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事件”

“牛栏事件”

一、“牛兰事件”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王俏蕊[1](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是界于“国家”、“世界”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范畴,它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区域性概念话语出现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世界观念革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亚洲”与民族生存、国家独立、世界近代化和格局趋变相结合,才能明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内在理路。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且涉及到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当前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的交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对“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有丰富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确实深受日本亚洲主义的影响,尤其是1870年代至日俄战争这一阶段。1870年代,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命运为日本亚洲主义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民间士绅、维新知识分子、洋务官员对日本的亚洲主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政府事务中并未发生很大作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亚洲主义借助中国师日的浪潮通过中日两国报刊媒体被中国广泛认知,维新派、革命派、地方官吏利用亚洲主义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诉求。不过仅仅“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仍然无法体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全貌,因为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本源不是日本亚洲主义,而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世界洲际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世界及亚洲政治局势,以及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朝贡体系。而且日俄战争后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的分歧日渐凸显,直至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最终破灭。北洋政府时期,在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原则下,日本已经不具备亚洲主义所提倡的面对西方国家的亚洲特殊性,而且一战后形成的欧美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革命体系也对日本亚洲主义提出了挑战。孙中山的亚洲主义与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亚洲主义,但是二者已经在这种回应中结合本国立场和世界局势创造出不同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中国“亚洲”话语。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亚洲”话语内涵。理解这一时期的“亚洲”话语可以借助:一个中心——反侵略基础上的寻求安全的亚洲“和平”;两类主体——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对象:欧美列强、日本、亚洲弱小民族;四种体系——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苏联领导的世界革命体系、日本亚洲主义、亚洲地缘政治体系。十年建设时期,新生的国民政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重新发展主权独立、平等和平的国家关系,面对共产党依托的苏联世界革命体系和日本帝国主义化的亚洲主义,国民政府选择利用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获取对内“剿共”、对外面对苏、日两邻国的优势地位。印度和土耳其作为亚洲地缘关系中影响较大的国家为中国提供了日本之外的亚洲“他者”。政党、知识分子、报刊媒体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反对国民政府迎合日本不平等合作的要求,并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壮大呼吁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对日的集体安全体制。全面抗战时期,世界势力分为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国共合作的中国政府与美英苏世界体系合作,联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波及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共同抗日。中国政府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亚洲大国责任意识,不过仍然无法建立中国主导不受美英苏影响的亚洲区域组织。降日势力服务于日本侵略性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歪曲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因为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亚洲主义已经失败,汪伪降日势力遂以“东亚文化复兴”的名目企图在沦陷区维持日本侵略统治。国共内战时期,日本亚洲主义对亚洲的行动影响已经结束,但思想诱因仍在。国共分别选择了美国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体系。国民政府亲美反苏反共及张群“亚洲区域经济集团”的“亚洲”话语以国人普遍反对而失败。国人对共产党的亲苏政策舆论不一,但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召获得舆论和党派的响应。1947年国民党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将在亚洲组织共产国际的预测流于传闻,说明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运用多于意识形态斗争。战后亚洲国家因为对美苏冷战控制亚洲的恐惧,基于战争合作情谊和亚洲地缘关系,试图通过泛亚洲会议这种亚洲国民交往形式培养出一种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国民政府对此表现出审慎的参与,舆论普遍表示支持。不过当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触及到印尼具体国家民族问题时,国民政府并未如印度尼赫鲁那样积极,而是表示遵从联合国仲裁结果。战后国内舆论反对政府“亚洲”话语却对国民外交形式参与亚洲事务表示支持,体现了政府作为国家官方机构在亚洲事务上的局限性,而经济、文化、交通等非政治性的国民外交却既能实现联络亚洲的目的,也可以避免触及亚洲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政治联盟再次引发战争的顾虑。对于中国的“亚洲”话语而言,“亚洲”的正当性来自于每一民族的生存、每一国家的独立、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单一的“亚洲”甚或“日本”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1927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世界局势是:承接一战后世界秩序,经二战后接续美苏冷战秩序。此时期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亚洲主义已经走向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化,中国与日本之外的更多亚洲国家建立密切联系。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反西方、孤立主义的,然而他本身却是帝国主义、亚洲内噬的。中国不能排除西方的压力,这是中国“亚洲”话语的悲剧,也是“亚洲”话语的生机。因为世界视野下中国的“亚洲”话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英美国联世界体系之下的“亚洲”、苏联世界革命之下的“亚洲”、与日本亚洲主义博弈的“亚洲”、地缘关系中的“亚洲”。这些面向都要求建立在反侵略民族主权国家生存合法性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日本垄断“亚洲”话语权,进而控制亚洲国家的未来。

