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明[1](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孙月玲[2](2012)在《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与拓展》文中提出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化,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网络环境下如何拓展与深化信息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舒宝淇[3](201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比较零散,本文拟通过文献调研及实践成果分析,系统理解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旨在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以期对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概述,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6章组成,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意义、特点、类型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第3章):通过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从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用户和馆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第4、5、6章):通过相关理论的引入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目标是“用户满意”,围绕用户满意的中心目标,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实现措施。在用户满意目标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在“以用户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交流传播”理论为基础,以个性化服务为基本要求,正确定位用户需求、信息资源、交互平台和馆员认知,不断优化信启、资源体系、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和个性化服务机制,不断引入交流互动新技术,不断创新,使用户获得更为满意的用户体验。为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即:基于CRM思想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运行模式优化,基于Lib2.0优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前台技术平台,进行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优化,不断拓展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工作方式,借鉴商业网站经验优化高校图书馆用户作用机制等。最后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即:组织领导保障,人员素质保障,法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保障。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现状调研范围还不够广,样本数量有限;所提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笔者将进一步关注新的实践,也将进一步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董秀娟[4](201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集合各种资源努力帮助用户获取需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了普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了自己理念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开展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且概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服务内容和基本实现形式。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且进行了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现状分析,在调查结果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的比较和特点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的结果,找出了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并进行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模型构建,其中包括总体架构的设计和具体模块的设计,最后对设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调研、比较分析和网络调查等方法。
茆凌[5](202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数字化成为当下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模式。新形势新局面,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因此,文章从研究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出发,深入思考图书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的具体变化,从而有针性地对其变化研究出对应的实践策略,最终反观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影响,从中寻求高校图书馆变革的的路径与意义。
师美然[6](2021)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文中研究表明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也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服务管理。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革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理念。高校图书馆要想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就必须抓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钱敏[7](2020)在《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从最早时期的藏书阁,到如今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并提供更广泛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大范围下都属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能够同时为科研和公众提供服务,在转化创新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强化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学生素质、营造育人氛围、知识交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愈发丰富和深入。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比较较少,大多是从单一主体出发或者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有着自身的发展要点,但都属于图书馆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不能把其割裂和对立起来研究,而应相互对应,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至2018年图情领域的18个核心期刊上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据,利用SATI、SPSS、Ucinet、Citespace和Excel软件,制出相关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出近10年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相异点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这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二,通过各种工具将相关数据制成清晰的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又分为频率、主题路径、聚类和突现这多个角度,得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所分别具有的特征,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其三,根据前述的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发文量及趋势、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了阅读推广、资源服务、读者服务和自身建设四个角度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得到研究相异点出现的原因。其四,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的差别,并提出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加强作者合作、开展有新意的阅读推广研究、加强技术运用研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为将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能够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雪芹[9](2019)在《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文中提出
张一涵,袁勤俭,黄卫东[10](2019)在《新中国70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演化》文中认为文章检索了1949年以来我国与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图等方法,归纳了不同阶段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关联,揭示了研究热点主题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脉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行为最初主要集中于对图书文献存储、检索与利用情况的调研,随着认知科学的引入,其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且其研究热点如研究的信息行为主体、信息行为类型、信息行为环境、信息行为范围、研究方法等随时间推移发生了明显的演化。
二、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2)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化 |
1.1 服务观念发生改变 |
1.2 图书馆员角色发生变化 |
1.3 服务模式发生改变 |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2.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扩展化 |
2.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趋于高优化 |
2.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一体化 |
2.4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网络化 |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的深化与拓展 |
3.1 创新服务理念 |
3.2 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和主动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
3.3 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3.4 通过创新服务角色探索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新模式 |
4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必须加强两个培养 |
4.1 加强图书馆员的培养 |
4.2 加强对读者网上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基础 |
1.2.1 网络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1.2.2 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1.5 本文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概念 |
2.1.1 对"交互"一词的认识 |
2.1.2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含义 |
2.2 高校图书馆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 |
2.2.1 交互式数字参考咨询 |
2.2.2 个性化定制中的交互式信息服务 |
2.3 高校图书馆实现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意义 |
2.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特点 |
2.4.1 交互式信息服务不受空间限制 |
2.4.2 交互式信息服务不受时间限制 |
2.4.3 用户利用信息的方式为双向"推"、"拉"结合 |
2.4.4 个性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化 |
第3章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3.1 基于网络调研的分析 |
3.1.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总体情况分析 |
3.1.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具体情况分析 |
3.2 基于用户问卷调研的分析 |
3.2.1 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3.2.2 用户基本信息分析 |
3.2.3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认知度分析 |
3.2.4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参与度分析 |
3.2.5 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满意度分析 |
3.3 基于馆员问卷调研的分析 |
3.3.1 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3.3.2 受访馆员基本信息分析 |
