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平衡有余 杂交水稻种子供给略微偏紧(论文文献综述)
姜国洋[1](2018)在《6个常规稻麦品种种子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因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同,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发展不平衡,与我国自然条件下稻、麦潜在的生产力和高产示范田所达到的现实生产力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稻麦产量除受环境条件、栽培措施和品种遗传特性等影响外,种子质量也是制约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常规稻麦种子质量,本研究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华种业)东辛分公司为基地,选取烟农19、淮麦33、连麦8号、华粳5号、连粳11、大华香糯等6个常规稻麦品种作为试验样本,通过比较种子收获期和烘干流程等不同处理环节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得出影响种子质量的趋势性因素,提出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烘干加工方法的选择。同时,以大麦西引2号为材料,试验了两种包衣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提出了最适处理方法。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烟农19、淮麦33、连麦8号、华粳5号、连粳11、大华香糯等6个常规稻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收获期对种子质量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收获期影响种子的成熟度,种子的成熟度对种子的含水量有影响,种子的收获期显着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提出了大华种业东辛分公司种子生产基地的最佳收获期。2.以华粳5号、连粳11、大华香糯为三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三种不同烘干方法处理对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15-18%范围内,采用45℃的恒温烘干,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较烘干前提高;当含水量大于18%时,先30℃以内低温烘干排潮,再进行45℃的恒温烘干的变温烘干处理,三个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好于45℃恒温烘干;采用大于50℃的高温烘干法烘干,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降低。3.以福美双、戊唑醇作为种衣剂对大麦种子西引2号进行包衣,包衣后种子发芽率成下降趋势,在选择以福美双、戊唑醇作为种衣剂进行包衣时,需要选择发芽率90%以上的种源作为待包衣种子,以保证包衣后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达到国家标准。
许婷[2](2018)在《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工农关系上,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政策倾斜,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工业化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面临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农民增收乏力的形势,工农业关系发生变化,“工业反哺农业”成为新的政策选择。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伴随着工业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用地的扩张,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工农业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粮食安全形势面临新的挑战,粮食安全政策也随之变迁。本文旨在通过工业化视角,梳理1949-2016年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变迁过程,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对于粮食安全,以及对粮食安全政策制定的影响,尝试寻找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和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总结工业化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整体影响。并结合当下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工农、城乡关系呈现新特点,展望未来的粮食安全政策。根据以上研究思路,论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对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第1章和第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概念、理论基础进行辨析。第3章和第4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分为四个历史阶段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及工业化对于相应历史阶段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第5章总结工业化对于粮食安全供给和需求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经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阐述与梳理,论文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出展望。
王霄煜[3](2016)在《新疆农户储粮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截止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形势大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要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就必须充分发挥粮食储备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对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粮食储备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新疆是我国西部的重要能源基地、特色农作物基地和对西开放的桥头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新疆农业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能力,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优质棉基地、特色林果基地和优质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潜力巨大。农户储粮是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基础,作为我国“藏粮于民”政策的重要承担者,农户的储粮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政策的改变,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新疆农户储粮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粮食储备模式和储粮行为,并对新疆粮食生产发展现状、种植结构和主产区状况进行了阐述。通过对224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从地域、年龄和民族等角度分析了新疆农户储粮的目的、影响农户储粮数量增加的原因和储粮情况。选取合适的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发现粮食种植面积、家庭饲养牲畜量、储粮损耗数量,能较为显着的影响农户储粮意愿。对如何促进新疆农户储粮提出对策建议,要注重农户粮食生产,管好农户粮食储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形成粮食科学储备引导机制,保证新疆粮食安全。
王晓蜀[4](2016)在《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文中指出“藏粮于技”的粮食保障战略要求推广良种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微观层面的农户品种和技术选用行为对玉米增产潜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相较于自然科学利用试验数据,基于产量目标出发研究增产潜力不同,本文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利益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玉米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实际采用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对提高我国粮食保障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概述建国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利用农产品比较优势指数和秩相关系数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布局总体上的合理性。在对我国玉米生产总体情况和生产布局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兼顾样本的代表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对样本省区进行了确定。