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分配性效果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贺妍[2](2016)在《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即央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决策,最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为投资的现实下,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在考察企业行为和评价政策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学领域,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直接通过利率发挥作用。利率是使资本需求的投资和作为资本供给的储蓄趋于均衡的因素(Keynes,1936)。企业投资对资本使用成本的敏感性及长期弹性是衡量利率传导渠道的主要指标。同时,企业投资行为是公司财务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相关投资理论,企业投资不仅取决于投资机会,在不完美市场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显着地影响着企业投资行为,从而可能使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变得复杂,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除了传统利率渠道,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渠道。以往关于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指标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宏观层面的,较少从微观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与微观层面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割裂。由于宏观层面数据固有的不足,在货币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方面至今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及效果。本文首先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融资约束理论、债务治理理论对货币政策作用于企业投资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资本成本效应、流动性效应、债务治理效应三个渠道构成的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框架。然后分别实证检验了这三个渠道的效果。在实证检验部分,本文首先利用新古典投资理论分析框架和误差修正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层面上检验了企业投资对资本成本的敏感性,以识别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存在以及影响程度。其次,本文在考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过程中,检验了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投资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差别化反应,并结合我国转型时期产权制度及市场化进程这两个制度特征进行分析,以考察制度环境是否会影响以及怎样影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更深入地剖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化效应在企业层面的原因及制度层面的原因。再次,在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资本成本效应即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后,本文从投资决策灵活性和非效率投资两个角度构建了投资效率模型,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可概括如下: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对资本使用成本显着负相关,表明货币政策对公司投资的利率传导机制总体有效,资本成本是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之一。第二,货币政策的影响随着公司投资机会及融资约束特征的异质性而呈现差异化结果。其中,对投资机会少、融资约束程度较轻的公司无显着影响,而对投资机会多、融资约束程度较重的公司影响显着。第三,在制度环境方面,本文发现,国有公司投资对资本使用成本不敏感,而非国有公司敏感;相比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投资对资本使用成本的敏感性更大。第四,制度特征与企业特征会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第五,出于对货币政策的资源配置功能的考察目的,本文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债务融资对企业的过度投资在总体上并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反而表现出对过度投资的资金支持效应。说明货币政策并未能合理引导企业对获得的融资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但紧缩货币政策对不同特征的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紧缩货币政策能缓解债务对过度投资的支持作用,从而间接地发挥治理作用。但这种间接治理作用仅对投资机会多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企业有效。本文还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企业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也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本文的经验证据对制定货币政策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实施对象的不同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从而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了货币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渠道的清晰的证据,有助于更加系统地考察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和更深刻地理解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异质性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融合了经济学和公司财务学领域关于企业投资的理论,系统而清晰地分析了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理,为企业投资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而且,现有关于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是在公司治理范围内展开的,很少关注宏观政策带来的影响。本文将投资效率纳入到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行为的框架中,极大地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数量的不足,为货币政策对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找到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二,与以往大多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同,本文跳出了已有研究的固有思路,在微观层面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及效果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是对宏观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链条的延伸。已有文献中虽然有不少关于宏观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但是从投资的视角进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很少。目前仅有少量文献(彭方平,2007a;2007b、徐明东和陈学彬,2012、靳庆鲁等,2012)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且结论不一。利用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可通过发现观察值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检验出公司之间的异质性带来的后果,不仅能够为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提供更直接的证据,而且能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第三,本文从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的异质性效果。企业层面上,本文结合资本市场不完美的现实,考察了投资机会和融资约束这两个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企业间的差别带来的不同结果,拓展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也是对已有研究(徐明东、陈学彬,2012)在深度上的延伸,丰富了现有关于货币政策对公司投资的传导机制的研究。制度层面上,虽然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制度特征对企业融资或投资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对制度特征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制度背景,从产权特征和市场化进程两方面实证检验了制度因素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调节效应,使本文的研究更加切合企业所处的具体情境,且拓展了彭方平等(2007a)对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货币政策异质性效果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在实证模型和检验方法上,本文对Chirinko等(1999)的新古典投资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了误差修正动态模型,使实证检验更加真实合理。在检验方法上,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对误差修正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充分考虑了该方法在处理回归量中的内生性问题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估计的结果更加可靠。
庞明川,郭长林[3](2015)在《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的实践模式及其理论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从性质上可分为紧缩性与扩张性两大类型。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的宏观调控长期存在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存的双轨模式。其中,结构性调控扮演了重要角色,其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主动调整最终引致经济的收缩与扩张效应,从而达到逆周期的政策效果。这种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总量调控为辅的调控方式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最大特色。结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大量运用结构性政策的经验,笔者认为,结构性调控与总量调控相结合构成了系统的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体系,而结构性调控政策不仅弥补了西方主流反周期政策中仅包含总量政策的缺陷,也是对2012年以来政府实施的"微刺激"、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等结构性扩张的理论提升与现实回应。
