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建筑企业管理方法研究

虚拟建筑企业管理方法研究

一、虚拟建筑企业的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男[1](2021)在《总分包两级建筑供应链安全管理协调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郭子琪[3](2021)在《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处于快速转型的趋势,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先进的生产理念。尤其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和建筑施工理念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节约成本,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所在。建筑行业如今竞争加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EPC总承包与传统的DBB模式相比可以负责项目整体的设计、执行,并从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做好项目的风险处理。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EPC项目规模大、参与方较多,寻找一种高效精准的成本管理模式十分重要。将BIM技术与EPC模式相结合,通过建立BIM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BIM技术搭建的数字管理平台,各项目方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项目设计,彼此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对EPC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成本控制占据着工程项目中的关键一环,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从经济、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带来显着效益。本文从EPC项目成本控制现状的实际出发,在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EPC项目和BIM技术的特征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得出BIM技术运用于EPC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将BIM技术与EPC项目中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中成本控制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BIM信息模型应用于EPC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为未来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EPC工程总承包指的是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的总承包,相比于传统DBB模式,在EPC项目中合同关系更为简单,组织协调较少。并且通过施工单位统筹安排,使得设计、采购、施工有效融合,同时发挥总承包商主观能动性,对项目全周期全面控制,有利于缩短工期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但通常EPC模式下项目成本偏高,需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偏高。2.针对EPC项目中的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成本控制问题,可通过BIM技术来实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运用BIM技术建立模型使得各参建方基于同一数据平台对项目进行参与,其多维度智能化的特点使得项目的建筑元素更加立体直观的呈现于项目全周期中。通过对工程数据的精确处理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项目的成本以及工期情况进行实时管控,降低传统模式下信息集成化较弱所带来的成本增加。3.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主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设计阶段与以往不同设计专业交叉线性的设计模式相比,基于BIM技术的多专业协同模式可以将不同设计人员紧密联合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冲突与纠纷。在管线综合中碰撞检查由于传统二维图纸的局限性,在复杂管道交叉部位施工人员很难找出其中的碰撞位置,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虚拟建造技术以第一视角直观观察出其设计中的不合理处,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将更加准确,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返工,实现建造成本的优化;在施工方案编制与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模拟特点,还原EPC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虚拟施工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各专业需要配合的地方,避免出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在竣工结算成本管理中BIM技术可以利用其对于数据处理保存的优势,将工程信息整合到统一中央数据库中,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的资料混乱影响竣工结算的效率。4.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分析,以三十四中学宿舍楼项目为例,通过研究其成本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项目超支原因,论证了在EPC项目中引入BIM技术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其相应阶段运用BIM技术的实施条件及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为EPC项目成本管理与BIM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思路,并且对现今建筑企业提高实施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赵梓君[4](2020)在《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各类工程项目形式多变、构造复杂,预算工期日益紧缩,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环境的各项要求变得越来越严苛,传统粗放式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形势。BIM技术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逐渐进入建筑行业,随着BIM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普及率日益增高,并且已经能够成熟应用于部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BIM技术的出现逐渐使建筑行业的管理方式得以改变,成为改写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但目前缺乏一套关于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评价的标准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应用BIM技术后工程项目的改善情况,同时对BIM应用情况进行打分评价,用以客观准确的量化BIM应用对于项目管理工作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BIM技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BIM技术在应用后评价研究方面存在欠缺。