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云南交响乐国产化

乐见云南交响乐国产化

一、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论文文献综述)

孙波[1](2021)在《云南传统音乐元素在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兼论个人音乐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音乐风格各异,音乐形式多样,被誉为“歌舞的海洋”,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交响乐创作中选用云南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素来备受作曲家的青睐,并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广受好评。如《云岭写生》、《纳西一奇》、《云南音诗》、《彝山幻想曲》、《铜鼓魂》、《高原情怀》、《云南随想》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云南民族体系及云南传统音乐概况进行大致说明,以此作为寻找交响乐作品含有云南传统音乐元素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是针对上述作品的研究,主要立足于音乐本体,对其中涉及的云南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指明,并分别就结构布局、音高组织、节拍节奏和音色配置等方面与云南传统音乐元素的联系一一展开分析;此外,还对作品中的“观念技法”进行了解读,重点阐明了核心音列和传统节奏素材在交响乐创作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围绕笔者作品交响音画《疾风·劲草》展开叙述,首先介绍了作品的创作素材来源、音乐形象和美学追求;其次,对作品中使用的“共性技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则是在“个性技法”的视野下,详细的阐述了序列技法、节奏节拍、结构形态、和声、复调和音色技法等作曲手段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本文对云南的音乐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分析了多部与云南传统音乐有关联的交响乐作品,力求寻找出在创作交响音乐作品时,传统音乐元素应该以何种方式对接这一重大体裁。并在此研究结论之上,以学术的视角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解读。交响乐是作曲家追求技法表现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彰显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因此,作品不仅要体现出民族性,更要体现出时代性与先进性。

刘姝彤[2](2021)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交响音画《云岭写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李忠勇教授是改革开放后获得国家最高作曲奖项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体裁涉及丰富,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如交响组曲、交响曲、器乐曲、声乐独唱、合唱等中小型作品数十件,以及舞剧、话剧、电影、电视剧配乐等作品总近两百件。其中,1981年创作的交响音画《云岭写生》,在当时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本次研究课题主要对交响音画《云岭写生》的作曲技法、乐曲风格以及整部作品中摄取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次论文研究以五个章节的内容来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要介绍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交响乐的作品以及云南交响乐题材与体裁之间的联系。第二章介绍李忠勇的生平及创作经历,并对《云岭写生》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第三章,分析《云岭写生》的曲式结构,用五节对单个乐章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进行了细致的解析。第四章,对《云岭写生》作曲技法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第一节,《云岭写生》旋律特征分析,包括曲子运用的音阶,主题取材自彝族、哈尼族、撒尼人、拉祜族、景颇族民间原始音乐的材料分析。第二节,分析作品中的复调技法的运用。第三节,分析节奏节拍的特征,包括综合节拍和自由节拍、重音移位、纵向上的复合节奏。第四节,对和声的横向、纵向结构特征上分析。第五节,配器的运用。第五章,第一节,对《云岭写生》的创作特色进行归纳梳理;第二节,从时代意义的角度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进行总结,表达《云岭写生》中所体现的厚民族情怀。

