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运动后常感到身体不适?(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提出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赵明慧[2](2021)在《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对照实验,观察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从我国传统针灸医学及现代研究机制的角度探讨其治疗作用,为临床推广与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所选病例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病区住院治疗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60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肛裂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取穴(双侧):天枢、支沟、足三里、合谷、大肠俞、上巨虚、曲池;对照组单纯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期为14天,同时完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检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本次实验基于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判定疗效,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均较入组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88.3%,经秩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均较入组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比较,两组均有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均无明显异常,少数患者体温略有升高,属术后吸热的正常生理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疗法在改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PAC-SYM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可靠的临床意义。
刘鑫羽[3](2021)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编制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并对所编制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提供测评工具。方法:1.基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将三级指标转化为量表的具体条目,并通过专家咨询评价量表内容效度和小样本预实验进行量表的语言调试。2.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59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査。采用极端值法、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Cronbach’sα系数等进行条目筛选,采用专家评定法检验量表的内容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重测信度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1.指标体系转化量表条目:将59个三级指标转化成60个具体条目,确定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方式,形成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初稿。2.专家咨询、预实验:经过2轮专家咨询对量表内容进行评价,形成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一版;通过小样本预实验的语言调试,形成包括4个维度,57个条目的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二版。3.条目筛选:经极端值法、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解释总体方差52.26%)、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Cronbach’sα系数法等形成包含3个维度(科学健身知识维度、科学健身态度维度、科学健身行为与技能维度),53个条目的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三版。4.效度分析:专家内容效度:量表的S-CVI/Ave为0.981,I-CVI为0.833-1.000。结构效度:拟合优度的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2.05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1,SRMR为0.049;増值适配指数(IFI)、非规准适配指数(TLI)和比较适配指数(CFI)分别为0.882、0.876、0.881,均>0.8,各因素负荷量介于0.574至0.866之间;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行为与技能维度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分别为0.468、0.572、0.613;科学健身知识、科学健身态度、科学健身行为与技能维度组合信度分别为0.906、0.935、0.946,除知识维度AVE根号值0.684<0.757、0.737,态度维度AVE根号值0.756<0.757外(但差距不大),其余各维度AVE根号值大于该维度与其余维度间的相关系数。5.信度分析: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4,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911-0.956之间。两周后总体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1,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0-0.81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基于前期课题组构建的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严格遵循量表编制流程编制而成,共3个维度,53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为今后全方位的评价成年人的科学健身素养水平提供了参考。但还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跨区域抽样,建立常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量表。
蔡真真[4](2021)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以正念为核心的睡眠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构建适合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正念睡眠干预方案,并探讨方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及可行性。评价正念睡眠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合并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首先本研究对四家养老机构的275位老年人,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及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于2020年6月-9月进行问卷调查。接着通过文献研究形成以正念为核心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论证并修订形成干预方案的修订稿。再选取8名符合标准的对象实施预实验,进一步完善干预流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5名参与者随机分为正念干预组(38人)及健康教育组(37人),分别接受每周1次,每次1.5小时的干预,共八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匹兹堡睡眠量表(PISQ)、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形状连线测验(STT)、日常生活活动问卷(ADL)、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评量表(SAS)、感知压力问卷(PSS)及闭眼和冥想状态下的脑电图进行评估,评价干预效果。