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湖泊的地层分类:平衡构造和气候控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表明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闫纪元[2](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赵旭东[3](2021)在《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河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展布样式的时空演变是岩石圈构造运动、气候系统演化以及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存在盆地内的河流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北天山为实际例证,以沉积学和物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以及河流自身调节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形-地貌演变,限定了现今高原东缘水系格局的建立时间。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西昌盆地、会理盆地、楚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地层与沉积特征,结合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合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综合物源分析发现,晚白垩世–早古近纪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大陆尺度的南流水系,其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义敦和四川盆地的早中生代沉积岩。结合以往的古高程、碎屑锆石物源及蒸发岩来源研究推断,这一大型水系在流经印支地体的思茅和呵叻盆地后最终汇入新特提斯洋。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区域性的南流模式与现今高原东部的东流水系格局截然不同,暗示藏东地区地形-地貌在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陆尺度河流的长期存在也暗示当时区域构造环境长期保持稳定,地形起伏有限,海平面稳定。在这种区域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逐渐发育一大型夷平面。同时,大型水系横向迁移、摆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广泛低起伏地貌的发育。直至新生代中晚期,随着地表加速抬升、断裂活动加剧,以及河流快速下切,这一区域性的夷平面逐渐被分割解体,残留的低起伏地貌面被保存在现今青藏高原东部各深切峡谷之间。(2)基于沉积学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分、砾石成分以及古水流相等多种物源分析方法,探讨了始新世宁蒗盆地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早始新世(~56–45 Ma)宁蒗盆地为小型内流盆地,宁蒗组一段时期主要受一系列垂直山体的横向水系控制,沉积环境以水动力较强的冲积扇体系为主;二段时期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逐渐转变为辫状河和湖泊为主,水动力环境整体较弱。至三段沉积期(~45 Ma),区内水系由内流转为外流,流域规模迅速扩张。盆地北部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纵向水系,其上游可追溯至靠近高原内部的贡觉地区,流域规模类似于现今金沙江上段;同时,在盆地南部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的大型水系与之汇合。宁蒗组四段时期,盆地南部外流水系消亡,但盆地北部仍处于大河系统之下;直至~35 Ma,流经宁蒗地区的大河系统彻底消亡。结合以往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重建等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在~45Ma和~35Ma两次区域构造抬升分别导致宁蒗盆地水系发生内流–外流转换和最终消亡。此外,在始新世中后期逐渐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增加的降雨量会加大河川径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次区域性水系重组事件的发生。(3)以分布于高原东缘金沙江、安宁河河谷及周边地区的上新统–下更新统昔格达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018个昔格达组和现代河沙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结合已发表数据,重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水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华坪–攀枝花一带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且含有晚白垩世–新生代锆石组分,与现今金沙江碎屑锆石信号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更靠近上游的涛源地区昔格达组呈现出700–900 Ma显着峰值,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物源信号。残存于安宁河谷内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00–240Ma,与大渡河锆石组分基本一致。物源结果证实,金沙江至少在上新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东流动,但大渡河、雅砻江和安宁河在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展布模式与现今明显不同。由此推测,上新世时期小江断裂的快速走滑可能阻断了金沙江,形成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古昔格达湖的溃决诱发了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快速下切,进而导致水系发生袭夺–重组,最终形成现今水系格局。(4)以北天山奎屯河流域及流经的晚中新世-第四纪独山子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1632个碎屑锆石年龄和17个重矿物样品的物源综合分析,探讨了北天山中新世以来沉积过程的驱动因素。该研究首先证实了北天山~7.0 Ma的构造隆升事件,之后揭示3.3–2.5 Ma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现今奎屯河上游的冰川覆盖区。这表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相转换,以及物源信号变化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冰期开始–扩张的响应。尽管复杂,但这项研究强调,中国北天山在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
