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中间体 - 苯炔

活性中间体 - 苯炔

一、活性中间体——苯炔(论文文献综述)

刘岚,马然[1](2021)在《芳炔参与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可再生的碳一资源,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苯炔是高活性的中间体,其参与的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反应可以实现苯环邻位同时构建两个官能团的策略,在温和条件下有效构筑C芳基-CCO2键,得到精细化学品中重要的中间体芳香羧酸类化合物.本文总结了苯炔经由亲核试剂驱动参与的二氧化碳的多组分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并着重描述其反应特性和反应机理.

闫强[2](2021)在《苯炔引发的1-氟异喹啉去芳构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芳香烃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去芳构化反应可使其高度官能团化且构筑三维立体分子。苯炔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为去芳构化反应的发生提供了高效路径。本文开发了一种苯炔引发1-氟异喹啉类化合物发生去芳构化反应的新方法。首先介绍了苯炔以及去芳构化反应。分别从传统的去芳构化反应类型,各类芳烃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以及苯炔引发的去芳构化反应三方面出发,对吲哚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吡啶、吡咯以及呋喃进行系统性综述,并综述了苯炔引发的去芳构化反应,之后对本文的选题依据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对1-氟异喹啉以及其它底物的制备进行了描述。将异喹啉进行氧化、氯代以及氟代三步反应得到1-氟异喹啉类化合物,并逐一介绍了其它底物的制备方法。随后探讨了苯炔引发的1-氟异喹啉类化合物去芳构化反应。我们以1-氟异喹啉与Kobayashi苯炔前体为原料,对反应温度,溶剂,碱及物料比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对该反应的底物普适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大部分良好的产率得到了去芳构化产物。此外,利用4-卤代喹啉作底物也实现了喹啉的去芳构化。同时,2-氟吡啶与苯炔在最优条件下反应后,得到了吡啶去芳构化后2-吡啶酮再与苯炔发生[4+2]反应的环加成产物。继而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验证,并对该反应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最后对未报道的化合物进行了相应的数据表证,包括1H NMR,13C NMR,19F NMR与高分辨质谱。该反应本着“原子经济性”的理念,以水作质子源,发展了一类苯炔引发的氮杂芳烃去芳构化反应,为去芳构化反应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闫强,范荣,刘斌斌,苏帅松,王勃,姚团利,谭嘉靖[3](2021)在《苯炔参与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去芳构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可从二维平面分子出发构筑高官能团化的三维立体分子.近年来,苯炔作为一类高活性中间体被有机化学家们广泛用于去芳构化反应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含氮芳杂环同苯炔的去芳构化反应、苯炔与双烯体的[4+2]环加成去芳构化反应以及苯炔以其它途径参与的去芳构化反应三个方面,对机理进行系统性综述,并对该类反应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董军[4](2020)在《硫杂环丙烷与硫叶立德的反应性研究》文中指出硫杂环丙烷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作为三元小环,自身较大的环张力使得其很容易作为亲电试剂被其他亲核试剂进攻开环,得到硫醇、硫醚等化合物;并且,作为杂原子三元小环,由于硫原子的存在又使得硫杂环丙烷可以作为亲电试剂参与有机化学反应。这样的独特性质使得硫杂环丙烷在有机合成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反应中间体。而硫杂环丙烷自身与氧杂环丙烷、氮杂环丙烷相似,同样可以作为天然产物分子或者药物活性分子中的重要骨架结构。正是基于硫杂环丙烷的重要性,本文将围绕硫杂环丙烷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并着眼于硫杂环丙烷的扩环以及开环重排反应。(1)基于硫杂环丙烷自身环张力所带来的亲电性质,在强碱NaH的存在下,由三甲基碘化亚砜原位生成的二甲基亚砜甲基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硫杂环丙烷反应得到一系列扩环产物硫杂环丁烷。在该过程中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对硫杂环丙烷发生碱式开环,得到开环产物硫醇负离子,其很快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离去一分子二甲基亚砜并得到扩环产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充分利用硫杂环丙烷的环张力实现了常规方法不易合成的2-取代或2,2-双取代的硫杂环丁烷产物的高效制备。(2)利用简单的二甲基亚砜甲基硫叶立德可以实现硫杂环丁烷的扩环制备,但是仅仅可以引入亚甲基,为了增加扩环产物官能团的丰富性,考虑使用β羰基取代的硫叶立德与硫杂环丙烷反应。但是利用类似的亲核类型反应却难以实现扩环产物的合成。推测是因为羰基的吸电子共轭作用导致硫叶立德的亲核性下降所致。转变思路,利用极性转化的策略将原先作为亲核试剂的硫叶立德在金属作用下转为亲电试剂,同时考虑到硫杂环丙烷所具有的亲核性能,将两者相匹配,最终可以很好地实现了官能团化硫杂环丁烷的扩环制备。(3)为了进一步探究β羰基取代的硫叶立德的亲核性能,使之与缺电子的炔酯反应,能够以中等至较高的产率得到多取代的呋喃衍生物。二甲基酰基甲基硫叶立德与丁炔二酸烷基酯的反应历经迈克尔加成,分子内的亲核加成,4π电开环,分子内的迈克尔加成与消除等过程。该方法也可以扩展到呋喃-3-甲酸,-2,4-二甲酸和-2,3,4-三甲酸烷基酯的合成。该方法提供了一条直接简洁的策略,从安全易得的二甲基酰甲基硫叶立德与各种炔酸烷基酯出发,合成了官能团多样的多取代呋喃化合物。