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十五重ERP(论文文献综述)
孟赞[1](2015)在《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文中认为当今之中国,恰遇“非常之世”、“非常之事”、“非常之时”。“非常之世”:超越、反腐、改革。超越:据IMF报告2014年底,经济总量上中国将第一次超越美国。反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必被扭转,价值投资的春天来了。改革:改革的红利,必催生股市的繁荣。非常之事:注册制、沪港通、成交量。注册制:股票发行的市场化,必促使投资者更注重内在价值的挖掘,价值投资将会真正大行其道。沪港通:带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价值活水来。”价值投资将真正从“理想王国”来到“现实世界”。成交天量,彰显股市无魂。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人。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价值入我肠;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在投资领域,价值投资在中国到底是否可行?价值投资为什么能够长期战胜市场?价值投资的内含机理是什么?为什么提倡价值投资而不是其他投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和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全文涵括九个章节:绪论一章、正文七章、结论一章。第一章属绪论性质,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创新点以及开展研究的前提假设等问题进行必要的界定和阐释。第二章至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讲,第一章是从“总”的意义上构建本文的研究架构,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六章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七章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第八章主要解决“对与错”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六章是价值观,第七章是方法论。第二章的核心是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IFP/S理论构建。首先,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价值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精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概括了其关键特征和核心要点;第二部分,详细梳理和总结了与价值投资相关的行为金融理论,对行为金融的发展演变,及与数理金融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传统数理金融的缺陷和不足,行为金融对传统数理金融的挑战与修正;第三部分,简述了神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决策、不确定性与大脑之间的原理和机理,介绍了神经科学的二维理论框架和自发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点。其次,是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首先探究了价值投资与中国传统智慧的思想渊源,实现道德经与价值投资,太极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神经经济的“互联互通”;然后,详释了从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的理论演化,分别从逻辑推导、数理推导、经验观察到内含机理、一元模型到二元模型、狭义估值到广义估值、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推演,最终形成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最后,形成文章核心价值观IFP/S理论,随后具体阐释了IFP/S理论的基本释义、理论实质和理论模型。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产业研究。遵循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首先,归纳整理了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业分析与判断主要观点精萃。其次,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盈利能力稳定性、产业资本结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发现。最后。对中国现阶段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盈利能力稳定性,资本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财务研究。首先,汇总整理归纳了以格雷厄姆和巴菲特为代表的基于投资视角的相关财务分析观点精粹;然后,分别从资产质量、负债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完整具体的研究总结;最后,实现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表融会贯通,有机统一。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IFP/S理论的产品研究。首先,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需求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需求黏性分析和产品需求与稳定性逻辑关系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究;其次,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品牌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品牌与稳定性的内含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接着,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商誉研究,分别从文献综述、商誉与价值投资、商誉与经济特许权、商誉与消费垄断型企业、商誉的会计估值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发现;最后,是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价格研究,着重探究了议价能力与价值投资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为什么定价权是价值投资产品分析的灵魂。第六章的核心内容是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首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阐释了投资决策的神经机理;其次,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机理,构建了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二元估值模型;最后,在绝对估值理论模型和狭义相对估值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基于理性的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同时对影响投资决策的情绪变量测度指标进行了归理。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动态优化。首先,阐释了动态优化的内涵、原理和理论模型;其次,详释了动态优化的成因,客观详实的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投资者结构特征和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后,得出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优化风险决策机制。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IFP/S理论实证检验。首先,进行了研究设计,行业选取和公司选择;其次,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形成实证结论。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主要发现及未来规划。首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价值投资在中国可行、有道、行难。其次、本文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发现:(1)构建了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2)基于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二元估值模型;(3)基于产业企业产品的IFP/S理论;(4)科学阐释了价值投资持久成功的内在机理;(5)动态优化方法及理论模型;(6)实现了价值投资与中国传统智慧(道德经、易经、太极)的“互联互通”。最后,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价值投资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展望,及自己下一步的研究学习规划。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以及实证方法的创新。具体阐述如下: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虽然国内学者对价值投资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丰富异常,但尚未有基于基于神经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视角对价值投资进行探讨的,尚未有把价值投资与中国特殊证券市场相结合的全景研究。其次,注册制是我国金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目前还没有文献对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投资理论和价值投资方法进行细致、系统、完整的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是一个有益探索。最后,国内对价值投资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价值投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传播上,即在国外价值投资“是什么”“如何做的”,但没有把价值投资与中国特殊国情、文化特征、法制特征、市场特征、投资者结构特征、行为特征,监管特征,系统结合起来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是做了较系统、较完整、较全面的研究尝试。基于神经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这两个学科都是新兴学科,都是对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影响的新兴学科。作者相对独特的经历,对这两个学科,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其的实践应用都有较为独到的感悟和理解,这使自己在研究中拥有了相对的优势,为较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打下了基础。二、理论模型的创新首先,文章基于内涵价值的视角,通过数理模型推导,指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接着将前景理论,神经经济学(不确定性、决策与大脑)和价值投资内在有机统一起来,揭示了价值投资的神经经济学原理和行为金融内含机理。然后融汇中国传统智慧,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从产业、财务、产品的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证检验,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估值模型,在狭义估值法的基础,得出广义估值法。最后,在绝对估值论的基础上,形成广义相对估值论。三、实证方法的创新首先,文章把大数据作为实证检验的工具,个人出资购买了最新的Choice软件,数据的质量得以保证。该数据库可以提供基于产业、财务、产品、时机四维视角的完整数据,为进行价值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相结合的全景研究提供了条件,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单一视角。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文章以实事求是为基本指导思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总路线,既有大数据分析,又重视调查研究,这种既要有吃苦务实精神又要有勇气突破常规的研究方法在博士论文写作中并不常见。