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杂志主题词索引,卷。 2001 年 10 月 10 日

生殖医学杂志主题词索引,卷。 2001 年 10 月 10 日

一、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第10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马越[1](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苏晓燕[2](2019)在《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如单纯口服孕激素治疗、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后孕激素辅助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孕激素或GnRH-a治疗等,从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分娩率、进展率来评估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以“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及其同义词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之间发表的所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语种限英语和汉语,对检索出的原始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严格筛选,剔除不符合本文研究目的的文章,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 3.5.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共有415例对象纳入此研究。Meta分析结果示:单纯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完全缓解率为83.47%,95%CI[0.7501;0.8946],复发率为20.89%,95%CI[0.1588;0.2698],妊娠率为29.08%,95%CI[0.2359;0.3526]。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孕激素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率为83.92%,95%CI[0.7004;0.9209],复发率为6.69%,95%CI[0.0378;0.1157],妊娠率为45.52%,95%CI[0.3841;0.528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孕激素或GnRH-a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88.68%,95%CI[0.7923;0.9415],复发率为10.73%,95%CI[0.0498;0.2160]。保守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总分娩率为24.87%,95%CI[0.1852;0.3253],总体进展率为4.08%,95%CI[0.0263;0.0627]。结论:本研究表明单纯口服孕激素治疗、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后孕激素辅助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面均有效,大多数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并顺利妊娠甚至分娩,但是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复发和进展风险,故需要长期的严密随访。

何萍[3](2017)在《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挂号难”一直是我国医疗制度中的痛点,作为上海市医疗体系中各个三级医院的专家门诊更是一号难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医疗专家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是患者在预约挂号选择医生时盲目性大、选择就医专家过于集中。上海市各大医院分别建设了各自的医疗专家预约系统,但这种条块分割的建设及运营模式,使得全上海(区域)的医疗专家预约资源各自为政,无法有效地将专家资源整合与共享。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进程不断发展,急需以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区域医疗预约服务模式,所以研究一个区域型、共享、便民的医疗预约云服务系统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本文研究目的是整合上海申康卫生医疗集团麾下38家市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专家信息资源,建设一个统一、方便患者使用的区域医疗专家预约服务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疾病知识、主诉文本、医生身份资源的表述、解析、检索和管理,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与医疗预约服务业务进行了高度融合,提出了一种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系统的新型模式(简称区域预约云服务或预约云)。本研究以期高效地整合与共享区域内医疗预约信息资源,并把全区域预约服务统一覆盖至各医院,以平衡和均等化区域内各医院预约服务资源,提高患者预约就医的便捷,真正形成“无边界、无围墙”的预约云。本文对区域预约云服务系统的建模和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预约云服务中的疾病知识库。通过创新地构建一个区域云服务的疾病资源知识库,解决了预约服务过程中疾病知识表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体来说,主要是运用本体理论和知识图谱的知识表示方法,从百度指数最高的六个医疗专业网站和三大主流的中文百科网站中抽取出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疾病知识数据。在进行知识抽取和融合算法时,优化了规则及其算法,创新地运用了迭代式、半自动化的知识库构建方法,构建了初步的疾病知识库。同时,根据疾病分类体系,采用疾病同义词对齐、类型对齐和属性对齐等方法,解决了疾病知识多源异构数据中的属性互斥、数据冗余等难题,建成了科学合理的疾病知识库。它既是整个预约云服务的技术基础,也为患者实现精准预约打下坚实基础。2)提出了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疾病预约主诉文本智能识别模型。主诉文本是记录患者病情和医生治病的重要文本和依据。通过创新设计基于半监督学习与症状构成语法规则的预约主诉文本智能识别解析算法,解决了国内许多医疗专家预约信息系统无法对患者病情主诉症状文本提供智能化识别的问题。在已建成的疾病知识库上,利用完善的疾病术语,将患者所输入的疾病主诉文本进一步解析为由多种构成元素所组成的构成词序列。针对该序列,抽取了医疗文本特有的语法规则,设计了基于中文症状语法规则及疾病知识库的远程标注算法。构建并训练了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主诉文本识别模型,增加了疾病链接算法,将主诉文本中的非结构化文本,做了结构化、标准化处理,并映射到统一的疾病知识库中,使得该模型能够正确识别患者的具体症状,并为其选择预约医治该疾病的专家或科室,极大提升了预约的效率和针对性。3)建设了基于语言检索和主题模型的区域内医生(医疗专家)身份资源池。医生作为最重要的预约资源,是确保预约服务正常开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创新地提出医生身份资源池的层次结构,设计了预约云中医生身份资源池的总体框架。通过将患者身份交叉索引与认证技术拓展到医生身份的唯一认证与交叉检索,完成了跨医院间的医生基础信息资源池的构建;研究了医生身份延伸信息语言模型和检索算法,即从互联网上获取在内容或语义等方面与医生存在关联的信息,并在基本信息之上补充了医生的延伸信息,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客观、更有效地医生参考信息;研究了基于隐性主题模型算法,构建了医生身份主题标签池,将医生与主题标签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映射,实现了医生资源的标签化管理和推荐服务。