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谭,安关峰,杨斌[1](2021)在《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在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应用中,常常因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导致管道产生变形、渗漏等病害。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与实践经验,结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针对管道地基承载力、沟槽回填密实度、管道覆土厚度、顶管管道地基处理以及管道环刚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管道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廖道成,黄雷,钟伟斌,马孝春[2](2021)在《沟槽直埋钢筋混凝土管管顶土压力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管道在我国应用广泛,但是目前规范推荐的设计方法在计算管顶土压力时,忽略了土体黏聚力等参数的影响。因此,基于ABAQUS建立了沟槽直埋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管道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土体黏聚力、弹性模量等参数,探讨了内外土柱的相对位移情况,分析了沟槽形式、黏聚力、土体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土体附加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正确计算土压力系数的建议,弥补了当前规范中管道设计方法的缺陷。
耿军军[3](2021)在《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础处理及基坑回填设计要点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室外埋地综合管网敷设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而室外埋地综合管网的基础处理及基坑回填设计是综合管网敷设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以天津某建筑群为例,分析了建筑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础处理及基坑回填设计要点。
时珂[4](2021)在《石油化工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主要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的管道布置、管道碰撞及解决在现场实际施工时出现问题时的经验。把石油化工企业当作主要的研究对象,详细地描述了这类企业废水管道的防渗设计。
陈明语[5](2020)在《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特点及布置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临时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建筑工程施工规模扩大,逐渐受到施工单位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结合其施工特点和布置进行探讨,希望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万文强[6](2020)在《重庆石柱水电站加劲环式埋地钢管抗外压计算研究与加固设计》文中认为在水电站工程中,压力管道作为重要的输水建筑物,对其进行安全、经济、合理设计十分重要。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压力管道的种类和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利用和确定不同型式的压力管道,需要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更合理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加固措施。本文以重庆石柱水电站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紧紧围绕埋地钢管抗外压稳定性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石柱水电站采用的压力管道结构形式,并利用传统算法对压力管道管径、壁厚等进行初步参数设计,然后根据《水电站压力管道设计规范》和《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总结不同的压力钢管抗外压稳定的计算公式,针对现场管土作用机理和土壤变形特征,对加劲环式埋地钢管的抗外压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改进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埋地钢管抗外压稳定两种加固措施,并分析管道径厚比、加劲环间距、土壤综合变形模量等因素对加固措施的影响。在分析不同加固方案中,以两个加劲环之间的管道为研究对象,以压力管道壁厚、加劲环间距等参数为优化变量,把加劲环与钢管共同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下不失稳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改进后抗外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不同加固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最后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加劲环式埋地钢管的三维模型,对不同加固方案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并与改进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得到本工程最优加固措施。通过对比研究,改进后的加劲环式埋地钢管抗外压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基本可靠。同时,从经济分析可以看出加劲环加固方法相对于传统增加壁厚加固方法,设计理念更加科学、经济,在保证管道结构整体质量基础上既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又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该加固计算研究方法,可以为同类水电站加劲环式埋地压力钢管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子明[7](2020)在《软土地基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埋地排水管道的建设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现,在地质条件不良地区、软弱地层及沿海地区,排水管道埋设后变形、破裂、错口等缺陷频发。传统管道修复技术修复时间长,开挖面积大,施工时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螺旋缠绕法是一种将带状型材通过螺旋缠绕方式置入原有管道内形成连续内衬的管道更新工法,该工法与其他管道修复工法相比应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内衬管刚度大,可带水作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该技术在国内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对螺旋缠绕法的适用性、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软土的工程特性,分析了软土地基排水管的主要缺陷类型及其失效机理,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软土地基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优选,从而对螺旋缠绕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螺旋缠绕法可完全适用于修复软土地基排水管道。(2)介绍了螺旋缠绕法半结构性修复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对相关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试验中一些参数的选取存在缺陷,因此设计公式需进行改进讨论,借鉴Glock屈曲模型,推导了螺旋缠绕内衬管屈曲临界承载力解析式。