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尝试构建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少杰[1](2021)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戏剧是一门集合文学、舞蹈、音乐、绘画、造型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在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审美体验等诸多问题。接受美学理论以尊重读者地位为出发点,把文学的核心从作者、作品转移到了读者,这为激活学生在戏剧类文本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戏剧类文本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据此,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课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寻构建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策略。本文以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章节。在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选编的分析,并以三十篇一线教师的课例为依据,探讨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的教学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接受美学理论与戏剧类文本教学的相通性。第三章主要是基于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理论、召唤结构等理论,探讨如何完善戏剧类文本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层次阅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任何一个理论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接受美学也不例外,第四章主要介绍接受美学理论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将接受美学应用于戏剧类文本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王强[2](2021)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高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时期缩小教育差距,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采用测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东乡族自治县的农村和县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研究,选取市州和省城学校进行横向比较,了解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现状,揭示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并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东乡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偏低。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将近一半的六年级学生未达到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数学和英语成为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薄弱学科,合格率较低、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潜在辍学风险大。(2)县域内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小学阶段,县城学校教学质量好于农村学校;初中阶段,县城和农村学校教学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优于县城学校;就不同类型的农村学校而言,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总体好于中心学校,村小教学质量最低,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偏低。(3)城乡、区域和校际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差距明显。省会学校的教学质量最好,市州学校次之,县城和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明显偏低。从学段来看,不同地域的初中教学质量差异大于小学,从学科来看,东乡族自治县的学校尤其在英语和数学两科与市州和省会学校差距较大,学生无论是在字词、阅读、写作、计算还是综合应用方面,整体水平显着低于市州和省会学校。(4)教育理念滞后,教学督导评价闭环管理缺失,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水平不高,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作用有限,学校外部干扰多,日常教学管理失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和学习体验水平较低,家校合作不完善,社会支持较薄弱等是东乡族自治县学校教学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坚持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建立市一级教师编制“周转池”,灵活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制,缩减民族地区学校班级规模,开展小班化教学和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整合教师培训,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师培训体系,区域整体推进,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马诗蕙[3](2020)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部编本与苏教版的比较》文中提出古诗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它的篇目编选在各版语文教材编选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部编本教材中入选的古诗词篇目为着眼点,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将它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它们在编写理念、编选内容、助读系统等方面的异同,致力于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对教师素养提出新要求,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更具有针对性、更贴合新教材和时代发展的高效化教学。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部编本编写理念的变化,首先以课程标准为着眼点,分析两版教材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异同点,凸显部编本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越性。继而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强调建立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古诗词文本具体分析“立德树人”思想在教材和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最后强调部编本所体现的“语文核心素养”知识架构,体现了从“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变化。总之,部编本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有层次的深入和内容的创新。第二章主要分析部编本编选内容的变化,从编选方式、编选篇目、编选主题三方进行比较,具体通过表格来呈现两版教科书编选内容的差异。与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编选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并采用了全新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编选模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区分了课内外古诗词教授模式的不同。在篇目上增加主题类型和冷门作者作品,各主题分布均匀,各学段篇目安排合理,遵循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第三章主要分析部编本助读系统的变化,从预习相关、讲授相关、课外相关三方进行比较,主要通过教材助读系统的差异,体现部编本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育人价值取向。部编本的助读系统语言简洁,目标清晰,体现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相结合的理念。同时,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课外练习的设置上,更关注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部编本助读系统与其灵活的编选理念,丰富的编选内容交相呼应,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第四章立足实践,分别从学生、教材、教师三方面分析问题,并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提出部编本教材对于教师素养的新要求。结合本文前三章中论述的内容可知,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确把握人文主义和语文素养的双线结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教师具备配合教材阅读体系,因地制宜,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能力。最后,基于部编本强大的助读系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回归教材,合理利用教材的助读系统进行教学,创造出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
