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北地区蛇瓜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郭雨浓[1](2021)在《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文中指出我国是西瓜和甜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因其具有栽培周期短、生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成为一些主产地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西、甜瓜生产盲目过量施肥问题突出且普遍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容易引起氮素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氮素释放速率,减少氮肥因挥发、淋溶等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且一次性施用后基本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由于不同肥料控释原理、制造工艺不同,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性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壤性质、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不同作物养分需求特性也不相同,生产中需要依据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及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进行筛选适配,为此,本文选择释放期为90~120天的4种树脂包膜控释肥及2种稳定性肥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在黑钙土、灌淤土、潮土、灰钙土、红壤中的养分释放特性,为筛选不同土壤类型上适合西甜瓜施用的缓控释肥料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内蒙河套灌区甜瓜一次性施肥、覆膜后灌水淋洗排盐传统种植模式水膜种植方式下控释肥及化肥减施对甜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效应,以期为河套甜瓜化肥减施增效以及降低农田灌溉洗盐退水带来的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提供借鉴。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不同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养分存在的形态,同一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均具有显着差异,不同阶段也具有显着差异性,黑钙土和灌淤土上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较慢。不同树脂包膜控释肥因生产工艺不同养分释放具有显着差异性,茂施树脂包膜尿素(RU2)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2)养分释放率高于金正大树脂包膜增效尿素(RU1)和树脂包膜硝酸钾(RCP1),且RU2和RCP2养分释放受土壤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上养分释放率与西甜瓜养分需求特性进行匹配得出,黑钙土适宜的缓控释肥为RU2、SF1,灰钙土为RU1、RU2、RCP2、SF1,潮土为RCP2,红壤为RU1、RU2或RCP2,灌淤土为RU2。(2)内蒙河套灌区“水膜种植”方式甜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了甜瓜干物质量、产量及养分携出量。控释肥+有机肥(RSF+OM,化肥减氮46%、减磷62%,配施有机肥15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CF)处理,优化减量施肥(RF,化肥减氮46%、减磷62%)、控释肥(RSF)及优化减量施肥+有机肥(RF+OM)与CF相比产量和品质未降低。RF、RSF氮素利用效率比CF分别提高了15.1、21.5个百分点,磷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4、18.8个百分点。(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RF+OM、RSF+OM)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不同施肥处理灌溉压盐排水后的甜瓜播种期常规施肥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甜瓜收获期CF和RSF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着,二者均显着大于其他处理,控释肥(RSF)在甜瓜生育期维持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化肥减施及施用控释肥对减少河套地区甜瓜农田灌溉退水中氮素汇入乌梁素海引起的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谢文娟[2](2018)在《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是葫芦科植物多年生藤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是非常具市场前景的天然甜味剂。研究运用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序列建树分析方法对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的核型、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性及分子系统学进行研究,为罗汉果的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分类归属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也为葫芦科植物的鉴定、分类、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证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多种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体系。2.采用改良的核型分析方法分析26种葫芦科植物。结果显示,葫芦科植物有6种染色体基数:x=7,x=10,x=11,x=12,x=13,x=14。首次鉴定了多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密毛栝楼2n=22、波棱瓜2n=20、葫芦2n=22、糙点栝楼2n=22、全缘栝楼2n=22、小马泡2n=24、云南木鳖2n=28、钮子瓜2n=24、红瓜2n=24、广东丝瓜2n=26、佛手瓜2n=28、西葫芦2n=40等12种、1份材料栝楼(江苏苏州)2n=22。木鳖子、冬瓜、西瓜、金瓜、蛇瓜、葫芦、栝楼(苏州)等7种植物有随体染色体。3.采用改进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罗汉果等20种葫芦科植物进行45S rDNA和5S rDNA定位杂交。金瓜、波棱瓜、葫芦、木鳖子、云南木鳖、西葫芦、蛇瓜、瓜叶栝楼、糙点栝楼、全缘栝楼、钮子瓜、红瓜、佛手瓜等13种植物为新记录。除瓜叶栝楼外,19种葫芦科植物有45S rDNA信号位点,为随体染色体。4.对罗汉果及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克隆。对罗汉果进行基因表达转录组分析,获得LEAFY基因同源的Unigene基因,设计引物RACE克隆罗汉果LEAFY基因cDNA全长,在非编码区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SgLEAFY1基因的DNA全长。