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ePortfo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柳[1](2021)在《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5G时代已然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以期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信息化时代国际视野,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变革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地理学科表现尤为明显。教师作为中小学生的引领者,其教学能力高低就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本研究调查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从总体性、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三方面提出教师能力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呈中等水平,但在信息化教学管理和技术知识(TK)维度均值较低,以至于在教学中营造吸引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氛围是比较困难的。(2)青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不同学历、教龄和学校类型群体中分别存在差异且此差异具有显着性,而在性别和受教类型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态度与意识、技术知识(TK)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表现相对更好;优质学校教师通常信息化教学准备能力更强,而在技术知识(TK)和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维度没有明显优势;教龄长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态度和意识普遍较低,但对教学法知识(PK)、地理学科内容知识(CK)和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PCK)的掌握好。(3)影响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信息化教学评价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地理学科教学法知识是信息化教学知识的重要要素,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深刻影响着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能力。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提出保持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处理好传统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的总体性提升策略。再针对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不同群体现状提出针对性策略,最后以“河流地貌发育”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为例,为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现实参考。
徐文佳[2](2021)在《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带来了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和师生信息素养等建设,助力信息化教学登上新台阶。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蕉岭师生接受,但是初中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差,信息化教学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县域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无法满足教学所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对教仪站人员、英语教研员、三间代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找出当前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问题,明确当前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差距。本文根据信息化2.0八大行动的要求和蕉岭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探寻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提出五个发展策略如下:一、以校本培训为媒介。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种子教师的辐射作用,通过校本培训带动学校集群的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二、以课程目标为基准。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三、以应用需求为根本。加快英语科组资源库完善步伐,开展英语“希沃课堂”的研究,提高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率,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四、以教学创新为目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个人英语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五、以精准测评为导向。教师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教研组精准评价教师的教学,以评促学,以奖促教。
唐丽[3](2021)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家提出建设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是必然趋势。因此,研究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丰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解决一线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养成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构建出相应的理论丰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因此,在对比质性研究中的多种研究路径后选择了最为合适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规范,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的模式,研究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一个不断比较、不断循环、不断聚焦的过程。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在对教师教学创新素养要求、教师教学创新实践、教师教学创新成果以及教师教学创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概念框架,并且依据概念框架进行了访谈提纲与观察提纲的设计。研究者采用理论抽样的方式接触了不同类型的高职教师,主要收集了高职教师访谈资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教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视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现场视频、高职学生访谈资料等。研究过程中恪守伦理道德规范、谨慎处理效度威胁。对于资料分析,研究者借助于微分析、备忘录、持续对比等分析策略,经过详细的三级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类属: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依据编码的结果,通过四、五、六章节的详细阐述,本研究最终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首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创新氛围以及高职教育大环境三大环境因素。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政策、高职院校的工作环境、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程度是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的外部因素。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上体现出的学习差异大、基础薄弱,学习心理上表现出的缺乏自信、希望得到关注、有好胜心,以及学习偏好上表现出的喜欢做中学、喜欢互动、不喜欢理论知识讲授才是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具有阶段性。虽然各高职教师的基础不同,但一般需要经历在尝试中积累素养、在解决阻碍中修炼素养、在常规化中建立素养、成为专家后推广经验几个阶段。从尝试阶段开始,高职教师就摆脱了旁观者身份,以主体身份看待信息化教学创新,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积累素养,而后高职教师进一步发挥主体性,解决尝试阶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高职教师取得了初步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成果,有教育追求的高职教师会根据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进一步扩大信息化教学创新范围,实现信息化教学创新常态化,在常态化中建立素养。最终,这些经历与经验都会被成长为信息化教学创新专家的高职教师进行推广、服务同行。第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高职教学素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经验;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岗位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能、问题解决、信息思维;融通素养,包括课岗融通、课证融通和课技融通;学习素养,包括高职教师自主学习素养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素养;个人特质,包括交往能力、钻研精神、创新能力。结合现有文献中对“双师素养”的考量,研究发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与之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因此研究者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是在“双师”素养上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师首先需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课岗融通、课证融通和课技融通,从而改进信息化教学。第四,养成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高职教师,形成了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实践成果。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大国工匠为追求,注重发展高职学生的匠技、匠心、匠魂。教学过程上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通过翻转的教学流程和嵌套设计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教学资源上使用“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理”的资源与教学中的设备、实物模型等“实”的资源以及微课、学习平台、虚拟仿真等“虚”的资源相互配合使用。教学评价上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追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国家或者高职院校需要给高职教师的素养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创设合适的教学创新氛围,支持、鼓励与引导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需要摆脱自身理所当然的教学预设,根植于师生真实生成的问题调整教学,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加以突破创新。