王晓南[3](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指出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夏璐[4](2018)在《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是生活里的阳光,人类社会活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让生命得以完美的当属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在伴随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普遍追求的美的价值和审美的观念,然而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特定的审美对象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在个人、群体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里,具有不同的欣赏情趣。交响音乐来到中国并植根于云南,且与云南各民族的音乐融合共生,乃至成为当代云南人不可或缺的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其审美价值的必然性是寓意于特殊艺术情趣的或然性之中的。本文通过追寻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历史踪迹,试图探索交响音乐在红土高原扎根的曲折道路,解读交响音乐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共生的必然现象。尽管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社会结构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艺术财富,仍然给予各族人民生活的阳光和美的享受,并为各族人民所热爱和追求,这就是音乐的普遍审美价值之所在。笔者整理的昆明交响乐团从初创、改革、重组到发展,伴随不同时期的时空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质和独特的象征意义的审美价值。这种特质表现在交响乐创作、演出及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从音乐厅到校园,从大众娱乐到审美赏鉴,从西方经典到民族交响乐,红土高原奏响的交响乐不仅是听觉上的品尝和享受,更是通过音乐语言的传递透视云南音乐文化的历史,解读当下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情怀。中国交响乐在中西文化对话的历史语境中形成,在社会变革的浪潮里获得发展,并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文化力量。透过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发展的历史,管中窥豹,可见云南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拓展的文化氛围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当然音乐艺术作为精神产品,在社会变革的大潮来临时,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接受,这就需要舞台化艺术的音乐走下神坛,为民众带去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文化的提升和云南本土音乐的现代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云南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它蕴含了改革开放30年云南文化走过的许多记忆,笔者试图从中理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19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存在,也恰恰体现出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日益满足精神幸福的一种价值体现。岁月风霜三十载,乐团已然进入了而立之年,应该在历史上对其做一个总结,而这正是笔者完成这个选题的价值所在。本文将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前身1987年成立的昆明交响乐团到发展至今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三十年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为依托,通过系统整理现存的文献资料,如节目单、演出记录、报刊资料、个案访谈等,从时间层面完成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历程概述,从音乐活动、演出的作品、音乐家等维度研究,探究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打造属于云南本土交响音乐的文化品牌,揭示交响音乐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的艺术轨迹。

余骏业[5](2018)在《陆棣《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又有15个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的作曲家群体以及全国的作曲家们提供了众多音乐素材,也创作出了大量有着浓郁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艺术歌曲、器乐音乐、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歌剧舞剧音乐等众多体裁。《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是作曲家陆棣于2013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具有云南代表性的交响作品,2013年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演出于“西部交响音乐周”。该曲充分运用了彝族、佤族、傣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向大家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民生活,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这部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音乐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思维,从技术分析层面对该曲的基本要素进行细致剖析;而后对全曲的局部与整体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本曲艺术的审美表达进一步理解全曲;最后以该曲的创作为起点分析当下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素材运用问题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思考。

李华东[6](2017)在《西贝柳斯交响音乐风格与云南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共性》文中提出西贝柳斯音乐创作深受芬兰民族音乐的影响,其音乐被看作是芬兰民族音乐的精神象征。其作品中饱含浓浓的民族爱国之情,多以赞颂祖国、渴望自由为内容。他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被视为"芬兰民族之魂",音乐成就获得世界的公认。在我国,交响乐的形成到现在仅一个多世纪,而多民族省份的云南,具有民族特色的交响乐起步较国内其他地方更晚,在探究云南本土民族交响音乐发展的特色方面走出了一条五彩的道路,为中国民族交响乐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朝霞[7](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乔邦利[8](2010)在《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多声音乐中国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不但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在创作观念、手法、题材、风格和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等方面也有较多变化,其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深刻教训,在当代专业和群众音乐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群众合唱、民歌合唱、少儿合唱、艺术合唱和流行合唱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前十七年”音乐发展中对歌曲的重视促进了中小型合唱创作的较快发展,同时,音乐观念上的理解偏差也带来较大阻力;“文革”时期,在音乐极权话语的控制下,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整体水平严重下降;新时期以后,在观念更新的推动下,中小型合唱创作逐渐回归审美本位,作品类型不断丰富,音乐语言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其影响力却反而逐渐降低。

曹艺凡[9](2009)在《砥柱中流 ——王震亚的音乐世界》文中研究说明王震亚先生是我国优秀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他的理论研究广泛深入、音乐创作硕果累累。对他的生平和音乐成就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梳理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脉络,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理论与创作的若干研究视野,并推进对民族音乐未来出路的深入思考。通过多次采访王震亚先生本人以及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资料,本文作者力求在历史环境、社会背景当中还原人物,对王震亚先生的音乐成就做出客观、历史的评价。论文较为全面地记录了王震亚先生的成长历程和音乐生活,并且通过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在王震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等问题上都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本文由王震亚先生的生平传略以及其理论成果、创作成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王震亚先生生平传略,全面记录王震亚先生的成长历程和音乐生活。包括王震亚儿童和少年时期的音乐启蒙,音乐求学生涯的开始,直到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六十多年的音乐生活。第二部分讨论王震亚先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创作成就。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传统音乐研究两部分。音乐创作实践成果(包括《阳关三叠》合唱曲、改编古琴曲《梅花三弄》管弦乐、钢琴小曲改编等)。另外,在对王震亚先生的研究基础上,探讨“青木关”群体与“青木关”现象(包括青木关1947级的共性、时代的缩影,移步不换形)。结论部分在总结前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回顾和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对王震亚先生在民族音乐道路上取得的学术成果和创作成就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回归到音乐学家与音乐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中挖掘出王震亚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王震亚先生的深入研究,折射出青木关1947级这一代音乐家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意义。