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采用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 subjects analysis,PP)和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的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得分为(8.29±4.51)分,配偶、慢病数量、助眠药物、失眠家族史、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机构组织活动是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婚姻状况、助眠药物的使用及体育锻炼情况是影响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P<0.05)。构建以正念为核心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干预方案,包括干预要素、方案内容。预实验结果显示,8名参与者对方案的满意度高,反馈结果提示正念干预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P=0.002)及睡眠质量(P=0.011)。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干预前,两组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可比。(1)ITT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在干预后,两组的Mo CA得分、MMSE得分和PSQI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干预后两组的VFT、AVLT、STT、SDMT、G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I、AIS、SAS、PSS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分析结果与ITT结果一致。(2)在脑电图方面,不同状态下,β频段绝对功率比较,在全脑及各个部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γ频段绝对功率比较,在额叶(P=0.024)、颞叶(P=0.015)、枕叶(P=0.045)及全脑(P=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δ频段的相对功率比较,在额叶(P=0.004)、颞叶(P=0.037)、顶叶(P=0.029)及全脑(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θ频段相对功率比较,在颞叶(P=0.043)、顶叶(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问题较突出,医护人员应提起对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重视,提供多种方法结合的睡眠干预,提高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本研究以正念为核心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方案得到参与者的喜爱,实施过程中适用性较好,可行性强、安全性高、满意度好。正念干预能够改善MCI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总体认知功能及不良的心理状态。正念冥想可以引起大脑放松反应,提升自我意识,还能够使与认知任务有关的内在注意力提高。
张代发[5](2021)在《驾驶疲劳量表的修订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驾驶疲劳是威胁驾驶员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由驾驶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约占高速公路事故总数的10%(引自2015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驾驶疲劳是当前运输营运企业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在实际应用领域,使用问卷法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监控是最常见,最便捷的方法。但是,目前国内流行的《疲劳表现量表-20》(中国修订版)等量表都不是针对驾驶员开发的量表,而且存在题目过多,驾驶员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国外普遍使用的瑞典职业疲劳量表(SOFI-C)应用于驾驶员群体,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基于主观评定、驾驶绩效测量和生理测量等多种方式搭建多指标综合测量平台,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生理指标变化与问卷得分的共变趋势,验证了修订后瑞典职业疲劳量表(SOFI-C)的效度。研究结果不仅可为驾驶疲劳的测量提供针对性的测量工具,而且为制定驾驶疲劳状态的界定标准提供参考。研究一:修订SOFI-C(swedish occupational fatigue inventory-25)量表。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233名驾驶员在进行模拟驾驶或真车驾驶后填写的SOFI-C量表数据,对量表进行修订,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和因素分析,以此检验量表在驾驶情境中的适用性。研究二:驾驶疲劳量表的实际应用。招募48名驾驶员,其中16名长途客车职业驾驶员,将其余32人随机分配到自动驾驶组和手动驾驶组,诱发出驾驶疲劳状态,以脑电指标作为驾驶疲劳量表的效度指标,探讨脑电与疲劳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对量表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基于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研究结果,总结结论如下:(1)修订后的驾驶疲劳量表包括瞌睡、体力耗尽和身体不适三个维度,共20个题目。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驾驶员驾驶疲劳状态的有效工具。(2)驾驶疲劳量表得分可以显着预测驾驶员的脑电状态,此结果证明驾驶疲劳量表对生理指标变化预测效果较好。(3)驾驶疲劳量表能够有效区分手动和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显着高于手动驾驶,主要体现为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更容易产生瞌睡症状。
季玲[6](2021)在《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临床实践中制定有针对性提高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多水平干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某2所三甲医院2020年4月至10月在心内科就诊的457例心梗患者,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疾病感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使用Epi Data3.1双人核对录入数据,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Q)]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Amos 26.0软件进行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分析,信度采用内在信度、分半信度进行评价,效度以结构效度、聚敛效度、区分效度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Process宏插件中的模型检验及逐步检验回归分析法探讨医学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1.心梗患者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总分为(84.96±21.78)分,得分前三的分别是躯体活动(32.84±8.70)分、饮食(7.78±3.03)分及情绪反应(10.25±3.46)分。心梗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得分为(48.60±10.78)分,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4.39±10.68)分,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为(38.57±6.57)分,疾病感知得分为(43.46±9.12)分。2.相关性分析:心梗患者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得分与疾病感知得分(r=0.400,P<0.001)和医学应对方式得分(r=0.385,P<0.001)呈正相关,与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得分(r=-0.180,P<0.001)及心理一致感得分(r=-0.410,P<0.00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在职、医疗支付方式、主要照顾者、吸烟、饮酒、是否有心绞痛病史、既往住院天数、心功能分级、合并其他疾病种数、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文版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的信效度检验:(1)信度:(1)Cronbach’sα系数为0.813,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660~0.973。