周祥[4](2020)在《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说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语言知识与能力、审美鉴赏的能力、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初中小说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为教学理论的建构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评价机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初中小说教学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缺位、课外指导不力,基础知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建构初中小说教学的策略。课前建构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意识,通过走进文本、知人论世、归纳整理,增强语言积累,培养探究能力。课堂构建开放策略:倡导平等对话,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创设情境,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宏观把握,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多元解读,增进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课后建构延展策略:通过比较阅读,拓宽文化宽度;通过专题阅读,挖掘文化深度;读写结合,增加文化厚度。
侯敏敏[5](2020)在《高中的学术着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而排在首位的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2019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就是《乡土中国》。因此,《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迫在眉睫。本论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拟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具体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学术着作《乡土中国》为例,对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主要从中学整本书教学现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乡土中国》以及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二是在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的学术着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设计探究。主要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教学规划、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三是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乡土中国》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探究。主要按阅读教学的过程来进行分析,包括阅读前的导读环节,阅读中的初读、精读、研读环节,阅读后的重复阅读环节。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学术着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力争促使高中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地落地生根。
高若瑜[6](2020)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教师面向外国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学习者异质性的文化背景和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未能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文化异质性,导致对外汉语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偏离教学预设。活动理论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理论秉赋,对文化情境的关注以及对活动系统的结构分析,非常契合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文化情境的特性,为重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和思想资源。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将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学”,实现了向“汉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转型。从设计理念上看,学习活动就是活动主体借助于中介工具作用于活动客体的过程。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对作为“潜在客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不断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随着活动客体的转化和改变,随着从一个学习活动进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学习者将在互动中实现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推动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和深化,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在设计框架上,应该将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按照活动系统的基本模型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具体而言,要实现从布置交际任务向建构活动客体、从个体语言学习向共同体语言学习、从采取教学措施向提供中介工具的转变。此外,教学设计者要对文化情境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将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活动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活动系统的标识。但是,只有学习者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并在行动上对客体产生作用时,学习活动的客体才能够真正形成。活动客体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性、与动机相整合以及横向拓展等三个原则。具体到汉语学习活动中,首先,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体现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汉语学习活动具有动态性,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要经历从模糊到具体、从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转化过程。其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与外国人的学习动机相整合。为了做到这一点,汉语学习有必要实现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的转变。再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横向拓展。通过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审美品质等方面的拓展,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语。需要注意的是,横向拓展并非漫无边界的随意扩散,而是要符合汉语学习的原则。学习是共同体的学习,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共同体。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应当构建“菌根式”的学习共同体,着力开发和利用对外汉语领域学生和教师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促进“菌根式”汉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当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采用多重合作模式促使汉语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同时,还应当采取“拓展性互动设计”的方法,吸纳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工作之中。为了使汉语学习共同体在拓展和转型中保持生命力,有必要推动其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包括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等。中介工具是由教学设计者提供的具有模糊性的物品,经活动主体加工和改造后进行使用。