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的初探——山川秀美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彭世良[1](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张璐韡[2](2020)在《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各个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历史文化的衰落、城市特色的丧失都是当代城市所面对的问题,山水格局的构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色空间是塑造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在山水格局背景下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的文献讨论不多,西北山水城市的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研究尤为缺乏。所以本文将在保护和塑造山水格局的背景下,对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进行研讨。本文的研究分为构建依据、构建不足和构建策略三个阶段。首先,使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法梳理兰州在秦汉、隋唐、明清、建国后等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并且使用多尺度形态解析法和形胜解析法对山水格局现状特征进行解析,从而提出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其次,根据兰州山水格局的优劣势发现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不足和问题;最后,使用多层次构建法,基于以上不足从保护山水格局、发挥山水格局优势、弥补山水格局劣势和满足绿地游憩四个层面,从市域到主城区,在空间、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方法。本文将基于兰州山水格局的特征,对兰州市的绿色空间营建提供策略。发挥兰州山水格局优势,建立一个传承文化历史、具有山水景观风貌的“山-水-城”相互融合的城市,也为在山水格局保护和塑造的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提供一些思路。
刘文新[3](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提出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袁零[4](2020)在《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提升耕地地力,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制度。耕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好坏会对地区或者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成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其目的在于促进耕地休耕生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实施轮作休耕制度,通过对生态退化区耕地脆弱性的诊断识别,预测未来实施轮作休耕地的规模,并使其在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这有利于区域耕地状况和人地关系的把控,完成保护农业生态的重要任务,进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的绿色种植制度的构建。本文基于生态安全视角,在回顾国内外耕地休耕规模和空间布局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土地生态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休耕区域诊断-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地优化布局”的研究路径,对耕地生态退化区休耕制度的实施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地处西北生态退化区,也是国家首批耕地休耕试点区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为研究区,对其耕地生态脆弱性进行诊断,识别出需要进行休耕的耕地的空间分布情况;以耕地需求量预测作为休耕规模的约束条件,预测未来可用于休耕的耕地规模;根据休耕规模和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估的休耕迫切程度等级情况,安排优先休耕、后续休耕耕地有序落地;提出推进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休耕规模预测和空间布置应主要着眼于生态安全。以区域耕地生态安全为研究视角在对耕地生态脆弱性等级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粮食自给率和人均耕地面积测算可休耕规模,将其按照生态脆弱性等级落实到空间上,这是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空间布局的可行路径。(2)环县耕地生态脆弱性较强,耕地生态退化明显,急需从生态安全的视角进行耕地休耕的研究。环县耕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值介于0.297~0.6228之间。根据等间距法将耕地脆弱性等级划分为极度脆弱、非常脆弱、比较脆弱、一般脆弱四个级别类型,其中非常脆弱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6.38%,一般脆弱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3.04%,仅有不到1%的耕地处于一般脆弱的状态。(3)环县耕地休耕在耕地需求量目标约束下,空间集聚特点明显。2015~2020年间环县共计可休耕耕地规模为164900.01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为72.07%,共计35385个耕地图斑(地块),在空间上呈半圆弧的形状,通过本文所设计的三条休耕线,将休耕区域分别划分为西部、北部、南部三大板块,主要涉及乡镇有车道乡、洪德乡、环城镇、毛井乡、南湫乡、山城乡、天池乡、甜水镇等。(4)环县未来耕地休耕可按休耕规模的不同级别和对应的休耕级别类型依次有序落地。根据环县可休耕耕地分布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布局经验,从休耕实施效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将环县可休耕耕地级别划分为优先休耕、后备休耕两个级别,且分别对应了两个休耕级别类型,依据休耕的迫切性高低依次为适宜休耕、较适宜休耕、较不适宜休耕和不适宜休耕。(5)我国西北生态退化区脆弱的耕地生态环境,决定了耕地利用条件的特殊性。在生态退化区实施休耕时一是要着重从耕地养护管理和耕地利用条件的改善出发,降低耕地生态环境负荷;二是要加强耕地生态保护,积极鼓励农户参与到耕地生态保护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耕地生态环境的修复。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李宗阳[6](2019)在《“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经济、资源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则是解决此类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西北干旱区4个省共23座城市为研究靶区,依据各城市规模与城市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为五类:A类为省域中心-大型城市,B类为省域副中心-中型城市,C类为地区中心-中型城市,D类为省域副中心-小型城市,E类为地区中心-小型城市。根据十九大报告及相关论述提出了“三生空间”作用机理,并基于此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城市承载力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各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状况,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分析和jenks自然间断点分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就生产空间承载力和生活空间承载力而言,基本呈现出大型城市高于小型城市,老城市由于新兴城市。而生态空间承载力方面,部分小型城市有较高水平。结合各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及聚类分析,西北干旱区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分布并不均衡,形成了以兰州、银川、乌鲁木齐和鄂尔多斯为主的多极化发展模式,呈现出由东往西承载力高低相间的局面,分为东部高值区、中东部低值区、中西部高值区和西部低值区。(2)从整体来看西北干旱区23座城市中没有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和良好耦合协调的城市,且有7座城市处于勉强耦合协调和濒临失调状态,说明该区域内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未能实现同步协调发展。(3)就障碍度而言,土地规划面积、建成区面积、水资源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绿化面积比重、单位城市面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万人基础教育教师、高校个数、全员劳动生产率、电影院个数等10个指标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是制约该区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进步的重要障碍因素。可能的创新之处:从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耦合规律入手,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十分独特的西北干旱区城市为例,展开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而提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相应建议。
