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下沉及其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俊豪[1](2021)在《考虑含水率变化的红层软岩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宜石高速公路山冲箐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施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考虑含水率变化条件下的红层软岩大断面公路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红层软岩大断面隧道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指导了隧道施工。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红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等代表性滇中红层软岩含水率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关系和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含水率为中间变量,统计得到了红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力学参数随浸水时间变化的关系表达式。(2)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考虑含水率变化和不考虑含水率变化情况下山冲箐隧道IV级围岩和V级围岩段的施工力学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含水率变化的工况相比,围岩含水率的增大使得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增大,且围岩变形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围岩稳定性变差,这充分说明了考虑围岩含水率变化的必要性。(3)针对IV级围岩段三台阶法施工方案,制定了四组不同台阶长度的工况(4m、6m、8m、10m)进行开挖参数优化;针对V级围岩CRD法施工方案,制定了四组不同开挖步距工况(3m、4m、5m、6m)进行开挖参数优化。从围岩变形、喷混结构应力和弯矩、锚杆轴力和塑性区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并兼顾施工效率和工程造价,建议IV级围岩段三台阶法的台阶长度取为8m,V级围岩段CRD法的开挖步距取为5m。(4)对山冲箐隧道IV级围岩段和V级围岩段进行了施工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分析了拱顶沉降、水平收敛、锚杆轴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考虑围岩含水率变化和不考虑围岩含水率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围岩含水率变化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更为吻合。
薛晓辉[2](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吴圣智[3](2019)在《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我国岩质地层地铁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和建设速度,部分城市开始探索采用TBM进行施工。双护盾TBM具有地质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逐步在青岛、深圳地铁建设中推广应用。双护盾TBM隧道管片与围岩之间存在10-20cm的间隙,采用碎石(豆砾石)回填并注浆,形成围岩-回填层-管片相互作用体系,回填层作为围岩与管片之间的连接层对管片受力及围岩变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回填层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回填层的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就造成了管片结构设计、纵向变形研究、地表沉降预测等均忽略了回填层的存在,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别。对此,研究以青岛地铁双护盾TBM隧道为依托,针对地铁隧道特点及回填层的影响,采用了理论分析、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双护盾TBM隧道施工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围岩-回填层-管片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双护盾TBM隧道管片受力规律及结构设计方法,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方法,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支护状态将双护盾TBM隧道施工划分为四个阶段,明确了围岩-回填层-管片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明确了双护盾TBM隧道各区段的管片受力特征、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和地表沉降规律,得出回填层对管片受力、隧道纵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具有重要影响。(2)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探明了不同状态下的回填层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得出了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中回填层不能作为承载结构,应与围岩视作广义地层的明确定位,并提出了考虑回填层-围岩空间分布的回填层-围岩耦合抗力系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模型,形成了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方法。(3)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探明了碎石的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计算得出了管片下卧碎石-围岩耦合基床的变形机理,提出了碎石-围岩耦合基床非线性变形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提出的纵向接头抗剪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施工阶段考虑碎石吹填的直行段隧道纵向变形及转弯段水平偏移计算模型。