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盟马铃薯挖掘机械推广可行性及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刘兴,杨珍,薛建,陈清宇,李存旭,郑智旗,李卫[1](2022)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实现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此,通过对近年来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文献资料的分析,从牵引式和自走式两方面综述了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分析阐述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杜荣飞[2](2021)在《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经作物,但马铃薯生产的收获环节还以机械挖掘、人工捡拾为主。人工捡拾虽具有捡拾率高、损伤率小等优点,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的良性发展。受农艺要求及地块条件的限制,大多马铃薯生产区不适应联合收获,研发配套的马铃薯捡拾机械对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前期设计的圆盘式马铃薯捡拾装置虽然能基本满足捡拾要求,但是还存在捡拾率不高,同时也有壅土、雍薯现象。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了圆盘式马铃薯捡拾装置,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结构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改进设计。在探究前期马铃薯捡拾装置存在问题及调研马铃薯基本特性及捡拾前地表状况的基础上对捡拾铲的结构与尺寸、捡拾圆盘、溜薯板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基于捡拾约束条件对捡拾铲进行运动原理与运动轨迹的分析,确定捡拾装置的运动参数:前进速度在0.20~0.35 m/s,捡拾圆盘转速在3.6~5.4 r/min。(2)马铃薯捡拾装置虚拟仿真试验研究。借助于离散元仿真软件对捡拾装置进行仿真试验,以捡拾铲不同尺寸、捡拾圆盘转速、机具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捡拾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对仿真试验结果建立响应曲面数学模型,对试验因素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捡拾率的主次因素为前进速度、圆盘转速、捡拾铲铲形;当捡拾铲选择第2种结构(直线长度L为150 mm,圆弧半径R为189 mm,圆弧高度H为167 mm),捡拾装置前进速度为0.35 m/s,圆盘转速为4.2 r/min时,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捡拾率为91.98%;利用EDEM绘制马铃薯的运动轨迹,验证了捡拾铲和溜薯板等部件的合理性;从EDEM中分别导出马铃薯和捡拾装置的实时受力图,得出马铃薯仿真运动中的受力在破坏极限值以内,捡拾装置满足降低马铃薯损伤的设计要求。(3)马铃薯捡拾装置试制。对马铃薯捡拾装置的防缠绕轮、限深调节装置、传动装置进行设计,对改进后捡拾装置进行虚拟装配,根据关键部件与整机的设计图纸,完成关键零部件的加工与样机装配;捡拾装置的加工制造包括机架的搭建、捡拾圆盘制造、捡拾铲定型、限深调节装置加工、传动轴布置等工作。捡拾铲前端加柔性材料,防止扎伤薯;动力输出平稳,整体布局合理,满足捡拾性能考察要求。(4)马铃薯捡拾装置田间模拟试验。根据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了8组田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确定为捡拾铲2结构(直线长度L为150 mm,圆弧半径R为189 mm,圆弧高度H为167 mm),捡拾装置前进速度为0.35 m/s,圆盘转速为4.2 r/min时捡拾率都在87%以上。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接近一致,产生的误差是因为田间各种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捡拾率能达到预期要求,但是薯土分离效果不明显。对田间模拟试验进行改进设计,薯土分离效果明显强于原有溜薯板的工作状态。
杨红光,胡志超,王冰,彭宝良,王公仆[3](2019)在《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主产区机械化收获是必然选择。为了解当前中国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状,基于文献资料分析和马铃薯生产实地调研,综述了中国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内最新收获机的类型和结构型式;重点分析了新技术特点及关键装置结构原理,并探讨了中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从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柴英杰[4](2018)在《甘草采挖设备的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甘草是我国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表现出耐热、抗寒等优良特性。甘草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不仅在防风固沙方面作用突出,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在制药、化工、食品和烟草等行业的作用也很突出。有相关专家进行预测,人工种植的甘草,在未来将向大面积、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而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荒漠区,甘草种植产业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栽培的规模每年都在逐步扩大,栽培的技术也在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发展,栽培的方式也逐步表现出机械化的特征。但是,针对国内现有甘草采挖机械或机械化采挖手段,却存在采挖深度不够、损失率高、机械损伤严重等问题,进而成为影响甘草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建构有效甘草采挖模式为目的,以功能论思维模式作指导,结合系统分析优化法,通过系统化的信息资料收集与整理、功能模式的结构化分析与构建、机械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方案的反复改进与优化等环节,最终系统的建构了一种有效的甘草采挖模式与设备。