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户玉米品种和主要技术的采用情况;利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玉米品种性状属性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利用倾向值匹配法,将影响玉米单产的相关变量以及农户个人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集成采用的增产效应;利用二元LOGIT模型,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例分析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分位数回归讨论了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采用对农户玉米单产的影响。最后,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了我国玉米增产潜力,并就如何实现增产潜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生产布局更为集中,并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更新速度放缓,主导品种采用率较高;轻简型玉米品种和轻简型生产栽培技术更受农民的欢迎;农户更关注玉米的稳产性,而非高产性;技术供给和生产规模对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采用有重要影响;样本数据反映,玉米主要技术采用对玉米单产有显着性影响,但主导品种采用对单产的影响不显着;从技术进步的广度来看,品种和技术采用对玉米单产的增加至少为100公斤/亩,总产潜力约为5000万吨;从技术进步的深度来看,我国玉米要实现当前美国、法国的单产水平需要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基于上述结论,研究认为,培育轻简型稳产高产良种,重视轻简型技术供给,推广良种和技术,改变农户行为,是实现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重要手段。
孔德斌[5](2014)在《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乡政村治”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虽然经过村民自治的第一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但并不彻底,仍然带有浓厚的“硬治理”色彩,具体表现为指标化、可视性、封闭性、强制性等特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加速“终结”,乡村治理的时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第二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提上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毫无疑问,没有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新农村社区制取代村委会制,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国家控制社会。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这篇论文以历史主义反思性阐释为研究的基本取向,在解构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的理论预设及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对农村社区治理方式转型若干案例的实证分析,力图提炼出一种“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实践。乡村软治理具有非指标化、非可视性、民主协商、合作治理等特征,是后工业社会时期农村社区主流的治理模式.建国初期,我们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土地制度的彻底变革,建立起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分散的小农被组织起来,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过去“国家——农民”的二元关系让位于“国家——集体——农民”的三角关系。从传统的自治半自治的“乡绅治理”到完全“官治”的“人民公社”体制,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改变农村社区家元共同体的性质,但却奠定了二元户籍、城管制度、硬性维稳等乡村硬治理模式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在政治上终结了人民公社体制,代之以村民自治制度,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被村委会继承,经济职能被乡镇企业继承。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人民公社的文化、生态、社会职能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仅仅建立起一种处于过渡状态的“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格局。从人民公社到村民自治,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破除乡村硬治理的惯性思维,但却引入了法治、工业化等因素,从而使得部分地区的农村社区从家元共同体转变为族阈共同体,并开辟了农村社区民主治理的新时代。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后,我们在总结村委会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综合实验,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综合方案从源头上治理“三农”问题。这实际上是在继续完成彻底改革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遗留任务,将分散的、孤立的五方面职能重新整合到“新农村社区”中来,可以看成是对过去乡村治理的全面反思和“二次改革”。从村委会制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制,新中国正在实现乡村治理的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将彻底终结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将以前人民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职能“打包”给新农村社区继承,在新农村社区的崭新平台上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复兴,加强“平安社区”制度建设,构建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效机制。乡村软治理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大创新。乡村软治理在治理主体、法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治理主体上,基层政府、农村社区管理部门、乡村精英、村民经济合作组织、各种农村“第三部门”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协商与对话,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在法理基础上,既重视法律、法规、规章等“硬法”,又突出强调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公民道德等“软法”的作用,农村社区党支部通过文化宣教、目标导引、行为方式改革等加强“政党软力量”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运用。在执法手段上,减少强制、罚款、命令等“硬性”手段,增加调解、协商、说服、合作等“柔性”手段。在治理对象上,从“扒旧房、盖新楼、建公园、修广场”的物质层面转向“社会心态”、“公民道德”、“社区文化”等精神文化层面。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完成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型的历史任务。论文提出了“社区——村民”的新型研究框架。很多人在开展乡村治理研究的时候,偏爱使用“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也许对西方社会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用来分析中国的乡村治理却不够精确。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中国农村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由于民主政治不完善,中国也不存在宪政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建立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基础上的“硬治理”理论对正在演变的乡村治理关系缺乏现实解释力,必须发展出一种建立在“社区——农民”分析框架基础上的“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农业复兴和农民复兴之后的新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践。“社区——村民”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与村民之间应该提倡一种与时俱进的共同体化生活,社区与国家之间应该实现自治与民主的相互调适,国家与村民之间应该呈现出控制与服务的良性交融。合作共同体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农村社区在组织体制和共同体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委会制被新农村社区制所取代的历史进程,实质上也就是中国村庄终结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但中西方村庄的终结和复兴遵循不同的规律,西方国家用城市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用逆城市化复兴了农村社区。