陈国磊[7](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吴淼[8](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赵玉田[9](2016)在《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和生态源区,是中东部地区赖以存在的生态屏障和得以发展的资源基地。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状态如何直接决定着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影响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以,西北干旱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不仅关系到西北地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直接决定着全国的生态安危。决定西北干旱地区脆弱生态形势恶化或者是好转的关键是水资源危机与水资源的脆弱性,换句话说,水生态是决定着我国干旱地区环境脆弱问题的根源。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水生态环境却有处在加剧恶化的趋势,被迫调整区域农业结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无论是对供水数量还是水质要求在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配置、调度、取用,水电工程开发、道路建设、工农业排污、森林采伐、矿山采挖等领域出现侵害水资源公共利益保护的越来越频繁和突出。脆弱的干旱地区水资源规定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水平低下,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正确认识当下干旱地区的现实生态环境,认真分析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贸易等水资源配置问题,科学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补偿恢复机制,实施干旱地区农业高效节水和林草涵养水生态环境,关系西北地区农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西北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开展。论文在完整综述国内外关于脆弱生态区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共产品理论、虚拟水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等为指导,通过脆弱区分类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总结了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西北干旱区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水权制度、补偿制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等建设,并论证了不同制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全文的构成共有六个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言,重点是展开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价值、主体架构和研究技术;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系统阐述国内外在此领域研究前沿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国内外在脆弱生态区的含义与成因分析、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现状,过渡到水资源产权制度分析、脆弱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进展,由此展开阐述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生态补偿理论框架和生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期待本研究能为西北干旱区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对西北脆弱生态区进行合理区划,总结区域分异规律。然后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格局,脆弱区水资源的真实状态及其产生的缘由进行客观分析;第四部分进行了西北干旱区需水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干旱区多民族悠久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部分还甘肃地区为例,研究了基于虚拟水当量的农业需水和基于生态足迹运算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产业结构调整、人口与水资源关系进行探索。第五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阐述的内容,主要是经过多种利用水资源的治理模式的优劣对比分析,对脆弱生态系统中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各种策略进行阐述。包括构建有力的法律体系、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比较与选择、建设水权制度分析、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节水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生态农业与特色生态旅游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习俗在保护水资源的影响力等等。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收尾,不仅是对论文的进行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更交待了论文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仍需进一步厘清的研究方向。
董瑞杰[10](2013)在《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中国沙漠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沙漠旅游资源已成为治理沙漠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方面。沙漠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北方沙漠化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是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点区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论文围绕沙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梳理和界定了沙漠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对沙漠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6省区沙漠旅游竞争力。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和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为例,对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价了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美学价值,测算和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论文构建了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风蚀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沙漠旅游环境容量、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等理论;融合了风沙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并为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揭示了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提出了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的开发类别,评价了沙漠旅游省区竞争力。