相对于市场上已有甘草采挖机械,针对甘草有效采挖,本研究所建构的机械设备在有效实现深挖、较好的保护药材、减小功耗、适应小面积采挖、保护土壤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并且该机械设计最大化的实现了零部件的通用与标准化。所有零部件的链接方式都是采用螺纹链接,从而使该机械设计较好的满足了工业批量化生产的要求,较好的满足了维修方便的要求。本论文主要对其有效研究方法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其最终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王万虎[5](2017)在《基于离散元的马铃薯捡拾装置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粮菜兼用,种植区域广泛,种植面积逐渐提高。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收获机械化水平不高,主要还处在机械挖掘、人工捡拾的分段收获阶段,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前期调研,依据马铃薯挖掘机作业后马铃薯地表分布状况,设计了一种主动转盘式马铃薯捡拾装置,并研制了捡拾机构试验台在数字化土槽开展了探索性试验。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试验,得出马铃薯捡拾装置最优结构参数,为马铃薯捡拾机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马铃薯捡拾装置整体方案设计根据马铃薯挖掘后地表分布状况,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整体方案。(2)关键部件设计及计算对捡拾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和尺寸设计,对捡拾铲的尺寸进行标定;确定采用圆盘式捡拾方式,在转盘外圈加装8个中段折弯的弹齿铲,每个捡拾铲的铲长为300mm,捡拾的宽度范围在600mm;确定了该机器的限深调节装置为两个对顶丝杠,在作业之前通过调节丝杠来控制捡拾铲的入土深度。对捡拾装置各关键部件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完成强度校核。确定了整机各级传动比。(3)三维建模及虚拟装配运用Pro/E软件对各个零件进行三维造型,并完成了整机的虚拟装配,结果显示结构合理,装配无干涉;(4)土槽试验研制了马铃薯捡拾机构试验台,在数字化土槽上进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主动转盘式捡拾装置能够实现马铃薯捡拾,捡拾效果受捡拾铲铲型、机具前进速度与转盘转速的速度比影响较大,且在转速25r/min,前进速度在0.35m/s时捡拾率最高。(5)仿真试验参数标定运用万能试验机对马铃薯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马铃薯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马铃薯摩擦损伤试验确定马铃薯与钢的最大静摩擦力,确定摩擦系数;查阅相关资料对土壤模型和边界模型进行参数确定。(6)离散元仿真分析利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对捡拾装置进行捡拾率的仿真,得到影响捡拾率的主次因素为转速、前进速度、盘径;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绘制出各因素交互作用三维图,更直观的观察各因素对捡拾率的影响;利用EDEM绘制出马铃薯捡拾过程中的受力图,平均受力在200-400N之间,此受力范围未达到马铃薯跌了碰撞的破坏极限,确定仅靠马铃薯与机械碰撞不会使马铃薯产生损伤。
龚健枫[6](2017)在《基于小型拖拉机的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太子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系我国珍贵中草药,具有化痰止咳,补脾肺元气等疗效,其在我国种植量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对太子参等中药材的专用收获机械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发现太子参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如今太子参的收获还主要依靠人工挖掘,这种采收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太子参产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太子参种植收获的农业要求及国内外对根茎类作物和中药材收获机械的研究,并通过到福建省具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柘荣县太子参种植基地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太子参机械化收获的关键问题,设计出一种适合于太子参垄作种植模式的基于履带式拖拉机的太子参振动挖掘机。具体工作如下:(1)在福建柘荣太子参种植基地针对太子参生长的土壤环境、垄作模式进行实地调研,实测出太子参垄宽、垄高、垄沟宽等相关数据,了解太子参所需的挖掘深度等,为本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2)查阅国内外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相关文献,掌握该类机械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太子参与根茎类作物的共通之处,确定本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参数;(3)应用Pro/Engineer三维制图软件对太子参振动挖掘机整机包括机架、挖掘装置、升运链装置、振动分离装置等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整机虚拟装配;设计本机的液压系统,完成对相关装置的控制;利用ANSYS Workbench15.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关键部件挖掘铲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进行样机试制;(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履带式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完成太子参挖掘、升运、振动分离任务,能够实现对挖掘铲入土角及工作角度的调节;本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研制能够有效改变太子参人工挖掘的收获方式,提高收获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漏根率和伤根率,是对太子参收获机械化的一次有益探索。