中国用非农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正在用社区化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用社区化合作化的新思维看待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型,传统村庄在经历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之后,将会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顺利完成这种历史性转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新农村社区的内涵和功能定位,不是“灭村”而是“造村”,通过对传统村庄的综合整治,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温凤荣[6](2014)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三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三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唐婷[7](2013)在《立足GMS的云南粮食安全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省近几年获得了粮食的连续丰收,但仍然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粮食生产,不利于粮食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和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在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本文提出云南要加强与周边GMS国家的农业合作,提高云南及其周边GMS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立足GMS开展云南粮食安全的对策研究。该研究可以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探索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GMS整体的粮食安全度,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一定的贡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和总结,深入分析了云南粮食生产状况、存在问题和生产潜力,提出立足GMS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思路。然后向专家咨询、对相关农业科技研究人员进行访谈和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运用SWOT方法分析和评价了云南与周边GMS国家合作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劣势,得出其具有明显的政策、农业资源、交通和市场这些内部优势,还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等平台提供的外部机会。最后,提出立足GMS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即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开展科研交流合作,输出良种良法,继续开展境外替代种植,提高仓储、调运和加工能力以加强粮食产业链建设,加强农产品贸易,以及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业垚[8](2013)在《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商品,同时具备私人性与公共性特征。粮食流通是特殊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行业,市场化导致的“竞争性”,使其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是粮食安全,其也是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地位,使政府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云南省位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众多、地理条件恶劣、经济水平不发达,民族团结、边疆巩固还有社会稳定等问题都与粮食问题密不可分。粮食安全问题对于云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虽然云南基本实现了粮食供需平衡,但外部调入粮食量却连年增长,口粮的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全国超过50%的省份存在供需缺口,只有很少的9个省份粮食是自给有余,面对省内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日益短缺的耕地及水资源,云南粮食安全确实存在—定隐患。本文以“粮食”、“粮食安全”概念为研究理论基础,调查了解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着以粮食安全为核心目标的理念,将公共政策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及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等为主要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SWOT分析法,在对云南省粮食需求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云南粮食生产的地理概况、自然资源情况、及水资源等状况,以及农作物资源的分析,综合考虑全省粮食生产、流通、贮备等粮食安全的各层要素,针对云南粮食安全现状及供求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储存状况分析,探讨政府如何发挥和提升其职能地位及宏观调控能力,为确保云南粮食安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郭艳艳[9](2013)在《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资源配置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持政治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全球粮食危机频发的背景下,粮食更多的被赋予战略品的属性,如何保证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由于全球耕地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许多国家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农业资源的制约,资源贫乏的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农业资源,积极开拓海外农场,建立海外种粮基地,以应对资源制约带来的危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有远虑。后备农业资源不足,耕地、水资源、人口等严重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闭关锁国”无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所以中国有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可能性。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加,中国已经具备了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可行性,中国企业开展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在政治、经济、技术上存在比较优势。目前,中国进行农业对外投资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投资区域扩大,行业分布广泛,投资主体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及面临政治、经济、管理等众多不确定性风险。但是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及生态效益方面来分析,它的实施都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实施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论文的主体主要包括五部分:首先通过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得出中国存在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可能性;其次对中国现阶段农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发展存在问题、取得的成绩及具有的比较优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再次,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更有力的说明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实施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资源配置机理研究,最后,根据以上部分的论述,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使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更好的发展。
王宏宇[10](2013)在《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孟山都、嘉吉、ADM、邦吉为首的跨国农业企业加快了全球的扩张。在美国政府对农业高额补贴的财政支持下,跨国农企利用粮食的价格优势冲击发展中国家农业体系,大量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在低价粮的冲击下丧失了“粮食自主权”,成为进口粮食的依赖者;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研发的转基因种子迅速占领了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主要粮食生产地;嘉吉、ADM等粮食巨头利用其强大的物流网、购销网,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粮食贸易。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开始持续性爆发。2007-2008年,全世界范围的干旱、洪涝及暴雪灾害使粮食生产遭受严重影响,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埃及、喀麦隆、海地、科特迪瓦等多个国家政治动荡。2012年,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再次“光顾”,引发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粮食骚乱”此起彼伏。至此,非传统领域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已演变为一个持续性的世界主题。随着全球粮食市场的动荡,国内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话题也逐渐与日常生活紧密起来,先是一波“逗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系列,紧跟着又是“转基因”汹涌袭来。