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锅炉节能环保

模块化锅炉节能环保

一、模块锅炉节能又环保(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20)在《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能耗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以燃煤为主。不仅导致一次能源消耗量巨大,而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新型清洁能源作为冷热源既节能又环保。开展严寒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应用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大庆地区的应用,采取数值模拟以及实验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1)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国内外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2)土壤温度场变化规律分析。利用TRNSYS软件对两种运行方式下不同地埋管间距以及不同地埋管埋深的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温度场、系统COP及系统能耗等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地源热泵系统冬夏运行且地埋管间距为6m、埋深为150m时较为适宜大庆地区;(3)复合系统性能优化。利用TRNSYS软件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型号、进口温度、进口流量、方位角及倾角等方面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埋管间距为6m、埋深为150m、太阳能集热器选择真空管集热器、集热器进水温度为50℃、集热器进口流量为0.6m3/h、方位角为0°、倾角为45°时机组能耗最小;(4)复合系统性能季节性变化特性。利用已有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对不同季节的COP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系统各个季节机组的供热量、机组能耗、土壤温度场变化,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出太阳能地源热泵机组COP随太阳辐射变化的关系式;(5)复合系统不同季节运行能耗分析。利用TRNSYS软件对不同季节不同面积下的太阳能地源热泵机组进行模拟分析,模拟了各个季节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时间、能耗及COP等的变化,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出能耗与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式。

马倩[2](2020)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与日俱增,农村住宅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颁布了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激励措施,并通过大量实际项目开展试点工程,在全国处于先行区域。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覆盖面较广的农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清洁供暖与节能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的区域范围、气候条件、建筑特点与经济技术条件的全方位分析,并参考我国现有规范,设定了京津冀地区农宅超低能耗目标:即通过被动式设计策略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相较于现有农宅采暖与供冷综合节能75%。在此目标下,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农村地区类型最多的“U字形”三合院农宅为代表,在能耗模拟软件De ST中建立了模拟用基准农宅的模型。通过建筑气候模拟软件Climate Consultant对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适应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De ST定量化模拟,确定了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中各要素的最佳取值:在满足舒适性、经济性与节能性的条件下,农宅最佳朝向角度应取南偏东10°;外墙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36W/(m2·K),屋面传热系数的最佳值为0.40W/(m2·K);窗户推荐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为2.7 W/(m2·K),南向可适当增大窗墙比,夏季采用深色内遮阳;附加阳光间宜采用双层普通玻璃塑钢窗,利用竹帘遮阳,夏季增加通风散热,当阳光间只作为集热蓄热构件时,进深600mm为宜,当阳光间兼具使用功能时,进深宜选取1200mm~1500mm。同时,本文对当前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宅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并针对于单一技术的不足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分析。最后,结合研究成果进行了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能耗模拟结果表明:该超低能耗农宅对比现有农宅,本体节能率可达到61%;当采用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可实现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当采用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后,农宅全年采暖供冷能耗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为100%,远远超越了农宅综合节能75%的超低能耗目标。研究成果对推动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参考。

马硕[3](2020)在《典型农村住宅地源热泵系统实验与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住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引起的农村建筑能耗增加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空调系统,在满足农村住宅空调冷热需求、改善环境条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建筑缩尺实验和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了典型农村住宅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化情况,分析了室内温度变化对地源热泵机组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规律,并利用TRNSYS软件模拟了三种工况下200m2典型农村住宅全年冷热负荷与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系数及各部分能耗的变化情况。首先实测了冬夏季实验前、实验后和实验过程地下25m、50m、75m和100m四个测点土壤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虽然环境温度波动较大,但四个测点土壤温度变化很小,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另外,现场实测了冬夏季室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发现在没有新风和排风的情况下,冬季随室内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则逐渐降低,夏季室内相对湿度远高于冬季,且随着室内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也呈下降趋势。其次,本文还通过实验研究了冬夏季室内设定温度对地源热泵机组和系统运行性能、热泵机组耗电量、循环水泵耗电量、系统耗电量及地下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随着室内设定温度的升高,室内需要的热量越多,地源侧供回水温差越大,地下土壤温度下降的越多,热泵机组和系统COP均呈下降趋势;夏季室内设定温度越高,维持室内温度所需冷量越少,热泵机组启停越频繁,从而使耗电量增大,所以机组COP越低。受设备运行模式限制,当热泵机组停止运行时,循环水泵仍然在运行,因此水泵耗电量占比就越高,系统的COP会越低。随室内设定温度的提高,向地下存储的热量越少,所以地下土壤平均温度就越低。最后,本文利用TR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三种工况下200m2典型农村住宅全年冷热负荷、累计制热量和制冷量及热泵机组、系统和循环水泵耗电量。模拟结果表明:夏季制冷工况下,系统COP随室内温度降低而升高;冬季采暖工况下,系统COP随室内温度升高而升高,与实验结果相符;热泵系统在运行一年后,三种工况的地下土壤平均温度均出现下降趋势,表明该系统出现了冷热不平衡问题,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需要予以关注,以保证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高效和稳定。