再次,广义估值法的构建上,借鉴了保险精算思想,把保险和风险,模糊判断和精确估值较好的结合了起来。最后,在对价值投资在中国具体运用的方法研究上,吸收借鉴了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同时融合了经济学中的动态和优化思想方法,形成了本文的动态优化方法论。研究体会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对金融的感悟和理解,市场中的摸爬滚打,血与火的洗礼,悟到“节点理性”,“节点有效”和“动态不均衡逆向转换”,三个“或有发现”,这三个“或有发现”已经得到大数据和本人投资业绩的证明,如能再得到金融心理学实验的证明,可能会具有重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延伸”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石,有利于人们对金融市场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金融理论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丹[2](2012)在《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柱和龙头的经济,创业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好的渠道,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提供增值服务,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比较晚,目前存在着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对创业投资的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受到制约。本文主要研究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首先,以创业投资理论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对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重点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创业投资不同的作用,构建了理论模型;接下来,为武汉中国光谷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创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分别从高新技术企业角度和创业投资公司角度验证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投资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访谈,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更好完善创业投资促进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创业投资除了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提供增值服务,主要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协助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业务发展计划建议;财务、营销顾问提供关系网络服务;提高企业声誉等。2.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主要有4大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创业投资会针对企业面临的不同风险,做出适宜决策,提供相应帮助,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着助推器作用。3.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创业投资提供的资金和增值服务会由于双方利益诉求、能力、文化素质、客观条件等原因而存在差异。4.通过对华中数控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验证了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投资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仍受多种因素制约。本文创新点在于:第一,提出了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作用的理论模型;第二,研究了武汉中国光谷地区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武汉中国光谷创业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建议。
胡潜[3](2009)在《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文中认为在面向新世纪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对科技界和工、农业产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信息管理与服务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是国家信息化与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此为题,作者在参加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导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基础上,以作为主要承担者之一所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为基础,围绕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问题,进行了理论、体系、方法和实现研究,取得了博士论文所包含的研究成果。本文的重点是,在国际经济整体化、国家创新发展和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研究行业信息服务的体制变革和机构重构,在跨系统平台构建中,实现面向企业的行业信息服务业务重组和集成;在实证中,进一步完善理论成果,在系统实施中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本文所突破的重点,一是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结构分析和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模型的建立,由于行业的差异和国内外环境的区别,需要在深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框架;二是在行业信息资源重组配置中,必须针对信息资源异构分布和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异构问题,进行基于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以确保重组后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运行性和与技术发展的同步性;三是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管理和社会化推进,必然涉及体制改革、体系重构和战略实现,需要通过实证和案例,在实践中明确研究成果的应用。这意味着,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有幸的是,在论文调研和撰写中,作者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和国家及地方信息部门的多方面帮助,这是作者完成论文的重要保证。全文分为10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8章。逻辑结构为:从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需求分析出发,在国内外比较分析和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探索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和体系重构机制,围绕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资源管理、技术推进、服务协调和平台建设,进行重组战略和重组推进研究;在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现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对策和评价模型。本文通过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行业信息集成服务业务组织中,形成了实际方案。本论文写作中,作者除归纳本人的成果外,还引用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团队的成果,在此特致谢意。
姜晓兵[4](2008)在《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及农业生产力逐步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规模庞大、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和发展小康社会的突出力量和重要方面军,他们为城镇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被经济学家誉为“劳务经济”的新型经济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拓展了道路。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制度,以及其所衍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业已形成和固化,受到这些壁垒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一直受到二元结构的束缚。加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得他们大多从事于劳动密集型及体力型行业。超长的劳动时间、高负荷的劳动强度、简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得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缺乏保障、岌岌可危,他们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群体,而偏低的待遇又使得他们付不起医疗费用。面对不稳定的工作和有限的收入,农民工群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需获得医疗保险,从而减轻其经济负担,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现阶段,基于农民工健康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工对医疗保险需求的迫切性,就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民工医疗保险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结合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资源,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进行了设计,最后从基金运作机制和制度环境优化两个方面阐述了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良性运作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本文共有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理论基础。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论文中主要涉及的“农民工”与“医疗保险”这两个在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常见但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作出了解释及界定,从而确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内涵。然后又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健康经济学理论、保险学基本理论,这些理论为研究农民工医疗保险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二元医疗保险体系下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状况分析。本章对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基本制度框架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出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隔离和属地化管理的不足,即导致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需要建立适应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特性的医疗保险体系。