李在喜(Lee Jae Hee)[2](2017)在《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尝试对东亚现代文学的上海书写进行整体观照。选择中韩日三国的上海书写(1919-1937)为重点考察对象,总结三国上海书写文本所呈现的上海风景。对“风景”的阐释则注重主体叠印其中的认知与态度的揭示。而这一主体“内面”的发掘,主要借助殖民现代性相关理论,探析主体对上海“半殖民”现代性的反思。不仅比较三国书写中主体殖民现代性认识的差异,还试图总结三国的上海“像”背后共同的主体态度。第一章在社会史的视角下分析1920、30年代上海能够被中韩日三国作家甚至整个东亚作家书写的时代原因。强调作为东亚的上海吸引各国文人纷至沓来是书写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作家为谋生、求学、创办文化事业而赴沪。韩国文人以革命流亡为目的奔赴上海,他们将上海作为母国的“他者”进行书写。日本旅沪作家向本国人展示帝国眼中的上海。第二章按海派文学流派分别考察中国的上海书写与殖民现代性关系。旧派在津津乐道都市现代生活时,发现了现代化与家国伦理的冲突,开始对西方引入现代性这一行为产生质疑。现代派作家穆时英通过观察底层对现代日常生活的追求,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机制下的现代化不平等性。施蛰存在城乡关系中揭示周边人的现代都市体验。左翼作家则在经济、阶级关系的分析下发现现代的殖民本质。第三章分析韩国“流亡”文人上海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表征。上海空间表征背后的主体基本意识是批判殖民、抨击伪现代和哀叹道德沦丧。但文化空间则寄托了殖民地国家对于追求现代的思考。他们把上海作为“他者”,在揭示上海殖民现代性本质的同时,也在反思京城的殖民现状和母国的独立道路。第四章考察芥川龙之介、村松梢风、横光利一三位日本“帝国”旅行者的上海书写,总结他们笔下的上海“风景”。其中存在着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双重视线的交错。芥川在他的上海纪行中基于文化立场省察现代上海,反思东亚现代化。村松通过都市生活的描写揭示上海是物质现代性装裹下的恶魔之都。横光的《上海》,既反思作为“他者”的半殖民上海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也反思作为“中心”的半殖民上海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结语对三国书写所呈现的不同上海“像”进行整体观照,揭示其背后既相同又差异的主体态度,并在主体态度与“半殖民”城市状况之间建立关联。三国书写对上海现代生活之所以持有复杂的双重态度,实际上是由上海城市的“半殖民”现代性所决定的。

苏智良[3](2016)在《左尔格在中国:间谍、情报与人际网络——在日本爱知大学的演讲》文中认为本文精要地阐述了左尔格在上海展开情报活动的轨迹,探讨了左尔格与中共的关系,介绍了2013年在上海举行"左尔格与上海情报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盛况和成果。

彭伟妍,张泽宇[4](2015)在《共产国际及苏联情报机构与中共关系研究——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苏联情报机关在上海活动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关系,它们主要为苏联和共产国际服务,同时也给予中国共产党很多帮助,包括传递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信息,为中共提供军事情报,向中共交付援助经费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陈奇佳[5](2015)在《夏衍与中共隐蔽战线关系述考》文中提出夏衍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涉猎方面极多,在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翻译、统战、外交、出版、收藏乃至隐蔽战线等领域都有很大成就。学界对他的贡献已多有深入的研究。不过,比较而言,他在中共隐蔽战线的活动,到目前而言似乎还未有专文作全面的评述,因此,本文就试图对他这一方面的工作做一个粗略的勾勒。由于资料有限,不免有笔者个人的推断,敬请各位方家