同源克隆结合RACE-PCR方法克隆冬瓜、瓠子、帽儿瓜、红花栝楼、Melothria sphaerocarpa和Momordica rostrata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5.利用ITS2和LEAFY基因内含子2联合建树研究罗汉果及葫芦科植物进化关系。根据罗汉果LEAFY全长基因,设计引物扩增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内含子2,并用通用引物扩增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2(ITS2),采用RAxML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比较分析。基于ITS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各属系统发育顺序为:Cucumis、Mukia>Zehneria>Thladiantha、Momordica、Siraitia>Gymnopetalum、Coccinia、Lagenaria、Citrullus>Trichosanthes>Sechium、Cucurbita>Luffa、Herpetospermum。基于LEAFY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各属的系统发育顺序为Siraitia>Thladiantha、Momordica>Luffa>Trichosanthes、Gymnopetalum>Cucumis、Mukia、Zehneria>Cucurbita、Lagenaria、Citrullus、Coccinia。6.罗汉果和葫芦科亲缘关系分析支持罗汉果作为独立属的观点。罗汉果在葫芦科中的分类地位较高。与ITS2系统发育树相比,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类群划分得更清楚,支持率也普遍更高,采用LEAFY基因内含子2位点进行葫芦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优于ITS2位点。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支持经典形态分类结果,罗汉果属单独成属,与赤爬属、苦瓜属系统发育关系较近。
康德贤[3](2018)在《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属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1年生攀缘植物,别名毛瓜、毛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广泛栽培,已发展成为我国南菜北运、补充蔬菜供应淡季和供应港澳地区的特色蔬菜。但节瓜相比于苦瓜、黄瓜等其他瓜类蔬菜,市场价格更低,而且传统的节瓜栽培集中于6月至8月上市,此时节瓜市场价格低靡,产业效益不佳。春提早栽培技术可将节瓜上市时间提前一个多月,获得较高的价格及效益。本研究通过开展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节瓜品种比较试验、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对节瓜品种耐寒性、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作比较,研究形成一套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为节瓜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6个参试的节瓜品种中,苗期耐寒等级达到强的只有1个品种,即“黑仙子1号”节瓜;苗期耐寒等级为中等的有4个品种,分别是“桂优5号”、“绿仙子5号”、“桂优6号”、“玲珑”节瓜;苗期耐寒等级为弱的有1个品种,即“甜仙子1号”节瓜。2、节瓜品种比较试验:10个参试的节瓜品种中,早中期产量较高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黑仙子1号”、“桂优5号”和“绿仙子5号”;有2个品种即“桂优2号”和“甜仙子1号”的早中期产量表现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与“桂优2号”相对迟熟、“甜仙子1号”相对不耐寒的品种特性有关;其余5个品种早中期产量表现为中等。3、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对9个处理的早中期产量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内主效应的强弱顺序为:C>A>B,即覆盖方式为影响产量的第一大因素,其次为播种期,影响最小是品种;最优组合为A1B1C3,即在12月26日选用耐寒节瓜品种“黑仙子1号”播种并采用双膜覆盖方式来开展节瓜春提早栽培,其早中期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3(A1B3C3)、4(A2B1C2)、5(A2B2C3)与处理6(A2B3C1)、8(A3B2C1)、9(A3B3C2)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他处理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极显着水平。即在本次试验中,于2014年12月26日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双膜覆盖定植、在2015年1月15日选用“黑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只盖地膜定植和选用“桂优五号”节瓜播种进行双膜覆盖定植的结果与2015年1月15日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不覆盖定植、2015年2月4日选用“桂优五号”节瓜播种进行不覆盖定植和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只盖地膜定植的结果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他处理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极显着水平。
唐桂梅[4](2017)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理性的城市建设活动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催生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得到身心再生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中国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不良倾向,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引导未来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农业公园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目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对广大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农业公园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型平台,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端形式,是生物多样性的产业单元,是艺术审美的对象,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公园开发和建设的基础,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按照功能和特性的不同将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分为植物、动物、山、石、建筑和水等资源类型;从资源特点、农业生产内容、功能特点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的开发建设类型;从规划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有害生物预警三个方面提出农业公园实施的技术手段。