刘晨晖[4](2013)在《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活跃于国内各市场的游资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从活动规律来看,近几年,我国游资所表现出的流动性非常之强,在短期内引发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以及“蒜你狠”、“豆你玩”等一系列投机炒作现象,逐渐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各个领域此消彼长的投机现象还表明,我国国内已经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游资存量,它们以获取投机收益为目的在各个市场之间高速流动,虽然其还未达到引致泡沫经济的程度,但已经开始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游资难题,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中财政作用的特殊性为背景,从近几年投机行为频现、资本过剩等特殊现象出发,着重研究了财政体制与政策因素与近些年游资扩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并基于财政因素可能影响游资变化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地,本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在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游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轨迹同当前投机频发之间现象上的关联,并对财政可能影响游资的途径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对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总结;第三,以中国经济转轨为背景,分析在中国的特殊体制性约束下,财政与我国社会游资之间的联系和影响途径,构建了我国财政与游资之间互动机制的理论框架。第四,应用价格解析方法,结合不同投机品市场的特点对我国社会游资总量进行测算。第五,通过对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工具运用情况的梳理,基于对游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了财政影响游资变化这一理论的经验证据。第六,通过计量方法对财政与游资关系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第七,对游资投机的重点领域——房地产业投机泡沫进行了单独研究。第八,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合理控制游资、削弱游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我国游资变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财政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按时间顺序来说,起初,财政对游资的影响比较间接,财政体制通过作用于宏观经济中的预期、激励机制等方式对游资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资金准备;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逐渐提升,对游资变动来说,政府财政体制的作用逐渐转移到政策层面,经济体中出现了财政资金流入虚拟经济的渠道;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政府财政投资的再次扩张,财政政策因素已经成为近期游资积累与集中的重要推动力。(2)基于本文第4章对中国国内社会游资规模的测算,我国游资规模的变动轨迹并未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反而与财政政策的方向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3)通过以财政规章制度数据作为体制因素的替代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结论表明财政体制非规范性的存在是能够影响到游资变化的,而财政预算资金虽然并没有大规模地成为游资的来源,却可能在非规范性的背景下流入房地产市场或是引起实体经济向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流动。(4)就财政投资对社会游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来说,结论显示,财政投资的扩张会带来社会游资总规模的增长,并且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预算投资均己成为游资变动的原因。(5)以房地产市场内的游资为研究重点,本文还发现,当前土地财政已不仅仅通过成本的形式转移为泡沫的一部分,更是成为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根源之一。此外,非线性的回归结果还发现,虽然财政扩张并未引起游资总规模的加速扩张,但却会引起游资向房地产投机领域的加速流动。
崔鸿雁[5](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刘贵鹏[6](2011)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三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潘敏[7](2010)在《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决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1998年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挑战,立足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时代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果,清除货币传递过程中的阻碍,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为主线,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模型,并结合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提出了检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标准。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在概括央行执行独立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框架阶段性特点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梳理。利用比较静态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产出和价格角度衡量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为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提供实证分析基础。另一方面,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技术手段对中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依然从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和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效性进行。各个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尽量包含了不同经济周期,以此进一步探索不同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检验是依据1997年7月至2009年11月的月度数据,样本数据的范围跨度涵盖了我国从紧缩到扩张两个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的短暂紧缩阶段。对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检验,从货币当局向金融机构传导效果的检验开始,利用滚动时窗的回归检验,探索货币政策的松紧与信贷市场的松紧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通过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传导效果,而且通过对二元投资主体的分析检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传导是否具有非对称性。对于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分析,文中检验了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传导和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有效性。进而,从经济转型期预期不确定性、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性、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发展的滞后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性等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总体上看,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机制有效性并不理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滞过长。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观点:(1)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显着的不对称性。在经济萧条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比经济高涨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差,表明货币政策在启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作用有限。(2)中国目前通过调控货币数量来间接调控利率变动的机制不足,利率外生化阻碍了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投资效应相对有效,但是存在显着的弱消费效应。而二元投资主体下,国有企业固有的对信贷制度性依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投资效果大打折扣。较低的市场化利率水平仅仅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低的表层因素,根源还是在于货币政策传导客体一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缺失。(3)以利率衡量的货币政策的松紧与信贷市场的松紧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无论是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萧条期,商业银行的理性经济行为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相互冲销了,削弱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效果。同时,我国“二元”投资主体结构以及特殊的银行体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对国有企业传导有效,但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失效。(4)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传导更有效。但是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程度和时滞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作用有限,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更多的是依赖于股票价格自身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向股票市场的传导受阻。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着,而投资效应显着,但是传导时间非有效。央行通过调控股票市场价格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不可靠。另外,从货币政策的不动产价格传导机制效果看,利率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作用比货币数量强大而持久,但居民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财富效应和信心效应并不敏感。最终产出对房地产投资波动敏感,因此,从经济平稳角度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更应慎重。(5)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有39%~43%的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这种粘性的预期行为导致公众对未来经济走势信心具有惯性,而反经济周期循环为目的的权衡性货币政策很难打破微观主体的惯性行为,最终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其二,区域金融分布不均衡加剧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降低了区域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平均响应强度。其三,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制度不完善阻碍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运行,资产价格泡沫扭曲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信号的初衷,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稳定可靠。其四,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这一时期我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各种改革,渐进式改革使得预期和制度依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持续的阻碍作用。总之,在经济转型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还需要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完善金融市场的信号传导功能,加强货币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的配合。