任中义[6](2015)在《史沫特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来中国之前,她经历了贫困潦倒的童年生活、艰辛曲折的求学之路。早年的曲折经历造就了她坚韧不拔、反抗压迫的性格。她同情人民民主革命和民族主义运动,1928年底作为记者来到中国。之后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革命之中,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史沫特莱来到中国不久,即与共产国际和中共建立了联系。她曾多次参与共产国际远东局在上海的秘密活动,帮助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情报工作。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她以特殊的身份、特殊的方式,掩护、救助中共地下工作者,并千方百计为中共筹集医药物资,积极帮助中共在隐蔽战线的斗争。在“左联”成立之后,她同鲁迅、茅盾、夏衍等左翼作家密切交往,推动了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在上海,史沫特莱成为一名中共的党外“交通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史沫特莱终于获得了进入“红区”的机会。在延安,她以极大的热情采访中共领袖和红军指战员,掀起了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的第一个高潮。她参与创建延安的两座图书馆,发起健康运动,传播交际舞等西方的娱乐方式。对于刚刚落脚陕北的中共中央来说,史沫特莱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延安单调枯燥的生活。她为延安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成为延安“新生活”的积极推动者。抗日战争期间,史沫特莱深入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战场,从而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37年10月到1938年1月,史沫特莱奔走于山西境内,采访报道八路军的抗日战况。1938年1月到10月,她往来于武汉、长沙等地,参加集会、发表演讲为八路军募集捐款、呼吁医疗援助。在她的呼吁下,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1938年11月到1940年3月,史沫特莱奔波于新四军华中敌后根据地,宣传报道在游击区的见闻,为新四军募集医药、救治伤员,并呼吁外界援助新四军。1941年5月,史沫特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美国。她到处参加演讲、发表文章以告诉美国同胞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并呼吁援助中国抗战。她常常作为中国问题专家被邀请演讲,但每次都将所有收入寄到中国以救济战灾孤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史沫特莱依然坚持支持中共,呼吁美国政府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由此,她不但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和陆军部的调查,还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排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邀请她前来中国,在转道伦敦途中因病逝世。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国际友人,不忘他们在中国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沫特莱在英国逝世后,中共将其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召开隆重的追悼会,《人民日报》也连续刊文以示悼念。改革开放后,在中共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三S研究会”(三S即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以研究他们的事迹及作品,并定期举行纪念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对史沫特莱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激励。

贵州省审读室[7](2010)在《《文史天地》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广受读者喜爱》文中提出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示,我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对本刊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18期刊物进行了审读。审读报告载《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2010年第4期。全文如下:一、《文史天地》的综合情况《文史天地》是由贵州省政协主管、省政协办公厅主办的历史类文化期刊,十六开本,每月出刊一期,每期版面内页96页,版面容量14万字。这份刊物近年来在

徐锋华[8](2009)在《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文中指出保卫中国同盟是宋庆龄1938年在香港创立的抗日救亡组织,它对海内外呼吁抗战、发起募捐,举办工业合作社和各种义演、义卖活动,为中共及其军队提供了大量医药和物资援助,并创办《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华商报》等刊物,向世界宣传中共的抗战业绩。1941年香港沦陷后,保盟迁至重庆继续募款支援抗日根据地,并致力于救济自然灾害。1945年,保盟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迁到上海,除继续援助解放区外,主要进行赈济难民和孤儿、救助贫困的文化界人士等工作,演变为一个社会救济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于1950年将中国福利基金会改组为中国福利会,受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双重领导,主要从事妇女、儿童的福利工作,弥补了初建的新政权无力顾及社会福利的不足;并以福利研究机构的名义创办《中国建设》英文刊物,向国际社会宣传新政权,打破了少数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随着共和国建立初期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开展及行政人事的变革,中共党组织在中福会总会及其下属单位逐步建立并完善。到1958年,中国福利会嬗变为中共领导下的一个具有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校外教育、国际宣传等8个机构的文教事业单位。保盟—中福会之所以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共和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国共两个不同的政治社会体制而延续至今,并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除了该组织本身的特殊性外,还在于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及由此所织就的社会权力关系网络的影响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执政的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对宋庆龄及其领导的保盟—中福会的存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包容,这无形中为它营造了一种微妙的政治氛围。正因如此,使得保盟能够在开展社会救济福利的同时支援中共,中福会在中共执政后又能避免被取缔的命运并纳入国家体制继续服务,而宋庆龄的社会思想和实践也在此过程中得以体现。