孙中恒[4](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指出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殷天涛[5](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提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沈利军[6](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刘文卿[7](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范东稳[8](2020)在《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经济发展需求与能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加快步伐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主要集中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在成藏特征、条件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资料,而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及资源潜力还尚不明晰。查明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并揭示资源前景可为日后指导勘探提供参考。本文围绕研究主题,在详细梳理各层系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木里坳陷四套层系的地质特征,利用测试手段分析及对比了各层系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并进一步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探讨了不同层系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的气源条件,综合二维地震与储集岩物性测试阐释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集与成藏条件,系统评价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取得的主要认识:(1)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砂岩、薄层粉砂岩为主,沉积相类型为浅海陆棚相、滨岸相和三角洲相,该套层系泥岩层大部分缺失,推测构造作用强烈断层发育所导致;同时,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丰度偏低,整体生烃生气能力较差,难以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2)三叠系岩性特征以中薄层泥岩、中厚层砂岩为主,泥岩累计厚度较大,并发育薄煤层,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湖泊相和河流相;同时,三叠系以很好和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均处于成熟阶段,生烃生气能力较强,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潜在气源岩。(3)侏罗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粉砂岩、中厚层泥岩、厚煤层为主,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同时,侏罗系以很好、好和中等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有机质成熟度介于低成熟与成熟之间,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次要潜在气源岩。(4)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木里坳陷三叠系和侏罗系样品所生成的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甲烷的产气量随实验设定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重烃气量则先增加后降低,并基于天然气水合物中烃类气体特征统计各样品在350℃~400℃区间段内甲烷和总烃的平均产气量,以进一步探讨对比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生气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生气潜力,侏罗系次之。(5)根据储集岩物性测试、二维地震、剖面实测及钻探资料,并基于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及成藏条件分析,分别选用有机碳质量平衡法和体积法计算了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资源量,并分析了该区域资源前景及有利勘探层位。
苏奥[9](2020)在《中国东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页岩的有机质富集及古气候记录》文中研究说明南襄盆地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和碱矿资源。本文以泌阳凹陷中央深凹带的一口页岩油井(C2井)的连续泥页岩钻井取心为重点研究对象,运用宏观岩心-微观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观察,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XRD矿物学、有机质TOC含量和岩石热解分析,草莓状黄铁矿形态学、黄铁矿的硫同位素、泥页岩的钼(Mo)和原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第三段湖相泥页岩所记录的古湖泊沉积环境以及区域古气候进行了重建,并探讨了中始新世气候驱动下湖泊演化并分析了不同湖泊水文条件下有机质富集的机制。获得如下成果性认识:1.对C2井核桃园第三段岩心、薄片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6种岩相类型:纹层状的灰质泥岩、纹层状的云质泥岩、块状的硅质-粘土混合泥岩、块状的硅质泥岩、块状的云质泥岩和粉砂岩。2.鉴于根据海相泥页岩的氧化还原判别标准无法准确识别湖相沉积水体的具体氧化还原状态,本文运用利用草莓状黄铁矿形貌学和δ98Mo值,结合氧化还原敏感的Ni/Co和U/Th比值判识湖相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相对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粉砂岩和相邻的块状的硅质泥岩显然形成于含氧水体;草莓状黄铁矿形态和粒径统计学表明富碳酸盐的纹层状泥岩(纹层状的灰质泥岩和云质泥岩)主要形成于以缺氧为主,偶尔硫化和贫氧的底层水体,而块状的硅质-粘土混合泥岩形成于贫氧-含氧的沉积水体。