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16次理事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黄榆茜[1](2018)在《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研究 ——以H基金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放开民间资本注册基金会以来,我国的基金会进入了数量和规模上的快速增长时期,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但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基金会也暴露出了财务与信息不透明、专业性不足、效率低下等种种问题,甚至引发了行业信任危机。作为非营利组织中的上游组织,基金会掌握着较多社会财富与资源,其治理能力与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第三部门的整体发展和公信力的建立。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及一系列法规的修订,也将对包括基金会在内的慈善组织的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基金会应采用怎样的治理结构,方能最为有效地实现基金会使命与目标,是基金会治理中最为基本和核心的问题。对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的研究,是基金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对基金会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方式的改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为大量新办基金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本论文结合国内外在基金会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简要回顾我国基金会行业发展历程、现状,介绍目前国内非公募基金会几种典型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选取H基金会这一个案,基于基金会的公益产权特征,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访谈、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其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进而对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改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水平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重视内部治理结构构建、重视执行官角色、建立外部沟通体系、完善外部治理环境等。
徐纯[2](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指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3](2013)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三届五次理事会议召开》文中提出4月25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三届五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5名理事、理事代表,监事会成员出席会议。
刘春[4](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5](2011)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文中认为2009年1月5日协会和宁夏民政厅联合主办的"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会在银川举行。会议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贺兰县民政局等9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爱心2008——走进宁夏"公益活动自2005年9月启动,截至2008年年底,共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956名。1月6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四川社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带着保暖内衣、外套、鞋子等物资前往北川任家坪安置点开展慰问活动,将过冬物品送到"灾区爱心助养"的孩子手上。
张自宽[6](2009)在《与香港方心让先生交往纪实》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张自宽同志先后担任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司长,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创立和早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领导作用。在此期间,为了共同的责任、信念和追求,他与无私帮助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方心让教授交往多年,友情甚笃。日前,张自宽老司长撰文纪实,再现了学科创建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珍贵历史画面和鲜为人知的学科史料,并深情寄语大家为加快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令人为之感动和振奋。现将张司长撰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张自宽[7](2009)在《与香港方心让先生交往纪实》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张自宽同志先后担任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司长,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创立和早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为了共同的责任、信念和追求,与无私帮助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方心让教授交往多年,友情甚笃。日前,张自宽老司长撰文纪实,再现了学科创建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珍贵历史画面和鲜为人知的学科史料,并深情寄语大家为加快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令人为之感动和振奋。现将张司长撰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刘春湘[8](2006)在《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非营利组织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种种问题,非营利组织治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论文强调建构合理的治理结构,实现从公司治理向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延伸,打造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制度性基础。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是:(1)通过构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为中国第三部门的公信力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中国第三部门的规范化建设与健康发展;(2)为探索促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框架提供决策依据,推动非营利组织相关立法,改善非营利组织治理环境;(3)有助于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政府改革的深入。 本文结合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采取文献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非营利组织所蕴含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演变进行探讨,揭示了建构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制度背景。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语境基础,借鉴国外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经验提出相关的建议。 本论文在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治理理论,阐明了治理的涵义,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认为非营利组织治理涉及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有机结合,并进而运用四个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进一步阐明了非营利组织建构良好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本论文认为董事会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界定组织使命、监督组织运行、制订组织战略规划等职能,对组织绩效负有最终的责任。考察董事会治理作为非营利组织结构的核心和关
李淑琴[9](2003)在《中国残联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 7月2日,参加在爱尔兰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代表团凯旋返京,受到中国残联理事长郭建模、副理事长王智钧、中国特奥会主席阎明复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热烈欢迎。比赛中,中国代表团34名特奥运动员共获得19枚金牌、10枚银牌、3枚铜牌。7月4日,中国残联在京召开机关和直属单位防治非典工作表彰大会,中国残联理事长郭建模出席会议并为受表彰的先进党支部、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颁奖,副理事长、机关党委书记王成金主持会议。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防治非