目前的BIM技术应用都集中在前期技术应用,对于应用后期评价研究未作深入研究。而工程项目BIM绩效评价应是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关键性收尾工作,能够量化BIM技术为工程项目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提出构建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首先,通过对BIM项目整体分析,依据预期设立的项目管理目标以及改进的平衡计分卡,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指标,向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并收集问卷进行归纳汇总,依据整理结果建立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指标库,从改进的平衡计分卡五个维度,对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构建出BIM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其次,对BIM工程项目绩效考评体系模型进行建立,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中包含许多模糊性指标,比如技术应用评价指标等无法进行定量的指标。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需要选择能保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出BIM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白化信息,减少误差。为顺利推进BIM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最后,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分析说明。对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和有益的借鉴。

邹点,唐晓莹[5](2019)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动因及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观念不断更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虚拟建筑企业将成为建筑企业组织创新的趋势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立足建筑市场特点,沿用Williamson交易成本决定因素划分,分析虚拟建筑企业动因的外部动力和内部特性,提出单盟主模式、多盟主模式和平行模式这三种组织模式,并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组织实例分析思考。

陶亮[6](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王伊凡[7](2018)在《基于BIM技术与VR技术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以自建小型别墅建筑信息模型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但是与之相应的却是建筑行业领域技术更新发展缓慢,意识不强,在传统的建筑技术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现在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造成对质量控制管理的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BIM+VR技术的引用给建筑业带来了革新,其效果取代了原有的建筑3D原貌,其建筑信息模型可以使各个不同专业工种之间协调合作,改变了原有的组织方式,对质量控制管理环节起到了积极作用。质量控制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其中事前、事中控制在BIM+VR的应用上具有显着的效果。本文以改良传统的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质量控制管理的效率,以“基于BIM技术与VR技术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建模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问题,提出基于BIM+VR技术结合应用的优越性,体现出其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解决方法及解决程度,最后论述了 BIM+VR技术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障碍。在未来,BIM+VR技术在建筑领域都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各方面力量的推动,定会引领工程建筑行业。

杨明[8](2018)在《ZHT公司Q项目虚拟股份制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市场化经济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在逐步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经营模式、管理方式、技术实力等多方面的考验,建筑企业是国有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但是近些年暴露出责权问题、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效益、项目管理制度陈旧等多种问题,这类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员工出现大量离职情况,企业效益也有显着的下降。为了解决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虚拟股份制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种制度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十分困难,因为建筑行业不同项目的特殊性,虚拟股份制改革方案很难进行统一编制、统一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研究或者案例研究,故此本研究以ZH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该公司近期进行虚拟股份制改革的Q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Q项目虚拟股份制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过程来探索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方向。本文以北京市Q房建项目作为案例,探索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虚拟股份制项目管理方案是否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实现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的目的。文章从对ZHT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发现ZHT公司项目管理存在着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方法单一、激励制度效果不足等问题,造成很多项目的内部凝聚力不强、职责明确性不足、收入分配不合理等表象问题频发,甚至造成新员工入职1-2年内大范围离职的现象频发,部分员工甚至将ZHT公司形容为“施工企业中的人才社会大学”,其问题严重性可见一斑。人才流失给公司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包括公司中高层人才断层、企业文化传承无序、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强等。本次研究通过主要的思路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对ZHT公司已完工项目、在建项目进行大量的管理资料查阅和分析,并且结合笔者多年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进行访谈所得的资料综合分析,进而获取当前公司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虚拟股份制这一先进的思想对项目管理进行改革,以Q房建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进而编制一个符合Q房建项目的虚拟股份制改革方案,并且验证其可行性及实际施行效果。经过Q房建项目一期工程试点,虚拟股份制项目管理方案能够实现项目毛利率8.82%,缩短工期71天,项目获得业主的高度评价等良好效果,在后续的二期三期工程中可以进行微调后继续使用。同时也为我国处于改革阶段的国有建筑企业指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大型房建项目的管理工作,更适宜使用虚拟股份制管理法。