中介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应当采取“形成性干预”的原则,在不断拓展中介工具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在汉语学习中,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包括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和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在使用中介工具时,应当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在完成汉语学习活动基本框架的设计之后,教学设计要进一步关注和设计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根据拓展性学习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学习行动,教学设计要促进拓展性学习循环的发展和实现。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要将矛盾视为学习的动力而非障碍。通过对活动系统内外不同层级的矛盾进行分析,利用这些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同时,有必要加强活动系统与活动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建立,促进汉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总之,以改进对外汉语教学为目的、将活动系统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围绕活动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设计汉语学习活动,可以在方法论层面重构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体系,更好地根据学习者和学习进程的特点来牵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
王志瑶[7](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时代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阅读信息和知识筛选、概括能力的提升培养,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大环境变化而进行教育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都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判定高低的,学生为了考试阅读分数的提升而机械地做阅读试题考卷。然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内涵品质的提升都是无法用阅读考试分数的高低来直观衡量的。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引入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学生绘制的语文阅读思维导图能够反映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信息和筛选知识时的差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信息和筛选知识时的差异调整和制定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阐述了关于选题的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笔者阅读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确定了关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思路及方法。阐述了思维导图、“三位一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及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并介绍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脑科学理论、图式理论、知识可视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同时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包括:组织性原则、“由易到难”原则、主动性原则、习惯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在运用思维导图于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时,本研究希望通过以更直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来了解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状,并实施两轮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以便作出思维导图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的调整和制定。在实施思维导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内在思维能力和内涵品质提升的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步骤设计,分别从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评价与反思三方面入手进行应用步骤设计,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确定应用目的;教师研读课文,确定阅读课型;教师设计学生预习学案。课中应用活动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老师在课前准备思维导图效果图,然后对不同文体课文内容进行整体讲解。第二种形式,老师在课堂中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自由创作,然后适当指导。第三种形式,老师在课堂中对不同文体课文内容进行整体讲解,学生课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创作。第四种形式,老师在课堂中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对思维导图的创作。课后评价与反思包括: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和思维导图绘制的评价与反思两种。研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从学生方面的建议来说包含:增加思维导图课前或课后绘制时间;小组合作,积极学习;勤奋阅读,积累内涵底蕴。从教师方面的建议来说包含: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加教师应用人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素养;教师教学应用经验分享探讨。从学校方面的建议来说包含:积极倡导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教师思维导图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空间;鼓励学生注重阅读的积累。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自身改进策略来说包含:选择合适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控制课堂思维导图绘制时间。
何惠渟[8](2020)在《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任务,初中语文教学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必须以课程目标政策作为引路航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经过不断演变与发展呈现出间断与平衡的特点,这一特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不同阶段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基于以上问题将新中国十三次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间断平衡理论从政策学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课程目标政策,梳理其轨迹并整理不同时期课程目标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探寻蕴藏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制定获得有益启示。运用间断平衡这一理论框架,把新中国以来的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把文献研究、政策分析以及基于Nvivo11的质性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仔细研读十三次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并运用Nvivo11对课程目标文本进行量化研究,对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表格及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划分。尝试运用间断平衡理论从政策图景、政策场域、公众注意力等角度对其变迁历程及原因进行分析与解释,进而梳理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历程。研究发现,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新中国以来,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人才(1949-1985),第二阶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人才(1986-1990),第三阶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人才(1991-1999),第四阶段培养健康个性创新人才(2000-2011)。