赛赛[9](2002)在《“牛兰事件”始末》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关押、审判了一对外籍夫妇牛兰。一时世界舆论为之大哗,有的报纸甚至把这事作为头版头条加以报道。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牛兰事件”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兰事件”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学术史回顾
        (一) 通论性质的研究趋势
        (二) “孙中山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 学界对“近代其他人物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之前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 地理“亚洲”的“发现”
        (二) “亚洲”成为政治空间
    二、1870年代至1910年: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
        (一) 甲午战前:中日命运异同与民间、政府两层面的“兴亚”矛盾
        (二) 戊戌至日俄战争期间:亚洲主义热潮与中国对日诉求
        (三) 日俄战争至“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陨落
    三、北洋政府时期:四种体系视域下的“亚洲”
        (一) 日本的“亚洲特殊性”与“特殊权益”
        (二) 一战爆发后英美式国际主义与苏俄式世界主义下的“亚洲”
        (三) 亚洲多元民族国家话语:亚洲民族国际
第二章 十年建设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国民政府“世界之亚洲”与日本“日本之亚洲”的博弈
        (一) “九一八”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迎合与利用
        (二) “九一八”之后英美世界参与的东亚和平之策
        (三) 国联技术合作前情下的中日“经济提携”
    二、中国与亚洲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联合与复兴
        (一) 亚洲弱小民族的“新亚细亚”
        (二) 中印文化联合基础上的亚洲民族国际——以亚洲文化协会为个案
        (三) 亚洲“病友”土耳其:中国民族复兴的“他者”比照
    三、共产党东方战线及太平洋集体安全
        (一) 共产党的东方战线与亚洲、太平洋
        (二) 国人对“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热议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安全与秩序:中国抗战政府的“亚洲”民族话语
        (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视野下的中日与亚洲
        (二) 战时中国的亚洲责任与亚洲太平洋区域组织
    二、汪伪势力对孙氏大亚洲主义的歪曲及“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一) 日伪勾结的“和平运动”与大亚洲主义
        (二) 政治、经济之外的另一“名目”:“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国共内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反苏反共?反美反帝?——美苏对峙影响下国共亚洲路向选择
        (一) 国共内战与远东和平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反共同盟
        (三) 战后对日清算与国民党“亚洲经济集团”
    二、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战后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
        (一) 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缘起与国民政府对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二) 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泛亚洲会议的评论
    三、区域导向抑或联合国:第二次泛亚洲会议及国人态度
        (一) 中国亚洲关系协会成立
        (二) 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第二次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2)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作为东亚之都的上海
    第一节 三国辐辏地
        一、中国外省移民的上海之行
        二、上海韩国侨民社会形成
        三、日本人的上海侨居与旅行
    第二节 上海书写者到来
        一、选择上海的中国作家
        二、韩国上海书写者的流亡岁月
        三、日本作家的上海之行
第二章 中国: 海派文学对上海的多元呈现
    第一节 旧派的质疑: 都市现代生活与家国伦理的冲突
        一、城市现代生活的“领跑”作用
        二、传统国家伦理道德冲突中质疑现代
    第二节 现代派的体验: 现代性批判与心理趋避
        一、穆时英上海书写的都市现代性反思
        二、从“周边”看现代上海:施蛰存上海书写中都市旁观者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左翼的反思: 殖民与现代关系的文本阐释
        一、茅盾上海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论证”
        二、蒋光慈、丁玲、殷夫上海书写中的殖民与现代
第三章 韩国: 亡国者与流散视野中的上海
    第一节 亡国奴的悲哀与自我东方化
    第二节 上海“风景”: 殖民现代性的表征
        一、休闲娱乐空间: 现代公园的殖民意味
        二、消费娱乐空间: 堕落的“伪现代空间”
        三、商业金融空间: 殖民者的“掠夺”地带
        四、文化空间:商务印书馆引发的东亚现代化进程思考
        五、市政管理和制度的殖民意味
    第三节 上海与京城的他者关系以及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上海与京城的他者关系
        二、东亚现代化再考
第四章 日本:旅行者与帝国凝视中的上海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 文化批判视角下的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芥川龙之介的上海之行
        二、“两个吊诡”: 上海现代化认知
        三、媚俗的西化
    第二节 村松梢风: 物质现代性装裹下的恶魔之都
        一、《魔都》与《上海》
        二、《魔都》中的上海现代性认知
    第三节 横光利一: 半殖民空间引发的东亚现代化思考
        一、横光的上海首行及《上海》成书
        二、参木的上海殖民现代性体认
结语: 三国上海“像”、主体态度与半殖民性
    一、三国作家笔下的上海“像”
    二、半殖民视野与东亚上海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韩日现代文学的上海书写作品一览表(1919-1937)
附录2: 中韩日及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5)及上海书写主要作家沪上经历
后记

