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大洋洲油料作物产量预测

亚洲和大洋洲油料作物产量预测

一、亚洲、大洋洲油料作物生产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闫琰[1](2014)在《“四化同步”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会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历史性机遇,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也会挤占资源空间并带来消费结构的明显变化。因此,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摸清“四化”推进下我国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分析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状况,制定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找到相应的战略决策,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本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四化”的发展水平及趋势,分析了“四化”发展给我国粮食的供给和需求带来的影响。在具体分析中,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和统计描述对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采用实证的方法,使用stata软件,分别对单产和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十连增”的贡献率进行了分解,然后继续将单产分解为了结构调整和绝对单产。本文继而对粮食的消费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我国粮食的供求平衡状态。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化”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在粮食生产方面,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播种面积稳中略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玉米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北方成为粮食增产中心;在粮食需求方面,我国口粮需求量逐渐降低,但饲料粮、工业用粮等消费量大幅提高,成为推动我国粮食消费增加的主要动力。“四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粮食生产投入品数量减少,种植意愿降低,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实证结果表明,粮食单产的提高对于我国粮食增产起到的作用高于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单产的提高既包括作物绝对单产的提高也包括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替代而带来的加权单产增加。影响我国粮食消费的因素包括人口、工业化水平、收入水平、饮食习惯和粮食价格,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化率,最小的为粮食价格。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我国到2030年谷物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大约会出现3100万吨左右的谷物供求缺口,并得出了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不容过度乐观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调整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策略,以谷物自给率不低于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作为战略目标,并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调整相应的政策。

丰燕青[2](2014)在《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源之于农,农为国之基。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大量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用品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促使农产品产量增产,但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有机农产品在产销中不采用任何化学用品,是利用生物链植养而成的生态食品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不谋而合,拥有巨大市场潜力。近年来,互联网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新型销售模式发展有机农产品,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而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并使其实现盈利,是我国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保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永葆生机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调研分析有机农产品的特点和消费情况等有机农产品现状,分析有机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契合度。从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和实证分析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寻找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点,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徐明[3](2013)在《世界大麦贸易格局及对我国大麦产业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大麦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由于适合贫瘠干旱地区生长且用途较广,大麦在很多国家都有广泛种植。中国是世界大麦的主要消费国,也是进口大国。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大麦供给对国际市场依赖性的增加,外部条件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更加显着。本文立足于世界大麦贸易格局和与我国大麦产业发展关系,对全球大麦进出口市场、大麦价格决定与定价权、中国大麦供需平衡、大麦进口对产业影响和现有大麦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中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首次运用权商模型、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大麦主要进出口国的定价权、我国大麦进口的大国效应、期货价格影响、进口依存度影响因素等进行定量研究,并在综合对比分析我国和世界相关国家大麦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通过建立完善、系统的大麦政策体系来促进我国大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从全球范围来看,近二十多年来,农业科技发展使大麦单产不断提高,但由于对大豆、玉米等作物的需求增加,世界大麦的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大麦贸易量增速逐渐下滑。此外,大麦贸易的区域性更加明显,出口更加向欧洲集中,进口重心逐渐由欧洲的发达国家向南美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乌克兰、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是世界大麦的主要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中国、日本等则成为世界大麦的主要进口国家。我国主要的大麦种植区域集中在华东、东北、西北三个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啤酒业等大麦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麦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另外,近年来我国在粮食作物方面的鼓励种植政策又进一步抑制了大麦的种植,从而导致了中国大麦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大麦的总进口量居世界第二,啤酒大麦进口量则居世界第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进口量对国内大麦市场和大麦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受通货膨胀、供需消长、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世界大麦贸易价格在波动中呈现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国际大麦价格变化对我国内大麦价格影响很大,中国的大麦价格也呈现整体波动上升。我国大麦进口量大,但在大麦贸易定价权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国际大麦期货市场价格对我国大麦批发价格也有明显的影响。从供需来看,依赖大量进口来调节我国大麦供需平衡的局面在相当长时期不会改变。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大麦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呈现稳中有变的态势。通过采用进口集中率指数(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基尼系数这三种绝对和相对指标来分析测算,我国大麦市场的进口集中度都呈现出极高的特征。此外,我国大麦的进口依存度也很高,入世前后的关税变化及国内啤酒产量等多种因素对进口依存度都造成一定影响。总体来看,进口大麦对我国大麦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减少进口风险并促进国内大麦产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在大麦生产方面还缺乏配套的支农政策,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大麦在政策支持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作为部分边疆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一种重要农作物,作为啤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国内大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在借鉴相关国家大麦政策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政府部门应统筹考虑,制定一套完善合理并具有长效性的大麦综合支持政策。