学源[10](2003)在《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文中研究表明交响乐艺术传入中国已 70多年了。本文回顾了交响乐在云南的诞生、发展历程 ,重点对展演中的两台交响乐新作品音乐会的民族化特点作了评述。

二、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传统音乐元素在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兼论个人音乐创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云南民族体系及传统音乐概况
    (一)云南民族体系简介
    (二)云南传统音乐概况
    (三)学界研究热点
    小结
二、“共性”技法思维下对云南传统音乐的运用
    (一)云南传统音乐元素的素材指向性
        1.单一确定性来源
        2.多元衍生性来源
        3.地域语境下的整体观
    (二)结构布局方面
        1.宏观结构的体现
        2.中观结构的体现
        3.微观结构的体现
    (三)音高组织方面
        1.旋律形态
        2.和声应用
        3.复调技术
        4.调性处理
    (四)节奏节拍方面
        1.节奏素材
        2.节拍素材
    (五)音色配置方面
        1.前景处理
        2.背景处理
    小结
三、“观念”技法思维下对云南传统音乐元素的应用
    (一)“实”写“生”
    (二)“虚”写“意”
    小结
四、交响音画《疾风·劲草》的创作立意
    (一)涉及的云南传统音乐元素
    (二)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三)作品的美学追求
五、交响音画《疾风·劲草》的“共性技法”
    (一)材料展开手法
    (二)二声部模仿复调
六、交响音画《疾风·劲草》的“个性技法”
    (一)序列技法
        1.组合性十二音序列
        2.音级集合与衍生十二音序列
    (二)横向时间组合形态
        1.数列节奏
        2.节拍游移
    (三)结构形态
        1.共性的规范化
        2.个性的异质化
    (四)潜调性技法
    (五)和声技法
        1.音程元素组合和声
        2.十二音和声
        3.线性运动的垂直结构和声
        4.音块
    (六)复调技法
        1.节拍对位
        2.二声部对比复调
        3.微型复调
        4.赋格
        5.点描技术
    (七)音色技法
        1.乐队编制
        2.附于结构的配器
        3.现代音色技法
        4.音型化织体中的低音色彩
        5.纯音色
        6.混合音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相关成果
致谢
附录