(3)左尔格在中国:间谍、情报与人际网络——在日本爱知大学的演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描绘了左尔格在上海的活动轨迹。
第二,研究了左尔格与中共的关系。
    第一件事,有两个女儿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的张文秋女士,曾是左尔格的得力下属。
    第二件事是左尔格与周恩来的会见。
    第三件事,左尔格与宋庆龄的关系。
第三,基本梳理和了解了左尔格小组的活动。

(4)共产国际及苏联情报机构与中共关系研究——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产国际及苏联情报机构在上海的活动情况
    (一)情报局在上海活动情况
    (二)联络部在上海的活动情况
二、共产国际、苏联驻上海情报机构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一)传递中共与共产国际信息
        1.传递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的指示
        2.向共产国际及苏联汇报中国革命形势及中共发展状况
    (二)为中共提供军事情报及援助
        1.交换情报
        2.提供军事援助
    (三)向中共交付共产国际的经费

(6)史沫特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史沫特莱的早年履历
    第一节 艰苦的求学生活之路
    第二节 参加美国社会主义运动
    第三节 坚定的女权主义者
        一 主张女性独立自主
        二 提倡节制生育
    第四节 参与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一 与印度民族主义者结缘
        二 在柏林从事印度民族主义运动
    第五节 早年生活对史沫特莱的影响
第二章 中共城市工作的党外“交通员”
    第一节 初到中国的政治感悟
        一 对日本侵略渗透东北的敏锐察觉
        二 劳工、妇女群体地位的低下
        三 “共产党人是值得支持的”
    第二节 共产国际的外围“联络员”
        一 受共产国际之命来华
        二 协助佐尔格从事情报工作
        三 营救牛兰夫妇
    第三节 掩护、救助中共地下工作者
        一 “左”倾路线对中共城市工作的破坏
        二 帮助革命者离沪避难与运送医药品
        三 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第四节 推动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
        一 和左翼作家结下的深厚友谊
        二 控诉国民党屠杀“左联”五烈士
        三 创办刊物宣传中国苏维埃革命
        四 传达共产国际与中共的讯息
第三章 中共延安“新生活”的积极推动者
    第一节 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后的艰苦生活
    第二节 延安生活的一股新风
        一 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的第一个高潮
        二 参与创建延安的图书馆
        三 发起健康运动
        四 传播西方的娱乐方式
    第三节 延安“新生活”与革命妇女
第四章 中共的战地记者与“卫生员”
    第一节 报道八路军抗战
        一 从太原到晋北的采访
        二 报道八路军对民众的动员
        三 报道八路军的游击战
    第二节 报道八路军的敌军工作
        一 报道日军俘虏对侵华战争的认识
        二 报道八路军对敌政治工作
    第三节 呼吁对八路军实施医疗援助
        一 八路军伤兵救护的“信使”
        二 促使印度医疗队来华工作
    第四节 在新四军敌后根据地
        一 对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的贡献
        二 报道敌后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三 报道敌后根据地的国共摩擦
        四 呼吁世界人民援助新四军
第五章 返美之后中共的宣传员
    第一节 因宣传中共遭到迫害
        一 返回美国的原因
        二 宣传中共的三个阶段
        三 共产主义立场所累
    第二节 撰写《伟大的道路》
        一 撰写《伟大的道路》的动因
        二 《伟大的道路》的资料来源
        三 《伟大的道路》的主要内容
        四 《伟大的道路》的出版与影响
第六章 中共对史沫特莱的介绍与评价
    第一节 从新闻记者到“政治人物”
    第二节 国际友人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关于史沫特莱的纪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文史天地》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广受读者喜爱(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史天地》的综合情况
二、《文史天地》所体现的魅力
    1. 刊物的栏目设置、文章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 抓住重大历史事件,追求历史的真实而不演绎。
    3.《文史天地》装帧、编校质量较高。
    4. 刊物与读者互动。
    5. 借助互联网走立体办刊的路子。