政策制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国内产业的促进和发展需要,在推动大麦生产满足我国大麦产业发展需要的同时,注意合理利用好国际大麦市场,以实现我国大麦产业整体发展的利益最大化。本文建议在大麦政策制定方面形成一套基本准则,一是要明确大麦的用途,给大麦定好位,尽早把大麦纳入到农业补贴体系中去;二是要加强贸易支持和引导,坚守并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贸易政策空间,鼓励进口多元化,提高进口的可调控力度;三是要注重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兼顾好大麦产业上、中、下游的一体化需求。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大麦的生产流通、贸易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王晓凌[4](2012)在《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的大粮仓,承担着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重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60%。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受到耕地面积、稻农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灌溉水缺乏、科技进步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过慢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地阻碍了东北地区稻米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如何克服现实或潜在的制约因素,保证东北地区粳稻产量稳定、发展优质粳稻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历史数据、模型构建、企业案例调研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研究,着重对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全国级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稻米供需预测、成本变动对稻米市场价格的影响、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稻米供需视角,分析了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全球稻米供需状况。研究表明,从总体趋势来看,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总量增长平稳,并且产需余缺起伏不大,但稻米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其次,基于历史数据,对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发展趋势、生产布局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优势指数(AAI)对中国各粳稻生产区粳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粳稻AAI大于1的省(市、区)依次为:江苏、云南、黑龙江、浙江、辽宁、宁夏、吉林和安徽,东北地区生产粳稻更具优势。第三,利用部门均衡模型预测东北地区2011—2015年水稻产量、农村居民水稻消费量、可外供量及出口量。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持续、稳步、小幅增长,当地农村居民对粳米的消费量逐年减少,因此东北地区粳稻除满足当地农民口粮需求剩余部分逐年增加,从而得出粳稻出口潜力不断增长;同时,通过建立最优规划模型,分析水稻生产成本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认为土地费用是影响水稻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农用物质等直接投入品的价格对水稻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比较大。第四,对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企业调研案例分析,并根据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有基础,运用SWOT方法对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分析表明,从近期看,我国应该采用防御战略,保障本国需求,健全粳稻产业化发展机制,努力拓宽延伸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通国内市场。根据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稳定并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水稻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努力进行科技攻关,提高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继续改进稻米的生产加工技术,加速稻米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五是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六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稻农持续稳定增收;七是加快仓储流通体系建设,降低仓储运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张记荣[6](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的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基础,更是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战略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粮食问题成为全球热点话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各个国家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粮食安全,然而,到目前为止,粮食匮乏、粮价高涨等问题依然存在。自由贸易体制下,世界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也不容乐观,影响粮食问题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从全球来看,粮食短缺、人口饥荒等粮食危机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否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显得极其紧迫和必要。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介绍了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的粮食生产现状及其取得的成就,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提出粮食自给和适宜的国家农业政策是发展中国家保护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最后对促进中印粮食生产发展的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两国经验,希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时代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与影响因素分析。从世界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看,产需缺口逐渐增大,饥饿人口数量逐渐增多,粮食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粮食安全对国际政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问题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第二部分:中印两国的粮食生产及其成就分析。在世界粮食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怎样实现粮食自给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尤为重要,这一章介绍了中印粮食生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第三部分:国家农业政策是影响粮食问题的主要因素。鉴于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和不公正的贸易制度,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敏感性普遍提升。粮食的特殊性和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决定了:依赖国际自由贸易不能解决粮食问题,只能立足国内粮食自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从中印两国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可以看出,适宜的国家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关键性作用。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国情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粮食供求的不同形势及农业所面临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实保护粮食安全。

高文永[7](2010)在《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农业生物质能及其相关产业,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结合20002007年全国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物质资源可利用量、能源替代的现状与潜力进行定量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布格局、经济带动效应;全面揭示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链条、发展模式、组织管理与产业政策的运行机理。为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产业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支撑。具体取得如下结论:(1)我国农业生物质可利用量总计为209.07亿t,折算煤当量分别为57821.3万t,其中秸秆、粪便和林木生物质量分别为1.90,8.99,2.99亿t,折算煤当量分别为7199.0,31315.9,17078.5万t。另外,所产稻壳生物质能折算煤当量1525.8万t,利用甘蔗与薯类转化乙醇折算煤当量2062.1万t;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西藏与云南等省区;能源密度较高的省市有河南、山东、吉林和上海等4个大区域,其次为四川、湖南、河北、辽宁、北京、天津等地。预计2010年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可达到25069.55万t, 2015年可达到29 471.05万t。