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织工业》2004年第1~6期分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红[1](2021)在《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因为西方国家的介入,东亚海域原有的贸易格局被打破,东亚海域贸易的新时代随之开启,17世纪的东亚海洋贸易被纳入逐步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亚海洋贸易中最主要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在17世纪经历了国内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晚明倭寇对中国沿海的劫掠,明清鼎革之际台湾郑氏集团的崛起以及稍后清政府厉行的海禁政策;17世纪初日本江户幕府的建立以及葡萄牙澳(门)日(本)贸易的终结,都对中日之间的传统贸易形成巨大冲击与深刻影响。由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以唐船为载体,以唐商为主体展开,因此,通过考察该时期的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制度,分析唐船贸易制度的变迁和唐商管理模式的变化,可以了解当时的中日贸易的真实状况,探析中日贸易是如何从以中国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走向以中国民间商人赴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绪论主要对先行研究进行了回顾,阐述本文的基本构思及框架的同时,解释了江户时代初期唐船贸易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第一章主要以唐船贸易制度的变迁为主线,考察了丝割符制度时期、自由贸易时期、货物市法时期及定额贸易制度时期,四个时段内贸易展开的形式、盈利、规模等状况。通过以上考察,可以发现唐船贸易主要是在江户幕府主导下展开,江户幕府不停地调整贸易制度,管理制度趋向严格,最后上升至完全由官方垄断。第二章则以唐船贸易管理的两大机构——“长崎奉行”和“唐通事”为考察对象。长崎奉行作为幕府的官僚人员,其政治地位和职务伴随着长崎贸易的发展而变化;唐通事作为在日本的华侨团体,是幕府管理长崎贸易相关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其岗位及职能也是为了适应长崎贸易的需要而设置的。第三章则主要以幕府对唐商在日本期间的管理为主线。唐商在日本经历了从“散居”到“半自由居住”,再最后到入住唐人屋敷,行为受到完全管制的过程,这也是幕府根据不同时期贸易总体方针逐步调整唐商管理方法的历史过程。结语部分总结了唐船贸易的形式,并提出了基本结论以及今后需要深代的研究方向。
张海成[2](2020)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1945年9月,西北实业公司被阎锡山集团接收。西北实业公司在接收初期延续实行抗战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职工薪酬管理体系是公司稳定经营的核心制度之一,公司于抗战前建立了技能薪酬体系即根据职工技术水平划分职工基本薪酬等级。公司职工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辅助薪酬和各种福利。公司接收工作完成后为了适应阎锡山的“兵农合一”政策,公司重新调整了职工薪酬规定。将工厂分类,职工编伙,按照工厂类别划分职工服役方式和制定相应的薪资标准。公司接收完成后公司职工薪酬管理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公司在整顿期间修建了大量的福利设施,设立了各种福利机构,加强了职工福利事业的建设,同时鼓励职工发明创造以求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种薪酬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伴随着内战的爆发,公司的薪酬体系发生了质变。公司资金拮据物资缺乏,为了节省物资保证生产,公司通过裁员、变更工资结算等方式哄骗职工,如公司的福利机构员工消费社原本为了利民便民,但最终沦为了聚敛职工仅有财富的工具。在内战环境中,阎锡山的剥削压迫更加严重,再加之物价飞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体系的先进性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压迫工厂职工的工具,职工的薪资水平也因此而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职工的生活。
孔曼[3](2016)在《宋代女性价值观研究 ——以士大夫阶层女性为中心》文中指出宋代女性价值观是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科举制度改革、儒学为主导的三教合流等时代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既有对传统的坚守,更有现实时代的建构。宋代女性恪守传统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谨遵礼仪,约束言行举止,注重服饰外表的整齐。恪守孝亲顺夫,和睦家族,不预外事的伦理要求。她们坚守妇职,勤于家事,为夫子营造良好的事业追求环境。支持夫子为国尽忠,于社会践行仁爱,追求道义。其传统的价值观,其实是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优秀价值观的继承,体现了对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的追求。在时代背景的激发下,宋代女性又不简单地拘囿于传统。她们参与家庭治生的打理,积极创造财富,同时又不乏薄财乐施的善行,尤其是灾荒年月自发性的救助。在浓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她们努力追求才学和知识,以李清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才女才华尽显,境界高远。同时,也有不少女性受文非女子所为思想的影响,埋没自己的才华潜质,而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对才学的追求,还是自抑而仰人,其实都是一种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体现。而作为特殊的官妓群体,却不得不以才艺安身营生。宋代女性婚配选择时,也注重才学和品行标准,注重精神层面。寡居女性对夫家的操守中,包含着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并执着维持着家庭的运转。她们有着独特的育子情怀,严格的劝学理念,以及勤政清廉的为官家约,首重道义的修身追求。宋代女性教子的非凡成就,事实上也得到枚不胜举的体现和社会公认。宋代女性的宗教信仰不一而足,同时又不泥教,把对教义的理解融入到妇职中,体现出信仰和社会现实的结合。某种程度上,宗教信仰使她们对生命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修养和处世心态,使生活显现出另一种光彩。在传统教育和现实环境的影响下,宋代女性价值观有着儒家思想的核心意识,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实现方式以间接途径为主,同时也有委曲求全的无奈,是其主要特点。总体而言,宋代女性在贤妇与严母、家业与国事、责任与义务的选择与平衡中,阐释了自身对社会角色与身份意识的感受和理解,她们的主流价值观符合时代实际和主题要求,对弘扬优秀家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两宋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
姚博明[4](2012)在《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欧经贸交往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世界三大纺织品进口市场之一的欧洲,一直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主要目标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中欧双方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相互往来更为紧密。而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日益紧密,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伴随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未来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前需要我们重新全面审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失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从经济层次探讨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实际影响,并探讨持续扩大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本文将基于上述研究需要,在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中欧双边贸易数据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特征。其次,从需求、供给和环境政策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并对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利用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然后,重点针对2009年之后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数据,利用实证方法,对欧洲债务危机给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总结发展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对策措施。