医生信息资源池对患者预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4)组建了覆盖疾病知识资源池、医生信息资源池的区域预约云服务的PaaS层虚拟数据云节点架构。运用云计算PaaS层中虚拟资源池服务交互架构,重点研究了虚拟数据SQL引擎解析与映射、网格总线实时分布式计算两项关键技术,创新构建了预约云PaaS层的虚拟云数据节点模型。此模型能在区域内联网医院中快速部署,把复杂的虚拟数据层当作单一的数据源使用。以此对各医院的患者信息、医生信息及与预约服务相关的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快速交换、处理、存取、计算和管理,真正地实现了跨医院的预约诊疗数据的协同与共享。通过上述四个层面的创新构建,重点研究了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的建设和优化应用。紧扣区域医疗专家预约资源按需服务的本质,从全区域医疗专家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视角,运用云计算理念,创建了区域预约资源统一协调与共享的新模式。文中所提出的策略和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方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创建与优化预约云服务系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并为相关研究的扩展与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基于全上海38家医疗机构的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模型和业务模式的已经成功实现并投入运营,满足了健康中国的需求。经第三方科学水平检索,目前在国内乃至国际医疗卫生领域当属领先水平。

孙金龙[4](2017)在《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补肾中药对高龄肾虚不孕妇女生育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鉴定高龄空白组与非高龄空白组妇女以及高龄肾气阴两虚证妇女卵泡液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并搜索其生物学功能,微观验证“五七”后高龄肾虚多为肾气阴两虚的科学假说。观察补肾益阴中药二至天癸方对高龄肾气阴两虚证妇女IVF-ET结局的影响及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非高龄空白组50例;高龄空白组50例。肾气阴两虚证高龄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双盲分为两组,高龄对照组和高龄试验组,启动日分别给予安慰剂、二至天癸颗粒冲剂联合拮抗剂方案,观察组间治疗前后证候积分、Gn天数、Gn量、获卵数、2PN数、卵裂数、Ⅰ级胚胎数、Ⅰ+Ⅱ级胚胎数,以LC-MS/MS技术筛选鉴定差异蛋白并检索生物信息学功能,再以Western Blot验证部分关键蛋白。结果:高龄空白组、高龄肾气阴两虚证与非高龄空白组患者卵泡液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相似,高龄空白组、高龄肾气阴两虚证女性卵泡液蛋白质组学表现基本一致。对照组Ⅰ级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均低于试验组(0.64 ± 1.03vs2.11 ± 2.05,17.1%vs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测指标未见明显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卵泡液中细胞凋亡效应下调。Western Blot验证,对照组卵泡液中IGFBP3蛋白含量低于试验组,对照组TIMP1蛋白含量高于试验组。结论:高龄肾气阴两虚证与高龄空白组妇女具有相似的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物质基础。补肾中药治疗后IVF-ET结局改善的机制与卵泡液中的凋亡效应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宫颖[5](2017)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文中研究说明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改变,其主要特点为血循环障碍进行性加重,随之出现神经肌肉的严重缺血的症状,甚至组织坏死,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因为神经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达到一定时间后随即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及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了肢体功能,甚至可以导致截肢,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需立即切开减压。1994年,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引入后,在外科领域中,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优势: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术后的切口可以有效处理,避免传统减压术后频繁换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单纯VSD负压引流术仍然存在改善患肢缺血情况相对缓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病程长、住院天数多、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通过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的方法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分组,分为A常规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高压氧治疗组、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A常规组:给予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消肿、预防静脉血栓、定期换药以预防切口感染等常规治疗;B常规+中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口服中药(身痛逐瘀汤)辅助治疗;C常规+高压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HBO)辅助治疗;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内服与高压氧HBO联合治疗。运用spss19.0分组对比,对常规组、常规+中药组、常规+高压氧组、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情况、血栓发生率、切口感染率、Ⅱ期伤口植皮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常规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0%,发生血栓率3.2%,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5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48%;B常规+中药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的几率1.6%,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64%,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36%;C常规+高压氧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88%,发生血栓率2.4%,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72%,可行Ⅱ期伤口植皮术28%;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循环效果总有效率92%,发生血栓率0.8%,肉芽组织良好无感染80%,可行Ⅱ期伤口植术20%。D常规+中药+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各方面均明显优于A对照组、B常规+中药组、C常规+高压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使用中药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切口感染。2.使用高压氧辅助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3.骨筋膜室综合征VSD术后患者使用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具有消除患肢肿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创面修复、减少切口感染的优点。