姜彦武[7](2016)在《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在中国拥有万亩以上的种植区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与世界同期总产量比重接近1/5。马铃薯作为一实现粮食增值增产的主要途径,其工业产业化发展已步入正轨,但机械化收获水平却较低。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可分为联合和分段两种收获类别。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大多数为侧臂输出式和集装箱式,基本为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只能在大型地块作业;马铃薯分段收获,基本为中小型条铺式马铃薯挖掘机,将薯块挖掘条铺于地面,再由人工进行捡拾和手工分级,耗时费工。为解决现有条铺式马铃薯挖掘机捡拾薯块耗用人工多,侧臂输出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不适宜中小地块作业的问题,研制了4U-1600型多方式收获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本文根据机械设计方法学关于功能原理的设计方法,建立了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黑箱模型、形态学矩阵,求得4U-1600型马铃薯收获机机械结构设计的优选方案;详细介绍了整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综合考虑马铃薯收获工艺流程,结合整机的功能和结构,确定了传动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各个装置及整机的功率消耗;介绍了创新改进部分功能和部件;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挖掘铲架、机架、一级土薯分离装置主从动轴等主要结构部件进行建模,结合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铲架、机架主要承载梁和主从动轴做了静力载荷分析,评估了各部件的安全性能,为收获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铲架和机架结构设计合理,所选型材完全满足铲架和机架的强度要求,工作安全可靠;主、从动轴强度储备足够,能够保证机器的安全可靠运作。完成了全套图样的绘制,并成功试制出了样机,同时对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做了评价。该机主要由仿形碎土装置、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输送装置、薯秧分离装置、装袋(堆放、条铺)装置、液压操纵机构、传动系统、机架以及地轮、牵引机构等部分组成,配套动力58.888.2kW拖拉机,幅宽1600mm,具有马铃薯装袋、堆放或条铺地面等多种功能,可一次完成马铃薯挖掘、土薯分离、茎秆(杂草、地膜)分离、薯块输送、薯块装袋(堆放、条铺)等作业,理论纯工作时间生产率可达0.340.54hm2/h。整机结构紧凑,配有装袋装置、液压操纵卸料集装箱和集条栅板,具有薯块袋装、集箱堆放和条铺地面多种收获方式,可根据不同的马铃薯种植土壤情况,通过更换马铃薯收获机相应配件实现薯块装袋、堆放或条铺等功能。该机适应于各种土壤和种植模式的马铃薯收获,土质松软、无板结的旱地(覆膜)种植马铃薯采用装袋收获方式效果更好。
王莹莹[8](2016)在《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参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用途广泛,需求量大,但其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不高,许多种植阶段仍完全依赖人工,整个生产过程不仅复杂且成本高,其中最主要的是用工成本,因而许多药材企业和药农对种植丹参的积极性不高。为了尽早解决丹参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现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南阳市方城县、洛阳市洛宁县的多个丹参种植基地进行调研,以对三门峡渑池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参种植基地的调研为主,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访谈等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了解以三门峡渑池为代表的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情况,为促进丹参生产早日实现全面机械化进而满足市场需求提供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如下:丹参从种到收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育苗、移栽、摘花序、收获和初加工四个阶段,中间还包括整地、施肥、起垄、浇水、除草、打药等措施。就农机农艺结合程度而言,丹参生产过程中的起垄和收获过程两者的结合程度较高。收获所用的挖药机每趟正好可以挖两垄丹参,并根据当地土质较硬较粘的情况,将挖掘深度设计为25cm,既保证了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也将损失率降到最低,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高度结合。就工作效率而言,整地和施肥用大型的旋耕施肥一体机来完成,工作效率为8.25亩/时,是人工的45倍;起垄机工作效率为11亩/时,是人工的27.5倍;打药所用远程风送喷雾机,工作效率为200亩/时,是人工的66倍;挖药机工作效率为1.5亩/时,是人工的40倍。由此可见,机械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减少了人工使用。就成本而言,每亩丹参的生产总成本为2000元,其中,土地租金和收获阶段的成本最高,均为450元,占总成本的46%;其次是中耕除草,成本为250元,占总成本的13%;移栽阶段,成本为150元,占总成本的7%。以上生产过程几乎完全依赖人工,由此可见,人工成本是造成丹参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因素。就生态农业建设而言,远程风送喷雾机比普通的背负式喷雾器减少了30%的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旋耕施肥机将旋地和施肥两个工作同时进行,避免了施肥机对土壤的再次碾压。