(2)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交响音画《云岭写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作曲家李忠勇以及作品直接研究综述如下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特色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交响乐创作概况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交响乐简介
    第二节 题材与体裁之间的联系
        一、云南少数民族交响乐的题材
        二、云南少数民族交响乐的体材
        三、小结
第二章 李忠勇创作生涯概述
    第一节 生平介绍
        一、李忠勇简介
        二、李忠勇作品创作概况
    第二节 《云岭写生》作品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一、创作来源
        二、作品简介
第三章 《云岭写生》曲式解析
    第一节 第一乐章《山寨春晨》
    第二节 第二乐章《密林逐猎》
    第三节 第三乐章《撒尼跳乐》
    第四节 第四乐章《月下情歌》
    第五节 第五乐章《节日路景》
第四章 李忠勇《云岭写生》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
    第一节 旋律特征
        一、音阶
        二、交替调式
        三、旋律形态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复调技法的融合
        一、多调性复调结构
        二、支声复调
        三、模仿复调
        四、对比复调
    第三节 节奏节拍特征方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
        一、多节拍
        二、自由节拍
        三、节拍重音移位
        四、纵向复合节奏
    第四节 和声结构
        一、和声的纵向结构
        二、和声的横向结构
    第五节 配器手法
        一、乐队的编制
        二、乐队音色
        三、持续音的运用
        四、乐器的写法
第五章 《云岭写生》的创作特色及时代意义
    第一节 “中西”结合的创作特色
    第二节 《云岭写生》的时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一、历史的追溯
        二、多维的理解
        三、观念的弊端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结语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四、二胡的称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预期结果
        (一)创新点
        (二)预期结果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交响乐本体知识概述
    第一节 交响乐历史沿革
        一、界定
        二、交响音乐在欧洲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交响乐传入中国后的发展
        一、交响乐在中国各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概述
        二、交响乐在云南发展历程简述
第二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前世”考察
    第一节 孕育与诞生(1987 年)
        一、历史背景与文艺环境
        二、昆明交响乐团的诞生
    第二节 昆明交响乐团成立后大事件概录
    第三节 昆明交响乐团成立的历史意义及社会影响
第三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今生”考察
    第一节 乐团合并的社会背景
        一、席卷全国的文化体制改革
        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成立
    第二节 摸着石头过河——两团的磨合
        一、制定规章制度
        二、拉幕考核
        三、引进来,走出去——艺术水准的提升
第四章 多元化艺术表现的拓展
    第一节 西方音乐作品展演素描
        一、西方音乐作品展演
        二、音乐季的推行
    第二节 推广本土作品的胆识
        一、具有云南“表情”的交响乐
        二、历届“云南新剧目展演”中取得的成就
第五章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艺术推广和社会影响
    第一节 乐团的音乐活动
        一、致力于公益性交响乐的普及
        二、坚持商业化营运演出
        三、乐团的宣传推广工作
    第二节 乐团的社会影响
        一、推动云南音乐表演和创作事业的发展
        二、推动着所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三、推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四、推动着云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三篇田野日志
附录二: 与音乐为伴——纪念乐团前任团长李平昌

(5)陆棣《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作曲家及作品简介
    第一节 作曲家陆棣及其艺术成就
    第二节 《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简介
第二章 《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结构基础分析
    第一节 结构形态分析
        一、序奏
        二、第一乐章——木鼓声在佤山响起
        三、第二乐章——绿宝石之梦
        四、第三乐章——“阿里里”
        五、第四乐章——“打歌”乐
    第二节 结构构态分析
第三章 《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技法分析
    第一节 和声技法
        一、色彩性和声
        二、半音化和声进行
    第二节 配器特色
        一、持续音的使用
        二、同度和八度的全奏运用
        三、统一乐队中前景、中景和背景因素的分配
第四章 《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结构对位研究
    第一节 镶嵌型层对位
    第二节 体对位分析
第五章 由《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引发的对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思考
    第一节 民族音乐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云南民族音乐对当下民族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一、云南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二、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西贝柳斯交响音乐风格与云南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贝柳斯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性
二、云南民族交响音乐创作与交响乐团、管弦乐团的建设与发展
三、西贝柳斯交响音乐与云南民族交响音乐的共性分析
    (一) 标题性音乐特征
    (二) 通过音乐作品表现自然风光
    (三) 创作来源于各民族特色的音调

(7)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基本概念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2 关于"美术话语"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二 《血衣》的"示范化"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一 图版索引
    二 表格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1 华夏访谈
    2 吴步乃访谈
    3 丁永道访谈
    4 葛路访谈
    5 力群访谈
    6 王靖宪访谈
    7 王琦访谈
    8 李松访谈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1 中国画讨论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致谢