(3)面对农村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导致的农村生态危机,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作指导,提出两种农业公园规划新模式,即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以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和产业转型问题。(4)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紧缺的实际,提出农业生产为本、形式丰富多样、农耕文化为魂、功能叠加拓展、产业融合创新的农业公园规划策略。围绕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前期论证体系、项目策划体系、基础配套体系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农业公园的规划理论进行探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从农业公园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体系,根据资源特点的不同将农业公园分为地文风貌型、农业生产型、艺术人文型以及复合型四种类型,其目的是指导农业公园规划项目的方案提升和修编,确定农业公园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做到分步开发和有序实施,对已建成的休闲农业项目进行评价分级,指导农业公园以及同类型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需求和农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产生的,能够统筹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理念的发展和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和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的提出以及农业公园规划和规划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期望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能成为农业公园规划技术规范编制的重要依据,为我国农业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黎海斌[5](2015)在《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对南方哈密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屋顶农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是一种园林绿化模式,是农村用地减少后农业由地面向非耕种植空间的发展。本文是在农村耕地减少,城市化迅速发展大进程中提出的一种生态绿色现代化的栽培模式。以屋顶、露台等非耕种植地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农业,有利于缓解城市化发展与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本文以9个不同品种的甜瓜为材料,以露地大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城市屋顶管道栽培对甜瓜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的影响,并且分析比较不同甜瓜品种间各相对性状和抗病性,为甜瓜在南方城市屋顶管道栽培标准化流程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种的9个甜瓜品种中,M1、M6、M9这3个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在屋顶管道栽培条件下,甜瓜的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露地栽培条件下显着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李昕升[6](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雷张珺迪[7](2014)在《西安秦岭北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陕西周至猕猴桃创新示范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生产效益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将原有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园建设进行结合,不仅可以发展园区的经济效益,对都市农业进行绿色产业调整,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自然与农业的机会,提供高品质的农业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具有重要意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研究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中从研究背景入手,研究内容中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了阐述,是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活动相结合。在进行园区景观规划时,要以它的第一产业性即农业生产性为主,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的了解,进行具体项目分区规划的景观规划,达到第一产业充分带动第三产业,最终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农业休闲空间。文章对农业景观概念进行了一些简述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农业园区优势在于农业生产与示范等方面有较好的规划和展示功能。未来几年,我国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将会朝着更高层次领域发展,通过对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得到一些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景观规划要点和建设思路。
沈宝云[8](2013)在《甘肃黄河灌区马铃薯不同品种对连作逆境的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世界第四大作物。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干旱缺水和连作逆境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专用品种的育种效率低下、贮藏生理研究不足导致烂窖率较高等等,其中连作障碍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研究选择西北乃至全国主栽的马铃薯优良品种,进行连作逆境下马铃薯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品质量的评价和研究,明确连作抗性品种及敏感性品种,分析根系分泌有机物的类型和含量,解析酚酸类化感物质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影响的机理,探究钙信号分子对连作马铃薯抗性变化的作用,评价有机肥与生物菌肥混合对连作障碍缓解的效应,为西北干旱区连作逆境下马铃薯生产及农田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作6年田中,马铃薯8个品种的株高较正茬田明显下降,苗期降幅最大(46.57%)、现蕾期降幅最小(28.69%),且连作对植株茎的横向生长的影响小于纵向生长;8个品种中,‘大西洋’株高受连作逆境的影响最小,表现为4个发育时期株高平均降幅为21.22%,‘费乌瑞它’受到的影响最大(44.45%);连作6年地块中,8个品种均严重减产,减幅达78.14%~97.84%,其中低产品种‘费乌瑞它’减产幅度最大(97.84%),高产品种‘青薯2号’减产幅度最小(78.14%),且显着低于其它品种,但结合商品薯率指标发现,‘青薯2号’薯块商品薯率较低,其基本失去了经济效益,故在总产一定量的前提下,商品薯率为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认为,高连作田块中,‘大西洋’为较好的抗连作品种。