靠性、购电量等因素的多能互补指标,分析了风电、光伏的发电特性以及互补特性,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分支定界算法(B&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够平衡新能源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提升,减小新能源弃电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开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可以引导电力规划人员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提升的空间,持续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内容,促进电网结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开发布局不断优化。(4)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本文构建了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13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解法(TOPSIS)找出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个电网规划项目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评估结果。经多方案评估计算比较,本文得出的最优电网协同规划方案,在综合效益评估中评为最优,这证实了本文开展的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促进电力绿色发展。(5)提出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本文探讨了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以实现电网建设布局合理、架构完善,加快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建设以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常态开展新能源并网后电网风险评估以及时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等;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等,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二、青海省海西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海西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第三章 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现状 |
3.1 青海省综合状况概述 |
3.2 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综合分析 |
3.3 舆情倾向分析 |
3.4 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现状的SWOT分析 |
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 |
4.1 “青海省海西州少数民族发展项目”案例分析 |
4.2 “涉乌兰清真寺”案例分析 |
第五章 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 网民从众心理明显,政府对舆情响应不及时 |
5.2 权威部门联动报道机制不健全 |
5.3 官方媒体响应渠道单一,舆论引导力度不足 |
5.4 网络舆情“利益导向”明显,网络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 |
第六章 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对策 |
6.1 提高政府舆论的敏感性 |
6.2 健全媒体联动报道机制 |
6.3 发挥自媒体优势,实现多元主体治理 |
6.4 推动舆情治理的法制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点 |
二 文化自信与德都蒙古文化概述 |
(一)文化自信概述 |
1.文化自信的内涵 |
2.文化自信的特征 |
3.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 |
(二)德都蒙古文化概述 |
1.德都蒙古的称呼由来 |
2.德都蒙古文化的独特内容 |
3.德都蒙古文化的丰富资源 |
4.发展德都蒙古文化的价值 |
(三)德都蒙古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
1.文化自信对德都蒙古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
2.德都蒙古文化对文化自信提供实现渠道和载体 |
三 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
(一)在国家层面的统一 |
1.开拓进取精神与富强的内在统一 |
2.民权至上精神与民主的内在统一 |
3.英雄乐观精神与文明的内在统一 |
4.顺从“长生天”精神与和谐的内在统一 |
(二)在社会层面的统一 |
1.自由开放精神与自由平等的内在统一 |
2.公平正义精神与公正法治的内在统一 |
(三)在个人层面的统一 |
1.团结务实精神与爱国敬业的内在统一 |
2.崇信重义精神与诚信友善的内在统一 |
四 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的现状分析 |
(一)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存在的问题 |
1.德都蒙古文化内容难以延续 |
2.德都蒙古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
(二)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现代化进程促使德都蒙古文化的汉化 |
2.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冲击 |
五 文化自信视阈下传承德都蒙古文化精神的路径探析 |
(一)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 |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2.坚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二)以协调包容树立自信为思路 |
1.从弘扬传承德都蒙古文化精神理念中坚定自信 |
2.从充分认识和把握德都蒙古文化资源中培养自信 |
3.从深入挖掘和利用德都蒙古文化内涵中树立自信 |
(三)以开发旅游结合文化输出为新理念 |
1.旅游发展与德都蒙古文化的合理结合 |
2.发挥德都蒙古文化特色创新规划旅游新内容 |
3.借鉴其他传统文化旅游地区的成功之处 |
(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方法 |
1.政府创造更多德都蒙古文化的对外发展机会 |
2.坚定新时期的文化自信建设对德都蒙古文化进行保护 |
3.增强利用媒介传播培养媒体宣扬德都蒙古精神的意识 |
4.搭建更多弘扬德都蒙古精神的平台 |
六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梳理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可能的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 |
2.1.1 城镇 |
2.1.2 农村 |
2.1.3 城乡融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 |
2.2.2 斯大林城乡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杜能农业布局理论 |
2.2.5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2.2.6 “中心-边缘”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海省基本情况及城乡发展现状 |
3.1 青海省基本情况 |
3.1.1 青海省区位介绍 |
3.1.2 青海省行政区划 |
3.2 青海省城乡发展现状 |
3.2.1 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
3.2.2 城乡恩格尔系数日趋合理 |
3.2.3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 |
3.2.4 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断增强 |
3.2.5 城乡就业人员数量转变 |
3.2.6 城乡电话用户平缓增长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意义 |
4.1.3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4 评价体系构建成型 |
4.2 权重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4.2.1 权重计算方法 |
4.2.2 指标数据来源 |
4.3 指标权重计算 |
4.3.1 相关公式解释 |
4.3.2 分类层权重计算 |
4.3.3 执行层权重计算 |
4.4 数据的标准化与集成 |
4.4.1 数据的标准化 |
4.4.2 数据的集成 |
4.5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5.1 青海省发展水平测度 |
4.5.2 市(州)发展水平测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5.1 评价标准选取 |
5.2 评价标准执行 |
5.2.1 省级评价 |
5.2.2 市(州)级评价 |
5.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5.3.1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
5.3.2 地区通道建设水平较差 |
5.3.3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