纵观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变迁发展历程,呈现出长期均衡与短期突变的非线性特征。二是我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是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体,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的实质是以工具价值为主,本体价值为辅,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本体价值在早期不太明显呈平稳态势,直至21世纪在课程目标中提法较多,以“听说读写”的形式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真正的本体功能;而工具价值在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化在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在每一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要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革命觉悟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青年,第二阶段侧重于培育一批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高质量人才,第三阶段侧重于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情操的社会成员,最后一个阶段则聚焦于培养时代新人,侧重于培养健康个性、创新性的人才。三是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有其深层次原因。政策目标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与当时社会矛盾及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及公众、集体注意力的改变会影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最初课程目标政策的制定场域较为封闭,局限于党中央和国务院,集中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意图,造成政策垄断,维持了课程目标政策的平稳。随着集体和个体注意力的改变,形成了新的政策图景,政策场域发生变化,一些新行动者参与到问题的制定环节中,课程目标政策的稳定性被打破,新的决策团体重新审视课程目标政策,导致政策变迁,旧的局面被打破从而出现突变,政策图景的转变是促进政策目标变迁的重要因素。
李佩芸[9](2020)在《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是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是国家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人才培养达成的要求,统领整个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政策的修订和语文课程的展开,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导航意义。只有语文课程目标指向明确、内容要求合理、符合社会背景和学生发展需求,才能据此制定出适合语文教学的语文课程标准政策,才能有效地对一线的语文教学进行指导,最终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该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家、社会、学科等多方因素的转变而不断修改。变迁过程中语文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显示出自身特点。研究该政策的变迁规律与特点以及背后的成因,有助于理解该政策出台的过程以及其蕴含的政策图景的改变,从而加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并体会未来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趋势与走向。基于此,对十版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过程的分析,使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与政策研究法,从间断平衡的理论视角,运用文本的量化分析与政策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挖掘该政策的变迁规律及其变迁过程。首先,利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新中国十版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及编码,通过对质性文本的量化分析归纳对该政策变迁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和内容梳理。其次,利用间断平衡理论中的概念,对政策内容进行话语分析,根据阶段划分情况探寻该政策变迁背后的政策原因,探寻政策变迁过程。最后,对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变迁进一步梳理,并据此概括政策变迁的特点与变迁趋势。研究结论如下: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6年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颁布开始,我国共颁布十版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该政策始终处于不断修订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长期平稳发展和短期突变交织的特点。其二,新中国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共经历五次重大变迁,其变迁过程可分为1956版-1963版前、1963版-1980版、1986版-1990版、1996版-2003版、2017版至今这五个阶段。其三,不同时期导致政策间断与突变的原因不同,政策图景的改变、政府关注度增减、领导集团信仰更替和公众注意力转移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政策进入垄断或推动政策变迁。其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目的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步,并逐渐将从着重关注“社会发展”转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愈加提高,政策中的“文化”素养内容逐渐增加,成为新版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侧重点之一。这些规律不仅仅只是该政策变迁过程反映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更是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发展的趋势。
潘明[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令世界为之震叹。人才促进发展,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其中语文教育更是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育中,课程目标有着“指路灯”的作用,想要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首先就应当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进行梳理,分析嬗变的原因,并以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审思课程目标的变革,进而提出实践要求。理论上,可以拓展高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视野,丰富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未来变革提供些许借鉴思考。实践上可以为教师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提供思路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并简要介绍怀特海其人。由于怀特海有机哲学内容庞杂本节将仅采撷部分观点以供研究之用,包括过程性原理与相关性原理。第三章为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回眸,笔者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语文课程目标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概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目标的编写情况,纵向上厘清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变革的基本脉络。第四章从外部因素及语文自身内部因素分析了语文课程目标演变原因,阐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变革的影响和作用。影响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主要外部因素包括政治和经济,语文自身内部因素包括语文性质、课程观取向及国外教育理论。第五章以怀特海有机哲学视角审思语文课程目标的变革。首先提出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应具备“过程视角”,不能仅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变革,还要关注语文自身的发展历史。其次三种取向的课程观不断博弈斗争,需要进行有机内在融合。最后试着分析探讨实践层面上,即语文教学目标应当具备的特点和制定建议,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目标的情境性;教师应打破“三类目标”的束缚,设计整体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目标时有一定“留白”,关注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二、尝试构建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尝试构建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接受美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的选编分析及教学现状 |