且连作6年田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十分严重,‘费乌瑞它’品种单位面积上产量大幅降低,甚至绝收。因此,连作6年田已失去种植马铃薯的能力。2、连作5年田中,5个品种的株高变化均呈现随植株发育进程的延长,受抑制程度加剧,降幅最大品种是‘夏波蒂’(33.17%)和‘克新1号’(31.69%);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对照也均呈下降趋势;结合株高、根变化(总长、表面积、体积)及产量和商品薯率分析,确定‘克新1号’为连作敏感型品种。3、与轮作地块相比,连作1年和2年马铃薯产量无显着变化,连作3年后出现显着下降,降幅达44%~56%,说明连作两年后应是当地‘大西洋’品种连作的最佳终止时间;连作马铃薯植株的光合生理受影响显着,其中Pn、Gs和Tr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显着下降,Ci则表现上升趋势,叶绿体荧光特征则表现为F0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逐渐下降,Fv/Fm、ΦPSII和qP逐渐上升;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表现出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与不连作相比,连作1年和2年叶片的MDA含量无显着变化,但连作3~5年增加了4~6倍;随连作年限延长,根系活力和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显着下降。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植株光合生理及抗氧化生理系统发生了改变,导致植株形态特性随之改变,加之根系生理活力和吸收面积的显着下降,直接导致其对根-土界面养分物质和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了块茎产量的形成和地上部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4、马铃薯在出苗期和落花期分别提取连作3年和轮作(前3年均为玉米)的马铃薯根际土壤溶液进行GC-MS分析,对匹配度80%以上的40多种有机物进行连作和轮作的比对分析。发现出苗期连作3年土壤中,壬C9H20、N,N-二甲基甲酰胺、2-辛烯醛、辛醛、十一烷、乙酸-2-乙基己基酯、2-十一烯醛、1-十二烯、1-十三烷醇、1-十五碳烯、二丁基羟基甲苯、1,2-苯二甲酸二(2-甲基丙基)酯、5-十八烯14种化合物为连作根际土壤中所存在的物质。但与落花期连作和轮作土壤的化合物比对分析后发现,除N,N-二甲基甲酰胺外,其他物质落花期在两种根际土壤溶液中均存在,故初步认为它们均不是化感自毒物质,但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落花期又发现10种独有的化合物(甲酰胺-N,N-二甲基、醛、正辛烷-3-乙基、1-十六碳烯、8-十七碳烯、十六烷酸丙基酯、二十烷、3,3-二甲基-辛烷),其中十六烷酸丙基酯也称棕榈酸丙基酯,是已知的植物自毒物质,但其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验证,其他9种化合物的作用也需进一步分析。5、由于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阿魏酸是连作土壤中3种重要的化感自毒物质,通过分别浇灌这三种酚酸溶液及其混合液发现其对马铃薯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分茎数、匍匐茎数和根长皆有显着抑制作用,且混合酚酸溶液的抑制效果大于相同浓度的这三种酚酸中任一溶液;上述酚酸物质还显着抑制了马铃薯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减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而且上述作用随酚酸溶液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这些影响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可能具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外源酚酸还显着提高了叶片MDA含量,并对应着抗氧化酶活性的整体下降,这一效果随着外源酚酸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并以混合酚酸的效果最为显着。6、叶面喷施氯化钙可显着减轻连作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块茎硬度及单株产量;氯化钙处理还显着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幅度,提高了SOD和CAT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表明叶面喷施氯化钙可显着提高马铃薯植株对连作逆境的整体抗性,减轻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促进连作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并改善马铃薯块茎营养和产量。7、马铃薯连作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加有机肥、腐殖酸铵复合肥和微生物肥的混合有机肥,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优于仅常规施肥,且混合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对轮作和连作下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不同影响,其中有机肥、腐殖酸铵、微生物肥的施用量分别为800㎏/667m2、75㎏/667m2、5㎏/667m2时,轮作和连作田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
桔梗[9](2013)在《野菜虽土 处处生金》文中研究说明一、野菜全身都是宝产销都是本小利大栽培和采集野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其经济效益可观。由于市场对野菜需要量大,货源紧缺,价格不断上扬,因此,加强野菜的开发和栽培不失为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从中医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吃。就算那些剧毒的植物,也有药用功能。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蔬
李红伟,许蕊[10](2012)在《豫北地区蛇瓜套种佛手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从品种选择、育苗、合理套栽、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豫北地区蛇瓜套种佛手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供同行参考。
二、辽北地区蛇瓜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北地区蛇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2.2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作物产量、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缓控释肥料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3 西瓜、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1 西瓜养分吸收特性 |
