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淡化

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淡化

一、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懿萍[1](2019)在《跆拳道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大部分的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儿童在人格的发展即心理健康、社会化发展、人格的健全上产生不足,大多数表现在懦弱、怯懦、依赖感强、性别角色的性取向的各种问题。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找出7-12岁儿童实验前、后攻击性、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异;通过实验找出实验组与对照组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异;试图通过跆拳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进行干预,完成实现儿童正常社会化的过程,强化儿童勇敢、不惧挫折的意志品质,同时,强化男性儿童的阳刚气。希望通过跆拳道运动促进子女或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化发展的良好以及人格的健全。本课题试图通过跆拳道的教学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与性别角色的影响,研究跆拳道训练对儿童的攻击性与性别角色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的研究方法,以胡家湾小学跆拳道特长班7-12岁儿童为实验组和胡家湾小学普通班7-12岁的儿童为对照组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通过实验找出实验组实验前、后攻击性和性别角色各维度上的差异。探索跆拳道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跆拳道训练的这种干预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发现男性儿童攻击性得到了显着提高。跆拳道训练能有效的提高男性儿童工具性攻击性即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影响,但对攻击性的两个负面变量愤怒和敌意性攻击不存在任何显着性的影响。2.实验前的女性儿童攻击性水平相较于男性儿童而言本来就比较低,通过跆拳道的干预下,男性儿童的攻击性明显增高,但是在女性儿童法人攻击性上却是:实验前、后发现跆拳道训练对女性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虽然有提高,但是没有显着性的提高。3.通过跆拳道训练的这种干预手段,实验前、后发现男性儿童的性别角色得到显着改善。结果表明:跆拳道训练能够提高男性儿童性别角色的男性化分值,但是对性别角色的女性化分值没有显着性的提高。4.跆拳道训练对女性儿童的性别角色在男性化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没有显着性的提高。

向慧桃[2](2019)在《媒体使用对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性别平等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性别平等的发展,但性别平等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个人性别角色态度的转变与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性别角色态度的理论、变迁趋势、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本研究将探究我国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变迁趋势及媒体使用情况对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首先探讨了我国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现状和变迁趋势。研究发现,青年性别角色态度总体倾向于现代化,但在就业平等态度、能力态度以及家庭劳动分工态度三个方面有回潮趋势,倾向于向传统化发展。其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个体特征(性别、户籍、受教育年限、就业状况、婚姻经历)、家庭因素(父母受教育年限、父母政治面貌、父母就业状况)、媒体使用情况(报纸使用程度、电视使用程度、互联网使用程度)等方面研究我国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年限对青年的性别角色态度有负向作用,报纸使用程度、电视使用程度以及互联网使用程度对青年的性别角色态度有显着影响,越经常使用报纸与互联网的青年,其性别角色态度越倾向于现代化,而越经常观看电视的青年,其性别角色态度越倾向于传统化。最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媒体使用情况对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电视使用程度对男性青年有显着影响,对女性青年性别角色态度无显着影响,而互联网使用程度对男性青年无显着影响,对女性青年性别角色态度有显着影响。

