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跨文化传播中的融入与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杨赫[1](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王艺颖[2](2021)在《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随着5G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疫情期间,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简称CGTN)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抗疫”故事,推出了首部全景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为海外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抗疫”故事的窗口。本文以纪录片《武汉战疫纪》为案例,以留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国“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本文采用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访谈法获得“抗疫”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反馈结果,再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期望为今后的汉语国际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过程、国家形象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解释和归纳。第二章从CGTN发展背景和《武汉战疫纪》选择依据的介绍,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对《武汉战疫纪》进行文本分析。第三章通过扎根理论对留学生解读《武汉战疫纪》相关语料进行了分类归纳;第四章从运用误读理论对留学生的误读原因展开分析;第五章对中国式“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存在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可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建议。结果显示,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更能打动留学生。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人类共有情感、价值观入手,让留学生从中国普通人生活故事中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注重差异观点的表达方式。
苏叶[3](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牛旻[4](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吴昕婷[5](2020)在《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华文报纸作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承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着重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深度采访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与拉斯韦尔五个基本范畴,探析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所面临的困境与生存策略研究,并着重反映出华文报纸的自主意识及社会责任。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绪论章节,主要概括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关于海外华人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的文献综述,还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等概述。第二部分是对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历史及演变进行了概括,由大到小分别从海外华文报业历史的发展论述到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发展,对华文报纸的背景大致梳理也为后文进行了铺垫。第三部分是通过一手资料对研究主体《诗华日报》进行文本分析,从华人新闻报道的总量与分布还有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用数据展现出诗华日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两年对华人新闻的报道。第四、五、六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实地调研与对华文报纸相关人员的采访展现出目前困境下的《诗华日报》,详细的从政治、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环境下困境产生的原因,并且根据前文分析的结果为华人报纸提供了建议与对策,同时也展现了目前《诗华日报》作为华文大报为了更好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转型措施。本人希望借此研究结果,促进《诗华日报》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本研究不同于以往对跨文化的研究,首先是在于本研究是在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分析华文报纸目前的困境,其次是在于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希望本研究能为以后华文报纸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惠新[6](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余碧琳[7](2020)在《国际关系张力下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论中美主播首次电视辩论的方法论意涵》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对2019年5月30日,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FOX Business)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与CGTN主播刘欣围绕中美贸易纠纷进行的越洋辩论开展的一项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利用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模型,同时结合梵·迪克的社会认知分析视角,选取FOX、CGTN节目的视频文本、国际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文本和国际社交媒体上的受众网络评论数据,对事件进行了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维度的分析。沟通与交流是化解误会的重要通途,面对美国的全方面围堵,通过辩论的形式释放善意、阐释己方观点,有助于消弭误解、增进互信,这恰为“刘-翠辩论”的价值之所在。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发展到现在,“文化间性”等跨文化的相关理念为其注入了新的动能,因而国际传播的表现形态也有了更加灵动、多样的新可能。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国际传播的实际需求,探析相关跨文化理念与中国重大议题国际传播实践相桥接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高度政治化的议题往往有着刻意塑造的价值区隔,旨在营造出认知上的“价值偏误”。而跨文化论辩有助于消除这一偏误。借助于从价值中立角度对核心概念演化历程进行回顾,跨文化论辩能够帮助国际公共舆论挣脱价值判断的窠臼,并引导其回归理性、建设性的正常轨道,进而加深彼此间的共情同理,最终使得冲突降维。对话理念下积极的话语介入有助于中和冲突、争议和情绪化的文本,并将辩论重塑为一种平等、平和的对话式文本。西方的认知框架既源于其长期以来的话语实践,又在这一实践运动中不断调整以争取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扩散,极易导致国际舆论场上的同频共振。因此,对国际重大议题历史源流、内在本质、深远影响的全面把握,是剥离意识形态标签,开展积极话语介入的前提条件。话语冲突的背后是权力的博弈,体现了原生型现代性对后发型现代性的话语宰制和发展权限制。由于事关权力的分配与利益的重组,要避免剧烈冲突并说服前者平和接受,就必须承认西方现代性话语体系中的合理成分,并对其顽固和狭隘的成分加以批判。只有通过这种继承性批判,才能完成对现代性话语的创新、超越和扬弃,回应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之现代性的质疑。
