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一、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华英[1](2021)在《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化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妊娠期肝衰竭前期进展为妊娠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发生肝衰竭的早期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的81名妊娠期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疾病进展情况和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有36例(44.4%)进展为肝衰竭,大多数患者通过分娩和支持治疗后恢复,但是仍有6例(7.4%)死亡。其中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27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BV+AFLP),1例戊型病毒性肝炎(HEV)。总体上,进展为肝衰竭的患者短期存活率明显下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进展更快,肝衰竭发生率更高(P=0.004),死亡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流产/死胎(OR=3008.93,P=0.006),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OR=4.819,P=0.039),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OR=0.418,P=0.005)是妊娠期HBV患者肝病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2、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OR=20.381,P=0.041)和空腹血糖(FBG)水平降低(OR=0.324,P=0.048)是AFLP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预警指标分别建立的发生妊娠期肝衰竭预测模型:1、建立的妊娠期HBV肝衰竭预警模型,PAA模型:Logit(P)=In[P/(1-P)]=1.573×[ln(ALT)(U/L)]-0.873×[ALB(g/L)]+10.312×[流产/死胎(有=1,无=0)]+12.344。2、AFLP肝衰竭的预警模型,PF模型:Logit(P’)=In[P’/(1-P’)]=3.015×[PT(s)]-1.128×[FBG(mmol/L)]-47.223。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PAA模型的AUROC=0.943,(95%CI,0.864-1.00);PF模型的AUROC=0.929,(95%CI,0.837-1.00);(AUROC均>0.8)都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疾病进展与病因关系密切。流产/死胎、ALT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是妊娠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和空腹血糖(FBG)降低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妊娠期HBV肝衰竭预警模型和AFLP肝衰竭的预警模型都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陈艳红,李凯铭,张乐鸿,陈子恩,闻琦,刘养奇,张春芳[2](2020)在《妊娠合并肝脏疾病237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并分娩的237例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结果 237例妊娠合并肝脏疾孕产妇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50例,占63.29%;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56例,占23.63%;妊娠期合并乙型肝炎23例,占9.70%;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例,占0.84%;其他肝病6例,占2.53%。ICP、AFLP、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妊娠合并AIH、妊娠合并其他肝脏疾病孕产妇的不定期产检率、剖宫产率、转重症监护病房(ICU)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96、14.624、45.549,均P<0.05),其中AFLP的剖宫产率、转ICU率最高,分别为80.36%、37.50%,其次是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分别为78.26%、17.39%。妊娠合并不同肝脏疾病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1min Apgar评分、抢救率、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χ2值分别为2.611、3.156、14.070、16.967,均P<0.05),其中AFLP的新生儿抢救率、转NICU率较高,分别为26.56%、43.75%,其次是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分别为22.22%、44.44%。结论 AFLP、妊娠合并乙型肝炎、ICP的孕产妇剖宫产率均高;AFLP、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产妇的转ICU率、新生儿抢救率和转NICU率均高。需加强对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产妇的母胎监护,早期识别与诊治,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改善母儿预后。

李凤彩[3](2019)在《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研究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长期反复炎症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称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三部曲”。肝衰竭可发生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起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肝脏和肠道解剖关系密切,通过“肠-肝轴”相互影响。肠道是维持微生态和防止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屏障,肠道消化吸收的物质首先通过门静脉转运至肝脏,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壁通透性增加时,肝脏更容易暴露于肠道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加重肝脏原有损伤。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壁通透性的分子指标,然而我们尚不清楚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DAO表达规律,以及血浆DAO水平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因此,研究血浆DAO水平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1、明确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和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浆DAO水平变化规律,阐明血浆DAO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阐明血浆DAO水平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肝硬化患者255例(其中代偿期120例、失代偿期135例)、肝细胞癌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2例,ELISA方法检测血浆DAO水平,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浆DAO差别。