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该章首先分别从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历史背景,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次介绍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然后从中欧双边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等三个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全面梳理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全章从国际贸易理论现有的发展入手,介绍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并重点针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在历史分析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重点针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特点(包括第SITC26类纺织品、第SITC65类纺织品和第SITC84类纺织品的中欧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测度,从而对其包括的三类纺织品双边贸易,是属于产业内贸易还是属于产业间贸易,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统计证明。第四章,从需求、供给、政策和环境等多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总结了当前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具体有哪些。第五章,利用Novy贸易流量模型,设计了一个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进行了全面测度,实证计算了中国与欧盟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平均成本;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解释力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探讨了贸易成本下降这一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第六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全面回顾欧洲债务危机的历程、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对欧第SITC26类、第SITC65类和第SITC84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同时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传导路径,最终通过设计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第七章,在论述中国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祝力新[5](2012)在《《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文中指出《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年历史。《满洲评论》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1979年至1981年间,前28卷经东京龙溪书舍整理翻印出版,作为珍贵文献在日本伪满学术界受到重视。《满洲评论》长期以来受到中日两国学界的关注,且不仅局限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其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更是逐渐受到来自东亚近代史、殖民地文学、移民问题及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但对《满洲评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够完善。时至今日,伴随着中日两国伪满洲国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研究资料日益充实,学术研究氛围逐步自由开放,对《满洲评论》做出全面研究的外在环境以及内部理由已经形成。《满洲评论》14年的整理与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必要。论文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篇论文的比照。除了作为刊物主体部分的时事评论之外,构成《满洲评论》的多元化要素同样极其重要。如佐藤大四郎主导的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研究、山口慎一负责的文学专栏以及小山贞知一手操纵下的相关满洲青年联盟与协和会的报道等,均是刊物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最后一章,是将视线从《满洲评论》这一主体延伸开来,从周边研究来侧面评定该刊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中日两国学者的既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的不确切和不翔实的地方进行了考察与深入研究。其次谈到的是,围绕《满洲评论》翻印而引发的、在日本学术界知名的“龙溪书舍事件”,该刊的翻印经过跌宕起伏,绝不逊色于其创刊历程,同样使人饶有兴味。满洲评论社将刊物上登载过的重要文章进行整理出版,形成了《满洲评论丛书》,对这些出版物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察《满洲评论》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本论文中对《满洲评论》本身及其周边所作出的研究,仅是挖掘了该刊及其时代中社会生活的一角,尚不敢妄称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从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上,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满洲评论》的相关研究,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日两国学界对《满洲评论》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兴盛。
陈元[6](2012)在《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大学研究院所不仅是我国近现代科研体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机构,而且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它们是在我国移植西方大学制度以及争取学术独立的时代背景下创建与发展的。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我国现代学术研究摆脱殖民化并逐步走向组织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现代大学学位制度、学科建设、教研结合和学术独立的一个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深受我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功能的变化,引发了大学学术研究与交流方式的转变,为大学培养了人才并创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加速了大学学位与学术的独立进程。现将本文大体结构分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研究范围,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释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初创过程。分析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实是探寻大学研究院所出现的历史条件和动因,主要从西方大学制度的移植、书院学术精神的传承、大学学术独立的寻求以及学术研究方式转变的需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对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肇始年代至今仍存有一些模糊说法,故就其肇始年代进行了考证辨疑;同时由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历了一个由试办、改组到正式创办的探索过程,并为其它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提供了模式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故而对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大国学门进行了专门探讨。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发展概况。第一节是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分别以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和1946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为界点,将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演变史分为1902-1934年、1934-1946年和1946-1949三个阶段,梳理在此三个时间段里,国家层面上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与职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第二节是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概况,分别介绍了1917-1934年、1935-1946年和1947-1949年三个时间段里大学研究院所发展规模的变化,并分析其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特征。