富碳酸盐的纹层状泥岩的硫同位素分馏程度相对较小和更大的δ98Mo值指示了湖泊沉积水体的含氧量更低。这也与黄铁矿形态和粒径的指示是一致的。3.基于不同阶段湖泊水文条件改变引起泥岩的矿物学和沉积结构变化的岩相组合,结合古气候指标Ln(Al2O3/Na2O)和古盐度指标B/Ga比值,将该岩心所记录的湖泊沉积阶段自上而下分为6个阶段:第Ⅰ段:以纹层状灰质泥岩岩相为主,湖泊流域较强的化学风化指数指示相对温暖潮湿的气候,当时湖泊为一个较深的大型不完全对流的湖泊,由含氧的低盐度表层水和缺氧为主的高盐度的底层水组成。第Ⅱ段:以纹层状云质泥岩和块状的硅质-粘土混合泥岩岩相为主,Ln(Al2O3/Na2O)显示湖泊流域气候由潮湿逐渐转向干旱,纹层状云质泥岩与纹层状灰质形成于相似的沉积条件,区别在于相对干旱气候下有限降雨导致湖水蒸发增强,提升的Mg/Ca比促进原生白云石沉淀。块状硅质-粘土混合泥岩岩相形成于湖泊流域的气候相对更加干旱、水位更低的时期,淡水输入较少使得盐度引起的化学分层减弱和消失,水体含氧水平上升。第Ⅲ段:以粉砂岩和块状硅质泥岩岩相为主,局部存在块状白云质泥岩;湖泊处于更加干旱气候下,弱化学风化强度导致大量未风化的物源长石被保留,此时湖泊水位也更低,三角洲向湖泊中心推进。长石质粉砂岩的存在以及粉砂岩与泥岩构成波状交错层理指示了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第Ⅳ段:以纹层状云质泥岩为主,局部存在纹层状灰质泥岩和块状的硅质-粘土混合泥岩,反映气候干旱情况有所反弹,沉积水体为水体较深的湖泊。第Ⅴ段:与第Ⅲ段相似,以长石质粉砂岩为主,干旱再次加剧,湖泊水位再次下降,湖泊接受了第二幕三角洲的推进。第Ⅵ段:以纹层状云质泥岩为主,该阶段与第Ⅳ阶段一样,气候湿度有所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再次形成分层水体咸化湖泊。白云石含量逐渐增加而方解石含量逐渐降低,Mg/Ca比值逐渐变高和硬石膏相对含量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以及泥页岩的稳定碳氧同位素指示总体上湖泊流域气候从相对温暖潮湿转向相对寒冷干旱,湖水蒸发逐渐变强的趋势(局部有所波动),这与全球始新世逐渐冷却的趋势基本一致。对于岩心中下段,在相对高水位时期沉积的富碳酸盐的纹层状泥质岩相中的有机质积累主要是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共同控制,且与沉降速率无关;而在相对低水位的湖泊时期,沉积的块状硅质-粘土混合泥岩中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和沉降速率所控制。4.长期以来,中国东部古近系是否遭受了海侵并为蒸发岩提供了盐源一直存在争议。过去很多学者主要使用古生物化石(有孔虫、颗石藻、沟鞭藻、红藻和褐藻等)和指相矿物(海绿石、磷灰石和白云石等)来论证存在海侵的可能性。南襄盆地与中国东部其它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存在共性,即古近系富有机质的泥页岩经常与蒸发岩共存。为此,本文对此开展了区域性对比分析,总体上认为这些化石和矿物学证据并不能排除干旱气候下蒸发浓缩成因的可能性。通过采集和分析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和东濮凹陷、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和舞阳凹陷、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以及苏北盆地的高邮凹陷和洪泽凹陷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以及共存蒸发岩样品,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来判别盐源。结果表明,这些凹陷的石盐样品中B和Br元素含量均低于海相石盐。石盐和碱矿样品87Sr/86Sr均明显高于古近系海水的值;石盐、石膏和无水芒硝的硫同位素比值与同时期海水也不一致;与蒸发岩共存的富有机质暗色泥页中最大Mo同位素值均低于早始新世的海水Mo同位素值;蒸发岩的稀土特征与海水明显不同。这均表明蒸发岩的盐源可能与海侵关联较小。另外,东部诸多断陷的古近系有时钻遇凝灰岩和火山岩,另外含有部分岩石含有一定量的方沸石,蒸发岩普遍存在正Eu异常。这些特征指示了东部晚白垩到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可能来自深部喷流供给了盐源。考虑到始新世是一个温暖潮湿的气候,盆地周缘中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混合片麻岩、大理岩和变粒岩类以及火山岩易被风化,以溶质的形式随河流入湖,这也是可能的盐源。
周鹏洁[10](2020)在《滦平盆地中生代早白垩世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研究普遍认为,滦平盆地沉积类型以浅水沉积为主,不发育深水沉积,因此不具备油气勘探潜力。本次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点,首先是滦平盆地的沉积类型有哪些,特别是深水沉积是否存在,其次是滦平盆地的沉积体系展布、演化以及沉积模式的问题。本次研究的主要地层为滦平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通过文献调研、地质考察和岩心观察三方展开。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以掌握前人研究成果;运用高清数码相机、无人机、伽马仪、探地雷达等先进考察设备以及传统的地质三件套,对盆地陡坡带进行地质考察,优选出12条地质剖面;观察滦探1井的岩心,统计和分析其沉积类型。通过这些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通过对前任地层划分方案的梳理,结合地质考察以及锆石测年数据,优选出田树刚等人的地层划分方案,并进行修改,去掉九佛堂组及以上地层。此外,结合前人文献和地质考察,确定盆地范围以及主要两大物源方向。2.通过地质考察和岩心观察,确定滦平盆地存在三种沉积相,浅水相、深水相和火山喷溢相。浅水相包含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浅湖;深水相包含深湖、近岸水下扇和各类型湖底扇;火山喷溢相以安山岩、凝灰岩等火山岩为主。3.通过分析各地层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以及对重点层位进行剖面对比和砂地比分析,对盆地沉积演化和展布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大北沟组时期,湖盆是一个持续扩张的过程。大店子组时期,湖盆经历了早期小幅扩张-中期小幅抬升-晚期大幅扩张的过程。西瓜园组时期,湖盆经历了初始裂陷-深陷扩张-抬升收缩三个阶段,中后期深水沉积最为发育。对西瓜园组的剖面对比和砂地比分析认为,在西瓜园组早期以浅水沉积为主,中后期以深水沉积为主,浅水沉积体系沿着盆地的两条断层分布,深水沉积广泛分布于盆地的中南地区。4.运用数据库的方法,对滦探1井岩心中的深水沉积类型和野外露头中的深水沉积类型进行定量统计,结合盆地的性质,绘制滦平盆地陡坡带沉积模式图。然后,针对该沉积模式,确定盆地的几个控制因素,即构造作用、盆地性质、古气候和古水深。