通过分析碎石吹填、接头刚度、转弯半径、千斤顶推力等对管片纵向变形的影响,得出了碎石吹填比为影响管片纵向变形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措施。(4)明确了碎石吹填及颗粒迁移对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理,得出了碎石吹填比为影响地表沉降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碎石吹填体积对地层损失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Peck计算公式和镜像法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现场验证。通过分析碎石吹填比及吹填体积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给出了碎石吹填比及吹填体积的控制值。
陈贝贝[4](2019)在《郑州地铁3号线交叉叠加盾构隧道施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地铁项目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城市地铁的修建对于缓解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地铁3号线二七广场站~太康路站区间为背景,对该区间交叉过渡段和小间距叠加段盾构隧道施工方案进行研究,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借助MIDAS/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着重对该区间内交叉过渡段的施工顺序、掌子面纵向间距进行研究以及小间距叠加段的施工顺序、夹土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调研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内外交叉过渡盾构隧道、小间距叠加盾构隧道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了解先建隧道和后建隧道在不同施工顺序下的相互影响效应、对地表沉降影响、对盾构管片的受力及变形分析,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打下基础;(2)收集现有交叉过渡段、小间距叠加段隧道的相关案例,总结相似工况地表沉降、隧道周边点土体位移及管片受力(轴力、剪力、弯矩、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剪应力等)规律,为后续分析提供验证材料;(3)建立左右平行过渡到上下平行的交叉过渡段隧道模型,对不同的施工顺序(“先上后下”工况和“先下后上”工况)进行模拟,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更适应本区间内交叉过渡段隧道的施工顺序。(4)分析交叉过渡段后建隧道的掘进对已建隧道的影响范围,得出后建隧道与已建隧道掌子面之间的合理纵向间距;(5)建立净距为1.8 m的叠加段隧道模型,对不同的施工顺序(“先上后下”工况和“先下后上”工况)进行模拟,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更适应本区间内小间距叠加段隧道的施工顺序;(6)建立小间距叠加段夹土注浆加固模型,将夹土注浆加固与未进行夹土注浆加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条隧道间夹土注浆加固的合理性,并根据夹土注浆效果提出相应建议。(7)对郑州地铁3号线二~太区间的施工方案提出一定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郑州地铁3号线二~太区间施工方案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今后交叉过渡隧道及小间距重叠隧道施工方案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庞小冲[5](2016)在《山区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山区浅埋偏压地段隧道洞口施工时遇到多种地质和施工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洞口段围岩一般都比较破碎、易风化、山体边坡表面围岩稳定性差,开挖后会引起围岩原来应力破坏,进而产生坍塌,洞口施工有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印象,给工程进尺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是以武罐高速公路莑岩隧道为工程依靠,阐述了浅埋偏压隧道工程特性,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洞口边坡稳定性和施工关键工序套拱管棚支护体系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又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分析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所示:(1)在山区浅埋偏压隧道施工中,必须了解浅埋偏压隧道的工程特性和受力特征。因此,分别对浅埋隧道和偏压隧道进行了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研究,得出隧道施工遇到山区浅埋偏压现象的处理核心是平衡隧道两侧的土压力,主要技术有设置挡土墙、回填重土、挖切土体减压、预注浆加固地表等措施。(2)洞口段围岩易破碎,风化节理发育,在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容易影响山体围岩平衡,特对三台阶七部法、CD法、导坑超前法等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三台阶七部法具有施工效率快、适合中大型机械施工、施工安全性较高、开挖技术难度适中、对围岩掌子面的稳定性保持较好、其辅助工序较少等施工优点,因此选取三台阶开挖方法作为施工方案。(3)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易受到地下水、地质围岩特征和构造、施工开挖等因素影响,特对隧道洞口边坡稳定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以确定隧道洞口的受力特征和支护结构安全状态。数值模拟研究得出边坡开挖形成的塑性区较小,通过回填反压即可解决,确保安全;竖向位移从边坡顶到开挖边坡坡脚依次减小,从位移矢量图中看,位移变化发生大的区域位于一级边坡中上部,边坡变形趋势为顺坡下滑。洞口最大压应力为1.07Mpa,最大锚杆轴力位于锚杆底部,为2.29Mpa,隧道洞口边皮稳定系数为1.98,满足设计规范要求。(4)对隧道进洞施工措施中的关键控制性步骤套拱管棚安全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得出套拱内侧所受最大压应力2.29MPa,发生在隧道右侧拱肩位置。偏压墙在山体推力和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有绕耳墙左侧墙角转动的趋势,偏压墙最大变形矢量为1.05mm,绕Z轴最大转角1.39×10-4弧度,偏压耳墙总体变形微小,结构稳定。(5)监控量测在隧道的施工中,对于掌握围岩变形收敛情况和支护结构稳定状态有了重要的建设意义,特对洞口段断面进行竖向位移监测、拱顶、左右拱腰部位进行了围岩压力和钢拱架应力监测,监测数据既可以作为现场围岩稳定分析又可优化施工参数。