(2)总表分半信度为0.738,各维度分半信度在0.537~0.966。(2)效度:(1)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7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0.47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χ2/df=2.357<3,RMSEA=0.074<0.08,GFI=0.871,CFI=0.883,AGFI=0.826。(2)聚敛效度:各个潜变量的AVE值在0.386~0.840,组合信度CR均>0.600。(3)区分效度:7个维度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绝对值均<0.5,且均小于所对应的AVE平方根。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女性(β=0.139,P<0.001)、心功能Ⅳ级(β=0.118,P=0.001)、心梗部位为后壁(β=0.084,P=0.017)、应对方式回避(β=0.098,P=0.008)和屈服(β=0.215,P<0.001)维度、疾病感知(β=0.216,P<0.001)负向影响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心理一致感中可理解感(β=-0.128,P=0.009)和可控制感(β=-0.113,P=0.021)维度、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医护团队(β=-0.110,P=0.004)、家人朋友(β=-0.075,P=0.037)和个人应对(β=-0.094,P=0.022)维度正向影响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回归模型中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异占总变异的46.3%。5.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得分与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116,P=0.026),与医学应对方式得分均呈正相关(r=0.281,P<0.001),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得分与医学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26,P<0.001)。SPSS Process宏插件结果显示:医学应对方式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为62.41%;6.SPSS逐步检验回归分析法显示:中介变量“医学应对方式”在自变量“心梗患者心理一致感”和因变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效应占比为22.70%。其中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还显示“面对”维度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最大为37.55%,其次为“回避”和“屈服”维度,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依次为7.28%和1.46%;结论:1.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躯体活动、饮食及情绪反应三个维度,有待着手改善。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早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有效评估,尽早干预,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提高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2.经过信效度检验后的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可在心梗患者中应用。3.心理一致感的可理解感和可控制感维度、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的医护人员、家人朋友、个人应对维度、女性、心功能分级、心梗部位、医学应对方式及疾病感知程度是影响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方案从而更好的改善心梗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4.医学应对方式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心理一致感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本研究结果为医学应对方式在促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医护人员可以从应对方式的3个方面进行干预,同时应有效评估心梗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而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提高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毛宁[7](2021)在《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损伤运动员康复疗效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实施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研究其对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年龄18-24岁,诊断为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20人。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加压300mm Hg,B组加压200mm H g,均进行6周的血流限制训练,3次/周,每次40min。在训练前、后评估受试者大腿围度、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膝关节主动位置觉、平衡功能、运动功能、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等指标。所得数据均采用IBM SPSS(版本25.0)进行统计学分析。Shapiro-Wilk检验,用于分析计量资料正态性。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组内训练前后变化,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 ney U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比较,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腿围度:组内比较:与训练前相比,两组训练后大腿围度(髌上5cm、10cm、15cm)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训练前大腿围度(髌上5cm、10cm、15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训练后大腿围度(髌上5cm、10cm、15cm)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组内比较:与训练前比较,A组膝关节45°主动位置觉差值和B组膝关节60°主动位置觉差值在训练后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训练后膝关节60°主动位置觉差值、B组训练后膝关节45°主动位置觉差值相比训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训练前、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差值(45°、60°)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组内比较:两组训练后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0.2秒时力矩相比训练前均有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训练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0.2秒时力矩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平衡功能:组内比较:两组训练后Y平衡测试各方向到达距离相比训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训练前、后Y平衡测试各方向到达距离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运动功能:组内比较:与训练前相比,两组训练后运动功能测试(折返跑、卡里奥卡、协同收缩测试)表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5;B组:P<0.01);组间比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测试(折返跑、卡里奥卡、协同收缩测试)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组内比较:相比训练前,两组训练后IKDC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训练前、后IKDC评分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00mm