刘美玲[4](2020)在《天津市某办公楼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如今的社会进展中,全球气候升温是每一个国家都极为关注的一个事情,气温升高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从我国消耗的能源总量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关于建筑的耗能是比较多的,其比例大约在27%左右,而且现在的增长趋势还在一直的延续下去,被列为“耗能大户”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基于此现状各类节能策略应运而生,在这些策略中,对建筑耗能起着主要作用的就是空调系统,空调冷热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运行费用、能耗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地源热泵空调作为能有效利用浅层地热能源的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实现建筑物暖通空调冬季采暖以及夏季制冷。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1)在供暖过程中,热泵机组可以通过埋设的水路循环吸收浅层水体或者土壤的热能,将获取到的热能转移到室内,从而可以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进行升温;(2)在制冷的过程中,基于热泵机组的使用可以实现对热量的处理,也就是进行一定的吸收,然后依靠水路循环这一过程可以将其转变在水中或者大地中,并且可以通过分机盘管向室内提供26℃左右的冷风,实现制冷效果。此类系统在工作中制冷时转移至土壤中的热量往往比供热时从土壤中获取的热量要小,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壤热流失,造成隐患。本文选取天津市以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的已有厂房改造办公楼,基于equest软件使用的基础上,对目标建筑的全年负荷采取实时模拟的操作,分析地源热泵系统补给土壤热量的不足,对比分析太阳能补热,电补热两种土壤补热措施的以及直接采用市政供暖的经济性。

王善武[5](2020)在《我国锅炉行业演进与发展展望(续)》文中指出通过对我国锅炉行业及相关产业近几年发展的回顾,结合锅炉行业当前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判断,阐述了2020年及未来几年锅炉市场、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对锅炉行业的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品技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

刁文博[6](2019)在《基于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污水池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空调与热水系统又是建筑能耗中的耗能大户,所以应更加重视低碳能源的使用率。我国废水排放量巨大、热能资源丰富,废水余热利用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但日常生活中小型、分散、间断的洗浴方式导致洗浴废水不能充分利用而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能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以某工厂浴室改造为工程背景,采用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测试并优化了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性能。本文首先搭建了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实验平台,包括热水制备与供应系统、污水换热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在对实验系统调试并校验测试误差后测试了系统的运行性能,发现本系统存在污水池内污水温降过快、系统制备热水温度和COP波动较大且逐渐降低等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各水泵功率较为稳定,污水换热泵流量随污水池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制备的热水温度最高为54.4℃,但工作约5个小时后制备热水的温度下降了10℃。污水池内顶部污水最高达到25.1℃,但中部和底部污水温度增长分别约为1.4℃和0.8℃,且顶部污水温度降低速度较快,在下午机组停止工作前降低至10℃,说明目前污水池内污水流动情况导致污水池整体温度环境较差,废水余热流失较多,机组无法长时间制备温度较高的热水。如何减缓污水池内温度降低速率是提高机组性能的关键。其次,以改善污水池内污水温度环境为目标,建立了污水池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对模拟条件进行了合理假设后,利用FLUENT软件对五种不同进出口位置的污水池模型换热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五个模型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温度环境,选出了换热过程温度环境最好的模型。通过第一次实验数据回归得出各设备的数学模型,建立间断式余热利用系统的TRNSYS仿真平台,并模拟改进前的运行情况。对比模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可靠性,并将改进后的污水温度模拟结果输入仿真系统后,模拟得出改进后系统制热量比改进前增加了14.77%,热泵机组的COP平均值提升14.46%。最后,依照模拟得出最优污水池模型对污水池进出口位置进行了改造,并对改造后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改造后在各水泵流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热泵机组制备的热水温度比改进前更高,污水池顶部温度在洗浴时基本相同,但在非洗浴时段,改进后顶部温度降低速率明显减小。改进后中部污水温度比改进前明显提高,且能为顶部污水换热提供热量。改进后虽然各设备的功率小幅度增大,但热泵机组和系统COP比改进前提高0.30.6。