马红梅[6](2013)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挖掘和整理滋水涵木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渊源,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同时综合分析“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4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滋水涵木方药及滋水涵木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547条,最后纳入文献35篇,其中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文献2篇(1-2),(2-2);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的文献3篇(1-6)(,1-14),(1-15);随机双盲分组文献2篇(2-6),(4-2);按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分组文献2篇(2-1),(4-3);按分层随机2篇文献(1-10),(4-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2篇文献报告随访,5篇文献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的质量较低,少量文献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的数据,设计方案有待完善和提高。结论:目前,在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补益肝肾类方药中,采用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左归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其他组。滋肾清肝饮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在补肝肾清热利湿方药中,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桑向来[7](2008)在《迁移人群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迁移人群HIV/AIDS的预防干预措施:1分析各类迁移人群的HIV相关危险因素;HIV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现状;2归纳针对各类迁移人群的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从中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研究内容各类迁移人群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各类人群在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针对迁移人群开展的针对艾滋病的预防干预政策、策略及措施;在迁移人群中开展预防干预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一些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预防干预项目的策划、组织及实施过程。研究方法依照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检索策略,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国内外针对各类迁移人群开展的HIV/AIDS预防干预研究。对各类人群的研究资料分别进行整理,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系统评价法定性分析归纳其预防干预措施。研究结果以中国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的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主要以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为主,包括在工作场所播放艾滋病知识音像资料、开办知识讲座、开展培训、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同伴教育、提供咨询检测和规范化的性病诊疗服务;从墨西哥到美国的移民的HIV/AIDS预防干预主要通过外展工人和双语健康教育人员、基于社区的组织机构等进行文化敏感的宣传教育,为移民中的PLWHA提供了多种卫生保健服务;性工作者中的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以宣传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为主,目前亦已开发出一些新的理论和工具,包括社会认知理论、结构化干预、理性陈述、杀精子剂以及女用安全套等;针对一般的流离失所人群进行的干预是提供住房援助;针对难民的预防干预研究较少,很少有专门针对难民人群的HIV/AIDS干预项目,多数国家预防HIV/AIDS计划中没有将难民人群包括在内。讨论及建议1流动人口今后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建议:①加强部门组织间协调合作;②摸清人口流动规律;③加强综合宣传教育;④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范围;⑤完善感染者与病人管理。2移民关注以下因素将有助于在移民人群中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工作:①移民参与;②针对特定文化;③发展移民组织;④密切关注重点地区;⑤在穿越国家的边界实施规划;⑥完善和实施移民临行前、到达后及重新整合的项目等。3性工作者建议:①承认性工作者需要更广泛的关注和健康服务使用的优先权;②承认必须帮助性工作者有权获得正当权益的重要性;③提供完善和便利的卫生保健服务,尤其是关于诊断和治疗性传播疾病方面的服务;④寻求色情行业中管理者的合作与支持;⑤宣布性工作者作为教育者角色的合法性,尊重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们的同伴;⑥承认为带领同伴开展教育工作的性工作者提供经济激励的重要性;⑦将性工作者的男性顾客纳入干预对象。4无家可归者及难民对于无家可归者和难民人群,目前急需并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工作包括:①增加政府救助的覆盖面,完善社会福利机构的功能;②HIV/AIDS基本知识的宣传,应使用难民和当地人都使用的语言;③提供大众医疗预防措施,包括改善卫生条件及增加自我保护;④供应足量的安全套,减少不安全性行为;⑤提供卫生保健服务;⑥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