张波[3](2019)在《父辈因素对子辈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团结。作为婚姻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危机事件,离婚不仅是认识中国社会变迁和婚姻家庭变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探索婚姻稳定性规律、减少不合理离婚与降低离婚后果的重要路径。离婚本质上是男女两性关系的社会性终结,而离婚自由则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相对自由。本研究基于个体特征I—家庭过程F—社会结构S总体离婚风险分析框架,坚持家庭过程分析维度,试图把离婚研究带回到“家庭”这一场域,在宏观层面系统阐述父辈因素与离婚风险之间逻辑关系以及详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离婚人口的总体态势与人口学、社会文化和空间地理特征基础上,分别从父辈社会经济地位、父辈异质性以及与父辈关系(代际关系)三个层面实证分析父辈因素对子辈夫妻离婚风险的影响,最后简要回顾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以此对离婚本质与新型父权再生逻辑进行扩展性讨论。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中国离婚呈高水平、稳增长、年轻化、非均衡特征。从离婚总量看,1978年以来,中国离婚总数呈稳步缓慢上升态势,离婚峰值迄今并未出现;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粗离婚率位居世界靠前位置,且增长态势不可忽视;从离婚结构特征看,离婚人口的年龄峰值随时间出现波动,目前出现在35-44岁之间,其中男性离婚高峰年龄段趋向年轻化、女性则呈现向后推移;不同文化水平者离婚率呈“倒U”型模式且高学历者离婚率逐年下降;中上等职业阶层女性离婚率普遍高于男性,而下等职业阶层男性离婚率高于女性;城市女性离婚率高于男性、农村男性离婚率远高于女性。离婚人口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梯度分布与“北高南低”的总体分布格局,东北、西北地区是中国离婚的“两大高地”,而华南和黄河中下游沿线地区则是“两大洼地”。第二,父辈地位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由强变弱再变强的U型波动。虽然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力在减小,但父权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家庭。母亲对夫妻离婚风险的影响总体要强于父亲,即母亲效应大于父亲效应,其中父亲拥有中高等职业声望或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子辈离婚风险较高、母亲拥有高等职业声望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子辈离婚风险较高;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子辈离婚风险的影响经历了由强变弱再变强的U型波动过程,其中父亲效应逐渐增强、母亲效应呈现由弱到强再变弱的倒U型趋势;男方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的影响要大于女方父辈,即男方父辈效应强于女方父辈效应,但随着女性在夫妇制核心家庭地位的不断提升,预测未来女方父辈效应会进一步增强。第三,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的影响要小于夫妻异质性。夫妻后致性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夫妻异质性)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力要显着强于夫妻先赋性社会经济地位异质性(父辈异质性),但这两种异质性的解释力都在不断增强。其中,基于夫妻先赋性的同质匹配婚姻稳定性要强于异质匹配婚姻,即父辈同质性婚姻稳定性强于父辈异质性婚姻;在1960年之前出生群体或者农村社会中,女性父辈家庭收入高于男性父辈家庭收入的婚姻离婚风险要高于男高女低婚姻与同等匹配婚姻;在城市社会中,不同时期男性父辈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声望高于女性的婚姻离婚风险都要高于女高男低婚姻与同等匹配婚姻。第四,亲密有间型代际关系对婚姻稳定性具有保护效应。夫妻关系的好坏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夫妻双方情感亲疏,还会受到代际关系亲密程度的影响。与父辈保持亲密有间型的代际关系能够降低夫妻离婚风险。其中主要包括:与男性父辈同住会提高离婚风险,而与女性父辈同住会增加婚姻稳定性;夫妻离婚风险会随着与父辈居住距离呈V型变化,其中与父辈居住距离保持在车程0.5-1小时内离婚风险较低;与父辈见面、通讯、互动频率过高或过低,夫妻离婚风险都会显着提高,二者之间呈U型的关系模式;城市父辈对子辈初婚进行强干涉与无干涉离婚风险较高,而农村父辈进行无干涉婚姻稳定性表现较好;为父辈提供经济支持过多或过少夫妻离婚风险都较高,提供日常照料和情感支持过多会增加夫妻离婚风险;父辈提供子辈夫妻经济支持、家务照料以及情感支持过多子辈夫妻离婚风险较高,但女性父辈提供家务照料和情感支持过多则会降低离婚风险。