陈曦[4](2020)在《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数字时代的到来,转变了国内外人才培育标准,信息素养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在高中地理学科中,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地位得到显着提升。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就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并未受到重视。本研究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号召,着眼于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信息化教学研究学科化、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科学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与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标准的翻译和分析,提取能力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教师访谈获取的可能影响因素,构建了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模型;其次,根据构建的模型自编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试测,依据回收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适切性和问卷的信效度;再次,在上海市范围内进行问卷的正式施测,并对回收数据进行总体分析、组群差异分析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五点提升策略。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构建的包含信息化地理教学理念、信息化地理教学操作能力、信息化地理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地理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地理教学评价能力和信息化地理教学专业发展能力六个一级维度,34个二级观测指标以及学校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技术资源使用频率、参与培训频率、获奖或示范课经历和自我效能感五个可能影响因素的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模型比较符合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需求,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自编量表的信效度较高。二、上海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意识与能力明显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和各一级维度在性别、教龄、职称、学历变量上呈现不同程度差异表现。不同专业的地理教师不存在显着差异。五个预设的可能影响因素均对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资源使用频率、参与信息化教学培训频率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影响因素尤为显着。三、基于以上,本研究提出“增强技术信心,提高使用频率”、“完善硬件环境,激发主动探索”、“优化培训机制,满足培养需求”、“拓宽教研渠道,促进资源共享”、“建立评价体系,增加展示机会”五点提升策略。
张振康[5](2020)在《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G镇Y学区为例》文中认为“互联网+”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而且影响学校信息化教学质量。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以及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吸引了一批青年教师服务乡村教育,青年教师在自身能力发展的同时,并有效带动区域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已经成为顺应新时代农村教育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G镇Y学区的15位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资料收集的方法,分析G镇Y学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从现状中梳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并尝试构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发展模型主要包括了解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处于怎样的水平,整体把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种发展方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生成与发展。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场域——农村学校,本研究拟从能力发展的背景、前提、生成的内在逻辑等三方面影响因素出发,最终从营造文化与创设环境;变革发展方式,满足发展诉求;加强专业学习,树立信息化教学使命;在反思中汲取“养分”,深化情感体验等四方面探讨适宜学区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本土化策略。并提出加强家校合作,变革乡村教学文化;缩小区域内硬件差距,建设学区数字化教学资源;立足学习主体,满足青年教师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减轻青年教师工作负担,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变革能力测评方式,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等六方面的具体策略。
刘静[6](2020)在《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社会各行各业发生巨大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步入信息化2.0时代。教育信息化兴盛发展的时代背景呼唤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职前教师都概莫能外。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理当备受重视。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支持教学,所以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困难,对教学环境提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融合支持教学活动开展的趋势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而混合式教学方式以其独特优势在各高校教学中实施运用,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较不错的选择。为此,本研究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混合式教学方式,探究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高效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国内外关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混合式教学”以及“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文献并梳理研究现状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理论基础。为保证研究科学性,对师范生当下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能力水平较低的层面,为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内容选择提供参考。结合信息化教学能力特点,阐述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构建出包含三大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设计混合式教学流程。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教育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分析基础上,结合师范生特征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将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师范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者参与课堂的兴趣以及提问问题的次数都有明显增多;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是“技术支持教学能力维度”得到明显提升。整体分析可得,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较为有效地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目标达成。