由此可知,机械的合理使用降低了人为因素等对丹参生长的影响,不仅减少了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也对耕地起到了保护作用,促进了丹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摘除花序不及时;丹参苗浇冷水造成死苗;丹参虫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实现挖药-捡药一体化;挖药损失率较高;基地管理比较混乱等多个问题。并且,结合以上调研结果,对丹参生产过程全面实现机械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联系;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农艺发展;培养专业型人才;积极推进中药材机械化节约型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效机制;发展农机农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药材机械化认知度等。
张思博[9](2015)在《基于蝼蛄爪趾特征的仿生挖掘机铲斗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挖掘机械主要用于开挖土壤、石方等工程挖掘物料,并将物料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工程机械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挖掘机铲斗工作装置设计的发展现状,结合挖掘机工作装置高效化、低能耗等发展趋势,综合运用了机械设计、工程仿生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以挖掘机斗齿定点挖掘土壤为例,对现有挖掘机铲斗模型的挖掘效果和所受土壤的反向作用力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基于仿生学原理,选取具有优越挖掘效率的土壤动物蝼蛄,通过实验获取其挖掘足爪趾截面生物曲线,并使用截面图像逆向建模技术获得蝼蛄挖掘足爪趾三维模型,使用拟合方法得到数字化生物拟合曲线。对现有挖掘机斗齿进行仿生学设计,得到具有生物学特性的新型仿生挖掘机斗齿,并根据斗齿与铲斗的配合关系进一步设计得到基于蝼蛄爪趾生物信息的仿生挖掘机铲斗,从而提供了一种减阻效率较高的新型挖掘机铲斗设计方案。本文分析了切削机具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了土壤的结构与物理性质,并使用ANSYS/LS-DYNA软件对现有挖掘机斗齿模型和仿生斗齿模型的土壤切削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斗齿不同入土角度对其切削土壤时造成的土壤破坏情况的分析,进而分析了两种斗齿在同种工况下进行土壤切削时挖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仿生学斗齿在进行土壤切削时对土壤的破坏作用优于普通斗齿,可以有效的增强挖掘机铲斗在土壤挖掘过程中对土壤的破坏能力,降低挖掘机铲斗在工作中所受的土壤阻力,有助于提高挖掘机的综合性能、降低挖掘阻力并提高其挖掘效率。本研究对新型仿生挖掘机铲斗的设计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王方艳[10](2014)在《圆盘挖掘式甜菜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甜菜收获技术及农机装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甜菜种植模式和生产体制,对甜菜收获机械的关键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确定了甜菜联合收获的技术模式、关键技术理论及机构形式,并重点对导向系统、挖掘装置和输送清理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实现了甜菜块根的挖掘、输送、清理和收集工序的机械化作业,有效解决了甜菜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收获机具的技术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通过对我国甜菜种植农艺及国内外甜菜收获装备现状的调研,确定了甜菜的2段收获模式和工艺流程,提出了牵引式双行甜菜联合收获机械的设计方案及路线,确定了牵引式的油缸机位调节方式、机械-液压结合的传动系统、幅板式抛掷式机构、杆带式夹持输送装置和背负式收集箱等结构,并分析了甜菜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对甜菜的种植农艺和块根特性进行测定,得到了甜菜的田间分布状况、物理几何模型及压缩力学特性,研究了甜菜块根起拔力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较优参数组合,为导向系统和挖掘装置的关键参数选定提供了参考。(3)借鉴国内外挖掘收获机具及其特点,确定了挖掘装置的结构及工作机理,明确了关键技术参数的关系,构建了挖掘装置的运动学模型及力学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挖掘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校验了装置结构的强度及变形。采用田间试验,建立了关键参数与挖掘性能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4)通过对现有导向技术及结构的分析,确定了导向系统结构及工作机理,分析了导向装置的参数关系和动力学特点。借助田间试验及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建立了关键参数与导向效果指标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参数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参数范围及其最佳组合。(5)结合现有输送、清理机构及其特点,确定了输送清理装置的结构,研究了输送清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参数关系及运动特征,确定了输送清理装置的参数关系及范围。借助ADAMS仿真软件,研究了杆式链输送器的运动特性及输送链与输送链轮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甜菜输送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得到甜菜离开输送装置的加速度及速度。(6)通过田间收获性能试验,考察了样机的性能指标、作业质量、适用性和可靠性等情况。针对存在的不足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得样机基本满足收获要求。