冯菲[8](2010)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流通速度,是产出或交易量与货币存量之比,它联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与金融经济的货币,是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围绕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这一中心论题,运用结构分析方法和实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交易货币流通速度、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展开分析。首先,第二章为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回顾,主要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演变进行了一个历史考察。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概念来自货币数量理论史中两种截然区分的方法——交易分析方法与现金余额分析方法,本文从理论渊源上澄清了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由交易流通速度向收入流通速度的转变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为以后各章的讨论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和框架。第三章为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两个重要概念。近年来由于我国收入流通速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国内学者开始更加关注货币的交易速度。有关交易总量的测度是交易流通速度研究的难点。本文对我国1992-2008年交易流通速度的测算做了初步尝试。研究发现,我国交易流通速度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且2000年以后,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的同步波动性消失,二者出现发散趋势。中间产品交易和金融资产交易的扩大是二者出现发散趋势的重要原因。交易流通速度分析可以更好地指示货币需求的变化,为我国货币供给规划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参照。第四章为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本章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的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的比重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五章至第七章在上述几章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若干政策含义。第五章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探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我国以及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基础上,认为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然具有适用性,但同时应该引入信贷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第六章从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信贷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是我国货币政策发挥结构调整作用的最主要的手段。而当前我国信贷结构的主要矛盾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本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和不利影响,并提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若干对策建议。第七章从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考察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以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的研究主要从国债管理政策和财政投融资政策方面展开,对财政性存款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的论述较少,本章从财政性存款角度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纳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部门分析,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机关团体存款的迅速增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变动,分析了机关团体存款快速增长和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建议。
赵建[9](2010)在《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货币金融现象,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M2/GDP开始超过100%,到200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为40.3万亿元,GDP为24.6万亿元,比率达到164%。这一指标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被经济学界称为“货币高差”(张杰,2006)。然而,除了80年代末两年的比较严重通货膨胀外,在转轨的绝大部分时期,中国保持着良好的价格稳定状态,并没有发生类似于南美一些国家的货币动荡和货币危机。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制度逆行”过程,即在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稳固的货币市场的条件下,建立了资本市场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常常用“10年时间走了西方股票市场200多年走过的历程”来形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之快。从量上来看,中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飞速的货币和金融扩张过程(彭兴运,2002)。然而,另一个现象是,在货币和金融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金融系统存在着强大的政府控制,中央银行基本上没有独立性,银行系统中90%以上为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上市公司70%左右为国有资本所控制(参见第八章的有关内容),债券市场大部分也是国债。这一金融控制的后果是出现了大量的财政货币化和坏账货币化以及国有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等问题。这就出现了在计量上中国货币化指数和金融相关指数快速扩张,但货币、金融市场上市场化严重滞后、货币扩张与金融控制并存的特有现象,使得中国出现的诸多货币问题没有用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比如,根据货币数量范式,高的货币存量下的价格稳定意味着“货币的消失”,那么这些消失的货币哪里去了?比如按照资本积累原理,资本市场应该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工业化非常完善的经济系统内建立(Bose,2005)。但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就建立了资本市场,并获得飞速发展。我们的问题就在于追问,中国强大的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遵循什么样的扩张路径?货币扩张是外生推进的还是内生诱导的?中国的货币扩张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否存在路径依赖,其后果是什么?中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次序。。。等等。本文就是基于中国强大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这一特有现象,试图在转轨经济系统内构建一个统一的框架对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后果进行剖析。本文的特点是将政府作为分析的起点,认为理解中国的货币扩张路径,就必须理解政府兼转轨主体和货币、财政当局于一体所承担的角色及其目标和行为,这是货币扩张的根源,而金融控制则是货币扩张的手段。在这个逻辑上,转轨路径与货币扩张路径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在制度变迁收益较高的转轨初期的货币扩张提升了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水平,那么在制度变迁收益递减的路径阶段,粗放式的货币数量扩张则会可能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而这时,政府则很可能沉溺在货币推动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上不能自拔。本文就是从转轨初期开始描述转轨经济特有的货币化进程和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路径,以及由此引起的福利改进或者损失。第一章做的工作是,综述和梳理货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模式,并从中抽取出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方法和观点,为整个论文打下理论基础。这一梳理过程并不是仅仅对当前货币经济学研究现状的一种简单叙述,而是对不同货币经济的基本模式,以及不同模式内的不同学派进行“追根溯源”。因为货币经济学从观点和方法,充满了争议和悬而未定的结论:交易媒介还是价值贮藏的资产,中性还是非中性,自然利率还是货币利率,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等等一系列争论占据了整个货币学说史。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不同的方法和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存在的理由和现实根据。从菲利普斯曲线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再到理性预期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彻底否定,这一学说演化历程一方面反应了现实的多变以及经济学从统计到理论,从经验到理性的沉思路程。同样的例子还有,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衰落,与货币主义对其“旧事重提”;瓦尔拉斯-希克斯-帕廷金货币传统的方法尴尬,与新货币经济学重新走在货币经济学前沿,等等。货币经济学从来不缺乏学派和主义之争。当货币主义走向衰落,新凯恩斯主义成为货币当局所信奉的所谓“政府经济学”的时候,我们发现货币经济仍然是那么高深莫测,货币政策或多或少的仍然带有货币主义哲学所预测的后果。所以,我们相信,仅仅一种货币理论和方法,无法解释货币经济问题的全部。凯恩斯主义的坚守者和货币主义的坚守者们,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上的坚持,不如说是世界观上的哲学固执。而如果忽略和误解马克思主义货币经济学,对货币问题的研究不仅仅缺乏逻辑深度,更会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所以,本文一开始所作的工作,就是对货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范式进行梳理和“追根溯源”,综述以前的货币经济学大师们对各种货币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见解。因为,中国的货币经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演化历程,所以对其问题的研究更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何经验型的分析都可能导致不应该的错误。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旨在从理论上探讨严格的金融控制下高速货币扩张的原因。为了揭示这一原因,我们从转轨初期开始,描述转轨初期经济系统的货币金融方面,这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市场经济制度在政府的推动下刚刚萌芽,经济转轨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局部式的制度变迁模式。制度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推动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伴随着企业和消费者私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货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此时的资本积累低下和产出落后的经济系统并没有内生出一个满足私人金融服务需求的私人金融市场,政府对货币金融系统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在宏观上造成了货币分割并占有大量的“货币剩余”。这种宏观金融格局的后果是,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在金融约束下无法实现费雪分离,使得社会生产力边界不能更加充分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外生供给的货币资产供给就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经济条件和储蓄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缺乏金融资产增长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成为政府进行金融调节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转轨初期承担了重要的资产性功能。