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论文文献综述)
冯超[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1)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始终把人才资源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后,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人才问题,关注人才的成长、重视人才的培养、依靠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环境,逐步确立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人才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及其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有一般人才观的基本属性,又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实践的表达系统,更蕴含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为逻辑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为思想基础,以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为历史传承,以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理论为有益借鉴,体现出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融合、全局与重点相兼容的鲜明特点;在引导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2)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和深刻贯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共党史学、教育学、哲学、人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眼从确立向度、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战略价值和实践推进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国外人才观的有益借鉴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从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迫切渴求、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消除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的必然要求等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第二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以习近平工作实践为线索,梳理并总结出其人才观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渐进过程,指明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确立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扎实的实践基础。第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以“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这一逻辑理路,系统梳理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内容构成,揭示这一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第四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着重从历史性与时代性、全局性与重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既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具有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品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第五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着重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统一的维度,深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以及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第六章,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面分析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需要紧密结合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把握这一人才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实践推进的根本原则及其相关对策。
兰芳[2](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张璐[3](2020)在《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现状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双一流”建设和“双创”时代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宏观和微观政策指引下,高校人才成为高校竞争的核心资源。由于人才不合理流动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样,难以用传统思维方法解决。因此生态学理论探究人才流动的成因和促进高校人才良性流动的对策有助于为高校人才队伍管理的发展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基于生态学理论框架,选择生态位态势理论、种群竞合博弈理论、群落演替理论及熵理论,以“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现状为基础,使用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探究全国范围内各省高校人才在高校外部和高校内部两个层面的流动现状,来分析目前高校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通过人才个体、种群、群落和系统四个层面的流动机制来明确生态学视角下人才流动的内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从个体到群体、从人才自身到外界环境、从单一层面到生态系统的高校人才关系治理模型。最后,提出引导人才个体寻找适宜生态位、鼓励人才种群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确保人才群落结构稳定性和营造适于人才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四个层面的对策建议。针对目前高校人才流动存在的人才竞争激烈、人才流动失序、区域流动失衡、人才流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失衡和人才内部流动渠道狭窄、流动空间受限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发现,缓解人才竞争压力、避免人才群体恶性竞争的途径首先是通过个体资源利用优势的分化来发挥资源效用,其次通过协调人才与其他人才关系、提升双方竞争成本、扩大双方合作收益来形成种群内部良好竞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为避免人才流动区域与结构失衡需要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实现人才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最后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和外界条件制约作用,营造适于人才流动的生态系统来拓展人才流动空间,实现人才与环境功能耦合,和谐共生。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韩联郡[5](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辛松和[6](2016)在《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有效流动能够促进球员在整个联盟各俱乐部优化配置,平衡各俱乐部球队实力,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比赛更具观赏性。运动员能否有效流动跟运动员流动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合理的运动员流动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流动。因此,研究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存在不同的契约主体以及由他们所组成的不同层级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各层级代理人都有可能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论证、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借助契约理论视角,把各契约主体及由他们相互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纳入制度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分析各契约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博弈均衡与交易成本等制约制度的变量因素,目的是要提出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便更为有效地解决各层级委托代理双方之间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结论如下:一、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交易成本是契约分析的基本前提假设;管理方、俱乐部、运动员、经纪人是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主体;不同契约主体之间组成不同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制度分析;博弈分析;机会主义分析;交易成本分析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框架。二、美国NBA职业联盟通过选秀制度,使新秀球员源源不断地加入NBA,维持比赛的竞技水平和精彩程度;通过转会制度,促进运动员在各球队之间的流动,保持了各球队实力均衡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薪酬制度、工资帽、奢侈税制度限制球队的财务收支和球员的工资收入,均衡了各契约主体的利益。这些成熟的经验可为运动员流动制度建设保持权力均衡、利益均衡、信息公开、制度边界明确、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明晰等方面提供重要启示。三、我国CBA运动员流动制度初创时期(1995-2003),运动员流动主要由地方体育局主导,各省市都严格保留自己的运动员,运动员流动非常困难,特别是主力队员基本上没有流动的可能性;运动员流动制度改革完善时期(2003-现在),运动员流动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运动员流动人数逐年增加,各球队实力进一步均衡,比赛结果的悬念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四、通过对公众与管理方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管理方存在在职消费、在职休假,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设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并且存在公众监督困境。