张金凤[9](2013)在《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建筑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却始终发展缓慢,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如何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同时,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优势资源,营造出协同合作的工作氛围。若能将虚拟企业应用到建筑业,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现实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闸释了虚拟企业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建设项目的运行特点,将虚拟企业引入建筑业中,通过对可行性分析、运行方针、组织结构以及角色分配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将建筑业先进的信息共享技术——BIM技术,作为信息和管理平台,最终完成了对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的构建,实现了各成员单位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蓓[10](2008)在《政府投资项目虚拟代建组织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代建制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大力推广,政府对代建企业的要求日益全面,因此对具备相应资质要求的各类建筑企业来说不仅仅要着眼于自身实力的提高,而且要从项目管理组织理论上进行变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代建市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联合其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组成具有混合资质的项目管理企业,提高整体实力以获得代建机遇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研究框架内,运用系统科学、跨学科综合研究、数学建模与优化等方法深入研究了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组建虚拟代建组织。本文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是:(1)建立了市场机遇评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核心代建企业选择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策略的方式;(2)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并建立了完全信息条件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合作伙伴选择模型;(3)构建了虚拟代建组织拓扑结构,建立了相应运行环境,分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4)建立了可显示合作伙伴信息基础设施状况的显示机制模型及促使其提高投资的激励模型,并对参与各方的信息共享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制度安排;(5)剖析了虚拟代建组织的帕累托最优原理,分析其特点及分配模式,建立了利益分配模型。本文的研究涉及了虚拟代建组织组建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步骤,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代建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提高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虚拟建筑企业的管理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建筑企业的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三、真实性理论
        四、文化认同理论
        五、跨文化理论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二、遗产经营者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四、遗产旅游者
        五、非政府组织
        六、社会大众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一、故宫概况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概况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一、朝圣之路概况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一、文化线路认定
        二、管理体系
        三、财政制度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三、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PC总承包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选题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EPC模式与BIM技术的基本理论
    2.1 EPC项目成本管理
        2.1.1 EPC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2.1.2 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2.1.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要点
    2.2 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2.2.1 BIM技术定义
        2.2.2 BIM技术的特征
        2.2.3 BIM技术的方法体系
        2.2.4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成本控制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3.1 BIM技术在EPC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1.1 BIM技术在管线综合中的应用
        3.1.2 BIM技术在虚拟建造中的应用
        3.1.3 BIM技术在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3.1.4 EPC模式下BIM技术的设计应用
    3.2 BIM技术在EPC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2.1 施工方案编制
        3.2.2 施工管理过程
        3.2.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成本管控中的具体应用