(3)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本文提出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和解析式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解析式的正确性。(4)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螺旋缠绕内衬管型材在不同水槽壁厚、高度、劲肋密度条件下的屈曲临界承载力,并对影响屈曲临界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谭佩玲[8](2020)在《交通-运行载荷作用下不良回填HDPE管道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管道作为现代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市政、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方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道,因其耐腐蚀、水力效应好、经济、易安装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市政排水领域。HDPE波纹管作为典型的柔性埋地管,其变形受管周回填土压实度影响较大,然而,实际工程中回填土的压实度常常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导致管周土体出现局部松散现象;同时,外壁波纹内壁光滑的特殊截面构造使其受力变形机制更为复杂。在现有研究中,关于外荷载作用下HDPE波纹管各截面应变分布规律尚未明确,为此,本文开展了运行荷载作用下埋于局部松散的回填土中的HDPE双壁波纹管受力变形研究,旨在为现有运行管道的变形与破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ABAQUS建立了真实双壁波纹管管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并在Hypermesh中对土体模型进行精细化的网格划分,减少了土体单元的数量,使管土模型计算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现场试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为真实双壁波纹管受力变形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分析发现,管道衬部和波谷的应变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衬部应变始终小于波谷应变;波峰应变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且更容易受松散回填土的影响。在密实回填状态下,不同直径管道环向应变分布规律十分相似,管道波峰和波谷处的应变值与直径大小成正比;管道衬部处变形受波谷径向位移的约束,小口径管道衬部应变为拉应变,而大口径管道衬部应变为压应变。(2)基于已验证的三维管土模型,对不良回填条件下波纹管关键位置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进一步讨论。发现松散区域回填土压实度越低,管道环向应变变化越大,当回填土局部松散时,管道常在密实回填与松散回填土交界面附近出现应变集中,管道对松散回填土的响应由松散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决定,且更容易受松散区域位置的影响在不良回填条件下,管道的破坏形式受管道直径的影响,小口径管道可能会因应变集中而发生破坏,大口径管道的破坏则更容易由局部弯曲引起。(3)将ABAQUS中的管土模型视为结构场,在FLUENT中建立管内污水-空气流场,利用Mp CCI将结构场与流场进行耦合,实现土壤-流体共同作用下的管道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对真实运行荷载作用下管道的受力变形情况展开研究,发现污水会降低与污水接触区域的衬部的应变。污水深度越高或流速越低,管道衬部应变越小,甚至在管底附近区域由压应变变为拉应变。污水作用下衬部应变的降低使波谷和衬部应变差值增大,从而导致内壁更容易发生局部弯曲。
黄进波[9](2020)在《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力学行为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城市道路车流量的日渐增大,城市道路窨井及周边路面会产生各种形式的破坏,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通行和市容市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而导致人员伤亡。本文对重庆市城市道路窨井及其周边路面出现的常见病害进行了现场调查统计。对各种类型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类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对每一种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车辆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的破坏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最后根据破坏原因和力学行为结合相关的工程实践研究出了可以有效防治窨井及周边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破坏的相关措施。将采取防治措施后的窨井及周边路面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具体工程中进行应用验证了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工程实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问题的相关研究资料,对相关结论与处治措施进行了归纳。(2)现场调查了重庆市部分道路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情况,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及相关原因的描述。(3)调查发现井盖下沉及井周路面破碎是最常见的两种病害。对各种可能产生破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其中车辆荷载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车辆荷载作用下窨井各结构部分及周边沥青路面结构层与回填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机理。车辆荷载分为静态均布荷载和移动冲击荷载。静态均布荷载分为作用在井盖中心和井盖边缘两种情况。(5)根据窨井及周边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与力学行为研究出了两种在工程上具有可行性的有效处治措施。一是将井周回填土体换成密实度更高、回填质量更好流态粉煤灰进行回填,取消砂浆层,对窨井结构的相关材料进行改进;二是将井圈换成井圈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并与井周路面结构层固结,使窨井结构和周边的路边结构层形成良好的受力整体,协调变形。进而防止窨井与周边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有效地减小窨井及周边路面结构的各种破坏现象。(6)对采取防治措施后的窨井及周边路面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与未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在实体工程中进行应用并检验了防治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练宇[10](2019)在《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工程作业期间给排水管道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作,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该项工作非常容易出现作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项目总体的作业质量与进度,而且频繁的施工变更使得工程建设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给排水管道建设的重要性,可以对管道以往建设期间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找出有效地解决对策控制管道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工作可以在既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工。基于此,文章对给水排水管道施工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几方面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以此为后续更多施工单位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管道施工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二、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管道地基承载力 |