(8)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选题性质与时段划分
    第三节 选题对象及其选择标准
    第四节 选题对象分类及其概念界说
        一、群众合唱
        二、民歌合唱
        三、艺术合唱
        四、少儿合唱
        五、流行合唱
    第五节 选题对象的历史前提
    第六节 选题研究背景概述
    第七节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文艺新任务的提出与“前十七年”中小型合唱创作
    第一节 为新中国放歌——建国初期群众合唱创作高潮
        一、王莘《歌唱祖国》
        二、刘炽《我的祖国》
        三、刘炽《祖国颂》
    第二节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歌合唱创作的初步繁荣
        一、以汉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二、以少数民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三、王方亮《三十里铺》
        四、麦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五、蔡余文,杨嘉仁《半个月亮爬上来》
        六、瞿希贤《牧歌》
    第三节 少儿合唱:给孩子们插上快乐的翅膀
        一、寄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郑律成《我们多么幸福》
        三、张文纲《我们的田野》
        四、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四节 艺术合唱:中小型合唱创作中高文化品格的部分回归
        一、根据古曲改编的艺术合唱
        二、以现代诗词作品为素材的艺术合唱
        三、王震亚《阳关三叠》
        四、彦克、吕远《七律·长征》
        五、沈亚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章 音乐极权话语与“文革”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第一节“颂神歌曲”与“文革”期间群众合唱创作的迷失
    第二节 《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
        一、《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作品概述
        二、《侗歌向着北京唱》
        三、《苗岭连北京》
        四、傅庚辰《红星歌》
    第三节 为毛泽东诗词谱曲:“文革”期间艺术合唱创作的亮点
        一、“文革”期间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中小型合唱创作概况
        二、郑律成《长征路上》
        (一) 《七律·长征》
        (二) 《忆秦娥·娄山关》
        (三) 《十六字令三首》
        (四) 《清平乐·六盘山》
        (五) 《念奴娇·昆仑》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第一节 新时期群众合唱创作
        一、朱南溪《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二、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
        三、谷建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四、瞿希贤《当代中国之歌》
    第二节 运用合唱思维解读民族精神——民歌合唱创作的新起点
        一、瞿希贤《乌苏里船歌》
        二、杜鸣心《嘎哦丽泰》
    第三节 艺术合唱:在传统技法、“新潮”语言和流行风格对话中求得创新
        一、瞿希贤《把我的奶名儿叫》和《飞来的花瓣》
        二、陆在易《雨后彩虹》
        三、尚德义《大漠之夜》
    第四节 新时期少儿合唱创作
        一、寄明《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二、瞿希贤《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第五节 流行合唱: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领域的独特景观
        一、郭峰《让世界充满爱》
        二、徐沛东《亚洲雄风》
第四章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宏观视野(结论)
    第一节 中小型合唱的主要审美特征及其当代表现
    第二节 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思维特点及其当代运用
    第三节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主要实践经验
    第四节 问题与挑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砥柱中流 ——王震亚的音乐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传略
    一 儿时的音乐世界
        (一) 初识音律
        (二) 走出家门
    二 音乐生涯的开始
        (一) 入川求学
        (二) 作曲家的摇篮——青木关
    三 新院、新境、新声
        (一) 暂居六朝旧都
        (二) 发现宝藏——京剧
        (三) 作曲技术再打磨——苏联专家
        (四) 扬抑的岁月
        (五) 托举未来的太阳——主编《音乐创作》
        (六) 醉心古琴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成果和音乐创作成就
    一 学术成果
        (一) 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
        1 和声民族化探索
        2 序列音乐引进与创新
        (二) 传统音乐研究工作的丰硕成果
        1 京剧音乐分析——《贵妃醉酒》
        2 京剧唱腔研究
        3 古琴音乐分析
    二 创作成就
        (一) 柳色新——合唱曲《阳关三叠》
        (二) 重塑古琴——管弦乐《梅花三弄》
        (三) 钢琴曲改编中的民族化实践
    三 "青木关"群体与"青木关"现象
        (一) 青木关1947级的共性
        (二) 时代的缩影,移步不换形
结语
参考文献
王震亚年表
附录一(王震亚京剧音乐研究)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传统音乐元素在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兼论个人音乐创作的探索与实践[D]. 孙波.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2]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交响音画《云岭写生》为例[D]. 刘姝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11)
  • [3]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三十年艺术轨迹研究[D]. 夏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18(09)
  • [5]陆棣《第一交响曲—高原情怀》创作研究[D]. 余骏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西贝柳斯交响音乐风格与云南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共性[J]. 李华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7]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8]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 乔邦利.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
  • [9]砥柱中流 ——王震亚的音乐世界[D]. 曹艺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11)
  • [10]喜看交响乐民族化在云南[J]. 学源. 民族艺术研究, 2003(S2)

标签:;  ;  ;  ;  ;  

乐见云南交响乐国产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