在这个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应对这种非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成为更加值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保持了连续九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并且从目前来看,粮食供给比较充裕,自给率较高。但是,在这相对平稳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影响因素:第一,传统性因素,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影响因素。(1)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800-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峰值,从而造成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2)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剧了与农业争水的矛盾,使本就短缺的农业水资源雪上加霜;同时,城镇化进程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不仅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还促成了粮食生产者向粮食消费者的转变,进而增加了粮食供给压力。(3)耕地减少趋势虽有所缓解,但“占大于补”的势头并未扭转。第二,非传统因素。(1)一直以“偶然发生”状态存在,但近期转变为“常态化发生”的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自古就存在,只是发生频率较低。然而,随着气候变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干旱、强降雨、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已构成常态化威胁。(2)一直“潜伏”着,近期开始浮出水面的影响因素。从我国加入WTO开始,跨国农业企业对我国的渗透便开始加快。2004年的“大豆危机”,使我国的大豆话语权完全被跨国农企掌控。目前,大豆的进口量已达到自产大豆的4倍,且进口的都是转基因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自产大豆在价格和出油率方面都处于劣势,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国内压榨厂更愿意加工转基因大豆,农民也更愿意种植转基因大豆,由此进一步加剧了跨国农企对大豆的垄断性。此外,玉米和小麦的净进口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其发展趋势值得注意。总体看,跨国农企正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大范围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利用专利和技术控制产品、迂回绕开我国监管等方式,加快在我国进行战略布局,并已逐渐形成从种子培育、粮食收储、粮食生产、运输、进出口贸易等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整个粮食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这些新的非传统影响因素对粮食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性措施和建议:对于气候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和生物技术、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作物品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气象灾害保险体系等适应性应对措施,尽可能增强防范和适应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减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各种持续性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适度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通过适当调整日常行为方式,为减排分压。对于跨国农业企业,首先,要制定并调整有关法规,从法律上确保跨国农业巨头规范性经营,从法律层面加强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加大对管理部门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行政管理部门对跨国农业企业准入及经营的严格把控。其次,建立及时、准确、可信的信息发布和外资监测评估体系,确保有效调控,避免跨国农业企业以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引发社会不安;再次,加快国有企业发展,发挥国有经济在稳定粮食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并适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外资-国企-民企三足竞相的局面。此外,我们还应进一步保持和完善现有的粮食成果。本文认为,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和加强粮食节约对确保我国粮食供给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显着作用。关于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方面,本文提出了三个建议探讨,包括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健全粮食储备信息系统的建议探讨和建立中央-地方-家庭三级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关于粮食节约方面,本文认为现行的措施“宏观重视”有余,“微观体现”不足;“号召宣传”有余,“执行操作”不足。其困境不在于政府高层没有意识到,而在于没有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执行。因此,本文建议,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引导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
二、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平衡有余 杂交水稻种子供给略微偏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平衡有余 杂交水稻种子供给略微偏紧(论文提纲范文)
(1)6个常规稻麦品种种子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常规稻麦种子生产现状 |
1.1 国内种子生产发展现状 |
1.2 新种子法实施对我国种子生产的影响 |
1.3 种子生产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
1.4 提升常规稻麦种子质量的重要性 |
1.5 大华东辛分公司的种子质量 |
2. 限制种子企业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
2.1 种子田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2 人工去杂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3 收获期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4 烘干加工方法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5 种子贮藏熏蒸方法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2.6 包衣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收获期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指标与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种子质量指标 |
2.2 收获期对小麦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2.3 收获期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2.4 水稻种子质量指标 |
2.5 收获期对水稻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2.6 收获期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收获期影响种子的千粒重 |
3.2 收获期影响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
第三章 烘干方法对常规水稻种子质量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恒温烘干法对常规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2 变温烘干法对常规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 |
2.3 高温烘干法对常规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种子包衣对大麦种子质量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粮食安全概念研究 |
1.2.2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
1.2.3 粮食安全政策研究 |
1.2.4 工业化进程中粮食安全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 |
2.1 工业化及其与农业的关系 |
2.1.1 工业化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1.2 工业化进程及其基本模式 |
2.1.3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共生与寄生 |
2.2 粮食安全的多维视角 |
2.2.1 粮食属性的研究 |
2.2.2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3 粮食安全政策 |
2.3 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供求 |
2.3.1 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
2.3.2 1949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供给情况 |
2.3.3 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供求波动轨迹 |
第3章 1949-1978年我国粮食安全政策 |
3.1 1949-1952年:增加粮食供给 |
3.1.1 土地改革政策 |
