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城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宣晟[1](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姚振中[2](2021)在《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既面临着灾害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经济衰退、城市病等冲击,又受到人口数量和素质、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城市韧性注重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面临的各种扰动和冲击。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出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出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韧性值从2006年的0.1578上升到2018年的0.7702,年均增长率为14.12%,从低韧性发展为较高韧性水平。其中,各子系统韧性变化不尽相同,社会韧性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7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韧性在时间变化上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研究期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状态,仅有小幅升高,从0.1155上升到0.1607。2011年是城市韧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和社会系统,之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贡献率逐渐提升并超过生态系统,成为城市韧性的主要助力。(2)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按提升效率高低依次排列为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晋南地区,晋中市提升最快,运城市相对较慢,分别提升了0.7018和0.4645。在经济系统韧性提升上,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城市提升最多,临汾市提升最小。在社会系统方面,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朔州市提升最少。在生态系统韧性方面,晋中地区和晋北地区相当,晋南地区提升较慢,其中晋城市相较于2006年出现了下降。(3)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山西省城市韧性发展整体上从严重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从0.168上升到0.496。到2018年,各区域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中市最高,朔州市最低,耦合协调度值分别为0.516和0.479。在城市韧性发展过程中,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布趋向均匀,向着高质量协同发展转变。(4)根据障碍度诊断,到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用水量、全社会用电量、污水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主要集中在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方面,其障碍度之和达到70.14%。在经济系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为主要障碍因素,而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韧性的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各系统协调发展。
王佳璐[3](2021)在《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经济必须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但生态、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增加,成为中国实现发展转型的障碍,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合理供给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幅员广阔,发展基础差异显着,目前依然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环境污染压力大、经济发展生态效益低等突出问题,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认识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深入探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的障碍与影响因素,有利于识别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黄河流域实现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本文以黄河流域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原则从“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绿色治理”四个角度构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对2008-20171年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指数进行分解,对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演化、发展障碍、耦合协调以及收敛性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样本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费舍尔组间检验模型对影响因素及系数差异进行检验,最后从统筹区域发展、缓解区域差异、加快产业升级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马太效应与路径依赖特征显着,省会城市发展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城市,而以传统原料加工、采掘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持续集中于绿色发展低水平;(2)黄河流域区域发展差异显着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下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协调程度显着高于上游地区,其中绿色福利、绿色增长是导致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3)黄河流域重点城市群绿色发展呈现出东部城市群优于西部的特征,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对宁夏沿黄城市群造成最大发展障碍,绿色治理对晋中城市群造成最大发展障碍;(4)人均GDP、科教支出、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森林覆盖率对黄河流域、城市群、上中游地区样本产生总体表现为显着性存在差异的正向影响,人口密度总体表现为显着性存在差异的负向影响;(5)上游-中游样本第二产业系数差异一般显着,上游-下游、中游-下游样本人均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森林覆盖率系数存在显着差异。
陈璇璇,张旖旎,刘莉,汪丽娜[4](2020)在《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陕晋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水资源条件-用水情况"、"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和"用水情况-社会经济"方面,评价2017年陕西和山西省各市水资源产出效率。【方法】选取反映水资源条件、用水情况和经济状况的4项、6项和5项指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SE-DEA),选取资源型缺水的陕晋两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各地级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水资源条件的用水产出情况,仅西安、太原、咸阳、渭南和运城市有效;水资源条件的经济产出,有效的城市仅占14.29%;用水情况的经济产出显示仅商洛和安康市不理想,其余19个城市均DEA有效。陕西省和山西省在水资源条件受限、水资源条件产出和水资源条件经济产出整体效率不高的情况下,用水情况的经济产出较为理想。【结论】通过调整地下水资源量投入的配置方式,可以提高水资源条件产出和水资源条件经济产出的有效性;优化城镇公共用水量和第一产业结构,可分别提高水资源条件产出和水资源条件经济产出的有效性。
李竹青[5](2020)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紧缺的水资源以及严峻的水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因此更应结合工业用水及工业经济二者的发展关系,着重考察工业用水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分析其内在节水潜力特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建议。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新成立的第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群,同时也正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迫切需要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陕西、山西以及甘肃三省也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利用及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政策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降耗的任务仍较为艰巨。因此对其11个城市进行工业经济以及水资源环境中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水资源环境现状、工业用水效率及工业节水潜力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脱钩模型对工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CED指数及Tapio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绝大多数城市两者之间呈现相对脱钩关系,但各城市脱钩程度有所差异。表明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未达到平衡,存在水资源浪费、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现象。