第一节 课标对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的要求 |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二、课程内容的要求 |
三、课内外读物的建议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的选文及特点 |
一、戏剧类文本篇目及占比 |
二、戏剧类文本的选文及特点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现状的分析 |
一、课例分析 |
二、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成效 |
三、高中戏剧类文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接受美学与戏剧类文本教学的理论碰撞 |
第一节 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 |
一、读者中心论 |
二、期待视野理论 |
三、召唤结构理论 |
第二节 接受美学与戏剧类文本教学的相通性 |
一、个体的差异性 |
二、文本的召唤性 |
三、接受过程的对话性 |
第三节 接受美学对戏剧类文本教学的启示 |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以读者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一、合理定位教师角色 |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
三、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
四、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
第二节 以期待视野为基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一、课前了解学生期待视野,研读文本 |
二、课中利用期待视野,生本对话 |
三、课后丰富体验,拓展期待视野 |
第三节 以召唤结构为支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
一、发现“空白”,合理想象 |
二、填补“空缺”,二度创作 |
三、利用“否定”,提升认知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中运用接受美学理论的局限与思考 |
第一节 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戏剧类文本教学的局限性 |
第二节 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戏剧类文本教学的思考 |
一、多元解读不等于任意解读 |
二、正确理解师生地位的辩证关系 |
三、处理好节选部分与原作品阅读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质量 |
2.教育质量 |
3.教学质量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学质量的研究综述 |
1.教学质量的文献描述性分析 |
2.教学质量观的研究 |
3.教学质量现状的研究 |
4.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5.教学质量评价建构的研究 |
6.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综述 |
1.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的研究 |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3.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和方法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 |
三、本研究的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政策依据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1.研究对象简介 |
2.样本的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1.测验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观察法 |
4.深度访谈法 |
5.实物分析法 |
(四)资料的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 |
1.定量资料的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 |
2.定性资料的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分析 |
1.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总体分析 |
2.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总体分析 |
3.初中三年级学生成绩总体分析 |
(二)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 |
1.不同类型学校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
2.不同地域学校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的横向对比分析 |
3.不同地域学校的初中三年级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
(三)不同地域学校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科简要分析 |
1.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测验分科简要分析 |
2.初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测验分科简要分析 |
(四)不同地域学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1.不同地域学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
2.不同地域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六、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内涵发展不足 |
1.社会对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形成育人合力 |
2.学校办学内涵不足,缺少教学质量意识 |
(二)教育管理制度仍不健全,管理粗放 |
1.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仍待完善 |
2.教学督导评价缺少闭环管理 |
3.教师培训系统性不足且缺乏实效 |
(三)学校管理不健全,外部干扰因素多 |
1.县城和农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失序 |
2.学校管理缺少自主权,学校外部干预多 |
3.农村和县城学校学生学习体验水平较低 |
4.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流于形式,作用有限 |
(四)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水平不高 |
1.农村和城镇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
2.农村和城镇学校教师“所教非所学”比例偏大 |
3.农村和县城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低 |
4.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
5.县城和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体验水平低 |
(五)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效能感低 |
1.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 |
2.农村和县城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 |
3.农村和县城学校学生学习相对投入不足 |
4.农村和县城学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偏低 |
5.农村和县城学校学生学习方法有待提升 |
(六)家校合作不完善,社会支持较薄弱 |
1.东乡族自治县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 |
2.东乡族自治县家长对学生学习支持不足 |
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东乡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总体相对较低 |
2.县域内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显着差异 |
3.不同地域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差距明显 |
(二)研究建议 |
1.坚持优质均衡发展理念,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
2.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
3.推动农村学校变革,激活学校办学活力 |
4.健全制度保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
5.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特殊学生学习需求 |
6.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教育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部编本与苏教版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写理念的变化 |
第一节 立足不同课标的理念和目标 |
一、两版教材在课程理念上的异同 |
二、两版教材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 |
第二节 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