艾诚[10](2003)在《福利基金会第二十次理事会在京召开》文中研究指明 2003年7月23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二十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形势下召开的。名誉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民盟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邓朴方和70多位基金会理事以及中国残联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16次理事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16次理事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研究 ——以H基金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非公募基金会 |
二、治理结构 |
三、公益产权 |
第二节 研究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基金会发展现状与治理结构类型 |
第一节 我国基金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我国现代基金会行业发展历程 |
二、我国基金会行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基金会治理结构初探 |
一、基金会治理结构构建的法理基础 |
二、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几种典型治理结构 |
第四章 H基金会治理结构分析 |
第一节 H基金会的成立背景与现状 |
一、H基金会的成立背景 |
二、H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H基金会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 |
一、决策机关:理事会 |
二、内部监督机关:监事 |
三、执行机关:秘书长及工作团队 |
第三节 H基金会的外部治理结构构建 |
一、基金会与政府主管部门关系的构建 |
二、基金会与捐赠人关系的构建 |
三、基金会与受益人关系的构建 |
四、基金会与合作方关系的构建 |
五、基金会对外信息公开平台的搭建 |
第四节 H基金会治理结构整体评析 |
第五章 当前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中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内部治理注重形式而缺乏实效和专业性 |
一、理事会功能缺位或错位 |
二、理监事构成较为单一 |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 |
四、执行官缺乏专业性 |
五、专业人才缺乏,职业通道狭窄 |
第二节 轻视外部治理,缺乏外部监督 |
一、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缺乏系统性重视 |
二、信息透明程度较低 |
三、缺乏有效的外部沟通渠道 |
第六章 完善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从源头上重视内部治理结构构建 |
一、合理设置理事会机构及实现功能区分 |
二、理监事成员的多样化 |
三、对理监事成员开展法律普及和公益倡导 |
四、重视执行官独立性,重视团队建设和共同成长 |
第二节 重视外部治理,优化外部治理环境 |
一、正确识别基金会的社会公共责任 |
二、倡导信息透明,打造沟通渠道 |
三、健全法律体系,优化政策环境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8)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非营利组织及其治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非营利组组织及其治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 |
第2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概述 |
2.1 治理与非营利组织治理 |
2.1.1 治理 |
2.1.2 非营利组织治理 |
2.1.3 非营利组织治理与非营利组织管理 |
2.2 非营利组织治理与治理结构 |
2.3 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基本框架 |
2.4 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资源依赖理论 |
2.4.3 产权理论 |
2.4.4 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历史溯源及表现形式 |
3.1 非营利组织的话语背景 |
3.2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
3.3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演变 |
3.4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表现形式 |
3.4.1 基于法律地位的表现形式 |
3.4.2 基于组织性质的表现形式 |
3.4.3 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营利组织董事会治理 |
4.1 董事会治理的理论依据 |
4.1.1 三权分立理论赋予董事会决策权 |
4.1.2 董事会是非营利组织委托-代理链条的核心环节 |
4.1.3 法人资产的人格化赋予董事会代表法人行使决策权 |
4.2 董事会的规范职能 |
4.3 董事与董事会 |
4.3.1 董事与董事会的法律地位 |
4.3.2 董事与董事会的产生 |
4.3.3 实际运作中的董事会类型 |
4.4 董事会的规模 |
4.5 董事会的运行机制 |
4.5.1 董事会会议 |
4.5.2 各种专业委员会 |
4.6 董事的义务—以英美法系为基础 |
4.6.1 注意义务 |
4.6.2 忠实义务 |
4.6.3 顺从义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营利组织监事会监督 |
5.1 监事会监督的理论依据 |
5.1.1 权力制衡理论赋予监事会监督权力 |
5.1.2 降低代理成本是监事会制度的目的所在 |
5.1.3 监事会监督权的行使以法人准公共产权为基础 |
5.2 非营利组织监事会设置的任意性探讨 |
5.3 非营利监事会的规范职能 |
5.3.1 上下级型治理结构下监事会的职能 |
5.3.2 平行型治理结构下的监事会的职能 |
5.4 非营利监事会的基本原则 |
5.5 非营利监事会概述 |
5.5.1 监事的任免 |
5.5.2 监事的资格 |
5.5.3 监事的数目 |
5.5.4 监事会的议事规则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营利组织政府监管 |
6.1 “许可制”“放任制”或“部分许可制”?—政府监管的逻辑 |
6.2 部分许可制—以美国的监管制度为例 |
6.2.1 登记与税收监管 |
6.2.2 首席检察官的监管 |
6.2.3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监管 |
6.2.4 报告与披露制度 |
6.3 比较与借鉴—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制度 |
6.3.1 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制度的缘起 |
6.3.2 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制度框架 |
6.3.3 中国政府监管制度的特征 |
6.3.4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监管制度的缺陷 |
6.4 重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监管制度的设想 |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监督 |
7.1 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权限 |
7.1.1 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
7.1.2 捐助人监督 |
7.1.3 受益人监督 |
7.1.4 社会公众监督 |
7.2 利益相关者监督有效性的条件 |
7.2.1 完善的信息披露 |
7.2.2 大众媒体监督 |
7.2.3 独立第三方评估 |
7.3 我国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监督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8章 C基金会治理——个案分析 |
8.1 C基金会的基本概况 |
8.1.1 历史扫描 |
8.1.2 组织宗旨 |
8.1.3 主要项目 |
8.1.4 资金来源 |
8.2 C基金会的治理结构 |
8.2.1 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会回顾 |
8.2.2 第四届理事会分析(2004年11月至今) |
8.2.3 C基金会监事的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16次理事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公募基金会治理结构研究 ——以H基金会为例[D]. 黄榆茜.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三届五次理事会议召开[J].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中国残疾人, 2013(05)
- [4]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5]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A].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 2011
- [6]与香港方心让先生交往纪实[J]. 张自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06)
- [7]与香港方心让先生交往纪实[J]. 张自宽. 中国康复, 2009(01)
- [8]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D]. 刘春湘. 中南大学, 2006(01)
- [9]中国残联大事记[J]. 李淑琴. 中国残疾人, 2003(11)
- [10]福利基金会第二十次理事会在京召开[J]. 艾诚. 中国残疾人, 2003(10)
标签:社会组织论文;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