郭浩[7](2019)在《游泳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工程应用分析》文中认为当前能源利用日益增加,能源短缺问题严重,以及保护环境的越来越重要,促使人们寻找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太阳能和污水热能回收利用的现状,着眼于游泳馆空调供热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太阳能污水源热源辅助燃气系统。首先,介绍了游泳馆的太阳能系统和余热回收污水源热泵系统。对游泳馆太阳能污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进行设计,依据太阳能辐射强度随着天气等因素变化而分为四种运行模式:太阳能集热器运行模式(太阳辐射强度高时)、太阳能热泵运行模式(太阳辐射强度降低时)、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联合运行模式(太阳辐射强度进一步降低时)、污水源热泵运行模式(太阳辐射强度非常低时)。其次,对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各个部件和四种运行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建模分析。根据热力学的定律对系统进行能量平衡计算,运用TRNSYS软件建立系统模型,对四种运行模式分别进行模拟仿真。条件是固定水箱的体积,改变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进水温度、流量等参数进行结果分析比较,得出较为理想的运行参数。最后,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新建校区游泳馆太阳能污水源热泵工程分析、设计,依靠理论基础和建模分析,最终得出最优配置方案。中国医科大学新建校区游泳馆太阳能热利用热水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 495 m2,全年游泳馆所需热量2 286 725 kW·h,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1 335 489 kW·h,废水提供热量804 825 kW·h,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污水的利用率占总能耗87%,比利用燃气每年可以节约77万,节约标准煤241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88吨。

梁烨[8](2019)在《寒区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采补平衡与节能运行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作为能源大省,开采高峰期已经过去,能源资源减少,采矿难度大,产出成本上升。迫切需要节约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地热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储量大、分布广、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且极具竞争力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在减少雾霾方面非常有效。但黑龙江省地处寒区,用户侧对冷、热负荷的需求十分不平衡。极易造成土壤冷堆积问题。本文基于黑龙江省一供暖示范工程。在实验前先进行原位热响应测试查明实验地点的地层岩性、可钻性、岩土初始温度、热物性参数等,并选择适宜的进口温度范围及相应取热量。为缓解土壤冷堆积问题,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达600m,采用镀锌无缝钢管材料,钛纳米聚合物图层防腐处理。分析整个供暖期与恢复期的实验数据,了解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经过一年供暖运行,土壤温度从初始温度19.35℃降低到19.12 ℃,降低了0.23 ℃;冷堆积问题仍然存在。若第二年继续取热,土壤温度会逐年下降,破坏土壤热平衡。在实验基础上,利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模拟平台。与供暖期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拟准确性。在对系统模拟全年逐时冷热负荷时,发现在供冷期的67天中有37天冷负荷需求很小,利用直接供冷就可以满足要求。并提出了两种运行方案,第一种为热泵供热和供冷运行方案,第二种为热泵供热和直接供冷运行方案。分别进行10年期运行模拟,对比分析可知第一种运行方案在供冷期的EER为4.75。而第二种运行方案在冷负荷需求较少的37天内采用直接供冷的运行方式,EER为23.80。对两种运行方案的土壤平均温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直接供冷的循环水温度相对较高,对缓解土壤冷堆积问题更加有效,但要根据室内舒适度要求选择合理的直接供冷时间。最后利用TRNSYS模拟软件模拟两种运行方式的长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冬季供热COP逐年降低,且下降幅度逐渐减缓;而夏季供冷EER则呈上升趋势;经过10年运行,两种运行方式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 1.5℃和1.25℃,而直接供冷的EER达到24.26℃,是常规供冷的5倍。直接供冷方式对土壤冷堆积的缓解更加有优势,且在运行过程中更加节能。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集中供暖相比冬季节能率为39%,相比于传统中央空调制冷,地源热泵常规供冷与直接供冷系统的夏季节能率分别为72%和84%。直接供冷系统相比于常规供冷系统CO2和SO2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 963.08kg和9.06kg。地源热泵用作供热、常规供冷和直接供冷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9.95年和9.53年。从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验证了直接供冷在寒区是一种可行且节能的运行方式,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意见。