首次提出并阐述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概念,提出了风沙地貌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模式。通过构建雅丹地貌美感度指标体系,对敦煌雅丹地质公园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构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对巴丹吉林沙漠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测算和分析研究。从地质公园条件及沙漠旅游资源特征的角度,构建了一套体现风沙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试图使研究更符合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2)在研究方法上,沙漠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旅游资源集合区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省区竞争力、风蚀雅丹地貌美感度评价、旅游环境容量评价。首次从林柱状景观角度对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构建了雅丹地貌的美感度指标体系,是对风沙地貌遗产资源评价的创新尝试。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和评价,提出了沙漠旅游景区合理发展的策略。(3)在研究视角上,深化了沙漠旅游的相关理论,凝练了沙漠生态旅游理论体系,如何与应用风沙地貌学研究内容进行衔接,也是一次创新意义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实沙漠旅游学及应用风沙地貌学的研究。把敦煌风蚀雅丹地貌与巴丹吉林沙漠沙水组合景观两类风沙地貌旅游进行创新结合,对比分析,探索以发展风沙地貌地质公园旅游业开发和保护的产业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中很具有代表性。
二、对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的初探——山川秀美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的初探——山川秀美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质遗迹概念 |
2.1.2 地质遗迹类型 |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质公园概念 |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
2.3.3 系统理论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修复概念 |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
6.1 公园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背景 |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6.2.2 生物景观资源 |
6.2.3 人文景观资源 |
6.2.4 其他景观资源 |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
(2)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3.3 相关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构建意义——山水格局特征与城市绿色空间 |
2.1 山水格局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联系 |
2.1.1 山水格局是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
2.1.2 城市绿色空间加强山水格局特征 |
2.1.3 城市山水格局和城市绿色空间都具有综合系统性 |
2.2 基于山水格局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意义 |
2.2.1 营造生态基底 |
2.2.2 塑造城市特色 |
2.2.3 传承山水文化 |
2.2.4 赋予城市山水意向 |
2.2.5 构建兰州市独特的山水格局 |
3.构建依据——兰州城市沿革与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1 兰州城市概述 |
3.1.1 区位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土壤 |
3.1.5 植被与动物 |
3.2 兰州城市沿革 |
3.2.1 传统山水格局形成(秦汉至明清) |
3.2.2 “山-水-城”结构快速变化阶段(民国至今) |
3.3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3.1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城市沿革梳理相关结论 |
3.4.2 城市山水格局解析相关结论 |
3.4.3 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
4.构建不足—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
4.1 兰州城市绿色空间形成 |
4.1.1 天然林被丧失 |
4.1.2 人工造林活动 |
4.1.3 城市绿地建设 |
4.2 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
4.2.1 兰州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 |
4.2.2 兰州市绿色空间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构建策略—兰州城市绿色空间构建 |
5.1 构建原则 |
5.1.1 生态优先 |
5.1.2 系统整合 |
5.1.3 尊重历史 |
5.1.4 加强联系 |
5.2 构建策略 |
5.2.1 功能层面:生态—景观—文化多层次复合 |
5.2.2 空间层面:主城区内部绿色空间与外部自然空间多路径衔接 |
5.2.3 结构层面:点、线、面因境构形,多类型构建 |
5.3 构建途径 |
5.3.1 修复市域山水生态空间格局 |
5.3.2 强化主城区与市域环境高效互通的绿色廊道 |
5.3.3 塑造主城区绿色空间圈层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主要研究内容 |
6.1.2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2.3 耕地休耕的研究进展 |
2.4 休耕规模的研究进展 |
2.5 休耕地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
2.6 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处理及相关说明 |
3.3 理论基础 |
3.4 研究框架 |
第4章 环县耕地生态脆弱性的综合诊断 |
4.1 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2 耕地生态退化综合诊断指标的构建 |
4.3 评价单元的选择 |
4.4 评价模型与方法 |
4.5 研究区耕地生态脆弱性综合诊断结果 |
第5章 环县耕地的休耕规模测算 |
5.1 休耕规模预测思路 |
5.2 耕地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
5.3 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
5.4 研究区耕地需求量影响因素预测 |
5.5 研究区耕地可休耕规模空间分布 |
第6章 基于耕地脆弱性分级的休耕空间布局 |
6.1 休耕地分级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
6.2 研究区耕地休耕级别的布局方案 |
6.3 耕地休耕级别的布局与试点区休耕地布局比较验证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生态退化区休耕的实施建议 |
7.3 研究特色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发表成果与科研实践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6)“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1.3.2 关于三生空间理论的研究进展 |
1.3.3 西北干旱区研究概况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特色和可能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城市综合承载力作用机理 |
2.1 生产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
2.1.1 生产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
2.1.2 生产空间的作用机理 |
2.2 生活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
2.2.1 生活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
2.2.2 生活空间的作用机理 |
2.3 生态空间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
2.3.1 生态空间的内涵与特征 |
2.3.2 生态空间的作用机理 |