Hg和200mm Hg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均能有效增长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大腿围度,300mm Hg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更显着;2.300mm Hg和200mm Hg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均能改善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膝关节主动位置觉,300mm Hg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更显着;3.300mm Hg和200mm Hg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均可以有效增强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和爆发力,提高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血流限制训练对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康复有积极疗效。
郑珍妮[8](2021)在《开窍通腑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的设计方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观察开窍通腑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该针法的有效性及其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患者,运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开窍通腑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频率均为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共计24次)。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定(CCS)、平均每周自发排便次数(SCBM)、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评分(MBI)。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评分量表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1.经治疗两组CCS积分均显着下降(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CCS细项的比较中,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腹痛三项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上优于对照组。2.观察组治疗后的SCBM为70.3%,对照组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自发排便次数。3.经治疗两组PAC-SYM总积分均有下降,差异非常显着(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治疗前后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提示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上较对照组显着。4.经治疗两组PAC-QOL总积分均较前下降,差异非常显着(P<0.01),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提示观察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经治疗两组MBI总积分均较前升高,差异非常显着(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积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上更有优势。结论:开窍通腑针法能减轻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改善患者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腹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Yu-Lun Gerke Yang[9](2021)在《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乐舞台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奏、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从而来传达情感、展现生活的一种艺术。乐器演奏的实质是演奏者将乐谱予以记忆理解后,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意志和身体功能的训练,对乐曲进行思想上的二次加工后,用神经控制身体局部或部分肌肉,最终使乐曲一种更为完美的形态展示出来的过程。演奏者将生理和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时,再加上演奏前反复研究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深刻体会其情感表达内容,才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表情等传达给观众。演奏生理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演奏生理与心理本质,并在演奏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舞台表演艺术研究中,从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演奏者演奏技巧训练方法、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演奏者表演行为分析和提升方法、演奏者身心损伤的外部干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器乐表演者获得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并以独特的个性,更加自信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郑素贤[10](2021)在《循经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循经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构建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饮食调护、体位指导、腹部按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经穴位按摩护理。在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中医便秘症状积分量表、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量表、中文版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助排药的使用情况、出院1个月后便秘复发率情况进行评估。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及均数±标准差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脱落2例,最终样本量为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便秘症状积分总分及有效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中医便秘症状积分总分(6.42±4.61)低于对照组的中医便秘症状积分总分(10.2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医便秘症状临床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中医便秘症状临床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便秘症状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各便秘症状评分中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和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费力及下坠感不尽胀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内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排便费力、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坠感不尽胀感及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总分(54.43±8.03)低于对照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总分(62.02±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