一、根本目标的提出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
二、“立德树人”理念在教材中的贯彻 |
第三节 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架构 |
一、从“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 |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选内容的变化 |
第一节 编选方式:多样化呈现 |
一、推行“课外古诗词诵读” |
二、正篇课文的总编和混编 |
第二节 编选篇目:大幅度增加 |
一、绝对数量的增加 |
二、相对占比的增加 |
第三节 编写主题:多元化分布 |
一、跨度更大 |
二、主题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助读系统编制的变化 |
第一节 预习指向的助读内容 |
一、两版教材目录比较 |
二、两版教材单元导语比较 |
三、两版课文导读比较 |
第二节 授课指向的助读内容 |
一、两版注释比较 |
二、两版插图比较 |
第三节 练习指向的助读内容 |
一、两版课后练习比较 |
二、部编本增加课后知识补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
一、七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主要不足和解决方法 |
二、八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主要不足和解决方法 |
三、九年级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主要不足和解决方法 |
第二节 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基于教材与教师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
一、基于教材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
二、基于教师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两版课外古诗词统计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致谢 |
(4)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 |
1.1.2 初中小说阅读的重要地位 |
1.1.3 初中小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核心素养 |
1.3.2 语文核心素养 |
1.3.3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
1.3.4 初中小说教学策略 |
1.3.5 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的关系 |
1.4 文献综述 |
1.4.1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
1.4.2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
1.4.3 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行动研究法 |
1.5.3 调查法 |
第2章 初中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2.1 初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1.1 认知:学生主体缺位 |
2.1.2 过程:课外指导不力 |
2.1.3 方法:基础知识薄弱 |
2.1.4 内容:思维训练缺失 |
2.1.5 评价:文化审美疏漏 |
2.2 原因的分析 |
2.2.1 应试教育的束缚 |
2.2.2 评价机制的限制 |
2.2.3 教师素质的制约 |
第3章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小说教学策略 |
3.1 课前引导策略 |
3.1.1 走进文本,增强自主意识 |
3.1.2 知人论世,培养探究能力 |
3.1.3 整理归纳,形成语言积累 |
3.2 课堂开放策略 |
3.2.1 平等对话,唤醒主体意识 |
3.2.2 创设情境,提升思维品质 |
3.2.3 宏观把握,丰富审美体验 |
3.2.4 多元解读,增进文化理解 |
3.3 课后延展策略 |
3.3.1 比较阅读,拓展文化宽度 |
3.3.2 专题阅读,挖掘文化深度 |
3.3.3 读写结合,增加文化厚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中的学术着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 |
1.1.2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
1.1.3 《乡土中国》在新教材的选用 |
1.2 研究对象 |
1.2.1 学术着作 |
1.2.2 整本书阅读教学 |
1.2.3 《乡土中国》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3.2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3.3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高中学生方面 |
1.4.2 高中语文教师方面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课程内容 |
2.1 中学整本书教学现状分析 |
2.1.1 初中名着导读实施情况 |
2.1.2 人教版高中语文名着导读落实情况 |
2.1.3 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现状 |
2.2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 |
2.2.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 |
2.2.2 专家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解读 |
2.3 学术着作《乡土中国》 |
2.3.1 《乡土中国》 |
2.3.2 《乡土中国》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2.4 部编教材《乡土中国》单元内容 |
2.4.1 部编教材《乡土中国》单元内容分析 |
2.4.2 教材编写建议 |
第三章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3.1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
3.1.1 知识积累目标 |
3.1.2 能力提升目标 |
3.1.3 过程和方法目标 |
3.1.4 精神成长目标 |
3.2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规划 |
3.2.1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课时规划 |
3.2.2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学程设计 |
3.3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原则 |
3.3.1 明框架,抓概念 |
3.3.2 清逻辑,解价值 |
3.3.3 会方法,累经验 |
3.4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 |
3.4.1 评价的形式 |
3.4.2 协助评价的具体方法 |
3.4.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3.4.4 评价标准共同制定 |
第四章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 |
4.1 导读环节 |
4.1.1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
4.1.2 阅读方法的传授(批注法) |
4.1.3 阅读任务的布置 |
4.2 初读环节 |
4.2.1 基本概念的感知 |
4.2.2 构建框架,思维导图 |
4.3 精读环节 |
4.3.1 初读成果展示 |
4.3.2 精读指导分析 |
4.4 专题研读环节 |
4.4.1 提炼概念 |
4.4.2 核实理解 |
4.4.3 分析原因 |
4.4.4 当下意义 |
4.5 重复阅读环节 |
4.6 教学建议 |
4.6.1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内容 |
4.6.2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活动 |
4.6.3 学术着作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教师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
二、偏离预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
三、活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构视角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活动理论 |
二、学习活动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活动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二、活动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根据活动结构设计论文研究思路 |
二、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教学设计原理 |
三、使用比较研究凸显理论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理念 |
第一节 拓展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 |
一、为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 |
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而设计 |
三、为汉语学习活动的形成和演化而设计 |
第二节 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
一、从布置交际任务到建构活动客体 |
二、从个体语言学习到共同体语言学习 |
三、从采取教学措施到提供中介工具 |
第三节 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 |