五、通过对管理方与俱乐部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俱乐部仍然存在利用高额转会费或与地方体育局联合行动等阻碍运动员流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六、通过对篮协与地方体育局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地方体育局存在利用人事关系、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清等阻碍运动员流动的机会主义行为。七、通过对俱乐部与俱乐部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流入俱乐部存在利用“签字费”、“阴阳合同”等不合理手段引进运动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八、通过对俱乐部与运动员委托代理之间的契约分析,发现作为代理人的运动员在流动中会存在“自我休克”、“见面费”等机会主义行为。九、要有效治理运动员流动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首先,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的剩余控制权,增加委托代理各方的话语权,为协商合作打下基础;其次,完善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第三,建立有效利益表达机制,软化各层级委托代理人之间利益目标,减少目标差异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第四,完善激励制度,对代理人的事前行为进行激励,让代理人的行为更符合委托人的要求;第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代理人事中的制约和事后机会行为的处罚,减少代理人机会行为。
陈力,李春[7](2010)在《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在现阶段,我们对人才流动宏观调控从理论到经验都还明显不足,对其规律性和方法的运用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本文以人才流动和宏观调控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设计思路,系统地探讨了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漆振光[8](2010)在《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竞技武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而对竞技武术人才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是保持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出发,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人才学、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学科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培养、配置和使用等重要环节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观;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开发、市场开发、学习与训练相结合开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开发和开放性开发等基本原则。第二,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重视和加强竞技武术人才培养、流动和激励等主要环节,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机结合。第三,在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准确把握影响竞技武术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是促进竞技武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优秀武术教练员成长的主要因素是项目制胜规律因子、激励与应变能力因子、客观条件因子、品德因子、计划与协调因子、人格魅力因子、创新素质因子、学习总结因子、科研素质因子和环境保障因子。影响优秀武术运动员成长的主要因素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身体条件、优秀教练的指导、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经历大赛的磨练、明确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竞技武术项目制胜规律、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家庭支持等。第四,竞技武术人才资源的地域分布是否均衡是影响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有着良好武术传统的地区,而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其资源很少甚至没有,严重制约了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合理有效开发。应通过建立有效的竞技武术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竞技武术人才的合理流动,使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地域分布趋于均衡。第五,文化素质低是影响武术运动员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为拓展武术运动员未来发展空间,必须加强其文化教育。武术运动员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是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武术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创新、完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武术运动员培养体系的监管机制、加强优秀武术运动员职业教育、健全武术运动员培养的市场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第六,影响武术教练员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是其综合素质偏低,其资源开发的路径是树立武术教练员专业化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岗前岗后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加强培养的相关法规制度、培训教材、培训信息化建设,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第七,建立有效的竞技武术人才市场运行机制,是促进竞技武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完善竞技武术人才市场的主要措施是确立竞技武术人才市场主体地位、明晰资本产权、加强培育人才市场体系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加强市场法规制度建设和市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八,激励是促进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在竞技武术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激励标准的全面性、激励手段的灵活性、激励过程的持续性、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体现激励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兼顾公平与效率。
张心淼[9](2010)在《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和区域分布的变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会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人才区域流动的共性、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各地区间更加合理地使用人才、开发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我国,存在人才严重缺乏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研究我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非常必要和紧迫。国内外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界对人才或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人才区域流动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实际状况也缺乏一个系统的、全景式的描述和研究,在影响机制上多数也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微观层面。因此,本文尝试进行以下研究:在评述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我国人才区域分布和流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人才区域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内在动力机制,及其基本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给出完善人才区域流动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此外,还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人才区域分布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本文研究结论的认识。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全面考察了我国人才区域间和省际间流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对我国人才区域流动考察的全景式记录;(2)在借鉴前人对人才区域流动机制的解释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国情,拓展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人才跨区域流动的搜寻—匹配模型与相对经济地位变化模型;(3)结合对人才区域流动微观机制的考察,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内外部因素及其主要变化趋势;(4)具体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人才分布的基本情况,并针对京津冀地区现状,提出了人才流动的模式和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具体对策。
张阳[10](2009)在《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合理人才流动是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分析人才不合理流动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因,提出解决的方案与对策,对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才资源匮乏与人才资源浪费并存"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逻辑基础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观的继承发展 |
(二)中国古代传统人才观的精华提炼 |
(三)国外人才观念的有益借鉴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持续深化 |
