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与护理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富君丽,徐晓红,沈爱华,陈丽,胡花[1](2021)在《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疼痛管理在妇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疼痛管理在妇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妇科术后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管理, 干预组给予患者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疼痛管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疼痛程度、患者结局及术后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 干预组的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 疼痛程度显着低于常规组, 患者结局评分显着优于常规组, 术后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疼痛管理后,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 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改善患者结局, 使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得到显着降低, 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 故值得临床于应用及推广。

智博,姚郁雯,韩利娟[2](2021)在《踝泵操联合下肢运动指导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踝泵操联合下肢运动指导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9年1~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选取该院妇科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踝泵操联合下肢运动指导。比较两组的踝泵锻炼的依从性、术后股静脉流速情况及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踝泵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术后3 d、7 d的股静脉平均流速和峰值流速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疼痛、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踝泵操联合下肢运动指导能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踝泵锻炼的依从性, 加快股静脉流速, 预防DVT的发生。

欧爱芝,叶新萍[3](2021)在《中医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0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情志调护、推拿疗法、拍打下肢、中药足浴)。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DVT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后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皮色(皮温)改变的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为14.0%(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50/50),对照组为72.0%(3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VT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中认知、态度、行为3个方面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皮色(皮温)改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TT、PT、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可提高长期卧床患者DVT预防知识知晓率,改善其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步胜楠[4](2021)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AI)、下肢DVT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最终27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139例,干预组137例。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7 d的AI低于对照组,腘窝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干预能降低妇科术后患者AI,提高腘窝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的发生率,是预防妇科疾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有效方法。

姚新媛[5](2021)在《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下肢肿胀预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压治疗仪,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程度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下肢深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腘静脉平均血流速、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肢肿胀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共性模块、特异模块、共性症状与副作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用于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中,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降低DVT发生风险,改善下肢肿胀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周洁,刘明,张玉冬,王明超,张璐,王嘉仪[6](202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下肢,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引起深静脉回流障碍;本病属于中医"股肿""瘀血流注""肿胀"等范畴。历年来,医务人员对DVT的临床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该综述从急性期、后遗症期以及骨科术后DVT进行论述,通过总结各医家运用的某些经验效方,发现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上取得了可观效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本病影响的研究。

钟华兰,刘琼,付秋华,谢炉燕,易娜[7](2021)在《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兴国县人民医院妇科在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50例,在血栓弹力图监测下,筛查出高危患者使用间歇性气囊加压和梯度压力袜,必要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中危者穿弹力袜;同时行主被动物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干预后R、K值高于干预前,α角、MA、CI值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高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应用,指导临床治疗,以此减少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赵玲玲,陈英,杨茜,梁凤[8](2021)在《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间歇充气加压对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BSCO,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间歇充气加压对预防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评价文献的各项风险偏倚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歇充气加压泵组、间歇充气加压泵与梯度压力弹力袜或药物联合应用组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较空白组或单一预防方法组更显着;间歇充气加压泵组与抗凝药物组比较,两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相当,但间歇充气加压泵组出血风险明显降低[OR=0.17,95%CI(0.06,0.54),P=0.003]。结论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能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机械或药物联合应用时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均优于单一预防方法,此外间歇充气加压泵与药物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相当但其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王晶晶,周艳辉,胡红娟[9](2021)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检索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JM Best Practice、Up to date(中文版)、JBI evidence summary、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苏格兰学院指南网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等关于妇科肿瘤手术(主要是腹-盆腔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27日。由两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收入文献共17篇,其中证据总结11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总结形成了血栓风险评估、筛查、预防策略、健康教育、其他管理5个方面,共51条证据。结论临床护士应根据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循证依据,通过早期预防和管理以降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周芬,张艳,管义祥[10](2021)在《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3)中医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研究对象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1.4.2 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DVT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皮色(皮温)改变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5)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两组下肢肿胀程度、DVT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期中医药治疗
    1.1 中医内治法
    1.2 中医外治法
2 后遗症期中医药治疗
    2.1 中医内治法
    2.2 中医外治法
3 骨科术后并发DVT中医药治疗
4 总结与展望

(7)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2.2 比较观察组高危患者干预前后TEG检查结果
3 讨论

(8)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信息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IPC组与常规护理组(空白组)对DVT预防作用的比较
        2.3.2 IPC+GCS组与GCS组或常规组(空白组)对DVT预防作用的比较
        2.3.3 IPC组与抗凝药物组对DVT预防作用的比较
        2.3.4 IPC+抗凝药物组与抗凝药组对DVT预防作用的比较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3.2 IPC较常规护理对预防DVT的效果更好
    3.3 IPC与GCS或抗凝药联合应用对预防DVT的效果优于单一预防措施
    3.4 IPC与抗凝药对预防DVT的效果相当且IPC不增加出血风险
4 小结

(9)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证据检索
    1.2 证据的纳入、排除标准
    1.3 评价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见图1)
    1.5 文献质量评价过程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资料
    2.2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的质量评价结果
        2.2.2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
        2.2.3 证据总结的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证据描述及汇总
3 讨论
    3.1 所有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VTE风险评估
    3.2 患者住院期间需动态进行DVT筛查
    3.3 不同DVT风险级别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
    3.4 提供患者全面且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4 小结

(10)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干预小组
        1.2.2 树立防范意识
        1.2.3 强化整体意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3.2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3.3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疼痛管理在妇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富君丽,徐晓红,沈爱华,陈丽,胡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3)
  • [2]踝泵操联合下肢运动指导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 智博,姚郁雯,韩利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1)
  • [3]中医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欧爱芝,叶新萍. 中医药导报, 2021(10)
  • [4]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步胜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6)
  • [5]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姚新媛. 医疗装备, 2021(16)
  • [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周洁,刘明,张玉冬,王明超,张璐,王嘉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4)
  • [7]血栓弹力图在预防高龄患者妇科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J]. 钟华兰,刘琼,付秋华,谢炉燕,易娜. 江西医药, 2021(08)
  • [8]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J]. 赵玲玲,陈英,杨茜,梁凤. 护理管理杂志, 2021(08)
  • [9]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王晶晶,周艳辉,胡红娟. 护理管理杂志, 2021(07)
  • [10]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措施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周芬,张艳,管义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3)

标签:;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