(4)除了探究硫叶立德的亲核性能,对硫杂环丙烷的亲核性能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由硫杂环丙烷与二芳基碘鎓盐在叔丁醇钾四氢呋喃溶液的存在下可以制备得到多种乙烯基芳基硫醚。反应过程中二芳基碘鎓盐在叔丁醇钾作用下可以原位生成活泼的亲电试剂芳炔中间体,其容易被作为亲核试剂的硫杂环丙烷捕获,并生成硫杂环丙烷鎓中间体,随后很快发生氢转移以及开环重排得到硫醚产物。该研究是对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反应的很好补充同时也为合成乙烯基芳基硫醚与对应的砜提供了很好的途径。(5)为了进一步拓宽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参与的反应,以及更加深入地研究硫杂环丙烷的反应性质。在微波辅助下二甲基亚砜溶剂中,芳氧甲基硫杂环丙烷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得到了一类重要的(2,3-二氢苯并[6][1,4]氧硫杂环己-3-基)甲醇化合物。首先芳氧甲基环硫乙烷与NBS生成1-溴-2-(芳氧甲基)硫烷-1-鎓离子,随后发生分子内的芳香亲电取代并被体系中大量存在的二甲基亚砜亲核开环,最后水解得到最终产物。

王强[5](2020)在《苯炔与烯酮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取代萘是一类应用广泛且其结构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实践表明,含有萘环结构的分子不仅大量存在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在生物、医药以及一些有机功能性材料等领域也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另外,新的研究发现,萘环结构的化合物在荧光传感以及诱导荧光增强等方面也展示出其独特的性质。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高效合成多取代萘的方法,引起了有机合成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苯炔作为有机合成化学中重要的活性中间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可以作为亲核和亲电试剂参与到周环反应、多组分反应等重要的有机反应中,从而实现碳环及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关于苯炔的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实验主要内容分为如下两部分:1、萘腈类衍生物的合成首先以苯炔前体和苯甲酰基类烯酮的反应为模型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反应的最优条件。然后在最优条件下,Kobayashi苯炔前体在氟离子作用下原位生成苯炔,接着苯炔与已合成的23种α-氰基-β-甲基烯酮类化合物分别进行[4+2]环加成反应,所得的环加成产物通过进一步的质子化以及芳构化脱水,最终得到了28种萘腈及其衍生物,产率在50%-94%之间。另外,通过对实验结果以及相关苯炔环化反应的研究与总结,提出了可能的机理,并借助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的最终结构。2、苯并芴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本实验先合成了11种苯基亚乙基茚二酮类化合物,然后与苯炔进行[4+2]环加成反应,通过进一步的质子化以及芳构化脱水,生成了15种苯并芴酮及其衍生物,产率在37%-75%之间,最后综合实验结果以及类似反应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并借助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的最终结构。综上所述,通过对苯炔与烯酮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开发出了利用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多取代萘的方法,进一步延伸了苯炔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多取代萘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白旭冠[6](2020)在《氮杂芳烃原位活化去芳构化构建多环桥环化合物》文中研究表明非芳香性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中,是FDA批准的小分子药物中最常见的结构。鉴于非芳香性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重要生理活性和应用价值,开发更加简便、高效的方法来合成结构复杂多样的此类化合物已经成为广大化学家研究的重点。而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是制备此类化合物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多环桥环氢化吡啶和(异)喹啉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本文第二章,首次开发了一种氮杂芳烃、苯炔前体和双亲核试剂烯胺酮参与的“一锅”多组分多官能去芳构化反应。我们通过原位活化策略,不仅实现了对苯炔原位活化的氮杂芳烃活性位点的充分利用,而且以高度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高效地构建了系列含氢化吡啶和氢化(异)喹啉结构的多环桥环化合物。此外,我们通过步骤调控,成功地实现了喹啉双官能团化和三官能团化产物的选择性合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串联环化反应完全是一种自催化的过程,无需额外添加催化剂,且操作简便。本文第三章,同样通过原位活化策略,成功实现了烯胺亚胺盐酸盐作为新的双亲核试剂与苯炔原位活化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去芳构化反应。在氟化铯的作用下,同样以高度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高效地合成了结构复杂新颖且具有挑战性的多环桥环氢化吡啶和(异)喹啉。鉴于烯胺酮作为双亲核试剂在第二章构建多环桥环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反应活性。本文第四章,介绍了在BF3?.OEt2的催化下,以三亲核试剂邻羟基烯胺酮和芳香或脂肪醛衍生的α,β-不饱和酮酸酯作为起始原料,通过Michael addition/cyclization/dehydration串联反应,以高度的非对映选择性和优秀的底物普适性,构建了一系列氢化苯并恶唑稠杂环化合物。