二、乌盟马铃薯挖掘机械推广可行性及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马铃薯挖掘机械推广可行性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
1.1 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一体机 |
1.2 马铃薯分级收获机 |
2 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
3 展望 |
3.1 由牵引式向着自走式发展 |
3.2 关键技术研发的转移 |
4 结论 |
(2)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改进设计 |
2.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
2.1.1 设计依据 |
2.1.2 设计要求 |
2.2 捡拾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捡拾装置改进设计 |
2.3.1 捡拾铲的改进设计 |
2.3.2 捡拾圆盘的改进设计 |
2.3.3 溜薯板的改进设计 |
2.4 捡拾装置运动参数确定 |
2.4.1 捡拾铲的运动原理分析 |
2.4.2 捡拾铲运动轨迹分析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马铃薯捡拾装置虚拟仿真试验研究 |
3.1 离散元方法概述 |
3.1.1 颗粒形状 |
3.1.2 接触模型 |
3.2 仿真对象参数的确定 |
3.2.1 土壤参数的确定 |
3.2.2 马铃薯参数的确定 |
3.2.3 捡拾装置物理参数确定 |
3.2.4 相互作用物理参数确定 |
3.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1 马铃薯捡拾装置模型的建立 |
3.3.2 马铃薯模型的建立 |
3.3.3 土槽模型的建立 |
3.3.4 土壤模型的建立 |
3.4 捡拾装置离散元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仿真试验设计 |
3.4.3 捡拾装置离散元分析结果 |
3.5 参数分析 |
3.5.1 方差分析 |
3.5.2 各参数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
3.5.3 参数优化 |
3.6 马铃薯运动轨迹分析 |
3.7 马铃薯受力分析 |
3.8 捡拾铲受力分析 |
3.9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马铃薯捡拾装置试制与田间模拟试验 |
4.1 马铃薯捡拾装置试制 |
4.1.1 其余部件设计 |
4.1.2 捡拾装置整机三维结构图 |
4.1.3 马铃薯捡拾装置加工 |
4.2 马铃薯捡拾装置田间模拟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 |
4.2.3 试验场地及设备 |
4.2.4 田间模拟试验过程 |
4.2.5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概况 |
2 马铃薯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 |
2.1 挖掘技术 |
2.1.1 振动挖掘技术 |
2.1.2 固定挖掘技术 |
2.1.3 组合式挖掘技术 |
2.2 输送分离技术 |
2.3 集条铺放技术 |
2.4 捡拾技术 |
3 马铃薯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
4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面临问题及对策 |
1) 各主产区发展不平衡。 |
2) 联合收获机械研发力度不够,中低端产品过剩,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 |
(4)甘草采挖设备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相关甘草采挖机械现状 |
1.2.1 现有甘草采挖机械现状 |
1.2.2 其他根茎类作物采挖机械 |
1.3 本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1.4 本项目研究的可行性 |
1.5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1 构建甘草采挖新模式 |
1.5.2 甘草采挖模式与药材品质之间关系新构建 |
1.5.3 拟解决深挖机械动力和强度要求高,土草分离难,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 |
1.5.4 产品模式新构 |
1.6 本项目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前期调研与分析 |
2.1 信息搜集 |
2.1.1 调研操作方式的系统设计 |
2.1.2 调研资料源的系统整理 |
2.1.3 针对使用者调研方式的模式构建 |
2.1.4 针对采挖对象的种植、物理特征调研 |
2.1.5 针对已有甘草采挖机械现状的调研 |
2.1.6 针对其它相关机械的调研 |
2.2 调研信息分析与方案构建 |
2.2.1 构建功能模型 |
2.2.2 设计目标整理 |
2.2.3 产品结构分析与构建 |
2.2.4 产品元件或部件的深入设计 |
2.2.5 针对总功能,对分功能之间的序化结构进行分析 |
2.2.6 构建产品整体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方案实现与展示 |
3.1 零件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实现原理 |
3.2 土草分离效率与吃土量的关系控制 |
3.3 甘草采挖机的使用 |
3.3.1 采挖之前的准备工作 |
3.3.2 采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3.3.3 地头转弯时的注意事项 |
3.3.4 倒车或过田埂时的注意事项 |
3.3.5 保养过程的注意事项 |
3.4 产品基本匹配参数 |
3.5 常见故障排除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材料与装配关系分析 |
4.1 各种零部件所用材料的限定 |
4.2 装配关系限定 |
4.2.1 第一代产品的装配模式 |
4.2.2 第二代产品的整体设计与装配关系 |
4.3 色彩方案分析 |
4.3.1 第一代挖掘机色彩方案分析 |
4.3.2 第二代挖掘机色彩方案分析 |
4.4 基本尺度 |
4.4.1 整体尺寸图 |
4.4.2 部分部件尺寸图 |
4.5 本设计具有的创新性 |
4.5.1 采挖模式优化 |
4.5.2 设计方法的系统性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专利授权 |
(5)基于离散元的马铃薯捡拾装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马铃薯减损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马铃薯捡拾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