史艳岚[8](2006)在《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学改革为动因,以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为研究基础,进行了报刊新闻资源库的初步建设,基本形成一个报刊新闻分类资源库。该资源库对报刊新闻文本按领域分类,利用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和统计,得出各类领域词表。从各类领域词表中用领域相交的方法提取各领域间的通用词语;再利用通用词表用词汇分离的方法提取各领域一级主题词群、各领域中的二级子领域主题词群、子领域中更下位的三级主题词群。主题词群的提取研究是在几个不同的层级上进行的。提取的主题词群带有很强的主题特征。在单文本的主题词群提取实验中,这些主题特征词语对判断文章的主题相关度有较好的效果。本文还对主题词群和报刊新闻主题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主题词群提取的准确度进行了测试,也初步探索了报刊新闻文本的主题相关度和难易度的测量方法。主题词群的研究为报刊新闻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研究平台,同时也为词汇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路线: 报刊新闻资源库——通用词语——主题词群提取及相关研究——主题教学 围绕主题词群提取这个中心,本文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1、构建了一个基于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汉语报刊新闻资源库。 该报刊新闻资源库目前的语料有1.7亿字,33545个文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规模的真实语料进行了处理,初步建立了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学资源库,使报刊新闻素材能够及时得到动态更新。也为报刊新闻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研究平台,填补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2、基于报刊新闻资源库初步建立了一个报刊新闻教学分类体系 参考了各种权威的分类法,考察了网页文本分类,对现有的几种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材的主题分类作了考察,最后综合各种相关因素提出了报刊新闻资源库的分类框架。在报刊新闻资源库内初步建立了一个有19个领域、91个子领域、189个下位主题的报刊新闻教学领域分类体系,基本涵盖了报刊新闻的主要领域,为报刊新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支持。 3、基于十九个领域的分类词表提取了报刊新闻通用词表 本研究的重点是主题词群的提取研究,提取报刊新闻通用词表的目的是为了用词汇分离的方法有效地提取主题词群。因此本通用词表是为词语的领域分类服务的。我们在报刊新闻资源库内提取了在十九个领域间都通用的词语,由于通用词表是在大规模中国主流报纸语料库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领域通用和动态更新的特点,对主题词群的提取具有良好的效果。 4、运用词汇分离的方法提取了不同层级的主题词群 用词汇分离的方法将领域词表、子领域词表中的通用词语和专用词语进行

王珏[9](2010)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科技期刊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科学出版物,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体现着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也应与之相匹配。目前针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期刊编辑出版、期刊改革和发展等系列问题,学术界大多基于理论上的探讨。通过定量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国际权威的评价体系,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水平做一个具体分析,以期切实找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引言。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回顾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期刊市场发展的特征,并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展开讨论。第三章利用管理学及出版发行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成及形成机制作了详细阐述,提出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编辑出版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竞争力是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第四章结合文献计量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进行界定,阐述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是对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本章利用文献计量学的通行指标,借助国际权威的期刊评价工具JCR对我国数、理、化、生物学科科技期刊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分析,纵向上统计并计算从2001年至2008年JCR收录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的指标数据,然后进行分析,从中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横向上与国际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以及亚洲的日本和印度两个国家作比较分析,从而看到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所处的相应地位,并指出他们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分析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主要从期刊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是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第八章是对如何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徐曼[10](2005)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究》文中指出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检索语言,也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迄今为止,我国新闻领域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分类法。现有的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很不统一,严重影响了新闻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共享,也阻碍了新闻信息检索分类主题一体化建设的进程。而且,我国现有新闻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非常不利于国际间新闻信息的传送与交流。随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信息资源海量化增长,编制一部面向世界中文新闻信息资源的综合性分类检索工具——《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成为我国新闻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的支持下,2003年11月18日,由“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和“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组成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批准立项了。作为“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项目确定由新华社为主要承担单位,人民日报、广电总局、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等主要中央新闻单位及“中国新闻技联”联合申请、共同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等政府主管部门为指导,成为新闻界联合攻关项目。课题项目的总体研究日标是制定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性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要努力使该标准成为大中华区的共同标准,成为国际通用的中文标准,借助现代技术、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004年10月中下旬,我跟随导师刘家真教授应邀加入了“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的分课题之一——“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研制小组,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新闻分类标准研究工作。