另外,在相同的反应条件和方法下,当使用靛红衍生的α,β-不饱和酮酸酯作为底物时,展现出了与芳香或脂肪醛衍生的α,β-不饱和酮酸酯完全不同的反应性质,以高达97%的收率制备出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氧化吲哚取代的吡咯-苯酚旋阻异构体。同时,我们通过DFT计算,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何佳[7](2020)在《通过多米诺芳炔参与的亲核-[4+2]串联反应实现芳环三官能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取代芳烃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及有机功能材料的核心骨架。如何高效地制备多取代苯,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们的研究重点。芳炔是由芳环邻位失去两个氢原子而形成的高活性中间体,这种结构可以高效地实现芳环的邻位双官能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几十年来,随着其温和生成方式的广泛应用以及新颖反应类型的开发,芳炔化学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此外,通过苯二炔和苯三炔等价物亦可以合成多取代苯。鉴于多取代芳烃的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具有多环体系的杂环芳烃,发展更高效实用的构建这类核心骨架的方法仍然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本课题组相继开发了两代多米诺前体(TPBT,TTPM),在1,2-苯二炔前体(TPBT)上利用两个亲核反应的串联得到了苯环的多官能化产物。又进一步应用多米诺芳炔(TTPM)将亲核与Ene反应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序串联,得到了多种含苯并氮杂环骨架结构的产物。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苯乙烯结构作为串联反应2,3-芳炔的反应端,实现了芳炔的亲核与Diels-Alder环加成串联,得到了一系列具有[6,n,6,6]多环骨架结构的芳环三官能化产物。该过程一步构建了多环体系,同时生成了C-N、C-C、C-C三个化学键,且该反应具有广阔的底物适用范围。其中[6,5,6,6,6]-五环体系结构含有三个连续的手性中心,且具有专一的非对映选择性。此外,我们还将该方法作为核心步骤,简捷高效地合成了麦角碱骨架,体现了该方法在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核心骨架构建上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探索了1,2-苯二炔前体中第二个离去基团的离去性及反应性。研究发现含有2,6-二氟苯磺酸根离去基团的多米诺苯炔前体在100℃时比其它苯二炔前体更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含两个高活性的OTf基团的TPTB试剂(第一代多米诺苯炔前体,百灵威试剂2096316)与含一个相对惰性的OTs基团的TTPM试剂(第二代多米诺苯炔前体,百灵威试剂9110775)之间离去性的空白。

徐秋霞[8](2020)在《具有[2.2.2]双环结构环炔前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取代[2.2.2]双环立体结构是很多药物分子及天然产物的重要骨架,因此,如何高效构建这类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环炔作为一类高活性中间体,可快速实现邻位双官能化,广泛用于多取代环状结构的构建。其中,人们对非芳香性环炔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芳香性环炔,其主要原因为生成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及官能团兼容性差。近年来,具有角张力的非芳香性环炔(如环己炔)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这些报道也仅限于二维平面结构的环炔,对具有三维立体构型环炔的研究却鲜少有人提出与探索。作者所在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通过氧化去芳构化实现了Kobayashi苯炔前体制备多取代环己炔前体的化学转化。受此工作的启发,本论文提出了以下设想:通过氧化去芳构化的方法将含羟基的苯炔前体转化为多取代环己联三烯前体,再通过[4+2]反应生成具有多取代[2.2.2]双环立体构型的环炔前体。经过一系列条件筛选,我们发现含羟基的苯炔前体在醋酸碘苯作用下,可通过氧化去芳构化方式生成环己联三烯前体,其TMS及OTf基团在转化过程中不受影响,并且生成的环己联三烯前体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官能团衍生化。对其进行反应活性测试,首先将环己联三烯前体活化,利用2,5-二甲基呋喃捕获环己联三烯中间体,可得到[4+2]环加成产物,证明在该反应过程中顺利生成了环己联三烯中间体。随后,尝试环己联三烯前体与不同构型的亲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反应,经过条件优化,高效地制备了多取代[2.2.2]双环立体构型的环炔前体。最后,对这些具有[2.2.2]双环环炔前体的反应活性进行研究,在氟离子的活化下,环炔前体13(由环己联三烯前体1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制备)可生成[2.2.2]双环环炔中间体,并被2,5-二甲基呋喃捕获,但其他[2.2.2]双环环炔前体在活化之后均未得到环加成产物。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环炔前体易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生成环己联三烯前体再与相应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为解决[2.2.2]双环环炔前体易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的难题,尝试通过还原反应断开[2.2.2]双环环炔前体17(由环己联三烯前体1与N-羟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制备)上的氮氧键,以阻止逆Diels-Alder反应的发生,但经过不同条件的尝试,均未得到目标产物。综上所述,虽然在对具有[2.2.2]双环环炔前体后续反应的活性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本论文首次提出了[2.2.2]双环立体构型环炔前体的概念,并成功制备了该环炔前体,为后续双环立体构型环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贾自自[9](2020)在《多米诺苯炔前体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取代芳烃结构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农用化学试剂、染料、和精细化学品中。