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椎侧弯矫正最好始于儿童期(论文文献综述)
郭瑞芃[1](2020)在《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论文分为跟踪研究和干预研究两部分。跟踪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皖、湘、苏3校三年级小学生在三、四、五年级时的脊柱姿态不良情况、脊柱胸段和腰段形态及其活动度的变化,以探讨脊柱侧弯高发年龄段之前的脊柱健康状况及其生长发育特点;干预研究是基于跟踪研究前2年测试数据发现研究对象的脊柱健康变差的基础,另选北京1所学校四年级小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脊柱异常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运动干预,以探索脊柱健康促进的有效运动干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以安徽、湖南、江苏3所学校的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符合年龄范围且3年连续参与测试者共计448人(男-233人,女-215人),采用直立位检查、FBT(forward bending test,站位+坐位Adams前屈试验)+ATR(angle of trunk rotation,躯干旋转角)、Spinal Mouse三种方法,对其进行脊柱健康跟踪筛查;研究二以北京1所学校四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脊柱形态异常的30人(男-15人,女-15人)进行12周的针对性脊柱健康运动干预(3次/周,60分钟/次),采用上述筛查方法在干预前后对其进行脊柱健康筛查。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描述性统计数据;重复测量方差比较三年之间以及干预前后的差异;单样本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种百分率的显着性差异;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其相关性,当p<0.05时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脊柱姿态不良率在所跟踪的3次测试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跟踪第1年时的姿态不良率最高;其中高低肩率从基线到跟踪第2年分别由42.2%上升到66.5%再下降到32.1%,双肩胛下角不齐率则由48.7%上升到78.8%再下降到39.5%(p<0.05);前2年女生姿态不良率显着低于男生,但跟踪第2年时显着高于男生(p<0.05)。2.疑似脊柱侧弯风险Ⅰ、Ⅱ级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分别由34.8%下降到17.9%再降到5.1%和5.6%下降到2.2%再降到1.6%(p<0.05);跟踪第2年时女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显着高于男生(p<0.05);脊柱腰段ATR整体上高于胸段,且腰段左高居多,而胸段右高居多。3.3年间脊柱曲度整体上降低,其中胸椎后凸角(TKA)逐年下降(p<0.05);脊柱矢状面部分节段的椎间角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着小于女生(p<0.05)。4.3年间脊柱最大屈曲至最大伸展位的胸、腰椎及总活动度整体上呈升高趋势(p<0.05),腰椎活动度大于胸椎;但男生脊柱活动度呈降低趋势,而女生脊柱活动度升高(p<0.05);男生胸椎活动度大于女生,女生腰椎和总活动度在跟踪第1年后超过男生;3年间脊柱活动度异常率整体上逐年下降,分别为8.6%、5.7%、5.0%(p<0.05),男生虽呈下降趋势但异常率仍高于女生(p<0.05)。5.整体上ATR与身高、体重、BMI、肌肉重量呈弱负相关,高体重与正常体重组ATR与体脂率呈弱正相关,高体重组的双侧腰凹不对称率与身高、体重、BMI、体脂率、肌肉重量呈弱正相关(p<0.05);高低肩、双肩胛下角不齐、双侧腰凹不对称相互间呈中等正相关(p<0.05)。6.运动干预三个月后,高低肩率、双肩胛下角不齐率、疑似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TKA显着降低(p<0.05);LLA、胸椎以及脊柱总活动度显着增加(p<0.05),且男生LLA和脊柱胸椎活动度增加(p<0.05)。研究结论1.约40%的三到五年级小学生存在脊柱姿态不良问题,且四年级脊柱姿态不良率最高,女生脊柱姿态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男生。2.三到五年级小学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逐年降低,但腰段侧弯风险高于胸段,且胸段偏右弯、腰段偏左弯可能性大,女生脊柱侧弯风险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男生。3.三到五年级小学生因胸椎曲度减少引起脊柱矢状面曲度降低,女生脊柱矢状面曲度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超过男生;女生腰椎和脊柱总活动度超过男生,但男生胸椎活动度及腰椎活动度异常率高于女生。4.肌肉重量小以及超重/肥胖学生的脊柱侧弯风险可能性更高,不同部位的姿态不良存在相互代偿关系。5.三个月针对四年级小学生脊柱健康的一般运动干预产生了较好的改善效果,表明早期脊柱健康干预具有必要性。
许朝君[2](2020)在《斜外侧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椎间融合术(O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OLIF组),21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采用腰痛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4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像学参数采用用腰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椎间盘高度(DH)评估。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OLIF组平均(21.68±5.70)月,PLIF组平均(26.52±5.85)月。O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比PLIF组短(P<0.05)。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OLIF组较PLIF组在术后7天和3个月时降低更明显(P<0.05),但在最后一次随访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VA)、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椎间隙高度(DH)均明显改善(P<0.05)。OLIF组在任何随访时间点均比PLIF组具有更高的椎间高度(DH)、更小的Cobb角和更大的腰椎前凸角(LL)(P<0.05)。