从分类法整体框架的构建到具体分类表的研制以及编制说明的编写,我有幸参与了标准研制的全过程,通过做课题项目,我对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分类法研制的基本原则、分类表编制的具体思路与方法等都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反复征求多方专家意见,以及进行新闻信息的分类测试,我们在不断修改与完善分类标准草案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宝贵经验和重要启迪。对这些经验和启迪加以总结归纳,不仅有助于推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为课题项目成功申报国家标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在研制新闻分类法过程中所做的这些有益探索也将成为未来新闻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借鉴与参考,我选取这一主题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目的及意义便在于此。 本文分八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关于《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究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项目的概况介绍,论述了项目的

二、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第10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第10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2.3.2 援华工作情况
    2.4 “圣保罗”的皈依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3.1.3 SCC编撰特色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3.2.4 SCC事业的扩张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5.2.1 跨文化比较法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结论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Meta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挂号难”问题突出
        1.1.2 政策推动
        1.1.3 课题来源
    1.2 应用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预约服务模式的变迁及发展
        1.2.2 患者的预约需求及主诉文本
        1.2.3 智能辅助导诊
        1.2.4 预约专家信息公开与发布
        1.2.5 云计算+医疗资源
        1.2.6 研究评述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智能辅助导诊的迫切需求
        1.3.2 专家信息发布不完整
        1.3.3 碎片化的预约服务
        1.3.4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基于知识抽取与融合算法的疾病知识库
        1.4.2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预约主诉文本识别模型
        1.4.3 基于语言检索和隐性主题模型的医生信息资源池
        1.4.4 实现基于PaaS层的虚拟云数据交互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知识抽取与融合算法的疾病知识库
    2.1 引言
    2.2 构建疾病知识库的目的
        2.2.1 疾病知识源的多样性
        2.2.2 构建疾病知识库的难点
        2.2.3 构建疾病知识库的方法
    2.3 构建疾病知识库的理论基础
        2.3.1 实体的涵义
        2.3.2 实体间的联系
        2.3.3 疾病知识库的结构
        2.3.4 基于RDF的疾病知识表述
    2.4 疾病知识的抽取算法
        2.4.1 基于包装器的疾病属性抽取
        2.4.2 基于模版的疾病同义词抽取
    2.5 疾病知识库的去噪与融合算法
        2.5.1 基于中文百科的知识去噪
        2.5.2 基于融合算法的疾病同义词对齐
        2.5.3 基于融合算法的疾病类型对齐
        2.5.4 基于融合算法的疾病属性对齐
    2.6 疾病知识库的实验与分析
        2.6.1 疾病知识库的数据统计
        2.6.2 疾病知识库的知识抽取算法
        2.6.3 基于三大百科站点的知识去噪
        2.6.4 知识融合后的疾病知识库质量
        2.6.5 与现有疾病类知识库的对比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预约主诉文本识别模型
    3.1 引言
    3.2 主诉文本定义与难点分析
        3.2.1 主诉文本的性质
        3.2.2 主诉文本与预约云服务关系
        3.2.3 文本结构化难点分析
    3.3 总体框架设计
    3.4 主诉文本的症状标注
        3.4.1 症状构成元素的标记定义
        3.4.2 症状生成的语法规则
        3.4.3 基于半监督机器学习的症状标注
    3.5 基于CRF的主诉文本识别模型构建
        3.5.1 CRF模型的定义
        3.5.2 基于症状标注的CRF模型构建
        3.5.3 CRF特征函数的构建
        3.5.4 CRF特征模板的构建
        3.5.5 CRF模型的参数估计
    3.6 识别模型的优化
        3.6.1 基于中文症状语法规则的特征抽取算法
        3.6.2 基于疾病知识库的实体链接算法实现
    3.7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3.7.1 实验数据集
        3.7.2 评价指标
        3.7.3 症状构成元素对症状识别效果的影响
        3.7.4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症状标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7.5 本文方法与已有症状识别方法的对比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语言检索和隐性主题模型的医生信息资源池
    4.1 引言
    4.2 医生信息资源池定义与难点分析
        4.2.1 医生信息资源池用例分析
        4.2.2 医生信息资源池定义与架构
        4.2.3 难点分析
        4.2.4 关键技术研究
    4.3 基于IHE-PIX跨院共享技术的医生基础信息池构建
        4.3.1 IHE-PIX技术框架简介
        4.3.2 医生基础信息跨院共享DID定义
        4.3.3 医生基础信息池的模型构建
    4.4 基于语言模型检索的医生延伸信息池构建
        4.4.1 医生身份延伸信息的定义与检索算法
        4.4.2 医生身份延伸信息的语言模型
        4.4.3 医生身份延伸信息的相似性度量
    4.5 基于隐性主题模型的医生主题标签池构建
        4.5.1 医生身份信息的隐性主题语言模型
        4.5.2 医生身份信息的隐性主题标签提取
        4.5.3 基于症状识别结果的医生推荐算法
    4.6 预约云医生身份资源数据池实证
        4.6.1 预约云医生身份资源基础信息池实证
        4.6.2 预约云医生身份资源池延伸信息实证
        4.6.3 预约云医生身份资源池主题标签应用实证
        4.6.4 医生推荐相关性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约云系统的虚拟云数据交互实现
    5.1 引言
    5.2 区域医疗预约云数据的交互