第三章从政府铸币税最大化的视角,探讨了严格的金融控制与高速的货币扩张这一结构——数量之间的矛盾。主要介绍了三个模型,Bailey模型、Fry-Dwyer模型和本文所构建的政府投资与铸币税的动态模型。Bailey模型考察了以铸币税最大化为最优目标的政府所采取的外部货币扩张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货币需求,会对货币金融系统采取一系列排挤私大货币替代物的措施,从而造成金融压抑;Fry-Dwyer模型考虑了银行所有权结构和银行经营行为对铸币税的影响,将Bailey模型的外部货币铸币税扩展到一个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相结合的铸币税组合政策模型上,银行所有权结构、产业结构与货币需求结构都影响政府的货币扩张行为;而本文所构建的政府投资与铸币税模型,则在-个扩展的效用函数框架内,考虑具有私人目标和政治声望目标的政府投资——包括制度生产和其他公共产品的投资——与货币扩张之间的关系,在这里,铸币税不再是政府的最大化目标,而仅仅是其财政收入手段的一种。我们的扩展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更加贴近转轨政府的行为和目标特点。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微观基础,我们在第四章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转轨经济中政府制度变迁主体和货币当局的双重角色纳入GSM范式的货币经济系统,探讨政府在促进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货币扩张行为、后果以及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我们的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推动制度变迁的最优融资方式是发行货币,其不仅能够为政府推动转轨提供财政基础,而且还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注入私人经济满足货币需求。但在转轨完成以后,如果存在路径依赖,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外生的“制度拉动”,经济的长期均衡是不稳定的。并且经济的稳定性以及货币扩张对稳态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控制能力,而这又对金融改革提出了难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从理论上探讨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第六章我们进一步深入到转轨经济的产权层面,分析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金融产权国有化对整个经济系统市场化进程的影响。进一步来说,我们将在一个制度变迁已经进行到某一暂时均衡的时间点上,探析在货币系统存在“所有制歧视”的情况下,缺乏生产效率的国有资产没有被市场经济剔除去,反而随着货币数量的扩张而不断增长的货币金融方面的原因。为了考察这一原因,我们按照产权关系进行部门分类,并对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合并,从而理清国有资产形成的产权脉络与货币脉络,从而探讨出经济市场化程度与金融产权结构以及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本章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存在所有制歧视的信贷环境中,按照政府产权偏好形成路径依赖的货币扩张路径,是不利于私有经济成长的。而形成所有制歧视的根本原因,便是改革滞后的金融产权结构。第七章沿着转轨路径和经济增长路径继续前行,探索在转轨经济强大的金融控制下政府是如何安排金融制度,货币数量扩张是如何影响这一外生金融增长路径的,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后果。按照内生金融演化理论,如果经济增长所积累的资本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大量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技术开始出现,货币等期限短、风险收益匹配单调的低级资产就不再满足社会经济中的内生金融需求,此时对收益-风险特征具有更高要求的金融资产需求就会扩大。这时候会存在一个潜在的内生力量来拉动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在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系统中,政府合意的金融发展路径不一定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金融发展路径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转轨经济就会出现有别于主流金融发展理论中所描述的金融增长次序。在这一章里我们也探讨了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对转轨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第七章和第八章则是以前面各章的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国进入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相关货币金融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第七章证明并阐述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包括要素市场的货币化和资本市场的货币化。然后运用第四章的铸币税理论对我国的铸币税进行了测算,并通过观察银行概览数据来分析我国的铸币税运用。从数据上来看,由于货币银行系统的国有化,我国政府控制着非常广泛的铸币税基础——既包含外部货币又包含内部货币。而在铸币税运用上,大量的货币资源配置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项目投资上。第八章则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的某些宏观后果,结果发现由于金融控制的存在,较高的货币存量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潜在的威胁,或者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者会引致资本品泡沫;而货币增长波动同样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且都为政策当局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提出了挑战。第九章则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以及研究展望。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那就是研究转轨经济中“严格金融控制下的高速货币扩张”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转轨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何双喜[10](2008)在《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文中认为货币政策是以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的目标,而商业银行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两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两者行为的性质不同。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经济周期的行为反应看,货币政策经常性的表现为逆经济风向操作,即逆经济周期调节。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却具有顺经济周期的偏好,即在经济景气阶段扩张信贷规模,不景气阶段收缩信贷规模。两者行为的矛盾性,说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具有顺经济周期的偏好和逆货币政策的倾向。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与货币政策的取向经常的不一致。当商业银行采取逆货币政策的行为时,央行与商业银行就共处于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冲突”的博弈域中。在这一博弈中,央行关心的是“博弈”是否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而商业银行谋划的是如何在央行容许的博弈边界内与其“博弈”,以及如何扩展这一边界。如何从货币政策传导角度来解释商业银行各种“典型性信贷行为”。本文即从我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制度建立以来到我国商业银行集体上市的过程之前,剖析了货币政策调控下的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出现“失调”的原因。要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理解商业银行行为,必须深刻理解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究竟是什么?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货币政策工具及结构的整体框架构成是什么?它们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如何的影响?②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③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具有什么作用?从货币政策的传导看,商业银行会有哪些典型性信贷行为?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根据以上的主要问题,全文的主要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文章从理论上和宏观调控实践中提出研究中央银行调控预期和商业银行行为不一致的意义,接着图示了整体研究的框架结构,提出了研究方法,并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进行了关于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分析的文献综述,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包括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和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并且对各渠道进行了简要述评。接着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商业银行行为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了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和在货币政策影响下,商业银行的反应行为。第三章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的一个一般分析框架。文中主要借助于政策调整行为的一般分析框架,首先分析了行为分析的假设条件、分析方法、行为的影响因素、政策的有效性,将之分析模式运用在货币政策调控商业银行行为上,指出基于理性预期货币政策调控无效。同时分析了在货币政策传导下商业银行有哪些行为选择,货币政策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调控。第四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指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性和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的特点,归纳出了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周期、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法律环境)、微观主体(地方政府、企业、家庭、银行管理者)行为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商业银行行为表现出由“制度适应”到“市场博弈”演进。第五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视角下的商业银行贷款供给行为。文中首先提出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取决于两个因素: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以及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意愿和能力,接着分析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并且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和制度变迁、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分析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供给能力的影响,文中重点分析了利率政策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指出利率结构扭曲是信贷供给失衡的重要原因。第六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超贷”行为和“惜贷”行为。在1994年以前,商业银行总体上存在“超贷”行为,指出“超贷”行为缘于软预算约束和倒逼机制;而始于1996年终于2002年的8次降息却未能让商业银行快速扩大贷款,反而产生了“惜贷”行为,指出“惜贷”缘于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和信贷需求下降的综合结果。文章通过产权理论和外在约束、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产生上述两种行为的原因。