第四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在安全系数低的工作条件、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收入下,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迫切。本章通过对政府意愿、财政能力、执行能力,企业承受能力以及农民工个人的意愿、缴费能力的分析,得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具有可行性。第五章,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本章在分析、评价现有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运行效果的基础上,确立了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的整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在此思路和原则指导下,确定了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帐户、支付进行了研究设计,并阐述了农民工医疗保险与现有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联系与衔接问题。第六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机制设计。本章从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切入,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投资方式选择、监管的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以确保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第七章,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环境优化。本章从保障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益、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工会维权机制、弱化户籍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措施优化农民工医疗保险运行的制度环境。
周霖[5](2008)在《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文中研究指明本论题是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台州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台州现象”案例研究。本文以台州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剖析了台州民营经济的组织结构,勾勒了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民间金融”构成的台州民营经济体系。“台州现象”是民间与政府的协作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发展与制度成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民间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度规范”构成了“台州现象”的经济发展逻辑,基于价值规律的市场制度成为台州经济运行的平台,民间主体与地方政府的增进式博弈构成了台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台州现象”本质特征是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经济制序。在“台州现象”中,产业集群使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构成了具有分工协作功能的专业化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扩张了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强化了地方中小企业的根植性和内在成长性。专业市场是把数量多规模小的家庭工业生产与社会大需求联结起来的产业组织,其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弥补了家庭工业规模缺陷,强化了集群的产业功能,而且其自身也发展成为具有创造价值和分工职能的产业部门。民间金融把民间个人财产转化为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不仅解决了小规模企业的融资来源,还实现了民间货币资产的增值,民间金融市场极大地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缺陷。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民间金融的市场绩效是通过企业家行为体现出来的,台州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家资源禀赋和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说,企业家禀赋的差异是由市场制度的充分和完善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体中并不缺少企业家资源,而是缺少发现企业家资源的市场制度。民间主体的分散决策决定市场秩序不可能实现自我维护。台州地方政府干预的突出特点是既保护民间活力,又维护市场秩序,借助市场之手把民间的自利行为转化为共同发展的社会福利。民间的互惠式经济关系与政府的生产性政治关系构成了台州发展的核心优势。在这种关系中的民营企业家不仅善于发现市场机会、也善于发现管制壁垒后的经营机会,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双重激励成就了一批具有政治智慧的企业家。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台州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改善政府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台州的经验说明:有效的市场机制不只是配置资源、调节供求和促进竞争,还要能够促进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的建立有效合作制序,市场经济制序是政府职能明晰的前提和基础。
沈超红[6](2006)在《创业绩效结构与绩效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创业绩效结构是学术界关注多年的课题,它之所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是因为创业绩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理论研究中,创业绩效作为最重要的因变量,它是检验各种创业理论是否有效的标准。如果创业绩效结构不明确,缺乏内部一致性,那么,创业理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就得不到有效地检验,几种竞争性理论孰优孰劣将无法判断,这将阻碍创业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中,准确的绩效测量是理解新创企业和小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不明确创业绩效结构,将很难判断创业实践中不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也就不能有效地指导创业实践,企业家难以得到正确的建议。为此,本文围绕创业绩效的内容结构,维度权重,绩效形成机制,缓冲效应,框架效应,和绩效效能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整个论文共包括四个子研究。 研究一主要采用现场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要求访谈对象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生动关键事件,将访谈内容整理成若干访谈案例,最后对案例进行内容编码分析。初步发现创业绩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生存、企业成长、员工承诺、客户信任。企业行动的敏捷性是影响创业绩效的重要变量,而专业技术、善意、诚信以及学习是影响敏捷性的重要前因变量。 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案例研究中所发现的创业绩效结构进行验证,并且探索创业绩效的形成机制。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和访谈内容,设计了创业绩效结构与形成机制问卷,在创业型企业进行取样,在206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包含企业生存、企业成长、员工承诺、客户信任二阶四维度的模型最稳定,并且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创业绩效水平在企业性质上、股权结构上、行业类型上、初创投资规模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在创业项目的创新程度上,创业绩效水平有显着性差异;创业项目所提供的新价值越高,其创业绩效在员工承诺,客户信任,和企业成长这三个维度上越高,但在企业生存维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创业的不同阶段上,创业绩效的水平在员工承诺,客户信任,和企业成长这三个维度上有显着性差异,但在企业生存维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能力、善意、诚信以及学习构成创业胜任特征的四个维度;市场敏捷在创业胜任特征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竞争敏捷在创业胜任特征与客户信任、创业胜任特征与员工承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研究三采用模拟试验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创业绩效的形成机制,检验框架效应在敏捷性与员工承诺、敏捷性与客户信任之间的缓冲作用。在模拟企业两个真
陈晓[7](2005)在《XL公司平衡计分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对现存企业管理制度和知识的挑战。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将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工程的工作方法,统筹落后的结果因素(财务指标)和领先的驱动因素(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设定组织绩效,从而可以达到全面计量企业绩效的目的。平衡计分卡对于企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但促进绩效管理,而且可以帮助它们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战略管理问题。考虑到国内企业普遍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执行力缺乏的状况,平衡计分卡系统无疑具备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X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计划的设计、实施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与分析研讨,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国内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方法与流程,并从企业的类型、特征、内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渊源和内容,简要回顾了其在国内外实施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平衡计分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和实践;第三章详细介绍分析了XL公司平衡计分卡计划的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第四章提出企业实施时应具备的内部特征与发展阶段特征建议。笔者认为平衡计分卡设计与实施必须经过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四个完整的过程,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是两位管理大师给我们提供的全面战略管理的思路与工具,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的内外部环境设计出具备自身特点的实施计划。