秦东平[6](2016)在《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有36个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预计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400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穿越大量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风险源工程。如何有效地确保环境风险源(近距离侧穿或下穿的市政道路、桥梁、民用建构筑物、铁路、地铁及河湖等一些敏感性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成为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论文结合地铁下穿或临近既有建筑物工程案例,选择三种典型既有结构:框架结构、钢塔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结合结构特点分析了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差异沉降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和受力影响及其抵抗差异变形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给出了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及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即结合隧道施工地层变形规律,根据其影响范围及既有建筑物基础可能产生的差异沉降进行结构受力和安全性分析,确定地铁邻近建筑物不发生结构损伤或破坏的变形控制指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及现场监测,进行了验证和完善。(2)研究表明,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不仅与隧道埋深有关,同时与拱顶沉降控制水平有关,拱顶沉降越大,施工影响范围越大,并趋向定值,表明过大的拱顶沉降导致地层破坏,此时影响半径达到极值。给出了粉土和粉砂土复合地层隧道施工影响半径与拱顶沉降及埋深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地表沉降与拱顶沉降及埋深的函数关系,指出随地表沉降量增大,地表平均沉降斜率增大,且隧道埋深越浅,沉降斜率越大。地表沉降斜率与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关系,可用幂指数关系表示。(3)框架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沉降较大的柱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减小甚至出现拉力状况,相邻柱承受的轴压力和弯矩增大。框架柱之间差异沉降越大,则连接两柱的横梁所产生的弯矩也越大。根据实际工程分析表明,对于建造年代早的建筑物,由于当时设计要求低,配筋较少,所能抵抗的差异沉降变形能力极差,如本文所选框架结构,单柱沉降下沉2mm、纵向差异沉降率0.32mm/m、横向差异沉降率0.37mm/m,框架结构中仍然存在由于差异沉降所引起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隧道施工具体实施中,通过粘钢法加固了受影响较大的梁,保证了施工安全通过。因此,不能简单地应用常规经验2‰倾斜率作为判断结构可允许的沉降差,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4)由于风荷载是高耸钢塔结构的主要荷载,在地铁施工中保证钢塔结构各独立基础共处一个平面内条件下(即结构的整体倾斜),则钢结构塔内力受差异沉降影响不大。对所选72m高钢塔结构,即使基础存在60mm的差异沉降(斜率4.8‰),钢塔构件最大应力为139.41MPa,也能满足强度安全要求。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注浆抬升,穿越工程完成后,4个塔基础不再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塔基础最大沉降尽管只有24.09mm,东西最大差异沉降10.26mm(斜率0.82‰),南北最大差异沉降16.87mm(斜率1.35‰),由于塔基处于不同平面的空间状态,导致塔结构受力处于拉(压)、弯和扭共存状态,增大了结构构件的内力,钢构件最大正应力增大到173.6MPa。为此,建议地铁穿越类似高耸钢结构塔时尽可能保持塔基沉降处在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倾斜率可达4.8‰),如各塔基的沉降处于空间位置变异状态,则要求塔基最大沉降小于24mm,最大差异沉降斜率小于0.82‰。(5)结合地铁车站施工临近六层砌体居民楼房实际工程案例研究发现,地铁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易造成沉降较大一侧外部墙体及其邻近墙体产生受拉裂缝。差异沉降较小情况下,如沉降差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时,拉应力出现在楼房结构的首层沉降的墙体上,与首层紧连基础部分的局部墙体可能会产生细微裂纹,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随着沉降差异的增大,则会在二层甚至更高层墙体出现过大的拉应力。如差异沉降为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在一层和二层墙体上大面积出现拉应力超限情况,将导致沉降过大一侧墙体上出现水平向裂缝,与之垂直的邻近墙体则产生竖向拉伸裂缝。随着差异沉降的增大,砌体结构的最大压应力亦随之增大,当沉降差达到41mm(地表倾斜率2.34mm/m)时砌体结构承受的压应力达到了砌体抗压强度1.89MPa。因此,对所选砌体结构案例,从结构整体安全上考虑,能承受的最大沉降差为41mm,即地表斜率为2.34mm/m,在此差异沉降下,砌体结构墙体上会出现较多裂缝并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理论分析计算及现场实测证明,砌体结构差异沉降值小于10mm(地表倾斜率0.57mm/m),楼房结构墙体不会新增较大裂缝,结构是安全的。