(2)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基本合理,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快,农业生物质能实现了综合利用;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总体上离规划目标差距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原料瓶颈限制严重,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布局与发展规模可行规划缺失,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综合效益亟待提高,产业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利益相关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系统性差等。(3)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经济、环境与社会方面表现显着综合效益,带动周边发展,部分可以开发为CDM项目,具有循环经济的性质与基础;发展农业生物质能对传统能源相关产业不利影响可以避免,总体表现有利影响。基础较好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产能、规模及发展上表现突出,但部分产业需要在循环经济模式与原料转换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与国外相比,产业规模需要扩大,产品提供方式需要改变。及时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是防止国外部分企业过度使用国内紧缺资源重要手段。(4)以沼气发酵为主体的能源利用模式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生物质发电模式能达到良好循环经济要求,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发展能源林产业,有效防止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生物柴油的发展势头强劲,推广初期以植物油为原料需要政策补贴,同时需要建立原料基地。结合生物基材料功能特性,采用适宜发展模式,达到循环经济标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及其模式选择应考虑原料供应、规模尺度、产业布局、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链条、综合效应等问题,做到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协调。(5)明确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可利用量,是产业规划与合理布局的基础。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益于协调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理顺流通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公众对生物质能及其产业接受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统筹规划,从政策、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金融财税政策及其它扶持政策的制定能够明显刺激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

侯刚[8](2009)在《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可再生能源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契机,生物质能由于其储量丰富、廉价易得且便于利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作为一个产业,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风险的存在不可避免。本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风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生物质能潜力的定量评估,辨析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建立了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理论框架,分别对我国生物质能的宏观区域风险和微观项目风险进行了评估,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生物质能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基本理论框架。结合生物质能的特点和风险研究基本理论,对生物质能风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运用流程图法和专家咨询法从产业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生物质能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资源供给风险、技术体系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等5个风险层面共计14个评估指标的生物质能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生物质能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特征,选择了多指标综合评估法、专家评分法、时空类比法、抽样调查法等方法作为衡量我国生物质能风险的评估方法;对生物质能风险管理所涉及的概念和实施步骤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和探讨,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生物质能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理论体系。2.从宏观视角定量评估了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潜力及其面临的区域风险。针对我国生物质能总量丰富,省际差异较大的现状,基于生物质能主要风险特征表现为过程风险、风险评估应以资源潜力评估为基础、未来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等三个基本假设,建立了我国生物质能宏观区域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型,分别以农村户用沼气和秸秆发电作为生物质能分散性和规模化利用的代表,对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区域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我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区域风险较高的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农牧区如青海、西藏、甘肃等,以及经济发达程度较高、耕地资源欠缺区域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区域风险较低的主要是原料供应充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传统农业区如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广西、湖北等。该结果也说明只有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结合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生物质能利用形式,才能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3.从具体项目运作对我国生物质能项目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在分析一般项目风险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物质能项目的特殊性,对我国生物质能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剖析。以河南省惠民禽业有限公司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为实证研究,采用SWOT方法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分别选择了原料供应风险、建设风险、技术风险、运行风险、人员风险和商业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CDM风险等九个风险评估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对该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项目综合风险评分为43.4分,按照0-20分为低风险,20-40分为较低风险,40-60分为一般风险,60-80分为较高风险,80-100分为高风险的评分标准来看,该项目风险水平一般,接近于较低。评估结果说明在生物质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且风险类型多样,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不一,在项目的具体操作中必须对这些风险有充足的认识,提前预防,积极避免,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投产和持续发展。4.从宏观和微观综合管理视角,提出了我国生物质能风险管理策略。在简要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一般程序以及风险防范一般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措施,生物质能项目风险的回避、控制、转移、自留和后备措施以及生物质能CDM项目的风险分摊和转移机制,建议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单独或交叉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手段,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保证和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吴凌燕[9](2008)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对食糖的影响十分重大,研究自由贸易区以及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对食糖生产、消费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研究贸易自由化问题时,对不同贸易规则造成的整体影响进行比较,并在研究单个产品时,进一步考虑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单个产品的地区特征进行分析,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思路,本文的研究框架包括:首先运用GTAP对WTO多边谈判进行分析,分析其对中国总体经济、福利、农产品价格以及食糖贸易带来的影响。随后遵循同一原则,对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进一步考虑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性,针对食糖产品的地区生产、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将GTAP的模拟结果作为外生变量,引入到各地区的生产与消费模型中,研究贸易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全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WTO多边贸易体系对中国总体经济及食糖贸易的影响。