因此,高效地合成多取代芳烃化合物对于提高人类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在众多制备多取代芳烃的方法中,通过苯炔中间体合成的方法具有显着的优势。其可以在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条件下,以高度多样化的方式实现苯环邻位双官能化,且具有步骤经济性的优势,可谓是构建多取代芳烃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为了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取代基引入到芳环上,合成化学家们开发出苯二炔和苯三炔的合成策略,为实现芳环的多官能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组致力于解决传统苯炔化学存在的不足,并探索其新的反应类型及应用潜力。为了高效便捷地构建多取代芳烃,本课题组自主设计并合成出第一代多米诺苯炔试剂(TPBT)和第二代多米诺苯炔试剂(TTPM),并且利用他们开发了一系列芳环多官能化的方法。其中,开发了一种多米诺串联过程,即通过多米诺苯炔将亲核与Diels-Alder反应串联实现芳环的三官能化,并且运用此方法快速高效地合成了麦角碱的骨架结构,展示了本方法在天然产物合成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探索了1,2-苯二炔前体中第二个离去基团的离去性及反应性的构效关系,找出使上述“亲核-Diels-Alder”反应条件更加温和的新一代1,2-苯二炔前体。研究发现,含有2,6-二氟苯磺酰基作为第二个离去基团的苯二炔前体(TTPB2F)在较低温度下比其它苯二炔前体更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填补高活性的OTf基团(TPBT)与相对惰性的OTs(TTPM)基团之间离去性差距的空白,成为新一代的1,2-苯二炔前体。同时,利用此1,2-苯二炔前体可以高效实现三甲基乙酰基保护的硫代苯甲酰胺和三氟甲磺酰基保护的苯胺的双亲核转化。此外,本论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含有二氟取代基的多米诺苯炔前体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多米诺苯炔的亲核-ene串联环化反应,突破了以往报道该合成方法需要较高温度条件的限制。本论文通过对一系列多米诺苯炔试剂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含二氟取代基的-TTPB2F试剂,可实现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多米诺反应转化,突破了本课题组前期两代多米诺苯炔试剂反应受温度限制的局限性,对多米诺苯炔试剂反应起到了有效的调控作用。

苏世宽[10](2020)在《官能化异腈以及苯炔的若干反应研究》文中指出官能化异腈和苯炔因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新反应探索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促进了有机化学新反应新方法的发展。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官能化异腈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研究了该类化合物与普通异腈和苯炔相关的系列反应;还研究了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在有机膦催化下制备烯基化苯并恶唑的反应。另一方面,本论文对苯炔和甲烯基氧化吲哚发生的区域选择性插入/芳基化和双插入反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官能化异腈和苯炔的相关反应。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研究了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与普通异腈的(5+1)环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Z)-2H-苯并[b][1,4]恶嗪-2-酮衍生物。反应涉及两种异腈的杂二聚和异氰基现场的C-N键断裂,显示出该官能化异腈独特的反应性质;反应过程涉及多种C-O、C-C和C-N键的断裂和形成,具有极高的合成效率;反应底物适用性广泛,具有优良的原子经济性和立体选择性。第二部分:研究了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在有机膦催化下制备烯基苯并恶唑的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和强碱即可顺利进行,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和很好的原子经济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相关转化是分子间机理。此外,实验中还发现在过量水作用下,得到了脱烯基化的苯并恶唑。第三部分:研究了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与苯炔的串联反应,得到了邻烯基和苯并恶唑取代的芳烃。反应直接在苯炔的芳香环上引入了苯并恶唑环和烯基,代表了一类新型反应模式。另外,所得产物可以通过铑催化C-H活化实现进一步的烯烃化。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催化剂,底物适用范围广泛。第四部分:研究了苯炔对甲烯基氧化吲哚的选择性插入/芳基化和双插入反应,得到了结构复杂的双官能化芳烃。在丙酮作溶剂,60°C加热条件下苯炔与甲烯基氧化吲哚发生新颖的区域选择性插入/芳基化串联反应,得到了苯的双官能化产物3,3-二芳基氧化吲哚。有趣的是,升高反应温度并使用THF作溶剂时,苯炔对甲烯基氧化吲哚的C-C键进行了独特的双插入反应,得到了结构复杂的双官能化产物二苯并[b,e]氮杂?-6-酮。该反应简洁高效,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需金属催化剂,底物适用性广泛。

二、活性中间体——苯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中间体——苯炔(论文提纲范文)

(1)芳炔参与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亲核加成为驱动的多组分反应
    1.1 氮亲核试剂
    1.2 碳亲核试剂
    1.3 氧亲核试剂
    1.4 卤素亲核试剂
2 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