孟彩云[7](2020)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仍需进一步提升。明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明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抓手和路径。教师作为学校环境以及区域环境中的个体,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受到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因素的嵌套影响的。然而,目前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仅将所有影响因素作为同一层面的相互独立的因素进行研究,忽略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嵌套结构因素影响这一现实情况。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问题,考虑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教师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教师层因素、学校层因素、区域层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关系及不同层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嵌套结构因素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其次,基于该理论模型,考虑到教师作为环境中的个体,其个体变量的随机误差并不相互独立,且不同层级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探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跨层级中介效应,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以信息技术知识和自我发展行为为主力,以制度保障和数字化资源为助力的,由学校层和教师层综合作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然后,基于影响因素划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以观察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系统提出了学校环境和教师个体综合作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包括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示范行为、完善制度建设、树立信息化教学愿景、外部动机催生内部动机、培养自主发展能力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同层级影响因素的嵌套结构关系,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考虑跨层级中介效应,即考虑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层面因素受到学校层面因素的间接影响,分析出了嵌套结构因素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部分不足,需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一是以量表方式测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主观因素可能对结果有所影响;二是本研究中教师样本量不够大,也可能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全面准确。
陈明明[8](2020)在《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的预备力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纵观国内外教师的发展趋势和各类新兴教育政策法规定位不断推出,师范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师范生未来在课堂上开展教育教育相当重要的基础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将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用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基于项目学习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文献了解先前的研究现状;利用调查研究法的问卷调查分析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堂满意的现状,发现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较低;教学案例与学生专业联系不紧密,课程作业流于形式;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练习;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无互动式教学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低下;本研究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将项目学习方式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课堂中,尝试构建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力图解决优化出现的问题,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然后利用行动研究法选择研究对象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上进行应用。应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定时检查学习进度、收集学生自我反思表、对作品进行基于标准的评分等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并进行不断反思、优化、再应用,最终总结出适合的教学策略。最后收集研究参与者课堂满意度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数据,笔者通过得到的结论,验证该培养策略是否具有有效性。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项目学习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能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刘丽君[9](2020)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的质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现阶段,广大基层学校已经基本完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还缺乏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可行路径。广大一线教师接受过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培训,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缺乏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依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育公益项目,在深圳壹基金、苹果公司和笔者所在学院的三方合作下,在雅安市一所基层学校(T小学)展开。从整校推进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应基层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构建能力观测评价体系,致力于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希望能为同类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照。本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内容、思路和方法等,并且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梳理,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由本文的第二章、三章构成,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体系构建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提出。第二章首先综合考察了已有相关研究和相关权威标准,总结提出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本研究中根据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经历的“准备—实施—评价”的基本流程划分了九项微能力。然后基于“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式”构建了观测评价体系,由研修共同体借助课堂观察技术等方法收集、记录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教学、教研的资料和常态数据,探索教师六项易于观测的微能力的发展情况。第三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观察、访谈了解T小学信息化教学现状,总结出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并从整校推进的角度提出适应基层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第三部分包括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实践探索部分。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将所提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和能力评价体系应用于T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选取两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为个案,对其三轮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各项微能力所对应的常态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实践过程是对策略和评价体系补充和修改的过程。实践结果表明,两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因学科不同和实践前能力发展所处阶段不同,两名教师的微能力发展情况存在差异。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从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效果、常态观测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应用这几方面对研究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刘洋[10](2020)在《乡镇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X县10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不断加深。社会信息化必然需要教育信息化,且教育的信息化应是社会全面信息化的前提。