任林洁[8](2020)在《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话语通约性研究 ——以“中国故事”讲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世界各国之间都在不断进行着文化的碰撞和沟通,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仍然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所垄断,恶意丑化、污蔑和歧视中国的言论中国客观的发展实际并不相符,在西方霸权主义体系下,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受“文化折扣”和“刻板印象”等影响,如何向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成为当下继续解决的难题。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要以故事思维为出发点,寻求他国受众与故事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的统一,因此基于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文献资料收集分析法、从普遍到特殊分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同时辅助案例量化的对比研究,尝试搭建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话语通约”模型。整体而言,话语通约性的建构需要从实践形式和价值理念两个层面,探求中国故事的话语通约的可能性。从实践形式的探索上,可以从言说对象的精准细分、言说内容通约和言说形式通约三个层面,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完成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从而增大与他国受众的认同感,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力。从价值理念的塑造上,全球化时代要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需要从根本上需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将中国文化、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融入世界文明之中,因此中国故事话语通约在价值的建构上需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特色和文化价值内核,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包容开放”、“和合兼爱”价值,寻找更多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公约数”。因此,本研究尝试寻求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话语通约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统一,从理论价值上,搭建了话语通约模型丰富了话语通约的内涵和外延,拓展了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对全球受众的精准细分;从实践价值上,为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方向和路径提供借鉴,也为中国故事的价值传播提供依托。
李萍[9](2020)在《李安电影叙事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加快,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和碰撞,跨文化传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表征。在此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在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也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减少文化交流障碍、促使文化认同已成为文化传播领域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适应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比其他媒介来说具有传播信息量大、不限时空、传播效果好等特点。由于电影本身具有的视听特性,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影响受众的认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为大众传播文化交流提供有效的途径,是理想的“跨文化传播使者”。因此,剖析归纳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展现出的良好特性,也许能给跨文化适应提供一些参考。在华语电影届,李安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导演。他的电影最大的特点是感情细腻,细节动人,人物关系处理的恰如其分又符合逻辑。除此之外,李安将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电影之中,致力于探讨不同的文化间的冲突与适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具有鲜明的跨文化适应属性。因此学习和借鉴李安电影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文化传播学、跨文化适应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金洋咏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为框架,采用文本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李安电影的叙事进行跨文化适应分析,进而总结出李安电影跨文化适应的三大特征,即文本层面、创作层面和文化层面,文本层面主要体现为双维度模型理论的遵循和整合策略运用;在创作层面和文化层面,主要体现为建立文化自觉和中国故事的表达。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归纳出中国电影跨文化适应所存在的问题,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三个方面总结出可供我国电影跨文化适应的经验,填补国内针对电影的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不足,以期中国电影未来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王俊霞[10](2020)在《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地区特有的文化系统,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乡村文化虽然孕育在乡村地区,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影响范围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而应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文化影响力。