第一,从总体福利上看,WTO多哈回合的受益范围非常有限,中国由于在入世时所承诺的约束关税水平较低,与多边贸易自由化相关的福利改进在入世之后均已释放完毕,所以总体上说,多哈回合对中国的意义非常有限。第二,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较大,出口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进口的增长速度。粮食和油料作物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是目前世界市场上保护程度最高的两个产品;对植物油的进口减少,而出口将出现80%~145%的增长。从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来看,粮食、纤维和果蔬的价格上涨,油料、植物油、糖、肉类及其它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下滑。第三,从WTO多边贸易谈判的进展来看,多哈回合进展甚微的原因是作为WTO核心议题的市场准入的进展不大,造成市场准入谈判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因为欧盟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分歧。第四,价格是影响中国食糖贸易的最重要因素。对中国食糖贸易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WTO贸易政策的改变,但是它对他国食糖生产、消费的影响,会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国际市场上,表现为国际糖价的下滑;随后国际糖价的变动再通过贸易传递到中国国内。在这种背景下,上述主要食糖出口国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滑,中国食糖的进口量和出口量都会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中国还是食糖的净进口国,食糖的大量进口同时带来国内糖价的缓慢下跌。所以我们把各国国内食糖价格的变动视为是对WTO食糖贸易政策的不同回应。2.FTA双边贸易协定的进展对中国总体经济及食糖贸易的影响。第一,中国参与自贸区合作十分有利,而且合作范围越广泛,中国就越获益。从影响程度来看,农业大国(中国、印度、东盟、韩国、巴西、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工业大国(欧盟、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第二,签订FTA协定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粮食、油料作物、肉类及其它农产品四个领域。粮食的出口有所改善,油料和肉类的出口受到冲击,充分体现了各国不同产业间的比较优势。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来看,净进口量大幅增加的油料作物、植物油、肉类及其它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下滑,大部分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如粮食、食糖等)价格随着FTA合作范围的扩大由跌转升,价格变化幅度集中在-9.0% +9.0%之间。第三,中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前景,与中国参与FTA的合作路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长期看,如果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欧盟四国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大规模的开放,对主要的国外食糖出口国采取无限制和零配额的情况下,中国糖料生产者将受到最大的冲击和负作用。当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国消费者的福利是不断增加的。有竞争力的地区(广西和云南等)的食糖产量增加,而缺乏竞争力的地区产量(其它甜菜区)减少。如果中国分别与美国、日本等缔结贸易合作协议,却会发生意料之外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将刺激中国国内糖料作物生产,使得出口量急剧增加,中国有望成为食糖净出口国。3.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国内食糖生产的影响。第一,WTO多哈谈判对食糖生产都是负面影响,国内部分糖料生产将转为谷物或纤维作物生产,全国食糖生产量约减少129.2万吨。第二,FTA双边贸易谈判对食糖生产可能起负作用,也可能起正作用,作用方向与中国参与FTA的合作路径有关。如果中国参与东盟、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欧盟四国的区域贸易合作的话,国内食糖会减产87万吨;但是如果中国分别与美国、日本等缔结贸易合作协议,却能给中国国内食糖生产带来一线生机,增产350万吨。第三,贸易自由化对糖料品种和区域分布的影响。从糖料品种来看,甘蔗还是最主要的品种,甜菜的种植范围可能还会进一步萎缩。从生产区域分布来看,除其它蔗区均表现为减产外,其它五个产区的产量变动都是不确定的。区间范围跨度最大的是广西(-147.9, 125.1)和云南(-21.5, 65.3),广东、新疆、其它蔗区及其它甜菜区的浮动范围都不大,约16.6万吨。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的作用方向也是不确定的,不同的合作路径会给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的影响。WTO多边谈判下受影响最大的省份是广西省,平均减产73.3万吨。其次是其它蔗区和其它甜菜区,分别减产25.3和12.5万吨。在FTA双边贸易谈判下,对广西和云南产生的影响最大,与贸易协定合作路径息息相关。如果中国参与东盟、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欧盟四国的区域贸易合作的话,广西、云南的食糖产量分别减产74.6和12.5万吨;但是如果中国分别与美国、日本等缔结贸易合作协议,两省的食糖产量将分别增加200.4和74.5万吨。4.贸易自由化对国内食糖消费的影响。食糖作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的必需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工业消费的稳定增长一直是我国食糖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民用消费由于人口增长以及膳食结构调整也在稳步增加。第一,在经济发展和糖价下跌的两方面作用下,贸易自由化(WTO和FTA)将促使国内消费增加203.5228.9万吨。中国的经济发展对食糖消费,尤其是对工业消费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国内食糖价格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也出现了缓慢下跌。WTO多哈谈判对食糖消费的影响比较稳定,全国新增消费量约112.8万吨;FTA双边协定对消费的影响有波动,介于90.3122万吨之间。总的来说,由于食糖消费具有刚性,价格弹性较小,所以两种贸易协定对消费造成的影响差异较小,国内消费者将是贸易自由化的最大福利受益者。第二,不同贸易政策对食糖消费的影响有所不同。食糖消费对WTO多哈谈判各种自由化方案组合(关税配额、国内支持、出口补贴)的反应并不显着,但是自由贸易区FTA谈判进展却对国内消费有着明显的影响,自由贸易区不同的合作路径对应着不同的重点影响区域,并有着明显的层次划分。第三,贸易自由化对食糖消费的区域影响。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贸易自由化对食糖消费的作用方向是确定的,将刺激国内各省食糖消费量的增长。从受影响的省份来看,波动幅度较大的包括:辽宁、河北、湖南、湖北、上海和江西。区间范围跨度最大的是广东和江苏,各省之间的波动差异并不大。从地域分布来看,处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业省份(中南、华东、东北)受到的影响比发达省份(东南)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此三个地区的食糖消费变化量占全国总变化量的50%以上。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第一,针对备受关注的食糖产品,运用GTAP模型分别对WTO多边贸易以及FTA双边贸易进行分析,分析其对中国总体经济、福利、农产品价格以及食糖贸易带来的不同影响。在分析WTO多边谈判时,针对最受关注的市场准入提案进行了分析,并加入了对多哈回合实际进展的评估,讨论了国内支持、市场准入以及出口补贴三领域的实际进展对各国/地区的总体经济影响。第二,在关注WTO多边谈判的同时,还兼顾分析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模式的影响。对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分析部分仍遵循WTO多边谈判的分析方法、结构,根据世界主要食糖贸易国/地区的贸易流向设置了三种方案,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协定实际进展的评估。对两种贸易协定的比较定量分析在以往的文献中不多见,尤其是在国内的研究中较少,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研究空白。第三,对全国30个食糖定点观察市场进行整合分析,并建立分地区的食糖生产、消费模型(CSMSM)。第四,提出了一种衔接GTAP模型与国内分省生产、消费的研究方法。在运用GTAP模型初步分析出两种贸易模式对中国总体经济、贸易的影响之后,根据各地区均衡发展的原则,在分地区的生产-消费方程组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将GTAP模型对中国总体经济的影响因素分解到各地区,延长GTAP的分析结论,得出WTO多边谈判以及FTA进展对我国各地区食糖生产与消费的影响。

彭可茂[10](2003)在《加入WTO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农业资源的日益稀缺,比较优势原则在农业经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国在为确保粮食安全而对粮食作物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作为油菜生产、加工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如何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油菜产业已经日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正是针对中国油菜产业的比较优势这一中心问题,在分析比较优势内涵界定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对中国的油菜产业在1991-2001年期间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油菜产业从生产到加工,其比较优势较小,多数时间内存在比较劣势,间或伴随着一些存在比较优势的年份。 在此基础上,本文再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重点研究了加入WTO后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其结论是,中国油脂工业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农业补贴的取消和配额的逐步增加,将使得国内油脂市场失去保护屏障。中国偏重于追求量的增长,而不够重视质的提高,所以在国外高质量油脂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后,因质量差距造成油脂大量积压,给油脂工业、企业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入世”后,国际优质的油料和油脂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会更加畅通,进口量的增长趋势将进一步突现。由于国内油料产量不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油脂行业存在较大的相对剩余生产加工能力,所以在中长期内中国将采取“进口油料加工油”的策略:即油料的进口一定会继续逐年增加,而油脂的进口将会徘徊在目前的水平或仅有小幅波动,以调节国内余缺。 本文最后结合中国油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结论和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及其对油菜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在WTO框架下针对提升中国油菜产业国际比较优势的一些思路与建议,即针对培育中国油菜产业比较优势的问题,提出要积极加快油菜“双低”化进程;加快种子产业化,建立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带;降低油菜产品的保护水平,实行自由贸易;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等,以提高中国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亚洲、大洋洲油料作物生产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大洋洲油料作物生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四化同步”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含义