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DAO与临床和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所有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为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是否再入院为观察终点,通过电话及住院系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计算6个月内再入院率。以6个月内是否再入院为因变量,首先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因素,然后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浆DAO水平预测失代偿性期肝硬化6个月内再入院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分界点的累积再入院时间差别。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4.9(3.3,6.9)vs.1.6(1.4,2.0)ng/mL,P<0.001];肝硬化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8(7.9,17.7”s.4.9(3.3,6.9)ng/mL,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DAO 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18.3(13.4,20.5)vs.11.8(7.9,17.7)ng/mL,P<0.001]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3(13.4,20.5)vs.4.9(3.3,6.9)ng/mL,P<0.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 阳性组(n=49)血浆DAO水平[5.0(3.8,7.3)ng/mL]与 HBeAg 阴性组[n=21,4.9(2.7,6.3)ng/mL]无明显差别(P>0.05),HBV-DNA 阳性组(n=58)血浆 DAO 水平[4.9(3.1,6.9)ng/mL]和 HBV-DNA 阴性组[n=12,6.3(4.4,6.9)ng/mL]无明显差别(P>0.05)。相关分析提示,血浆DAO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浆总胆红素(TBIL)呈明显正相关(ALT,r=0.530,P<0.001;AST,r=0.483,P<0.001;TBIL,r=0.313,P<0.05),与HBsAg定量、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均P>0.05)。3、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I 35)血浆DAO水平[14.6(10.4,20.3)ng/mL]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120,9.4(6.2,13.5)ng/mL,P<0.001]。Child-pugh评分C级患者(n=45)血浆DAO水平[22.4(16.5,29.1)ng/mL]明显高于 B 级患者[n=138,12.6(9.3,16.4)ng/mL,P<0.001],B 级患者的血浆 DAO水平明显高于A级患者[n=72,7.8(5.4,9.9)ng/mL,P<0.001]。肝硬化患者中,腹水组(n=112)与无腹水组(n=143)血浆DAO水平无明显差别(户>0.05),消化道出血患者组(n=27)DAO水平[20.9(11.6,30.3)ng/mL]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组[n=228,11.4(7.9,16.9)ng/mL,P<0.05],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组(n=21)血浆DAO水平[21.3(17.6,42.6)ng/mL]明显高于无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组[n=234,11.1(7.8,16.4)ng/mL,P<0.05],肝性脑病患者组(n=18)血浆 DAO水平[19.0(16.3,27.1)ng/mL]明显高于无肝性脑病患者组[n=237,11.3(7.8,17.0)ng/mL,P<0.05]。血浆 DAO 水平与 AST、TBIL 呈明显正相关(r=0.14,P=0.026;r=0.574,P=0.000),与 ALB 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230,P=).000)。4、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访6个月,有36例因肝脏相关疾病再次入院,再入院率为26.7%。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AO水平(HR=1.126,95%CI:1.068-1.188,P<0.001),Child-pugh 评分(HR=3.700,95%CI:1.665-8.223,P<0.05),消化道出血(HR=5.179,95%CI:2.113-12.690,P<0.001),肝性脑病(HR=4.375,95%CI:1.567-12.215,P<0.00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HR=3.077,95%CI:1.176-8.049,P<0.001)和血红蛋白(HR=0.979,95%CI:0.963-0.995,P<0.05)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有意义风险因素。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AO水平(HR=1.102,95%CI:1.023-1.188,P<0.05)和肝性脑病(HR=5.018,95%CI:1.436-17.533,P<0.05)是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5、血浆DAO水平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 0.769(SE 0.0457,95%CI:0.689-0.837),显着优于 HE[0.598(SE 0.0403,95%CI:0.511-0.682),P<0.05]和 Child-Pugh 评分[0.652(SE 0.0474,95%CI:0.565-0.731),P<0.05]。当血浆 DAO=19.7ng/mL 时,诊断敏感性为58.33%,特异性为84.35%。DAO>19.7ng/mL患者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 DAO≤19.7ng/mL 患者组[(58.3%(21/36)vs.15.2%(15/99),P<0.05]。Kaplan-Meier 分析提示,按照血浆 DAO≤19.7ng/mL 和>19.7ng/mL 分组,两组间的累积再入院时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6、肝细胞癌患者中,肿瘤大小>3cm的HCC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3cm 的患者[20.0(18.3,23.1)vs.13.6(12.3,14.8)ng/mL,P<0.001]。TNM分期Ⅲ/Ⅳ的HCC患者的血浆DAO 水平明显高于Ⅰ/Ⅱ 的患者[20.0(18.5,24.0)vs.14.2(12.3,19.1)ng/mL,P<0.05];血浆DAO水平与AF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2,P<0.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肝硬化、肿瘤的数量以及HBeAg 状态、ALT、AST、TBIL、ALB、PTA 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浆DAO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随病情进展,DAO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肠道通透性参与慢性HBV感染疾病进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浆DA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密切相关,血浆DAO水平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6个月内再入院;肝癌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及TNM分期相关。