    3.3 BIM技术在EPC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3.1 传统EPC总承包项目竣工结算
        3.3.2 BIM技术模型的相关特性
        3.3.3 BIM技术在EPC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特点
    3.4 BIM技术在EPC模式中的集成应用
第四章 EPC项目成本管理实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4.2 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4.2.1 项目计划成本
        4.2.2 已完工作预算成本
        4.2.3 项目实际成本
        4.2.4 项目绩效指标测算
    4.3 三十四中宿舍楼项目成本分析
    4.4 三十四中宿舍楼项目成本超支原因
        4.4.1 项目设计阶段
        4.4.2 项目施工阶段
        4.4.3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的EPC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5.1 BIM技术应用于设计阶段
        5.1.1 工程量统计
        5.1.2 碰撞检查
    5.2 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
        5.2.1 设计修改
        5.2.2 工程变更
        5.2.3 施工资源优化配置
        5.2.4 实时成本管控
    5.3 BIM技术应用于竣工结算阶段
    5.4 BIM技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成果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BIM绩效评价相关理论概述及应用现状分析
    2.1 BIM发展情况研究
        2.1.1 BIM技术发展历程
        2.1.2 BIM软件应用类型
        2.1.3 我国BIM技术应用政府推广情况
        2.1.4 我国近期BIM技术应用情况统计
        2.1.5 我国BIM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2.1.6 BIM技术应用现状及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2.2 BIM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2.2.1 绩效评价定义
        2.2.2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2.3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2.3 本章小结
3、平衡计分卡的BIM工程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3.1 工程项目BIM技术绩效影响因素
        3.1.1 财务因素
        3.1.2 相关利益方因素
        3.1.3 内部业务流程因素
        3.1.4 学习与成长因素
        3.1.5 其他影响因素
    3.2 BIM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依据与流程
        3.2.1 设计原则
        3.2.2 设计依据
        3.2.3 设计流程
        3.2.4 平衡计分卡原理概述
        3.2.5 平衡计分卡的改进
    3.3 BIM工程绩效评价初始指标的选取
        3.3.1 调查设计
        3.3.2 初始指标的设定
        3.3.3 调查结果统计
        3.3.4 BIM工程项目指标体系的确定
        3.3.5 BIM工程项目各项绩效指标的含义
    3.4 本章小结
4、BIM工程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2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中相关系数的计算
    4.3 利用灰色聚类理论构造模糊隶属度矩阵
    4.4 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绩效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5、BIM工程管理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5.1 项目简介
    5.2 BIM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5.2.1 BIM组织与应用环境
        5.2.2 BIM技术应用情况
        5.2.3 BIM应用效果
    5.3 BIM技术在该工程中的绩效评价
        5.3.1 专家项目打分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
    5.4 BIM技术在该工程中的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主要贡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B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C 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模糊隶属度调查问卷
致谢

(6)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7)基于BIM技术与VR技术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以自建小型别墅建筑信息模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BIM技术概述
    第一节 BIM概念
        1、BIM含义
        2、BIM特征
    第二节 BIM技术分析
        1、BIM应用范围
        2、BIM在国内外应用领域
        3、BIM技术建筑全生命周期
第三章 VR技术概述
    第一节 VR技术的概念
        1、VR概念
        2、VR特征
    第二节 VR技术的发展历程
        1、VR技术的探索阶段
        2、VR技术系统化阶段
        3、虚拟现实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 VR技术的系统组成
        1、输入/输出设备
        2、软硬件
    第四节 VR技术应用领域
        1、国防军事
        2、建筑行业
        3、航空航天
        4、医疗健康
        5、电子商务
        6、教育培训
第四章 传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节 传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1、质量控制管理概述
        2、工程项目控制管理各阶段
    第二节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产生的原因
        1、施工企业追求额外收益
        2、政府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监管要求
        3、为实现工程目的及维护工程项目品质和口碑
    第三节 传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的问题
        1、开发商方面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4、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5、质量监管不到位
        6、施工单位对质量控制管理重检查轻积累
        7、对项目完工后的效果不能提前预知
        8、项目各专业工种之间相互影响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VR技术的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节 BIM+VR技术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1、BIM+VR小型别墅项目流程模拟