安红军[8](2005)在《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投资是一种由投资者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是一项系统化、完整化的投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机构、人员和具备相当规模资金的支持。风险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更多的是股权运作、资本运作的经验,了解其他同类企业的管理和行业特征。投资银行具有强大的行业和企业的研究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各大行业以及尖端企业的分析,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诸如行业信息、企业管理、财务咨询、资本运作等全方位的服务,可以采取金融手段实现完整的技术、人才、股权等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效地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本论文对风险投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根据我国投资银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的理论分析和具体思路。 论文通过对合伙制组织模式的特点和目前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的分析认为,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试点和初期发展阶段,应该以公司制为主、合伙制为辅设立和运作。在风险投资基金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风险投资公司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可以逐步向公司制与合伙制并重、甚至主要以合伙制方式设立和运作方向发展。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风险投资追求的是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由于承担了投资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如何评价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基本上各个投资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和评价标准。我们从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估的特征出发,设置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构成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以解决风险投资公司在面临一个新风险项目时选择与否的问题。 论文通过分别建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并加以分析,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降低和控制代理风险,建立实践中较为可行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控制制度。论文还讨论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之间具体的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通过建立一个风险投资企业控制权转移模型提出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的建议,并具体探讨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基本方式和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章吉林[9](2004)在《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色企业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作为改善和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利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有色金属企业所认同并积极采用。由于有色金属行业自身所固有的特点,因而决定了有色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与行业特点相适应的思路与策略,否则,必然适得其反,并带来大量经济损失。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的特点,概括性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具体内容以及典型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通过抽样调查方式,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国内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根据当前国内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并结合有色金属企业的特点,提出了“认真规划,明确目标,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示范引路,全面推进”这一有色金属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本思路,同时,进一步给出了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最后,以作者主持的某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蒋湘辉[10](2003)在《纺织十五重ERP》文中研究说明 纺织服装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服装出口多年来也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2001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9200亿元,销售总额近9000亿元,实现利润269亿元,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达532.8亿美元。对于这样一个企业总数在5~8万家的行业,其整体的信息化状况、难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IT企业的商机等诸多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已广受关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行业办公室吴迪主任。问:您认为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总体状况如何? 答:纺织行业的计算机应用起步较早,从1979年起就开始了微机配棉,是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应用的行业之一。虽然“九五”期间由于受到全行业总体亏损的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势头有所减缓,但随着2000年起全行业整体扭亏,纺织行业在“十五”期间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2001年是“十五”第一年,按规划分析预测,2001和2002年是应用的高峰年。尽管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棉纺、化纤行业效益有所下滑,但由于加入WTO的推动,企业上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依然很大。据去年我们的调查,大中型纺织企业中80%以上应用了各种单项
二、纺织十五重ER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纺织十五重ERP(论文提纲范文)
(1)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时代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
(二) 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结构安排与继承创新 |
(一) 结构安排及逻辑导图 |
(二) 继承与创新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价值投资理论 |
一、国外关于价值投资理论的主要研究集点 |
二、国内关于价值投资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第二节 行为金融理论 |
一、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发展演变及对比分析 |
(一) 发展历程:从数理金融到行为金融的演进 |
(二) 对比分析:数理金融和行为金融的比较 |
(三) 理想世界到现实世界 |
二、有效市场假说及行为金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与修正 |
(一) 有效市场假说 |
(二) 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及修正 |
第三节 神经经济学:决策、不确定性与大脑 |
一、判断与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模式 |
二、神经科学的二维理论框架 |
三、自发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点 |
第四节 基于内涵价值视角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 |
一、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智慧与价值投资 |
(一) 《道德经》与价值投资 |
(二) 太极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神经经济学 |
二、从绝对估值论到相对估值论的理论演化 |
(一) 逻辑导图 |
(二) 数理推导 |
(三) 经验观察→内含机理 |
(四) 一元模型→二元模型 |
(五) 狭义估值法→广义估值法 |
(六) 绝对估值论→相对估值论 |
三、基于产业公司产品内在稳定性的(IFP/S)理论 |
(一) IFP/S理论基本释义 |
(二) IFP/S理论实质 |
(三) IFP/S理论模型 |
第三章 基于IFP/S理论产业研究 |
一、研究集粹 |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稳定性研究 |
(一)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演进 |
(二) 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形态的投资特性 |
(三) 产业生命阶段特点 |
(四) 中国现阶段各产业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
(五) 产业生命周期、公司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与IFP/S理论的关系 |
三、中国各产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研究 |
(一) 分析指标及内含机理 |
(二) 中国各行业盈利能力稳定性实证分析 |
四、产业资本结构稳定性研究 |
(一) 分析指标及内含机理 |
(二) 中国各行业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IFP/S理论财务研究 |
一、研究集粹 |
(一) 整体分析 |
(二) 现金流量表 |
(三) 销售净利率 |
(四) 会计舞弊 |
(五) 三个核心问题 |
二、基于IFP/S理论财务研究逻辑导图 |
三、资产质量研究 |
四、负债质量研究 |
五、利润质量研究 |
六、现金流量的质量研究 |
第五章 基于IFP/S理论产品研究 |
一、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需求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需求粘性分析 |
(三) 产品需求与稳定性逻辑关系 |
二、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品牌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品牌与稳定性内含机理 |
三、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商誉研究 |
(一) 研究集粹 |
(二) 商誉与价值投资 |
(三) 商誉与经济特许权 |
(四) 商誉与消费垄断型公司 |
(五) 商誉的会计估值 |
四、基于价值投资视角的产品价格研究 |
(一) 议价能力与价值投资 |
第六章 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情绪-理性互动决策二元估值模型 |
一、认知心理学的双加工理论 |
二、情绪—理性互动决策机理 |
三、情绪-理性互动决策二元估值模型 |
第二节 基于理性的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一、绝对估值理论模型 |
二、狭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三、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 |