成盛[7](2016)在《基于生态需水保护的山岭隧道地下水限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各级公路与铁路建设不可避免需要穿越各种高山峻岭,其中不乏许多高水压富水地层的山岭隧道。以往山岭隧道建设过程中对于地下水处理措施以排为主居多,不可避免破坏隧址区水文环境。一方面富水山岭隧道排水对围岩与衬砌稳定性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隧址区涌水量过大、地表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影响。本文为维持隧址区生态需水保护条件与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实用性与耐久性,以“主动堵水,限量排放”为理念进行指导,依托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第一条长大山岭隧道中梁山隧道,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富水山岭隧道地下水限排模式下渗流相关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隧道排水量合理限值,为富水山岭隧道设计、施工与防排水方案提供参考,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山岭隧道涌水量确定方法,基于达西定律、地下水动力学和地下水裂隙岩体渗流的基本理论,推导出富水山岭隧道开挖过程涌水量与衬砌水压力计算公式。依据植被生态需水保护需求,确定维持植被生态需水条件下排水量计算方法,从而确定合理的限排量,得出限排模式下衬砌外水压力计算方法,归纳整理得出“生态需水保护”条件下的隧道设计准则。(2)通过对中梁山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流固耦合作用下山岭隧道施工阶段渗流模型,分析中梁山隧道渗流对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特征以及地下水涌水量、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建立注浆加固下的隧道渗流模型模拟开挖施工过程渗流影响规律,获得注浆加固对于隧道开挖渗流的影响规律。(3)分别研究不同地下水处理模式、降水量、围岩级别、初期支护渗透系数、注浆圈渗透系数与厚度等因素对隧道施工阶段与运营阶段的渗流规律的影响,分析涌水量大小、衬砌水压力、地下水位降深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为限排模式地下水排放量提供参考依据。(4)根据隧址区的水文地质和降水情况,计算出隧道生态需水条件下不同围岩级别与不同季节下的允许排水量。在此排水量控制下,结合隧道抗水压式衬砌结构设计要求和隧道排水量的大小,给出中梁山隧道限量排放地下水参考值,提出基于限量排放下的隧道施工措施及限量排放实施方法。
秦世伟,王涛,周艳坤[8](2014)在《地下通道开挖对邻近条形基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下通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及对邻近条形基础的影响,并给出了条形基础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最敏感距离的估算方法。文章首先针对无条形基础的自由场地基运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并与Peck推导的理论公式即Peck公式进行地表沉降的对比验证,证明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距地下通道中心轴线不同距离的条形基础在地下通道开挖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给出邻近条形基础的地下通道开挖的安全距离,为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周艳坤,朱静,张越[9](2014)在《既有隧道对荷载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软件FLAC3D研究了当弹性半空间体内存在隧道时,布辛奈斯克解的适用性,通过布辛奈斯克公式计算得到了弹性半空间表面在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地表沉降,与FLAC3D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用FLAC3D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指出在运用布辛奈斯克公式计算含有隧道的土体地表沉降时,应充分考虑隧道埋深及其支护刚度的影响。
董赛帅[10](2014)在《南京地铁复合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物及河流关键参数研究》文中提出盾构施工技术在重大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我国地铁隧道建设的主要方法。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投入地铁隧道建设,地质条件差异性这一问题越发突出,对盾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掘进参数选取、盾构掘进对建(构)筑物影响、盾构穿越河流参数选取及防范措施等。本文以南京地铁三号线TA-14标宏胜区间为背景,通过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实测研究及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南京地区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参数及盾构穿越建(构)筑物、河流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盾构施工参数理论计算公式,针对复合地层条件下盾构推进的情况,推导出了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推进所需的推力及扭矩计算公式。(2)在理论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土仓压力能有效控制开挖面稳定性及盾构前方土体沉降;适当增大土仓压力能减小盾构开挖对土体损失的影响。(3)在复合地层中,控制盾构机姿态调整角度大小在5mm/m以内,同时设定注浆量为理论值的140%175%,以提高注浆效果,减小地层变形。(4)根据数值模拟及公式推导得出复合地层沉降槽计算公式,并得出在复合地层中沉降槽半宽为3.5i。(5)盾构隧道开挖对嵌岩桩基影响较小,桩基在隧道轴线位置弯曲最大,最大值达3.15mm,可通过减小盾构推力,降低推进速度来控制桩基变形。(6)盾构穿越河流主要考虑开挖面稳定性及隧道上浮两方面。严格控制土仓压力,保证出土量为理论值的96%;减小注浆压力,提高注浆量为理论值的140%180%;控制盾构掘进姿态,减少纠偏次数。