一、语言学习的文化情境 |
二、汉语学习情境的文化异质性 |
三、教学设计改进的文化情境理据 |
第三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设计 |
第一节 促进语言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动客体 |
一、基于“行为表现区”的客体设计理念 |
二、从模糊到具体的客体形成过程 |
三、在改造中不断演进的客体转化过程 |
第二节 与外国人学习动机相整合的活动客体 |
一、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 |
二、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 |
三、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 |
第三节 在言语交际中横向拓展的活动客体 |
一、横向拓展的知识学习机制 |
二、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路径 |
三、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边界 |
第四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 |
第一节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认识学习共同体 |
一、生产方式变革与学习主体的演化 |
二、多元化的外国学生与汉语教师 |
三、“菌根式”的汉语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在“共同构造”的过程中建构学习共同体 |
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 |
二、以多重合作模式跨越文化障碍 |
三、以“拓展性互动设计”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
第三节 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共同体 |
一、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 |
二、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 |
三、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 |
第五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中介工具设计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设计理念 |
一、“双重刺激法”的学习机制 |
二、“形成性干预”的使用原则 |
三、从中介语向中介工具的转化 |
第二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 |
一、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 |
二、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 |
三、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 |
第三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使用方式 |
一、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 |
二、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 |
三、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 |
第六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机制 |
一、拓展性学习的外显行动 |
二、拓展性学习的理想循环 |
三、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过程 |
第二节 以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一、认识矛盾:从学习障碍到学习动力 |
二、分析矛盾:汉语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关系层级 |
三、利用矛盾: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第三节 以活动网络促进语言能力的融合 |
一、从个体间到系统间的“共享客体” |
二、从单项语言能力到综合语言能力 |
三、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参照表 |
附录二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案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中的困境 |
(三)思维导图与部编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性研究较少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一)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的概念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研究 |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的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思维导图 |
(二)“三位一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三)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模式 |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脑科学理论 |
(二)图式理论 |
(三)知识可视化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一)组织性原则 |
(二)“由易到难”原则 |
(三)主动性原则 |
(四)习惯性原则 |
(五)独立性原则 |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现状 |
一、调查对象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反馈 |
(二)教师反馈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步骤 |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步骤设计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中活动 |
(三)课后评价与反思 |
二、第一轮研究方案实施 |
(一)具体教学案例 |
(二)反思 |
(三)改进 |
三、第二轮研究方案实施 |
(一)实施前的改进 |
(二)具体教学案例 |
(三)反思总结 |
第五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问题与改进建议 |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 |
(一)学生方面的应用效果 |
(二)教师方面的应用效果 |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自身问题 |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
(一)对学生的建议 |
(二)对教师的建议 |
(三)对学校的建议 |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自身改进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期刊文章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政策变迁”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课程目标”研究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
1.4.2 语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 |
1.4.3 政策变迁 |
2 研究设计与思路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政策分析法 |
2.3.3 基于Nvivo11的质性研究法 |
2.4 研究思路 |
3 间断平衡理论及其适切性 |
3.1 理论的诞生过程 |
3.2 理论主要内容 |
3.3 理论与本研究的适切性 |
4 基于Nvivo11的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文本量化研究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基于Nvivo11的课程目标文本编码设计 |
4.2.1 Nvivo11软件流程简介 |
4.2.2 文本编码过程 |
4.3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中四大类主题词 |
4.3.1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中“社会主义革命人才”走势图 |
4.3.2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中“高尚道德情操人才”走势图 |
4.3.3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中“共产主义道德人才”走势图 |
4.3.4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中“健康个性创新人才”走势图 |
4.4 变迁阶段划分及目标特征 |
5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分析 |
5.1 第一阶段(1949年-1985年):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人才 |
5.1.1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成员”政策图景下的政策均衡(1949年-1976年) |
5.1.2 两种价值理念和两种政策图景的博弈(1977年-1985年) |
5.2 第二阶段(1986年-1990年):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人才 |
5.2.1 集体注意力改变以及政策图景变化 |