第三节 投资者情绪变量测度 |
一、基于市场层面情绪投资者情绪测度指标 |
二、基于公司层面的投资者情绪测度 |
第七章 动态优化 |
第一节 动态优化概述 |
一、动态优化的内涵 |
二、动态优化的基本原理 |
三、动态优化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动态优化的成因 |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特征 |
三、投资者认知偏差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动态优化的风险决策机制 |
一、传统个人风险决策机制 |
二、基于前景理论的风险决策机制 |
三、动态优化下的风险决策机制 |
第八章 基于IFP/S理论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行业选取 |
二、公司数据 |
第二节 定性分析 |
一、中药产业分析 |
(一) 中药产业生命周期 |
(二) 中药产业成长性分析 |
二、中药产品分析 |
(一) 产品需求分析 |
(二) 品牌分析 |
(三) 价格分析 |
第三节 定量分析 |
一、毛利率 |
二、盈利能力分析 |
三、资本结构分析 |
(一) 资产负债率 |
(二) 有息负债率 |
三、成长能力分析 |
(一) 营业收入增长率 |
(二) 营业利润增长率 |
四、现金流量分析 |
(一)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
第三节 实证结论 |
一、符合IFP/S理论公司投资组合 |
二、实证业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主要发现及未来规划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发现 |
三、未来规划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创业投资基础理论 |
(一) 创业投资定义 |
(二) 创业投资特征 |
(三) 创业投资运作流程 |
二、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
(一) 高新技术企业界定 |
(二)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 |
(三)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影响因素 |
三、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
(一) 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可能性分析 |
(二) 创业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
(三) 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四)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构建 |
一、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支持 |
(一) 创业投资对种子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 |
(二) 创业投资对创建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 |
(三) 创业投资对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 |
(四) 创业投资对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 |
二、 创业投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 |
第四章 武汉·中国光谷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典型案例分析 |
一、 武汉·中国光谷创业投资发展历程概况 |
二、 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现状 |
三、 创业投资促进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长的案例分析 |
(一)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二) 创业投资机构介绍 |
(三) 创业投资对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长的影响 |
四、 武汉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成功案例分析 |
(一) 投资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二) 投资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五、 创业投资促进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不利因素分析 |
(一) 税收制度有待改善,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 |
(二)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较小 |
(三) 国有资产管理和考核体系的制度制约 |
(四) 高素质创业投资专业人才紧缺 |
(五) 创业投资公司多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比较少 |
六、 武汉·中国光谷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建议 |
(一) 尽快完善武汉·中国光谷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 扩大对创业投资行业的财政支持手段 |
(三) 保证政府对国资背景创业投资公司参与而不予干预 |
(四) 加快创业投资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
(五) 鼓励创业投资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3)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0.1.1 论文选题背景 |
0.1.2 论文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3.1 论文研究内容 |
0.3.2 本文研究方法 |
0.3.3 论文创新 |
1 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与行业信息服务重组 |
1.1 现代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发展 |
1.1.1 企业转型与创新 |
1.1.2 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及其作用 |
1.1.3 信息化中的企业创新发展 |
1.2 企业信息需求与创新发展中的需求变革 |
1.2.1 企业运行中的信息流与信息需求 |
1.2.2 创新环境下的企业信息需求 |
1.2.3 企业创新发展导向下的信息需求形态 |
1.3 企业知识联盟及其网络化信息沟通需求 |
1.3.1 企业创新中的知识联盟 |
1.3.2 企业知识联盟的网络性与网络化信息沟通 |
1.3.3 基于知识联网的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整合 |
1.4 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要求 |
1.4.1 面向企业的通用信息服务与行业信息服务 |
1.4.2 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变革要求 |
1.4.3 基于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要求 |
2 创新需求导向下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战略及其实施 |
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背景与战略基础 |
2.1.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背景 |
2.1.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社会基础 |
2.1.3 行业信息整合服务的系统实现 |
2.2 创新需求导向下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定位与发展 |
2.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定位 |
2.2.2 基于重组定位的行业信息服务发展 |
2.3 行业信息服务的重组目标及其实现 |
2.3.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目标及其特征 |
2.3.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体系 |
2.3.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目标实现 |
2.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思想与模型 |
2.4.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发展思想 |
2.4.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模型 |
2.5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推进 |
2.5.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重组原则 |
2.5.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战略要点 |
2.5.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机构合作 |
3 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与体系建设 |
3.1 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与重组 |
3.1.1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行业信息服务体制变革 |
3.1.2 基于体制变革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 |
3.2 行业信息服务的社会转型 |
3.2.1 面向行业的信息机构及其转型 |
3.2.2 行业信息服务转型重组结构 |
3.3 行业协会制度下的信息服务体系重构 |
3.3.1 行业协会及其基本职能 |
3.3.2 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制度 |
3.3.3 我国行业制度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体系重构 |
3.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国际合作 |
3.4.1 企业经营全球化与行业信息服务重组国际化 |
3.4.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合作目标 |
3.4.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国际合作构架 |
4 协同构架下的行业信息资源配置与系统重构 |
4.1 行业信息来源与资源的分布式配置 |
4.1.1 行业信息来源及其分布 |
4.1.2 行业信息资源分布式配置 |
4.2 行业信息资源的协同配置与系统重构 |
4.2.1 行业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及其影响因素 |
4.2.2 我国行业信息资源的协同配置构架 |
4.3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的协同实现 |
4.3.1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的协同原则 |
4.3.2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中的关系协调 |
4.3.3 基于网络的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配置的优化 |
4.4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中的权益保护 |
4.4.1 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与开发服务的基本权益与权益保障 |
4.4.2 行业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权益保障内容 |
4.4.3 行业信息资源服务中权益保障的实现 |
5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信息管理技术推进 |
5.1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发展与行业信息管理技术构建 |
5.1.1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来源与发展 |
5.1.2 信息管理技术的行业化推进 |
5.2 面向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环节的技术推进 |