3.1.2 自由购销政策 |
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安全政策的经验和启示 |
3.2 1953-1978年: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工业化提供积累 |
3.2.1 以农支工的客观原因 |
3.2.2 农业合作化与统购统销政策 |
3.2.3 1959-1961年“饥荒” |
3.3 1949-1978年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
3.3.1 工业化积累阶段:“开源” |
3.3.2 工业化启动阶段:“开源”与“节流”并举 |
3.3.3 1949-1978年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
第4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安全政策 |
4.1 1979-2000年:市场化改革保障粮食总量平衡 |
4.1.1 生产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1.2 粮食流通政策——双轨制 |
4.1.3 粮食流通政策——市场机制 |
4.2 2001年至今:构建粮食安全战略体系 |
4.2.1 粮食安全新形势:从“吃饱”到“吃好” |
4.2.2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确立 |
4.2.3 新加坡和印度粮食安全政策的启示 |
4.3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
4.3.1 1979-2000年: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推进 |
4.3.2 2001年至今:工业化催生粮食安全政策变革 |
4.3.3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
第5章 粮食安全政策变迁分析 |
5.1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
5.1.1 工业化减少耕地面积 |
5.1.2 工业化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
5.1.3 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 |
5.2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需求的影响 |
5.2.1 工业化减少居民口粮需求 |
5.2.2 工业化增加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需求 |
5.3 工业化视角下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逻辑线索 |
5.3.1 我国工业化不同阶段粮食安全政策选择 |
5.3.2 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特点 |
5.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安全政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新疆农户储粮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章 新疆粮食生产发展状况 |
3.1 新疆粮食生产现状 |
3.2 新疆粮食种植结构 |
3.3 新疆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的生产情况 |
第4章 新疆农户储粮行为调查及特征分析 |
4.1 样本区选择 |
4.2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
4.3 样本区农户基本特征 |
4.4 农户储粮的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新疆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说 |
5.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5.3 农户储粮意愿的影响因素 |
5.4 农户储粮数量的影响因素 |
第6章 促进新疆农户储粮的对策建议 |
6.1 鼓励农户增强粮食生产意识和能力,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积极性 |
6.2 完善农户健全粮食储备意识和条件,改善农户粮食储备科学性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样本 |
1.6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第三章 我国玉米生产与布局变迁 |
3.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
3.2 样本省区玉米种植概况 |
3.3 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 |
3.4 比较优势与生产布局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玉米品种更新及采用分析 |
4.1 我国玉米品种更新 |
4.2 我国玉米主导品种推介体系及玉米良种补贴目录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 样本农户品种采用情况 |
4.5 样本农户玉米品种采用的其他情况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农户玉米品种性状偏好——以夏玉米为例 |
5.1 选择实验应用综述 |
5.2 选择实验理论及计量模型 |
5.3 选择实验设计 |
5.4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玉米技术采用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业部推介发布的玉米主推技术概述 |
6.2 样本农户玉米技术采用情况 |
6.3 玉米技术采用影响因素分析——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玉米主要技术采用增产效应——以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为例 |
7.1 倾向值匹配法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 |
7.2 变量与模型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视角的我国玉米增产潜力 |
8.1 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对单产的影响 |
8.2 新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与我国玉米单产提高的历史 |
8.3 我国玉米单产提高的潜力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第1章 导论 |
1.1 主题重申与意义省察 |
1.1.1 主题重申 |
1.1.2 意义省察 |
1.2 解释框架与概念描述 |
1.2.1 解释框架 |
1.2.2 概念描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治理理论 |
2.1.1 农村社区、集镇社区与城市社区 |
2.1.2 国外社区研究的理论流派 |
2.1.3 社区自治与乡村复兴 |
2.2 软权力理论 |
2.2.1 软权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2.2 关于“行政软权力” |
2.2.3 关于“政党软力量” |
2.3 公共治理中的“软法”理论 |
2.3.1 关于“软法” |
2.3.2 关于软法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
2.4 协商民主理论 |
2.4.1 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 |
2.4.2 中国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 |
第3章 解构农村社区硬治理 |
3.1 现代国家建构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
3.1.1 “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 |
3.1.2 乡镇政府——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的历史轮回 |
3.1.3 村级治理与基层民主 |
3.1.4 乡政村治模式评析 |
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特征及其制度展开 |
3.2.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 |
3.2.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特征 |
3.2.3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制度展开 |
3.3 反思农村社区硬治理: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 |
3.3.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合理性 |
3.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第4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分析 |
4.1 农村社区治理思维的转变 |
4.1.1 硬治理时代的旧观念:贱农主义 |
4.1.2 软治理时代的新思维:尊农精神 |
4.2 农村社区治理基础的转变 |
4.2.1 新“三农”问题及其出路 |
4.2.2 农村社区基础结构的转变 |
4.3 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转变 |
4.3.1 村庄的终结与复兴 |
4.3.2 农业的终结与复兴 |
4.3.3 农民的终结与复兴 |
4.4 本章小结:乡村治理的三次转型 |
第5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实例考察 |
5.1 苏南、苏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实例考察 |
5.1.1 苏南华西村农村社区建设 |
5.1.2 苏中胡庄镇农村社区建设 |
5.2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 |
5.2.1 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 |
5.2.2 新村运动的具体做法 |
5.2.3 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
5.3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性质的演变与治理模式的转型 |
第6章 建构农村社区软治理:社区整合与社区建设 |
6.1 农村社区软治理的特征 |
6.2 农村社区整合 |
6.2.1 从认同到承认 |
6.2.2 农村社区的认同危机 |