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乡村文化虽然根基深厚、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但是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处于分割状态,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反而加大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网络化背景下,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去解决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难题,增进城乡之间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使得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是一种历史使命。本文结合城镇化建设的最新实践,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的一个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重点对“乡村文化传播”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了乡村文化传播对于打破城乡文化传播生态失衡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根据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网络化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乡村文化传播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其次,经过对跨文化传播和城乡文化传播之间联系的讨论,指出由于乡村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只有乡村文化的复兴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文化传播失衡的局面。接下来,将城镇化建设的新实践-特色小镇H镇作为研究案例,按照传播学的“5W”经典模式对当地的文化传播环境进行了考察,以H镇的乡村文化传播为切入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总结出网络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普遍面临的问题。最后,运用跨文化传播学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反哺理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角色等理论作为支撑,提出通过创新乡村文化形式、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增进城乡文化认同等途径去解决乡村文化传播中的问题。通过对乡村地区文化传播环境组成要素的详细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网络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城乡文化交流面临的障碍,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旨在振兴乡村文化,为乡村整体振兴提供内在动力,让乡村文化的支撑作用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同时也为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文化传播方面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二、论跨文化传播中的融入与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跨文化传播中的融入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电子竞技 |
2.1.2 网络媒体 |
2.1.3 传播效果 |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
2.2 核心理论 |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
2.2.3 框架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
本章小结 |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3.1 用户差异 |
4.3.2 环境条件 |
4.3.3 平台建设 |
4.3.4 盈利能力 |
4.3.5 责任意识 |
4.3.6 创新实践 |
本章小结 |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
5.2.1 商业创收层面 |
5.2.2 责任履行层面 |
5.2.3 文化创新层面 |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
本章小结 |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6.2.1 初拟指标体系 |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习经历 |
(2)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综述 |
三、纪录片的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一、本研究的问题意识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理论支撑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理论支撑 |
第二章 《武汉战疫纪》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武汉战疫纪》的选择依据 |
一、CGTN背景 |
二、选择的原因 |
第二节 《武汉战疫纪》叙事分析 |
一、 《武汉战疫纪》内容描述 |
二、 《武汉战疫纪》画面描述 |
三、 《武汉战疫纪》形象要素 |
第三章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跨文化解读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学生样本 |
二、访谈设计 |
第二节 编码方案 |
一、焦点小组数据编码 |
(一)开放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核心编码 |
二、焦点小组解码系统 |
第三节 研究发现 |
一、关于政治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
二、关于社会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
三、关于科技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
四、关于医疗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
五、关于国人形象的解读:积极正面 |
第四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综合观感 |
第四章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正面解读与误读 |
第一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正面解读 |
一、与影片观点一致主导式解读 |
二、结合自身感受的协商式解读 |
第二节 留学生对《武汉战疫纪》的误读 |
一、关于“微笑”的误读 |
二、 “节俭”价值观的误读 |
三、 “面子”价值观的误读 |
四、 “以偏概全”的误读 |
五、 “文化词语”的误读 |
第五章 中国抗疫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
第一节 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观念问题 |
一、传播者与受众需建立正确文化观 |