5.2.1 面向信息管理业务环节的技术推进 |
5.2.2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技术推进 |
5.2.3 面向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平台技术推进 |
5.3 基于信息共享的系统互操作技术推进 |
5.3.1 行业信息共享中的系统互操作 |
5.3.2 信息系统互操作的技术推进 |
5.4 行业信息组织与服务技术的标准化 |
5.4.1 行业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化推进的原则与任务 |
5.4.2 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
5.4.3 行业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技术标准化推进措施 |
6 跨系统的行业信息整合与集成服务平台建设 |
6.1 行业信息整合平台及其用户 |
6.1.1 行业信息用户的平台服务需求 |
6.1.2 行业用户需求导向下的平台构建原则 |
6.1.3 基于行业信息平台的集成服务功能 |
6.2 国家创新体制下的行业信息平台的跨系统建设 |
6.2.1 信息资源的跨系统整合与行业信息平台建设 |
6.2.2 行业信息资源跨系统整合平台架构 |
6.3 行业信息整合平台建设中的信息构建 |
6.3.1 信息构建的理论及其应用发展 |
6.3.2 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中信息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
6.3.3 基于信息构建的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 |
6.4 跨系统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架构与实现 |
6.4.1 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架构目标与要素配置 |
6.4.2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实现 |
7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组织 |
7.1 行业信息集成化发布与检索服务 |
7.1.1 集成化信息发布服务 |
7.1.2 集成化信息检索服务 |
7.2 行业信息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
7.2.1 行业信息的个性化集成推送与RSS服务 |
7.2.2 基于RSS的行业信息集成推送服务的实现 |
7.3 面向企业联盟的行业信息集成交流与知识网络服务 |
7.3.1 面向企业联盟的信息集成交流服务 |
7.3.2 基于行业信息集成的知识网络服务 |
7.4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质量控制 |
7.4.1 行业信息集成服务的标准 |
7.4.2 基于用户评估的服务质量控制 |
8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与评价 |
8.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作用与战略行为 |
8.1.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作用 |
8.1.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政府战略行为 |
8.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原则与方式 |
8.2.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原则 |
8.2.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实施方式 |
8.3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政策与策略 |
8.3.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政策 |
8.3.2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策略 |
8.4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评价 |
8.4.1 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的评价原则 |
8.4.2 基于层次分析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评价体系的构建 |
8.4.3 基于适时评价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战略控制 |
9 案例分析 |
9.1 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体系重构与系统建设 |
9.1.1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体系重构动因 |
9.1.2 基于重构的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组织 |
9.1.3 纺织服装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启示 |
9.2 基于网络的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研发与使用 |
9.2.1 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重组的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定位 |
9.2.2 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研发 |
9.2.3 区域性农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 |
9.3 化工行业集群信息网络服务重组分析 |
9.3.1 化工行业及其信息服务体系的变革 |
9.3.2 化工行业集群信息网络服务重组的实现对策 |
10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阶段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民工的产生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
1.1.2 农民工的社会价值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
1.2.3 农民工的健康及其医疗现状令人担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理论基础 |
2.1 农民工医疗保险界定 |
2.1.1 农民工界定 |
2.1.2 医疗保险界定 |
2.1.3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内涵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
2.3 社会保障理论 |
2.3.1 国家干预主义 |
2.3.2 经济自由主义 |
2.3.3 中间道路学派 |
2.4 社会公平理论 |
2.4.1 社会公平内涵 |
2.4.2 社会公平理论主要观点 |
2.5 公共产品理论 |
2.5.1 公共产品内涵 |
2.5.2 公共卫生产品内涵 |
2.6 健康经济学理论 |
2.6.1 阿罗经典理论 |
2.6.2 健康需求理论 |
2.6.3 医疗供给理论 |
2.7 保险学基础理论 |
第三章 二元医疗保险体系下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
3.1 农村医疗保险状况 |
3.1.1 农村医疗保险演变 |
3.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框架 |
3.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状况 |
3.2.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演变 |
3.2.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本框架 |
3.3 农民工医疗保障状况 |
3.3.1 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 |
3.3.2 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
3.3.3 农民工纳入二元性医疗保险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3.4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必要性 |
3.4.1 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 |
3.4.2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3.4.3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
3.4.4 有利于推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3.4.5 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
第四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 |
4.1 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 |
4.1.1 农民工的人口特征 |
4.1.2 农民工的工作条件 |
4.1.3 农民工的生活环境 |
4.1.4 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就医行为 |
4.1.5 农民工参保情况及意愿 |
4.2 农民工医疗保险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
4.2.1 政府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能力 |
4.2.2 企业缴纳农民工医疗保险费用的能力 |
4.2.3 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的能力 |
第五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总体模式构建 |
5.1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区域实践经验 |
5.1.1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发展演变 |
5.1.2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区域模式 |
5.1.3 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的效果评价 |
5.1.4 农民工医疗保险区域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
5.2.1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总体思路 |
5.2.2 农民工医疗保险构建的基本原则 |
5.3 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的设计 |
5.3.1 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确定 |
5.3.2 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率的计算 |
5.3.3 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账户设计 |
5.3.4 农民工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设计 |
5.4 农民工医疗保险与城乡二元医疗保险体系的联系 |
5.4.1 医疗保险发展趋势——城乡一元医疗保险 |
5.4.2 农民工医疗保险与城乡二元医疗保险的衔接 |
第六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机制设计 |
6.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6.1.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 |
6.1.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测算的基本依据 |
6.1.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
6.1.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 |
6.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 |
6.2.1 国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借鉴 |
6.2.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分离制衡式 |
6.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 |
6.3.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 |