3.3.3 馆员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认知度分析 |
3.3.4 馆员对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心理感受和意见分析 |
第4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 |
4.1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4.1.1 宏观层面的问题 |
4.1.2 具体层面的问题 |
4.2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目标 |
4.2.1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总体目标 |
4.2.2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具体目标定位 |
4.3 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思路 |
4.3.1 以"用户中心"思想为优化服务的指导思想 |
4.3.2 以"信息交流传播"理论为优化服务的基础理论 |
4.3.3 以"个性化服务"理念为优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
4.3.4 以"信息交流互动"思想为优化服务的创新思维 |
第5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基本方法 |
5.1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运行模式优化 |
5.1.1 客户关系管理(CRM)思想的引入 |
5.1.2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作用 |
5.1.3 高校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构建 |
5.1.4 高校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实现 |
5.2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技术环境优化 |
5.2.1 Lib2.0技术的应用 |
5.2.2 Lib2.0技术环境的交互式优势 |
5.3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服务信息资源优化 |
5.3.1 信息资源共享思想的引入 |
5.3.2 信息资源整合 |
5.3.3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 |
5.4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主体作用机制优化 |
5.4.1 积分激励方式 |
5.4.2 头衔激励方式 |
5.4.3 机时/奖学金激励方式 |
5.4.4 用户排名激励方式 |
5.5 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工作方式优化 |
5.5.1 微博客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5.2 手机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5.5.3 Living library在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
第6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现措施 |
6.1 组织领导保障 |
6.1.1 争取领导重视 |
6.1.2 服务组织保障 |
6.2 人员素质保障 |
6.2.1 馆员培训 |
6.2.2 用户培训 |
6.3 法规制度保障 |
6.3.1 法规保障 |
6.3.2 制度保障 |
6.4 运行机制保障 |
6.4.1 信息反馈机制保障 |
6.4.2 服务评价机制保障 |
6.4.3 馆员激励机制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用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校图书馆交互式信息服务馆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4)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 |
二、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的研究总结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服务内容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实现方式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研究——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为例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
一、山东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二、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三、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四、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五、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六、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七、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八、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 |
第三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比较 |
二、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
二、服务问题 |
三、用户问题 |
四、管理机制问题 |
五、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
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 |
二、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
三、加强用户研究和用户培训 |
四、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管理机制 |
五、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要求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原则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构建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 |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 |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接口模块的具体设计 |
第四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特点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
第三节 对图书馆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整体运作的影响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变化 |
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的需求变化 |
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形式变化 |
高校图书馆的需求内容变化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变化 |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行为变化 |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变化 |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变化 |
新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
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保持平衡化 |
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确保可持续性 |
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自主创新化 |
(6)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特点分析 |
1.更加多元的信息资源 |
2.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
3.服务模式的转变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对服务工作需求的转变 |
1.服务内容需求 |
2.服务方式需求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面临的压力 |
1.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 |
2.信息技术压力 |
3.读者多种服务需求的压力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模式的转变策略 |
1.转变图书馆服务工作理念,提升服务工作质量 |
2.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促进服务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
3.注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地提升 |
五、结束语 |
(7)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与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 本文贡献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 |
2.1.1 馆员培养 |
2.1.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1.3 服务研究 |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 |
2.2.1 馆员培养 |
2.2.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2.3 服务研究 |
2.2.3.1 社会化服务 |
2.2.3.2 校内服务 |
3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对比 |
3.1 数据及工具 |
3.1.1 数据选择 |
3.1.2 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 |
3.2 发文量情况 |
3.3 机构情况 |
3.4 作者情况 |
3.4.1 作者分布情况 |
3.4.2 作者合作情况 |
3.5 研究内容情况 |
3.5.1 关键词分析 |
3.5.1.1 频率分析 |
3.5.1.2 主题路径分析 |
3.5.1.3 相关及聚类分析 |
3.5.1.4 突现分析 |
3.5.2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5.3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3.5.3.1 阅读推广 |
3.5.3.2 资源服务 |
3.5.3.3 读者服务 |
3.5.3.4 自身建设——移动图书馆 |
3.6 研究相异点原因分析 |
4 问题、差异与建议 |
4.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公共图书馆研究不够重视 |
4.1.2 作者之间合作不密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1.3 公共图书馆研究中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不深入 |
4.1.4 图书馆的自身建设研究进展缓慢 |
4.2 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
4.2.1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4.2.2 我国图书馆技术运用研究不够充足 |
4.2.3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研究较落后 |
4.3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
4.3.1 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发挥公共图书馆价值 |
4.3.2 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更多经验和智慧 |
4.3.3 设计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有新意的推广研究 |
4.3.4 加强技术运用研究,提升图书馆开发水平 |
4.3.5 探寻合作机制,助力共建共享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新中国70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主题的演化 |
2.1 1949-2000年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 |
2.2 2001-2005年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 |
2.3 2006-2010年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 |
2.4 2011-2015年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 |
2.5 2016年至今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 |
3 研究热点的演化特征与展望 |
四、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与拓展[J]. 孙月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04)
-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优化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思考[D]. 舒宝淇. 云南大学, 2011(04)
- [4]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D]. 董秀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5]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J]. 茆凌. 文化产业, 2021(35)
- [6]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变[J]. 师美然. 兰台内外, 2021(34)
- [7]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D]. 钱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12)
- [10]新中国70年我国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演化[J]. 张一涵,袁勤俭,黄卫东. 图书与情报,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