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此部分以7所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为例,具体分析了各校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组织架构、人事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反映当时的总体状况。由于当时大学的特种研究所是独立研究机构,并不开展研究生教育,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有特殊性,故而将此类特种研究所的分析穿插于各校之中,以利于与其他院校研究院所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为第四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情况。第一节分析当时全国高校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以此折射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情况。第二节具体介绍了7校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工作,包括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方式、成就等。特种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情况亦穿插其中。第三节仍以7校为例,介绍了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情况,包括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学术考察等。第六部分为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情况。首先分析了全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迁、发展规模、学科分布和公私性质等特征。接着用二、三两节分别具体讨论了7校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和研究生培养两方面的情况。通过7所大学的比较,可以分析比较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研究院所在招生和培养方面的异同,从而反映出当时的总体状况。第七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所作出的贡献进行总体性描述,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而后结合当今大学研究院所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赵德云[7](2012)在《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研究》文中提出目次一前言二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及文化内涵三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发现及类型四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渊源五外来蜻蜓眼式玻璃珠进入中国的途径六外来蜻蜓眼式玻璃珠在中国引发的模仿与变异七结语一前言所谓蜻蜓眼式玻璃珠,是指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玻璃珠。在珠体上嵌入一种或数种不同于母体(Matrix)颜色的玻璃,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的效果,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眼睛形状,形成"鼓眼",颇似蜻蜓的复眼。
陈明秋[8](2011)在《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产业升级》文中认为动态比较优势是在一般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强调一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定不变,如果政府加强对某一产业的投入,该产业很可能从国际贸易中劣势地位转变为具有比较优势地位。本文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比较优势的现状,揭示了外贸产业结构的变化,并针对研究结果对我国外贸产业升级提出政策建议。在机理方面,本文运用Redding模型阐述了中国通过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满足动态比较优势的培养条件。在实证方面,本文用国际专业化标准Lafay指数和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来对动态比较优势进行实证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测算了中国现在的比较优势状况,反映出我国外贸产业结构变化。最后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高技术产业,用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其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本文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Redding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可以通过培养高技术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促进外贸产业升级。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满足高技术产业能获取动态比较优势的三个条件,即对高技术产品的高消费量;熟练半熟练劳动量大;干中学潜力大。(2)中国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正在趋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一些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在提高,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降低。(3)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比较优势的概率较高,应该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从而促进外贸产业升级。(4)外商直接投资、R&D投入、GDP是促使高技术产业获取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根据结论,本文给出了促进我国外贸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加强本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R&D投入,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大跨国企业FDI引进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将资金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等。
李林[9](2011)在《石室丹青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辽东郡治襄平(今辽阳)为中心的地区,是两汉至魏晋时期东北边疆重镇,也是汉文化进入东北地区产生影响的文化枢纽。在这一区域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汉魏时期的石室壁画墓葬是考察汉魏时期中原墓葬文化对辽东地区辐射影响的重要资料。本文针对汉魏时期辽东墓室壁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要通过梳理整合材料,建立起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的编年序列,厘清墓葬的发展脉络;二是要通过阶段性特征与地域性特征两条线索,考察不同地区在汉文化进入辽东的历史进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进入模式,以及与本地传统相融合的形成机制与文化面貌;三是结合历史进程考察,分析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兴衰原因,以及其汉文化因素在东北地区的影响流布问题,思考汉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影响的面貌与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是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的发现与基础材料的整理工作。通过对已发表材料,并结合走访、调查部分尚未正式发表或被淹没于历史之中的资料碎片,首先试图重建起较为完整的基本面貌,改变以往辽东壁画墓基础材料过于零散、杂乱的面貌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壁画题材图像的分类梳理工作。通过对主要题材中图像组合方式、空间使用分布、图像演变特征等情况的整理,建构起一个相对准确的发展谱系和判断标准,为对墓葬的分期工作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解决本地壁画墓的分期问题。为解决以往由于纪年材料的缺失以及资料的流散所带来的对本地墓葬分期不清的问题,在充分依据壁画图像和墓葬形制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察辽东地区社会历史进程发展情况,将本文的分期工作与历史进程考察紧密结合。本文提出将辽东壁画墓划分为四期,并讨论了各期壁画墓发展变化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第四部分主要是讨论辽东墓室壁画的汉文化传统渊源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原地区、山东地区的相关墓葬考察与对比,梳理辽东汉魏壁画墓中主体的汉文化因素的传统来源、传入途径与传播模式等问题。提出结合本地政治势力的起伏,人口流动,文化选择等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辽东地区的汉文化传入通过不同渠道,体现出了被动接受辐射影响与主动吸取移植引进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五部分讨论了辽东汉魏壁画墓的地域特征。首先整理出本区域内的几个集中分布的墓葬群,并讨论其整体特征和时代面貌。此外,通过对本地独特的墓葬营建方式、葬俗特点、独特的图像内容以及墓葬空间与特定图像的组合使用情况的讨论,体现出汉文化进入过程中本地固有因素的延续面貌与结合转变。尤其是其中关于以墓主画像为中心的图像演变与空间使用的考察,可以成为贯穿辽东墓室壁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考察线索。第六部分考察了辽东壁画墓中的汉魏墓葬艺术传统在之后东北周边地区的流变与影响。通过结合历史进程的考察,对相邻的辽西、高句丽壁画墓中相关因素的考察与比对,体现了辽东地区形成的汉文化为主体的面貌在对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作用。