唐博[9](2018)在《多用途锅炉环保设施改造项目效果分析评价 ——以S厂锅炉环保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作为电能生产的主要原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SO2,NOx和烟尘。这无疑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环境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问题,燃煤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S厂多用途燃煤锅炉环保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燃煤锅炉环保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锅炉环保改造项目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除尘技术,脱硫技术和脱硝技术的改造;根据燃煤锅炉的排放现状和发展要求,明确了实施燃煤锅炉环保改造项目的必要性以及环保改造项目后综合评价的重要性。关键指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定;其中,在标定负荷下除尘单元、脱硝单元、脱硫单元等主要设备运行稳定,锅炉主要工艺指标受控;锅炉脱硝装置出口的NOx平均浓度分别为24 mg/m3和7 mg/m3,脱硫装置总出口中SO2的平均浓度为13.6 mg/m3,均达到了设计指标;脱硫装置出口总量中烟尘平均含量为12.9 mg/m3,符合国家烟气排放标准。研究成果反映通过石灰石-石膏脱硫与SNCR脱硝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高效脱硫、脱硝的结论。

王敏[10](2018)在《硫磺装置过程模拟及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磺装置是产能装置,对硫磺装置进行节能研究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硫磺装置的节能研究大都限于提出节能的措施或指出研究的方向,并未给出定量的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某炼厂硫磺装置建立了严格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通过改造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条件等措施对装置进行节能。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硫磺装置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将硫磺装置分为硫磺回收和尾气处理两部分进行模拟,其中硫磺回收部分物性方法选择SR-POLAR,尾气处理部分物性方法选择ELECNRTL。经过对比分析可知,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实际生产数据基本一致,这表明模拟过程中所选择的物性方法、单元模块、撕裂流股及收敛方法等均是合适的,并且可以确定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作为下一步对硫磺装置进行节能研究的基础。基于以上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改造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条件等措施对装置进行节能研究。为加强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在尾气余热锅炉后增设一台蒸汽发生器,可增产0.35 MPa饱和蒸汽1.069 t/h;利用装置自产凝结水代替除氧水产蒸汽,可节省除氧水12.37 t/h,同时可增产1.119 t/h的4.0 MPa过热蒸汽及0.772 t/h的0.35 MPa饱和蒸汽;采用蒸汽透平代替电机驱动制硫燃烧炉鼓风机,可降低电耗755 kW·h,但改造投资成本偏高;将贫胺液降温方式由水冷改为空冷+水冷,可节省的循环水量为28.24 t/h,节能效果一般;降低尾气焚烧炉焚烧温度,可节省的燃料气量为77.28 Nm3/h;运用灵敏度分析手段对尾气处理部分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可节省1081 kW的热公用工程及1473 kW的冷公用工程。通过对各节能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最终选择使用加强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利用装置自产凝结水代替除氧水产蒸汽、降低尾气焚烧炉焚烧温度和优化尾气处理部分操作条件这四种节能措施对装置进行节能。节能后硫磺装置单耗降低13.39 kg(标油)/t(原料),较原装置能耗降低31.53%,年增加经济效益约为637万元,改造投资回收期不足一个月,节能效果显着。

