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股市走向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郭世花[1](2021)在《中日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文中提出
丁霞[2](2021)在《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多尺度MSV模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的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联动性不断加强,市场风险传播愈发迅速。当前对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多从单一时间尺度出发,研究市场间的相关关系,忽视了多时间尺度下金融市场间的波动相关性,使得目前溢出效应模型大多无法全面有效地刻画股市间的溢出效应。本文以小波理论为基础,以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的每周收盘价为原始数据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比较各个小波基下原始数据与重构数据的平均误差绝对值来确定小波基;其次,利用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对两股市的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尺度分解,构建多尺度MSV模型族,全面测量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间的溢出效应;最后,借助DIC准则对模型族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所适用的小波基函数分别为db6和db2。第二,通过计算两个股市在不同尺度上的小波方差可知,尺度与小波方差之间反向相关,尺度为1时的小波方差最大,尺度为5时小波方差最小。由此可以推出,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越长,股价波动性越小,即短期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要高于长期投资者。第三,小波相关系数的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在尺度1、尺度3、尺度4和尺度5上的动态相关系数要高于尺度2,说明中国内地股市和中国香港股市在短期、中期、中长期和长期投资上的关联性比中短期投资的关联性更强。第四,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多尺度DGC-t-MSV模型拟合效果要好于DCC-MSV模型和GC-MSV模型。第五,中国内地股市和中国香港股市动态相关性较强,且中国内地股市和中国香港股市各个时间尺度间的动态相关性的持续性较高,长记忆的特征较为显着。第六,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各个时间尺度间存在波动传导关系,中国内地股市受中国香港股市波动影响较大,更多的是作为波动溢出的接受方。
赵晗羽[3](2021)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前后沪深港股市联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内地的金融市场通过实施股票交易改革,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和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机制(QDII)等多项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对外界的开放程度,并通过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改革,香港与内地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都更为频繁和紧密。在这种环境下,为了继续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我国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实施了两项重要措施:沪港通和深港通,进一步通畅内地和香港开放资金的流通的桥梁。所以,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研究“沪港通”、“深港通”启动前后内地沪、深、港三市之间的联动效应尤其关键。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中国上海、深圳和香港这三个主要股份在证券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作用与效应,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分别为上证综合、深证成分指数与恒生指数三个主要股票指标每天收盘价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研究时段确定的日期为2012年11月16日至2020年11月30日,基于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本文将针对当前中国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地的证券市场之间相互联动性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处理和研究,通过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A+H股、机构投资和宏观政策等各种确定性手段和理论方法,来深入分析沪、深、港三地股市相互影响的具体情况,然后,它使用了多种综合的定量方法,包含协整检验,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模型等,来分析了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传递影响力大小程度与方向。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深港通实施后,香港股市对沪、深两地区股市的内部价格波动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上海和深圳两地股市受到香港股市价格波动的外部冲击影响并不大。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将会使内地沪、深股市和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增加,以及香港股市价格波动的传递会直接影响沪、深两地股市价格变动。之后伴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两个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将有机会进一步地深化沪、深、港三地的合作与协同,充分发挥我国证券市场综合经济实力优势,拓展和扩大延伸国内外投资者的证券市场投资途径,也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化中更加有序地流动和流动,并且极大地增强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与国际市场更深入融合的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对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以及对影响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的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不同政策的实施对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的影响,也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避免风险或通过跨市场分配实现超额收益具有关键意义。
毛小丽[4](2020)在《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金融发展与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行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2014年11月17日、2016年12月5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沪港通与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实施,两地投资者可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实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双向开放,扩大了境内外投资者投资渠道,深化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交流合作,优化了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从而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然而,沪港通和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制度的实施也增加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加剧了市场波动风险,影响内地资本市场乃至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本文借助深港通开通的契机,探讨深港通这一对外开放制度的实施如何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股价波动性。股价波动性特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是否增加?