基于这种环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乡镇初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来了解当地初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因此本研究以X县10所初中为例探索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和办法,这对于整体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次调查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从客观与主观的角度来了解当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并记录教师的需求和建议,用统计分析法把得到的数据进行整体和具体地分析,发现乡镇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问题。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等;其次,梳理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依据已有的能力标准编制问卷,并实施调研;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目前乡镇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地初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教师缺乏相关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和缺少信息化教学实践。并对软件掌握熟练度不高,尤其是学科工具软件和音视图软件。教师在组织、管理、评价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单一。总而言之,乡镇初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于是,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本研究从教师、学校、培训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二、基于ePortfo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Portfo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编制与发放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设计 |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 |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评价方法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和题项视角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题项设计 |
第三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预调查 |
一、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二、预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三、预调查问卷讨论与修改 |
第四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正式调查 |
一、问卷数据来源 |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
第三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
一、信息化教学三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
二、信息化教学次维能力整体水平分析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各题项整体水平分析 |
第二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水平分析 |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水平分析 |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性别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学历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教龄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类型群体差异显着性分析 |
第四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分析 |
一、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相关性分析 |
二、信息化教学实践与应用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化教学认可度有待提升 |
二、信息化教学知识与实践问题突出 |
三、群体差异问题表现突出 |
四、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足 |
第四章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总体性策略 |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 |
二、处理好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关系 |
三、依据现有资源探寻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
四、改变现有仅培训缺考核的现状模式 |
第二节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针对性策略 |
一、性别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
二、学历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
三、教龄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
四、受教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
五、学校类型群体差异针对性提升策略 |
第三节 青海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现实指导性策略 |
一、教学目标分析设置 |
二、构建真实教学情景 |
三、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线 |
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的要求:《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 |
二、课程的需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三、个人的实践: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需要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信息化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二、信息化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三、信息化教学国内外发展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教育信息化2.0 |
二、信息化教学 |
三、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体例说明 |
第五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四、观察笔记的生成过程 |
五、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第一节 教师问卷结果 |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教师的技术素养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计划与准备能力 |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
五、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评估与诊断能力 |
六、教师个人学习与发展能力 |
第二节 访谈结果 |
一、蕉岭初中硬件资源 |
二、蕉岭初中英语教学资源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结果 |
一、课堂信息技术功能应用 |
二、整体课堂效果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四、课堂观察总体结果 |
第四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五节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总结 |
第五章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总纲 |
第二节 以校本培训为媒介 |
一、推动种子教师的自身成长 |
二、开展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 |
第三节 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
二、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 |
第四节 以应用需求为根本 |
一、加快科组资源库完善步伐 |
二、开展英语“希沃课堂”的研究 |
三、提高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率 |
第五节 以教学创新为目标 |
一、增强信息化教学意识 |
二、创新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 |
第六节 以精准测评为导向 |
一、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 |
二、精准评价教师的教学 |
第七节 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实践 |
一、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校本研修实施 |
二、信息化教学发展策略的课堂实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仪站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英语教研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初中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蕉岭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五 蕉岭初中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七 课堂实践材料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迫切性 |
二、现实的境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素养不足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素养 |
二、创新 |
三、教学创新 |
四、信息化教学创新 |
五、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 |
六、养成 |
七、高职教师 |
第二节 教学创新素养研究 |
一、教师教学创新的个人素养 |
二、教师教学创新的实践 |