(8)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保盟—中福会的创建与沿革
    第一节 保盟创建的背景
        一、宋庆龄早期经历与救济工作
        二、宋庆龄与国共的早期过从
        三、国内外形势与香港环境
    第二节 保卫中国同盟时期
        一、保卫中国同盟的筹备与成立
        二、保盟的上海分会
        三、重庆时期的新局面
    第三节 中国福利基金会
        一、保盟改名
        二、人事变动与迎接解放
        三、面临新的选择
    第四节 中国福利会
        一、中国福利会的改组和职能定位
        二、中福会的发展和嬗变
        三、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延续与变化
第二章 战争中的人权:救济与福利
    第一节 对中共的经济、医药支援
        一、抗战时期的奥援
        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的帮助
    第二节 社会救济与儿童福利
        一、战乱时期心系儿童
        二、募捐救济天灾人祸
    第三节 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一、工合运动始末
        二、保盟与工合
第三章 民间外交:保盟—中福会的对外宣传工作
    第一节 创办刊物对外宣传
        一、《“保盟”通讯》与《华商报》
        二、《中国建设》的对外报道
    第二节 宋庆龄对抗战和救济福利的呼吁
        一、抗战时期的外交宣传
        二、1945年后的对外交流
第四章 中国福利会的转型与职能变迁
    第一节 从战时救济到社会福利的开展
        一、儿童的物质生存与养护
        二、妇幼保健与医疗工作的展开
        三、为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第二节 中国福利会与中共的关系
        一、中福会行政领导关系的确立
        二、工资改革与各项政治运动
        三、中共党组织在中福会的建立
第五章 宋庆龄的社会权力关系网络
    第一节 与宋氏家族及国民党的关系
        一、血浓于水的亲情
        二、与国民党高层的关系
    第二节 与中共及民主人士的关系
        一、与中共的关系
        二、组织内部关系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 国际关系网络的构建
        一、组织核心中的外国成员
        二、国际友人对宋庆龄及组织的支持
结语: 身份、组织与变动时代的政治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牛兰事件”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D]. 王俏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2]上海书写与“半殖民”现代性 ——以中韩日作品为中心(1919-1937)[D]. 李在喜(Lee Jae Hee).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3]左尔格在中国:间谍、情报与人际网络——在日本爱知大学的演讲[J]. 苏智良. 历史教学问题, 2016(06)
  • [4]共产国际及苏联情报机构与中共关系研究——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为例[J]. 彭伟妍,张泽宇. 红广角, 2015(10)
  • [5]夏衍与中共隐蔽战线关系述考[J]. 陈奇佳. 新文学史料, 2015(03)
  • [6]史沫特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 任中义. 郑州大学, 2015(11)
  • [7]《文史天地》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广受读者喜爱[J]. 贵州省审读室. 文史天地, 2010(11)
  • [8]身份、组织与政治 ——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D]. 徐锋华. 复旦大学, 2009(12)
  • [9]“牛兰事件”始末[J]. 赛赛. 湖南文史, 2002(02)

标签:;  ;  ;  ;  ;  

“牛栏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