降低还是加剧了内地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经济后果,对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及风险传染机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描述波动率的分式布朗运动随机波动率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基于贝叶斯原理的MCMC推断法。为了研究深港通实施后运行时间的长短是否对深市产生不同的影响,选用2016年1月5日到2017年11月2日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30分钟收盘价数据,并将其分为不同区间进行实证分析。通过Open BUG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说明抽样的收敛性和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并对模型进行诊断,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都存在明显的跳跃倾向,深港通开通后跳跃倾向增加,并且随着深港通机制的逐渐实施,跳跃倾向未有所减小。深港通开通初期,股市的波动水平、波动持续性、波动的扰动水平增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逐渐显现,股市的波动水平、波动持续性和波动的扰动水平有所降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在深港通前后都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深港通开通初期,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的杠杆效应减弱,但相对长期,杠杆效应增强。其次,通过GC-MSV模型,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MCMC推断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分析深港通实施前后深市与港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以深港通正式启动日2016年12月5日为分割日,选用2016年5月3日到2017年7月11日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和恒生指数30分钟收盘价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和恒生指数的波动存在高度的持续性,且深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都显着增强。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与恒生指数之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深港通开通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对恒生指数波动的影响明显增强,恒生指数对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波动的影响也明显增强。说明深港通开通后,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联动性显着增强,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有所提升,但由于政策尚处于初期,在加强两地市场联动的同时,也加强了两地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后,变换数据和模型进行检验,说明结果的稳健性。最后,阐述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014-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股票数据,设计双重差分模型,以深入检验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政策的实施加剧了深股通标的股票的波动性,且在深股通活跃成交股中更为显着。用盈余管理验证发现,深港通实施后,深股通标的股票可操控性应计项增加,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增大,信息披露质量下降,深股通标的股票波动性增加。运用会计稳健性进行检验发现,深港通开通之后,现金流中的噪音增加,同时会计稳健性下降,也说明了深港通制度的实施,加剧了深股通标的股价的波动。利用噪音交易指标检验发现,深港通开通后,深股通标的股票相比于非深股通标的股票,噪音程度提高,从而加剧股市波动。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深港通的实施未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为了排除QFII持股、A+H股同时上市、产权性质、非随机选择性、沪港通、波动性变量选取、A股纳入MSCI指数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对其进一步验证,表明结果的稳健性。同时,我们对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深港通加剧了深市创业板公司股票价格波动,但相对整个市场而言,并不明显。总之,深港通这一重要制度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有利于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但由于内地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与成熟,未完全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且深港通政策尚处于初期,在加强两地市场联动的同时,也加强了两地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将国际市场的风险带到内地资本市场,加剧了市场波动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陈家安[5](2020)在《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一国短期资本流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开放程度逐步加深,研究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性会不断加大。与传统理论中将投资者设定为“理性人”的假设不同,行为金融学认为,股票市场资本流动不仅受到基本面的影响,还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当今中国股票市场有很强的情绪特征,整体非理性行为显着,投资者悲观和高涨情绪的替换导致短期资本流动剧烈波动。有鉴于此,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理论为基础,从情绪异质性的视角探究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理论与现状部分,本文探究了投资者情绪的内涵,特征和产生根源;股市短期资本流动一般性原理;总结了互通互联的交易机制。实证部分,以股市1093个交易日的高频数据为样本,利用ARDL模型构建了关于投资者情绪的四种短期资本流动模型,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有:(1)国内投资者情绪对短期资本流入,短期资本流出的影响呈现“同增同减”的“U”型规律,且后者的强度要大于前者,对资本流动总量影响呈“U”型关系,但对资本净流入缺乏解释力。(2)国外投资者情绪对短期资本流入的影响呈“U”型,对短期资本流出的影响呈“倒U”型,从而“双重反向叠加”,使其对净流入的影响呈显着“U”型特点。资本流出的影响强度大于资本流入,但对于资本流动总量的解释力相对欠缺。(3)投资者情绪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当日国内投资者情绪对于资本流动总量的影响强度会显着高于前一个交易日,但“U”型关系不会变。而前一个交易日的国外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强度会比前第二个交易日的国外投资者情绪影响效应强,前一个交易日国外投资者情绪与短期资本流动总量的关系为“U”型,前第二个交易日的关系则衰减为线性关系。且该线性关系存在长短期效应之分,长期效应是国外投资者情绪越悲观,会抑制资本流动,但短期效应则反而会加剧资本流动,相比较而言短期效应会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建立投资者情绪衡量与预警体系;坚持开放股票市场;发布对冲式信息,稳定投资者情绪;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弘扬价值投资理念;加强投资者教育。