二、模块锅炉节能又环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块锅炉节能又环保(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能耗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简介
        1.2.1 复合系统工作原理
        1.2.2 复合系统优势及特点
    1.3 热泵技术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2.1 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2.1.1 土壤源热泵系统概述
        2.1.2 土壤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
        2.1.3 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计算
    2.2 太阳能供热系统
        2.2.1 太阳能供热系统概述
        2.2.2 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评价指标
        2.2.3 大庆地区太阳能资源概况
    2.3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分析
        2.3.1 复合系统工作原理
        2.3.2 复合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2.3.3 复合系统优势
        2.3.4 复合系统问题分析
        2.3.5 研究方法
    2.4 建筑物理模型设计
        2.4.1 建筑概况
        2.4.2 建筑围护结构简介
    2.5 建筑负荷TRNSYS计算
        2.5.1 假设条件
        2.5.2 建筑模型建立
        2.5.3 系统计算模型建立
        2.5.4 建筑能耗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源热泵累年运行土壤温度场及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3.1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3.2 模型验证
    3.3 大庆地区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场及COP变化模拟研究
        3.3.1 不同间距地源热泵机组运行模拟研究
        3.3.2 不同埋深地源热泵机组运行模拟研究
    3.4 大庆地区土壤温度恢复速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模拟及优化研究
    4.1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对复合系统能耗影响
        4.1.1 对复合系统能耗的影响
        4.1.2 对复合系统土壤温度场变化的影响
    4.2 对复合系统能效度的影响
    4.3 不同形式太阳能集热器对比
    4.4 太阳辐射强度及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1 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2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集热器进口温度及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1 集热器进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集热器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 集热器方位角和倾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1 集热器方位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2 集热器倾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7 大庆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优化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5.1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实验方法介绍
    5.2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5.2.1 冬季机组实验数据及分析
        5.2.2 春季机组实验数据及分析
        5.2.3 夏季机组实验数据及分析
        5.2.4 秋季机组实验数据及分析
    5.3 太阳能地源热泵COP公式拟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不同季节运行能耗分析
    6.1 能耗数据分析
        6.1.1 春季复合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6.1.2 夏季复合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6.1.3 秋季复合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6.1.4 冬季复合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6.2 太阳能地源热泵机组能耗公式拟合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有关“京津冀地区农宅”的界定
        1.2.2 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界定
        1.2.3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研究
        1.3.2 国内外农村住宅节能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与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1 京津冀地区农宅现状分析
        2.1.1 京津冀地区农宅建筑现状分析
        2.1.2 京津冀地区农宅用能现状分析
    2.2 典型农宅模型建立
        2.2.1 典型农宅选取
        2.2.2 农宅能耗模拟软件选择
        2.2.3 农宅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2.2.4 农宅运行参数设置
        2.2.5 农宅初始能耗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与超低能耗设计研究
    3.1 基于Climate Consultant的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
        3.1.1 气候分析工具及舒适模型选择
        3.1.2 京津冀地区气候条件分析
        3.1.3 京津冀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3.2 京津冀地区农宅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2.1 农宅朝向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2 外窗与窗墙比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3 外墙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4 屋顶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5 遮阳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2.6 附加阳光间对采暖制冷能耗的影响
    3.3 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3.3.1 农宅本体节能性分析
        3.3.2 农宅节能经济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3.4.1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指导原则
        3.4.2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围护结构推荐做法
第4章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遴选
    4.1 概述
    4.2 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种类与利用现状分析
        4.2.1 太阳能
        4.2.2 生物质能
    4.3 京津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
        4.3.1 太阳能利用技术
        4.3.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4.4 京津冀地区农宅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技术
        4.4.1 太阳能—生物质能采暖系统
        4.4.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4.3 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实践
    5.1 设计说明
        5.1.1 农宅设计思路
        5.1.2 农宅平面设计
        5.1.3 剖面与立面设计
    5.2 超低能耗农宅能耗模拟
    5.3 超低能耗农宅节能效益分析
    5.4 超低能耗农宅可再生能源潜力计算
        5.4.1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计算
        5.4.2 光伏-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典型农村住宅地源热泵系统实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R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农村建筑采暖空调应用现状
    1.3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应用潜力
        1.3.1 地源热泵在农村应用的优势条件
        1.3.2 地源热泵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分类及比较
    1.4 地源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地源热泵国外研究现状
        1.4.2 地源热泵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源热泵相关理论及介绍
    2.1 地源热泵系统
        2.1.1 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2.1.2 地源热泵涡旋压缩机原理及相关热力学理论
        2.1.3 热泵机组COP和系统COP影响因素分析
    2.2 地源热泵垂直U型地埋管种类和方式
        2.2.1 地埋管换热器的种类概述
        2.2.2 地埋管方式的确定
    2.3 地源热泵系统优点与缺点
        2.3.1 地源热泵的优越性
        2.3.2 地源热泵发展的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垂直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3.1 垂直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组成
        3.1.1 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
        3.1.2 地源热泵机组
        3.1.3 负荷末端
        3.1.4 热泵系统其他组件
    3.2 垂直U型管地下温度场数据监测系统
        3.2.1 温度传感器及布置方法
    3.3 地源热泵实验平台数据采集系统
        3.3.1 地埋管地下温度场数据采集系统
        3.3.2 热工及能耗数据采集系统
    3.4 实验方法介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4.1 实验数据处理
        4.1.1 实验参数及方程
    4.2 夏季实验结果和分析
        4.2.1 夏季土壤初始温度的测量
        4.2.2 各工况室内温度变化情况
        4.2.3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3 冬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冬季土壤初始温度的测量
        4.3.2 各工况室内湿度变化情况
        4.3.3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RNSYS软件的地源热泵系统模拟仿真
    5.1 TRNSYS软件简介
    5.2 基于TRNSYS软件的建筑物负荷模拟
        5.2.1 天津地区气候文件计算
        5.2.2 典型农村建筑负荷模拟平台
        5.2.3 建筑负荷模拟计算
    5.3 基于TRNSYS软件建立地源热泵仿真系统
        5.3.1 仿真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5.3.2 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拟平台
        5.3.3 地源热泵系统能耗仿真模拟及分析
    5.4 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天津市某办公楼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改造国内研究现状
        1.2.2 建筑改造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系统介绍
    2.1 地源热泵系统
        2.1.1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形式
        2.1.2 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2.2 太阳能补热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耗模拟及负荷计算
    3.1 建筑模型的建立
        3.1.1 工程概况
        3.1.2 模拟软件介绍
        3.1.3 设定技术参数
        3.1.4 建立建筑模型
    3.2 建筑模拟与结果
        3.2.1 模拟结果
        3.2.2 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补热措施对比分析
    4.1 太阳能系统补热计算
        4.1.1 太阳能板设置
        4.1.2 太阳能板选型计算
    4.2 热泵补热计算
    4.3 市政采暖经济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我国锅炉行业演进与发展展望(续)(论文提纲范文)