陶艳兰[4](2016)在《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问题开始重新得到了来自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建议父母运用科学育儿方法培育“理想儿童”,是贯穿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方案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相关研究主要从结构层面探讨育儿问题,比较忽视文化的面向;政策建议较多,理论研究不足。基于此,在社会批判论的立场上,这篇论文探讨的基本问题是家庭育儿知识的话语建构及其体现出的社会变迁意涵。通过对创刊于1980年的流行育儿杂志《父母必读》及少量其他形式文本的话语分析,发现在不同时期各种话语建构及其权力关系的作用下,杂志文本建议父母培育“聪明的接班人”、“高素质儿童”和“快乐的孩子”等不同的理想儿童形象。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三十多年以来,儿童正在变得越来越珍贵和情感无价;母亲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杂志建议父母养育理想儿童的标准从20世纪八十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到九十年代“培养高素质的儿童”,变化为近十年以来的“养育快乐的孩子”。育儿知识的生产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在亲子关系方面趋向民主化,在育儿方法方面趋向技术化或专业化,在育儿观念和方式方面逐渐趋向商品化。父母被建议以孩子为中心,遵从专家指导,投入时间、情感和金钱去养育快乐的孩子。第二,育儿知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多种话语所建构。20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话语建构了以“培养聪明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化所需人才特别是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性型人才的渴望,隐含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素质话语和性别话语共同建构了以“培养高素质的儿童”为核心的育儿知识,反映了国家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一步卷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过程中对竞争型人才的需求,隐含了市场竞争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意识形态。21世纪以来,建构称职父母和理想儿童的话语从国家话语、素质话语转变为今天多元话语并存协商,国家话语和素质话语之外,专家话语、商品话语,个体及平等的话语以及性别话语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当前育儿知识的建构。第三,育儿知识生产及转变的背后隐藏了政府、市场、家庭与性别之间的冲突和协商。强调家庭及个体责任的政府治理模式逐渐取得合法性,某些社会问题逐渐被界定为家庭问题和亲职问题。育儿知识的建构体现了部分优势阶层拥抱全球化并通过育儿现代性巩固阶级地位的热切盼望,还体现了政府希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儿童的同时也希望培养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的双重愿望,充满了精英对大众、专家对父母的支配,市场对家庭的入侵,以及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第四,表面来看,当前中国的育儿话语正在朝向一种去政治化、去工具化、重视独立的个体的方向发展。实际上,不能对育儿话语的转变做线性的理解。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压缩现代性的发展特征。压缩现代性意味着国家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更意味着快速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及其带来的现代的元素与传统的元素、全球的元素与在地的元素之间发生着竞争、冲突和混合。透过育儿知识的生产能看到此种发展不均衡。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亲职话语转变的现有解释框架对中国经验的解释力问题。对于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现代化的结果、童年的文化与历史的建构,以及文化传播的结果。本文讨论了这三种理论都难以较好地解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亲职话语的变化,并提出压缩现代性的理论可以较好地理解这种现象。西方现代性、传统中国性与现代中国性,纷纷在育儿问题上投射和共存。政府希望儿童在接受西方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坚守并忠诚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能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育儿领域成为消费主义、专家技术主义、女性主义、民主化与威权化进行话语争夺的重要地点。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还回应了近代以来儿童与现代性研究领域的己有成果。相关研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从20世纪之交到改革时代,在关心儿童的背后有一种强烈欲望,那就是通过儿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一种工具化的儿童观念。二是,中国当前的育儿文化体现出重视儿童自主性和个体性的特征。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本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再一次论证了这种将儿童进行工具化定位倾向的延续。但是,与他们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父母必读》文本中弥漫着的浓重的国家发展与现代化论述,在进入世纪之后逐渐消失,代之以一种虚幻的美学意义上的快乐论述。整个话语阐述模式发生改变。这可以看作是儿童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在大众文化领域分离。中国现代性过程中儿童工具性定位的现象正在发生某种复杂的变化。政治领域在部分地延续,但是经济和文化领域却在转变。就第二种观点而言,重视作为个体的儿童及其自主具有一定片面性,它更多地建立在儿童的表达、情绪,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的基础之上,杂志中描绘的自主的个体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股具有积极涵义,而是整个社会文化越来越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的产物。