二、古代湖泊的地层分类:平衡构造和气候控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湖泊的地层分类:平衡构造和气候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
3.1 沉积相分析 |
3.2 层序地层分析 |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
4.1 样品选取 |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
2.2 山西地堑系 |
2.3 运城盆地 |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1 青藏高原东缘古水系演化 |
1.2.2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1 文献调研与前人资料汇总 |
1.5.2 野外实地考察 |
1.5.3 室内实验测试 |
1.5.4 数据处理、绘制图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水系格局重建及其对低起伏地貌面形成机制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青藏高原东缘晚中生代构造稳定 |
2.3 地层时代与沉积特征 |
2.3.1 都江堰剖面 |
2.3.2 乐山剖面 |
2.3.3 西昌盆地 |
2.3.4 会理盆地 |
2.3.5 楚雄盆地 |
2.4 物源结果及分析 |
2.5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大陆尺度古水系 |
2.6 低起伏古地貌形成机制 |
2.7 结论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始新世水系演化及其对高原生长的启示:来自宁蒗盆地沉积和物源证据 |
3.1 前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3 地层与沉积特征 |
3.4 宁蒗组时代归属 |
3.5 物源结果 |
3.5.1 砾石成分 |
3.5.2 砂岩碎屑成分 |
3.5.3 重矿物 |
3.5.4 碎屑锆石年龄 |
3.6 物源分析 |
3.6.1 周邻潜在物源区对比 |
3.6.2 物源综合分析 |
3.7 水系演化历史 |
3.8 水系转换机制及对青藏高原生长的启示意义 |
3.9 结论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水系袭夺–重组加速河流下切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 |
4.3 样品信息 |
4.4 碎屑锆石年龄结果 |
4.5 物源分析 |
4.6 上新世–早更新世藏东地区水系演化 |
4.7 早更新世河流下切机制探讨 |
4.8 结论 |
第5章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
5.1.引言 |
5.2 地质背景 |
5.3 沉积与物源结果 |
5.3.1 地层与沉积特征 |
5.3.2 重矿物组合 |
5.3.3 锆石U-Pb年龄 |
5.4 讨论 |
5.4.1 北天山晚新生代地貌演化 |
5.4.2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意义 |
5.4.3 对全球范围内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砾石成因的启示意义 |
5.5 结论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论文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
3.1.1 古气候分析 |
3.1.2 古水体背景 |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
3.1.4 古物源示踪 |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
4.1.1 气候特征 |
4.1.2 地形坡度 |
4.1.3 水文特征 |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
5.2.3 浅湖相 |
5.3 沉积相分析 |
5.3.1 单井相分析 |
5.3.2 连井相分析 |
5.3.3 地震属性分析 |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
6.1.3 90°相位转换 |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
6.2.3 分频RGB融合 |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
6.3.1 PL19 井区 |
6.3.2 PL20 井区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地层沉积特征 |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
4.2.2 成岩蚀变分析 |
4.2.3 古高程计算 |
4.2.4 古湖泊环境 |
4.2.5 古湖泊盐度 |
4.3 硫同位素特征 |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
5.1 碎屑锆石研究 |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
5.1.4 年龄数据讨论 |
5.2 孢粉研究 |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2.2 孢粉分析结果 |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
1.2.2 国内外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
1.2.3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研究 |
1.2.4 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研究 |
1.2.5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概述 |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地质演化特征 |
3 气源岩地质特征 |
3.1 石炭系-二叠系 |
3.1.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1.2 岩石地层序列 |
3.1.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1.4 沉积相分析 |
3.2 三叠系 |
3.2.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2.2 岩石地层序列 |
3.2.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2.4 沉积相分析 |
3.3 侏罗系 |
3.3.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3.2 岩石地层序列 |
3.3.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3.4 沉积相分析 |