2 沟槽回填密实度 |
3 管道覆土厚度 |
4 顶管管道地基处理 |
5 管道环刚度 |
6 结语 |
(2)沟槽直埋钢筋混凝土管管顶土压力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管道力学性状有限元分析 |
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1.2 管道受力分析 |
2 土体参数对沟槽直埋管道受力的影响 |
2.1 土体黏聚力 |
2.2 土体弹性模量 |
3 结论 |
(3)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础处理及基坑回填设计要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项目简介 |
1.2 基地土质条件 |
1.3 室外埋地综合管线敷设难点 |
2 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础处理 |
3 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坑回填处理 |
4 现场运行情况 |
5 结论 |
(4)石油化工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管道布置 |
3 与管道专业接口 |
4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电缆桥架的碰撞 |
5 其他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
5.1 水泵出口的偏心异径管连接问题 |
5.2 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 |
6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的防腐、防渗 |
7 结语 |
(5)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特点及布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施工的重要性以及特点 |
2.1 重要性分析 |
2.2 施工特点分析 |
3 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内容以及布置情况 |
3.1 搜集和准备材料 |
3.2 布置临时给排水系统的平面 |
4 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以及技术措施 |
4.1 满足临时给排水管道施工需求 |
4.2 做好管道安装工作 |
4.3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
4.4 临时给排水系统设计 |
4.5 安装临时给排水管道 |
5 结束语 |
(6)重庆石柱水电站加劲环式埋地钢管抗外压计算研究与加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埋地管道受力计算模型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管土作用与临界外压公式改进 |
2.1 工程概况 |
2.2 临界外压公式介绍 |
2.3 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及机理 |
2.4 土壤变形特征 |
2.5 临界外压计算公式的推导 |
2.6 本章小结 |
3 外压作用下埋管稳定性数值研究 |
3.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 加固方案屈曲分析 |
3.4 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石柱电站埋管加固方案设计及经济评价 |
4.1 临界外压值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 加劲环式埋地钢管加固措施 |
4.3 加固方法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7)软土地基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上排水管道修复技术现状 |
1.2.2 螺旋缠绕修复设计理论现状 |
1.2.3 螺旋缠绕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软土地基上排水管道螺旋缠绕法适用性分析 |
2.1 软土地区工程特性 |
2.1.1 软土的定义及分布 |
2.1.2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2 软土地基排水管道主要缺陷类型及失效机理 |
2.2.1 管道变形 |
2.2.2 管道破裂 |
2.2.3 管道错口 |
2.2.4 管道腐蚀 |
2.3 软土地基排水管道修复机理 |
2.4 软土地基排水管道修复优选模型的建立 |
2.4.1 修复技术优选模型层次结构 |
2.4.2 指标分析及评价标准的建立 |
2.5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2.5.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5.2 权重结算结果及一致性检验 |
2.6 管段修复技术优选结果分析 |
第3章 螺旋缠绕法修复设计理论 |
3.1 螺旋缠绕法修复原理 |
3.2 工程设计理论 |
3.2.1 设计依据 |
3.2.2 管道荷载分析 |
3.2.3 修复设计 |
3.3 半结构性修复公式探讨 |
3.3.1 圆周支持率K的取值依据 |
3.3.2 圆周支持率K的取值问题分析 |
3.3.3 Glock屈曲理论 |
3.4 螺旋缠绕修复前后管道承载力分析 |
3.4.1 试验目的 |
3.4.2 试验方案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章 螺旋缠绕内衬管屈曲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软件介绍 |
4.2 有限元模型与数值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解析公式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型材水槽厚度对屈曲临界承载力的影响 |
4.3.2 型材高度对屈曲临界承载力的影响 |
4.3.3 劲肋密度对屈曲临界承载力的影响 |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
5.1 工程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地质条件 |
5.1.3 管道状况 |
5.2 设计计算 |
5.2.1 结构计算 |
5.2.2 水力计算 |
5.3 管道预处理 |
5.3.1 管道沉积预处理 |
5.3.2 管道破裂预处理 |
5.3.3 管道错口预处理 |
5.4 螺旋缠绕法施工 |
5.4.1 施工流程 |
5.4.2 主要材料和设备 |
5.4.3 管道的缠绕 |
5.4.4 管道的注浆 |
5.5 工程竣工验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交通-运行载荷作用下不良回填HDPE管道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埋地管道力学响应计算方面 |
1.2.2 地下管道模型试验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埋地HDPE排水管道精细化管土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
2.1 有限元模型 |
2.1.1 有限元分析基本思路 |
2.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3 三维真实管土模型网格划分 |
2.1.4 交通荷载施加 |
2.2 交通荷载作用下HDPE排水管道力学响应分析 |
2.2.1 密实回填条件下管道受力变形 |
2.2.2 密实回填条件下不同直径管道受力变形 |
2.3 足尺试验验证 |
2.3.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3.2 试验方案 |