3 总结

(2)苯炔引发的1-氟异喹啉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引言
    1.2 芳香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介绍
        1.2.1 氧化去芳构化反应
        1.2.2 还原去芳构化反应
        1.2.3 光催化去芳构化反应
        1.2.4 亲核加成去芳构化反应
        1.2.5 过渡金属促进的去芳构化反应
    1.3 芳香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1.3.1 吲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
        1.3.2 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
        1.3.3 酚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
        1.3.4 其它杂环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4 苯炔引发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1.4.1 含氮芳杂环的去芳构化反应
        1.4.2 双烯体[4+2]环加成去芳构化反应
    1.5 选题依据
2 底物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异喹啉类底物的制备
        2.2.3 氟代异喹啉类底物的制备
        2.2.4 苯炔前体的制备
        2.2.5 其它底物的制备
    2.3 化合物数据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1-氟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4-卤代喹啉与苯炔的反应
        3.3.4 2-氟吡啶与苯炔的反应
        3.3.5 1-氟异喹啉与HDDA苯炔的反应
        3.3.6 实验放大性研究与产物的衍生化
        3.3.7 控制实验及机理推测
    3.4 化合物数据表征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硫杂环丙烷与硫叶立德的反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写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硫杂环丙烷概述
    1.2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参与的扩环反应
        1.2.1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扩环合成四元环
        1.2.2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扩环合成五元环
        1.2.3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扩环合成六元环
    1.3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参与的扩环反应
        1.3.1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扩环合成五元环
        1.3.2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扩环合成六元环
    1.4 本章小结
    1.5 本文研究重点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硫杂环丙烷反应制备硫杂环丁烷
    2.1 硫杂环丁烷衍生物简介
    2.2 硫杂环丁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2.3 硫叶立德反应概述
    2.4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氧杂、氮杂环丙烷的反应
        2.4.1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氧杂环丙烷的反应
        2.4.2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氮杂环丙烷的反应
    2.5 反应设计思路
    2.6 条件优化
    2.7 底物拓展
    2.8 可能的反应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叶立德作为亲电试剂前体与硫杂环丙烷反应制备硫杂环丁烷
    3.1 硫叶立德作为亲电试剂前体的反应
    3.2 反应设计思路
    3.3 条件优化
    3.4 底物拓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缺电子炔酯的反应
    4.1 硫叶立德和炔烃的反应
        4.1.1 硫叶立德与惰性炔烃的反应
        4.1.2 硫叶立德与缺电子炔酯的反应
    4.2 呋喃衍生物简介
    4.3 呋喃衍生物合成方法
        4.3.1 恶唑,1,3,4-恶二唑,呋喃苯并吡喃与炔酯反应
        4.3.2 羰基化合物与炔酯反应
    4.4 条件优化
    4.5 底物拓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与二芳基碘鎓盐的反应
    5.1 二芳基碘鎓盐作为苯炔前体的反应概况
        5.1.1 二芳基碘鎓盐简介
        5.1.2 二芳基碘鎓盐作为苯炔前体的反应
    5.2 乙烯基芳基硫醚和乙烯基芳基砜简介
    5.3 乙烯基芳基硫醚和乙烯基芳基砜合成方法
    5.4 条件优化
    5.5 底物拓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与NBS/DMSO体系的反应
    6.1 苯并[b][1,4]氧硫杂环己烯化合物简介
    6.2 苯并[b][1,4]氧硫杂环己烯化合物合成方法
    6.3 条件优化
    6.4 底物拓展
    6.5 产物的结构鉴定
    6.6 机理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八章 实验部分
    8.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8.2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硫杂环丙烷反应制备硫杂环丁烷
        8.2.1 氧杂环丙烷Ⅱ-4a-c,Ⅱ-4h,Ⅱ-4k-m的制备方法