二、传播过程中注重差异观点的表达 |
第二节 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与汉语国际教学启事 |
一、树立国际视野,跨越文化差异 |
二、客观真实、多角度的内容选取 |
三、追寻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
四、巧妙结合新媒体引导学生自学 |
五、选择恰当的影视题材启发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焦点小组采访提纲 |
附录二:留学生霍尔解码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
二、现存墨迹考证 |
小结 |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
小结 |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一)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研究 |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 |
(三)文化认同研究 |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际意义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历史及演变 |
一、海外华文报业历史发展概述 |
(一)历史上海外华文报业三次办报潮 |
(二)影响东南亚华文报业形成的历史原因 |
二、马来西亚华文报业发展概况 |
第二章 《诗华日报》基本概况 |
一、《诗华日报》历史与现状 |
二、《诗华日报》的华人新闻报道 |
(一)《诗华日报》华人新闻的报道总量与分布 |
(二)《诗华日报》华人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困境下的《诗华日报》 |
一、《诗华日报》作为传播者角度分析 |
二、《诗华日报》传播内容的价值分析 |
三、《诗华日报》受众角度分析 |
四、《诗华日报》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困境产生的原因 |
一、政治环境所造成的华文媒体困境 |
(一)因政治管制媒体不自由的困境 |
(二)东南亚排华事件所带来的困境 |
(三)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参政的困境 |
二、马来华人的认同的困境 |
(一)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困境 |
(二)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困境 |
第五章 困境下《诗华日报》采取的策略 |
一、《诗华日报》对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一)《诗华日报》对于华文教育新闻的报道 |
(二)《诗华日报》对中华文化的报道 |
(三)《诗华日报》对传播中华文化采取的策略 |
二、媒体转型困境下《诗华日报》采取的策略 |
(一)纸质版与线上开发多元化渠道 |
(二)关注年轻人,利用新媒体 |
(三)提高时效性,加强与海外媒体的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理论抽样 |
1.3.4 信度效度检验 |
1.4 研究设计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
2.4.3 作者分布 |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
3.1 跨文化的阐释 |
3.1.1 文化的阐释 |
3.1.2 跨文化的阐释 |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
5.2.1 太极拳“治已病” |
5.2.2 太极拳“治未病” |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
6.2.1 精神符号误读 |
6.2.2 器物符号误读 |
6.2.3 制度符号误读 |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
6.5.2 缺少顶层设计 |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
致谢 |
(7)国际关系张力下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论中美主播首次电视辩论的方法论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文明的冲突:“他者”的想象 |
1.2.2 多元文化主义:无力的呐喊 |
1.2.3 跨文化对话:和谐的多元 |
1.2.4 跨文化论辩:新的方法论? |
1.3 选题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对象 |
1.4.3 样本选取与分类 |
第2章 “刘-翠辩论”的文本维度分析 |
2.1 翠西的辩论内容及其话语表达技巧 |
2.1.1 标签强化 |
2.1.2 词汇选择 |
2.1.3 议题设置 |
2.2 刘欣的辩论内容及其话语表达技巧 |
2.2.1 善意话语 |
2.2.2 文化嵌入式框架 |
2.2.3 本土叙事 |
2.3 小结 |
第3章 “刘-翠辩论”的话语实践维度分析 |
3.1 “刘-翠辩论”事件中的文本生产 |
3.1.1 以翠西为代表的美媒政论传统的复苏 |
3.1.2 以刘欣为代表的中国外宣媒体创新现状 |
3.1.3 间性思维和对话理念在“刘-翠辩论”中的体现 |
3.2 “刘-翠辩论”事件中的文本传播:国际媒体报道文本的内容分析 |
3.2.1 描述类文本 |
3.2.2 解析类文本 |
3.2.3 评价类文本 |
3.3 “刘-翠辩论”事件中的文本接受:国际受众评论文本的内容分析 |
3.3.1 样本选取 |
3.3.2 编码与赋值的逻辑 |
3.3.3 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刘-翠辩论”的社会实践维度分析 |
4.1 发展之“难” |
4.1.1 原生型现代性的霸权宰制 |
4.1.2 后发型现代性与孤立主义的兴起 |
4.2 “对话”的必要性 |
4.2.1 构建超越东西方语境的人类“发展叙事” |
4.2.2 新兴国家的话语转变 |
4.3 小结 |
第5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话语通约性研究 ——以“中国故事”讲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传播者立场:探析实现跨文化话语通约的认知思维转变 |
二、微观视野:主流媒体跨文化话语通约的现状和传播效果研究 |
三、宏观视野:主流媒体跨文化话语通约的策略性研究 |
四、研究不足和可改进指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话语通约性的内涵和外延 |
小结 |
第二章 主流媒体跨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主流媒体跨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 |
一、搭建智能平台,全媒体传播渠道显露头角 |
二、创新视听语言,短视频沉浸式传播能力凸显 |
三、革新叙事结构,让中国故事更“立体化” |
第二节 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讲述存在的问题 |
一、国际听众少,传播范围狭窄 |
二、国际议程设置能力薄弱,本土话语缺失 |
三、粗放型传播模式,传播对象的针对性不强 |
四、对外传播矩阵不完善,国际话语的声量小 |
小结 |
第三章 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话语通约性的路径建构 |
第一节 言说对象:由整体性到差异性建构实现精准传播 |
一、大国听众:找准痛点制造话语共识 |
二、周边听众:塑造共同凝聚亚太共识 |
三、其他伙伴听众:互助和尊重赢得价值认同 |
四、命运一体的全球听众:挖掘共在话语建构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二节 言说内容:由教化叙事到温情叙事建构 |
一、中国故事亟需更多的“供给侧改革” |
二、节点的接合:讲好历史继承与发展故事 |
三、“低政治”的姿态:讲好国交与民亲故事 |
四、对话的视野:讲好文化碰撞与融通故事 |
五、情感的共鸣:共叙全球灾难互助故事 |
小结 |
第三节 言说形式:由空泛生硬的修辞到真切柔婉的修辞建构 |
一、融媒体时代中国故事可以更“真”和“柔” |
二、认知嫁接:搭建共通的语言结构和语境 |
三、感官呈现:“看图说话”的方式清晰表达 |
四、直观互动:融入科技升级“中国故事”体验 |