杨智超[6](2020)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资本市场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经济繁荣时期,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资本市场会使得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甚至导致危机。因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全球一体化浪潮来临,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显得尤为重要。资本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与重要的资金来源,如何进一步的开放与完善,使其成为一个成熟发达的市场,对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样不仅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进一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还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思考。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显得异常重要。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并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进一步对外开放资本市场不仅有助于稳固中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为居民的消费升级保驾护航,助推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还有助于中长期资金的进入,从而缓解国内期限错配的情况,降低期限错配的风险。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助于国内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获得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认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还有助于降低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进而降低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更加匹配。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长期助力。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助于引入大量专业的、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有助于引导资本市场由短期投机转向以价值为导向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的形成;从而助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在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能够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黄杉[7](2020)在《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文中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到金融稳定、经济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是我国近几年业界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明确目标,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金融基础。在金融市场的众多子市场中,股票市场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宏观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二百多年的历程,斐然的成绩毋庸置疑。不过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过度投机与非理性投机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价格异常波动,影响股票市场稳定性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控和防范是防止风险从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文以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进行研究,并以此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建议。有效的股票市场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而市场无效则会产生“金融窖藏”导致资金空转,杠杆高企引发泡沫积累,资本价格异常波动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金融危机就是市场无效情况下的极端形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则是市场时点无效时的“常态”,市场有效性提高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但目前学界对于市场有效的研究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理论、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二重分歧使得从有效市场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缺少理论根基。本文应用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解决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二重分歧,并从这个创新视角出发,使用研究有效周期常用的思想检验方法均值回归,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金融监管机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理论辨析准则和实证检验基础。本文主要依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梳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紧紧围绕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论证风险和有效市场之间的理论逻辑,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对相关研究的不足进行阐述,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做好基础性工作。现有文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较多的研究,相关理论学说也百家争鸣,但却不存在一套完备的学说能够涵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演变机理、特征研究以及监测度量几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市场无效是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能够解释风险的产生和演化,明确监管和度量指标。因此,本文最终落脚于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解释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后文测度风险的积聚程度及释放速度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的理论论证部分以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市场有效性是理论基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研究对象,均值回归是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一个市场有效周期中,市场时点无效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出现均值回避的特征,市场回归有效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资产价格产生均值回归的现象,以此对风险的形成和演变机理、特征研究以及监测度量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再次,本文的实证部分安排按照均值回归与市场有效周期的证明、到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性特征、再到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对称特征的思路进行研究。(1)采用均值回归的经典方法证明市场有效周期,选取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股票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利用STAR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几个主要市场上均发现了市场有效周期的存在,其中,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有效周期较短,说明市场整体有效性较高,出现均值回避的概率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的时间短。而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有效周期较长,市场整体有效性较低,更容易出现资产价格的均值回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不断积聚的可能,甚至最终发展为金融危机。(2)在进行股票市场整体性有效周期的证明和检验之后,通过对相关研究梳理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化特征来源于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周期波动的过度反应。因此,本文从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三个角度,研究风险在一个有效周期之内的演化进程。