        1.3.2 “四化”的提出及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3.3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及水平
        1.3.4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3.5 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途径
        1.3.6 计量分析方法的选择
        1.3.7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说明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总体概况
    2.1 供给方面
        2.1.1 粮食生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1.2 播种面积波动中略有上升
        2.1.3 粮食产量增长趋势明显
        2.1.4 品种结构变动较大
        2.1.5 生产布局发生明显改变
    2.2 需求方面
        2.2.1 消费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2.2.2 不同消费用途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2.2.3 各作物消费特征突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四化”的发展水平及趋势
    3.1 “四化同步”推进的提出
    3.2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3.2.1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水平
        3.2.2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及影响
    3.3 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3.3.1 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和水平
        3.3.2 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及影响
    3.4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3.4.1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水平
        3.4.2 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及影响
    3.5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3.5.1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水平
        3.5.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及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化”背景下的粮食供给
    4.1 “四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4.1.1 自然资源性投入品减少
        4.1.2 社会资源性投入品变化趋势复杂
        4.1.3 农户生产意愿降低
        4.1.4 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带动生产技术提高
        4.1.5 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带动管理方式创新
    4.2 影响粮食增产的实证分析
        4.2.1 分析思路
        4.2.2 模型推导
        4.2.3 模型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化”背景下的粮食需求分析
    5.1 “四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
        5.1.1 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带动需求增加
        5.1.2 城镇化发展带动粮食需求数量和结构变化
        5.1.3 工业化发展带动工业用粮需求增加
        5.1.4 收入增加带动粮食消费量增加
        5.1.5 粮食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不明显
        5.1.6 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粮食消费稳定
    5.2 影响粮食需求的实证分析
        5.2.1 分析思路
        5.2.2 数据来源和方法
        5.2.3 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粮食的供求预测及平衡分析
    6.1 粮食生产和消费预测
        6.1.1 生产预测
        6.1.2 消费预测
    6.2 平衡分析
        6.2.1 数量分析
        6.2.2 品种分析
        6.2.3 区域分析
        6.2.4 长期趋势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四化”背景下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对策
    7.1 面临的挑战
        7.1.1 消费升级拉动粮食需求激增
        7.1.2 挖掘粮食增产能力的困难增大
        7.1.3 大规模的粮食进口可能会引发政治风险
        7.1.4 粮食生产成本升高导致种粮效益降低
        7.1.5 增产重心与资源禀赋错位制约粮食可持续发展
        7.1.6 保障范围不清误导生产和消费
        7.1.7 浪费现象加剧了粮食的供求失衡
    7.2 保障目标
    7.3 应对策略
        7.3.1 整体策略
        7.3.2 品种策略
        7.3.3 种植布局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2.1 供给方面
        8.2.2 需求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重点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有机农产品现状分析
    2.1 有机农产品特点及其对销售模式的影响
        2.1.1 有机农产品的独特性
        2.1.2 对销售模式的影响和要求
        2.1.3 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
    2.2 相关主体对有机农产品的态度
        2.2.1 政府与科研机构
        2.2.2 经济组织与企业
        2.2.3 消费者
    2.3 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状况
        2.3.1 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现状
        2.3.2 中国有机农产品发展过程与现状
        2.3.3 成都市有机农产品现状分析
3 基于价值链分析第三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3.1 基于价值链分析第三方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3.1.1 第三方电子商务
        3.1.2 价值链理论
        3.1.3 第三方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3.2 一般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3.2.1 B2B 电子商务模式—阿里巴巴盈利模式分析
        3.2.2 B2C 电子商务模式——亚马逊盈利模式分析
        3.2.3 B2B 和 B2C 一体化电子商务——淘宝网
        3.2.4 纯电子商务模式——京东商城
    3.3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3.3.1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
        3.3.2 案例分析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3.3.3 一般产品与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
4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分析
    4.1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4.1.1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调查研究
        4.1.2 成都市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
    4.2 影响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点获得的因素
        4.2.1 归纳研究
        4.2.2 调查研究
        4.2.3 因子分析
    4.3 结论与启示
5 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5.1 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5.1.1 主要功能模块
        5.1.2 功能模块分析
    5.2 平台盈利模式分析
        5.2.1 盈利模式
        5.2.2 收入测算
    5.3 平台 SWOT 分析
        5.3.1 优势与劣势