但两组在任何随访时间点的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VA)、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LIF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7.62%)略高于OLIF组(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1,P=0.165)。但是PLIF组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LIF组(Fisher,P=0.026)。结论1.两组患者均取得理想疗效,但与PLIF技术相比,OLIF技术可以获得更大的腰椎前凸角、更高的椎间高度、更小的腰椎Cobb角。2.OLIF技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少等特点,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李娴都[3](201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形态失衡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目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治疗重点是如何减小侧弯角度,而脊柱侧弯所导致的躯干局部或整体形态失衡问题往往被忽视。本次研究关注AIS患者冠状面肩部、骨盆失衡情况,以及矢状面胸、腰椎曲度和骨盆位置形态的变化,总结AIS患者冠状面及矢状面形态失衡特征,并研究侧弯畸形与躯干局部或整体形态失衡之间的影响机制。观察康复治疗前后冠、矢状面形态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AIS的康复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AIS患者30例,拍摄干预前全脊柱X线片。在正位片上测量Cobb角、锁骨角(CA)、冠状位骨盆倾斜角(PO)和冠状位骶骨倾斜角(SO),并统计冠状面躯干偏移(TS)情况;在侧位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以及T1骨盆角(TPA),并统计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情况。根据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n=14)和观察组(n=16),实验组进行5个月康复治疗后,全体受试者二次拍摄全脊柱X线片,比较实验前后组间及组内各测量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AIS的康复治疗效果。研究结果:1.受试者冠状面肩失衡率为66.67%,骨盆失衡率73.33%;腰弯型、胸腰弯型及双弯型患者的SO显着大于胸弯型(p<0.01)。2.Cobb角与SO低度正相关(r=0.467,p<0.01)。3.躯干冠状面失衡率为60%,其中94.4%的患者躯干偏移方向与脊柱侧弯方向一致,偏移组的Cobb角(p<0.05)和SO(p<0.01)大于平衡组。4.AIS患者TK低于正常青少年,TK与Cobb角呈中度负相关(r=-0.606,p<0.01);胸弯型和腰弯型患者的LL较胸腰弯型、双弯型及正常人群显着减小(p<0.05)。5.AIS患者PI、SS显着增加(p<0.01),胸腰弯型PT显着减小(p<0.05)。6.脊柱倾斜率达66.67%,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脊柱后倾。7.康复治疗后冠状面Cobb角、CA、PO、SO显着减小(p<0.01),矢状面TPA显着增加(p<0.01);躯干冠状面偏移率下降50%,脊柱矢状面倾斜率下降42.86%。研究结论:1.AIS患者大多存在冠状面肩失衡及骨盆倾斜问题,Cobb角、SO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躯干偏移,躯干偏移方向受脊柱侧弯(主弯)方向影响较大。2.AIS患者侧弯畸形越严重,胸椎曲度减小越明显;部分患者腰椎曲度减小,而骶骨倾斜角代偿性增加。多数患者表现为骨盆前倾,脊柱后倾的躯干矢状面代偿形态。3.5个月康复治疗后,患者Cobb角平均下降10°左右,胸椎节段侧弯畸形矫正的难度更大、所需时间更长。4.冠状面上高低肩及骨盆倾斜等不良姿态明显改善,矢状面上骨盆前倾和脊柱后倾姿态的改善较为显着,而胸腰椎曲度的变化较小。5.AIS患者脊柱冠状面畸形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矢状面。
胡明燕[4](2018)在《维持健康坐姿的中小学生坐具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通过相关新闻报道和文献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的中小学生存在着很严重的坐姿不健康的问题。当人体长期处于不健康的坐姿状态时,就会引发肌肉的不平衡并且使腰椎偏离正常的生理弯曲,引发脊椎侧弯,驼背,近视等问题。本课题主要针对放在教室座椅上面的坐具的创新设计为研究。就目前对学生的健康坐姿的相关研究来说,对于教室座椅的附件设计的研究是空缺的,坐具的使用,可以维持中小学生健康的坐姿,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本论文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前人对坐姿理论、解剖学、脊椎生物力学、人机工程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且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本课题中坐具设计的理论支撑。走访周边学校调研采集资料,展开实地调研。归纳分析了中小学生课堂不健康坐姿的表现,对学生在坐姿状态下的相关部位进行测量总结。研究了坐姿的生理因素及其最优坐姿的人体参数,进而得出坐具的功能人机尺寸及设计原则。利用产品的曲面人机工程学设计,对坐具的设计方案进行逐步推演并且做出原型机进行初步验证,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再次进行精度比较高的产品打样,再次通过压力分布测试实验客观的评价方法与被试学生的主观量表评价进行对比实验验证,验证长时间下此坐具的形态设计对维持中小学生健康坐姿的有效性。本课题对坐具的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实验验证完以后,分析实验结果和被试的主观量表评价,对坐具的设计进行评价,指出坐具设计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对坐具设计改良设计的方案提出建议,对于迫切需要改善学生不健康坐姿问题的家长来说,此坐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对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