6.2.3 农村社区整合的理论与机制 |
6.2.4 运用多种社区整合机制重建农村社区认同 |
6.3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6.3.1 社区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
6.3.2 从乡土文化走向合作文化 |
6.3.3 “礼治”与“文化自觉” |
6.4 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嵌入性视角 |
6.4.1 嵌入与契合: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 |
6.4.2 嵌入性视角下的农村家庭继承方式与农民股份合作制 |
6.4.3 嵌入性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 |
6.5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以村规民约为例 |
6.6 农村社区主体性建设:农民主体作用与重建乡村精英 |
6.6.1 发挥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
6.6.2 重建乡村精英 |
6.7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建设重心的位移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
7.2 社区民主与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
7.3 从村委会制到新农村社区制 |
7.4 从硬治理到软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与对象 |
1.5.1 研究路线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概念 |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3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
2.2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金碚的工业品竞争力模型 |
2.2.5 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
2.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
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度与综合评价 |
3.1 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3.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3.2.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
3.2.2 可比性原则 |
3.2.3 可操作性原则 |
3.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玉米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 |
3.3.2 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3.3 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
3.4.1 纵向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设置 |
3.4.2 因子分析过程 |
3.4.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结果分析 |
3.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3.5.1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指标设置原则 |
3.5.2 玉米主产省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概况 |
4.2 山东省玉米价格与其他玉米主产省的比较 |
4.2.1 七大玉米主产省玉米平均实际出售拟合价格比较 |
4.2.2 山东省与其它六省玉米价格波动比较 |
4.2.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价格波动比较结果 |
4.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
4.3.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 |
4.3.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总体特征 |
4.3.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结果 |
4.4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理分析 |
4.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分析步骤 |
4.4.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4.5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分析 |
4.5.1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现状 |
4.5.2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4.5.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质量竞争力比较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需求方面 |
5.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理论分析 |
5.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5.2.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5.2.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山东省玉米国内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食用玉米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饲用玉米需求变化分析 |
5.3.3 工业用玉米需求 |
5.3.4 未来玉米消费走向 |
5.4 国内需求状况对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
5.4.1 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种植和加工 |
5.4.2 饲用玉米大规模消耗推动规模化种植 |
5.4.3 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诱导生产者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注重良种种植,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 |
6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供给方面 |
6.1 山东省玉米产业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
6.1.1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构建 |
6.1.2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结果分析 |
6.2 劳动和耕地要素分析 |
6.2.1 劳动力现状分析 |
6.2.2 耕地现状分析 |
6.3 气候条件分析 |
6.3.1 山东省玉米气象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6.3.2 降水量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3 光照时间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4 气候条件分析结果 |
6.4 自然灾害对产量影响分析 |
6.4.1 洪涝灾害对山东省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4.2 旱灾对山东省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
6.5 基础设施分析 |
6.5.1 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 |
6.5.2 水利化程度 |
6.6 山东省玉米产业高级要素分析 |
6.6.1 农业经营主体文化层次状况 |
6.6.2 农民组织化程度 |
6.6.3 山东省玉米技术进步率测算 |
6.7 相关和支持产业 |
6.7.1 农业生产资料业 |
6.7.2 玉米种业 |
6.7.3 玉米加工业 |
6.8 本章结论 |
7 影响玉米竞争力深层次因素——政府主导作用 |
7.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7.1.1 政府角色转换——变辅助作用为主导作用 |
7.1.2 农业的特殊性 |
7.2 政府政策对直接因素的影响 |
7.2.1 山东省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沿革 |
7.2.2 日本、韩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
7.2.3 日本、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
7.3 政府对玉米质量安全的主导作用 |
7.3.1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市场失灵 |
7.3.2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政府干预 |
7.4 政府政策对间接因素的影响 |
7.4.1 政府政策没有完全调动起主产区生产积极性 |
7.4.2 政府政策对合作社整体结构失衡现状缺少足够关注 |
7.4.3 缺少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体面投身农业生产一线 |
7.4.4 政府政策侧重提高粮食数量对质量关注度不够 |
7.4.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工不明确 |
7.4.6 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行为缺陷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纵向比较竞争力逐年增强,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竞争力较弱 |
8.1.2 直接因素竞争力较弱 |