市场从发生无效到回归有效带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变使得从宏观角度监测和防范风险成为可能,通过选取股票市场相关变量合成资本市场压力指标,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以及R/S重标极差法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高低区制交替、周期波动的特征,演变周期有明显的负向记忆特点。同时,市场风险高位时期小于风险低位时期,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短暂积聚后就能够释放。(3)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的速度是决定金融危机从可能成为现实的关键步骤,系统性金融风险“缓积急释”的非对称特征促使金融危机的形成。为了更加直观地观测单个风险演化周期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与释放的速度,本文在运用理论分析证明与数理推导风险演化的非对称性特征基础上,合成市场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月度波动方差,并利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检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中国股票市场有着转换门限为负、转换速度较高且负向冲击系数较大的特点,说明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动变化对负向冲击更为敏感,风险的积聚和释放存在非对称演化过程,但负向冲击系数和正向冲击系数的差值并不大,风险积聚和释放的非对称程度较低,形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最后,从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出发,对防范和化解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向。从市场整体视角出发,提高市场有效性、缩短市场有效周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从单个周期视角出发,减少风险的积聚程度、减缓风险的释放速度能够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到金融“软着陆”,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杜文博[8](2020)在《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股市联动性研究 ——基于股指收益率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全球资本市场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一国股市与其他国家股市间的相互影响被放大。伴随着30年的股市发展史,中国股市不断成长和进步,与世界股市的联动性明显增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股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导致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这样的金融风险给我国股市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提出了挑战。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和直接投资额逐年攀升,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在区域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尤其是与东盟五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间股市的联动性在不断增强。我国与东盟五国在地理位置和经济背景等多方面有着相类似的情况,研究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股市联动性有利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我国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目标定位为在识别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股市联动性情况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股市联动带来的收益,降低股市联动带来的风险。本文致力于研究以下问题:首先,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间是否存在联动性;其次,如果存在联动性,其大小、方向和持续程度如何;再次,股市联动性是否受重大关键金融事件的影响;然后,用经济学规律对联动性的这些特征作解释;最后,基于联动性的讨论,为规避金融风险提供建议,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基于上述问题导向,本文采用中国与东盟五国股指的样本数据,包括马尼拉综合指数、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泰国综合指数、富时新加坡STI指数、雅加达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取2009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1日的指数收盘价,并计算指数的对数收益率。通过建立VAR模型和GARCH模型分别研究了均值溢出产生的联动性和波动溢出产生的联动性。基于均值溢出的股市联动性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发现,中国与东盟五国间的股市联动性差异较大,其中,中国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股市联动性较强,与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股市联动性较弱;第二,利用脉冲响应发现,给中国一个脉冲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微弱为由负转正,表明中国股市的影响力虽有提升,但依旧有限。基于波动溢出的股市联动性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利用GARCH(1,1)发现,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存在着动态关联性。第二,利用DCC-GARCH在对时变相关系数做了可视化,发现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动态联动性趋势在增强,且关键性事件会对股市联动性造成较大冲击,这些关键性事件包括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2015年中国“股灾”、2019年中国受中美贸易摩擦股市受挫。最后,提出建议,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应该加强区域内股市协作,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建立“防火墙”机制,防范极端金融事件的传染效应;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合理安排资产配置,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徐倩倩[9](2020)在《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市场经历了多轮的政策调整。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明令禁止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市场,直到1999年才被允许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2005年才能直接入市。如今,新一轮的险资“举牌潮”如约而至,银保监会多次发声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期账户,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目前,保险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影响甚广。现阶段保险公司持股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有关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具体影响的文章并不多见,故本文在现阶段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以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保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具体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从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特性入手,根据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及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探究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对具体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现实部分,在介绍我国保险公司的持股现状和持股偏好之后,通过比较2019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新增持股的上市公司持股前后6个月的股价波动率,探究保险公司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接着,再对产生影响的现实原因和潜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实证部分,主要选取WIND数据库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对保险股和普通股进行匹配,在上涨、震荡以及下跌行情下分别对保险公司持股的报告期和后一期进行ATT检验分析。