        8.2.2 氧杂环丙烷Ⅱ-4f, Ⅱ-4g的制备方法
        8.2.3 氧杂环丙烷Ⅱ-4i,Ⅱ-4n的制备方法
        8.2.4 硫杂环丙烷Ⅱ-2的制备方法
        8.2.5 硫杂环丁烷Ⅱ-3的制备方法
    8.3 硫叶立德作为亲电试剂前体与硫杂环丙烷的反应制备硫杂环丁烷
        8.3.1 硫叶立德Ⅲ-2a-j的制备方法
        8.3.2 硫叶立德Ⅲ-2k的制备方法
        8.3.3 硫叶立德Ⅲ-8的制备方法
        8.3.4 硫杂环丁烷Ⅲ-3的制备方法
        8.3.5 砜Ⅲ-7的制备方法
        8.3.6 四氢噻吩Ⅲ-5的制备方法
        8.3.7 硫杂环丁烷Ⅲ-3aa的克级制备
        8.3.8 硫杂环丁烷Ⅲ-3tk的克级制备
    8.4 硫叶立德作为亲核试剂与缺电子炔酯的反应
        8.4.1 合成硫叶立德Ⅳ-2m和Ⅳ-2n
        8.4.2 合成呋喃衍生物Ⅳ-3
    8.5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核试剂与二芳基碘鎓盐的反应
        8.5.1 苯基乙烯基砜Ⅴ-4的制备
        8.5.2 硫杂环丙烷Ⅴ-1的制备
    8.6 硫杂环丙烷作为亲电试剂与NBS/DMSO体系的反应
        8.6.1 硫杂环丙烷Ⅵ-1的制备
        8.6.2 硫杂环丙烷Ⅵ-1o的制备
        8.6.3 苯并[b][1,4]氧硫杂环己烯Ⅵ-2的制备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维核磁氢谱、碳谱、氟谱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苯炔与烯酮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多取代萘的应用
    1.3 多取代萘的合成方法
        1.3.1 Friedel-Crafts酰化和烷基化反应
        1.3.2 Diels-Alder反应
        1.3.3 D?tz反应
        1.3.4 过渡金属催化的[2+2+2]反应
        1.3.5 其他合成多取代萘反应
    1.4 苯炔制备多取代萘的方法
        1.4.1 苯炔的周环反应
        1.4.2 苯炔的多组分反应
        1.4.3 苯炔的插入环化反应
        1.4.4 苯炔合成萘衍生物的多组分反应
        1.4.5 苯炔合成萘衍生物的Diels-Alder反应
        1.4.6 苯炔合成萘衍生物的[2+2+2]环加成反应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第二章 苯炔与2-苯甲酰基-3-苯基丁-2-烯腈[4+2]反应合成萘腈及其衍生物
    2.1 引言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适应性研究
    2.4 机理假设
    2.5 实验部分
        2.5.1 苯炔前体的合成
        2.5.2 苯甲酰基类烯酮化合物的合成
        2.5.3 萘腈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2.5.4 产物数据表征
    2.6 小结
第三章 苯炔与2-(1-苯基亚乙基)-2H-茚-1,3-二酮[4+2]反应合成苯并芴酮及其衍生物
    3.1 引言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适应性研究
    3.4 机理假设
    3.5 实验部分
        3.5.1 2-(1-苯基亚乙基)-2H-茚-1,3-二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3.5.2 苯并芴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3.5.3 产物数据表征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附件

(6)氮杂芳烃原位活化去芳构化构建多环桥环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预先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1.2.1 N-烷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单官能化去芳构化反应
        1.2.2 N-烷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双官能化去芳构化反应
        1.2.3 N-烷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化去芳构化反应
        1.2.4 N-氧化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3 原位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1.3.1 N-芳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3.2 N-酰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3.3 N-路易斯酸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3.4 N-其他基团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位活化氮杂芳烃与烯胺酮反应构建含氢化吡啶和氢化(异)喹啉结构的多环桥环化合物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提出与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筛选与优化
        2.3.2 底物扩展
        2.3.3 放大反应
        2.3.4 产物衍生
        2.3.5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
        2.5.2 实验试剂
        2.5.3 底物合成
        2.5.4 串联反应操作步骤
        2.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原位活化氮杂芳烃与烯胺亚胺盐酸盐反应构建含氢化吡啶和氢化(异)喹啉结构的多环桥环化合物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提出与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筛选与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产物衍生