其次,论文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05-2016年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考虑工业废水即非期望产出影响,结合工业用水生产阶段及污水治理两阶段,测算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历年工业用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网络效率较低,且绝大部分城市生产阶段效率水平较治理阶段水平高,考虑工业水污染影响的工业用水效率值普遍较低,生产阶段及治理阶段效率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且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工业用水仍处在“重生产、轻治理”阶段,具备较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本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潜力开展研究。分析并形成一套较合理的节水潜力的计算标准,将工业节水潜力分成现实和未来两个部分,现实部分采用定额比较法计算,而未来部分利用灰色预测法计算,分别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节水潜力类型的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存在环境壁垒,各个城市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商洛、庆阳及天水是现实及未来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降耗的重点考核城市,预测节水潜力仍与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要求有一定距离。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和节水潜力值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科技进步、产业集聚、水资源市场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今后进一步工业节水降耗提出政策建议。
蔡梓萱[6](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6年的53%,而2016部平均年中国西城镇化率仅为47%。2016年以来,中国开始积极培育和建设城市群,在西部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共4个城市群来加速推动西部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群不是由行政划分的、简单的地域组合,而是政府综合跨区域优势而确定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不仅是中西部省份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而且关系到跨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标的战略全局。探索性地从生态足迹方法的核心体系去评价描述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再利用LMDI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为建立城市群生态监测体系奠定基础,而且将为推动以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带动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子,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样本,以2005—2017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在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系数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并采用足迹深度与广度指标探讨资本流量消耗与资本存量占用程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49.55%,人均生态承载力平缓波动,导致人均生态赤字增加了1.44倍。(2)关中平原城市群EPI较高,生态经济协调性差,2005年以来长期处于“完全不安全”的6级水平。(3)3D生态足迹的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需要4.44倍的区域面积才能江中其资源消耗程度,对存量资本的消耗速度是对流量资本占用速度的4.76倍。(4)在各驱动因素中,以结构因素影响最为显着且以促进作用为主,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以抑制作用为主。(5)四种因素中,经济因素的贡献比例最大,达到123.14%。为此,提出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控制大气污染源头、强化土地功能分区的建议。通过定量分析生态安全水平因素同各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解,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等对策建议,为提高城市群应对生态变化的韧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璞[7](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李渊[8](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李哲[9](2020)在《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文中指出极端干旱是指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严重的干旱灾害事件。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例如明末崇祯大旱和清光绪初年大旱。旱灾不仅会对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导致饥荒遍野,因旱致死导致人口减少,更严重者会导致社会动荡。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发生连季、连年性的大范围极端干旱事件概率预计将进一步增大。当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应对大范围、长历时极端干旱事件的相关抗旱法规、规划、标准以及政策。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一旦发生类似历史时期的极端干旱事件,将对我国粮食、饮水和生态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因而,研究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对于应对现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巨灾风险,提前制定防灾备灾战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本研究通过引入基于湿润区分层假设的Green-Ampt改进方法(以下称为“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和大尺度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VIC(以下简称“VIC模型”),探讨了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方法以及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方法,并以清光绪初年(1875~1879年)山西大旱为例,重建了该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径流和土壤水序列,进而从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土壤干旱等角度复原了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全景视图。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方法。基于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现代实测土壤水分、气象水文及土壤植被等数据资料,从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的可行性分析入手,介绍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原理、计算公式及模型适用性分析,论述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方法。引入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IC,构建陆面水文模拟框架。以重建的降水序列为输入,论述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方法。基于重建降水、径流及土壤水序列,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径流距平百分率和土壤水百分位等干旱指数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全方位分析历史典型大旱期间山西省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土壤干旱的时空演变过程。(2)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降水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山西省1875~1879年连续五年发生严重干旱,其中1875~1877年为极端干旱年,出现全省性特大干旱等级,年降雨距平百分率分别为:-65%、-64%、-70%;1878年干旱程度较轻,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严重;与1878年相比,1879年旱情加重,中部和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严重,出现大范围特大干旱等级。1875~1879年季节性连旱严重,其中1875年为夏秋冬连旱,1876~1877年为夏秋连旱,1879年为春夏秋连旱。(3)基于VIC模型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径流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875~1879年连续五年出现大范围、连续性重旱与特旱,逐年平均年径流深分别为11.38、11.58、9.88、29.79和19.10mm,径流距平百分率分别为-84%,-85%、-87%、-61%、-74%。1875~1877年发生严重程度干旱,全省受旱面积超过95%,其中以1877年最为严重,山西全省均达到了重度干旱等级,1878~1879年干旱程度减轻。历史连续五年大旱期间,山西全境径流普遍减少80%,境内所有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均不超过30mm,尤其北部地区水文干旱严重,径流深均在10mm以下。