结论和对策建议部分,主要是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结论分别从上市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监管层的视角提出建设性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首先,保险公司倾向于持有流动性好、估值偏低、盈利稳健、股息率较高的大盘蓝筹股。其次,保险公司在持股时能够有效挖掘低估值个股,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再者,保险公司由于自身资金的性质往往会长期持有股票,且其投资不以高收益为目标,时刻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最后,保险公司持股行为在上涨和震荡行情时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起到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在下跌行情时虽然报告期会引起股价的波动,但后一期又不会显着影响股价的波动。由于保险公司持股行为具有价值发现和稳定股价方面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应当积极吸纳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投资;保险公司应当遵循持股相关的法律和规则,积极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水平,选择长期稳健的投资;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规范保险公司持股行为,为保险公司的持股营造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
何菁泓[10](2020)在《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社交软件的信息传递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益凸显,对消息面敏感的资本市场受其影响巨大。特朗普作为世界大国的重要领导人,所作所为皆受国际媒体关注,一言一行皆为全球局势焦点,而其偏爱使用推特软件发布个人观点和政策措施的行为愈亦成为各国学者和投资者们的研究热点。特朗普的推文内容多涉及国内时事政策和国际外交手段,以个人论述想法、表达意见的方式向世界释放重要消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股票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对此产生特殊市场反应。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提高交易水平,研究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从特朗普上台已来的上万条推文中选取6条贸易政策推文作为事件节点,划分合理的估计窗和事件窗;再以上证180指数包含的180只股票和10个行业分类为研究样本,以上证综指为市场指标,分别计算个股和大盘的市场收益率;进而借助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得到事件窗内研究样本的正常收益率;接着使用R语言统计软件分别计算出个股和行业在事件窗内的超额收益率(AR)、平均超额收益率(AAR)和累计超额收益率(CAR);最后对不同长度事件窗口下累计超额收益率(CAR)的值进行显着性检验,得出重要研究结论。全文重点在于建立实证模型并进行显着性检验,通过实证分析事件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得出大量研究成果。实证结果表明:特朗普贸易政策推文确实会对我国股市产生重要影响;利好的政策性推文比利空的政策性推文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着;市场预期会弱化市场对事件的反应程度;贸易政策推文时效性越强,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着;市场是理性且有效的;相似特性推文对市场影响存在规律性;事件与股市关系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等。金融数据的直观化为事件效应对市场影响的定量评估提供了客观的测度依据,基于数据表现的研究结论不仅能为分析国际重要领导人言论对资本市场股价变动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更能推动投资者、上市公司和国家政府对事件产生和市场表现关系的合理把握,得出一系列投资性意见和政策性建议;最终促进中国股市制度创新,推动股市成熟目标实现。
二、中国股市走向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股市走向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多尺度MSV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于GARCH模型和SV模型的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
1.2.2 基于小波理论的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结构及思路 |
1.3.1 本文结构 |
1.3.2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
2.1 溢出效应基本概念 |
2.2 股市间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 |
2.2.1 基于市场传染原理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
2.2.2 基于价格发现原理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
2.2.3 基于行为金融原理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
2.2.4 基于市场联动原理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
2.3 股市间溢出效应的传递方式 |
2.3.1 资本流通 |
2.3.2 贸易往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波理论与多尺度MSV模型族构建 |
3.1 小波多尺度分析理论 |
3.1.1 小波变换 |
3.1.2 多尺度分析理论 |
3.2 多尺度MSV模型的构建 |
3.2.1 小波时间尺度分解 |
3.2.2 多尺度GC-MSV模型 |
3.2.3 多尺度DCC-MSV模型 |
3.2.4 多尺度DGC-t-MSV模型 |
3.3 多尺度MSV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方法 |
3.3.1 多尺度MSV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3.3.2 多尺度MSV模型波动溢出效应收敛性判断方法 |
3.3.3 多尺度MSV模型波动溢出效应显着性检验方法 |
3.3.4 多尺度MSV模型族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股市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4.2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与尺度分解 |
4.2.1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
4.2.2 小波分解 |
4.2.3 小波方差与小波系数 |
4.3 模型收敛性分析 |
4.4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4.4.1 均值溢出效应分析 |
4.4.2 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
4.5 多尺度MSV模型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对投资者的建议 |
5.2.2 对管理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前后沪深港股市联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市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 |
二、沪、深港通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联动性的定义 |
第二节 股市联动的理论假说 |
一、经济基础理论 |
二、有效市场理论 |
三、行为金融学理论 |
四、市场传染理论 |
第三章 沪、深港通机制与股市联动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互联互通机制 |
一、沪港通 |
二、深港通 |
第二节 内地和香港股市比较 |
一、发展历史 |
二、现状 |
三、交易机制 |
四、信息披露 |
第三节 沪深港股市联动性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 |
二、A+H股 |
三、机构投资者因素 |
四、政策驱动因素 |
第四章 股市联动效应的计量研究模型及计量方法 |
第一节 平稳与单位根检验法 |
一、DF检验 |
二、ADF检验 |
第二节 VAR模型 |
第三节 协整检验 |
第四节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五节 脉冲响应函数 |
第六节 方差分解 |
第五章 沪深港股市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选取和处理 |