        3.3.4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仪器
        3.5.2 实验试剂
        3.5.3 底物合成
        3.5.4 串联反应操作步骤
    参考文献
第四章 Michael addition/cyclization/dehydration串联反应构建氢化苯并恶唑稠杂环化合物
    4.1 研究背景
    4.2 课题提出与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条件筛选与优化
        4.3.2 底物扩展
        4.3.3 放大反应
        4.3.4 产物衍生
        4.3.5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4.4 本章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仪器
        4.5.2 实验试剂
        4.5.3 底物合成
        4.5.4 串联反应操作步骤
        4.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部分化合物谱图

(7)通过多米诺芳炔参与的亲核-[4+2]串联反应实现芳环三官能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苯炔简介
    1.3 苯炔的生成及发展
    1.4 苯炔可参与的反应
        1.4.1 周环化反应
        1.4.2 亲核加成反应
        1.4.3 金属催化反应
    1.5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
    1.6 小结
2 多米诺芳炔参与的亲核-[4+2]串联反应研究
    2.1 课题设计与意义
    2.2 底物设计与初步尝试
    2.3 芳炔前体亲核-[4+2]串联反应的优化
        2.3.1 1a与5a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多米诺苯炔前体1第二个离去基团离去性研究
    2.4 底物扩展
        2.4.1 肉桂基芳环上取代基的底物扩展
        2.4.2 非对映选择性的研究
        2.4.3 其它环系的扩展
        2.4.4 多米诺芳炔前体的扩展
        2.4.5 含N-杂环底物扩展
    2.5 产物的衍生化
        2.5.1 Naphthoxindole10的合成
        2.5.2 麦角碱骨架的合成
        2.5.3 麦角素Lysergine的合成尝试
    2.6 其他底物的尝试
        2.6.1 化合物15与多米诺芳炔的反应
        2.6.2 化合物17与多米诺芳炔的反应
        2.6.3 化合物19与多米诺芳炔的反应
    2.7 小结
3 实验合成细节与产物数据表征
    3.1 实验所用测试仪器和实验试剂
        3.1.1 本课题中使用的主要实验试剂
        3.1.2 本课题中使用的实验仪器
    3.2 芳炔前体1a-1o与5a的反应
    3.3 底物3,5,8的合成
        3.3.1 底物3和5a-5k的合成
        3.3.2 底物5l的合成
        3.3.3 底物5m-5o的合成
        3.3.4 底物5p的合成
        3.3.5 底物5q的合成
        3.3.6 底物5r的合成
        3.3.7 底物5s的合成
        3.3.8 底物5t的合成
        3.3.9 底物5u的合成
        3.3.10 底物5v的合成
        3.3.11 底物5w的合成
        3.3.12 底物5x的合成
        3.3.13 底物5y的合成
        3.3.14 底物5z的合成
        3.3.15 底物5aa的合成
        3.3.16 底物5bb的合成
        3.3.17 底物8的合成
    3.4 芳炔前体1a与底物3的反应
    3.5 芳炔前体1与底物5的反应
    3.6 芳炔前体1p-1w与底物5a的反应
    3.7 化合物9的合成
    3.8 化合物10的合成
    3.9 麦角碱骨架12的合成
    3.10 单晶衍射数据
        3.10.1 化合物6a的单晶衍射数据
        3.10.2 化合物6t的单晶衍射数据
        3.10.3 化合物6w的单晶衍射数据
    3.11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具有[2.2.2]双环结构环炔前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苯炔简介
        1.2.1 苯炔的发现
        1.2.2 苯炔的生成方式
        1.2.3 苯炔可参与的反应
    1.3 环己炔简介
        1.3.1 环己炔的发现
        1.3.2 环己炔的生成方式
        1.3.3 环己炔可参与的反应
    1.4 论文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环己炔研究基础
    1.5 环己联三烯简介
    1.6 小结
2 [2.2.2]双环结构环炔前体制备及反应活性研究
    2.1 论文的设计思路及其意义
    2.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2.1 环己联三烯前体的构建
        2.2.2 环己联三烯前体的衍生化
        2.2.3 [2.2.2]双环环炔前体的构建及条件优化
        2.2.4 [2.2.2]双环环炔前体的反应活性研究
        2.2.5 [2.2.2]双环环炔前体17的开环研究
    2.3 小结
3 实验合成细节与数据表征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细节和实验数据
        3.2.1 环己联三烯前体的制备
        3.2.2 [2.2.2]双环环炔前体的制备
        3.2.3 环己联三烯及[2.2.2]双环环炔前体反应活性研究
        3.2.4 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多米诺苯炔前体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芳炔化学的简介
        1.2.1 苯炔的发现
        1.2.2 苯炔的结构
        1.2.3 苯炔的制备方式
        1.2.4 苯炔化学存在的问题
    1.3 苯炔参与的反应类型
        1.3.1 周环化反应
        1.3.2 亲核反应
        1.3.3 过渡金属催化反应
    1.4 利用多芳炔前体实现芳环的多官能化
        1.4.1 1,4-苯二炔参与的反应
        1.4.2 1,3-苯二炔参与的的反应