        5.3.2 机会与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影响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的调查问卷
附录B 成都市各类有机农产品区域分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世界大麦贸易格局及对我国大麦产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6 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世界大麦进出口市场分析
    2.1 世界大麦生产和贸易概况
        2.1.1 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2.1.2 世界大麦贸易发展概况
    2.2 世界大麦出口市场分析
        2.2.1 世界大麦出口洲际分布
        2.2.2 大麦主要出口国生产和贸易情况
    2.3 世界大麦进口市场分析
        2.3.1 世界大麦进口洲际分布
        2.3.2 大麦主要进口国生产和贸易情况
    2.4 世界大麦贸易情况综合分析
        2.4.1 未来大麦贸易增长潜力有限
        2.4.2 大麦贸易价格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2.4.3 大麦的进出口区域都比较集中
        2.4.4 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大麦贸易中的地位日趋提高
        2.4.5 大麦价格趋高对非洲地区大麦消费力的影响更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麦价格决定及定价权问题
    3.1 世界大麦价格波动分析
        3.1.1 世界大麦进出口价格波动
        3.1.2 大麦主要进出口国价格对比分析
        3.1.3 全球大麦、小麦价格波动对比分析
    3.2 国际主要大麦营销组织的作用
        3.2.1 澳大利亚大麦局
        3.2.2 加拿大小麦局
        3.2.3 法国粮食出口协会
    3.3 中国大麦价格特征分析
        3.3.1 中国大麦产量价格波动对比
        3.3.2 中国大麦和小麦价格波动对比
    3.4 我国大麦国际贸易“定价权”
        3.4.1 定价权含义
        3.4.2 我国大麦贸易的定价权测定
        3.4.3 我国大麦弱势定价权的原因
    3.5 “大国效应”分析
        3.5.1 研究方法
        3.5.2 数据描述
        3.5.3 实证分析
    3.6 期货市场对大麦价格的影响
        3.6.1 大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3.6.2 大麦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
        3.6.3 大麦期货交易机构
    3.7 国际期货市场价格与我国大麦价格实证分析
        3.7.1 数据描述
        3.7.2 实证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有格局下的中国大麦供需平衡
    4.1 中国大麦生产情况分析
        4.1.1 大麦的播种面积及变化
        4.1.2 大麦产量及变化
        4.1.3 大麦供给分析
    4.2 中国大麦生产潜能分析
    4.3 中国国内大麦需求情况
        4.3.1 大麦总体需求分析
        4.3.2 大麦需求结构分析
    4.4 中国大麦产需平衡分析
        4.4.1 大麦产需缺口预测
        4.4.2 大麦贸易平衡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麦进口特征及对产业影响
    5.1 中国大麦进口市场集中度分析
        5.1.1 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分析
        5.1.2 进口市场集中度计算
    5.2 主要大麦进口来源国比较分析
    5.3 中国大麦外贸依存度分析
        5.3.1 总体外贸依存度分析
        5.3.2 中国大麦进口依存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 进口大麦对我国大麦产业的影响
        5.4.1 积极影响
        5.4.2 不利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麦贸易政策分析
    6.1 现有政策分析
        6.1.1 中国大麦相关粮食政策分析
        6.1.2 中国大麦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6.1.3 中国大麦相关贸易政策分析
    6.2 外国相关大麦政策借鉴
        6.2.1 美国大麦政策借鉴
        6.2.2 欧盟大麦政策借鉴
        6.2.3 日本大麦政策借鉴
        6.2.4 沙特阿拉伯有关大麦政策借鉴
    6.3 中国促进大麦贸易健康发展政策建议
        6.3.1 政策制定的统筹考虑
        6.3.2 大麦生产流通政策
        6.3.3 大麦贸易政策
        6.3.4 大麦产业化政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成果及不足
        7.2.1 可能的创新
        7.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1.2.2 外部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1.2.3 科技进步对中国水稻生产发展影响的研究
        1.2.4 市场发展对中国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1.2.5 世界大米模型方面的研究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2.1 全球稻米供需状况
        2.1.1 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2.1.2 亚洲主导稻米生产和消费,全球供需状况分化明显
    2.2 全球稻米贸易格局
        2.2.1 稻米出口总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贸易空间相对狭小
        2.2.2 稻米出口国高度集中,国际稻米细分市场差异显着
    2.3 世界各国稻米政策
        2.3.1 正常情景下的长期稻米政策选择
        2.3.2 应对危机中的短期稻米政策反应
第三章 中国粳稻(米)产业政策变化
    3.1 中国粳稻(米)生产、流通政策的变化
    3.2 中国粳稻(米)进出口政策的变化
    3.3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演变及主要政策
        3.3.1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的演变
        3.3.2 现阶段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
第四章 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
    4.1 全国粳稻发展趋势
        4.1.1 全国粳稻产量变化趋势
        4.1.2 全国粳稻面积变化趋势
        4.1.3 全国粳稻单产变化趋势
    4.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
        4.2.1 全国粳稻生产总体格局
        4.2.2 不同区域粳稻生产变化
        4.2.3 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4.3 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情况
        4.3.1 黑龙江省粳稻生产情况
        4.3.2 吉林省粳稻生产情况
        4.3.3 辽宁省粳稻生产情况
第五章 模型理论框架及预测模拟结果
    5.1 模型概述
    5.2 水稻供需均衡模型及预测结果
        5.2.1 模型理论框架
        5.2.2 模型结果及预测值
    5.3 粳稻生产成本变动对粳米市场价格的影响
第六章 东北地区粳稻(米)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调研
    6.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主要政策措施及发展情况
        6.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6.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政策措施
        6.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情况
    6.2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特征
    6.3 东北地区调研案例分析
        6.3.1 盘锦市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化发展概况
        6.3.2 北大荒米业集团产业化发展概况
        6.3.3 案例分析结论
    6.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6.4.1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6.4.2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七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结论
        7.1.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分析结论
        7.1.3 计量经济分析结论
        7.1.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现状分析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6)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价值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粮食问题的理论意义
        1.1.2 研究粮食问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全球化时代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全球化时代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2.1.1 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界定
        2.1.2 世界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与粮食安全问题的出现
    2.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2.2.1 气候因素
        2.2.2 粮食产不足需
        2.2.3 粮食价格高涨
        2.2.4 政府政策或战争
        2.2.5 粮食霸权
        2.2.6 资源性约束
    2.3 粮食安全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3.1 粮食安全影响国家发展战略
        2.3.2 粮食安全能够扞卫国家经济主权
        2.3.3 粮食安全能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3章 中印两国的粮食生产及其成就分析