一、数据选取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联动性相关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ADF单位根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构建VAR模型 |
五、Granger因果检验 |
六、脉冲响应 |
七、方差分解 |
第三节 实证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政策制定者 |
二、监管者 |
三、投资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与展望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 |
2.1.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类模型 |
2.1.2 随机波动模型 |
2.1.3 已实现波动率研究现状 |
2.2 沪港通和深港通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沪港通和深港通定性的研究 |
2.2.2 对沪港通和深港通定量的研究 |
2.3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基本理论 |
3.1 股市波动理论 |
3.1.1 股票市场的波动特性 |
3.1.2 对外开放对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3.2 联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股市联动性的内在机制 |
3.2.2 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联动性分析 |
第四章 深港通开通前后深市波动特征 |
4.1 SV模型的构建 |
4.1.1 分式布朗运动的定义及性质 |
4.1.2 SV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的估计方法 |
4.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分析 |
4.4.1 Hurst指数分析 |
4.4.2 结果分析 |
4.5 模型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港通背景下深市与港市波动溢出效应 |
5.1 股市间溢出效应模型 |
5.2 数据来源和检验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港通对深市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
6.1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实证模型及变量定义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 |
6.4 进一步分析 |
6.4.1 深港通活跃成交股 |
6.4.2 盈余管理 |
6.4.3 噪音交易 |
6.4.4 公司治理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影响 |
6.5.2 产权性质的影响 |
6.5.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估计随机波动率模型中参数的OpenBUGS程序 |
附录 B:估计GC-MSV模型中参数的OpenBUGS程序 |
附录 C:分式O-U过程随机波动率模型核密度仿真图 |
附录 D:GC-MSV模型核密度仿真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1.2.2 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和影响 |
1.2.3 投资者情绪与短期资本流动的度量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投资者情绪与短期资本流动的理论分析 |
2.1 投资者情绪理论分析 |
2.1.1 投资者情绪定义 |
2.1.2 投资者情绪影响因素 |
2.2 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原理分析 |
第3章 中国股票市场情绪化交易与短期资本流动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股票市场情绪化交易现状 |
3.2 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现状 |
3.2.1 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来源 |
3.2.2 “沪股通”与“深股通”的短期资本流动 |
第4章 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实证分析 |
4.1 数据与变量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核心解释变量 |
4.1.3 控制变量 |
4.2 实证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检验 |
4.2.3 ARDL长期模型拟合 |
4.2.4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
4.2.5 新模型对比分析 |
4.3 实证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论文数据汇总表 |
(6)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发达资本市场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现状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结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主要发达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经验 |
2.1 主要发达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
2.1.1 美国资本市场 |
2.1.1.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2.1.1.2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吸引大量外资流入 |
2.1.1.3 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
2.1.1.4 多种中长期投资资金 |
2.1.2 日本资本市场 |
2.1.2.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2.1.2.2 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
2.1.2.3 灵活的监管思路 |
2.1.2.4 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
2.1.2.5 日美贸易摩擦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启示 |
2.1.3 中国香港资本市场 |
2.1.3.1 国际资本高度流动 |
2.1.3.2 制度的健全和市场透明度等具有高度的国际认可 |
2.1.3.3 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
2.1.3.4 市场与监管共同作用的股票发行制度 |
2.2 资本市场开放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 |
2.2.1 模型设定以及数据说明 |
2.2.2 计量方法的选取 |
2.2.3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2.2.4 稳健性检验 |
2.2.4.1 将样本的时间范围扩大 |
2.2.4.2 增加控制变量的个数 |
2.3 发达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 |
2.3.1 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
2.3.2 国际直接投资 |
2.3.3 机构投资者为市场主要参与者 |
第3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
3.1.1 一级市场发展现状 |
3.1.1.1 IPO市场 |
3.1.1.2 再融资市场 |
3.1.1.3 PE/VC市场 |
3.1.1.4 并购重组市场 |
3.1.2 二级市场发展现状 |
3.1.2.1 投资者结构 |
3.1.2.2 交易量与交易价格 |
3.2 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总体问题 |
3.2.1.1 市场深度不足 |
3.2.1.2 资产定价效率和市场化程度较低 |
3.2.1.3 资金结构单一 |
3.2.1.4 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比例较低 |
3.2.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
3.2.2.1 一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
3.2.2.2 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主要实施路径 |
4.1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全面开放 |
4.1.1 资本的自由兑换 |
4.1.2 QFII额度开放下国际资本的进入 |
4.1.3 QDII额度开放对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 |
4.2 国际基金管理人业务进入的开放 |
4.2.1 国际基金管理人业务的开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
4.2.2 开放国际基金管理人业务进入的实施方式 |
4.3 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