不适、躯体不适、担心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总分(54.43±8.03)低于干预前(66.43±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总分(62.02±10.03)低于干预前(65.02±1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心理社会不适、躯体不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便秘复发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便秘复发率(16.7%)低于对照组便秘的复发率(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便秘助排药使用情况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助排药使用的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助排药使用的发生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穴位按摩可以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医便秘症状积分及提高便秘症状疗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便秘症状,提高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便秘复发率,有效减少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助排药物的使用。
二、为什么运动后常感到身体不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运动后常感到身体不适?(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
第四章 烈士遗物 |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
第六章 外国神父 |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
(2)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肛裂 |
1.1 祖国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1.1.1 中医对肛裂的认识 |
1.1.2 肛裂病因病机 |
1.2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1.2.1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1.2.2 肛裂的成因 |
2 便秘 |
2.1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2.1.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
2.1.2 便秘的病因病机 |
2.2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2 便秘病因病机 |
3 肛裂术后便秘 |
3.1 中医对肛裂术后便秘的认识及治疗 |
3.1.1 中医对肛裂术后便秘的认识 |
3.1.2 中医对肛裂术后便秘的治疗 |
3.2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便秘的认识及治疗 |
3.2.1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便秘的认识 |
3.2.2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便秘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 例 来 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肛裂的诊断标准 |
1.2.2 肛裂术后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 |
1.2.3 肛裂术后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实验设计与安排 |
2.2.1 基础治疗 |
2.2.2 治疗组 |
2.2.3 对照组 |
3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观察项目 |
3.2.1 PAC-SYM评分 |
3.2.2 中医症候指标 |
3.2.3 生活质量指标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病程比较 |
2 疗效评价 |
2.1 PAC-SYM评分比较 |
2.1.1 治疗前后PAC-SYM各项评分比较 |
2.1.2 治疗前后PAC-SYM总评分比较比较 |
2.1.3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
2.2 中医证候情况比较 |
2.3 生活质量总积分比较 |
3 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针刺治疗便秘的历史沿革 |
3 针刺治疗便秘的作用机理 |
4 选穴依据 |
5 四磨汤口服液临床研究 |
6 实验结果分析 |
6.1 PAC-SYM评分比较分析 |
6.2 中医证候分析 |
6.3 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分析 |
7 安全性观察 |
8 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体医融合发展及内涵现状 |
1.2.2 科学健身素养相关概念梳理 |
1.2.3 科学健身素养相关测评工具 |
1.2.4 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量表的初步编制 |
2.1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初稿的形成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过程 |
2.1.3 研究结果 |
2.2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一版的形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专家咨询过程 |
2.2.3 研究结果 |
2.3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二版的形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对象 |
2.3.3 研究过程 |
2.3.4 研究结果 |
第三章 量表的测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条目筛选阶段研究结果 |
3.5.2 信效度检验阶段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编制 |
4.2 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构成 |
4.3 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信效度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本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体医融合背景下科学健身素养相关概念及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初稿 |
附录二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三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四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一版) |
附录五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第二版) |
附录六 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正式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以正念为核心的睡眠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操作性定义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假设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睡眠情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问题较突出 |
4.2 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4.3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较差 |
第二部分 以正念为核心的MCI老年人睡眠障碍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干预方案初步构建 |
2.2 方案修订 |
2.3 方案的预试验 |
3 讨论 |
3.1 构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正念睡眠干预方案的必要性 |
3.2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正念睡眠干预方案的科学性 |