三、教师教学创新的成果 |
四、教师教学创新的环境 |
第三节 教学创新素养的研究方法 |
一、素养体系的主要建构方式 |
二、教学创新实践的主要研究方式 |
三、教学创新成果的主要建构方式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 |
一、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
二、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
三、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的概念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 |
一、确定被研究者 |
二、与被研究者建立关系的途径 |
三、抽样方法 |
四、抽样示例与抽样信息 |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 |
一、访谈资料收集 |
二、实物资料收集 |
三、观察资料收集 |
第五节 研究资料的分析策略 |
一、微分析 |
二、不断比较 |
三、备忘录辅助分析 |
四、图表辅助分析 |
五、NVivo11 软件分析 |
第六节 研究资料的三级编码 |
一、开放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编码 |
第七节 研究质量的检测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信度 |
三、研究的推广度 |
四、研究的伦理道德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
第一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环境 |
一、高职学生学习需求 |
二、高职院校创新氛围 |
三、高职教育大环境 |
第二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阶段 |
一、起点差异 |
二、在尝试中积累素养 |
三、在解决阻碍中修炼素养 |
四、在常规化中建立素养 |
五、成为专家后推广经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高职教学素养 |
一、教育理论知识 |
二、教学设计能力 |
三、教学实践经验 |
第二节 职业素养 |
一、专业素养 |
二、岗位素养 |
第三节 信息素养 |
一、信息技能 |
二、问题解决 |
三、信息思维 |
第四节 融通素养 |
一、课岗融通 |
二、课证融通 |
三、课技融通 |
第五节 学习素养 |
一、高职教师自身学习 |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
第六节 个人特质 |
一、交往能力 |
二、钻研精神 |
三、创新能力 |
第七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要素模型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形成大国工匠的教学目标 |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匠技 |
二、培养高职学生的匠心 |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匠魂 |
第二节 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 |
一、翻转的教学实施流程 |
二、嵌套设计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形成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 |
一、教学资源中的“理” |
二、教学资源中的“实” |
三、教学资源中的“虚” |
第四节 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 |
一、教学评价方式 |
二、教学评价内容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
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关于促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养成的启示 |
二、关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附录 |
附录一 高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课堂观察提纲 |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五 接触摘要单(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数字时代的现实呼唤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诉求 |
三、高中地理学科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技术资源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标准分析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二、欧盟《教育者的数字素养框架》 |
三、中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
四、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 |
五、日本《教师活用ICT指导能力标准》 |
六、挪威《教师专业数字素养框架》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初拟 |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访谈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型修订与解析 |
一、模型修订 |
二、模型阐释 |
第四章 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量表开发与检验 |
第一节 问卷的编制 |
第二节 预试问卷的发放 |
一、预试问卷样本情况 |
二、预试问卷检验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正式问卷样本情况 |
第二节 总体分析 |
第三节 组群差异分析 |
一、男性教师基本操作表现较好 |
二、低教龄教师表现总体优于高教龄教师 |
三、低职称教师更擅长基本操作和教学设计 |
四、高学历教师基本操作和教学设计表现更好 |
五、专业差异不显着 |
第四节 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学校硬件环境显着影响基本操作能力 |
二、技术资源使用频率越高总体能力越强 |
三、经常参与培训的教师总体表现更理想 |
四、有获奖或示范课经历的教师更注重专业发展 |
五、自我效能感对总体能力影响显着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增强技术信心,提高使用频率 |
第二节 优化培训机制,满足培养需求 |
一、培训内容的优化 |
二、培训形式的优化 |
第三节 建立评价体系,增加展示机会 |
一、建立评价体系 |
二、增加赛课和示范课机会 |
第四节 拓宽教研渠道,促进资源共享 |
一、拓宽线上线下教研渠道 |
二、激发资源自主创新能力 |
三、建立共享资源库 |
第五节 完善硬件环境,激发主动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缺陷与展望 |
一、研究缺陷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附录二 日本《教师活用ICT指导能力标准》 |
附录三 挪威《教师专业数字素养框架》 |
附录四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G镇Y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促进区域内教师能力提升的客观需要 |
2.体现教师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
3.支持学生有效学习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分析 |
1.农村小学 |
2.青年教师 |
3.信息化教学 |
4.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相关研究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相关研究 |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研究 |
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3.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
(四)已有研究启示与反思 |
三、理论基础 |
(一)生成性学习理论 |
(二)科瑟根“六层面洋葱”模式 |
四、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择 |
1.样本选择缘由 |
2.样本概况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1.观察法 |
2.访谈法 |
3.实物分析法 |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
(一)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
1.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发展历程分析 |
2.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分析 |
3.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实录分析 |
4.信息化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反思与学生学习 |
(二)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式 |
1.培训活动中“领路人与走路人”的发展方式 |
2.教研活动中搭建“核心小组”的发展方式 |
3.师徒结对中“捆绑”的发展方式 |
4.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发展方式 |
六、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境域因素:能力发展的背景 |
1.乡村教学文化催生青年教师“技术恐惧”的应用观 |
2.保守的家庭教育文化阻碍教学方式变革 |
(二)环境因素:能力发展的前提 |
1.校际资源配置差距明显,村级学校被边缘化 |
2.平台教学资源匹配性弱,本校资源库素材匮乏 |
(三)情感体验因素: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 |
1.教研文化因素:文化氛围束缚青年教师参与的主体意识 |
2.评价体系因素:评价体系不健全使青年教师成就感低下 |
3.工作量因素:非教学任务使青年教师自我发展意识逐渐湮灭 |
4.学生因素:信息素养薄弱使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降低 |
七、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构建 |
(一)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规律 |
1.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 |
2.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式:外力与内力 |
3.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外层与内层 |
(二)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 |
(三)发展模型的不足与反思 |
八、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 |