(4)基于VIC模型定量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省1875~1879年土壤水序列,分析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土壤干旱时空演变过程。总体上,1875~1879年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各月份均呈现明显的土壤干旱状况,其中1875年、1876年和1877年的干旱尤为严重,尤其在1877年的冬春季节,山西全省近90%以上的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南部地区更是达到极端干旱等级。与1877年相比,1878~1879年干旱程度相对较为缓和,干旱覆盖范围也相应地缩小。本文研究了基于清宫档案雨雪分寸资料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方法,对当前认识历史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应对现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巨灾风险,提前制定防灾备灾战略及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裴璐[10](2020)在《社会变迁视角下山西新绛传统村落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光村、西庄村、泉掌村为例》文中认为民俗学关注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而传统村落正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主要场所,对于传统村落多角度的关注正是民俗学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主题正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的发展变迁。新绛传统村落中手工艺的发展变迁,是新绛区域文化的写照。现代社会正处在发展变迁的重要阶段,各个区域都面临着全面而深入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手工艺在生产方式、工艺流程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新绛传统村落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多形成了农耕经济与半工半农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手工艺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中并不占主导,但这并不代表对手工艺的研究毫无必要,相反,传统手工艺往往都是从村落形成的伊始就已经存在,更加说明了探析手工艺发展变迁过程的必要性。本文是基于传统手工艺中所保留的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征,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新绛的光村、西庄村、泉掌村等三个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论文主要从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思考入手,明确研究对象以及相关理论观点,同时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目的及价值。首先,对新绛传统村落手工艺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状况进行了概述,介绍光村、西庄、泉掌三个传统村落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时,基于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分析论述新绛传统村落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过程,从而推动对新绛地区传统村落代表性手工艺发展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对光村澄泥砚、西庄石雕、泉掌布老虎等手工艺的历史传承、工艺流程等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手工艺传承因素的系统性的认识和剖析,在深化认识新绛手工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手工艺的区域性变化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与手工艺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运城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内涵研究 |
1.2.2 测度与评估 |
1.2.3 韧性提升策略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韧性理论 |
2.2 “人-地”复合系统 |
2.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山西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 |
3.2.1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框架 |
3.3 模型方法 |
3.3.1 熵值法 |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障碍度模型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估分析 |
4.1 山西省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1.1 山西省整体韧性演化分析 |
4.1.2 分区域(市)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2 山西省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山西省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分区域(市)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
5.1 山西省城市韧性障碍因素诊断 |
5.1.1 山西省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2 山西省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1.3 各地市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4 各地市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2 城市韧性提升对策 |
5.2.1 经济韧性提升路径 |
5.2.2 社会韧性提升路径 |
5.2.3 生态韧性提升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3)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 生态效益理论 |
2.4 绿色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3.1.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研究 |
3.1.2 绿色发展测度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3.2.1 绿色发展理念辨析研究 |
3.2.2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
3.2.3 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3.2.4 区域绿色发展研究 |
3.3 文献述评 |
第四章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
4.1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测度方法 |
4.2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4.3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
4.3.1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整体分析 |
4.3.2 黄河流域城市区域绿色发展分析 |
4.3.3 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发展分析 |
第五章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选取 |
5.2 模型构建与评估 |
5.2.1 面板模型建立 |
5.2.2 面板模型评估 |
5.3 实证检验 |
5.3.1 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
5.3.2 组间差异检验——费舍尔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突出绿色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
6.2.2 加强不同区域城市交流,推动城市发展均衡 |
6.2.3 突出发展重点产业,统筹区域协调有序发展 |
6.2.4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2.5 提高科教投入,发挥人力资本的引领作用 |
6.2.6 加强东西部合作,发挥核心城市群带动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陕晋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评价模型的构建 |
1.1 超效率DEA |
1.2 指标的选取 |
2.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
2.2 区域水资源条件下的用水产出效率评价 |
2.3 区域水资源条件下的经济效率产出评价 |
2.4 用水情况的经济效率产出评价 |
3 结论 |
(5)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工业用水效率 |
2.1.3 关中平原城市群 |
2.2 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2.3 工业用水效率评价 |
2.3.1 工业用水效率指标选取 |
2.3.2 用水效率的模型方法选择 |
2.3.3 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 |
2.4 工业节水评价 |
2.5 研究评述 |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现状 |
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现状 |
3.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比率 |
3.4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脱钩关系 |
3.4.1 OECD脱钩模型 |
3.4.2 Tapio脱钩模型 |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1 网络SBM-DEA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工业用水效率测算 |
4.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工业用水效率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
5.1 工业节水潜力测算方法 |