二、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下沉及其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下沉及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含水率变化的红层软岩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红层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隧道施工方案选择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滇中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红层软岩隧道施工重难点分析 |
2.1 滇中红层软岩的工程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
2.1.1 滇中红层的工程特性 |
2.1.2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红层软岩力学性质劣化机理 |
2.2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滇中红层软岩围岩的强度特性分析 |
2.2.1 红砂岩软化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
2.2.2 粉砂质泥岩软化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
2.3 滇中红层软岩隧道施工重难点分析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3 隧道的设计概况 |
2.3.4 红层软岩隧道施工重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红层软岩隧道IV级围岩段施工方案适应性分析 |
3.1 数值分析软件及分析方法 |
3.1.1 数值分析软件介绍 |
3.1.2 考虑地下水影响的红层软岩隧道数值分析方法 |
3.2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案 |
3.2.1 数值分析模型 |
3.2.2 模型参数 |
3.2.3 隧道IV级围岩段数值模拟方案 |
3.3 红层软岩隧道稳定性结果及分析 |
3.3.1 红层软岩三台阶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
3.3.2 基于围岩含水率变化的开挖工法优化 |
3.3.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施工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红层软岩隧道V级围岩段施工方案适应性分析 |
4.1 数值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方案 |
4.1.1 数值分析模型 |
4.1.2 模型参数 |
4.1.3 隧道V级围岩段数值模拟方案 |
4.2 红层软岩隧道稳定性结果及分析 |
4.2.1 红层软岩CRD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
4.2.2 基于围岩含水率变化的开挖工法优化 |
4.2.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施工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5 红层软岩隧道施工稳定性现场监测及分析 |
5.1 监控量测原则 |
5.2 监测的目的 |
5.3 监控量测方案 |
5.3.1 仪器选择 |
5.3.2 监测断面间距及测点布置 |
5.4 隧道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4.1 IV级围岩段监测结果 |
5.4.2 V级围岩段监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2)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及其影响研究现状 |
1.2.2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受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研究现状 |
1.2.4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影响研究现状 |
1.2.5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双护盾TBM隧道力学响应特征 |
2.1 引言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2.1 地质及线路特征 |
2.2.2 双护盾TBM机型 |
2.2.3 隧道结构设计 |
2.3 基于支护形态的双护盾TBM隧道施工阶段划分 |
2.4 围岩-回填层-管片空间分布模式 |
2.4.1 洞周变形模式 |
2.4.2 围岩-回填层-管片空间分布模式 |
2.5 双护盾TBM隧道受力特征 |
2.5.1 现场试验设计 |
2.5.2 土压力变化规律 |
2.5.3 隧道受力变化规律 |
2.6 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规律 |
2.6.1 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模式 |
2.6.2 双护盾TBM隧道直行段变形规律 |
2.6.3 双护盾TBM隧道转弯段变形规律 |
2.7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
2.7.1 直行段地表沉降规律 |
2.7.2 转弯段地表沉降规律 |
2.8 双护盾TBM隧道设计原则 |
2.9 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回填层对管片受力影响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
3.2.1 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2.3 回填层在结构设计中的定位 |
3.3 围岩-回填层耦合抗力系数计算方法 |
3.3.1 回填层-围岩耦合抗力系数推导 |
3.3.2 耦合抗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模型 |
3.4.1 结构设计模型 |
3.4.2 环向接头刚度确定方法 |
3.4.3 结构设计模型工程验证 |
3.5 管片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
3.5.1 结构设计流程 |
3.5.2 配筋设计方法 |
3.5.3 螺栓设计方法 |
3.5.4 工程应用 |
3.6 小结 |