杨晓梅[10](2011)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建设理论概念的提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重大转变,以此为起点,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社会建设带动整体建设、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转变息息相关。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历经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与实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从改善民生是为分享发展成果到把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紧密结合,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进入公共管理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应当是单一的,政府部门只是社会建设的责任主体,社会组织以及企业部门一起构成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主体。当前在社会建设实践中,三大部门关系不十分明晰,特别突出的是政府力量很强大,社会组织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还不能有效的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发挥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政府、社会组织的角色应当合理定位,改革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其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主体力量,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当代中国最为紧迫的问题。民生问题直接体现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能力与行为,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也最能体现出执政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目前改善民生要在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住房价格和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重在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由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失衡与短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党和政府发展观的演变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发展社会事业,主要从四方面着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财税体制,确保财政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民生:深化民生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急剧转型,使得社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突出表现为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以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社会分野局面形成。不合理的阶级阶层结构,导致我国社会关系结构的重大变化。优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理顺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五方面特点:一是阶层间差距拉大倾向,贫富差别悬殊;二是底层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倾向;三是中间阶层规模小,社会结构紧张显现;四是阶层固化倾向,底层向上流动渠道日益变窄;五是强势精英群体结盟倾向,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第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阶层间差距;第二要努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数量;第三要建立合理流动机制,积极打造中产阶级;第四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社会流动加剧三方面原因使得社区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我国城市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社区自治组织不成熟,阻碍了社区自治的发展。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居民委员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始终不能摆脱“政府的腿”的地位,使其自治功能无法发挥,导致居民对其认同感降低;二是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影响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由于政社不分体制的根本原因,社区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地位,使其社会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社区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参与意识、参与内容有限、参与率低、参与低效和参与的制度化程度低;四是法制化不健全,社区自治法律缺位;五是社区财力有限,影响社区建设的长远规划。推进社区建设,前提是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明确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责;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逐步推进直接选举和竞争选举,建立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制度化机制;要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以解决大政府负担过重的问题;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中心,拓展社区服务的类型与机制。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及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与需求,都客观上要求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与加强社会管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严重,社会管理责任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社会管理协同、参与主体作用受到约束;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特征突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定位;以加强公共服务为基本思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打破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局面,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调整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公民社会协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针织工业》2004年第1~6期分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织工业》2004年第1~6期分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片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原始文献概述 |
第一章 时代背景及“唐船”概念 |
第一节 江户初期的时代特点 |
第二节 “唐船”的定义 |
第二章 唐船贸易法的变迁 |