(一)营造乡村教学文化,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1.加强家校合作,变革乡村教学文化 |
2.缩小区域内硬件差距,建设学区数字化教学资源 |
(二)变革能力发展方式,满足青年教师发展诉求 |
1.立足学习主体,满足青年教师对培训的个性化需求 |
2.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
3.减轻青年教师工作负担,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
4.变革能力测评方式,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
(三)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学习,树立崇高信息化教学使命 |
(四)在反思中汲取“养分”,深化青年教师情感体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对师范生培养提出要求 |
1.1.2 信息化教学能力素养被纳入教师职业相关标准 |
1.1.3 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运用混合式教学培养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师范生 |
2.1.2 信息化教学能力 |
2.1.3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移动学习理论 |
2.2.3 媒体选择理论 |
2.2.4 首要教学理论 |
第3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现状调查分析 |
3.1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
3.1.2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取 |
3.1.3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1 师范生基本信息 |
3.2.2 师范生基础技术素养方面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
3.2.3 师范生技术支持学习方面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
3.2.4 师范生技术支持教学方面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
3.3 调查结果总结 |
第4章 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4.1 混合式教学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4.2 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
4.2.1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
4.2.2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 |
4.2.3 协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相混合的原则 |
4.3 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目的与要素分析 |
4.3.1 设计意图和基本假设 |
4.3.2 模型结构和要素分析 |
4.4 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构建 |
4.4.1 前期分析 |
4.4.2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4.4.3 教学目标分析 |
4.4.4 混合式教学策略选择 |
4.4.5 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 |
第5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 |
5.1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应用》的前期分析 |
5.1.1 学习者分析 |
5.1.2 课程内容分析 |
5.1.3 教学目标分析 |
5.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应用》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
5.2.1 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 |
5.2.2 混合式教学资源设计 |
5.2.3 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
5.2.4 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设计 |
5.3 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案例 |
5.4 师范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认识 |
5.4.1 师范生对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
5.4.2 师范生对自身能力变化认识分析 |
5.4.3 调查问卷反馈数据分析 |
5.5 师范生课堂表现分析 |
5.5.1 师范生自主学习时教学资源观看时长分析 |
5.5.2 师范生课堂检测得分情况分析 |
5.5.3 师范生课堂表现观察数据分析 |
5.6 教学反思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界定 |
2.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研究 |
2.3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
2.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2.5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
3.1 教师层面因素 |
3.1.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3.1.2 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 |
3.1.3 信息技术知识水平 |
3.1.4 信息化教学实践行为 |
3.1.5 自我发展行为 |
3.2 学校层面因素 |
3.2.1 基础设施 |
3.2.2 数字化资源 |
3.2.3 保障措施 |
3.3 区域层面因素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教育经费投入 |
3.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层级间作用分析 |
3.4.1 教师层因素在学校与信息化教学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
3.4.2 教师层因素在区域与信息化教学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
3.5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理论模型 |
第4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
4.1 数据来源和测量工具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问卷设计 |
4.2 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 |
4.3 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问卷数据处理 |
4.3.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3.3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跨层次中介效应分析 |
4.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分析 |
4.4.1 教师、学校层面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直接影响 |
4.4.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跨层次中介效应 |
4.4.3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 |
第5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相关因素现状分析 |
5.1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5.2 教师层面因素现状分析 |
5.2.1 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 |
5.2.2 信息技术知识 |
5.2.3 信息化教学实践行为 |
5.2.4 自我发展行为 |
5.2.5 小结 |
5.3 学校层面因素现状分析 |
5.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问题分析 |
5.4.1 信息化教学的认同度与兴趣有待激发 |
5.4.2 信息管理和信息评价知识有待增强 |
5.4.3 信息技术应用深度有待提升 |
5.4.4 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有待加强 |
5.4.5 考核制度和能力标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5.4.6 不同教师群体间的能力差异值得关注 |
第6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6.1 观察学习理论阐释 |
6.2 基于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升策略分析 |
6.2.1 提供个性化示范行为,创造最优学习机会 |
6.2.2 外部动机结合内部动机,激发、维持和调节教师行为 |
6.2.3 培养自主发展能力,注重学习-实践-反思 |
第7章 总结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基于项目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2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基于项目学习 |
2.1.2 师范生 |
2.1.3 信息化教学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实用主义理论 |
2.2.3 发现学习理论 |
2.2.4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
第3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3.1 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编制与设计 |
3.1.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总结与分析 |
3.2.1 基础信息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2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差异性统计分析 |
3.3 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基础信息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2 课堂满意度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问题思考 |
第4章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案设计 |