    3.1 中印粮食生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
        3.1.1 人口数量
        3.1.2 经济发展
        3.1.3 对外贸易
    3.2 中印粮食生产现状
        3.2.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3.2.2 印度粮食生产现状
    3.3 影响中印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3.3.1 资源供给
        3.3.2 粮食政策
        3.3.3 要素投入
        3.3.4 科技水平
    3.4 中印两国在粮食生产上取得的成就
第4章 国家农业政策是影响粮食问题的主要因素
    4.1 全球化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敏感性普遍提升
    4.2 粮食自给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粮食问题的必然选择
    4.3 适宜的国家农业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的关键性作用
        4.3.1 中印两国的农业政策分析
        4.3.2 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4.4 中印两国经验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1.2.2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来源
        1.2.3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量及其潜力
        1.2.4 农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2.5 农业生物质能及其产业发展
        1.2.6 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的环境问题
        1.2.7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2.8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战略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实证调查地点概况
        2.2.1 北京市基本概况
        2.2.2 河南省基本概况
    2.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处理
        2.4.2 农业生物质资源评价
        2.4.3 折标能源量
        2.4.4 农业生物质潜力预测
        2.4.5 实证调查与分析
第三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与趋势预测
    3.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蕴藏量
        3.1.1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测算方法
        3.1.2 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与可利用量
        3.1.3 禽畜粪便资源量
        3.1.4 薪柴与林木生物质资源
        3.1.5 城市垃圾与废水
        3.1.6 可利用的蕴藏量总体概况
    3.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蕴藏量分析
        3.2.1 农业生物质能源蕴藏量及其地理分布
        3.2.2 农业生物质能源密度
    3.3 未来农业生物质能源供给潜力分析
    3.4 区域发展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效应评价
    4.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4.1.1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发展状况
        4.1.2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
        4.1.3 典型生物质能产业状况
        4.1.4 北京市秸秆利用实证分析
        4.1.5 全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分析
    4.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效应评价
        4.2.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4.2.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环境效应评价
        4.2.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社会带动效应分析
        4.2.4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综合效益简要分析
    4.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现状问题分析
        4.3.1 原料供应仍然是发展的瓶颈
        4.3.2 产业化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4.3.3 产业布局与发展规模需要规划
        4.3.4 产业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4.3.5 产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4.3.6 利益相关体系需要及时建立
    4.4 农业生物质能发展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预测
        4.4.1 对传统能源与相关产业的影响
        4.4.2 对农、林业生产及其加工业的影响
        4.4.3 对其它产业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技术模式研究
    5.1 以沼气发酵为主体的能源利用模式
        5.1.1 “四位一体”的能源利用模式
        5.1.2 大型养殖场的沼气利用模式
    5.2 燃料乙醇产业模式
    5.3 农业生物质发电能源利用模式
    5.4 生物柴油的利用模式
    5.5 结合生物基材料的综合利用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
    6.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利益连接机制研究
        6.1.1 产业相关者分析
        6.1.2 原料生产系统简要分析
        6.1.3 能源使用者调研分析
    6.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
    6.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流通体系研究
    6.4 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8)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风险与风险管理研究
        1.3.2 能源风险研究进展
        1.3.3 可再生能源风险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风险及能源风险研究综合评议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理论框架
    2.1 生物质能与生物质能风险
        2.1.1 生物质能概述
        2.1.2 风险概念与分类
        2.1.3 生物质能风险基本界定
    2.2 生物质能风险因素识别
        2.2.1 风险识别基本概念
        2.2.2 风险识别一般方法
        2.2.3 生物质能风险识别
    2.3 生物质能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3.1 基本思想
        2.3.2 构建原则
        2.3.3 主要风险因素评估指标
    2.4 生物质能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2.4.1 基于生物质能风险综合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法
        2.4.2 基于生物质能风险不确定性的专家评分法
        2.4.3 基于生物质能风险差异性的时空类比法
        2.4.4 基于公共管理决策机制的公众认知抽样调查法
    2.5 生物质能风险管理内涵及实施步骤
        2.5.1 生物质能风险管理内涵
        2.5.2 生物质能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生物质能区域风险评估及实证研究
    3.1 生物质能区域风险评估基本理论依据
        3.1.1 生物质资源潜力的时空差异性
        3.1.2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有限性
        3.1.3 其他内外部环境因素不确定性
    3.2 生物质能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基本流程
        3.2.1 区域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假设
        3.2.2 区域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型流程
    3.3 中国主要生物质能区域潜力定量评估
        3.3.1 资源量评估方法
        3.3.2 资源量评估结果
        3.3.3 能源蕴藏量计算
    3.4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风险评价
        3.4.1 致险因子分析
        3.4.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3.4.3 风险评价
        3.4.4 结论
    3.5 中国秸杆生物质发电区域风险评价
        3.5.1 致险因子分析
        3.5.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3.5.3 评价结果分析
        3.5.4 低风险区秸秆发电企业布点规模评价
        3.5.5 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生物质能项目风险评估及实证分析
    4.1 项目风险评估理论概述
        4.1.1 项目风险评估概念
        4.1.2 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4.1.3 项目风险评估的流程
    4.2 生物质能项目风险评估
        4.2.1 生物质能项目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4.2.2 生物质能项目一般风险
        4.2.3 生物质能项目CDM 风险
    4.3 河南省惠民禽业有限公司农村能源建设项目风险评估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SWOT 分析
        4.3.3 基于SWOT 分析的项目风险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能风险管理与防范
    5.1 风险管理概述