第一节 初期丝割符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时期 |
第三节 货物市法 |
第四节 定额贸易制度 |
第三章 唐船贸易的管理机构 |
第一节 长崎奉行 |
第二节 唐通事 |
第四章 唐商管理制度的变化 |
第一节 唐商主体的变化 |
第二节 住宿制度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引证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西北实业公司发展历程及职工概况 |
2.1 西北实业公司的发展过程 |
2.1.1 西北实业公司的筹建及发展 |
2.1.2 抗战时期的西北实业公司 |
2.1.3 抗战胜利后的西北实业公司 |
2.2 抗战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概况 |
2.2.1 职工来源 |
2.2.2 职工数量 |
2.2.3 职工团体 |
小结 |
第三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标准的顶层设计 |
3.1 国民政府制定的各类职工薪酬法令 |
3.2 阎锡山对不同分配制度的考量 |
3.3 阎锡山战时用人策略 |
3.3.1 纳入“兵农合一”政策 |
3.3.2 重视技术人员 |
3.3.3 满足工人最低生活需求 |
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工资 |
4.1 西北实业公司接收初期职工薪资 |
4.1.1 接收初期职工基本薪资 |
4.1.2 接收初期职工辅助薪资 |
4.2 接收完成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资 |
4.2.1 华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
4.2.2 日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
4.2.3 工人基本薪资 |
4.2.4 职工辅助薪资 |
4.3 抗战后公司职工的薪资水平 |
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福利 |
5.1 集体福利 |
5.1.1 公司设施性福利 |
5.1.2 公司培训性福利 |
5.1.3 公司文娱性福利 |
5.1.4 公司服务性福利 |
5.2 个人福利 |
5.2.1 职工储蓄 |
5.2.2 职工抚恤 |
5.3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事业的局限 |
5.3.1 职工福利规定及办法存在缺陷 |
5.3.2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经费严重短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宋代女性价值观研究 ——以士大夫阶层女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运用史料说明 |
四 部分概念界定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思想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传统坚守 |
第一节 对基本礼仪和伦理规范的遵守 |
一 对基本礼仪的认可 |
二 对伦理规范的遵守 |
三 对自身定位的坚守 |
第二节 勤于持家的理念 |
一 对先祖的崇敬和祭祀 |
二 操持家事以助夫子 |
三 履行女职以化家人 |
第三节 忠节仁义的处世 |
一 对国家之忠心 |
二 对社会之仁义 |
第三章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时代建构 |
第一节 财富观 |
一 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
二 慈善义举 |
第二节 才学观 |
一 对才学认知的两种态度 |
二 官妓的身份和才艺追求 |
第三节 婚姻观 |
一 非世俗的婚配标准 |
二 对夫家之操守 |
第四节 育子观 |
一 劝学理念 |
二 为官家约 |
三 修身之教 |
第五节 宗教信仰 |
一 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
二 宗教信仰的实践方式 |
三 宗教信仰的作用分析 |
第四章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特点与作用 |
第一节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
一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
二 顺应时代的责任意识 |
三 间接为主的实现途径 |
四 委曲求全的现实选择 |
第二节 宋代女性价值观的作用 |
一 家风的导向作用 |
二 社会风气的教化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双边贸易成因的理论研究 |
一、传统的贸易理论 |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三、新贸易理论 |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新新贸易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阐释 |
一、国际贸易理论对经济失衡的理论阐释 |
二、国际贸易失衡调整的理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
一、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
二、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三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二、欧盟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欧盟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分析 |
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因素 |
二、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分析 |
一、中欧居民收入水平因素 |
二、汇率变化因素 |
三、气候和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供给因素分析 |
一、中欧双方的纺织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二、国际直接投资(FDI)因素 |
三、纺织业内的验厂标准因素 |
第三节 贸易环境与政策因素 |
一、欧盟东扩因素的影响 |
二、取消配额因素的影响 |
第四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差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模型结果 |
第五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一、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及其改进 |
二、数据描述与参数设定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的结果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和基本方法 |
二、实证检验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与贸易增长 |
一、基于分解方程的贸易成本下降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
二、贸易成本下降与行业经济发展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三、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发展特点 |
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因素 |
一、欧洲国家经济不景气导致其对纺织品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 |
二、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 |
三、区域内失业率持续高位,使欧盟对外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
四、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
五、贸易摩擦增加,限制对欧纺织业出口 |
六、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纺织业成本难以确定 |
第三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结果 |
三、实证结论 |
四、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 |
一、优势互补,相互依存 |
二、以“我”为主,互利共赢 |
三、鼓励竞合,包容增长 |
四、内外结合,以内促外 |
五、携手整合,多管齐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推动创新,着力调整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产品失衡结构 |
二、努力开拓市场,实现中国对外纺织品市场的多元化 |
三、扩大内需,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
四、加强品牌营销,做大做强国内领先的纺织类企业 |
五、注重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六、强调国际协调,充分利用WTO和G20全球治理平台 |
第三节 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措施 |
一、开展“战略性协调”,积极游说欧盟内部利益集团 |
二、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纺织业出口商品结构 |
三、提升国产面辅料质量,鼓励国内下游纺织企业采购国产商品 |
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控制观念,全面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
五、加强行业联盟建设,降低纺织业对外贸易成本 |
六、加强对欧盟的纺织品贸易政策的研究 |