        5.2.1 预约云数据的交互难点
        5.2.2 预约云数据的交互过程
        5.2.3 共享资源池模型
    5.3 PaaS层虚拟数据的交互
        5.3.1 虚拟数据平台架构
        5.3.2 虚拟数据处理流程
        5.3.3 分布式计算模型实现
    5.4 虚拟云数据节点CDV设计
        5.4.1 CDV虚拟SQL引擎解析和映射
        5.4.2 CDV虚拟化数据模型
        5.4.3 CDV缓存设计
    5.5 实时数据网格分布式计算总线设计
        5.5.1 两级调度器架构
        5.5.2 分布式总线支持的调度策略
    5.6 虚拟数据交互的概念性验证
        5.6.1 概念性验证(PoC)测试环境
        5.6.2 概念性验证(PoC)测试结果和结论
        5.6.3 CDV的资源异质性和数据局部性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着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补肾中药对高龄肾虚不孕妇女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五七”后高龄肾虚常见为肾气阴两虚
    (一) 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根源是肾虚
    (二) 绝经多属肾衰阴虚,“五七”为绝经之渐
    (三) 人体阴常不足,女性尤甚
    (四) 人年四十,阴气自半
    (五) 妇人之生不足于血,生理性阴分不足
    (六) “五七”阳明脉衰实质是以肾为主的脏腑津气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高龄妇女及补肾中药对高龄肾虚妇女卵泡液差异蛋白表达的分析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二、高龄肾气阴两虚证妇女卵泡液差异蛋白的免疫印迹法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三、讨论
        1. 高龄女性基础FSH、E_2及AMH内分泌特点
        2. 高龄女性IVF-ET中胚胎质量下降的主因是凋亡加速
        3. 优质胚胎对于IVF-ET周期妊娠率的支撑作用
        4.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差异分析
        5. 卵泡液是全身和卵泡局部物质细胞代谢的综合体现
        6. 肾主生长发育藏象理论与细胞增殖凋亡理论的汇通
        7. 基于蛋白质组学推论高龄妇女生育力衰退常与肾气阴两虚有关
        8. 补肾益阴中药对高龄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科技查新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5)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滋水涵木治法的源流考究
    1 滋水涵木法的内涵
        1.1 诸家解释
    2 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滋水涵木法的历史沿革
        2.1 肝肾关系
        2.2 滋水涵木治法与乙癸同源的关系
        2.3 滋水涵木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3 滋水涵木治法的外延
        3.1 养血滋阴法
        3.2 滋阴温肾法
        3.3 养阴柔肝法
        3.4 滋阴清热法
        3.5 滋阴潜阳法
        3.6 常用药物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4.1 湿毒外侵,伏邪而发病
        4.2 正气内乏,致邪气留恋
        4.3 肝失疏泄,久病累及肾
    5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医治法学方面的应用
    1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1.1 循证医学概念
        1.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1.3 Meat 分析的概念及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2 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学
        2.1 循证医学与中医治法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3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滋水涵木法研究的可行性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3.2 实际上的可行性
    4 循证医学运用于中医理论的现状
    5 小结
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
        1.2 检索来源
        1.3 文献纳入标准
        1.4 文献排除标准
    2 评价方法与内容
        2.1 评价方法
        2.2 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结果
    1 资料收集
    2 研究类型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措施见附录
        2.3 试验报告的结局指标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4.1 滋补肝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2 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3 补肝肾健脾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5 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1 滋补肝肾方药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2 滋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3 补肝肾健脾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讨论
    1 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2 对结论影响的多方因素
        2.1 方法学质量因素
        2.2 发表性偏倚
        2.3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和临床异质性
        2.4 反映结局的不同效应量的确定
    3 深化发展,继续完善
        3.1 对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改进
        3.2 中医治法学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紧密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迁移人群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其定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流动人口的 HIV/AIDS 预防干预
        3.1.1 流动人口的特征
        3.1.2 流动人口 HIV/AIDS 知识、态度和行为
        3.1.3 预防干预措施实施状况
        3.1.4 政策措施
    3.2 移民的 HIV/AIDS 预防干预
        3.2.1 移民的 HIV 相关危险因素
        3.2.2 预防干预措施实施状况
    3.3 性工作者的预防干预
        3.3.1 针对性工作者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的发展变化
        3.3.2 人口学特征和HIV 相关危险因素
        3.3.3 性工作者中 HIV/AIDS 知识和态度
        3.3.4 预防干预措施实施状况
        3.3.5 对于新的干预方法的探索以及新工具开发和推广使用
    3.4 无家可归者的预防干预