8.1.3 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表明需求对竞争力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和高级生产要素存在诸多方面不足 |
8.1.4 政府过多干预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 |
8.2 政策建议 |
8.2.1 多方面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
8.2.2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生产,满足多样化玉米需求 |
8.2.3 减少对玉米价格的直接干预,加大玉米质量监管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立足GMS的云南粮食安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粮食安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粮食安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云南粮食生产现状 |
2.1 云南粮食生产状况 |
2.1.1 云南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
2.1.2 云南粮食生产能力 |
2.1.3 云南粮食消费情况 |
2.2 云南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
2.2.1 耕地量减质降 |
2.2.2 惠农政策效果不明显 |
2.2.3 农业科技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
2.2.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2.3 云南粮食生产潜力 |
2.3.1 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潜力 |
2.3.2 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 |
2.3.3 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 |
2.3.4 节粮降低粮食损耗的潜力 |
第三章 立足 GMS 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 SWOT 分析 |
3.1 优势(STRENGTH) |
3.1.1 政策优势 |
3.1.2 农业资源优势 |
3.1.3 交通优势 |
3.1.4 市场优势 |
3.2 劣势(WEAKNESS) |
3.2.1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
3.2.2 运输成本高 |
3.2.3 加工水平低 |
3.3 机会(OPPORTUNITY) |
3.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3.3.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3.3.3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 |
3.3.4 其它合作机制 |
3.4 威胁(THREAT) |
3.4.1 粮食贸易的制约 |
3.4.2 国际粮商的竞争 |
3.4.3 粮食能源化的竞争 |
第四章 立足 GMS 的云南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
4.1 加强云南与 GMS 国家的农业合作 |
4.1.1 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
4.1.2 积极开展科研交流合作 |
4.1.3 输出良种良法 |
4.1.4 继续开展境外替代种植 |
4.2 加强粮食产业链建设 |
4.2.1 提高仓储能力 |
4.2.2 提高调运能力 |
4.2.3 提高加工能力 |
4.3 加强农产品贸易 |
4.4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粮食问题 |
2.1 公共产品理论与粮食安全 |
2.2 公共政策理论在粮食安全中的运用 |
2.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粮食安全应急体系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粮食安全问题概述 |
3.1 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概念 |
3.2 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
3.3 国内外粮食安全研究现状 |
3.3.1 世界粮食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第四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4.1 南省粮食供给状况 |
4.1.1 云南粮食生产情况 |
4.1.2 粮食自给率情况 |
4.2 南省粮食需求状况 |
4.2.1 粮食消费情况 |
4.2.2 人均占有粮食 |
4.2.3 粮食调入量 |
4.3 云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 |
4.3.1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
4.3.2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
4.3.3 粮食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 |
4.3.4 粮食自给率水平下降 |
4.3.5 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
4.3.6 品种结构矛盾加剧 |
4.3.7 粮食仓储设施长期投入不足,物流设施建设滞后 |
4.3.8 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弱,难以保障应急需求 |
4.3.9 粮食产业化发展迟缓,缺乏整体竞争优势 |
4.3.10 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
第五章 云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与劣势 |
5.1 云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 |
5.1.1 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加快粮食生产的政治保证 |
5.1.2 品种资源优势,良种增产效应 |
5.1.3 粮食质量监管体系趋于完善 |
5.1.4 采取了产销合作机制 |
5.1.5 桥头堡优势 |
5.1.6 粮食加工能力得到一定改善 |
5.1.7 粮食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
5.1.8 特色生物资源得到有序开发 |
5.2 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自然资源因素分析 |
5.2.2 农业种植结构制约粮食生产 |
5.2.3 政府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
5.2.4 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
5.2.5 农业技术分析 |
5.3 小结(SWOT分析法) |
第六章 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
6.1 保护和提高云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6.1.1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省基本农田红线 |
6.1.2 尝试拓展海外农场 |
6.1.3 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级性 |
6.2 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合作机制保证充足稳定粮源 |
6.3 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 |
6.4 完善粮食市场流通机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
6.5 建立粮食价格预警机制,加强粮食应急系统的建设 |
6.6 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资源配置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可能性分析 |
2.1 中国国内粮食生产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 |
2.1.1 耕地数量与质量不安全 |
2.1.2 水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 |
2.1.3 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加重 |
2.2 全球资源分布不均衡 |
2.2.1 全球资源分布现状 |
2.2.2 主要产粮国资源对比 |
2.3 仅靠国际粮食贸易无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
2.4 有利的国际环境 |
2.4.1 国际政治环境 |
2.4.2 经济全球化 |
2.4.3 文化的融合 |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可行性分析 |
3.1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概况 |
3.1.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点 |
3.1.3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
3.2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可行性因素分析 |
3.2.1 政治可行性 |
3.2.2 经济可行性 |
3.2.3 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
3.3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风险因素分析 |
3.3.1 内部风险分析 |
3.3.2 外部风险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必要性分析 |
4.1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经济效益 |
4.1.1 优化资源配置 |
4.1.2 从虚拟耕地角度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必要性 |
4.1.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利益分析 |
4.2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社会效益 |