3 产业发展趋势
    3.1 政策趋势
        (1)经济发展高质量化、环境保护监管严格化
        (2)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化
        (3)能源供给进一步低碳化、清洁化
        (4)锅炉系统运营迈向专业化
    3.2 产品技术发展与优化提升
        3.2.1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1)由集中供热为主向集中与分布供热并重且分布式供热加快发展
        (2)基于锅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兴未艾
        (3)节能环保一体化、系统化
        3.2.2 产品技术创新与优化提升方向
        (1)燃气锅炉继续向低氮燃烧、凝结换热、多能源系统集成与组合式供热方向发展
4 市场预测
    (1)煤炉继续稳中下降
    (2)小型锅炉(≤4 t/h)持续发展
    (3)焚烧发电产业规模将继续提速
    (4)余热锅炉前景依然可期
5 对策与建议
    (1)对我国锅炉产业要有正确看待
    (2)有位才有为,有为才有位
    (3)转变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4)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兼并重组、业务转型将成趋势
    (5)要敬畏行业、尊重实际、尊重市场
    (6)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7)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8)加强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建设
    (9)注重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10)应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开拓
后记

(6)基于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污水池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间断式余热利用系统性能实验
    2.1 实验测试方法
        2.1.1 测试关键参数
        2.1.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2.1.3 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2.2 实验装置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系统
        2.2.3 实验系统调试
    2.3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2.3.1 实验系统流量平衡检验
        2.3.2 实验系统热平衡检验
        2.3.3 实验误差分析
    2.4 实验系统性能研究
        2.4.1 实验系统流量测试结果
        2.4.2 实验系统温度测试结果
        2.4.3 实验设备功率与COP测试结果
        2.4.4 间断式余热利用系统存在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污水池内废水换热过程模拟及分析
    3.1 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的物理数学模型
        3.1.1 物理模型
        3.1.2 假设条件
        3.1.3 数值求解控制方程
    3.2 数值研究方法
        3.2.1 前处理器及求解器
        3.2.2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和离散格式
        3.2.3 求解方法
    3.3 模拟计算方法的验证
        3.3.1 网格划分
        3.3.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定
        3.3.3 网格无关性检验
        3.3.4 模拟方法正确性检验
    3.4 废水换热过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3.4.1 模拟与实验对比分析
        3.4.2 不同进出口条件下污水池换热温度场研究
        3.4.3 不同进出口条件下污水池换热速度场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TRNSYS仿真模拟
    4.1 设备数学模型建立及验证
        4.1.1 热泵机组数学模型
        4.1.2 各水泵的数学模型
    4.2 系统模型建立及验证
        4.2.1 系统模型的建立
        4.2.2 系统模型的验证
    4.3 优化后系统性能模拟
        4.3.1 制备热水温度提升情况
        4.3.2 设备功率及热泵COP提升情况
    4.4 本章小结
5 优化后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性能分析
    5.1 污水池改造
    5.2 优化后系统性能测试结果
        5.2.1 系统流量测试结果
        5.2.2 系统温度测试结果
        5.2.3 系统设备功率与COP测试结果
    5.3 优化前后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5.3.1 系统流量改进前后对比结果
        5.3.2 系统温度改进前后对比结果
        5.3.3 系统功率与COP改进前后对比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
致谢