6.3.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 |
6.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 |
6.4.1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
6.4.2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原则 |
6.4.3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财务制度 |
6.4.4 农民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会计制度 |
第七章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环境优化 |
7.1 保障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益 |
7.1.1 实施规范的劳动合同法 |
7.1.2 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就业权利和社会保障 |
7.1.3 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
7.2 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
7.2.1 SA8000 标准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新要求 |
7.2.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
7.3 建立维护农民工医疗保险权益的保障机制 |
7.3.1 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 |
7.3.2 建立双向维权机制 |
7.4 构建合理的农民工户籍管理体系 |
7.4.1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7.4.2 农民工户籍管理的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回顾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题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从管制壁垒消解到规范市场秩序 |
2.1 从机会到产权的政府激励 |
2.2 确立民间的市场主体地位 |
2.3 规范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 |
2.4 经济民主化的政治路径 |
2.5 总结性评述 |
第3章 政府发展导向与产业集群成长 |
3.1 台州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 |
3.2 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分析 |
3.3 政府导向与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 |
3.4 总结性评述 |
第4章 政府干预与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
4.1 专业市场与民间工业化的启动 |
4.2 专业市场的集群效应 |
4.3 专业市场成长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 |
4.4 台州、温州眼镜业的市场博弈 |
4.5 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融合 |
4.6 总结性评述 |
第5章 民间金融的内生效率与制度转轨 |
5.1 台州民间金融的制度背景 |
5.2 民间财产资本化与民间融资组织化 |
5.3 中小企业、民间金融与政府规制 |
5.4 市场导向与政府目标的统一 |
5.5 总结性评述 |
第6章 企业家生成机制与企业成长模式 |
6.1 企业家理论及补充论证 |
6.2 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道路:飞跃集团与吉利集团 |
6.3 民营企业家与企业的生成与成长路径 |
6.4 总结性评述 |
第7章 历史与制度的总结 |
7.1 民间力量需要自由和规制 |
7.2 经济制序需要中间规范 |
7.3 政府干预需要尊重市场 |
7.4 "台州现象"余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创业绩效结构与绩效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
1.1 前言 |
1.2 创业定义文献回顾 |
1.3 创业绩效理论文献回顾 |
1.4 创业绩效指标文献回顾 |
1.5 影响创业绩效变量文献回顾 |
1.6 以往研究总结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研究理论构建与总体设计 |
2.1 基于合约的创业绩效理论构建 |
2.2 创业绩效维度的构思 |
2.3 创业绩效形成机制的构思 |
2.4 研究总体构思与设计思路 |
3 创业绩效结构与影响创业绩效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3.5 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 |
3.6 长沙枫叶衡器有限公司 |
3.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7.1 创业绩效结构的初步检验 |
3.7.2 创业绩效形成机制的初步证据 |
3.8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 创业绩效结构及绩效形成机制的验证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样本同性质的方差分析 |
4.4.2 创业绩效结构维度的检验 |
4.4.3 创业绩效维度构思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4.4.4 胜任特征结构与敏捷性结构检验 |
4.4.5 敏捷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6 创业绩效的形成机制研究 |
4.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 框架效应缓冲作用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各个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5.4.2 决策框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5.5 结论与讨论 |
6 创业绩效维度权重的实验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4 实验结果 |
6.4.1 实验数据描述统计结果 |
6.4.2 创业绩效维度与资金分配关系 |
6.5 结论与讨论 |
7 研究总结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理论进展 |
7.3 本研究实践意义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创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一工作纸 |
附录四 实验二工作纸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经历与发表论文 |
致谢 |
(7)XL公司平衡计分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 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 |
第一节 历史与概念 |
第二节 平衡计分卡简介 |
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
第四节 平衡计分卡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实施 BSC 计划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必要前提条件分析 |
第二节 实施流程分析 |
第三节 实施模式的选择 |
第三章 XL 公司平衡计分卡的导入 |
第一节 公司背景 |
第二节 聚酯涤纶产业状况 |
第三节 XL 公司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规划设计 |
第四节 BSC 执行解析 |
第五节 XL 公司平衡计分卡方案评估 |
第四章 BSC 在我国运用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适用BSC 计划的企业特征 |
第二节 实施BSC 的企业阶段特征 |
参考文献 |
(8)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风险投资发展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风险投资兴起的经济解释 |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风险规避 |
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风险控制 |
三、风险投资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应对 |
第二节 风险投资业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
二、英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史 |
三、德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回顾 |
四、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五、台湾风险资本发展 |
第三节 风险投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风险资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
二、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
三、投资阶段和投资的行业结构 |
四、退出机制 |
第三章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制度的若干理论 |
一、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
二、制度的作用 |
三、制度的起源 |
第二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起源 |
一、风险投资制度的起源 |
二、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的发展 |
三、中国风险投资起源的制度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变迁 |
一、中国技术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
二、科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
第四节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一、中国风险投资制度变迁的类型 |
二、中国风险投资制度的路径依赖 |
三、中国风险投资的特殊性 |
第四章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的参与 |
一、我国风险投资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 |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必要性 |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需求 |
二、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可行性 |
一、投资银行推进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优势 |
二、投资银行更具有开展风险投资的条件 |
三、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必将形成 |
第五章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 |
第一节 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发展的经济解释 |
第二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
一、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
二、各国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比较 |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选择 |
一、风险投资的合伙制组织模式 |
二、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 |
三、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 |
第六章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