2.4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城市“三生空间”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 |
3.1.2 数据来源 |
3.2 西北干旱区各省总体发展概况 |
3.2.1 生产空间发展概况 |
3.2.2 生活空间发展概况 |
3.2.3 生态空间发展概况 |
3.3 西北干旱区各城市发展概况 |
3.3.1 A类城市发展概况 |
3.3.2 B类、C类城市发展概况 |
3.3.3 D类城市发展概况 |
3.3.4 E类城市发展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测度分析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西北干旱区城市各空间承载力测度及演变分析 |
4.2.1 城市综合承载力测度模型 |
4.2.2 生产空间承载力评价 |
4.2.3 生活空间承载力评价 |
4.2.4 生态空间承载力评价 |
4.3 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空间分异 |
4.3.1 高值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 |
4.3.2 低值区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 |
4.3.3 各类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动共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及障碍度诊断 |
5.1 西北干旱区各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
5.1.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5.2 影响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障碍度诊断 |
5.2.1 障碍度模型 |
5.2.2 障碍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转变生产空间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转换 |
6.2.2 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
6.2.3 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9)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生态脆弱区概念 |
1.2.2 生态脆弱区成因 |
1.2.3 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研究及述评 |
1.2.4 生态脆弱区恢复与重建 |
1.2.5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的补偿制度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不足与创新 |
1.4.1 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 |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脆弱生态区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由来 |
2.1.2 公共产品理论特征 |
2.1.3 公共产品理论应用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 生态经济学 |
2.4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
2.5 虚拟水理论 |
2.5.1 虚拟水概念提出 |
2.5.2 虚拟水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2.5.3 虚拟水视角下的生态研究 |
2.6 生态足迹理论 |
2.6.1 生态足迹理论涵义 |
2.6.2 生态足迹理论内容 |
2.7 互动理论 |
2.7.1 互动理论涵义 |
2.7.2 基于生态平衡的互动类型 |
2.8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8.1 水资源承载力涵义 |
2.8.2 水资源承载力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开发管理的现实基础 |
3.1 西北脆弱生态区划标准 |
3.2 我国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划类型与结果 |
3.2.1 聚类分析区划法 |
3.2.2 经济带区划法 |
3.3 西北脆弱生态区现状 |
3.3.1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
3.3.2 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对西北干旱区的不利影响 |
3.3.3 生态环境恶化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不利影响 |
3.4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现状 |
3.4.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普遍光照充足 |
3.4.2 过度开采地下水源,大大降低地下水位,促使生态环境恶化继续 |
3.4.3 水资源缺口拉大,用水矛盾激化 |
3.4.4 水污染严重,且重复利用率过低 |
第四章 脆弱生态系统下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分析 |
4.1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总体状况分析 |
4.1.1 降水量 |
4.1.2 水资源总计量与地表水资源总量 |
4.1.3 总用水量 |
4.1.4 人均用水量 |
4.2 西北脆弱生态区供水来源 |
4.2.1 雨水补给 |
4.2.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4.2.3 冰雪融水补给 |
4.2.4 湖泊沼泽补给 |
4.2.5 地下水补给 |
4.3 西北干旱区需水量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3.2 农业需水预测 |
4.3.3 工业需水预测 |
4.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4.4 基于生产配置效率的农业节水潜力估计 |
4.4.1 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4.4.2 农业节水效率结果比较 |
4.5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分析 |
4.6 水资源配置策略优化 |
4.7 水资源在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4.7.1 水资源要素贡献计量的方法 |
4.7.2 水资源贡献估算的计量模型 |
4.8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4.8.1 统计指标选择 |
4.8.2 分析方法 |
4.8.3 生产函数模型的构建 |
4.8.4 数据来源 |
4.9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9.1 水价调整 |
4.9.2 节水组织与管理 |
4.9.3 农业节水制度建设 |
4.10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 |
4.10.1 民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与节水 |
4.10.2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水资源保护 |
4.10.3 民族地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需水量的承载力实证分析 |
5.1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西北脆弱区农业需水量的实证分析 |
5.1.1 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 |
5.1.2 农业虚拟水资源量化 |
5.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北区域生态人口承载力分析 |
5.2.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人口承载力理论分析 |
5.2.2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人口承载力实证分析 |
5.2.3 生态足迹与人口承载力的分析结论 |
第六章 西北脆弱生态区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制度设计思考 |
6.1 总体原则 |
6.1.1 上下游联动、地表地下水统一调度原则 |
6.1.2 工程规划与管理规范相结合原则 |
6.1.3 科学规划、重点突出,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原则 |
6.1.4 凸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原则 |
6.1.5 生态法治的原则 |
6.2 构建完备的脆弱生态区法律体系 |
6.2.1 原有法律制度在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力度有限 |
6.2.2 制定“生态脆弱区法” |
6.2.3 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法规体系 |
6.3 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保护利用 |