王佳[5](2016)在《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青少年阶段,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学会与异性交往也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当前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本研究从上海市杨浦区、虹口区选取两所普通公办初中随机抽取55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认知总体来讲是单纯、积极的。异性交往态度(分五个维度:主动性、困扰性、礼节性、策略性和开放性)和异性交往认知(分五个维度: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抽象特征、具体特征、“其它”)在性别、年级、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异性交往中,男生比女生更主动、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礼节;同时男生的困扰性也显着高于女生;父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异性交往的范围明显比较广泛、困扰比较小;在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中,八年级的初中生相比七年级和六年级在异性交往上更主动、交往范围也更广泛。(2)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对于男生的管教和惩罚比女生严厉的多;八年级的初中生父母与六、七年级相比会干涉更多;独生子女则更容易体会到父母的温暖、理解和偏爱;同样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在教养中越能表现出对初中生的温暖和理解。(3)初中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双性化、女性化和男性化,其中,未分化角色类型在初中生中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8%;其次是双性化角色类型,占学生总人数的36.9%。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初中生在异性交往态度和认知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双性化角色类型的初中生在异性交往中更主动广泛、更讲究礼节,同时也认为异性交往对于初中生更具有积极影响。(4)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与性别角色意识、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并且在部分维度上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父亲过度保护”、“父亲偏爱被试”维度对异性交往态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蔺志敏[6](2016)在《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A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幼儿性别的影响与作用存在于教育行为与教育组织。性别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引入性别视角,在幼儿园中开展基于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者和幼儿的性别意识,减少甚至消除性别的不平等,最终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者搜集、整理和分析文献,并采用非正式访谈,访谈的主要对象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另外,研究者采用非参与观察,每天从幼儿入园开始观察,一直持续到中午幼儿上床午休,下午从幼儿午睡起来开始观察,直持续到本班幼儿全部被家长接走。在以上时间范围内,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情况中教师和幼儿进行现场观察、客观记录、科学分析。本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幼儿园性别教育开展的状况,透视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论文的主要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梳理幼儿园性别教育文献,论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界定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并阐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科尔伯格性别形成认知发展理论的介绍,包括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儿童性别发展阶段、性别刻板印象三部分。第三部分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性别观察,主要是从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性别观察、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性别观察、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性别观察和幼儿园性别教育中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和行为四方面展开。第四部分是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性别教育相关培训空白、教材和读物编写存在刻板印象、性别教育的内容存在局限和形式较为单一、性别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幼儿家长对性别教育责任意识的偏差。第五部分是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幼儿教师性别教育意识与能力的欠缺,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缺少正确认识,政府教育部门缺乏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支持。第六部分是针对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幼儿教师要具备科学的性别教育观念和行为;二是家园合作应促进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三是政府教育部门需要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

杜书然[7](2015)在《“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产生原因与社会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女汉子"从一个网络热词到一种社会现象,彰显了新一代女性对传统性别主义、性别刻板印象的颠覆。"女汉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性别符号,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它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价值隐喻。本文从"社会作用力-自我建构力"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剖析"女汉子"产生、发展的原因,探寻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

王雪萍[8](2014)在《武汉市3-6岁幼儿双性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武汉市两所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是考查武汉市3-6岁幼儿双性化教育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因素,主要采用测量法和问卷法。分别选取两所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共160名幼儿作为测量研究的被试,同时选取幼儿对应班级的教师和幼儿对应家长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首先利用修订后的贝姆量表对受试幼儿进行测量,得出幼儿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着重分析双性化个体的分布和发展状况。利用SPSS软件分析幼儿性别和年龄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关联性。其次利用自制问卷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得出两者在幼儿双性化教育上的总得分,将该得分进行分析得出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双性化教育上的意识和行为表现情况。并着重分析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性格品质期待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相关性。得到研究结果如下:1、在所调查的3-6岁幼儿中,双性化个体在小班占31.6%,中班占86.5%,大班占57.4%,在中班所占比例最大,随幼儿年龄增大,受社会文化和成人影响,到大班比例逐渐下降。幼儿的性别角色类型发展与幼儿性别无关,与年龄有显着关联。2、幼儿教师在双性化教育上的得分均值达到0.417,总体表现良好且普遍具有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观,但缺少系统的、理论性的方法来指导双性化教育行为。幼儿家长在双性化教育上的得分均值只有0.042,总体表现不好,研究显示虽然幼儿家长对幼儿具有灵活健全的双性化倾向的品质期待,但并不具备双性化教育意识和行为表现,其性别角色教育行为与其性格品质期待存在矛盾。这充分说明幼儿家长亟需转变传统的性别定型观念,运用正确的双性化教育观进行家庭中的幼儿双性化教育。3、幼儿教师的双性化教育得分与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相关,而幼儿家长的双性化教育得分与幼儿存在显着性相关。反映了幼儿家长对幼儿双性化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幼儿教师的教育作用。最后,为幼儿双性化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第一,通过社会文化宣传传播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观,改变社会中传统的性别定型观念,发挥社会传播媒体的作用;第二,幼儿教师运用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观指导幼儿教育,树立双性化的品质教育期望;第三,幼儿家长亟需转变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观,为幼儿的品质发展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