        2、小型别墅项目产品质量控制管理
        3、小型别墅项目技术质量控制管理
        4、小型别墅项目安全质量控制管理
    第二节 BIM+VR技术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中的优越性
        1、BIM+VR在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2、BIM+VR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对环境风险要素控制的优越性
        3、BIM+VR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对质量检测应用的优越性
        4、BIM+VR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可以部分实现虚拟施工
        5、BIM+VR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对整体质量控制的优越性
        6、BIM+VR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直观表现上的优越性
    第三节 从理论视角看BIM+VR技术对小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
        1、从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五大因素视角看BIM+VR技术对小型别墅质量控制管理的作用
        2、从PDCA循环视角看BIM+VR技术对小型别墅质量控制管理的作用
        3、从事前事中事后视角看BIM+VR技术对小型别墅质量控制管理的作用
    第四节 BIM+VR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中所能解决的问题
    第五节 BIM+VR技术在小型别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1、BIM标准化
        2、VR技术的不成熟
第六章 BIM+VR技术应用于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问题与障碍
    1、认识不足,推广不力
    2、VR尚存在若干重大技术瓶颈
    3、行业发展的巨大惯性
    4、人才匮乏,培训和咨询不足
    5、来自政府机构的障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ZHT公司Q项目虚拟股份制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论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2.1 虚拟股份概述
        2.1.1 虚拟股份制的内涵及本质
        2.1.2 虚拟股份制与其他股份制的关系
        2.1.3 虚拟股份制度的核心理论
    2.2 项目管理概述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2.2.2 项目管理的特性
第三章 ZHT公司Q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公司概况及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3.1.1 公司概况
        3.1.2 ZHT公司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流程
    3.2 公司现行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3.3 ZHT公司近况分析
        3.3.1 ZHT公司近几年综合产值
        3.3.2 ZHT公司员工年薪情况
    3.4 公司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3.4.1 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冲突
        3.4.2 管理方法过于简单陈旧
        3.4.3 管理过程缺乏激励手段
        3.4.4 监督机制缺失
        3.4.5 小结
    3.5 原因分析
        3.5.1 历史遗留问题
        3.5.2 产权制度名实不副
        3.5.3 责、权、利不对等
        3.5.4 缺乏激励导致人才流失
        3.5.5 小结
第四章 Q房建项目项目虚拟股份制方案设计
    4.1 设计思路
    4.2 设计原则
    4.3 方案设计
        4.3.1 组织结构
        4.3.2 虚拟股份制责任体系
        4.3.3 虚拟股份制分配机制
        4.3.4 退出机制
第五章 Q房建项目虚拟股份制管理方案实施及效果分析
    5.1 Q房建项目虚拟股份制管理方案实施要点
        5.1.1 项目简介
        5.1.2 组织架构及风险金比例
        5.1.3 项目管理目标
        5.1.4 考核节点设置
        5.1.5 考核方案
    5.2 效果分析
        5.2.1 项目效益有了明显的增加
        5.2.2 提升了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减少企业人才流失
        5.2.3 企业品牌效应有所提升
        5.2.4 考核制度鼓励了管理问题内部解决
    5.3 保障体系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交易费用理论
        2.1.1 交易费用简介
        2.1.2 交易费用与组织创新
    2.2 组织论
        2.2.1 组织的定义
        2.2.2 组织论相关概念
        2.2.3 组织论研究现状
    2.3 虚拟企业
        2.3.1 虚拟企业定义
        2.3.2 虚拟企业特征
        2.3.3 与其他企业组合形式的比较
    2.4 流程优化
        2.4.1 流程的概念
        2.4.2 流程优化的概念
    2.5 BIM技术
        2.5.1 BIM技术介绍
        2.5.2 BIM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3 建筑业虚拟企业组织构建
    3.1 可行性分析及依托平台构建
        3.1.1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3.1.2 区域建筑企业信息平台构建
    3.2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运行方针
        3.2.1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制度构建
        3.2.2 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运行原则
    3.3 建筑业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3.3.1 对传统企业优势的借鉴
        3.3.2 组织结构构建
    3.4 建筑业虚拟企业的角色分配
        3.4.1 发起单位
        3.4.2 项目管理办公室
        3.4.3 执行单位
    3.5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4 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
    4.1 流程构建概述
    4.2 立项决策阶段
    4.3 项目设计阶段
        4.3.1 造价控制方案优化
        4.3.2 设计方案比选和工程预算确定
    4.4 项目施工阶段
        4.4.1 对工程造价提出的管理办法
        4.4.2 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出的管理办法
    4.5 成员单位后评价环节
5 案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组织构建
        5.2.1 项目组织结构构建
        5.2.2 项目管理办公室构建
    5.3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成果
    5.4 流程构建实施成效