第一节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面临的代理问题 |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 |
二、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
第二节 风险投资代理问题模型 |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应设立的风险控制制度 |
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者与运作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创业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
第七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
第一节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过程 |
一、风险投资公司项目投资原则 |
二、项目初选 |
三、项目审慎调查 |
四、项目综合评价 |
第二节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 |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模式 |
第三节 风险投资项目定价方法 |
一、期末价值贴现法 |
二、贴现现金流法 |
三、期权定价法 |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
一、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侧重点 |
二、风险企业的管理者素质 |
三、成长型项目的财务状况 |
四、项目交易价格的合理确定 |
第八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
第一节 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 |
一、普通股 |
二、普通债券 |
三、优先股 |
四、可转换债券 |
五、可认购股票债券 |
第二节 风险投资契约设计 |
一、风险投资契约的基本内容 |
二、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 |
第三节 风险企业的治理结构安排 |
一、风险投资企业权利的非对称性 |
二、风险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转移模型 |
三、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建议 |
第四节 投资后管理 |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基本方式 |
三、参与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九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
第一节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
一、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的意义 |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选择 |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 |
一、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 |
二、风险企业并购 |
三、风险企业回购 |
四、风险企业清算 |
第三节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环境分析 |
一、经济体制环境 |
二、产权制度环境 |
三、资本市场环境 |
四、政策法规环境 |
五、中介服务环境 |
第四节 风险投资的退出决策 |
一、退出方式和时机的决策 |
二、风险投资退出程度的决策 |
三、退出控制权的决策 |
第五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设计 |
一、投资前协议阶段的退出战略设计 |
二、投资后跟踪管理阶段的战略设计 |
三、退出实施阶段的战略设计 |
四、明确自身定位,灵活运用多种退出方式 |
第十章 结束语 |
一、投资银行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模式 |
二、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
三、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
四、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
五、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
附录 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调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简述 |
1.2.2 国内研究简述 |
1.2.3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技术开发简述 |
1.2.4 国内外有色企业信息化建设简述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2.1 信息技术概述 |
2.1.1 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 |
2.1.2 典型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
2.2 信息技术向传统企业的渗透——企业信息化 |
2.2.1 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生产过程自动化 |
2.2.2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自动化 |
2.2.3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 |
2.3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2.3.1 企业信息化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
2.3.2 企业信息化是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前提 |
2.3.3 企业信息化是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 |
2.3.4 企业信息化是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 |
2.3.5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技术保障 |
2.3.6 企业信息化可增加贸易机会,提高客户满意度 |
第3章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 有色金属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概况 |
3.1.1 大型骨干企业自动化水平高 |
3.1.2 一般大中型企业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
3.1.3 中小型企业处于采用常规仪表的低级阶段 |
3.2 有色金属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况 |
3.2.1 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化建设概况调查 |
3.2.2 有色金属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评述 |
3.3 有色金属企业电子商务建设概况 |
3.3.1 网站建设水平总体较低 |
3.3.2 行业级的电子商务平台初具品牌效应 |
3.3.3 企业间直接的电子商务仍处低级阶段 |
3.4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企业领导重视不够 |
3.4.2 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信息化工作的稳步推进 |
3.4.3 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观念需要更新 |
3.4.4 信息化投资结构欠佳且持续投资不足 |
3.4.5 信息化人才缺乏,人才成长环境亟待完善 |
3.4.6 缺乏科学而又系统的规划 |
3.4.7 缺乏统一的产品编码体系 |
3.4.8 缺少有行业背景的信息化软件提供商 |
第4章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4.1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
4.1.1 认真规划、明确目标 |
4.1.2 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
4.1.3 示范引路、全面推进 |
4.2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
4.2.1 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特点 |
4.2.2 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管理及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
4.2.3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4.3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
4.3.1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意识 |
4.3.2 解决好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4.3.3 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 |
4.3.4 选择共性项目进行产品化开发和推广 |
4.3.5 重视网站建设与推广 |
4.3.6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有关标准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山东铝业公司铝加工厂信息化现状分析 |
5.1.1 企业简介 |
5.1.2 实施信息化的背景 |
5.1.3 信息化现状分析 |
5.2 山东铝业公司铝加工厂实施信息化的策略与措施 |
5.2.1 信息化规划 |
5.2.2 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构成 |
5.2.3 实施策略 |
5.2.4 保障实施成功的措施 |
5.3 实施企业信息化后的效果评价 |
5.3.1 随时掌握重要管理数据,决策速度加快 |
5.3.2 避免数出多门的数据报表 |
5.3.3 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
5.3.4 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数据 |
5.3.5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结果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四、纺织十五重ERP(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义相对估值理论模型构建及动态优化研究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数据[D]. 孟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7)
- [2]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 ——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D]. 文丹.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3]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行业信息服务重组研究[D]. 胡潜. 武汉大学, 2009(09)
- [4]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D]. 姜晓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5]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D]. 周霖.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6]创业绩效结构与绩效形成机制研究[D]. 沈超红. 浙江大学, 2006(03)
- [7]XL公司平衡计分卡设计研究[D]. 陈晓. 厦门大学, 2005(02)
- [8]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D]. 安红军. 复旦大学, 2005(07)
- [9]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章吉林. 中南大学, 2004(04)
- [10]纺织十五重ERP[J]. 蒋湘辉. 每周电脑报,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