贾凤芹,刘电芝[9](2013)在《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特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为独生子女的性别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分层整群抽取的中国27所大学1 890名独生子女和3 097名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独生子女大学生未分化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中,男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于女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女性化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担任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未分化比例低,双性化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独生子女未分化比例高,性别角色发展存在较大偏差。民主型教养方式及社会实践有利于性别角色发展,而专制与溺爱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性别角色发展出现偏差。

熊孝梅[10](2013)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这说明人的本质不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在于对提升生命质量和探索生活意义的精神追求。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诉求。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经由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方式而形成的自身内在的基本素养和心理品质,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个体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身心发育急剧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当中,极不稳定,可塑性强,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认识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提供指导。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途径,界定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涵义,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能不能评价、能不能量化评价、如何评价等理论问题,厘定了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包括四个一级维度,即:自我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和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一级维度又包括五个评价指标,其中,自我关系维度包括珍爱生命、自尊自立、求知进取、实践创新、正直正义;与他人的关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宽容;与集体的关系维度包括集体合作意识、奉献意识、爱党爱民、爱国意识、热爱和平;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包括社会公德、权利义务、民主法制、节能环保、网络道德。然后,对问卷进行了试测,试测结果表明,除了12道题目与其所属一级维度之间的区分度较低外,问卷其余80道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说明经过修改后的这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测查工具。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作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的代表,运用正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先后在浙江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30多所中学随机抽取10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我们还对三省区30多所中学的200多名学生和160多名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初中的性别差异比高中更为明显,女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普遍高于男生;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初二较高,初三最低;高中生年级差异不显着,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上比高中生高;独生中学生与非独生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独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中学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学校城乡类型的显着差异,城市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城乡结合部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最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欠发达地区次之,不发达地区最低。通过调查还发现,当前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较高。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四个一级维度中,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与集体的关系维度次之,再次是与他人的关系维度,自我关系维度得分最低;在20个二级维度中,得分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节能环保,尊重他人,社会公德,集体合作,网络道德,助人为乐,珍爱生命,爱国意识,自尊自立,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这一结论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敏感而强烈,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等传统价值观上得分较低,而在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等凸显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价值观上得分较高。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针对性别差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实施因性施教策略;针对年级差异,学校德育方法要注重价值引导,摒弃应试教育,重塑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家庭要加强亲子沟通,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各地政府要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针对地区差异,加大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在职教师职后培训,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二、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论文提纲范文)