    5.5 BIM技术的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政府投资项目虚拟代建组织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1 提高代建市场竞争力,适应我国代建制发展需要
        1.2.2 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发挥代建企业的核心能力
        1.2.3 组建虚拟代建组织,丰富虚拟组织理论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虚拟组织理论的研究
        1.3.2 国内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运行模式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研究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虚拟代建组织基本理论
    2.1 虚拟代建组织的基本概念
        2.1.1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模式的选择
        2.1.2 虚拟代建组织的内涵
        2.1.3 虚拟代建组织的特征分析
    2.2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2.1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必要性分析
        2.2.2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2.3 虚拟代建组织的组建与运作概念模型
        2.3.1 虚拟代建组织酝酿阶段概念模型
        2.3.2 虚拟代建组织组建阶段概念模型
        2.3.3 虚拟代建组织运作阶段概念模型
        2.3.4 虚拟代建组织解体阶段概念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建市场机遇评估与实现模式选择
    3.1 代建市场机遇评估与实现模式选择的流程
    3.2 代建市场机遇评估
        3.2.1 市场机遇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市场机遇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3.2.3 市场机遇评估方法选择
    3.3 核心代建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3.3.1 纵向关系情形下核心代建企业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博弈分析
        3.3.2 横向关系情形下核心代建企业组建虚拟代建组织的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4.1 成功伙伴关系的构成要素
        4.1.1 贡献
        4.1.2 亲密
        4.1.3 愿景
    4.2 优秀合作伙伴的特征
    4.3 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及流程
        4.3.1 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
        4.3.2 合作伙伴的选择流程
    4.4 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选择决策
        4.4.1 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模型
        4.4.2 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支持系统
    4.5 合作伙伴选择综合评价
        4.5.1 基于遗传算法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4.5.2 基于相离度的模糊优选模型
    4.6 虚拟代建组织合作伙伴的数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代建组织的组织结构、运行环境及信任关系
    5.1 虚拟代建组织的组织结构
        5.1.1 虚拟代建组织的组织设计原则
        5.1.2 虚拟代建组织设计流程
        5.1.3 虚拟代建组织的拓朴结构
    5.2 虚拟代建组织的运行环境
        5.2.1 信息网络
        5.2.2 知识网络
        5.2.3 物流网络
        5.2.4 契约网络
        5.2.5 资金流网络
        5.2.6 五大网络之间的关系
    5.3 虚拟代建组织的信任关系
        5.3.1 虚拟代建组织信任关系形成的重要性分析
        5.3.2 核心代建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关系分析
        5.3.3 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关系分析
        5.3.4 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代建组织信息共享制度设计
    6.1 虚拟代建组织信息共享制度设计流程
    6.2 信息基础设施状况显示机制
    6.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博弈分析
    6.4 合作伙伴投资信息基础设施的激励机制
        6.4.1 合作伙伴进行较高投资的激励优化模型分析
        6.4.2 核心代建企业支付补贴的优化模型分析
        6.4.3 合作伙伴投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激励措施建议
    6.5 信息共享博弈分析与制度安排
        6.5.1 合作伙伴公共信息供给的博弈分析
        6.5.2 合作伙伴对公共信息供给问题的制度安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虚拟代建组织利益分配
    7.1 虚拟代建组织的帕累托最优原理
    7.2 虚拟代建组织利益分配的特点及分配模式
        7.2.1 虚拟代建组织利益分配的特点
        7.2.2 虚拟代建组织的利益分配模式
    7.3 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虚拟代建组织利益分配
    7.4 虚拟代建组织利益分配的委托—代理模型
        7.4.1 虚拟代建组织利润分配模型
        7.4.2 确定虚拟代建组织利润分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四、虚拟建筑企业的管理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总分包两级建筑供应链安全管理协调策略研究[D]. 张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D]. 郭子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绩效评价研究[D]. 赵梓君. 西华大学, 2020(01)
  • [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虚拟建筑企业动因及组织模式研究[J]. 邹点,唐晓莹. 工程管理年刊, 2019(00)
  • [6]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基于BIM技术与VR技术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以自建小型别墅建筑信息模型为例[D]. 王伊凡. 云南大学, 2018(04)
  • [8]ZHT公司Q项目虚拟股份制管理模式研究[D]. 杨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9]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D]. 张金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3)
  • [10]政府投资项目虚拟代建组织组建研究[D]. 李蓓. 中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虚拟建筑企业管理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