第4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碎石力学性质研究 |
4.2.1 碎石三轴剪切试验 |
4.2.2 碎石参数标定及仿真 |
4.3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机理及变形曲线计算方法 |
4.3.1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机理 |
4.3.2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曲线计算方法 |
4.4 施工阶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模型 |
4.4.1 直行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模型 |
4.4.2 转弯段双护盾TBM隧道水平偏移计算模型 |
4.5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
4.5.1 直行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
4.5.2 转弯段双护盾TBM隧道水平偏移控制方法 |
4.6 小结 |
第5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规律 |
5.2.1 直行段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 |
5.2.2 转弯段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数值分析 |
5.3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机理 |
5.3.1 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计算模型及工况 |
5.3.2 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机理 |
5.4 基于Peck公式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5.4.1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Peck公式计算方法 |
5.4.2 Peck公式计算方法现场验证 |
5.5 基于镜像法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5.5.1 浅埋隧道镜像法理论及地层沉降计算方法 |
5.5.2 基于镜像法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4)郑州地铁3号线交叉叠加盾构隧道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叉过渡隧道 |
1.2.2 小间距叠加隧道 |
1.2.3 盾构掘进引起的土层变形 |
1.2.4 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的变形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郑州地铁3号线二七广场~太康路区间盾构隧道计算模型 |
2.1 依托工程简介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2 盾构机类型和主要技术参数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2.3.1 MIDAS GTS NX建模基本理论 |
2.3.2 MIDAS GTS NX计算分析流程 |
2.3.3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
2.3.4 模型计算参数 |
2.3.5 数值模拟工况及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二~太区间交叉过渡段施工顺序和纵向间距分析 |
3.1 交叉过渡段计算模型 |
3.2 交叉过渡段施工顺序分析 |
3.2.1 “先上后下”工况计算结果 |
3.2.2 “先下后上”工况计算结果 |
3.2.3 施工顺序分析 |
3.3 交叉过渡段纵向间距合理性分析 |
3.3.1 计算结果 |
3.3.2 纵向间距合理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二~太区间小间距叠加段施工顺序分析 |
4.1 小间距叠加段计算模型 |
4.2 小间距叠加段施工顺序分析 |
4.2.1 “先上后下”工况计算结果 |
4.2.2 “先下后上”工况计算结果 |
4.2.3 施工顺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二~太区间小间距叠加段夹土注浆加固地层效果分析 |
5.1 夹土注浆段计算模型 |
5.2 夹土注浆与未注浆计算结果 |
5.3 夹土注浆加固地层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施工方案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山区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洞口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隧道洞口施工难点研究现状 |
1.3.3 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
2.1 稳定性分析概述 |
2.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2.3 数值模拟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2.3.1 有限元计算原理 |
2.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3.3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山区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
3.1 浅埋偏压隧道特性 |
3.1.1 浅埋隧道 |
3.1.2 偏压隧道 |
3.2 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方法 |
3.2.1 洞口施工原则 |
3.2.2 洞口施工辅助方法 |
3.2.3 洞口施工开挖方法 |
3.3 莑岩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案研究 |
3.3.1 莑岩隧道概况 |
3.3.2 工程围岩特性 |
3.3.3 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
3.4 隧道洞口套拱稳定性分析 |
3.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现场施工效果适宜性评价 |
4.1 现场监控量测意义 |
4.2 监测内容 |
4.3 监测结果分析 |
4.3.1 应变监测分析 |