(1)跆拳道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1.1 理论依据
        1.1.2 实践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创新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目标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攻击性相关概念
        2.1.2 性别角色相关概念
        2.1.3 跆拳道训练的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实验对象
        3.1.1 研究的对象
        3.1.2 实验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心理测量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实验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7-12 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攻击性比较与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2 实验前、后7-12 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2.1 实验组实验前、后攻击性比较与分析
        4.2.2 对照组实验前、后攻击性比较与分析
        4.2.3 实验组实验前、后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2.4 对照组实验前、后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3 实验后7-12 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4.3.1 实验后7-12 岁儿童攻击性比较与分析
        4.3.2 实验后7-12 岁儿童性别角色比较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媒体使用对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性别角色态度的相关研究
    二、相关理论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性别角色态度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三、研究假设
    四、变量测量
    五、数据来源
    六、样本特征
第四章 我国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青年性别角色态度总体状况分析
    二、不同特征青年的性别角色态度比较
第五章 影响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因素分析
    一、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媒体使用情况对青年性别角色态度影响的性别差异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父辈因素对子辈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
        (二)父辈权威衰弱与父母干预型离婚现象并存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对离婚研究的总体把握
        (二)国外父辈因素与离婚风险研究
        (三)中国情境下的父辈因素与离婚风险
        (四)现代化理论下家庭关系结构再认识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资源
第二章 父辈因素与离婚风险: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
    一、从费孝通“基本三角理论”说起
    二、“基本三角理论”的现代性遭遇
    三、现代化家庭关系结构的扩展类型
    四、扩展家庭三角关系模型的动态平衡
    五、父辈因素对离婚风险影响机制的逻辑架构
第三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离婚的总体态势及基本特征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离婚人口的总体态势
        (一)总量变动
        (二)离婚方式
        (三)与国际比较
    二、离婚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一)年龄特征
        (二)性别特征
        (三)文化特征
    三、离婚群体的社会特征分析
        (一)职业特征
        (二)民族特征
        (三)城乡特征
    四、离婚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离婚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
        (二)性别比分析
第四章 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分析
    一、理论框架与变量说明
        (一)理论框架
        (二)变量处理说明
    二、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的总体影响分析
        (一)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三、分时期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夫妻离婚风险的影响分析
        (一)分时期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分时期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四、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城乡和性别比较
        (一)分城乡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分性别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三)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城乡、性别Logistic回归结果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分析
    一、理论框架与变量说明
        (一)理论框架
        (二)变量处理说明
    二、夫妻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的总体影响分析
        (一)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三、夫妻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时期比较
        (一)分时期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分时期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四、夫妻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城乡比较
        (一)分城乡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二)分城乡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代际关系对离婚风险的影响分析
    一、理论框架与变量说明
        (一)理论框架
        (二)变量处理说明
    二、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的总体影响分析
        (一)代际居住模式与夫妻离婚风险
        (二)代际情感联络与夫妻离婚风险
        (三)代际支持与夫妻离婚风险
        (四)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Logistic回归结果
    三、分时期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分析
        (一)分时期代际同居模式与夫妻离婚风险
        (二)分时期代际情感联络与夫妻离婚风险
        (三)分时期代际支持与夫妻离婚风险
    四、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分城乡、性别比较
        (一)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分城乡比较
        (二)代际关系对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分性别比较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中国离婚呈现高水平、稳增长、年轻化、非均衡特征
        (二)父辈地位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由强变弱再变强的U型波动
        (三)父辈异质性对离婚风险的影响要小于夫妻异质性
        (四)亲密有间型代际关系对婚姻稳定性具有保护效应
    二、相关讨论
        (一)离婚的本质
        (二)新型父权的再生逻辑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育儿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育儿知识与社会变迁
    第四节 育儿杂志与亲职建构
    第五节 儿童、父母与国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视角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章 80年代:培养聪明的接班人
    第一节 促进孩子智力与品行的发展
    第二节 父母共同育儿
    第三节 为国教子的话语阐述模式
    第四节 八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五章 90年代:培养高素质儿童
    第一节 重视素质教育
    第二节 改造母亲:九十年代新母亲的形成
    第三节 九十年代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六章 21世纪:养育快乐的孩子
    第一节 重新发现童年世界
    第二节 爱的教育
    第三节 新父母时代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育儿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
第七章 育儿知识生产的政治
    第一节 “称职父母”的话语建构
    第二节 “理想儿童”的话语建构
第八章 压缩的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亲职话语的转变
    第一节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全球与在地之间的互动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亲职话语转变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儿童与现代性
    第四节 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研究文本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异性交往的相关研究
        1.1.1 异性交往的概念
        1.1.2 异性交往的研究状况
    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1.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状况
    1.3 性别角色意识的相关研究
        1.3.1 性别角色意识的概念
        1.3.2 性别角色意识的研究状况
    1.4 异性交往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
        1.4.1 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
        1.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异性交往的相关研究
        1.4.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构想与研究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测量方法和工具
        3.2.1 初中生异性交往状况调查问卷
        3.2.1.1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问卷
        3.2.1.2 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问卷
        3.2.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3.2.3 初中生性别角色意识问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
        4.1.1 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的总体水平
        4.1.2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2 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认知
        4.2.1 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的总体水平
        4.2.2 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3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与认知的关系
    4.4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水平
        4.4.1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总体水平
        4.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5 初中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析
    4.6 初中生异性交往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研究
        4.6.1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认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4.6.1.1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4.6.1.2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的回归分析
        4.6.1.3 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4.6.1.4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的回归分析
        4.6.2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认知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4.6.2.1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在异性交往态度上的差异
        4.6.2.2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初中生在异性交往认知上的差异检验
        4.6.2.3 初中生异性交往态度与性别角色类型的回归分析
        4.6.2.4 初中生异性交往认知与性别角色类型的回归分析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初中生对异性交往的态度特点
    5.2 初中生对异性交往的认知特点
    5.3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
    5.4 初中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
    5.5 初中生的异性交往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5.6 初中生的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
第6章 结论、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学校教育的对策
        6.2.2 家庭教育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A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 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 幼儿园教育引入性别视角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 儿童性别角色的研究
        (二) 幼儿园性别教育内容的研究
        (三) 幼儿性别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 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述评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 性别
        (二) 性别教育
        (三) 幼儿园性别教育
        (四) 幼儿园一日活动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1章 科尔伯格的性别形成认知发展理论
    一、儿童性别角色形成
    二、儿童性别发展阶段
    三、性别刻板印象
第2章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性别观察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性别观察
        (一) 男女有别的排队
        (二) 男女有别的入睡
        (三) 男女有别的入厕
    二、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性别观察
        (一) 师幼互动中的性别差异
        (二) 儿童读物中性别角色期待
        (三) 同伴关系的性别规范
        (四) 班级墙面环境中的性别渗透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性别观察
        (一) 师幼互动中的性别隔离
        (二) 同伴关系中的双性化人格特点
        (三) 班级区角环境性别观念的应用
    四、幼儿园性别教育中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和行为
        (一) 教师的性别教育观念
        (二) 教师的性别教育行为
第3章 幼儿园开展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缺少性别教育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
        (一) 幼儿教师缺少性别教育的职前培养
        (二) 在职幼儿教师没有组织和参加相关的性别教育培训
    二、教材、读物编写存在刻板印象和选择的无性别意识
        (一) 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存在刻板印象
        (二) 选择教材和读物中表现出无性别意识
    三、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内容存在局限和形式较为单一
        (一) 幼儿园性别教育内容存在局限
        (二) 幼儿园性别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四、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
        (一) 幼儿性别角色发展得不到系统、科学的引导
        (二) 幼儿的性别教育未能体现渐进的发展阶段特征
    五、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性别教育观念和意识
        (一) 幼儿家长缺乏科学性别教育知识和方法
        (二) 幼儿家长对性别教育责任意识的偏差
第4章 幼儿园开展性别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性别教育意识与能力的欠缺
        (一) 幼儿教师缺乏性别意识
        (二) 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的性别教育知识
        (三) 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的性别教育能力
    二、家园合作的开展缺乏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正确认识
        (一) 家长缺乏科学的性别教育理论指导
        (二) 家长、教师缺乏性别教育合作的意识
    三、政府教育部门缺乏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支持
        (一) 政府教育部门尚未将性别教育课程和培训作为幼儿教师性别教育的学习内容
        (二) 现行幼儿教材和读物中的性别偏见
第5章 完善幼儿园开展性别教育的建议
    一、幼儿教师要具备科学的性别教育观念和行为
        (一) 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性别教育
        (二) 幼儿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性别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性别教育形式
        (三) 幼儿教师选择性别教育教材及读物时注意遵循性别公平原则
    二、通过家园合作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
        (一)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加强性别教育的责任意识
        (二) 家园合作寻求科学的性别教育方式
    三、政府教育部门需要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
        (一) 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师关于性别教育的培养
        (二) 政府教育部门组织幼儿教材编写时应坚持性别平等的原则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后记