(7)游泳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工程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的进展
        1.2.1 国外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的进展
        1.2.2 国内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的进展
    1.3 国内外污水热能回收利用技术的进展
        1.3.1 国外污水热能回收利用技术的进展
        1.3.2 国内污水热能回收利用技术的进展
    1.4 北方地区游泳馆的技术现况
    1.5 本文主要工作
        1.5.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游泳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设计与运行模式
    2.1 游泳馆空调系统主要的供热形式及其特点
    2.2 太阳能集热器与太阳能热水系统
        2.2.1 太阳能集热器
        2.2.2 太阳能热水系统
    2.3 游泳馆余热回收污水源热泵
    2.4 游泳馆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构成及特点
    2.5 太阳能与污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设计
        2.5.1 系统的构建
        2.5.2 太阳能与污水源热泵复合系统的技术特点
    2.6 系统的运行模式
3 游泳馆太阳能污水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理论基础
    3.1 太阳能辐射的计算
        3.1.1 太阳辐射有关角度的计算
        3.1.2 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3.2 集热器热性能分析
    3.3 热泵循环机组的性能分析
    3.4 蓄热水箱性能分析
4 太阳能与污水源热泵复合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
    4.1 TRNSYS软件
    4.2 集热器独立运行特性分析
    4.3 太阳能热泵运行特性分析
    4.4 污水源热泵运行特性分析
    4.5 太阳能污水源热泵运行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沈阳某高校游泳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工程分析
    5.1 游泳馆工程概况
    5.2 设计依据
    5.3 设计方案
    5.4 系统组成及特点
        5.4.1 系统组成
        5.4.2 系统特点
    5.5 主要设备选择
        5.5.1 集热器选型
        5.5.2 污水源热泵选型
        5.5.3 油水换热器选型
        5.5.4 辅助设备选型
    5.6 太阳能热利用分析
    5.7 污水热回收运行分析
    5.8 辅助热源运行分析
    5.9 经济和环保分析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寒区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采补平衡与节能运行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寒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2.1 寒冷地区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原理
        1.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
        1.2.3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缺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源热泵系统策略运行
        1.3.2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项目地地质勘查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象
        2.1.2 地质条件
        2.1.3 地温场特征
    2.2 地埋管换热器内外流体岩土体耦合传热模型
    2.3 原位热响应测试
        2.3.1 岩性测试
        2.3.2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2.3.3 冬季稳定工况测试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台搭建与数据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建筑设计参数
        3.1.2 测试孔钻凿
    3.2 展厅负荷模拟
    3.3 设备型号选择
        3.3.1 热泵型号选择
        3.3.2 水泵设计参数
    3.4 实验数据分析
        3.4.1 土壤初始温度
        3.4.2 供暖期数据分析
        3.4.3 恢复期数据分析
        3.4.4 供暖期年供热量
        3.4.5 机组COP计算
        3.4.6 电费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运行方案模拟分析
    4.1 运行方案设计
    4.2 模型搭建
    4.3 模拟验证
    4.4 两种方案一年运行模拟分析
        4.4.1 热泵机组供冷运行模拟
        4.4.2 直接供冷运行模拟
        4.4.3 两种方案对比分析
    4.5 两种方案长期运行效果模拟
        4.5.1 热泵机组供冷长期运行模拟
        4.5.2 直接供冷方案长期运行模拟
        4.5.3 两种运行方案长期运行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分析
    5.1 节能性分析
    5.2 环保性分析
    5.3 经济性分析
        5.3.1 初投资的计算方法
        5.3.2 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
        5.3.3 投资回收期预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多用途锅炉环保设施改造项目效果分析评价 ——以S厂锅炉环保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环保设施改造技术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改造前项目情况概述