1.3.2 甜瓜养分吸收特性 |
1.4 论文研究依据与思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缓控释肥在不同瓜田土壤的养分释放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肥料养分释放率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施入不同肥料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变化 |
2.3.2 不同肥料在不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率 |
2.4 讨论 |
2.4.1 土壤性质对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的影响及不同肥料差异性 |
2.4.2 不同土壤适宜西、甜瓜的缓控释肥 |
2.5 小结 |
第三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甜瓜生长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用施肥处理甜瓜产量 |
3.3.2 不同施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施肥处理甜瓜养分利用效率 |
3.4 讨论 |
3.4.1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3.4.2 施用控释肥对甜瓜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肥和减量施肥对内蒙河套灌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 对甜瓜不同生育期0~4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
4.3.3 播种期不同施肥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4 收获期CF与 RSF处理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4.3.5 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罗汉果研究进展 |
1.1.1 罗汉果概述及育种研究现状 |
1.1.2 罗汉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1.1.3 罗汉果细胞遗传学研究现状 |
1.1.4 罗汉果分类问题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植物染色体研究的发展 |
1.2.1 植物染色体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
1.2.2 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发展的三个时期 |
1.2.3 传统的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 |
第三节 核糖体rDNA序列 |
1.3.1 rDNA概述 |
1.3.2 rDNA序列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
1.3.3 18S-5.8S-26S rDNA序列结构与功能 |
1.3.4 5S rDNA序列结构与功能 |
1.3.5 rDNA序列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6 ITS序列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1 概述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3 植物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LEAFY基因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1 LEAFY基因简介 |
1.5.2 LEAFY基因结构特征 |
1.5.3 LEAFY同源基因在系统发生学上的应用 |
第六节 葫芦科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1 葫芦科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2 葫芦科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七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 |
2.2.2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处理流程 |
2.2.3 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核型分析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2.3.1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情况 |
2.3.2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数目鉴定 |
2.3.3 26种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
2.3.4 葫芦科属间核型比较 |
2.3.5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的随体 |
第四节 小结 |
2.4.1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流程的探索 |
2.4.2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新记录 |
2.4.3 随体情况 |
2.4.4 罗汉果和罗汉果属的核型类型和核不对称系数系数 |
第三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葫芦科植物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3.2.1 溶液的配制 |
3.2.2 5S探针制备和45S探针制备 |
3.2.3 染色体荧光原位(FISH)杂交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3.3.1 20种葫芦科植物45S和5S rDNA FISH杂交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3.4.1 葫芦科植物原位杂交结果 |
3.4.2 45S rDNA和5S rDNA荧光杂交是核型分析的补充 |
第四章 罗汉果及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克隆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4.2.1 RACE方法扩增罗汉果LEAFY基因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4.3.1 LEAFY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4.3.2 LEAFY基因cDNA克隆 |
4.3.3 LEAFY基因DNA全长克隆与结构分析 |
4.3.4 SgLEAFY1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罗汉果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5.2.1 DNA提取液、电泳液的配制 |
5.2.2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5.2.3 ITS2基因片段和LEAFY基因内含子2的扩增和测序 |
5.2.4 DNA序列拼接 |