4.3.1 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利影响 |
4.3.2 当前中国发展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3 发展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施路径 |
4.4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可能路径 |
4.4.1 加快《证券法》的修订和《期货法》的制定 |
4.4.2 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制度的建设 |
4.4.3 继续完善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监管制度 |
4.4.4 优化市场机制建设 |
第5章 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对策 |
5.1 资本市场的监管 |
5.1.1 对国际资本参与一级市场投资加强监管和规范 |
5.1.2 加强国际和国内投资者的管理和保护 |
5.1.3 对国际资本的监管制度需要不断更新 |
5.1.4 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监管 |
5.1.5 完善国际金融风险传导的防范机制 |
5.2 国际市场参与者的监管 |
5.2.1 建立境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5.2.2 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 |
5.2.3 构建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预警体系 |
5.2.4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日常监督 |
5.3 国际资本流动的进一步开放 |
5.4 全球投资管理人的业务准入 |
5.5 完善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构想 |
5.5.1 发展并完善新三板的融资制度 |
5.5.2 明确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法律地位 |
5.5.3 丰富股权投资体系 |
5.5.4 建设国际板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鼓励建设高度市场化的国际化资本市场体系 |
6.1.2 鼓励建设高度开放性的国际化资本市场 |
6.1.2.1 建设开放、透明、具有成长性预期的资本市场 |
6.1.2.2 引导国际资本和长期资金关注企业生命周期前端的金融服务需求 |
6.1.2.3 提高国际投资管理人参与比例 |
6.1.2.4 建立国际化多层次资本市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2.1 通过加强资本市场开放及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完善 |
6.2.1.1 通过结构创新进一步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
6.2.1.2 通过加快资本市场开放和参与者多样性提升资产定价效率 |
6.2.1.3 完善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建设 |
6.2.1.4 进一步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 |
6.2.2 引导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军 |
6.2.2.1 制定投资者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
6.2.2.2 完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 |
6.2.2.3 提高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比例 |
6.2.2.4 为国际投资者制定展业细则 |
6.2.3 强化监管目标与创新监管 |
6.2.3.1 政府监管应该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中心展开 |
6.2.3.2 应该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上的信息披露制度 |
6.2.3.3 继续完善“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架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3.1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市场有效周期的界定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及研究综述 |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献研究综述 |
2.1.1 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 |
2.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机制 |
2.1.3 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 |
2.2 有效市场文献研究综述 |
2.2.1 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过程 |
2.2.2 市场异象与行为金融学质疑 |
2.3 均值回归理论与方法文献研究综述 |
2.3.1 均值回归的理论分析 |
2.3.2 均值回归的检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
3.1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 |
3.1.1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现实基础 |
3.1.2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 |
3.1.3 市场有效周期的特点 |
3.1.4 市场有效周期与金融学分歧的解决 |
3.2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解释 |
3.2.1 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化 |
3.2.2 时点无效是金融市场的常态现象 |
3.2.3 市场有效周期是金融市场的必然现象 |
3.3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 |
3.3.1 均值回避、市场无效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 |
3.3.2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释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值回归与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实证证据 |
4.1 市场有效周期与股票收益率均值回归特征分析 |
4.1.1 市场有效周期与均值回归的必然性 |
4.1.2 市场有效周期与均值回归的周期长短的不确定性 |
4.2 均值回归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 |
4.2.1 均值回归的必然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 |
4.2.2 均值回归的周期长短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测算 |
4.3 世界主要市场有效周期测算 |
4.3.1 STAR模型 |
4.3.2 实证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化特征检验 |
5.1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变的理论分析 |
5.1.1 经济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 |
5.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变过程 |
5.1.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
5.2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变机理 |
5.2.1 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放大效应 |
5.2.2 资产泡沫周期循环 |
5.2.3 投资者行为周期变化 |
5.2.4 政府行为周期变化 |
5.3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性演化实证研究 |
5.3.1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合成 |
5.3.2 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
5.3.3 基于R/S分析法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特征检验 |
6.1 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波动理论分析 |
6.1.1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现象 |
6.1.2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效应影响因素 |
6.1.3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性检验方法 |
6.2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机理 |