第二部分: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研究研究背景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是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在4周内发生肝功能迅速恶化而引起的肝衰竭,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和凝血功能障碍。ACHBLF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约50-90%的患者在1个月内即可发生死亡,抢救肝衰竭患者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精准预测肝衰竭的发展和临床预后。因此,寻找肝衰竭预后的有效、敏感和特异的分子标志物是肝衰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MELD)是目前常用预测肝衰竭预后的评分系统,用于评估终末期肝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然而,MELD评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ACHBLF患者的临床特点,在预测ACHBLF死亡率等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存在较大偏差。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是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壁通透性的快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发现血浆DAO水平与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程相关。同时,血浆DAO水平还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的再入院情况,因此,我们推测血浆DAO可能也参与了肝衰竭的疾病进程,并与肝衰竭疾病预后相关。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检测了 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并评估了血浆DAO作为分子标记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1、研究ACHBLF患者血浆DAO表达规律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2、评估血浆DAO水平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ACHBLF患者106例,进入前瞻性研究队列,以肝衰竭死亡事件为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不少于1个月。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DAO水平。分类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秩和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风险因素,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浆DAO水平是否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了评估血浆DAO水平能否增加MELD积分对肝衰竭预后的诊断价值,我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了血浆DAO水平和MELD积分的联合诊断模型:变量(血浆DAO联合MELD积分)=0.642×MELD+0.056×DAO-16.671。采用 ROC 曲线评估 DAO、MELD积分、DAO联合MELD积分模型对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准确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变量按截断值分组的累积生存时间。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共纳入ACHBLF患者106例,随访结束时共有6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62.3%。死亡组患者 TBIL水平[305(262,385)vs.196(151,248)μmol/L,P<0.001]、MELD 评分[27.3(24.8,32.3)vs.22.0(20.7,26.5),P<0.001]、INR[2.5(2.1,3.7)vs.1.9(1.8,2.1),P<0.01]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 ALB[32.3(30.0,34.7)vs.34.2(31.6,37.4)g/L,P<0.05]、PTA[30(18,33)vs.38(32,39),P<0.05]、AFP[56(39,88)vs.156(104,416)ng/mL,P<0.001]>PLT[129(100,150)vs.132(111,173)×109/L,P<0.05]明显低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腹水(60.6%vs.17.5,P<0.001)、SBP(54.5%vs.5%,P<0.001)和HE(57.6%vs.12.5%,P<0.00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和生存组患者的HBV-DNA状态、HBsAg定量、HBeAg状态、ALT、AST、WBC、HGB、Na 和 Cr 无明显差别(均 P>0.05)。2、生存组患者组血浆DAO水平[14.0(7.1,26.5)ng/mL]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58.6(32.5,121.3)ng/mL,P<0.001]。3、ACHBLF 患者血浆 DAO 水平与 TBIL(r=0.507,P<0.001)、INR(r=0.518,P<0.001)和 MELD 积分(r=0.578,P<0.001)呈明显正相关,与 PTA(r=-0.511,P<0.001)、AFP(r=-0.412,P<0.001)和 HGB(r=-0.231,P=0.017)呈明显负相关。血浆DAO水平与年龄、HBsAg定量、HBeAg状态、HBV-DNA状态、ALT、AST、ALB、Cr、WBC和PLT无明显相关(均P>0.05)。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ELD评分(OR=1.838,P<0.001)、血浆 DAO 水平(OR=1.055,P<0.001)、ALB(OR=0.886,P<0.05)、PLT(OR=0.985,P<0.05)、腹水(OR=7.731,P<0.001)、SBP(OR=22.800,P<0.05)和HE(OR=9.500,P<0.05)是影响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风险因素。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DAO水平(OR=1.053,P<0.05)、HE(OR=7.678,P<0.05)、SBP(OR=15.91,P<0.05)和 MELD 评分(OR=1.680,P<0.05)是影响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6、血浆DAO水平用于诊断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 0.880(SE 0.0329,95%CI:0.803-0.935),MELD 积分的 AUROC为 0.843(SE 0.0391,95%CI:0.760-0.907),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43)。DAO 联合 MELD 积分的 AUROC 为 0.916(SE 0.0256,95%CI:0.846-0.961),明显高于MELD积分和血浆DAO(均P<0.05)。7、当选择血浆DAO水平的最佳截断值15.2ng/mL 时,诊断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62.5%;当选择MELD积分的最佳截断值22.6时,诊断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67.5%;当选择DAO联合MELD积分联合诊断模型的最佳截断值为0.07时,诊断敏感性为87.88%,特异性为80%。Kaplan-Meier方法提示,按照血浆 DAO≤15.2ng/mL 和>15.2ng/mL 分组,MELD≤22.6 和>22.6分组,DAO联合MELD诊断模型≤0.07和>0.07分别分组,各组间的累积生存生存时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01)。