吴靖国[5](2011)在《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头针治疗组、单纯颅骶疗法治疗组、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组。单纯头针组患者接受单纯头针治疗,单纯颅骶疗法患者接受单纯颅骶疗法治疗,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组患者接受头针配合颅骶疗法的综合治疗。每周2次,治疗4周为一观察周期。治疗结束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和头痛积分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结果:三组比较,疗效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头针、颅骶和综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积分均有了显着下降(P<0.001),而且每一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了显着下降(P<0.001)。统计处理结果进一步表明,与颅骶法相比头针和综合法更能显着地降低头痛总分(P<0.05),而头针和综合法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其他指标,如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等等,个疗法之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单纯头针、单纯颅骶疗法以及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症疗效肯定。比较表明,头针和综合疗法降低头痛总分方面相对突出。
二、脊椎侧弯矫正最好始于儿童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椎侧弯矫正最好始于儿童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普查面临的问题 |
2.2 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异常分类 |
2.2.1 矢状面曲度异常 |
2.2.1.1 颈椎曲度异常 |
2.2.1.2 胸椎曲度异常 |
2.2.1.3 腰椎曲度异常 |
2.2.2 冠状面曲度异常 |
2.3 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的危害 |
2.3.1 颈肩痛 |
2.3.2 腰背痛 |
2.3.3 多种并发疾病 |
2.3.4 心理问题 |
2.4 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的病因理论 |
2.4.1 青少年脊柱异常风险因素 |
2.4.2 脊柱异常经典病因学理论 |
2.4.2.1 生物力学理论 |
2.4.2.2 神经肌肉学理论 |
2.4.2.3 遗传学理论 |
2.4.2.4 环境诱发因素 |
2.4.2.5 激素因素 |
2.5 儿童青少年脊柱筛查方法体系研究现状 |
2.5.1 一般检查/直立位检查的方式方法 |
2.5.1.1 直立位检查 |
2.5.1.2 FBT+ATR |
2.5.2 专业设备检查的方式方法 |
2.5.2.1 X射线 |
2.5.2.2 CT检查 |
2.5.2.3 MRI检测 |
2.5.2.4 超声成像法 |
2.5.2.5 红外热成像法 |
2.5.2.6 表面形貌法 |
2.5.2.7 传感器测量法 |
2.5.2.8 人工智能 |
2.5.3 脊柱异常普查的国内外研究 |
2.6 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
2.6.1 手术治疗 |
2.6.2 支具治疗 |
2.6.3 物理治疗 |
2.6.4 运动疗法 |
2.6.4.1 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脊柱形态的影响 |
2.6.4.2 一般运动疗法 |
2.6.4.3 特定性运动疗法(PSE) |
2.7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一·跟踪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主要测量器材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研究结果 |
3.6.1 身体形态变化情况 |
3.6.2 姿态不良筛查结果 |
3.6.3 FBT+ATR筛查结果 |
3.6.4 Spinal Mouse筛查结果 |
3.6.4.1 脊柱矢状面曲度筛查结果 |
3.6.4.2 脊柱矢状面曲度异常率筛查结果 |
3.6.4.3 脊柱矢状面ROM筛查结果 |
3.6.4.4 腰椎矢状面ROM异常率筛查结果 |
3.6.5 脊柱指标与身体形态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
3.7 分析讨论 |
3.7.1 脊柱健康状况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1 脊柱姿态不良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2 脊柱侧弯风险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3 脊柱矢状面形态及功能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3.7.1.3.1 曲度变化情况 |
3.7.1.3.2 ROM变化情况 |
3.7.2 脊柱健康的形态学特征 |
3.8 小结 |
第4章 研究二·干预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主要测量器材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处理 |
4.5 统计学分析 |
4.6 研究结果 |
4.6.1 身体形态变化情况 |
4.6.2 姿态不良干预前后结果 |
4.6.3 FBT+ATR指标干预前后结果 |
4.6.4 Spinal Mouse指标干预前后结果 |
4.6.4.1 脊柱矢状面曲度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2 矢状面曲度异常率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3 脊柱矢状面ROM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6.4.4 腰椎矢状面ROM异常率干预前后变化情况 |
4.7 分析讨论 |
4.8 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材料 |
(2)斜外侧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形态失衡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背景 |
1.1.2 假设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脊柱侧弯概述 |
2.1.1 脊柱侧弯的定义 |
2.1.2 脊柱侧弯的分类与分型 |
2.1.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流行病学研究 |
2.1.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
2.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像学研究现状 |
2.2.1 影像学检查在脊柱侧弯诊断评估中的应用 |
2.2.2 躯干形态失衡的影像学指标研究现状 |
2.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手术治疗 |
2.3.2 支具治疗 |