5.2.5 系统树的构建和优化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5.3.1 基于ITS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5.3.2 基于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5.3.3 ITS2系统发育树和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罗汉果及其他葫芦科植物分子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的意义 |
6.2 从核型分析看罗汉果与葫芦科属种的亲缘关系 |
6.2.1 罗汉果在葫芦科中的分类地位 |
6.2.2 罗汉果与葫芦科植物的rDNA定位 |
6.3 ITS2序列和LEAFY基因内含子序列在分析葫芦科植物进化关系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3)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节瓜概述 |
1.1.1 节瓜的来源及分布 |
1.1.2 节瓜的植物学特征 |
1.1.3 节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
1.1.4 节瓜的生长习性 |
1.2 蔬菜生产现状 |
1.2.1 国内外蔬菜淡季生产现状 |
1.2.2 国内外节瓜产业发展现状 |
1.2.3 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进展 |
1.2.4 影响节瓜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
1.3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目的 |
1.3.2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 |
1.3.3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节瓜品种比较试验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 |
2.3.1 供试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节瓜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 |
3.1.2 不同节瓜品种苗期耐寒性结果分析 |
3.2 节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节瓜品种生育期比较 |
3.2.2 不同节瓜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比较 |
3.2.3 不同节瓜品种产量比较 |
3.2.4 分析 |
3.3 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田间物候期表现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三个主要因素对节瓜春提早栽培的影响 |
4.2.2 经济效益分析 |
4.2.3 实现节瓜淡季供应的主要技术方法 |
4.2.4 广西节瓜春提早高效栽培策略 |
4.2.5 节瓜春提早栽培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资源与环境危机突出 |
1.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城市病” |
1.1.3 社会新需求促进农村产业转型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农业公园研究概述 |
1.3.1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
1.3.2 农业公园研究进展 |
1.3.3 我国农村休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4 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公园关联性分析 |
1.3.5 其他规划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项目现状调研 |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2.2.1 园区的基本情况 |
2.2.2 游客的基本情况 |
2.3 调查样本典型特征分析 |
2.3.1 景观风貌呈现 |
2.3.2 乡土文化表达 |
2.3.3 项目产业特色 |
2.3.4 生态安全分析 |
2.3.5 园区功能布局 |
2.3.6 综合配套服务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理论与方法 |
3.1 农业公园的内涵和资源分类 |
3.1.1 农业公园的概念和内涵 |
3.1.2 农业、休闲农业、公园与农业公园 |
3.1.3 农业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建设分类 |
3.1.4 农业公园规划及生产实施技术手段 |
3.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发展战略 |
3.2.1 农业生产为本:物质基础及产业环境 |
3.2.2 形态丰富多样:美丽乡村景观建设 |
3.2.3 农耕文化为魂:记忆和乡愁的承载 |
3.2.4 功能叠加拓展:农业与公园功能衍生 |
3.2.5 产业融合创新:田园综合体的建设 |
3.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创新规划模式 |
3.3.1 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单元模式 |
3.3.2 功能融合型农村产业单元模式 |
3.3.3 案例分析——以金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为例 |
3.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产业规划体系 |
3.4.1 农业公园产业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3.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调查与分析 |
3.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项目策划体系 |
3.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基础配套体系 |
3.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后评价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长沙市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 |
4.1 莲花现代农业公园规划的特色与理念 |
4.1.1 规划流程特色 |
4.1.2 项目规划理念 |
4.2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前期论证体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4.2.1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生态资源与现场调查 |
4.3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项目策划体系:景观多样与产业融合 |
4.3.1 规划目标 |
4.3.2 项目布局 |
4.3.3 产业发展 |
4.3.4 效益分析 |
4.4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产业配套体系: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 |
4.4.1 农业生产规划 |
4.4.2 旅游产业规划 |
4.4.3 景观风貌控制 |
4.4.4 植物景观规划 |
4.4.5 场地竖向规划 |
4.4.6 交通游线规划 |
4.4.7 土地利用规划 |
4.4.8 生态保护规划 |
4.4.9 其他配套建设 |