第七章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本章首先陈述了信贷配给理论发展的历史,接着分析了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文中提出我国的信贷配给具有从不均衡向均衡方向发生转变的趋势,指出了我国信贷配给的特殊性,阐述了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并对两种不同的信贷配给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区分了“惜贷”、“信贷配给”、“信用紧缩”之间的关系。第八章分析了在信贷政策调控下的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并且专注于房地产贷款集中行为。本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集中行为,指出信贷集中造成银行风险集中,阻滞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文章借此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引入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房地产方面贷款集中的事实。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勉强和贷款需求无弹性为特征的需求陷阱两个分割的市场共存的典型情况,文章运用Herding和WATCHER(1999)模型解释了信贷资产向房地产集中的现象。文章使用逻辑分析、行为金融学、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贷款集中行为,指出在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资金高度依赖于银行,房地产信贷和房地产泡沫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结合亚洲金融危机背后的房地产贷款集中情况,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问题中“越调越高”的逻辑悖论。第九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的分布性效应,即因为商业银行规模差别、产权差别、流动性差别、自有资本差别等差异性,导致他们对同一货币政策反应有所差别。本章比较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的分布性,研究发现,由于各国金融结构不同,同样经济指标分类下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并不表现出一致性,分布效应具有重要的国别特点。文中分析了由于产权差别导致的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性,指出了外资银行由于可以轻易的从国际金融市场或者母公司融资而对紧缩性货币政策不敏感,同时外资银行使部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力减弱、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增强。全文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在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执行货币政策和完全商业化的双重约束,因此,其行为表现出既有市场的一面,也有非市场的一面,其贷款增量因此可能一方面要体现货币政策调控的意图,同时也要满足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因此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的同时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其行为往往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不一致;(2)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看,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有效调控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等政策变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四大微观主体(企业,家庭,政府,银行本身)的影响;(3)商业银行行为是以“制度适应”为主导机制、以“市场博弈”为非主导机制,并随着政策制度的变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演进.(4)在我国,存在利率管制和利率结构扭曲导致利率政策传导低效;(5)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从超贷向惜贷转变,而信贷配给贯穿经济发展的始终,表现出由非均衡的信贷配给向均衡的信贷配给转变的趋势,信贷集中表现出由非逐利性(仅仅偏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到逐利性(偏好优质企业和价格上升的资产),这样的转变表现出政府干预主义和金融控制以及商业银行市场化激励之间的博弈。(6)在同样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特征(如规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所有权等指标)差异而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下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性效应。货币政策传导视角下的商业银行行为差异具有明显的国别特征,即由于各国经济金融结构差异导致特征变量的影响力不同。论文的创新表现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研究商业银行的行为单纯就行为而论行为,分析的行为比较宽泛。而本文研究的商业银行行为是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分析商业银行行为和货币政策预期不一致的深层次原因,突破了以往商业银行行为比较宽泛的研究模式。(2)针对转轨期多变的体制因素,通过分析央行宏观调控方式的变革和商业银行约束条件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探讨了转轨期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变化原因、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货币政策不能有效调节商业银行行为的根本原因;(3)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下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性效应。即在同样的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水平、产权等差异性特征导致在同样货币政策下其行为调整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具有完全一致性,即在不同金融结构的国家,分布性效应有所差别。
二、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分配性效果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分配性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科学 |
2.1.1 现代系统科学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
2.2 经济学 |
2.2.1 转轨经济学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
2.3 企业管理学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关注度增强 |
1.1.2 以投资作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尤其重要 |
1.1.3 利率的重要性凸显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实证方案 |
1.4.3 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1.5.2 投资行为 |
1.5.3 资本成本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框架下的融资理论 |
2.1.3 债务治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研究起点:企业融资与投资关系的研究 |
2.2.2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2.3 货币政策资源配置后果的研究 |
2.2.4 债务治理相关研究 |
2.3 文献总结及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 |
3.1 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渠道分析 |
3.1.1 经济学视角下的货币政策资本成本渠道原理 |
3.1.2 公司财务学视角下的货币政策资本成本渠道分析 |
3.2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流动性效应分析 |
3.2.1 信贷配给现象及其解释 |
3.2.2 道德风险框架下的信贷配给分析 |
3.2.3 货币政策与信贷配给 |
3.3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债务治理效应分析 |
3.3.1 投资效率的决定因素 |
3.3.2 债务融资对投资效率的治理作用分析 |
3.3.3 债务治理分析:激励的视角 |
3.3.4 债务治理分析:控制的视角 |
3.3.5 货币政策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3.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企业异质性 |
3.4.1 融资约束差异分析 |
3.4.2 投资机会差异分析 |
3.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制度的考虑 |
3.5.1 转轨时期我国企业投融资的典型化特征 |
3.5.2 我国产权制度背景分析 |
3.5.3 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成本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1.1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总体有效性假说 |
4.1.2 投资机会对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的影响假说 |
4.1.3 融资约束程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作用的影响假说 |
4.2 研究设计 |
4.2.1 新古典投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 |
4.2.2 主要变量的衡量 |
4.2.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4 实证估计方法 |
4.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分布 |
4.3.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4.2 变量衡量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1 货币政策与企业过度投资假说 |
5.1.2 货币政策与企业投资不足假说 |
5.1.3 货币政策与投资决策灵活性假说 |
5.2 研究设计 |
5.2.1 非效率投资的衡量方法 |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5.2.3 货币政策紧缩与宽松期间的划分 |
5.2.4 估计方法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 |
5.3.2 单变量统计与比较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1 产权制度对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影响 |
6.1.2 市场化进程对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影响假说 |
6.2 研究设计 |
6.2.1 制度指标的衡量 |
6.2.2 模型设定及检验方法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产权制度对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 |
6.3.2 市场化进程对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的实践模式及其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结构性调控引致的收缩与扩张效应: 一个分析中国宏观调控的新视角 |
( 一) 结构性调控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 二) 结构性调控的政策绩效及其评价 |
( 三) 结构性调控的微观基础与体制性约束 |
1. 地方政府、企业与居民等微观主体的行为演变直接决定着结构性调控的效果 |
2. 结构性调控面临着经济转轨的体制性约束 |
三、结构性调控在不同国家间的实践及其比较 |
( 一) 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调控实践 |
( 二) 发达国家的结构性调控与总量调控 |
四、结构性调控: 一个贯穿于中国实践全过程的重大理论创新 |
( 一) 结构性调控为主的调控方式是中国宏观调控的最大特色 |
( 二) 结构性调控与总量调控相结合构成了宏观调控理论的完整内涵 |
( 三) 结构性调控政策丰富和发展了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体系 |
五、总结与评论 |
(4)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游资现象的出现 |
1.1.2 游资的界定 |
1.1.3 财政与游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宏观经济中的游资问题 |
2.1.1 历史上游资引发的投机泡沫 |
2.1.2 游资与部门经济 |
2.1.3 投机泡沫的理论与文献 |