        1.4.3 1,2苯二炔参与的反应
        1.4.4 1,3,5-苯三炔参与的反应
        1.4.5 本课题组对于1,2-苯二炔反应的研究
    1.5 小结
2 多米诺苯炔前体构效关系研究
    2.1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及意义
    2.2 多米诺苯炔试剂1a-1p的亲核-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
        2.2.1 1,2-苯二炔前体1a-1p反应的初步尝试
        2.2.2 1,2-苯二炔前体的筛选
        2.2.3 小结
    2.3 多米诺苯炔试剂1a参与的其他反应
        2.3.1 利用1,2-苯二炔前体1a合成2,4-二取代苯并噻唑
        2.3.2 利用1,2-苯二炔前体1a合成芳环1,3-二胺基化产物
        2.3.3 多米诺苯炔试剂参与的亲核-ene串联环化反应
    2.4 小结
3 实验合成细节与产物数据表征
    3.1 实验测试仪器和实验试剂
        3.1.1 本课题中使用的主要实验仪器
        3.1.2 本课题中使用的主要实验试剂
    3.2 多米诺芳炔试剂1a-1p的制备
        3.2.1 芳炔前体1a的制备
        3.2.2 芳炔前体1b的制备
        3.2.3 芳炔前体1c的制备
        3.2.4 芳炔前体1d的制备
        3.2.5 芳炔前体1e的制备
        3.2.6 芳炔前体1f的制备
        3.2.7 芳炔前体1g的制备
        3.2.8 芳炔前体1h的制备
        3.2.9 芳炔前体1i的制备
        3.2.10 芳炔前体1j的制备
        3.2.11 芳炔前体1k的制备
        3.2.12 芳炔前体1l的制备
        3.2.13 芳炔前体1m的制备
        3.2.14 芳炔前体1n的制备
        3.2.15 芳炔前体1o的制备
        3.2.16 芳炔前体1p的制备
    3.3 底物的合成
        3.3.1 底物2的合成
        3.3.2 底物4的合成
        3.3.3 底物6的合成
        3.3.4 底物8的合成
    3.4 反应产物的合成
        3.4.1 化合物3的合成
        3.4.2 化合物5的合成
        3.4.3 化合物7的合成
        3.4.4 化合物9的合成
    3.5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官能化异腈以及苯炔的若干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官能化异腈研究进展
        1.2.1 异氰基乙酸酯
        1.2.2 2 -异氰基联苯
        1.2.3 2 -烯基苯基异腈
        1.2.4 2 -炔基苯基异腈
    1.3 苯炔概述
        1.3.1 苯炔的结构
        1.3.2 苯炔的制备
    1.4 苯炔研究进展
        1.4.1 苯炔在多组分反应研究进展
        1.4.2 苯炔对σ-键插入反应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两种不同异腈的杂二聚(5+1)环化:立体选择性地合成(Z)-2H-苯并[b][1,4]恶嗪-2-酮衍生物
    2.1 研究背景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2.4 反应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苯并恶唑-2-丙烯酸酯的合成
    3.1 反应背景介绍
    3.2 反应条件优化
    3.3 底物普适性研究
    3.4 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3-(2-异氰苯氧基)丙烯酸酯与苯炔制备邻烯基和苯并恶唑取代芳烃的串联反应
    4.1 反应背景介绍
    4.2 反应条件优化
    4.3 底物普适性研究
    4.4 反应机理研究
    4.5 反应扩展与应用研究
    4.6 本章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苯炔对烯基氧化吲哚的区域选择性插入/芳基化反应和双插入反应
    5.1 研究背景介绍
    5.2 反应条件优化
    5.3 底物普适性研究
    5.4 反应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实验通则
    6.2 第二章实验部分
    6.3 第三章实验部分
    6.4 第四章实验部分
    6.5 第五章实验部分
    6.6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部分化合物谱图
附录 Ⅱ 英文缩写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项目
致谢

四、活性中间体——苯炔(论文参考文献)

  • [1]芳炔参与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研究进展[J]. 刘岚,马然. 科学通报, 2021(07)
  • [2]苯炔引发的1-氟异喹啉去芳构化反应研究[D]. 闫强.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苯炔参与的去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J]. 闫强,范荣,刘斌斌,苏帅松,王勃,姚团利,谭嘉靖. 有机化学, 2021(02)
  • [4]硫杂环丙烷与硫叶立德的反应性研究[D]. 董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苯炔与烯酮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D]. 王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氮杂芳烃原位活化去芳构化构建多环桥环化合物[D]. 白旭冠. 河南大学, 2020(02)
  • [7]通过多米诺芳炔参与的亲核-[4+2]串联反应实现芳环三官能化的研究[D]. 何佳. 重庆大学, 2020(02)
  • [8]具有[2.2.2]双环结构环炔前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 徐秋霞. 重庆大学, 2020
  • [9]多米诺苯炔前体构效关系研究[D]. 贾自自. 重庆大学, 2020
  • [10]官能化异腈以及苯炔的若干反应研究[D]. 苏世宽. 上海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活性中间体 - 苯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