结论血浆DAO水平与ACHB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独立的分子标志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同时,血浆DAO可增加MELD积分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诊断价值。第三部分: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研究背景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在未发生肝衰竭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提前预测具有肝衰竭风险的患者,促进“诊断节点”前移,对于降低肝衰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肝衰竭前期”的概念,即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选择具有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但还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的阶段,作为“肝衰竭前期”,给予临床重点监测和治疗。根据亚太肝病学会的诊断标准,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pre-Liver Failure,pre-ACHBLF)是指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衰竭过程中的前期阶段,以血清总胆红素(TBIL)≥85umol/L且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为特征。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可反映ACHB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CHBLF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然而,我们并不清楚处于pre-ACHBLF阶段的患者,是否存在血浆DAO水平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如何,以及血浆DAO 水平的表达规律和肠道菌群的关系。因此,我们通过收集pre-ACHBLF患者的血浆和粪便样本,观察血浆DAO的表达规律,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粪便样本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阐明Pre-ACHBLF患者血浆DAO的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目的1、研究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研究pre-ACHBLF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3、研究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pre-ACHBLF患者31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6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DAO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DAO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分布规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NMDS分析和物种组成差异分析研究肠道菌群的规律。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血浆DAO水平与临床指标及差异菌群的相关性。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7(22.1,43.2)vs.1.7(1.4,2.2)ng/mL,P<0.001]。pre-ACHBLF 患者血浆 DAO 水平与 TBIL水平(r=0.672,P=0.000)和AST水平(r=0.369,P=0.041)呈明显正相关,与AL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48,P=0.001),与ALT水平、PTA水平、MELD评分、年龄、HBsAg定量、HBeAg状态、HBV-DNA状态、肌酐(Cr)、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之间无显着相关(均P>0.05)。2、57例粪便标本共获得5,101,887条测序序列,所有序列按97%的相似性聚类,所有样本共聚类得到916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两组共有的OTU为501个,健康对照组特有的OTU为358个,pre-ACHBLF 特有的 OTU 为 57 个。3、与健康对照相比,Pre-ACHBLF患者:菌群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P<0.01)和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1);菌群丰度指数包括Chaol指数显着降低(P<0.01)和ACE指数显着降低(P<0.01)。4、微生物群落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分析提示pre-ACHLBF组和健康对照组可以比较容易的区分开来,应力函数值(stress)为0.161。样品组间差异显着性检测(Anosim)结果提示,pre-ACHBLF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R=0.3873,P=0.001)。5、在门的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re-ACHBLF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0.544 vs.0.641,P=0.03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增加(0.163 vs.0.069,P=0.008)。6、在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共筛选出19个丰度有差异的菌属,其中pre-ACHBLF显着缺失的有11种,pre-ACHBLF菌群丰度增加的属有8种。7、血浆DAO水平与韦荣球菌(Veillonella)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665,P=0.000);与链球菌(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436,P=0.014。结论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re-ACHBLF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改变,异常富集的韦荣球菌、链球菌与血浆DAO水平关系密切。

李娟[4](2019)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于妊娠24周后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母婴阻断优势及安全性。二、方法:(1)选择2015年01月~2018年05月在我院明确临床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且妊娠2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正常值的上限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 105IU/mL或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定量≥X 104IU/mL)并在我院分娩的95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95例患者均在发现肝功能异常后常规使用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中的1种)保肝治疗,服用至肝功能正常后停药;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差异,其中45例孕妇接受自妊娠24周后开始加服替诺福韦酯(300mg/d)抗病毒治疗,并服用至分娩后6周,依据所复查的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的结果决定停药或转诊至肝病科继续治疗,被纳入研究组。