七、重视人民币汇率有序调整,积极推动中欧纺织业进一步开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5)《满洲评论》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章 |
一、 《满洲评论》的认知价值 |
二、 先行研究概述 |
三、 关于伪满期刊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 |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
一、 办刊方针与文化倾向 |
二、 初期面貌与主编橘朴 |
三、 小山贞知其人 |
四、 与史实相关的其他介质 |
第二节 日本文化人的“满洲”模式 |
一、 橘朴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 |
二、 橘朴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
三、 主编《满洲评论》与“方向转换” |
四、 晚年的橘朴与《满洲评论》 |
第三节 “公使”的殖民文化践行 |
一、 小山贞知的生平与时代因素 |
二、 小山贞知的刊物话语权 |
三、 小山贞知的政治主张与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满洲评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伪满期刊谱系中的《满洲评论》 |
一、 同时期的日文报刊鸟瞰 |
二、 文化投入的方式与效果 |
三、 《满洲评论》的个性与品位 |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相关语境 |
一、 《满洲评论》的撰稿群体 |
二、 《满洲评论》与鲁迅 |
三、 《满洲评论》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
四、 《满洲评论》的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 |
一、 中日两国伪满历史分期异同 |
二、 山本秀夫的期刊分期法 |
三、 笔者的一得之见 |
四、 历史分期法与《满洲评论》 |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主要内容解读 |
第一节 时评栏目的构成要素 |
一、 内容的分类整理 |
二、 不同时期的关注焦点 |
三、 伪满洲国的社会百科 |
第二节 时评栏的分期研究 |
一、 初期的探索性努力 |
二、 中期的规模与发展态势 |
三、 “重建运动”时期的建树 |
四、 后期的衰落与变数 |
第三节 《特辑》的声响与色彩 |
一、 杂志史定位 |
二、 思想史意义 |
三、 内容与形式 |
第四章 《满洲评论》的多元因素 |
第一节 山口慎一与文艺专栏 |
一、 文艺栏目面面观 |
二、 山口慎一的左翼色彩 |
三、 文艺栏目与左翼文化势力 |
四、 《满洲评论》与“满洲文坛” |
第二节 佐藤大四郎的《满洲评论》生涯 |
一、 “新重农主义”的吹鼓手 |
二、 合作社运动的倡导者 |
三、 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
第三节 《满洲评论》与“协和会” |
一、 从“满青联”到“协和会”的四次改组 |
二、 “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
三、 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
四、 殖民教化功能的个案 |
第四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
一、 殖民实践的原生态记载 |
二、 殖民主义的世界性目光 |
三、 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
第五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力 |
第一节 中日两国学界的大抵认定框架 |
一、 《满洲评论》的中国认定 |
二、 《满洲评论》的日本认定 |
三、 相关语境中的《满洲评论》 |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
一、 战后日本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
二、 杂志翻印的隐性价值 |
三、 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
四、 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的关联 |
第三节 《满洲评论》单行本研究 |
一、 单行本的问世 |
二、 关于《满评宣传册》 |
三、 关于《满评丛书》 |
四、 其他独立刊行本 |
五、 单行本的分类考察 |
终章 |
一、 属于时代的杂志性格 |
二、 历史梳理的艰辛与可能 |
三、 《满洲评论》研究的未来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满洲评论》暨伪满洲国大事纪年、战后《满洲评论》的善后处理 |
附录(二) 橘朴生平及主要着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6)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一) “大学”的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研究院所”的概念界定 |
(三) 研究范围 |
三、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四、主体研究思路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历史法 |
(三) 比较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初创过程 |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动因 |
一、移植西方大学制度的呼吁 |
二、大学学术独立发展的探寻 |
三、传承书院研究精神的诉求 |
四、学术研究方式转变的需要 |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初创及其影响 |
一、蔡元培关于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的说法 |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始创时间的考证 |
三、1917-1921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初创及其影响 |
第二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其成因与影响 |
一、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草创:大学学制与职能的移植探索 |
二、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规范:学位化与学术化的功能分离 |
三、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本位回归 |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概况 |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规模 |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特征 |
第三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
二、1934-1946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
三、1946-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组织举概 |
一、北京大学 |
二、清华大学 |
三、中山大学 |
四、交通大学 |
五、南开大学 |
六、金陵大学 |
七、北洋工学院 |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人事管用 |
一、北京大学 |
二、清华大学 |
三、中山大学 |
四、交通大学 |
五、南开大学 |
六、金陵大学 |
七、北洋工学院 |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 |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经费制度 |
二、7所大学研究院所经费来源例举 |
第四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 |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及特征 |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 |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 |
一、北京大学 |
二、清华大学 |
三、中山大学 |
四、交通大学 |
五、南开大学 |
六、金陵大学 |
七、北洋工学院 |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 |
一、北京大学 |
二、清华大学 |
三、中山大学 |
四、交通大学 |
五、南开大学 |
六、金陵大学 |
七、北洋工学院 |
第五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 |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演变及发展概况 |
一、研究生教育制度演变 |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的招考 |
一、1917-1934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 |
二、1934-1949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 |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
二、1934-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
结语 |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做出的贡献 |
二、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存在的问题 |