3.3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正念睡眠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
3.4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正念睡眠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 |
3.5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正念睡眠干预方案的初步应用效果 |
第三部分 基于正念的失眠干预对养老机构MCI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干预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研究工具 |
2.6 资料收集 |
2.7 资料分析方法 |
2.8 科研质量控制 |
2.9 科研伦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正念干预改善MCI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 |
4.2 正念干预改善MCI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 |
4.3 正念干预改善MCI患者的心理状态 |
4.4 正念干预对MCI患者脑电功率谱的影响 |
总结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正念疗法用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驾驶疲劳量表的修订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驾驶疲劳的概念 |
1.2 驾驶疲劳的划分 |
1.2.1 睡眠相关疲劳 |
1.2.2 任务相关疲劳 |
1.2.3 混合疲劳 |
1.3 驾驶疲劳的测量方法 |
1.3.1 基于主观评定测量的检测方法 |
1.3.2 基于绩效测量的检测方法 |
1.3.3 基于生理测量的检测方法 |
1.4 影响驾驶疲劳的相关因素 |
1.4.1 单调环境因素 |
1.4.2 工作负荷因素 |
1.4.3 持续时间因素 |
1.4.4 驾驶员分心行为因素 |
1.5 驾驶疲劳的生理机制及理论模型 |
2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不足 |
2.1.1 驾驶疲劳的主观测量工具针对性不强 |
2.1.2 驾驶疲劳量表缺乏有效性验证 |
2.1.3 缺少自动驾驶模式驾驶员疲劳应用研究 |
2.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2.1 开发针对驾驶疲劳情境的测量工具 |
2.2.2 以脑电指标验证驾驶疲劳量表的有效性 |
2.2.3 驾驶疲劳量表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应用研究 |
3 研究一:修订SOFI-C(swedish occupational fatigue inventory-25)量表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4 结果 |
3.4.1 项目分析 |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4 信度分析 |
3.4.5 效度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研究二:驾驶疲劳量表的应用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问卷工具 |
4.4 实验设备 |
4.5 研究设计 |
4.6 研究程序 |
4.6.1 模拟驾驶实验程序 |
4.6.2 真车驾驶实验程序 |
4.7 数据处理 |
4.8 研究结果 |
4.8.1 疲劳量表在驾驶模拟器中的测量结果 |
4.8.2 疲劳量表在不同驾驶模式中的测量结果 |
4.8.3 驾驶绩效的测量结果 |
4.8.4 脑电指标的测量结果 |
4.8.5 驾驶疲劳与检测反应任务的相关分析 |
4.8.6 驾驶疲劳与脑电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8.7 驾驶疲劳对脑电指标的预测 |
4.9 讨论 |
4.9.1 量表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
4.9.2 量表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驾驶模式疲劳症状 |
4.9.3 疲劳状态诱发驾驶员绩效水平降低 |
4.9.4 疲劳状态诱发驾驶员脑电指标发生变化 |
4.9.5 驾驶疲劳量表的脑电指标预测效度较好 |
4.10 小结 |
5 综合讨论 |
5.1 修订后的驾驶疲劳量表信效度较好 |
5.2 驾驶疲劳量表的应用 |
5.2.1 量表可以有效判定驾驶疲劳状态 |
5.2.2 驾驶疲劳量表得分可以预测驾驶员第30-50 分钟的脑电状态 |
5.2.3 瞌睡是手动和自动驾驶模式疲劳的主要症状区别 |
5.2.4 将驾驶疲劳量表应用于实际驾驶情境中的设想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选取有代表性的被试 |
5.3.2 关注被动疲劳状态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驾驶疲劳量表 |
附录B 任务负荷量表 |
致谢 |
(6)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工具 |
2.5 研究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2.7 伦理原则 |
2.8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 |
3.2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 |
3.3 心肌梗死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心理一致感、医学应对方式以及疾病感知的得分情况 |
3.4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心理一致感、医学应对方式以及疾病感知之间的关联性 |
3.5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6 心肌梗死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医学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
3.7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一致感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影响-医学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心肌梗死患者一般情况 |
4.2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 |
4.3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损伤运动员康复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膝关节损伤物理治疗 |
2.1.1 物理因子疗法 |
2.1.2 运动疗法 |
2.2 血流限制训练起源及实施方法 |
2.3 血流限制训练的作用机制 |
2.3.1 激素分泌 |
2.3.2 纤维募集 |
2.3.3 活性氧产生 |
2.3.4 蛋白质合成 |
2.4 血流限制训练的应用现状 |
2.4.1 普通人群 |
2.4.2 康复人群 |
2.4.3 中老年人群 |
2.4.4 运动员人群 |
2.5 血流限制训练的安全性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2.3 分组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方法 |
3.4.1 实验器材及场地 |
3.4.2 评估方法 |
3.4.3 加压压力值 |
3.4.4 血流限制训练 |
3.4.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比较 |
4.2 大腿围度测试结果 |
4.3 膝关节主动位置觉测试结果 |
4.4 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 |
4.4.1 60°/s膝关节屈伸肌肌力测试结果 |
4.4.2 180°/s膝关节屈伸肌爆发力测试结果 |
4.5 平衡功能测试结果 |
4.6 运动功能和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测试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大腿围度的影响 |
5.2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影响 |
5.3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的影响 |
5.4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
5.5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
5.6 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 A 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表 |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 伦理委员会批件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开窍通腑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见附录A)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终止标准 |