与研究组同期有50例孕妇拒绝服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继续单独使用保肝药物治疗,被纳入对照组。(2)通过监测两组孕妇治疗前、治疗4周、8周、产时及产后6周的病毒血清学、生化学指标的变化,并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母儿并发症的差异、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来探讨妊娠24周后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对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两组孕妇共分娩95例胎儿,研究组活产45例;对照组活产49例,死胎1例。两组新生儿85例出生后接受0、1、6月乙肝疫苗10ug和0、1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注射联合免疫预防处理,积极配合随诊至7月龄。9例早产儿推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至1月龄。抽取两组孕妇所分娩的94例新生儿的脐带血及出生7月龄的婴儿的外周血,通过比较这两组血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定量及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来探讨替诺福韦酯用于母婴阻断的优势。(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则计量数据以中位数(25%、75%四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数据,由频数,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三、结果(1)在年龄、体重指数、地理分布、孕产史、发现肝功能异常孕周、治疗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胆碱醋酶(Choline esterase,CHE)、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磷(Phosphorus,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定量检测值,两组研究对象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但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孕妇在治疗4周、治疗8周、产时及产后6周时HBV-DNA阴转(HBV-DNA 定量<100IU/mL)率分别为 4.44%,8.89%,17.78%,24.44%,而对照组均为0%;治疗8周始研究组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治疗4周时孕妇HBV-DNA定量即下降近31og10IU/mL,治疗8周时下降近5 logioIU/mL,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孕妇在治疗4周、治疗8周、产时及产后6周时ALT复常(ALT浓度<40U/L)率分别为20%,33.33%,66.67%,73.33%,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26%,32%,44%,50%;治疗至产时两组ALT复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脐静脉血及出生7月龄的婴儿外周血HBV-DNA阳性率,研究组为0%,0%,对照组为100%、12.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 阳性率,研究组为8.88%,0%,对照组为100%、12.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血清ALT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与基线水平比较虽有一过性升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至产时下降的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ST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至产时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在产后6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BiL浓度变化比较:研究组在治疗8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在产后6周与基线水平比较出现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LB、CHE、BUN、CR、P、HB浓度、全血WBC、PLT计数: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浆PT:对照组于产时及产后6周的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且两组间同期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6)研究组的平均分娩孕周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低出生体重率、死胎引产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转诊NICU率及出生缺陷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两组孕妇发生的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无1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所娩新生儿研究组无先天性畸形发生,对照组2例出生缺陷,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结论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24周后采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对母体的肝功能的恢复,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具有临床价值,药物的不良反应少,且从经济层面分析,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长并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黄月月[5](2019)在《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析,探讨其使用价值,以及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方法:1.根据2015亚太肝衰竭诊治指南,且剔除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患者,将84名肝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54),均使用相同一致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辅以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辅以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2.所有患者均股静脉置管,按2007人工肝支持系统操作指南进行;3.留取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多时段静脉血,检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细胞(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值的变化百分比。结果:1.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TBIL和DBIL下降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T、AST和INR下降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B上升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WBC上升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升高更明显。2.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IL-1β、IL-6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6变化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1β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TBIL、DBIL、ALT、AST均呈现下降趋势,TBIL下降最明显,尤其在人工肝治疗后测量的值下降最显着,在吸附4h时ALT、AST、TBIL、DBIL值均明显出现下降。结论:新的组合型人工肝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在降低TBIL和DBIL方面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在对ALT、AST、ALB、INR、TI-1β、TNF-α方面两组疗效近乎相同。