4.5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规划后评价体系:复合生态系统优化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对南方哈密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耕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矛盾 |
1.1.1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 |
1.1.2 城市化问题严重 |
1.2 城市推进屋顶种植的必要性 |
1.2.1 屋顶农场的内涵 |
1.2.2 无土栽培的定义 |
1.2.3 城市推进屋顶种植的必要性 |
1.3 管道式栽培技术的特点 |
1.3.1 管道式栽培技术的定义 |
1.3.2 管道式栽培技术的特点 |
1.4 管道式栽培模式类型 |
1.4.1 固体基质管道栽培模式 |
1.4.2 液体管道栽培模式 |
1.5 固体基质管道栽培的特点 |
1.5.1 根域限制 |
1.5.2 管道栽培对种植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
1.5.3 管道栽培对农耕资源的高效利用 |
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种品种 |
3.1.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地点 |
3.2.2 试验处理 |
3.2.3 甜瓜品质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2.5 甜瓜感病情况测定 |
3.2.6 屋顶与露地昼夜温差测定 |
3.3 试验设计 |
3.3.1 屋顶管道设计 |
3.3.2 屋顶管道养分浓度设定 |
3.3.3 浸种催芽 |
3.3.4 穴盘育苗 |
3.3.5 移栽定植 |
3.3.6 定植后管理 |
3.3.7 整枝坐果 |
3.3.8 病虫害防治 |
3.3.9 果实管理与采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果实性状比较 |
4.2 生育期比较 |
4.3 果实品质比较 |
4.4 屋顶管道栽培对甜瓜抗病性的影响 |
4.5 昼夜温差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西安秦岭北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陕西周至猕猴桃创新示范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农业景观发展与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
2.1 农业景观发展简述 |
2.1.1 农业景观概念 |
2.1.2 农业景观与美学关系 |
2.1.3 发展农业景观现代意义 |
2.2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原则 |
2.3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依据 |
2.4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目标 |
2.5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内容 |
2.6 北京地区优秀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案例分析 |
2.6.1 北京设施农业景观:“天润草莓园” |
2.6.2 北京果园农业景观:“名桃大观园” |
2.6.3 北京坡地农业景观:“油菜花海” |
2.6.4 北京园区农业景观:“百草园” |
3.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项目 |
3.1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概况 |
3.1.1 研究地区背景介绍 |
3.1.2 研究依据 |
3.2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方向 |
3.3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区规划 |
3.3.1 长安现代农业示范区 |
3.3.2 户县葡萄瓜菜产业区 |
3.3.3 周至猕猴桃产业区 |
3.3.4 蓝田山水生态农业区 |
4.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 |
4.1 陕西周至猕猴桃创新示范园 |
4.1.1 园区概况 |
4.1.2 园区布局 |
4.1.3 功能定位 |
4.1.4 建设概况 |
4.2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依据 |
4.3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2 突出产业特色 |
4.3.3 合理整合景观资源 |
4.4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4.1 整体性 |
4.4.2 有序相关性 |
4.4.3 动态性 |
4.4.4 最优化 |
4.5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4.5.1 明确问题 |
4.5.2 确定目标 |
4.5.3 方案收集 |
4.5.4 方案分析与优化 |
4.5.5 整体方案评价 |
4.6 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
4.6.1 尊重自然 |
4.6.2 因地制宜 |
4.6.3 满足功能 |
5.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5.1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发展 |
5.1.1 西安秦岭北麓地区基础概况 |
5.1.2 西安秦岭北麓农业景观类型规划发展类型 |
5.2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
5.3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必要性 |
5.4 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意义 |
5.4.1 保护生态环境 |
5.4.2 发展农村经济 |
5.4.3 促进城乡交流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甘肃黄河灌区马铃薯不同品种对连作逆境的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生产概况 |
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概况 |
1.1.2 中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1.2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干旱缺水和连作障碍问题 |
1.2.2 储藏和加工问题 |
1.2.3 脱毒种薯、专用品种选育和品种区划问题 |
1.3 植物连作障碍表现、原因及克服措施 |
1.3.1 植物连作障碍的表现 |
1.3.2 植物连作障碍发生原因 |
1.3.3 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连作逆境对 8 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茎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基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8 个品种植株高度的影响 |
2.2.2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8 个品种主茎粗度的影响 |
2.2.3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8 个品种总产及商品薯率的影响 |
2.2.4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8 个品种块茎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连作逆境下马铃薯不同品种的表现差异 |