    2.1 项目简介
    2.3 气候条件
    2.4 项目运行时间情况
    2.5 改造前S厂运行实测结果
    2.6 改造前手工监测结果分析
第3章 S厂环保设施改造项目概述
    3.1 工程改扩建内容
    3.2 工程脱硫改造工艺的选择
    3.3 工程新建脱硝系统的选择
    3.4 项目实际投资情况
第4章 项目监测数据分析
    4.1 改造后有组织废气手工监测数据情况
    4.3 改造后有组织废气在线比对监测数据情况
    4.4 2018年抽取运行期—个月的在线监测数据
第5章、S厂环保设施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5.1 改造后有组织废气运行平稳监测结论的评价
    5.2 改造前与改造后有组织废气年排放量的评价
    5.3 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5.4 改造后的环境效益
    5.5 改造后的社会效益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硫磺装置过程模拟及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硫磺的用途
    1.2 硫磺回收的重要性
    1.3 硫磺回收工艺
        1.3.1 传统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1.3.2 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1.3.3 超优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1.3.4 低温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
        1.3.5 LO-CAT硫磺回收工艺
    1.4 化工模拟技术
        1.4.1 稳态流程模拟
        1.4.2 动态流程模拟
        1.4.3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
    1.5 硫磺装置节能技术
        1.5.1 燃料系统节能
        1.5.2 电力系统节能
        1.5.3 蒸汽系统节能
        1.5.4 节水技术
        1.5.5 硫磺装置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2 硫磺装置流程模拟
    2.1 硫磺装置流程简述
        2.1.1 硫磺回收部分
        2.1.2 液硫脱气及成型部分
        2.1.3 尾气处理部分
    2.2 硫磺装置流程模拟
        2.2.1 流程模拟软件的选择
        2.2.2 物性方法的选择
        2.2.3 单元模块的选择
        2.2.4 撕裂流股和收敛方法的选择
    2.3 硫磺装置模拟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硫磺装置能耗分析
    3.1 能耗分析概况
        3.1.1 能耗分析的意义
        3.1.2 能源绩效参数
    3.2 硫磺装置能耗
    3.3 硫磺装置能耗分析
        3.3.1 装置产生的能量
        3.3.2 装置消耗的能量
4 硫磺装置节能研究
    4.1 加强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
        4.1.1 现行硫磺装置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4.1.2 硫磺装置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改造
    4.2 利用凝结水代替除氧水产蒸汽
        4.2.1 低压凝结水代替除氧水产蒸汽
        4.2.2 中压凝结水代替除氧水产蒸汽
        4.2.3 凝结水改造方案经济评价
    4.3 采用蒸汽透平代替电驱动鼓风机
        4.3.1 判断硫磺装置配置蒸汽透平的可行性
        4.3.2 评价硫磺装置配置蒸汽透平的经济性
    4.4 调整再生贫胺液降温方式
        4.4.1 现行硫磺装置再生贫胺液降温方式
        4.4.2 硫磺装置再生贫胺液降温方式的调整
    4.5 尾气焚烧炉参数优化
    4.6 尾气处理工艺的优化
        4.6.1 入吸收塔贫胺液参数优化
        4.6.2 再生塔操作参数优化
        4.6.3 节能效果分析
    4.7 节能措施经济评价
    4.8 节能后装置能耗
    4.9 其它节能建议
    4.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模块锅炉节能又环保(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能耗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楠.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京津冀地区超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D]. 马倩. 天津大学, 2020(02)
  • [3]典型农村住宅地源热泵系统实验与模拟研究[D]. 马硕.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4]天津市某办公楼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与研究[D]. 刘美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5]我国锅炉行业演进与发展展望(续)[J]. 王善武. 工业锅炉, 2020(02)
  • [6]基于间断式洗浴废水余热利用系统污水池性能优化研究[D]. 刁文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游泳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工程应用分析[D]. 郭浩.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寒区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采补平衡与节能运行模拟研究[D]. 梁烨.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6)
  • [9]多用途锅炉环保设施改造项目效果分析评价 ——以S厂锅炉环保改造为例[D]. 唐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硫磺装置过程模拟及节能研究[D]. 王敏.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模块化锅炉节能环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