6.2.1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成因 |
6.2.2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与金融危机形成 |
6.2.3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数理推导 |
6.3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检验 |
6.3.1 指标选取 |
6.3.2 模型描述 |
6.3.3 检验过程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短期目标 |
7.2.2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期目标 |
7.2.3 建立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调控机制 |
7.3 规避突发事件冲击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股市联动性研究 ——基于股指收益率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联动与股市联动的定义 |
二、股市联动的解释依据 |
三、股市联动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关于中国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股市联动性研究 |
二、关于股市联动性的实证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发展情况对比 |
一、交易市场对比 |
二、证券监管对比 |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质量指标对比 |
一、规模对比 |
二、市值对比 |
三、市值/GDP比值对比 |
四、周转率对比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五国股市联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型构架与理论 |
一、模型构架 |
二、模型理论 |
第二节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平稳性检验 |
三、基于均值溢出的联动性分析 |
四、基于波动溢出的联动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对政策制定者提出的建议 |
二、对投资者提出的建议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保险公司持股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
一、保险公司持股 |
二、股票价格波动 |
第二节 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分析 |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
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 |
第三节 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路径 |
一、保险公司持股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直接路径 |
二、保险公司持股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间接路径 |
第二章 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现实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现状 |
一、我国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保险公司持股行为特征分析 |
一、我国保险公司持股比例和持股数量 |
二、我国保险公司持股偏好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
第四节 我国保险公司持股影响股价波动的现实原因及潜在问题 |
一、我国保险公司持股影响股价波动的现实原因 |
二、我国保险公司持股影响股价波动的潜在问题 |
第三章 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市场行情设定 |
二、实证模型设定 |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匹配前分析 |
二、logit回归筛选 |
三、匹配效果检验 |
四、全样本ATT检验 |
五、分行情ATT检验 |
六、其他匹配方法再研究 |
七、匹配样本回归分析 |
八、敏感性检验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事件研究法的理论研究 |
1.2.2 事件研究法的具体应用 |
1.2.3 “特朗普效应”的研究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事件研究法 |
2.1.1 事件研究法理论概念 |
2.1.2 事件研究法基本步骤 |
2.2 随机漫步理论 |
2.3 有效市场理论 |
2.4 羊群效应理论 |
第三章 统计分析和事件选取 |
3.1 特朗普推文总览 |
3.1.1 特朗普推文现状 |
3.1.2 特朗普推文本质分析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总体表现 |
3.2.2 近期表现 |
3.3 特朗普推文事件选取 |
第四章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设计 |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4.1.1 样本股的选取和行业划分 |
4.1.2 市场指数的选取 |
4.1.3 估计窗和事件窗的选取 |
4.2 数据处理 |
4.2.1 个股和行业数据处理 |
4.2.2 指数数据处理 |
4.2.3 数据匹配 |
4.3 构建市场收益模型 |
4.4 计算超额收益率AR_(it)、平均超额收益率ARR_t和累计超额收益率CAR_t |
4.5 显着性检验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事件一实证结果分析 |
5.1.1 事件一对标的股的影响 |
5.1.2 事件一CAR值显着性检验 |
5.1.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2 事件二实证结果分析 |
5.2.1 事件二对标的股的影响 |
5.2.2 事件二CAR值显着性检验 |
5.2.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3 事件三实证结果分析 |
5.3.1 事件三对标的股的影响 |
5.3.2 事件三CAR值显着性检验 |
5.3.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4 事件四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事件四对标的股的影响 |
5.4.2 事件四CAR值显着性检验 |
5.4.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5 事件五实证结果分析 |
5.5.1 事件五对标的股的影响 |
5.5.2 事件五CAR值显着性检验 |
5.5.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6 事件六实证结果分析 |
5.6.1 事件六对标的股的影响 |
5.6.2 事件六CAR值显着性检验 |
5.6.3 不同行业和上证综指市场收益率对比分析 |
5.7 综合分析 |
5.7.1 六次事件AAR、CAR综合分析 |
5.7.2 六次事件显着性检验综合分析 |
5.7.3 事件前后市场流动性分析 |
5.7.4 拓展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投资建议 |
6.2.1 基于研究结论的投资建议 |
6.2.2 投资者建议 |
6.2.3 上市公司建议 |
6.2.4 国家政府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股市走向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D]. 郭世花. 东华大学, 2021
- [2]中国内地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多尺度MSV模型[D]. 丁霞.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前后沪深港股市联动性的研究[D]. 赵晗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D]. 毛小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D]. 陈家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6]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 杨智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7]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D]. 黄杉.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股市联动性研究 ——基于股指收益率的实证分析[D]. 杜文博.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保险公司持股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D]. 徐倩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特朗普推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D]. 何菁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