三、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办理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 |
2.2 动态比较优势实证研究 |
2.3 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
2.3.1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产业升级 |
2.3.2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的产业升级 |
2.3.3 基于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理论的产业升级 |
2.4 简要评述 |
3 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产业升级机理分析 |
3.1 Redding模型结构 |
3.2 基于Redding模型的我国动态比较优势与外贸产业升级机理分析 |
3.2.1 动态比较优势对外贸产业升级激励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2 我国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机理分析 |
4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产业升级实证研究 |
4.1 实证背景分析 |
4.2 马尔科夫链结构及其在经济上的延伸 |
4.2.1 马尔科夫链结构 |
4.2.2 马尔科夫链在动态比较优势上的应用 |
4.3 Lafay指数测算 |
4.3.1 Lafay指数介绍 |
4.3.2 数据来源和实证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对Lafay指数分析的回归检验 |
4.4.1 回归模型结构 |
4.4.2 回归结果 |
4.4.3 结果分析 |
4.5 马尔科夫链测算 |
4.5.1 实证结果 |
4.5.2 结果分析 |
4.6 影响高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分析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石室丹青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
三、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第一章 辽东汉魏壁画墓基础材料的汇集整理 |
第一节 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的发掘情况与现存材料整合 |
一、20世纪中叶前发掘、发表的材料 |
二、新中国建国后发掘、发表的材料 |
第二节 辽东地区汉魏壁画墓基础材料的几个问题 |
一、墓葬出土地域的集中性与营建面貌独特性 |
二、单体墓葬纪年的缺失与整体年代的集中 |
三、墓室空间形制与壁画图像转变的阶段性 |
图版一 |
第二章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图像分类 |
第一节 墓主宴饮与属吏图像 |
一、单身男性墓主受拜图像 |
二、墓主宴居观舞与属吏图像 |
三、帐下多人并坐宴饮图像 |
四、男女墓主对坐(并坐)宴饮图像 |
五、帐下持麈尾正面端坐男性墓主图像 |
六、独立性属吏图像 |
七、其他尚无法归类的图像 |
第二节 车马出行及相关图像 |
一、盛大车队出行图像 |
二、备车马出行图像 |
三、出现牛车的出行图像 |
第三节 乐舞杂技与庖厨图像 |
一、乐舞表演、杂技百戏图像 |
二、庖厨图像 |
第四节 门卒、门犬图像 |
一、持盾、刀门吏门卒图像 |
二、持弓箭门卒图像 |
三、门犬图像 |
第五节 建筑宅邸与日月云气等图像 |
一、建筑宅邸图像 |
二、日月星象图像 |
三、祥瑞云气图像 |
四、其他图像 |
图版二 |
第三章 辽东汉魏壁画墓的分期 |
第一节 分期与分区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分期与分区研究的成立 |
二、已有研究成果与分期情况 |
第二节 本文分期观察与标型墓葬的确定 |
一、墓葬形制、随葬品作为分期标准的考察 |
二、墓室壁画在墓葬分期中的作用与意义 |
三、可作为年代标尺的墓葬讨论 |
四、本文分期标准的确定 |
第三节 辽东汉魏壁画墓的分期 |
一、本文分期的主要方法 |
二、辽东壁画墓第一期——初始期 |
三、辽东壁画墓第二期——兴盛期 |
四、辽东壁画墓第三期——转型期 |
五、辽东壁画墓第四期——衰退期 |
图版三 |
第四章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的渊源 |
第一节 汉文化系统中的辽东壁画墓 |
一、壁画墓所反映的汉文化主体 |
二、辽东壁画墓面貌的滞后性与特征转变 |
三、中原汉文化进入的文化选择 |
第二节 中原地区墓葬艺术的进入与影响 |
一、洛阳地区壁画墓与辽东壁画墓 |
二、南阳地区画像石墓与辽东壁画墓 |
三、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壁画墓的面貌 |
第三节 山东地区与辽东墓葬文化的选择 |
一、浮海移民与公孙氏割据政权 |
二、两地墓葬艺术中的形制与图像关系 |
图版四 |
第五章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地域特征 |
第一节 辽东地区的壁画墓群 |
一、辽东地区壁画墓群的成立 |
二、辽东地区的主要壁画墓群 |
三、辽东地区壁画墓群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辽东墓室壁画中的地域性图像 |
一、辽东墓室壁画中的门犬图像 |
二、门犬图像的进入与使用 |
第三节 墓内祭奠空间与图像使用的变化——以明器台与墓主画像为中心 |
一、墓内设奠方式与葬俗转变 |
二、墓内明器台空间变化 |
三、明器台与墓主画像构建的功能指向 |
图版五 |
第六章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的流变与影响 |
第一节 辽西壁画墓中所见辽东汉魏因素 |
一、辽西地区主要壁画墓情况 |
二、墓葬结构形制与营建手法的异同比较 |
三、墓室壁画题材内容与图式比较 |
四、壁画墓流变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交流 |
第二节 高句丽壁画墓中所见辽东、辽西因素 |
一、代表性墓葬的选择 |
二、墓葬构建与壁画图像中的辽东壁画墓因素 |
三、壁画墓体现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
图版六 |
结论——区域史研究下的辽东墓室壁画诸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图版目录 |
附2:辽宁省博物馆、辽阳博物馆搜集资料汇总 |
附3:辽东汉魏壁画墓壁画图像分布汇总表 |
附4:辽东汉魏壁画墓分期情况汇总表 |
附5:辽东地区战国至东晋十六国历史大事简表 |
附6:东汉时期辽东主要行政长官情况简表 |
附7:东汉末年避乱或迁徙辽东名人表 |
致谢 |
(10)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社会建设命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建设概念与内涵 |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 |
(一) 从"社会"范畴的角度定义社会建设 |
(二)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定义社会建设 |
(三) 社会建设概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一)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
(二)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
(三) 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
(四) 社会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 |
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 发展社会事业 |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三)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四) 培育监管社会组织 |
(五) 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
(六) 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
(七) 加强社区建设 |
第二章 社会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 |
一、社会建设理论形成过程 |
(一) 毛泽东主张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倡导两个文明都要抓的建设理念 |
(三) 江泽民提出三个文明共同建设的理念 |
(四) 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理念 |
二、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 中国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
(二) 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现实 |
(三) 党的执政基础面临巨大挑战 |
(四) 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
三、社会建设理论形成的重要意义 |
(一) 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
(二) 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和追求 |
(三)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
第三章 社会建设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
一、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演变 |
(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 |
(二) 建设小康社会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 构建和谐社会 |