1.7 样本量估算 |
1.8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3.5 安全性指标 |
4 伦理学原则 |
5 试验流程图 |
研究结果 |
1 临床病例收集情况 |
2 资料比较 |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CCS、PAC-SYM、PAC-QOL、MBI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CCS积分比较 |
2.4 治疗后CCS各项症状比较 |
2.5 两组治疗后SCBM比较 |
2.6 两组治疗前后PAC-SYM比较 |
2.7 两组治疗前后PAC-QOL比较 |
2.8 两组治疗前后MBI指数评分比较 |
2.9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
讨论 |
1 研究现状 |
1.1 现代医学影响因素与机制探寻 |
1.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1.3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治疗方法 |
2 选题依据 |
3 开窍通腑针法的选穴依据 |
4 数据分析 |
4.1 治疗前后CCS评分量表 |
4.2 治疗后SCBM |
4.3 治疗前后PAC-SYM量表 |
4.4 治疗前后PAC-QOL量表 |
4.5 治疗前后MBI量表 |
4.6 治疗后总体疗效 |
5 机制探讨 |
5.1 中医机制探讨 |
5.2 西医机制探讨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便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方法 |
(一)本选题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器乐演奏过程中生理变化过程研究 |
第一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肢体变化的运动程序 |
一、器乐演奏基本过程概述 |
二、器乐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运动过程概述 |
三、器乐演奏过程中的神经控制系统 |
第二节 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控制 |
一、器乐演奏过程中呼吸的概述 |
二、气息运用的具体操作范式 |
三、呼吸的练习方法 |
四、器乐演奏过程中的学习与记忆 |
第三节 反直觉组块视角下肢体变化的应用研究 |
一、乐器演奏与学习记忆的关联性 |
二、演奏者学习记忆模型及其结果运用 |
三、反直觉组块的实践研究 |
第二章 演奏者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
第一节 演奏者的渐进放松训练 |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
二、分阶段进行渐进放松训练 |
第二节 演奏者的系统脱敏训练 |
一、系统脱敏疗法概述 |
二、心理分析师帮助演奏者进行舞台脱敏的步骤如下 |
第三节 演奏者的模拟训练 |
一、模拟训练概述 |
二、模拟演出的实践准备 |
第四节 演奏者的表象训练 |
第三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的生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生理问题类型分析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类型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处置方式 |
三、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自我调节 |
第二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实践研究 |
一、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结果概述 |
二、演奏者表演行为中导致不适的问卷调查具体图表分析 |
第三节 缓解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生理损伤的途径 |
一、正念减压疗法 |
二、中国特色正念治疗方法 |
三、缓解演奏者生理损伤的自我意识训练疗法 |
第四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综合治疗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阐释与解决路径 |
第一节 演奏者表演行为中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
第二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理论解析 |
一、演奏者舞台自信理论模型 |
二、演奏者舞台表演自信的培养 |
三、演奏者自信缺失的治疗性补足 |
第三节 提升演奏者舞台自信方法的应用研究 |
一、舞台自信提升低自尊案例分析 |
二、童年创伤案例分析 |
三、后现代主义短期焦点治疗案例分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循经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6 统计学分析 |
7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
2 两组患者中医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3 两组中医便秘症状疗效比较 |
4 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
5 两组间患者干预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
6 两组内患者干预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
7 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评分情况 |
8 两组间干预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9 两组内干预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10 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复发率比较 |
11 两组患者助排药使用情况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便秘的重要性 |
2 循经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 |
3 一般资料分析 |
4 循经穴位按摩可以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医便秘症状积分,提高便秘症状疗效 |
5 循经穴位按摩可以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改善便秘症状情况 |
6 循经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
7 循经穴位按摩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便秘复发率 |
8 循经穴位按摩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助排药的使用情况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卒中恢复期便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为什么运动后常感到身体不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2]针刺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肛裂术后便秘的临床观察[D]. 赵明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体医融合背景下成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D]. 刘鑫羽. 河北大学, 2021(09)
- [4]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以正念为核心的睡眠干预方案构建及效果评价[D]. 蔡真真.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驾驶疲劳量表的修订及应用[D]. 张代发.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玲.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7]不同压力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损伤运动员康复疗效的影响[D]. 毛宁. 广州体育学院, 2021(12)
- [8]开窍通腑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 郑珍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器乐表演心理与生理行为研究[D]. Yu-Lun Gerke Yang.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10]循经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D]. 郑素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