2.1.4 国际游资流入与投机泡沫 |
2.2 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 |
2.2.1 货币、金融政策与投机泡沫 |
2.2.2 三部门经济中的财政与游资 |
2.3 影响中国游资变动的财政因素 |
2.3.1 我国游资的研究综述 |
2.3.2 经济转轨背景下的财政与游资研究 |
2.3.3 总结 |
第三章 财政对游资的传导机理分析 |
3.1 财政体制因素作用于国内游资的理论机制 |
3.1.1 “全能型”财政的退出与游资的产生 |
3.1.2 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性 |
3.1.3 财政体制安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游资转化 |
3.2 财政投资流入投机领域的路径 |
3.2.1 经济转轨进程中财政投资的特殊性 |
3.2.2 财政投资政策实施的非规范化——政策实施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2.3 体制性约束下公共投资的漏损——政策传导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3 税制安排与游资变化 |
3.3.1 我国游资变化与税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
3.3.2 财政政策周期里的税收变化与游资变动 |
3.3.3 其他资本税收对游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游资规模的动态测算 |
4.1 测算方法概述 |
4.1.1 游资测算的前提 |
4.1.2 测算方法综述 |
4.1.3 价格解析法在转轨经济体中的适用性 |
4.2 房地产市场游资测算 |
4.2.1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2.2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3 股票市场游资测算 |
4.3.1 股票基础价值预判 |
4.3.2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3.3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4 游资测算的补充与汇总 |
4.4.1 期货市场游资 |
4.4.2 其他现货市场 |
4.4.3 游资总量汇总 |
第五章 基于过程视角的财政与游资变化:经验的证据 |
5.1 投机炒作的出现与游资的形成 |
5.1.1 投机行为出现 |
5.1.2 财政在游资形成阶段的作用路径与主体 |
5.2 首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的投机资本积累 |
5.2.1 始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
5.2.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游资的变动 |
5.2.3 房地产泡沫现象集中出现 |
5.3 新一轮财政扩张后的游资积累 |
5.3.1 2008年财政政策的实施 |
5.3.2 本轮财政扩张对游资的影响 |
5.3.3 本轮财政扩张与房地产游资积累 |
第六章 财政与游资总量变化的实证关系研究 |
6.1 财政体制层面的实证分析 |
6.1.1 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设计 |
6.1.2 实证方法与计量模型 |
6.1.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2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2.1 实证研究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
6.2.2 政府投资影响游资变化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财政冲击对游资的脉冲响应函数 |
6.3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1 STR模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6.3.2 数据与方法 |
6.3.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4 小结 |
第七章 财政影响游资内部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 理论分析 |
7.1.1 游资内部的转移——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2 理论与文献 |
7.2 财政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
7.2.1 财政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线性影响 |
7.2.2 财政投资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非对称传递 |
7.3 基于省际面板的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
7.3.1 省际房地产市场泡沫测算 |
7.3.2 计量方法与模型 |
7.3.3 数据 |
7.3.4 实证结果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6)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难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难点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60年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 |
2.1 历史背景 |
2.2 货币的本质问题 |
2.2.1 人民币本质问题的争论 |
2.2.2 货币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
2.2.3 二十一世纪不同视角下的货币本质观 |
2.3 货币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 |
2.3.1 货币有阶级性 |
2.3.2 货币无阶级性 |
2.3.3 对货币有无阶级性争论的述评 |
2.4 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
2.4.1 "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
2.4.2 "非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
2.4.3 两派之争的简要评析 |
2.5 人民币的职能问题 |
2.5.1 人民币价值尺度职能的研究 |
2.5.2 人民币贮藏手段职能的研究 |
2.5.3 人民币有没有世界货币职能 |
2.5.4 货币是否具有时间价值 |
第三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流通理论 |
3.1 货币流通范围与货币层次划分问题的研究 |
3.1.1 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和非现金流通 |
3.1.2 货币流通只指现金流通 |
3.1.3 对货币流通范围争论的评析 |
3.1.4 广义货币下的货币层次划分问题 |
3.2 货币流通规律的探讨 |
3.2.1 纸币流通规律的含义与作用 |
3.2.2 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 |
3.2.3 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是否一致? |
3.3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 |
3.3.1 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定性视角 |
3.3.2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定量视角 |
3.3.3 对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化标志的简要评价 |
3.3.4 一个"经验数据" |
第四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供求理论 |
4.1 货币供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1.1 货币供给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1.2 货币需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
4.2 货币供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2.1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2.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
4.3 货币供求理论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4.3.1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与影响因素影响研究 |
4.3.2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 |
第五章 新中国60年来的通货膨胀理论 |
5.1 通货膨胀涵义的研究 |
5.2 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
5.2.1 经济增长是否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
5.2.2 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
5.3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 |
5.3.1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的初步研究 |
5.3.2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
5.4 通货膨胀的成因 |
5.4.1 第一次通胀(1985—1989年)的成因 |
5.4.2 第二次通胀(1993—1995年)的成因 |
5.4.3 第三次通胀(2007—2008年)的成因 |
第六章 新中国60年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
6.1 中国货币政策始于何时 |
6.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
6.2.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兴起 |
6.2.2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
6.2.3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背景、实践和定位 |
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 |
6.3.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其在中国当代的兴起 |
6.3.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两种理论主张 |
6.3.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中国存在分歧的理论基石 |
6.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6.4.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渊源:西方流派概述 |
6.4.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何受阻? |
6.4.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之争 |
6.4.4 一个热点问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
6.4.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争论背景与特征 |
6.5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6.5.1 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的讨论 |
6.5.2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与述评 |
6.5.3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探讨与评价 |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 |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直接调控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争论 |
2.2.2 间接调控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争论 |
第3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有效性理论 |
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框架 |
3.1.1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 |
3.1.2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
3.1.3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
3.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模型 |
3.2.1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模型 |
3.2.2 银行信贷可得性渠道有效性的CC-LM模型 |
3.2.3 BGG模型 |
3.2.4 资产价格传导有效性模型 |
3.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标准 |
3.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内涵 |