5.1.1 定额比较法 |
5.1.2 灰色系统预测 |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工业用水预测 |
5.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3 分析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脱钩关系计算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 |
2.2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
2.3 LMDI模型研究进展 |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特征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足迹模型及改进 |
4.1 生态足迹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
4.1.1 生态足迹 |
4.1.2 生态承载力 |
4.1.3 均衡因子 |
4.1.4 产量因子 |
4.2 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 |
4.2.1 增加水资源账户 |
4.2.2 考虑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力 |
4.2.3 生物资源账户的细分 |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相关参数来源及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 |
5.1 用于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指标构建 |
5.1.1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
5.1.2 生态压力指数与安全等级 |
5.1.3 生态经济协调系数 |
5.1.4 足迹深度与广度 |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测算结果分析 |
5.2.1 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5.2.2 生态安全水平等级评估 |
5.2.3 足迹深度与广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LMDI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6.1 LMDI模型的简介 |
6.1.1 Divisia迪氏指数法 |
6.1.2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 |
6.2 LMDI模型的依据与构建 |
6.2.1 模型依据—Kaya公式 |
6.2.2 LMDI—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
6.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2.5 研究进展评述 |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环境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 |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8)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4 生态风险评价 |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1.5 健康风险评价 |
1.5.1 健康风险评价 |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3 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 讨论 |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
3.2.4 健康风险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
4.2.3 健康风险评价 |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1.3 样品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
6.3 讨论 |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旱涝序列重建研究进展 |
1.2.2 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研究进展 |
1.2.3 降雨入渗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水资源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历史典型场次极端干旱事件 |
2.2 研究区数据 |
2.2.1 清宫雨雪分寸档案 |
2.2.2 土壤含水量 |
2.2.3 气象水文数据 |
2.2.4 土壤植被与地面高程数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水重建 |
3.1 基于雨雪分寸档案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的可行性分析 |
3.2 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 |
3.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2.2 模型的计算公式 |
3.2.3 模型适用性评价 |
3.3 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
3.3.1 降雨入渗量的计算 |
3.3.2 入渗系数的确定 |
3.4 重建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降雪量的计算方法 |
3.5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降水重建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IC模型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径流和土壤水重建 |
4.1 VIC模型简介 |
4.2 模型校正 |
4.2.1 模型输入 |
4.2.2 模型率定 |
4.3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径流和土壤水重建结果 |
4.3.1 径流重建结果 |
4.3.2 土壤水重建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重建分析 |
5.1 干旱指标 |
5.1.1 降水距平百分率 |
5.1.2 径流距平指数 |
5.1.3 土壤水百分位 |
5.2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大早时空演变 |
5.2.1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
5.2.2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
5.2.3 清光绪初年山西省土壤干旱时空演变过程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社会变迁视角下山西新绛传统村落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光村、西庄村、泉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相关概念界定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4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 新绛及传统村落概况 |
1.1 自然环境 |
1.1.1 汾河边的古村落——光村 |
1.1.2 吕梁山下古村落——西庄村 |
1.1.3 泉源旁的古村落——泉掌村 |
1.2 人文历史环境 |
1.2.1 光村的历史演变 |
1.2.2 西庄村的历史演变 |
1.2.3 泉掌村的历史演变 |
1.3 新绛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环境 |
1.3.1 传统的手工艺发展环境——以农耕经济为主 |
1.3.2 现今手工艺的发展环境——半工半农 |
小结 |
2 手工艺生态现状与发展 |
2.1 光村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2.1.1 非遗传承——澄泥砚 |
2.1.2 光村面塑 |
2.2 西庄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2.2.1 石雕 |
2.2.2 “猪卷子” |
2.3 泉掌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
2.3.1 豆制品 |
2.3.2 布老虎 |
小结 |
3 传统村落手工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分析 |
3.1.1 传承人对手工艺发展的推动 |
3.1.2 传习方式对手工艺发展的影响 |
3.1.3 生产关系对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影响 |
3.2 影响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
3.2.1 民间手工艺共同体 |
3.2.2 影响手工艺发展的其他因素 |
小结 |
4 新绛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
4.1 新绛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困境 |
4.1.1 原料供应不足 |
4.1.2 传承方式较为单一 |
4.1.3 忽视文化价值 |
4.2 新绛传统村落手工艺发展建议 |
4.2.1 寻找可替代的原材料 |
4.2.2 将传承模式与当代教育相融合 |
4.2.3 凝聚手工艺的文化力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西新绛传统村落访谈资料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运城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姚振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佳璐. 兰州大学, 2021(12)
- [4]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陕晋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J]. 陈璇璇,张旖旎,刘莉,汪丽娜. 灌溉排水学报, 2020(10)
- [5]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D]. 李竹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蔡梓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9]基于雨雪分寸档案的历史典型场次干旱事件重建研究 ——以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为例[D]. 李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10]社会变迁视角下山西新绛传统村落手工艺变迁研究 ——以光村、西庄村、泉掌村为例[D]. 裴璐.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