(7)“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产生原因与社会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女汉子”
二、“女汉子”炼成记
    ( 一) 社会作用
        1. 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多重化
        2.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3. 学校教育的性别平等化
        4. 新媒体的引领
    ( 二) 自我建构
三、“女汉子”背后的社会解析
    1. 对男女平等的误读
    2. 女性性别定位的偏差
    3. 女性角色失衡的隐患
四、结语

(8)武汉市3-6岁幼儿双性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武汉市两所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双性化”理论研究
        (二) 幼儿双性化教育的途径研究
        (三) 已有研究的局限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 3-6岁幼儿
        (二) 双性化
        (三) 双性化教育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一) 揭示武汉市3-6岁幼儿双性化教育现状
        (二) 探讨影响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因素
        (三) 提出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对策
    二、研究内容
        (一) 分析武汉市3-6岁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
        (二) 探讨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与其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三) 考察幼儿教师的双性化教育现状
        (四) 考察幼儿家长的双性化教育现状
        (五) 探讨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对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研究程序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结果
        (一) 3-6岁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
        (二) 3-6岁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与幼儿性别、年龄的关系
        (三) 幼儿男性化、女性化特征得分的性别差异
        (四) 幼儿教师双性化教育调查结果
        (五) 幼儿家长双性化教育调查结果
        (六) 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对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一) 对幼儿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结果分析
        (二) 对幼儿教师双性化教育调查的结果分析
        (三) 对幼儿家长双性化教育调查的结果分析
        (四) 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对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幼儿人格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二、运用正确、系统的双性化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教师的性别角色教育
    三、加强社会文化宣传,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
    四、幼儿双性化教育中的注意事项
        (一) 正确认识幼儿双性化
        (二) 幼儿双性化教育要“因性施教”
参考文献
附录1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修订)
附录2 幼儿教师问卷
附录3 幼儿家长问卷
致谢