4.3.2 围岩压力监测分析 |
4.3.3 钢拱架应力监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1.1 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1.1.2 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 |
1.1.3 邻近建筑物受隧道施工影响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
1.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地铁临近建筑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
2.1 总体研究方法 |
2.2 分析流程 |
2.3 安全分析基础理论 |
2.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3.2 空间弹性力学问题 |
2.3.3 材料非线性问题 |
2.3.4 迭代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隧道施工地层扰动特性分析 |
3.1 隧道模型及参数 |
3.2 隧道不同埋置深度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3.3 不同施工变形能力控制条件下的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
3.4 小结 |
4 地铁施工对邻近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4.1 依托工程概况 |
4.2 计算分析思路 |
4.3 计算模型与荷载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地铁施工对邻近钢结构塔的影响分析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研究思路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水平位移变化 |
5.3.2 钢结构塔内力变化分析 |
5.3.3 钢结构塔各构件截面安全性分析 |
5.4 现场监测及分析 |
5.4.1 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
5.4.2 实际差异沉降对钢结构塔受力影响分析 |
5.5 小结 |
6 地铁施工对邻近砌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
6.1 依托工程概况 |
6.2 差异沉降对砌体楼房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6.2.1 不同差异沉降对砌体结构的影响 |
6.2.2 不同方位沉降对砌体结构受力的影响 |
6.3 砌体结构沉降现场实测及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生态需水保护的山岭隧道地下水限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对地表生态需水影响研究现状 |
1.2.2 山岭隧道开挖涌水量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限排对山岭隧道围岩与衬砌结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山岭隧道地下水限排方法及标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生态需水保护的山岭隧道涌水量研究 |
2.1 引言 |
2.2 隧址区水资源的循环和储存 |
2.2.1 隧址区地下水资源循环过程 |
2.2.2 地下水储存形态及特征 |
2.2.3 地下水的分类与特征 |
2.3 常见隧道涌水量确定方法 |
2.3.1 理论解析法 |
2.3.2 简易水均衡法 |
2.3.3 数值分析法 |
2.4 地下水裂隙岩体渗流研究 |
2.4.1 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
2.4.2 渗流连续方程 |
2.4.3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2.4.4 稳定渗流状态能量方程 |
2.5 限排模式排水量与衬砌外水压力的计算推导 |
2.5.1 计算模型 |
2.5.2 隧道涌水量的简化 |
2.5.3 竖井井深涌水量推导 |
2.6 基于生态需水保护的山岭隧道排水量确定 |
2.6.1 隧道生态环境指标的确定 |
2.6.2 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
2.6.3 地下水疏干漏斗体积与影响范围计算 |
2.6.4 地下水限排量确定 |
2.7 限量排放模式衬砌水压力计算 |
2.7.1 折减系数法计算 |
2.7.2 地下水动力学解析法 |
2.7.3 衬砌水压力与注浆圈水压力分配关系 |
2.8 本章小结 |
3 流固耦合下重庆中梁山隧道渗流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程概况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工程区域地质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生态环境条件 |
3.2.5 隧道设计情况 |
3.2.6 隧道施工情况 |
3.3 中梁山隧道模型建立 |
3.3.1 FLAC3D流固耦合原理 |
3.3.2 计算模型建立 |
3.3.3 初始应力场与渗流场求解 |
3.3.4 隧道开挖阶段应力场与位移场变化规律 |
3.3.5 隧道开挖阶段渗流场变化规律 |
3.4 堵水模式下衬砌与围岩受力、渗流及涌水量变化研究 |
3.4.1 堵水模式下应力场与位移场变化规律 |
3.4.2 堵水模式下渗流场的变化规律 |
3.4.3 堵水模式下涌水量变化规律 |
3.4.4 堵水模式下地表水位变化模拟 |
3.5 排水模式下衬砌与围岩受力、渗流及涌水量变化研究 |
3.5.1 排水模式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3.5.2 排水模式下渗流场的变化规律 |
3.5.3 排水模式下涌水量变化规律 |
3.5.4 排水模式下地表水位变化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因素对富水山岭隧道渗流场的影响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
4.2.1 基本假定与模型建立 |
4.2.2 模拟边界条件与参数选取 |
4.2.3 隧道开挖过程中渗流场基本变化规律 |
4.2.4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涌水量的变化规律 |
4.3 隧道防排水模式对渗流场影响规律 |
4.3.1 全封堵模式的影响规律 |
4.3.2 全排放模式的影响规律 |
4.3.3 限量排放模式的影响规律 |
4.4 降雨入渗与水源补给对隧道渗流场的影响规律 |
4.5 含水层参数(围岩级别)对渗流场的影响规律 |