黎婷婷[6](2019)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发生在孕晚期的一种罕见产科疾病,流行病学显示其发病率在1/7000-1/15000之间,该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但病情发展快,母婴死亡率较高,且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目的:研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特点,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最易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早期诊断能力,并及时给予治疗,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方法:1、统计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从2012年1月-2019年1月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病例资料24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含患者年龄、孕周、产次、胎数、胎儿性别等,统计出24例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资料。2、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是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之一,当TBiL值>171umol/L时,可达到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以该值为界将2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TBiL 值>171umol/L,共 10 例,B 组:TBiL 值≤171umol/L,共 14 例,对各组患者的妊娠不良结局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1岁-37岁,发病孕周30w-38w+5,初产妇18例(75.0%),经产妇6例(25.0%);单胎妊娠22例(91.7%),双胎妊娠2例(8.3%)。2、24例患者出现腹痛症状者16例(66.7%),呕吐症状者8例(33.3%),黄疸患者4例(16.7%),厌食疲倦者2例(8.3%),多尿烦渴者1例(4.2%),下肢水肿者2例(8.3%),4例患者无明显前期症状(16.7%)。以腹痛、呕吐最常见。3、24例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T、APT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FIB下降者21例,血小板改变无特异性;24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异常,血氨异常者4例(16.7%);血糖值小于4mmol/L的患者12例(50.0%);尿酸异常者20例(83.3%),血肌酐异常者14例(58.3%),尿素氮异常的有4例(16.7%)。实验室指标中,以总胆红素、转氨酶、白细胞升高和PT、APTT延长最常见。24例患者,共有20例患者行肝脏B超检查,15例患者B超结果提示亮肝,阳性率约75%。4、24例患者从诊断为AFLP到终止妊娠的时间,均在24小时内,全部行急诊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3例患者术后病情严重,转入ICU进一步治疗。24例患者无一例死亡。5、24例患者终止妊娠后第一日,FIB值较终止妊娠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Cr、UA较终止妊娠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后WBC、PLT、PT、APTT、BA、Glu、BUN水平较终止妊娠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4例患者ARF、产后出血、肝性脑病、DIC在A组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以上不良预后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共分娩出胎儿26例,其中单胎22例,双胎2例;男婴16例(61.5%),女婴10例(38.5%);新生儿体重(2188.0±600.7)g,Apgar5分钟评分(7.5±2.6)分。19例新生儿出生后转入NICU。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在A组的发生率均大于B组,其中,新生儿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低血钙、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死亡、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在A组的发生率均大于B组,新生儿死亡、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在两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FLP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包括呕吐、腹痛、黄疸、厌食疲倦等消化道症状,以腹痛、呕吐最常见。AFLP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凝血常规异常和(或)肾功能异常,这些指标中又以总胆红素、转氨酶、白细胞升高和PT、APTT延长最常见,肝脏B超阳性率约75%,综合考虑这些常见异常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2、当TBiL值>171umol/L时,患者更有可能发生ARF、肝性脑病、产后出血、DIC;新生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肝功能异常、新生儿死亡、病理性黄疸。3、对确诊的AFLP患者,尤其是TBiL值>171umol/L的患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加强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救治水平,改善母婴预后。

张宝忠,周鹏志[7](2019)在《妊娠期肝衰竭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妊娠期肝衰竭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根据病因、肝衰竭临床分型分期、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肝脏B超、并发症的种类及数量、产科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是否行人工肝支持治疗等方面可初步预测妊娠期肝衰竭的近期预后。认为临床医师对妊娠期肝衰竭的近期预后进行综合全面地评估和判断是必要的,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治疗,还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杨越波,李小毛,周水生,史众杰,滕奔琦[8](2004)在《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总结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例,将其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总胆红素、AST/ALT、血肌酣、血胆固醇、 血糖等指标的比较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总胆红素、AST/ALT、血肌酣、血胆固醇、肝脏B超、血糖等的变化可作 为病情的观察与预后指标。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祝博[10](2017)在《《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第38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中提出