2.1.1 设计依据 |
2.1.2 设计要求 |
2.2 马铃薯捡拾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 |
2.2.1 捡拾装置方案 |
2.3 马铃薯捡拾装置工作原理 |
2.4 传动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部件设计 |
3.1 捡拾铲设计 |
3.1.1 设计要求 |
3.1.2 捡拾深度的确定 |
3.1.3 捡拾铲铲型的设计 |
3.1.4 捡拾圆盘的设计 |
3.1.5 捡拾铲入土角度确定 |
3.1.6 捡拾铲铲宽的确定 |
3.1.7 捡拾铲材料的选择 |
3.2 变速箱齿轮参数设计 |
3.3 集薯装置设计 |
3.4 马铃薯捡拾铲捡拾深度调节机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捡拾装置土槽试验 |
4.1 试验装置制作 |
4.2 试验目的 |
4.3 试验条件及设备 |
4.3.1 试验场地 |
4.3.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4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 |
4.4.1 试验评价指标 |
4.4.2 试验方案确定 |
4.5 土槽试验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捡拾装置的离散元分析 |
5.1 虚拟装配 |
5.2 离散元方法概述 |
5.2.1 颗粒形状 |
5.2.2 接触模型 |
5.3 仿真对象参数的确定 |
5.3.1 土壤参数的确定 |
5.3.2 马铃薯参数的确定 |
5.3.3 捡拾装置物理参数确定 |
5.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4.1 边界模型的建立 |
5.4.2 土壤模型建立 |
5.4.3 马铃薯模型建立 |
5.5 捡拾装置离散元分析 |
5.5.1 模型建立 |
5.5.2 仿真试验设计 |
5.5.3 捡拾装置离散元分析结果 |
5.6 参数分析 |
5.6.1 极差分析 |
5.6.2 方差分析 |
5.6.3 回归方程的确定 |
5.6.4 各参数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
5.7 马铃薯受力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小型拖拉机的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太子参收获机研究概况 |
1.2.2 国外根茎类作物收获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根茎类作物收获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整机方案设计 |
2.1 收获太子参的农艺要求 |
2.1.1 太子参块根的物理特性及栽培方法 |
2.2 总体结构设计 |
2.2.1 工作过程及原理 |
2.2.2 工作参数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子参振动挖掘机关键部件设计 |
3.1 机架的设计 |
3.2 挖掘装置的设计 |
3.2.1 挖掘机构的设计要求 |
3.2.2 挖掘铲样式的确定 |
3.2.3 挖掘装置参数确定 |
3.3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3.1 液压缸的设计 |
3.3.2 液压马达的选型 |
3.3.3 液压泵的设计 |
3.3.4 换向阀的选型 |
3.3.5 油箱及油管的设计 |
3.3.6 液压系统的设计 |
3.4 传动系统设计 |
3.4.1 传动比的设计 |
3.5 升运链装置的设计 |
3.5.1 升运链装置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
3.5.2 升运链装置样式确定 |
3.5.3 升运链装置相关参数的确定 |
3.6 振动分离装置的设计 |
3.6.1 偏心块和振动臂的设计 |
3.6.2 振动筛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简介 |
4.2 挖掘铲静力学分析及结果分析 |
4.2.1 挖掘铲阻力模型 |
4.2.2 挖掘机构线性静态结构分析 |
4.3 机架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试制及田间试验 |
5.1 样机试制 |
5.2 田间试验 |
5.2.1 试验前的准备 |
5.2.2 试验项目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概况 |
1.2.1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历程 |
1.2.2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主要类型和关键技术介绍 |
1.2.4 中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历程 |
1.2.5 中国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 |
1.2.6 国内马铃薯收获机的主要类型和关键技术介绍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总体设计 |
2.1 马铃薯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 |
2.2 马铃薯农艺要求 |
2.1.1 马铃薯种植农艺 |
2.1.2 马铃薯等级规格 |
2.3 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原理方案设计 |
2.3.1 设计要求 |
2.3.2 功能原理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4U-1600型马铃薯收获机的整机结构 |
3.1 4U-16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基本结构 |
3.2 4U-16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
3.2.1 4U-1600型马铃薯收获机主要技术参数 |
3.3 4U-16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功率消耗计算分析 |
3.3.1 挖掘机构的功率 |
3.3.2 一级土薯分离装置的功率 |
3.3.3 二级土薯分离刮板输送装置的功率 |
3.3.4 茎秆分离装置的功率 |
3.3.5 行走装置的功率 |
3.4 主要机构及参数确定 |
3.4.1 一级土薯分离装置 |
3.4.2 二级土薯分离输送装置 |
3.4.3 传动系统 |
3.5 薯块收集装置 |
3.6 创新改进设计 |
3.6.1 仿形碎土装置 |
3.6.2 一级土薯分离抖动装置 |
3.6.3 过载保护装置 |