6.3.1 农业节水的重要作用 |
6.3.2 生态农业的组织与管理 |
6.3.3 各种旱区水资源利用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6.4 构建水权制度 |
6.4.1 水权的科学界定 |
6.4.2 水权配置高效 |
6.4.3 建立农业水资源市场 |
6.4.4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6.5 构建水资源补偿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
6.5.1 生态补偿 |
6.5.2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
6.5.3 构建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
6.6 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手段与管理制度 |
6.6.1 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的优势面理论 |
6.6.2 大力提高和推广灌溉节水技术 |
6.6.3 适宜干旱区的植物种植与项目管理 |
6.6.4 集雨利用模式 |
6.7 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 |
6.7.1 生态农业旅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
6.7.2 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成功模式 |
6.7.3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6.8 因地制宜,发展西北干旱区特色林草植被 |
6.8.1 就地取材,推广经济植被,实现水土保持与经济收入双丰收 |
6.8.2 因地制宜,发展集水高效农业 |
6.8.3 尊重习俗,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构建文化制衡格局 |
6.9 生态移民 |
6.9.1 生态移民与利益整合 |
6.9.2 建立“生态无人区”,共建人与自然融合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提高水资源配置规划水平 |
7.2.2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农业水生态压力 |
7.2.3 生态移民 |
7.2.4 农业水资源有偿使用 |
7.2.5 推广应用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生态治理与水源涵养 |
7.2.6 采取各种类型富有成效的节水措施,优化水资源农业配置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目标 |
7.2.7 发展生态林业 |
7.2.8 建设生态经济特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沙漠旅游研究特点 |
1.2.4 国内外沙漠旅游研究对比 |
1.2.5 沙漠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
1.3 国内外沙漠旅游景区开发进程与现状 |
1.3.1 国外沙漠旅游景区 |
1.3.2 国内沙漠旅游景区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与沙漠有关的概念 |
2.1.1 沙漠词源考 |
2.1.2 荒漠、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风沙地貌 |
2.2 沙漠旅游 |
2.2.1 沙漠旅游、荒漠旅游、风沙地貌旅游 |
2.2.2 沙漠旅游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3 沙漠旅游资源 |
2.4 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
第3章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及时空特征 |
3.1 沙漠旅游资源的环境背景 |
3.1.1 中国沙漠分布特征 |
3.1.2 风沙地貌特征 |
3.2 沙漠旅游资源类别 |
3.2.1 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人文旅游资源 |
3.2.3 沙漠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
3.3 沙漠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
3.3.1 从空间层面 |
3.3.2 从时间层面 |
3.4 沙漠旅游资源分区 |
第4章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
4.1.1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 |
4.1.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
4.1.3 沙漠旅游资源与景观组合开发的类别 |
4.2 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省区竞争力评价 |
4.2.1 数据获取 |
4.2.2 评价及计算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 |
5.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及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1.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 |
5.1.2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要素 |
5.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 |
5.2.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模式 |
5.2.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保护模式 |
5.3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设计 |
5.4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理念和措施 |
5.4.1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理念 |
5.4.2 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
第6章 敦煌雅丹地貌美学价值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6.1 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概况 |
6.2 雅丹地貌美学价值分析 |
6.2.1 传统山水美学分析 |
6.2.2 景观单元要素分析 |
6.2.3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6.3 雅丹地貌美感度定量评价 |
6.3.1 确定评价因子及权重值 |
6.3.2 评分及计算 |
6.3.3 结果与分析 |
6.3.4 小结 |
6.5 雅丹地貌开发与保护 |
6.5.1 雅丹地貌旅游现状 |
6.5.2 雅丹地貌旅游面临的威胁 |
6.5.3 雅丹地貌旅游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7章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开发与保护 |
7.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概述 |
7.2 旅游环境容量模型(静态模型)及测算 |
7.2.1 旅游空间容量 |
7.2.2 旅游生态容量 |
7.2.3 旅游经济容量 |
7.2.4 旅游心理容量 |
7.3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调控 |
7.3.1 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分析与确定 |
7.3.2 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措施 |
7.4 旅游环境容量的的动态变化 |
7.5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 |
7.5.1 丹吉林沙漠景区现状和问题 |
7.5.2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开发与保护策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对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的初探——山川秀美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D]. 张璐韡.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生态退化区耕地休耕规模测算和空间布局研究 ——以甘肃环县为例[D]. 袁零. 西南大学, 2020(01)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D]. 李宗阳.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脆弱生态系统下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 赵玉田. 兰州大学, 2016(08)
- [10]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 董瑞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