五、搭建母题:提升中国故事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
小结 |
第四章 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话语通约性的价值建构 |
第一节 中国话语价值通约的基本原则 |
一、扎根本土特色原则 |
二、立足文化自信原则 |
三、坚持客观真实原则 |
第二节 中国话语“成风化人”的语体通约风格 |
一、西方媒体的“双标”和话语的式微 |
二、塑造中国话语“成风化人”的感召力 |
第三节 中国话语通约的价值依托和理论基础 |
一、创制“包容开放”话语体系,走出西方话语的藩篱 |
二、传递“合和兼爱”价值底蕴,彰显命运共同的魅力 |
第四节 中国话语通约的价值突破点和现实路径 |
一、地缘策略的话语通约与价值认同 |
二、命运共同体的话语通约与价值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李安电影叙事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难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跨文化适应与电影叙事概述 |
2.1 跨文化适应 |
2.2 跨文化适应的六个维度 |
2.3 电影叙事与跨文化适应 |
2.4 李安电影作品概述 |
第3章 李安电影叙事中的跨文化适应维度分析 |
3.1 环境:电影跨文化适应的语境 |
3.1.1 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语境 |
3.1.2 树立国家形象的政治化语境 |
3.2 与本群族交流:汲取本民族文化精华 |
3.2.1 民族化的题材内容 |
3.2.2 含蓄化的情感表达 |
3.2.3 东方化的表现形式 |
3.3 与他国的交流:文化的中西合璧 |
3.3.1 融合异文化元素 |
3.3.2 叙事契合文化共性 |
3.4 跨文化适应:整合文化差异 |
第4章 李安电影叙事中的跨文化适应特征总结 |
4.1 文本层面:双维度模型理论的遵循和整合策略运用 |
4.1.1 双维度模型理论的遵循 |
4.1.2 整合策略的运用 |
4.2 创作层面:建立文化自觉 |
4.3 文化层面:影像符号的挖掘和中国故事的表达 |
第5章 从李安电影叙事看中国电影跨文化适应问题 |
5.1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
5.1.1 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差异 |
5.1.2 文化身份的迷失 |
5.1.3 文化传播与传播文化的疏离 |
5.1.4 “互联网+”对电影的负面影响 |
5.2 李安电影对中国电影跨文化适应的启示 |
5.2.1 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
5.2.2 传播方式:发展跨文化敏感 |
5.2.3 传播途径:充分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清单 |
致谢 |
(10)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一)关于发展传播学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传播学的研究 |
(三)关于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理论视角上的创新——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乡土传播 |
(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以特色小镇为乡村传播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实地访谈法 |
第一章 特色小镇及其传播优势 |
第一节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
二、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江苏省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特色小镇的传播优势 |
一、社会风气较开化 |
二、媒介基础完善 |
三、重视文化保护 |
四、人才吸引力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
一、文化 |
二、文化传播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学 |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脉络 |
二、跨文化传播学的概念 |
三、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文化传播现状调查—以南京市溧水区H镇为例 |
第一节 调查的前期准备 |
一、H镇基本情况 |
二、资源概况 |
第二节 调研过程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面向H镇居民的访谈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
一、样本描述 |
二、传播主体 |
三、传播渠道 |
四、传播内容 |
五、传播效果 |
第四节 H镇文化传播优势总结 |
一、文化体系较完整 |
二、传播渠道多元化 |
三、潜在传播队伍庞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城市的文化歧视 |
一、城乡文化传播不对等 |
二、城市媒体报道的偏倚 |
第二节 本土文化的表现力相对欠缺 |
一、传统文化形式落后 |
二、现有流行文化缺乏规范性 |
第三节 乡村现有的传播力量较薄弱 |
一、农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低下 |
二、媒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
第四节 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不足 |
一、传播渠道不健全 |
二、优质内容匮乏 |
三、缺乏对传播效果的监督评价 |
第五节 网络化环境下的传播风险 |
一、传统文化偏离异化的危机 |
二、乡村信息环境污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 |
第一节 树立城乡文化平等观 |
一、坚持城乡文化平等的原则 |
二、纠正城市媒体对乡村的刻板印象 |
第二节 壮大乡村文化传播队伍 |
一、培养和引进优秀媒介人才 |
二、提升村民的文化传播素养 |
第三节 拓宽乡村文化传播渠道 |
一、大力发展乡村文娱活动 |
二、加强地区融媒体建设 |
第四节 打造优质传播内容 |
一、创新乡村传统文化 |
二、提高内容生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第五节 建立文化传播的长效保障机制 |
一、加强政府的把关作用 |
二、有效调动各类社会力量 |
三、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论跨文化传播中的融入与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抗疫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研究[D]. 王艺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5]马来西亚华文报业跨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以《诗华日报》为例[D]. 吴昕婷.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8)
- [6]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国际关系张力下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论中美主播首次电视辩论的方法论意涵[D]. 余碧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话语通约性研究 ——以“中国故事”讲述为例[D]. 任林洁. 华侨大学, 2020(07)
- [9]李安电影叙事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D]. 李萍. 新疆大学, 2020(07)
- [10]网络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王俊霞.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