3.3.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
3.3.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分析方法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一般性分析 |
4.1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阶段性特点 |
4.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演进 |
4.2.1 直接调控为主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 |
4.2.2 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
4.2.3 间接调控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 |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5.1.2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总体分析 |
5.1.3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扩展模型分析 |
5.2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5.2.1 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 |
5.2.2 "二元"投资主体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 |
5.3 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5.3.1 货币政策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 |
5.3.2 货币政策不动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 |
第6章 货币政策传导低效的障碍因素分析 |
6.1 预期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1.1 扩展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
6.1.2 预期通货膨胀生成机制的检验 |
6.1.3 微观主体非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2 金融资源分布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6.2.1 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
6.2.2 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6.2.3 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6.3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3.1 影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效率的资本市场因素 |
6.3.2 资产价格泡沫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4 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4.1 利率管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4.2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影响 |
6.4.3 企业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 |
6.4.4 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影响 |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合理的预期生成机制 |
7.2.2 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降低金融资源约束对信贷传导的障碍 |
7.2.3 发展金融市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载体效率 |
7.2.4 加强货币政策配合,抵消制度变迁的消极影响 |
7.2.5 深化国企改革,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和主要结论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 |
第三节 近代货币数量论者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2.3.1 交易型货币数量方程 |
2.3.2 收入型货币数量方程 |
2.3.3 现金余额型货币数量方程 |
第四节 凯恩斯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五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流通速度理论 |
第六节 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分析方法比较 |
2.6.1 货币交易职能与货币价值储藏职能 |
2.6.2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
2.6.3 总量分析与微观分析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收入流通速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交易流通速度文献回顾 |
3.2.1 国外学者有关交易流通速度的研究 |
3.2.2 国内学者有关交易流通速度的研究 |
第三节 我国交易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 |
第四节 我国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发散趋势的成因分析 |
3.4.1 我国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导致中间产品交易扩大 |
3.4.2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资产交易的扩大 |
第五节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
3.5.1 货币政策应更关注总交易量指标 |
3.5.2 货币政策应关注金融资产的价格 |
3.5.3 应在确定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时考虑金融交易需求 |
3.5.4 适时建立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 |
第四章 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第一节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文献回顾 |
第二节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2.1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释义 |
4.2.2 数据和指标说明 |
4.2.3 三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4 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三节 部门边际货币流通速度比较 |
4.3.1 实证模型设定 |
4.3.2 实证数据的选取 |
4.3.3 实证结论 |
第四节 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4.1 政府部门支出额变动分析 |
4.4.2 政府部门存款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关于我国政府存款计入货币供应量的讨论 |
4.4.4 小结 |
第五节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
4.5.1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初步考察 |
4.5.2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实证分析 |
4.5.2.1 模型设定 |
4.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5.2.3 样本筛选及样本偏差 |
4.5.2.4 面板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
4.5.2.5 最小二乘法分析与实证结果 |
4.5.3 小结 |
第六节 部门货币持有量比重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用性的讨论 |
第三节 信贷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可能性分析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结构性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
6.2.1 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
6.2.2 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
6.2.3 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
6.2.4 信贷资金向政府投资项目集中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
6.3.1 我国单一总量金融调控模式加剧了信贷供给结构性问题 |
6.3.2 我国信贷供给市场寡头垄断结构下资金非均衡配置 |
6.3.3 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四节 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
第五节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
6.5.1 货币政策由总量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变 |
6.5.2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
6.5.3 完善和细化信贷政策 |
6.5.4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
第六节 总结 |
第七章 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和财政政策间的协调 |
第一节 我国机关团体存款变动趋势 |
第二节 机关团体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7.2.1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
7.2.2 传统分散型国库收付制度导致财政资金的沉淀 |
7.2.3 财政预算内、外资金未完全实现统一管理 |
第三节 提升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建议 |
7.3.1 进一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
7.3.2 经济增长模式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 |
三、基本方法 |
四、基本架构 |
第一章 货币经济学的三个研究模式与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一节 货币经济学研究模式的划分基础 |
第二节 货币经济学的新古典模式 |
第三节 货币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
第四节 货币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 |
第五节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研究框架 |
第六节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货币理论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章 转轨初期的金融贫乏与政府主导的货币化进程 |
第一节 转轨初期经济系统的基本描述 |
第二节 转轨初期的货币供给:转轨与政府行为 |
第三节 转轨初期的货币需求方面:私有经济部门 |
第四节 经济转轨、货币注入与经济增长 |
第五节 所有权结构、金融分割与货币剩余 |
第六节 金融分割、导管效应与费雪分离:福利分析 |
第七节 货币的作用及其作为唯一金融资产的局限性 |
第八节 小结 |
第三章 转轨经济中的铸币税推动型货币扩张:从外部货币到内部货币 |
第一节 铸币税最大化、货币控制与外部货币扩张:BAILEY模型 |
第二节 银行所有权结构、铸币税与内部货币扩张:FRY-DWYER模型 |
第三节 政府投资、铸币税与货币扩张:一个转轨经济模型 |
第四节 转轨经济中铸币税的福利后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转轨进程中的货币扩张、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一般均衡情形 |
第一节 不发达经济中的金融贫乏、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一个含有政府投资的货币增长模型 |
第三节 制度变迁、政府融资方式选择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
第四节 长期均衡中的货币扩张与货币控制 |
第五节 中国的高货币存量、金融改革与经济的稳定性:回到现实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宏观产权结构 |
第一节 经济环境描述 |
第二节 合并的部门资产负债表:以产权关系划分 |
第三节 货币数量、宏观产权结构与市场化进程 |
第四节 预算软约束、坏账转嫁与私有经济成长 |