5.3.4 青南地区发展水平较差 |
5.4 对评价结果进行原因分析 |
5.4.1 评价结果一的原因分析 |
5.4.2 评价结果二的原因分析 |
5.4.3 评价结果三的原因分析 |
5.4.4 评价结果四的原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对策建议 |
6.1 落实土地制度,完善政策配套 |
6.2 加强基建投入,创新出资模式 |
6.3 盘活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
6.4 发挥城市作用,实现要素流通 |
6.5 优化人才政策,发展高新产业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专家打分表 |
附录B:标准化数据 |
附录C:全国指数值 |
(4)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镇风貌特色保护研究 |
1.3.2 城镇风貌特色塑造策略研究 |
1.3.3 城镇风貌特色量化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影响参量解析 |
2.1 城镇风貌特色含义辨析 |
2.2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自然基底 |
2.2.2 人工载体 |
2.2.3 人文特质 |
2.3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指标体系构建 |
2.3.1 判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判定指标体系构建 |
第3章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思路 |
3.1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原则 |
3.1.1 真实性原则 |
3.1.2 合理性原则 |
3.1.3 独特性原则 |
3.2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路径分析 |
3.2.1 宏观层面 |
3.2.2 中观层面 |
3.2.3 微观层面 |
3.3 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路线 |
3.3.1 描述性分析方法引入 |
3.3.2 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 |
3.3.3 聚类分析方法引入 |
第4章 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 |
4.1 海西州基本概况及数据获取 |
4.1.1 海西州城镇风貌现状 |
4.1.2 数据获取 |
4.2 统一主题判定 |
4.2.1 算法及过程 |
4.2.2 结果分析 |
4.2.3 主题判定 |
4.3 局部主题判定 |
4.3.1 算法及过程 |
4.3.2 结果分析 |
4.3.3 主题判定 |
4.4 特色主题判定 |
4.4.1 计算过程 |
4.4.2 结果分析 |
4.4.3 主题判定 |
4.4.4 特色度分析 |
第5章 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应用 |
5.1 统一主题在城镇总体风貌特色中应用 |
5.1.1 总体风貌定位 |
5.1.2 总体风貌结构 |
5.2 局部主题在城镇风貌特色分区中的应用 |
5.2.1 多元文化城镇风貌区 |
5.2.2 藏族文化城镇风貌区 |
5.2.3 现代工矿城镇风貌区 |
5.3 特色主题在城镇风貌特色引导中的应用 |
5.3.1 “三边三节点”控制 |
5.3.2 建筑风貌引导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6.2.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B 城镇风貌特色分级评价打分表 |
附录C 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成分得分 |
附录D 海西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
附录E 海西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乡一体化 |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口迁移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社会公平理论 |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
二、生态资源环境 |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
四、社会人文环境 |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
二、交通的制约 |
三、人口的制约 |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
一、生态保护 |
二、生态移民 |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一、强化社区建设 |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
一、特色创新 |
二、应用价值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地震 |
二、地震灾害 |
三、风险 |
四、风险管理 |
五、灾害风险管理 |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
三、公共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
一、构造背景复杂 |
二、地震活动频繁 |
三、地震风险高 |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
一、中央机构改革 |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青海藏区 |
2.1.2 产业结构 |
2.1.3 三次产业 |
2.1.4 主导产业 |
2.1.5 比较优势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五大发展理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霍夫曼定律和配第-克拉克定理 |
2.2.4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
第三章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青海藏区第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藏区第一产业基本发展情况 |
3.1.2 藏区第一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
3.1.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
3.2 青海藏区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藏区第二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
3.2.2 藏区第二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
3.2.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
3.3 青海藏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藏区第三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
3.3.2 藏区第三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
3.3.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
3.4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小结 |
第四章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
4.1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趋势分析 |
4.1.1 藏区第一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
4.1.2 藏区第二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
4.1.3 藏区第三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
4.2 藏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 |
4.3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状况小结 |
第五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内部因素 |
(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
(2)人力资本严重缺乏 |
(3)产业发展模式粗放 |
(4)人口密度分布稀疏 |
(5)科技发展动力不足 |
5.2.2 外部因素 |
(1)产业政策与当地实际不符 |
(2)自然环境脆弱及基础设施较差 |
第六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
6.1 调整青海藏区三次产业的结构 |
6.2 协调不同藏族自治州的均衡发展 |
6.3 加强青海藏区人力资本的培育 |
6.4 追求青海藏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
6.5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相应专业人才 |
6.6 加大青海藏区新兴产业资金投入 |
6.7 努力完善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
6.8 培育并发展青海藏区的科技产业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
(8)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