二、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肝衰竭诊断标准
        2.2.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诊断标准
        2.2.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诊断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整体临床特征
    3.2 HBV组和AFLP组患者一般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3.3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衰竭的影响因素
        3.3.1 HBV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单因素分析
        3.3.2 HBV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3.3.3 HBV患者肝衰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4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生肝衰竭的影响因素
        3.4.1 AFLP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单因素分析
        3.4.2 AFLP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3.4.3 AFLP患者肝衰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妊娠合并肝脏疾病23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纳入标准
        1.2.1 ICP诊断标准
        1.2.2 AFLP诊断标准
        1.2.3 HBV诊断标准
        1.2.4 AIH诊断标准
    1.3研究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
    2.2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2.3新生儿结局
3讨论
    3.1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的一般临床特征
    3.2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的孕产妇结局
    3.3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的围产儿结局

(3)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作为标志物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文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观察指标
        2.3 相关定义
        2.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HBV-DNA定量的变化趋势和HBV-DNA阴转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8周、产时及产后6周随访ALT、AST、TBiL、ALB、CHE浓度变化及ALT复常率的比较
    3. 两组母婴阻断效果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UN、CR及P浓度变化的比较
    5. 两组患者血HB浓度、全血WBC、PLT计数、血浆PT变化的比较
        5.1 HB浓度比较结果
        5.2 WBC计数比较结果
        5.3 PLT计数比较结果
        5.4 PT比较结果
    6. 两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7. 两组住院治疗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的比较
    8.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讨论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分组原则
    2 替诺福韦酯对妊娠24周后合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母婴阻断分析
    3 两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分析
    4 两组产后出血及血HB浓度、全血PLT计数、血浆PT情况的比较分析
    5 替诺福韦酯用药安全性分析
    6 本研究存在缺陷与不足
结论
英文缩略词
参考文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与争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材料
第3章 实验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妊娠期肝衰竭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2 临床分型、分期
3 实验室检测指标
    3.1 AST/ALT比值
    3.2 血清TBil
    3.3 凝血酶原时间 (PT) 与PTA
    3.4 血清胆固醇
    3.5血糖
    3.6 血清肌酐 (Scr)
    3.7 白蛋白 (Alb)
    3.8 白细胞计数
4 肝脏B超
5 并发症
6 产科处理方式
7 人工肝支持治疗
8 小结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四、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重症化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警模型[D]. 陈华英. 南昌大学, 2021(01)
  • [2]妊娠合并肝脏疾病237例临床分析[J]. 陈艳红,李凯铭,张乐鸿,陈子恩,闻琦,刘养奇,张春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10)
  • [3]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 李凤彩. 山东大学, 2019(02)
  • [4]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 李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5]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 南华大学, 2019(01)
  •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D]. 黎婷婷. 扬州大学, 2019(02)
  • [7]妊娠期肝衰竭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J]. 张宝忠,周鹏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2)
  • [8]肝功能指标与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J]. 杨越波,李小毛,周水生,史众杰,滕奔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S2)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医药论坛杂志》2017年第38卷分类总索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J]. 祝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17(12)

标签:;  ;  ;  ;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