(9)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特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总体分布
    2.2 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单因素分析
    2.3 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10)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价值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综述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方法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结论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突破
        (四) 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
    三、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访谈法
        (四) 问卷调查法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
    一、 素质
        (一) 涵义
        (二) 特征
    二、 思想道德素质
        (一) 涵义
        (二) 特征
        (三)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理论分析
    一、 何为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一) 评价与教育评价
        (二)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二、 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
        (一) 德育工作本身需要评价来指导
        (二) 德育改革实践需要评价做航标
        (三)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功能
    三、 思想道德素质能不能评价
        (一)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何以可能
        (二) 思想道德素质量化评价何以可能
    四、 思想道德素质怎么评价
        (一) 评价原则
        (二) 评价维度
        (三) 评价方式
        (四) 评价主体
        (五) 评价对象
第三章 历史考察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德育目标的嬗变
        (一) 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转折时期(1978—1984年)
        (二) 强调国家经济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的改革尝试时期(1985—1989年上半年)
        (三) 重新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改革整顿时期(1989年下半年—1991年)
        (四) 遵循学生成长和品德规律及市场经济特征的改革深入时期(1992—2002年)
        (五)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的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现在)
    二、 结论与反思
        (一)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 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政治的要求
        (三) 从社会本位论目的走向以人为本的要求
        (四)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要求
        (五) 从国家政治需要走向关注学生个体需要的要求
第四章 评价指标
    一、 中华民族精神
        (一) 热爱祖国,爱好和平
        (二)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三) 助人为乐,宽容他人
        (四) 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二、 现代公民意识
        (一) 社会公德,自尊他尊
        (二) 权利义务,法制意识
        (三) 全球意识,生态文明
    三、 市场经济伦理
        (一) 诚实守信,正直正义
        (二) 集体合作,奉献意识
        (三) 求知进取,实践创新
    四、 网络道德
第五章 实证调查(一)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二、 问卷的试测与分析
        (一) 试测
        (二) 结果分析
        (三) 结论
    三、 正式调查
        (一) 调查方法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过程
第六章 实证调查(二)
    一、 数据分析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一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二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二、 调查结论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倾向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倾向
第七章 成因分析
    一、 性别差异的成因
    二、 年级差异的成因
    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成因
    四、 学校城乡类型差异的成因
    五、 地区差异的成因
第八章 教育建议
    一、 针对性别差异的建议
        (一) 学校的因性施教策略
        (二) 家庭与社会的因性施教策略
    二、 针对年级差异的建议
        (一) 注重价值引导和价值澄清
        (二) 重塑学校教育的育人目的
    三、 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建议
        (一) 加强亲子沟通
        (二) 采取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四、 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的建议
        (一) 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二) 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三) 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传媒环境
    五、 针对地区差异的建议
        (一) 加大对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
        (二) 加强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三) 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二、 英文
附录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
附录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部分访谈记录
后记

四、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跆拳道训练对7-12岁儿童攻击性、性别角色影响的实验研究[D]. 胡懿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媒体使用对青年性别角色态度的影响研究[D]. 向慧桃. 厦门大学, 2019(08)
  • [3]父辈因素对子辈夫妻离婚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4]培育理想儿童: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1980-2014)[D]. 陶艳兰. 南京大学, 2016(05)
  • [5]初中生的异性交往态度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的关系研究[D]. 王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6]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A幼儿园为例[D]. 蔺志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7]“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产生原因与社会解析[J]. 杜书然. 青少年学刊, 2015(03)
  • [8]武汉市3-6岁幼儿双性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武汉市两所幼儿园为例[D]. 王雪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特质分析[J]. 贾凤芹,刘电芝.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8)
  • [10]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淡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