4.1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
4.2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要素与流程 |
4.2.1 项目学习设计的基本要素 |
4.2.2 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 |
4.2.3 项目学习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势 |
4.3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案 |
4.3.1 课程内容的调整 |
4.3.2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教学计划 |
4.3.3 基于项目学习的活动工具 |
4.4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活动培养流程 |
4.4.1 培养流程图的设计基础 |
4.4.2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4.4.3 师生活动分析 |
第5章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5.1.2 研究前期准备 |
5.1.3 研究实施流程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2.1 教学目标与内容 |
5.2.2 第一轮项目设计与实施 |
5.2.3 学生作品分析 |
5.2.4 课堂观察与反思 |
5.2.5 教学策略改进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3.1 教学目标与内容 |
5.3.2 第二轮项目设计与实施 |
5.3.3 学生作品分析 |
5.3.4 课堂观察与反思 |
5.3.5 教学策略改进 |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4.1 教学目标与内容 |
5.4.2 第三轮项目设计与实施 |
5.4.3 学生作品分析 |
5.4.4 课堂观察与反思 |
5.4.5 教学策略总结 |
5.5 行动研究总结 |
5.5.1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效果分析 |
5.5.2 培养策略总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9)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6.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
1.6.2 信息化教学能力 |
1.6.3 相关概念辨析 |
1.7 理论基础 |
1.7.1 行动教育模式 |
1.7.2 TPACK知识框架 |
1.7.3 凯米斯的行动研究模式 |
1.7.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7.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1.7.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 |
2 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评价体系 |
2.1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2.1.1 相关研究共同要素 |
2.1.2 相关权威能力标准 |
2.1.3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2.2 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评价体系 |
2.2.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评价 |
2.2.2 信息化课堂实施能力评价 |
2.2.3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评价 |
2.2.4 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评价 |
3 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发展策略 |
3.1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 |
3.1.2 T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
3.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
3.2.1 示范课例引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
3.2.2 提供支持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实效 |
3.2.3 实践应用驱动,提升课堂实施能力 |
3.2.4 开展反思研讨,加速个人能力成长 |
4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探索 |
4.1 学科教学示范课例引导 |
4.2 个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跟踪测评 |
4.2.1 第一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2 第一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4.2.3 第二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4 第二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4.2.5 第三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6 第三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5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效果研究 |
5.1 实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
5.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共性与差异 |
5.3 实践效果与经验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10)乡镇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X县10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信息化引发教育领域的变革 |
1.1.2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的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能力 |
2.1.2 教学能力 |
2.1.3 信息化教学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4 项目式学习理论 |
2.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 |
2.3.1 标准制定的背景 |
2.3.2 标准的主要指标体系和内容 |
2.3.3 能力标准的特点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调查及实施 |
3.1.1 问卷设计流程 |
3.1.2 问卷调查的构成 |
3.1.3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1.4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1.5 问卷实施 |
3.2 访谈调查及实施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3.2.2 访谈对象 |
3.2.3 访谈记录 |
3.2.4 访谈结论 |
4 研究分析 |
4.1 描述性分析 |
4.1.1 基本情况统计 |
4.1.2 意识与态度 |
4.1.3 知识与技能 |
4.1.4 计划与准备 |
4.1.5 组织与管理 |
4.1.6 评估与诊断 |
4.1.7 学习与发展 |
4.1.8 整体描述 |
4.2 差异性分析 |
4.2.1 性别差异分析 |
4.2.2 年龄差异分析 |
4.2.3 学历差异分析 |
4.2.4 学科差异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 |
4.3.1 信息化教学兴趣与实施的相关性 |
4.3.2 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与实施的相关性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学校因素 |
4.4.2 教师因素 |
4.4.3 学生因素 |
4.4.4 培训因素 |
5 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5.1 教师层面的优化 |
5.1.1 教师发掘自身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需求 |
5.1.2 完善对关于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水平 |
5.1.3 教师主动转变角色,开展信息化课堂 |
5.1.4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
5.1.5 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反思教学的意识 |
5.2 学校层面的优化 |
5.2.1 丰富教学资源建设,提升资源利用率 |
5.2.2 完善教学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 |
5.2.3 观摩示范课,提升教师的兴趣 |
5.2.4 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开展信息化教学 |
5.3 政府层面的优化 |
5.3.1 保证政策支持,强化落实 |
5.3.2 加大乡镇教育资金投入 |
5.4 培训层面的优化 |
5.4.1 培训内容:分期培训,循序渐进 |
5.4.2 培训方式:理论应用于实践 |
5.4.3 培训形式:线上与线下结合 |
5.4.4 培训模式:构建模式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基于ePortfo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教育信息化2.0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蕉岭县为例[D]. 徐文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研究[D]. 唐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高中地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D]. 陈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G镇Y学区为例[D]. 张振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D]. 刘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D]. 孟彩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陈明明.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D]. 刘丽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乡镇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X县10所中学为例[D]. 刘洋.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