3.6.4 多样化收集装置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承载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4.1 ANSYS Workbench软件简介 |
4.2 4U-1600型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架的有限元分析 |
4.2.1 铲架的网格划分 |
4.2.2 添加约束和施加载荷 |
4.2.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 4U-1600型马铃薯收获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
4.3.1 机架的结构 |
4.3.2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4.3.3 添加约束 |
4.3.4 施加载荷分析 |
4.3.5 结果分析 |
4.4 一级土薯分离主动轴有限元分析 |
4.4.1 模型导入和网格划分 |
4.4.2 添加约束和施加载荷 |
4.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5 一级土薯分离从动轴有限元分析 |
4.5.1 导入模型、添加材料和网格划分 |
4.5.2 添加约束和施加载荷 |
4.5.3 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样机的试制 |
第六章 效益评价与应用前景分析 |
6.1 效益评价 |
6.2 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应用前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丹参简介 |
1.1.1 药材来源 |
1.1.2 资源分布 |
1.1.3 化学成分 |
1.1.4 药理作用 |
1.2 农机与农艺 |
1.2.1 概念 |
1.2.2 农机与农艺的发展历程 |
1.2.2.1 农机服从农艺阶段 |
1.2.2.2 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 |
1.2.2.3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阶段 |
1.2.2.4 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的阶段 |
1.2.3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必要性 |
1.2.4 农机与农艺在结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实际问题 |
1.2.4.1 农艺技术要与农机技术相适应 |
1.2.4.2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遵循当地的耕作栽培制度 |
1.3 丹参育苗和移栽 |
1.4 起垄 |
1.5 摘花序 |
1.6 丹参收获 |
1.6.1 收获时期 |
1.6.2 深根茎类药材收获现状 |
1.6.3 国内外根茎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 |
1.7 生态农业 |
2 引言 |
3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地调研法 |
3.3.2 文献研究法 |
3.3.3 对比分析法 |
3.3.4 访谈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渑池丹参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情况 |
4.1 渑池及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参种植情况简介 |
4.1.1 渑池简介 |
4.1.2 渑池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参种植情况简介 |
4.2 丹参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情况 |
4.2.1 整地 |
4.2.2 种子育苗 |
4.2.3 移栽大田 |
4.2.3.1 起垄 |
4.2.3.2 起苗 |
4.2.3.3 栽种 |
4.2.4 中耕除草 |
4.2.5 打药 |
4.2.6 摘花序 |
4.2.7 收获及初加工 |
5 丹参农机农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1 丹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1 种子撒播方式 |
5.1.2 摘除花序方面 |
5.1.3 浇水过程 |
5.1.4 移栽苗成活率 |
5.1.5 采挖丹参 |
5.1.6 杂草 |
5.2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2.1 机械驾驶员 |
5.2.2 烘干设备 |
5.2.3 基地管理 |
5.2.4 机械种类 |
6 对丹参生产过程实现农机农艺一体化的建议 |
6.1 农机农艺相联系 |
6.2 政府高度重视 |
6.3 培养专业型人才 |
6.3.1 着眼先进农机技术 |
6.3.2 培养新型农民 |
6.3.3 课程改革 |
6.3.4 培养高级人才 |
6.4 发展节约型机械化 |
6.5 建立长效机制 |
6.5.1 农民购买力 |
6.5.2 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
6.6 社会化服务体系 |
6.7 加强宣传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ABSTRACT |
(9)基于蝼蛄爪趾特征的仿生挖掘机铲斗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挖掘机铲斗研究现状 |
1.2.2 触土部件的仿生研究概况 |
1.2.3 土壤切削机理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仿生研究对象选取及生物信息的提取 |
2.1 仿生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 土壤动物蝼蛄的介绍 |
2.3 蝼蛄挖掘足爪趾生物信息的提取 |
2.3.1 蝼蛄爪趾生物试样的制备 |
2.3.2 蝼蛄爪趾生物信息的采集 |
2.3.3 蝼蛄爪趾逆向建模 |
2.3.4 蝼蛄挖掘足爪趾生物信息的数字化拟合 |
2.4 本章小结 |
3 仿生挖掘机铲斗的设计 |
3.1 通用型挖掘机铲斗的介绍 |
3.1.1 反铲挖掘机工作装置 |
3.1.2 反铲工作装置挖掘传动原理 |
3.2 挖掘机铲斗结构件设计原则 |
3.3 CAT-320D通用型挖掘机铲斗三维模型的建立 |
3.3.1 CAT-320D通用型挖掘机铲斗信息 |
3.3.2 CAT-320D通用型挖掘机铲斗斗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3.3.3 CAT-320D挖掘机铲斗齿座以及斗齿的模型建立 |