        5.1.1 风险管理概念
        5.1.2 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5.1.3 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
    5.2 生物质能宏观区域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5.2.1 探索合适的生物质能发展模式
        5.2.2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质能创新体系
        5.2.3 加快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5.2.4 加强政府层面的宏观协调和政策导向
    5.3 生物质能项目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5.3.1 风险回避
        5.3.2 风险控制
        5.3.3 风险转移
        5.3.4 风险自留
        5.3.5 后备措施
    5.4 生物质能项目CDM 风险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9)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理论框架与逻辑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贸易自由化
        2.1.1 WTO 多边贸易政策
        2.1.2 FTA 双边贸易协定
    2.2 单边食糖贸易政策的研究
    2.3 地区影响的研究
    2.4 运用GTAP 分析中国农业的主要成果
第3章 国内外食糖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政策
    3.1 中国食糖市场的生产、消费、贸易以及流通情况
        3.1.1 中国的食糖生产
        3.1.2 中国的食糖消费
        3.1.3 食糖进出口贸易
        3.1.4 进口食糖的流通
    3.2 我国食糖市场的相关政策
        3.2.1 我国食糖流通体制
        3.2.2 我国糖业管理机构与分工
        3.2.3 国家食糖储备机制
        3.2.4 我国食糖进出口贸易政策
    3.3 国外食糖市场的发展及政策
        3.3.1 国际糖协议
        3.3.2 欧盟
第4章 GTAP 模型的理论框架及本文的拓展
    4.1 贸易自由化的研究方法综述
        4.1.1 简单计量分析
        4.1.2 局部均衡模型
        4.1.3 一般均衡模型
    4.2 GTAP 模型的理论框架
        4.2.1 GTAP 模型的理论框架
        4.2.2 GTAP 模型的分析思路
    4.3 本文GTAP 模型的应用及拓展
        4.3.1 GTAP 模型的应用
        4.3.2 本文的拓展
    4.4 不足之处
第5章 WTO 多边谈判对中国总体及食糖贸易的影响
    5.1 WTO 多边谈判的进展
        5.1.1 国内支持
        5.1.2 出口补贴
        5.1.3 市场准入
    5.2 GTAP 多哈回合的模拟方案及基期设置
        5.2.1 地区分组
        5.2.2 产品分组
        5.2.3 模拟方案
    5.3 多哈回合对中国总体经济的影响
        5.3.1 对各国家和地区的福利、净出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
        5.3.2 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
        5.3.3 对多哈回合进展的评估
    5.4 多哈回合对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
        5.4.1 对食糖净出口值的影响
        5.4.2 对食糖进口量的影响
        5.4.3 对食糖出口量的影响
        5.4.4 对各国国内食糖市场的价格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FTA 双边贸易协定对中国总体及食糖贸易的影响
    6.1 GTAP 双边贸易协定的模型方案及基期设置
    6.2 FTA 对中国总体经济的影响
        6.2.1 对各国和地区的福利影响
        6.2.2 对各国和地区净出口值的影响
        6.2.3 对中国农产品的总体影响
    6.3 FTA 对中国食糖产业的影响
        6.3.1 对各国和地区食糖净出口值的影响
        6.3.2 对中国食糖贸易量的影响
        6.3.3 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6.4 对FTA 进展的评估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国内食糖市场的整合分析
    7.1 市场整合的文献综述
    7.2 理论与数据处理
        7.2.1 相关分析法理论
        7.2.2 数据处理
    7.3 国内食糖市场的整合分析——市场差异
        7.3.1 协方差分析
        7.3.2 相关性分析
    7.4 国内食糖市场整合分析——地区差异
    7.5 小结
第8章 中国各地区的食糖生产与消费函数
    8.1 分地区的食糖生产函数
        8.1.1 食糖生产区域的分组
        8.1.2 种植面积的供给弹性估计
        8.1.3 单产方程的估计
        8.1.4 制糖提取率方程的估计
        8.1.5 对产量估计值的检验
    8.2 对食糖消费数据的处理
        8.2.1 全国工业食糖消费量的估算
        8.2.2 各地区食糖消费量的估算
        8.2.3 对食糖消费量估算值的检验
    8.3 分省的食糖消费函数
    8.4 食糖调入量及净进口量的分布
    8.5 小结
第9章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食糖市场的地区影响分析
    9.1 贸易自由化对主产区食糖生产的影响
        9.1.1 WTO 多边谈判对主产区食糖生产的影响
        9.1.2 FTA 双边贸易协定对主产区食糖生产的影响
        9.1.3 贸易自由化对主产区食糖生产的影响区间
    9.2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消费的影响
        9.2.1 WTO 多边谈判对各地区食糖消费的影响
        9.2.2 FTA 双边贸易协定对各地区食糖消费的影响
        9.2.3 贸易自由化对各地区食糖消费的影响区间
    9.3 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区域消费的影响
    9.4 检验模型的闭合条件
    9.5 小结
第10章 结论、建议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相关政策建议
    10.3 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加入WTO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背景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世界油菜产业的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全球分布及产业布局
    二、 全球产量、供给与消费需求
    三、 全球油菜产业与市场的发展动向
    四、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油菜产业的生产、加工与贸易
    一、 中国油菜产业的生产状况、地域分布及技术状况
    二、 中国油脂工业的现状,油菜加工生产状况及成本分析
    三、 中国油菜产业的国内供给、消费状况与展望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中国油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 中国油菜产业的进出口现状
    二、 中国油菜产业的国际比较
    三、 中国油菜业的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加入WTO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
    一、 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农业承诺
    二、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油菜籽及产品的进入机会
    三、 加入WTO对中国油菜生产与市场的影响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加入WTO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探讨
    一、 积极加快油菜“双低”化进程
    二、 加强对油菜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三、 加快种子产业化,建立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带
    四、 降低油菜产品的保护水平,实行自由贸易
    五、 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
    六、 培育以油脂精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贸工农一体化企业
    七、 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油脂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八、 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国内支持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亚洲、大洋洲油料作物生产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化同步”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研究[D]. 闫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2]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D]. 丰燕青. 西华大学, 2014(03)
  • [3]世界大麦贸易格局及对我国大麦产业影响研究[D]. 徐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5)
  • [4]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D]. 王晓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的研究[D]. 张记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7]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高文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8]中国生物质能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D]. 侯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D]. 吴凌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加入WTO对中国油菜产业的影响研究[D]. 彭可茂.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亚洲和大洋洲油料作物产量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