        3.4.1 无家可归者
        3.4.2 街头青少年
    3.5 难民的预防干预
        3.5.1 现状
        3.5.2 预防干预措施
4 讨论和建议
    4.1 流动人口
    4.2 移民
    4.3 性工作者
    4.4 无家可归者及难民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检索策略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动因
    1.2 研究背景
        1.2.1 对外汉语报刊新闻课的教学需求
        1.2.2 关于报刊新闻主题教学的探索
        1.2.3 语言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
        1.2.4 相关术语
    1.3 研究基础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关于语料库建设
        2.1.1 静态语料库和动态语料库
        2.1.2 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
        2.1.3 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现有成果
    2.2 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2.3 词语的频度、散布度、流通度
    2.4 有关词和语的研究
        2.4.1 关于词
        2.4.2 关于语
        2.4.3 提取报纸语料中“语”的必要性
    2.5 关于词语的分类
        2.5.1 功能分类
        2.5.2 主题分类
        2.5.3 关于词表和主题词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学与报刊新闻资源库的建设
    3.1 报刊新闻教学现状和问题
        3.1.1 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3.1.2 关于报刊新闻教学词表
    3.2 报刊新闻主题分类研究
        3.2.1 关于主题词表和分类
        3.2.2 报刊新闻的主题分类
    3.3 对外汉语报刊新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3.1 研究平台——动态流通语料库
        3.3.2 核心类和动态类
        3.3.3 资源库的基本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报刊新闻领域间通用词表的提取
    4.1 报刊新闻各分类领域词表的建立
        4.1.1 报刊新闻语料库的领域分类
        4.1.2 各类领域大词表的提取过程
    4.2 各领域之间通用词表的提取过程
        4.2.1 求各领域词表之间的交集
        4.2.2 平衡语料之间的交集实验
        4.2.3 有关通用词语提取的其他实验
    4.3 领域间语义距离的测量实验
    4.4 通用词语覆盖情况初步考察
    4.5 对通用词语表的初步考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报刊新闻各级主题词群的提取
    5.1 领域词表的提取
        5.1.1 词汇分离
        5.1.2 领域词表的提取
    5.2 子领域内共用词表和专用词表的提取
        5.2.1 以资源、灾难、文化三个领域的子领域为例
        5.2.1.1 资源子领域
        5.2.1.2 灾难子领域
        5.2.1.3 文化子领域
        5.2.2 关于子领域共用词语
    5.3 更下位的主题词群提取实验
        5.3.1 实验一“安乐死”、“禽流感”、“艾滋病”的主题词群提取
        5.3.2 实验二中国政府白皮书主题词群的提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词群研究和报刊新闻主题教学
    6.1 多文本聚类的下位主题词群提取
    6.2 单一文本的主题词群提取
    6.3 文本主题相关度的初步测量
    6.4 主题词群提取的方法
    6.5 主题词群与报刊新闻主题教学
        6.5.1 主题词群与文本个性主题
        6.5.2 报刊新闻主题教学
    6.6 提取出来的各项词表的应用
        6.6.1 词表应用方案
        6.6.2 主题词群有助于报刊新闻教学文本选择的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关通用词语和主题词群的测试报告
    7.1 各类词表测试报告
        7.1.1 关于通用词语的提取测试
        7.1.2 领域词表测试报告
        7.1.3 子领域下位主题词群测试报告
    7.2 主题词群提取准确度测试
        7.2.1 人工选择主题词群和计算机提取主题词群对比试验
        7.2.2 关于主题词群提取范围
    7.3 利用相关词表进行文本难易度初步分析
        7.3.1 利用通用词表对比几种教材词表的难度
        7.3.2 文本难易度初步分析
    7.4 主题词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7.4.1 有助于文本选择和分类
        7.4.2 有助于教材编写的层级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7.4.3 有助于文章理解、成段叙述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工作
    8.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8.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2.2 国际科技期刊市场的发展特征
    2.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
    3.1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及构成
    3.2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形成机制
    3.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
    3.4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评价体系
4 基于JCR的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
    4.1 评价指标的选择思路
    4.2 JCR收录中国数学期刊分析
    4.3 JCR收录中国物理学期刊分析
    4.4 JCR收录中国化学期刊分析
    4.5 JCR收录中国生物学期刊分析
5 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分析(以英文版为例)
    5.1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5.2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
    5.3 影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6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
    6.1 SCI评价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6.2 我国科技期刊载文学术水平相对偏低
    6.3 我国科技期刊稿件编审制度国际化程度低
    6.4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7 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7.1 争夺内容资源,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
    7.2 规范编审制度,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竞争力
    7.3 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经营
    7.4 建立"走出去"发展模式,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课题项目研制概述
    1.1 课题研制目标
    1.2 课题研制的主要内容
    1.3 项目研制方式的选择
2 课题研制的意义及必要性