2.3.3 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交通和运行耦合作用下HDPE管道力学响应模型研究 |
3.1 多荷载耦合有限元模型 |
3.1.1 FLUENT软件介绍 |
3.1.2 流体模型建立 |
3.1.3 MpCCI耦合平台 |
3.1.4 流固耦合计算过程 |
3.2 交通和运行耦合作用下HDPE管道力学响应 |
3.3 足尺试验 |
3.3.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3.3.2 试验方案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良回填条件对HDPE管道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 |
4.1 压实度变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
4.2 松散区域变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
4.2.1 单侧回填土松散 |
4.2.2 双侧回填土松散 |
4.2.3 讨论 |
4.3 管径变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
4.4 污水参数变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
4.4.1 不同污水流速工况对比 |
4.4.2 不同污水深度工况对比 |
4.4.3 不同砂参数工况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三、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9)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力学行为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
研究方法 |
实施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窨井介绍及其破坏类型调查与统计 |
2.1 市政窨井结构组成介绍 |
2.2 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情况分类 |
2.2.1 井盖下沉 |
2.2.2 周边路面出现碎裂、坑槽 |
2.2.3 井盖凸起 |
2.2.4 井盖倾斜 |
2.2.5 井盖破损 |
2.3 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情况调查 |
2.4 窨井几种常见病害原因初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原因研究 |
3.1 车辆荷载对窨井及其周边路面的作用 |
3.1.1 车辆荷载的描述与研究 |
3.1.2 车辆荷载对路面的重力作用 |
3.1.3 车辆荷载对井体及周围路面的冲击作用 |
3.2 设计方面的原因 |
3.2.1 窨井在车行道中布置的位置分析 |
3.2.2 其他设计方面的原因分析 |
3.3 施工方面的原因 |
3.4 材料方面的原因 |
3.5 土压力理论与土体沉降变形相关原因 |
3.5.1 土的有效应力与附加应力 |
3.5.2 基底压力 |
3.5.3 土体沉降理论分析 |
3.5.4 井周回填土及井底压实土沉降变形原因分析 |
3.6 水损坏方面原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态车辆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与变形研究 |
4.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2 车辆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车辆荷载的介绍 |
4.2.2 车辆荷载对窨井及周边路面作用模型的简化 |
4.2.3 窨井各组成部分及周边路面与土体相关参数介绍 |
4.2.4 静态荷载主要建模分析内容 |
1.静态均布荷载荷载作用在井盖中央部位时: |
2.静态均布荷载作用在井盖边缘时: |
4.3 静态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中央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和变形研究 |
4.3.1 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中央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机理研究 |
4.3.2 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中央窨井及周围路面变形机理研究 |
4.4 静态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边缘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与变形研究 |
4.4.1 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边缘时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机理研究 |
4.4.2 车辆荷载作用在井盖边缘时窨井及周边路面变形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与变形研究 |
5.1 研究模型 |
5.2 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受力机理研究 |
5.3 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窨井及周边路面变形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防治技术研究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
6.1 相关防治技术探索 |
6.2 采用流态粉煤灰对井周进行回填 |
6.2.1 流态粉煤灰的路用性质 |
6.2.2 流态粉煤灰工程应用及对窨井周围回填的效果分析 |
6.2.3 具体施工流程 |
6.2.4 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 |
6.3 采用井圈钢筋混凝土板并与周边路面固结 |
6.3.1 井圈钢筋混凝土板及相关技术介绍 |
6.3.2 井圈钢筋混凝土板配筋计算过程 |
6.3.3 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
6.4 采用防治措施后受力和变形情况仿真评价 |
6.4.1 建模情况介绍 |
6.4.2 结构受力情况分析 |
6.4.3 结构变形情况分析 |
6.5 防治措施在具体工程上的应用 |
6.5.1 工程介绍 |
6.5.2 窨井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 |
6.5.3 采取防治措施后新建窨井效果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
2 解决给水排水管道施工问题的策略分析 |
2.1 管道埋设深度 |
2.2 管道堵塞与渗漏水 |
2.3 回填土陷落 |
2.4 检查井变形 |
3 结语 |
四、回填土上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几点思考[J]. 王谭,安关峰,杨斌. 市政技术, 2021(09)
- [2]沟槽直埋钢筋混凝土管管顶土压力模拟分析[J]. 廖道成,黄雷,钟伟斌,马孝春. 市政技术, 2021(08)
- [3]室外埋地综合管网基础处理及基坑回填设计要点探讨[J]. 耿军军. 给水排水, 2021(S1)
- [4]石油化工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J]. 时珂.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01)
- [5]建筑工程临时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特点及布置探讨[J]. 陈明语. 四川水泥, 2020(11)
- [6]重庆石柱水电站加劲环式埋地钢管抗外压计算研究与加固设计[D]. 万文强. 三峡大学, 2020(06)
- [7]软土地基排水管道螺旋缠绕修复理论研究[D]. 李子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8]交通-运行载荷作用下不良回填HDPE管道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D]. 谭佩玲. 郑州大学, 2020(02)
- [9]窨井及周边路面破坏力学行为与防治技术研究[D]. 黄进波.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练宇. 智能城市,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