3.4 气源岩地质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有机质丰度 |
4.2.1 有机碳含量 |
4.2.2 生烃潜量 |
4.3 有机质类型 |
4.4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4.5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5.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5.2 有机质来源及成熟度 |
4.5.3 沉积环境分析 |
4.6 气源条件 |
4.6.1 石炭系、二叠系 |
4.6.2 三叠系 |
4.6.3 侏罗系 |
4.7 本章小结 |
5 气源岩热模拟生烃实验 |
5.1 样品与实验准备 |
5.1.1 理论依据 |
5.1.2 实验类型 |
5.1.3 实验思路 |
5.1.4 实验样品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步骤及结果 |
5.3.1 实验步骤 |
5.3.2 实验结果 |
5.4 生烃潜力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储集与成藏条件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 储集岩特征 |
6.2.1 岩石学特征 |
6.2.2 物性特征 |
6.2.3 孔隙结构特征 |
6.3 储集性能初步评价 |
6.4 成藏条件 |
6.4.1 冻土特征 |
6.4.2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 |
6.4.3 运移及聚集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7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 |
7.1 资源量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 |
7.2 有机碳质量平衡法计算资源量 |
7.2.1 方法依据及思路 |
7.2.2 计算公式 |
7.2.3 参数选取依据 |
7.3 体积法计算资源量 |
7.3.1 方法依据及思路 |
7.3.2 计算公式 |
7.3.3 参数选取依据 |
7.4 资源潜力评价 |
7.4.1 资源量计算结果 |
7.4.2 计算结果对比 |
7.4.3 有利勘探层位 |
7.4.4 资源前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9)中国东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页岩的有机质富集及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页岩中有机质富集机制 |
1.2.2 氧化还原指标 |
1.2.3 中国东部古近系咸化湖盆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发育背景 |
2.2 泌阳凹陷地质背景 |
第三章 泌阳凹陷核三段泥页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3.1 泥页岩岩相学 |
3.1.1 富碳酸盐的纹层状泥岩 |
3.1.2 块状泥岩 |
3.1.3 粉砂岩 |
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草莓状黄铁矿体系和钼同位素识别的氧化还原条件 |
3.3.1 草莓状黄铁矿形态和粒径分布 |
3.3.2 草莓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 |
3.3.3 Mo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四章 气候驱动的湖泊演化和有机质的差异富集 |
4.1 气候驱动的湖泊演化 |
4.2 有机质富集机理 |
第五章 泌阳凹陷的咸化水体是否来自海侵?——与中国东部诸多陆相断陷对比 |
5.1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 |
5.2 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的海侵? |
5.2.1 海侵论的古生物化石和矿物学证据 |
5.2.2 非海侵的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证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滦平盆地中生代早白垩世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水沉积研究 |
1.2.2 深水沉积研究 |
1.2.3 滦平盆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工区概况 |
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方案 |
2.3.2 地层沉积特征 |
2.3.3 地层锆石测年 |
2.3.4 地层分布特征 |
2.4 物源分析 |
2.4.1 物源分析方法 |
2.4.2 物源分析结果 |
第3章 沉积类型及岩相 |
3.1 浅水相类型 |
3.1.1 冲积扇 |
3.1.2 扇三角洲 |
3.1.3 浅湖 |
3.2 深水相类型 |
3.2.1 深湖 |
3.2.2 近岸水下扇 |
3.2.3 湖底扇 |
3.3 火山喷溢相 |
第4章 沉积演化及展布 |
4.1 垂向沉积演化及展布 |
4.1.1 大北沟组 |
4.1.2 大店子组 |
4.1.3 西瓜园组 |
4.1.4 剖面对比 |
4.2 平面沉积演化及展布 |
4.2.1 砂地比分析 |
4.2.2 沉积体系分析 |
第5章 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 |
5.1 数据库统计 |
5.1.1 岩心统计 |
5.1.2 剖面统计 |
5.2 沉积相发育规律 |
5.2.1 浅水沉积发育规律 |
5.2.2 深水沉积发育规律 |
5.3 沉积模式 |
5.4 控制因素 |
5.4.1 构造作用 |
5.4.2 盆地性质 |
5.4.3 古气候 |
5.4.4 古水深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古代湖泊的地层分类:平衡构造和气候控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D]. 赵旭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4]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6]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D]. 范东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中国东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页岩的有机质富集及古气候记录[D]. 苏奥.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10]滦平盆地中生代早白垩世沉积体系研究[D]. 周鹏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