2.3.3 康复治疗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分型标准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3.2.4 技术路线 |
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 |
4.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冠状面形态失衡 |
4.1.1 肩部及骨盆冠状面失衡情况 |
4.1.2 不同侧弯分型的冠状面参数比较 |
4.1.3 侧弯畸形与冠状面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4 躯干冠状面偏移情况 |
4.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矢状面形态失衡 |
4.2.1 胸腰椎矢状面曲度 |
4.2.2 骨盆矢状面参数 |
4.2.3 胸腰椎曲度与骨盆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4 侧弯畸形与脊柱-骨盆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5 脊柱矢状面倾斜情况 |
4.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治疗效果 |
4.3.1 冠状面失衡的康复治疗效果 |
4.3.2 矢状面失衡的康复治疗效果 |
5 研究分析与讨论 |
5.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冠状面形态特征 |
5.1.1 AIS肩部冠状面失衡 |
5.1.2 AIS骨盆冠状面失衡 |
5.1.3 AIS躯干冠状面偏移 |
5.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矢状面形态特征 |
5.2.1 AIS胸腰椎矢状面曲度 |
5.2.2 AIS骨盆矢状面形态特征 |
5.2.3 AIS脊柱矢状面倾斜 |
5.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
5.3.1 AIS躯干冠状面失衡的康复治疗效果 |
5.3.2 躯干矢状面失衡的康复治疗效果 |
5.3.3 AIS躯干形态康复的意义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冠状面形态特征 |
6.1.2 矢状面形态特征 |
6.1.3 康复治疗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2.1 科研方面的建议 |
6.2.2 AIS康复治疗方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维持健康坐姿的中小学生坐具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新时代下中小学生的坐姿问题 |
1.3.2 中小学生脊椎健康问题现状 |
1.3.3 中小学生桌椅产品现状 |
1.3.4 有关坐姿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5 有关座椅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章节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坐姿相关的人体生理学及生物力学基础 |
2.1 坐姿原理 |
2.2 脊椎与坐姿的生理学分析 |
2.2.1 脊柱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 |
2.2.2 坐姿与脊椎的关系 |
2.2.3 椎间盘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 |
2.3 骨盆与坐骨结节 |
2.4 坐姿下的体压分布 |
2.4.1 坐姿压力分布和人体的关系 |
2.4.2 健康坐姿的压力分布 |
2.5 躯干肌肉 |
2.6 国内外人体最优坐姿研究成果 |
2.6.1 人机工程学座椅分析 |
2.6.2 国内外健康坐姿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维持健康坐姿的中小学生坐具概念设计 |
3.1 中小学生课堂坐姿调研 |
3.1.1 坐姿行为调研 |
3.1.2 学生不健康坐姿总结分析 |
3.1.3 学生坐姿相关尺寸测量 |
3.2 坐具设计原则研究 |
3.2.1 坐具功能设计的一般原则总结 |
3.2.2 坐具设计相关参数标准 |
3.3 中小学生坐具概念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维持健康坐姿的中小学生坐具形态设计与推演 |
4.1 坐具形态推演 |
4.2 坐具初步设计方案一 |
4.2.1 三款坐垫的坐压验证试验 |
4.2.2 A款坐垫配合靠垫的压力分布实验 |
4.3 坐具初步设计方案二 |
4.4 坐具设计方案三--原型机一 |
4.5 坐具设计方案四--原型机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坐具产品形态实验验证 |
5.1 实验目标 |
5.2 坐具接触面的压力分布实验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内容设计 |
5.2.4 实验设备 |
5.2.5 实验过程 |
5.2.6 实验数据收集及分析 |
5.3 学生的主观量表评价与分析 |
5.4 实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产品评价与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已录用和发表的论文 |
(5)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方法 |
4 观察结果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偏头痛简介 |
2 颅骶疗法(CRANIOSACRALTHERAPY)简介 |
3 头针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四、脊椎侧弯矫正最好始于儿童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部分城市三年级小学生的脊柱健康跟踪研究及运动干预效果初探[D]. 郭瑞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0(08)
- [2]斜外侧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D]. 许朝君. 郑州大学, 2020(02)
- [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躯干形态失衡与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D]. 李娴都.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9)
- [4]维持健康坐姿的中小学生坐具创新设计研究[D]. 胡明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5]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 吴靖国.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