第五节 金融产权改革滞后、货币推动型经济增长及其稳定性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转轨进程中的金融控制、货币扩张与金融增长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居民资产结构调整与内生金融需求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中的企业融资结构调整与内生融资需求 |
第三节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增长与货币需求 |
第四节 转轨进程中政府偏好的金融增长路径 |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上市的政治经济学与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金融发展 |
第六节 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资本市场效率与资本品泡沫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铸币税与经济增长 |
第一节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认定:基于MIPF框架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 |
第三节 人民银行铸币税的测算:基于外部货币铸币税模型 |
第四节 国有货币系统的铸币税测算:基于内外部货币基准 |
第五节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扩张与经济增长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控制: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 |
第二节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与通货膨胀 |
第三节 中国利率控制下的货币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四节 中国金融控制下的货币扩张、流动性过剩与资本品价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综述——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 |
2.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2.1.1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 |
2.1.2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 |
2.1.3 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价格渠道 |
2.1.4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评述 |
2.2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 |
2.2.1 商业银行行为研究综述 |
2.2.2 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理论综述 |
2.2.3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综述 |
2.3 小结 |
3.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一个一般分析框架 |
3.1 政策调节行为的一般分析框架 |
3.1.1 行为的定义 |
3.1.2 行为分析的假设条件 |
3.1.3 行为的影响因素 |
3.1.4 行为的研究方法 |
3.1.5 导致政策执行受阻的原因分析——关于政策的有效性 |
3.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般分析框架 |
3.2.1 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类型 |
3.2.2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分析方法 |
3.2.3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3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行为 |
3.3.1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行为调控的博弈分析 |
3.3.2 信贷渠道主导下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 |
3.4 小结 |
4.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1.1 货币政策冲击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的特点 |
4.1.2 货币政策差异性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2 宏观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4.2.1 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行为 |
4.2.2 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商业银行行为 |
4.3 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3.1 企业行为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3.2 银行特征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3.3 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3.4 家庭行为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4 制度冲击下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4.1 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4.2 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4.4.3 产权制度、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行为影响的关联性 |
4.5 小结 |
5.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银行贷款供给行为分析 |
5.1 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信贷吗? |
5.1.1 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的替代性——非银行金融中介与银行金融中介的作用 |
5.1.2 贷款供给的意愿和能力 |
5.2 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
5.2.1 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5.2.2 再贴现政策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 |
5.2.3 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 |
5.2.4 利率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影响的一般分析 |
5.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轨迹和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变迁 |
5.3.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轨迹 |
5.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传导渠道 |
5.3.3 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控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5.4 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
5.4.1 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5.4.2 再贴现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5.4.3 公开市场业务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5.5 我国利率政策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5.5.1 利率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
5.5.2 我国利率结构扭曲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
5.6 小结 |
6.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超贷”和“惜贷”行为 |
6.1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超贷”行为 |
6.1.1 超贷定义 |
6.1.2 我国超贷的具体情况 |
6.1.3 国有银行的贷款规模失调行为分析——软约束导致的倒逼机制 |
6.2 商业银行由“超贷”向“惜贷”的转变——基于预算软约束与信贷软约束的分析 |
6.3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研究 |
6.3.1 惜贷:定义及现象 |
6.3.2 货币政策传导下银行“惜贷”的原因分析 |
6.4 小结 |
7.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 |
7.1 信贷配给理论综述 |
7.1.1 早期的信贷配给理论 |
7.1.2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 |
7.2 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传导 |
7.2.1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传导 |
7.2.2 我国信贷配给的特殊性 |
7.2.3 我国信贷配给行为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
7.3 信贷配给、惜贷和信贷紧缩关系分析 |
7.4 小结 |
8.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贷款集中行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
8.1 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贷款集中 |
8.2 我国银行信贷市场的特殊行为分析 |
8.3 银行房地产信贷集中程度模型——Herring 和Wachter(1999)模型 |
8.4 房地产贷款集中理论分析 |
8.4.1 房地产贷款集中逻辑分析 |
8.4.2 房地产贷款集中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8.4.3 房地产贷款集中分析——基于“委托——代理”关系 |
8.5 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中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
8.5.1 房地产资金来源 |
8.5.2 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信贷关系 |
8.5.3 房地产贷款集中——亚洲金融危机案例 |
8.6 小结 |
9.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银行行为分布效应 |
9.1 银行行为的分布性效应——国别特征 |
9.1.1 货币政策传导下美国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效应 |
9.1.2 货币政策传导下法国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效应 |
9.1.3 货币政策传导下意大利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效应 |
9.1.4 货币政策传导视角商业银行分布效应的国别比较 |
9.2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一般企业的分布效应 |
9.3 货币政策传导下的企业和银行分布效应的匹配分析 |
9.4 所有权差异下的商业银行行为的分布性 |
9.4.1 所有权差异下的商业银行分布效应 |
9.4.2 我国外资银行行为分析 |
9.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分配性效果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2]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贺妍. 苏州大学, 2016(08)
- [3]中国特色结构性调控范式的实践模式及其理论贡献[J]. 庞明川,郭长林. 财经问题研究, 2015(12)
- [4]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D]. 刘晨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5]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6]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07)
- [7]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 潘敏. 辽宁大学, 2010(10)
-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D]. 冯菲. 南开大学, 2010(07)
- [9]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与货币扩张 ——货币金融的政治经济学框架[D]. 赵建. 山东大学, 2010(09)
- [10]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D]. 何双喜.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