4.2.1 粮食生产外向型促进就业 |
4.2.2 帮助东道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
4.2.3 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
4.3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生态效益 |
4.3.1 粮食生产外向型对投资国的生态效益 |
4.3.2 粮食生产外向型对东道国的生态效益 |
第五章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资源配置机理 |
5.1 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 |
5.1.1 中国粮食生产的分布与规划 |
5.1.2 农业战略布局体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5.2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资源配置 |
5.2.1 国际粮食贸易 |
5.2.2 对外直接投资 |
5.3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资源配置机理 |
5.3.1 单一因素对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影响 |
5.3.2 双因素对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影响 |
5.3.3 三因素对粮食生产外向型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的政策建议 |
6.1 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的宏观管理与规划 |
6.2 完善政府职能 |
6.2.1 将粮食生产外向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6.2.2 加强政府外交力度 |
6.2.3 提高政府信息服务质量 |
6.2.4 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
6.2.5 建立健全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
6.3 提高企业竞争力 |
6.3.1 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
6.3.2 转变企业发展理念 |
6.3.3 培养复合型人才 |
6.3.4 粮食生产外向型战略方式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粮食安全的概念 |
1.1.1 国内外粮食及粮食安全的细微区别 |
1.1.2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
1.1.3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的 |
1.4 选题意义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选题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4.3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非传统安全与粮食安全 |
2.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内容、演化及特征 |
2.1.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及内容 |
2.1.2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演化 |
2.1.3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 |
2.2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 |
2.2.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3.1.1 播种面积现状 |
3.1.2 粮食产量现状 |
3.1.3 单产水平现状 |
3.1.4 进出口现状 |
3.1.5 供给紧平衡状态持续,风险承受力相对较低 |
3.1.6 依靠传统粮食生产方式提升产量难度加大,并易引发次生安全问题 |
3.1.7 供需在区域分布上失衡,增加粮食安全调控难度 |
3.1.8 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落后,科技支撑力弱,增加粮食安全不稳定性 |
3.2 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3.2.1 传统的影响因素 |
3.2.2 非传统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4.1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1 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
4.1.2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干旱、极端天气增加 |
4.1.3 气温上升、干旱、极端天气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
4.2 气候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 |
第5章 跨国农业企业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 跨国农业企业的情况概述 |
5.1.1 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 |
5.1.2 美国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
5.1.3 美国邦吉公司(Bunge) |
5.1.4 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旗下的先锋公司(Pioneer) |
5.1.5 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
5.1.6 瑞士先正达公司(Syngenta) |
5.1.7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
5.1.8 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及旗下的益海嘉里(Yihai Kerry) |
5.2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大范围布局控制产业链 |
5.2.1 增加投资,扩大在华规模 |
5.2.2 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向粮食全产业推进 |
5.3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和专利控制产品和市场 |
5.3.1 研发新品种,扩大市场份额 |
5.3.2 通过申请专利保护,控制产品 |
5.4 跨国农业企业采取迂回方式绕开监管 |
5.4.1 多种方式变换“身份”,“稀释”外资成分 |
5.4.2 暗中使力,借内资之壳,遮外资之实 |
5.4.3 “冠冕堂皇”的以内资姿态亮相市场 |
5.5 小结 |
5.5.1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的扩张 |
5.5.2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大肆推广的转基因品种 |
第6章 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分析 |
6.1 传统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总结及结论 |
6.1.1 国外主要经济体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总结 |
6.1.2 结论 |
6.2 对跨国农业企业的管控 |
6.2.1 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跨国农业巨头和粮食管理部门的监管 |
6.2.2 建立相关信息发布和监测平台,确保有效调控 |
6.2.3 提高国企和民企的协调作战能力 |
6.3 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对 |
6.3.1 对气候变化的“被动应战” |
6.3.2 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接招” |
6.4 现有保障措施的创新性建议 |
6.4.1 关于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 |
6.4.2 关于反对浪费的建议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粮食法(征求意见稿) |
后记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四、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平衡有余 杂交水稻种子供给略微偏紧(论文参考文献)
- [1]6个常规稻麦品种种子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D]. 姜国洋.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2]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D]. 许婷.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3]新疆农户储粮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王霄煜.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 [4]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D]. 王晓蜀.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5]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D]. 孔德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6]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7]立足GMS的云南粮食安全对策研究[D]. 唐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8]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业垚. 云南大学, 2013(02)
- [9]中国粮食生产外向型资源配置机理研究[D]. 郭艳艳. 河南工业大学, 2013(04)
- [10]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D]. 王宏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