3.4 仿生铲斗的设计及三维模型的建立 |
3.4.1 仿生斗齿结构设计 |
3.4.2 仿生斗体结构设计 |
3.4.3 反铲挖掘机铲斗结构仿生设计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斗齿触土过程的显式动力学分析 |
4.1 斗齿-土壤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
4.1.1 土壤的力学性质 |
4.1.2 土壤切削过程 |
4.2 基于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分析方法 |
4.2.1 ANSYS/LS-DYNA软件介绍 |
4.2.2 ANSYS/LS-DYNA显式算法 |
4.2.3 ANSYS/LS-DYNA分析流程 |
4.2.4 ANSYS/LS-DYNA接触分析 |
4.3 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
4.3.1 挖掘机斗齿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
4.3.2 土壤模型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CAT-320D反铲挖掘机斗齿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仿生反铲挖掘机斗齿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3 土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5 有限元网格划分 |
4.6 定义接触类型 |
4.6.1 创建PARTS |
4.6.2 定义接触类型 |
4.7 初始条件及约束 |
4.8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8.1 同型斗齿不同入土角度对比 |
4.8.2 土壤总能量分析 |
4.8.3 土壤切削接触点切削方向应力比较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10)圆盘挖掘式甜菜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甜菜种植方式及农艺特点 |
1.3 国内外甜菜收获机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甜菜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及配置方案 |
2.1 总体设计 |
2.2 总体配置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甜菜移栽种植农艺与相关特性 |
3.1 甜菜块根的种植农艺及特点 |
3.2 甜菜块根的几何模型及生长物理特性 |
3.3 甜菜块根的起拔力及参数相关性测试 |
3.4 甜菜块根的机械力学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挖掘装置的设计及分析 |
4.1 挖掘装置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 |
4.2 挖掘装置的参数分析及确定 |
4.3 挖掘圆盘的运动学分析 |
4.4 挖掘装置的力学分析 |
4.5 挖掘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4.6 挖掘装置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
4.7 挖掘装置的参数优选正交试验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系统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
5.1 导向系统的设计依据 |
5.2 导向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5.3 导向装置的结构参数及动力学分析 |
5.4 导向装置的田间导向通过性模拟试验 |
5.5 导向装置关键参数的优化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输送清理装置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6.1 输送清理装置的设计 |
6.2 输送清理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6.3 杆式链输送器的运动学分析 |
6.4 基于ADAMS的输送装置的动力学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甜菜联合收获机的田间工作性能试验及改进 |
7.1 田间工作性能试验 |
7.2 样机的改进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乌盟马铃薯挖掘机械推广可行性及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进展[J]. 刘兴,杨珍,薛建,陈清宇,李存旭,郑智旗,李卫. 农机化研究, 2022(05)
- [2]马铃薯捡拾装置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D]. 杜荣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 杨红光,胡志超,王冰,彭宝良,王公仆.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11)
- [4]甘草采挖设备的系统设计[D]. 柴英杰.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
- [5]基于离散元的马铃薯捡拾装置试验研究[D]. 王万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基于小型拖拉机的太子参振动挖掘机的研制[D]. 龚健枫.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5)
- [7]4U-16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D]. 姜彦武.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8]豫西丹参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一体化研究[D]. 王莹莹.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9]基于蝼蛄爪趾特征的仿生挖掘机铲斗的设计与分析[D]. 张思博.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10]圆盘挖掘式甜菜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及试验研究[D]. 王方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