2.1.3 自我发展能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行能力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第三章 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的质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2 访谈提纲设计 |
3.3 访谈实施过程 |
3.3.1 访谈对象选择 |
3.3.2 访谈资料搜集 |
3.3.3 访谈资料整理 |
3.4 访谈结果质性分析 |
3.4.1 开放性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3.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5 初始模型构建及范畴解释 |
3.5 带头人典型案例举例分析 |
3.5.1 带头人个性特质案例分析 |
3.5.2 带头人基本能力案例分析 |
3.5.3 带头人发展能力案例分析 |
3.5.4 带头人发展障碍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收集 |
4.2 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模型分析 |
4.2.1 因子分析 |
4.2.2 效度检验 |
4.2.3 信度检验 |
4.3 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模型修正和完善 |
第五章 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
5.1 个人层面 |
5.1.1 提升带头人文化素质以提高带富能力 |
5.1.2 扩大带头人社会资本以壮大带贫网络 |
5.1.3 加强带头人技术能力以巩固发展能力 |
5.2 政府层面 |
5.2.1 政策支持引进留住带头人 |
5.2.2 培育带头人集聚带贫动力 |
5.2.3 提升带头人带贫长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问卷统计数据表 |
(10)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
1.2.2 电力绿色发展研究 |
1.2.3 电力多能互补研究 |
1.2.4 电力综合评估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2.1.2 可持续发展属性 |
2.2 绿色低碳发展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内涵 |
2.2.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
2.2.3 电力绿色发展的要素及特征 |
2.3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
2.3.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概念 |
2.3.2 经验与经典负荷预测方法 |
2.3.3 时序趋势外推负荷预测方法 |
2.3.4 回归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
2.4 电力系统规划理论 |
2.4.1 电力规划分类 |
2.4.2 电力规划流程 |
2.5 电力综合评估理论 |
2.5.1 评估基本内涵 |
2.5.2 评估主要分类 |
2.5.3 评估构成要素 |
2.5.4 基础评估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1 能源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 |
3.1.2 水力资源 |
3.1.3 风能资源 |
3.1.4 太阳能资源 |
3.2 电源建设概况 |
3.2.1 水电装机 |
3.2.2 火电装机 |
3.2.3 新能源装机 |
3.3 电网建设概况 |
3.4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新能源发电消纳分析 |
3.4.2 电网安全生产分析 |
3.4.3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
4.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4.1.1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4.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
4.1.3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
4.2 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
4.2.1 预测误差指标 |
4.2.2 基础数据准备 |
4.2.3 单一模型预测分析 |
4.2.4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 |
4.2.5 综合最优组合模型构建及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协同规划优化模型研究 |
5.1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析 |
5.2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层多目标模型 |
5.2.1 上层模型 |
5.2.2 下层模型 |
5.2.3 相关约束函数 |
5.2.4 模型构建及算法 |
5.2.5 相关算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研究 |
6.1 多能互补技术指标 |
6.1.1 电力负荷指标 |
6.1.2 电力电量指标 |
6.1.3 发电特性指标 |
6.1.4 可靠性评估指标 |
6.1.5 购电量指标 |
6.2 能源开发及电网规划 |
6.2.1 光伏开发 |
6.2.2 风电开发 |
6.2.3 水电开发 |
6.2.4 电网规划 |
6.3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分析 |
6.3.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
6.3.2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 |
6.4 光伏发电及互补分析 |
6.4.1 海西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2 海南州光伏发电分析 |
6.4.3 青海电网光伏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5 风力发电及互补分析 |
6.5.1 海西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2 海南州风力发电分析 |
6.5.3 青海电网风力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
6.6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 |
6.6.1 风光自然互补特性分析 |
6.6.2 风光水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
7.1 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2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评估指标组合赋权模型 |
7.2.1 层次分析法 |
7.2.2 熵权法 |
7.2.3 组合权重确定 |
7.3 基于理想解法的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7.3.1 综合效益评估步骤 |
7.3.2 综合效益评估总体结构 |
7.4 相关算例分析 |
7.4.1 数据准备整理 |
7.4.2 指标权重计算 |
7.4.3 综合效益评估 |
7.4.4 评估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 |
8.1 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 |
8.1.1 加强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 |
8.1.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
8.1.3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 |
8.1.4 常态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
8.2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建议 |
8.2.1 开展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 |
8.2.2 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 |
8.2.3 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 |
8.2.4 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青海省海西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涉民族类网络舆情治理对策研究[D]. 白学斌. 兰州大学, 2020(01)
- [2]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D]. 向蕴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韩坤. 青海大学, 2020(02)
- [4]海西州城镇风貌特色主题判定方法研究[D]. 叶莉莎.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D]. 靖杰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 李俊. 青海大学, 2020(02)
- [10]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D]. 杨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海西州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蒙古文化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