5.2.2 “三个面向”背景下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审美人才 |
5.3 第三阶段(1991年-1999年):培养共产主义道德人才 |
5.3.1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下:个体、集体注意力转换 |
5.3.2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之下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人才 |
5.4 第四阶段(2000年-2011年):培养健康个性创新人才 |
5.4.1 素质教育政策图景建构及政策突变 |
5.4.2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健康个性、创新性人才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课程目标研究现状 |
1.3.2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现状 |
1.3.3 政策变迁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 |
1.4.1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 |
1.4.2 课程目标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
1.4.3 教育政策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文本分析法 |
2.3.3 政策研究法 |
2.4 研究思路 |
3 间断平衡理论及其适切性 |
3.1 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2 相关概念 |
3.2.1 政策图景 |
3.2.2 政策场域 |
3.2.3 政策垄断 |
3.2.4 注意力 |
3.3 框架解释 |
3.3.1 政策保持平稳 |
3.3.2 政策出现间断 |
3.4 间断平衡理论用于我国政策的适切性说明 |
4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4.1 政策文本 |
4.1.1 政策文本来源 |
4.1.2 政策文本简述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
4.2.1 研究工具简述 |
4.2.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过程 |
4.3.1 建立项目和文件导入 |
4.3.2 词频统计 |
4.3.3 建立节点及编码 |
4.3.4 数据分析与总结 |
4.4 研究结果:基于量化分析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轨迹 |
4.4.1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第一阶段:1956版-1963版前 |
4.4.2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第二阶段:1963版-1980版 |
4.4.3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第三阶段:1986版-1990版 |
4.4.4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第四阶段:1996版-2003版 |
4.4.5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第五阶段:2017版至今 |
5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话语分析 |
5.1 第一阶段的间断与平衡:1956版-1963版前 |
5.1.1 国共两党信仰博弈所致的间断 |
5.1.2 “恢复与发展”政策图景所致的平衡 |
5.2 第二阶段的间断与平衡:1963版-1980版 |
5.2.1 政府注意力转变所致的间断 |
5.2.2 “修正与稳定”图景下的平衡 |
5.3 第三阶段的间断与平衡:1986版-1990版 |
5.3.1 “文化大革命”与理念不同的领导集团更迭所致的间断 |
5.3.2 “三个面向”政策图景下的平衡 |
5.4 第四阶段的间断与平衡:1996版-2003版 |
5.4.1 政府注意力转变与领导集团更迭所致的间断 |
5.4.2 “以人为本”图景下的平衡 |
5.5 第五阶段的间断与平衡:2017版至今 |
5.5.1 政府、公众注意力转变与政策图景的负面事件所致的间断 |
5.5.2 “立德树人”图景下的平衡期 |
6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特点与发展趋势 |
6.1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与国家人才需求同步 |
6.2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变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 |
6.3 文化素养成为新时代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中的侧重点之一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历史梳理有必要性 |
(二)怀特海有机哲学可以为课程变革提供另一种视角 |
二、文献综述 |
(一)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语文课程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怀特海有机哲学应用与课程领域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怀特海其人及其有机哲学概述 |
二、与本文相关的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 |
(一)过程性原理 |
(二)相关性原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回眸 |
一、侧重“双基”的语文课程目标(1978-2003) |
(一)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分析 |
(二)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分析 |
(三)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课程目标分析 |
二、语文“三维目标”(2003-2017)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产生背景 |
(二)课程目标内容及特点分析 |
三、语文核心素养(2017-至今)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产生背景 |
(二)课程目标内容及特点分析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原因探析 |
一、改革开放40年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外在因素 |
(一)政治因素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影响 |
(二)经济因素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40年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内在因素 |
(一)语文学科性质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影响 |
(二)课程观变革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影响 |
(三)国外教育理念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演变的影响 |
第五章 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变革的思考及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建议 |
一、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与修改应立足于语文自身发展历史 |
二、有机融合: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的追求 |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践层面——教学目标的制定建议 |
(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情境性 |
(二)教师应打破“三类目标”的桎梏,强调整体性 |
(三)教师在设计目标时有一定“留白”,关注生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尝试构建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接受美学视域下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D]. 马少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D]. 王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部编本与苏教版的比较[D]. 马诗蕙. 扬州大学, 2020(05)
- [4]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D]. 周祥.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高中的学术着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侯敏敏.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D]. 高若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志瑶. 江苏大学, 2020(05)
- [8]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D]. 何惠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新中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D]. 李佩芸.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基于怀特海有机哲学视角[D]. 潘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