二、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 |
(一) 共同富裕 |
(二) 以人为本 |
(三) 公平正义 |
第四章 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建设主体 |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
(一) "社会组织"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质 |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三) 社会组织的分类 |
二、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建设主体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现实依据 |
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一) 提供公共产品 |
(二) 进行利益表达 |
(三) 调整社会矛盾 |
(四) 保护弱势群体 |
(五) 提供就业机会 |
四、社会组织主体作用不明显原因分析 |
(一) 政社不分,自治程度不高 |
(二) 定位不明,营利化倾向明显 |
(三) 双重体制,管理混乱现象突出 |
(四) 法制不全,社会公信力不高 |
五、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建设主体力量 |
(一) 政府要大力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
(二)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
(三)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体系 |
(四)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
第五章 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一、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民生与民生问题 |
(二) 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 |
(三) 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二、改革30年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
(二)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
(三) 就业与再就业取得进展 |
(四) 居民的住房及生活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
(五) 社会保障事业进展显着 |
(六) 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工作成绩显着 |
三、当前我国民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民生现状 |
(二) 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利条件 |
(二) 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六章 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优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关系 |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 |
(一) 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 |
(二) 社会学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理论 |
(三) 社会阶层理论的目的和实质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
(一) 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
(二) 新社会阶层(群体)的兴起、形成及其社会特征 |
三、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
(一) 阶层间差距拉大倾向,贫富差别悬殊 |
(二) 底层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倾向 |
(三) 中间阶层规模小,社会结构紧张显现 |
(四) 阶层固化倾向,底层向上流动渠道日益变窄 |
(五) 强势精英群体结盟倾向,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
四: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理顺社会关系 |
(一)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阶层间差距 |
(二) 创造就业岗位,减少低收入群体数量 |
(三) 建立合理流动机制,积极打造中产阶层 |
(四)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
第七章 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加快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 |
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倡导与发展 |
(一) 社区概念的引进 |
(二) 社区内涵的延伸 |
(三) 社区建设的倡导及发展 |
二、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建设基础路径的历史必然性 |
(一) 市场经济发展 |
(二) 所有制结构变动 |
(三) 社会流动加剧 |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一) 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 |
(二) 对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
四、加快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 |
(一) 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
(二)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
(三) 拓宽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途径 |
(四) 拓展社区服务的类型与机制 |
(五) 完善社区相关的法律制度 |
(六)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社区建设资金 |
第八章 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化行政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一、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与创新 |
(一) 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内涵 |
(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
二、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 |
(一) 当代西方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 |
(二) 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社会化趋势与市场化趋势 |
三、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挑战及问题 |
(一) 社会管理改革取得的进展 |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内容 |
(三) 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
(四) 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深化行政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一)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二) 打破事业单位垄断的局面 |
(三) 调整社会治理模式 |
(四) 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
(五) 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针织工业》2004年第1~6期分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户早期唐船贸易及唐商管理研究[D]. 冯丽红. 浙江大学, 2021(02)
-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D]. 张海成. 河北大学, 2020(08)
- [3]宋代女性价值观研究 ——以士大夫阶层女性为中心[D]. 孔曼. 郑州大学, 2016(08)
- [4]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 姚博明. 武汉大学, 2012(05)
- [5]《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D]. 陈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7]中国出土的蜻蜓眼式玻璃珠研究[J]. 赵德云. 考古学报, 2012(02)
- [8]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外贸产业升级[D]. 陈明秋. 浙江大学, 2011(08)
- [9]石室丹青 ——辽东汉魏墓室壁画研究[D]. 李林. 中央美术学院, 2011(12)
- [10]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 杨晓梅. 兰州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