2.3.2 马铃薯抗连作逆境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应用 |
第三章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5 个主栽品种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基地农化特性及供试材料 |
3.1.2 试验处理 |
3.1.3 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5 个品种植株高度的影响 |
3.2.2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5 个品种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3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5 个品种总产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
3.2.4 连作逆境对马铃薯 5 个品种干物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抗性品种‘大西洋’连作逆境下抗性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植株叶片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植株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植株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5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植株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品种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不同连作年限逆境对‘大西洋’植株生理特征的影响 |
4.3.3 从植株生理生态特性角度初步分析连作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制 |
第五章 轮作和连作下马铃薯根际土壤有机物 GC-MS 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土样和材料 |
5.1.2 试验处理 |
5.1.3 根系分泌物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轮作和连作马铃薯出苗期根际土壤有机物鉴定结果 |
5.2.2 轮作和连作马铃薯落花期根际土壤有机物鉴定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敏感品种‘夏波蒂’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供试试剂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5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2 外源酚酸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6.2.3 外源酚酸对马铃薯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6.2.4 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植株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连作逆境下钙对敏感品种‘费乌瑞它’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供试材料 |
7.1.3 试验设计 |
7.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7.1.5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氯化钙对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7.2.2 氯化钙对连作马铃薯幼苗根茎叶含水量的影响 |
7.2.3 氯化钙对连作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7.2.4 氯化钙对连作马铃薯幼苗叶片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7.2.5 氯化钙对连作和非连作马铃薯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2.6 氯化钙对连作和非连作马铃薯幼苗叶片O 2和 H2O2 产生速率的影响 |
7.2.7 氯化钙对连作和非连作马铃薯产量和块茎营养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混施腐殖酸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对连作‘大西洋’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基地及材料 |
8.1.2 试验处理及产量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连作逆境下腐殖酸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混施对‘大西洋’产量的影响 |
8.2.2 连作逆境下腐殖酸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混施对‘大西洋’经济效益的影响 |
8.3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豫北地区蛇瓜套种佛手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
1.1 蛇瓜品种选择 |
1.2 佛手瓜品种选择 |
2 育苗 |
2.1 蛇瓜育苗 |
2.2 佛手瓜育苗 |
3 合理套栽 |
4 定植后管理 |
4.1 蛇瓜管理 |
4.2 佛手瓜管理 |
5 病虫害防治 |
5.1 蛇瓜病虫害防治 |
5.2 佛手瓜病虫害防治 |
6 结语 |
四、辽北地区蛇瓜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及控释肥对河套蜜瓜土壤养分和生长的效应[D]. 郭雨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谢文娟. 广西大学, 2018(06)
- [3]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D]. 康德贤. 广西大学, 2018(06)
- [4]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农业公园规划研究[D]. 唐桂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对南方哈密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D]. 黎海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6]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西安秦岭北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陕西周至猕猴桃创新示范园为例[D]. 雷张珺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甘肃黄河灌区马铃薯不同品种对连作逆境的响应机理研究[D]. 沈宝云.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7)
- [9]野菜虽土 处处生金[J]. 桔梗.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3(04)
- [10]豫北地区蛇瓜套种佛手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J]. 李红伟,许蕊. 绿色科技,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