4.5.1 岩层渗透系数影响规律 |
4.5.2 体积含水量影响规律 |
4.6 隧道初期支护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
4.7 注浆加固圈对隧道渗流场影响规律 |
4.7.1 注浆控制要素概述 |
4.7.2 注浆加固圈厚度对隧道渗流场影响规律 |
4.7.3 注浆加固层渗透系数对隧道渗流场影响规律 |
4.8 本章小结 |
5 山岭隧道地下水限量排放标准研究 |
5.1 引言 |
5.2 现有隧道限排水标准 |
5.3 基于生态需水保护山岭隧道限排量确定方法 |
5.3.1 隧址区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
5.3.2 山岭隧道限排量确定步骤 |
5.3.3 计算参数确定 |
5.3.4 影响范围选取 |
5.3.5 地下水位降深s的计算 |
5.4 中梁山隧道工程限排量确定方法 |
5.4.1 隧道限排量确定实例 |
5.4.2 高涌水量区间计算实例 |
5.5 地下水环境保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 |
5.5.1 隧道防排水设计 |
5.5.2 注浆堵水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地下通道开挖对邻近条形基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算例分析 |
1.1 理论计算 |
1.2 数值模拟 |
1.2.1 几何模型 |
1.2.2 土层参数 |
1.2.3 地下通道开挖过程模拟 |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下通道开挖对自由场土体沉降的影响 |
2.2 地下通道开挖对不同距离条形基础的影响 |
2.3 地下通道开挖对条形基础水平位移的影响 |
3 结论 |
(9)既有隧道对荷载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算例分析 |
1.1 理论分析 |
1.2 数值模拟 |
1.2.1 几何模型 |
1.2.2 土层参数 |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1 无隧道时计算结果对比 |
2.2 隧道支护刚度较大时地表沉降 |
2.3 隧道支护刚度较小时地表沉降 |
3 结语 |
(10)南京地铁复合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物及河流关键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现状 |
1.2.2 盾构穿越建筑物研究现状 |
1.2.3 盾构穿越河流研究现状 |
1.2.4 盾构施工参数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盾构推进相关技术基本理论 |
2.1 盾构法施工基本原理与工序 |
2.2 盾构隧道施工对地层的影响机理 |
2.2.1 地层变位的原因 |
2.2.2 地层沉降的发展过程 |
2.3 盾构推进参数选取常用方法 |
2.3.1 盾构推进主要参数理论设定 |
2.3.2 施工过程中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盾构隧道穿越复合地层参数影响分析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设计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3.1.4 周边邻近建筑物概况 |
3.2 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施工刀盘扭矩及推力计算 |
3.2.1 盾构刀盘扭矩计算 |
3.2.2 复合地层盾构刀盘扭矩计算 |
3.2.3 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推力计算 |
3.3 土仓压力及注浆效果对地层变形影响分析 |
3.3.1 建立计算模型 |
3.3.2 隧道开挖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 |
3.3.3 土仓压力变化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 |
3.3.4 注浆效果变化对土层扰动影响及控制措施 |
3.4 复合地层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分析与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盾构隧道穿越建(构)筑物及河流影响分析研究 |
4.1 盾构施工对建(构)筑物影响分析研究 |
4.1.1 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影响理论分析 |
4.1.2 工程概况 |
4.1.3 盾构侧穿建(构)筑物实测数据分析 |
4.1.4 盾构隧道侧穿桥梁数值模拟分析 |
4.2 盾构隧道穿越秦淮新河施工技术研究 |
4.2.1 盾构隧道掘进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
4.2.2 隧道抗浮措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下沉及其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含水率变化的红层软岩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D]. 朱俊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D]. 吴圣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郑州地铁3号线交叉叠加盾构隧道施工方案研究[D]. 陈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山区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技术研究[D]. 庞小冲.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地铁施工变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影响分析[D]. 秦东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7]基于生态需水保护的山岭隧道地下水限排研究[D]. 成盛. 重庆大学, 2016(03)
- [8]地下通道开挖对邻近条形基础的影响[J]. 秦世伟,王涛,周艳坤.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6)
- [9]既有隧道对荷载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J]. 周艳坤,朱静,张越. 山西建筑, 2014(33)
- [10]南京地铁复合地层盾构穿越建筑物及河流关键参数研究[D]. 董赛帅.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