    2.1 网络环境下研制分类法的重要性
        2.1.1 分类法在整合新闻信息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2.1.2 分类法对实现自动标引的重要性
    2.2 新闻信息分类法研制的必要性
        2.2.1 符合新闻信息自身特点的需要
        2.2.2 适应新闻信息处理及信息服务发展的需要
        2.2.3 网络环境下新闻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需要
        2.2.4 信息时代新闻信息准确查询和深层次挖掘的需要
        2.2.5 适应新闻信息多媒体化发展的需要
        2.2.6 加快我国新闻事业与国际接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需要
3 国内外信息分类标准研制与发展状况
    3.1 国内外新闻分类法研制现状及特点
        3.1.1 国外比较成熟的系统之——Factiva数据库及其智能分类标引体系
        3.1.2 新华社新闻信息分类法
        3.1.3 人民日报社机检分类代码表
        3.1.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
        3.1.5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3.1.6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
    3.2 图书资料及档案分类法的研制情况
        3.2.1 杜威十进分类法
        3.2.2 国际十进分类法
        3.2.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3.2.4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3.2.5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3.2.6 中国档案分类法
    3.3 国内主要门户网站新闻网页的分类情况
    3.4 已有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4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途径的选择
    4.1 改造已有某种分类法的缺陷
        4.1.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不能照搬图书或档案分类法
        4.1.2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不能建立在改造某一部已有新闻分类法的基础上
    4.2 创建新的新闻分类法的必要性
        4.2.1 符合新闻信息的特点
        4.2.2 符合新闻工作的实情
        4.2.3 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5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的可行性
    5.1 多家媒体单位积累了多年编制新闻分类标准的实践经验
    5.2 已有的图书档案以及相关行业分类法成为编制新闻分类法的重要参考
    5.3 中国新闻技联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使《标准》研制工作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5.4 自动标引技术日趋成熟,为《标准》研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5.5 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强大的人力资源是《标准》研制的坚强后盾
6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
    6.1 《标准》研制的基本过程
        6.1.1 前期调研
        6.1.2 分头起草、联合攻关
        6.1.3 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分类标准
        6.1.4 进行分类测试,进一步完善《标准》
    6.2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情况
        6.2.1 《标准》整体框架的构建
        6.2.2 《标准》分类表主表的编制
        6.2.3 《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特色
7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的思路与方法
    7.1 把握新闻信息以及新闻报道的特点,坚持以新闻主题为主要立类原则
    7.2 主题与学科相结合,使分类体系兼具主题的直接性与学科的系统性
    7.3 类目排序和类目命名体现一定的规律性
    7.4 及时反映各行各业的新事物、新成果,体现与时俱进
    7.5 注重分类理论研究,类目设置尽可能有所依据,使分类法具有说服力
8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制的问题与思考
    8.1 加紧改变《标准》研究理论功底薄弱的状况
    8.2 深入思考并有效处理《标准》研制中的几对“矛盾”
        8.2.1 处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8.2.2 处理“中国特色(政治特色)”和“与国际接轨”的矛盾
        8.2.3 处理“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矛盾
        8.2.4 处理“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8.3 在《标准》研制中加强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
    8.4 为《标准》分类表编制索引工具,并研制配套的主题词表
    8.5 积极开展、有效实践《标准》的维护与推广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标准及相关分类法
后记

四、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第10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2]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Meta分析[D]. 苏晓燕.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3]区域医疗专家预约云服务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D]. 何萍. 东华大学, 2017(03)
  • [4]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补肾中药对高龄肾虚不孕妇女生育力影响的研究[D]. 孙金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VSD术后中药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D]. 宫颖.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6]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D]. 马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7]迁移人群HIV/AIDS预防干预措施研究[D]. 桑向来.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 [8]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报刊新闻主题词群及相关研究[D]. 史艳岚. 北京语言大学, 2006(11)
  • [9]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珏. 武汉大学, 2010(05)
  • [10]《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研究[D]. 徐曼.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生殖医学杂志主题词索引,卷。 2001 年 10 月 10 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