(三)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丰富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确立的现实逻辑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
(二)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
(三)完善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才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萌芽期 |
(一)7 年知青岁月的成长体验 |
(二)生活学习的独立探索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发展期 |
(一)正定工作期间的初步实践 |
(二)福建任职期间的推进发展 |
(三)浙江上海主政期间的积极拓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成熟期 |
(一)中央执政后对“为谁培养人才”的进一步明确 |
(二)中央执政后对“培养什么样人才”观念的科学发展 |
(三)中央执政后对“怎样培养人才”的全新阐释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基本内容 |
一、深刻诠释人才培养的目的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
二、科学界定新时代人才标准的全新语境 |
(一)以德为先的全新阐释 |
(二)德才兼备的全新阐释 |
(三)实践检验人才的全新阐释 |
三、不断完善人才选用体系 |
(一)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目标 |
(二)坚持“人人尽展其才”的选用目标 |
四、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 |
(一)巩固党执政的先进基础 |
(二)壮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力量 |
(三)肩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情怀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主要特征 |
一、在历史与时代的贯通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基本趋向 |
(一)善于总结人才观的历史经验 |
(二)科学把握人才观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历史与时代的深度融合 |
二、在全局与重点的统一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推进主线 |
(一)以统筹思维推进人才建设 |
(二)着力培养关键人才队伍 |
(三)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问题导向 |
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握人才建设的创新动力 |
(一)推动人才理论创新发展 |
(二)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三)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生动结合 |
四、在民族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人才建设的总体格局 |
(一)彰显人才观的民族性特点 |
(二)拓展人才观的世界性视域 |
(三)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协同发展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战略价值 |
一、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为科学认识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二、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明确了基本要求 |
(二)为增强中国核心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 |
(三)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 |
三、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世界意义 |
(一)为促进世界人才理论的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二)为发展中国家破解人才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力量”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实践推进 |
一、科学把握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现状 |
(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三)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困境的主要成因 |
二、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 |
(一)明确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要义 |
(二)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
(一)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 |
(二)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
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
(一)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
五、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一)改革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
(二)加强急需紧缺型人才和海外人才资源建设 |
(三)构建新时代人才建设法律体系 |
六、营造良好的人才社会环境 |
(一)重视改善人才社会环境的价值意蕴 |
(二)贯彻落实人才社会环境的全新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现状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1 人才流动内涵 |
2.1.2 人才流动理论 |
2.1.3 生态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高校人才流动研究进展 |
2.2.2 人才与生态学结合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和总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现状及问题 |
3.1 高校人才流动趋势与现状 |
3.2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特征 |
3.2.1 高校人才规模日趋扩大,人才层次逐年提升 |
3.2.2 高校人才流动速度加快,人才流动趋向集中 |
3.2.3 高学历人才流动较为频繁,内部晋升相对稳定 |
3.2.4 影响人才流动因素具有多样性,促进人才流动制度日趋灵活 |
3.3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 |
3.3.1 东西部人才流动不均衡,人才流动失衡加速 |
3.3.2 高层次人才流动无序性与失序性 |
3.3.3 向下流动失灵与内部流动渠道不畅通 |
3.3.4 人才流动缺乏制度规范与心理契约双重约束 |
3.4 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机制探索 |
4.1 人才个体层面流动机制分析 |
4.1.1 人才个体生态位概念 |
4.1.2 生态位“态”与 “势”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
4.1.3 生态位宽度模型——对资源的利用优势 |
4.2 人才种群层面流动机制分析 |
4.2.1 人才种群概念 |
4.2.2 人才种群竞合关系 |
4.2.3 人才种群竞合机制探索 |
4.3 人才群落层面流动机制分析 |
4.3.1 人才群落概念 |
4.3.2 人才群落组成 |
4.3.3 人才群落结构 |
4.3.4 人才群落演替机制分析 |
4.4 人才生态系统层面流动机制分析 |
4.4.1 人才生态系统概念 |
4.4.2 人才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
4.4.3 基于熵理论的高校人才流动机制分析 |
第五章 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关系治理模型构建 |
5.1 基于个体生态位的关系治理模型 |
5.2 基于种群进化博弈理论的关系治理模型 |
5.3 基于群落演替规律的关系治理模型 |
5.4 基于人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治理模型 |
第六章 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问题对策研究 |
6.1 人才个体层面生态位合理布局 |
6.2 鼓励人才种群建立良好竞合关系 |
6.3 确保人才群落结构稳定性 |
6.4 营造适于人才生存发展生态系统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
二、国内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
三、国外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 |
四、评述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理论概述 |
一、契约与制度 |
二、职业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流动 |
三、现代契约理论及契约均衡 |
四、博弈论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契约分析的基本假设 |
一、经济人 |
二、有限理性 |
三、机会主义 |
四、交易成本 |
第二节 契约主体 |
第三节 委托代理关系 |
一、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
三、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委托代理关系的目标函数差 |
第四节 制度分析 |
一、制度分析范式 |
二、制度的约束与激励 |
三、制度公平性和有效性的合意设计 |
第五节 博弈均衡分析 |
第六节 机会主义分析 |
一、运动员流动的逆向选择模型 |
二、运动员流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
三、运动员流动过程中契约设计的监督和激励问题 |
第七节 交易成本分析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进分析 |
第一节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进 |
一、初创时期的自由流动阶段(1898-1932年) |
二、竞争时期的限制流动阶段(1933-1975年) |
三、NBA垄断时期的逐步完善阶段(1976-现在) |
第二节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契约演进的启示 |
一、以权力相互制衡为原则,以利益博弈为突出特征 |
二、具有通畅的信息传播渠道 |
三、具有明晰的流动制度边界 |
四、制度具有时效性 |
五、运动员产权明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分析 |
第一节 CBA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契约演化 |
一、初创阶段的运动员流动制度(1995-2003) |
二、改革完善阶段的运动员流动制度(2003-现在) |
第二节 运动员流动中公众与管理方的契约分析 |
一、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
二、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
三、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
第三节 运动员流动中管理方与俱乐部的契约分析 |
一、管理方与俱乐部的博弈分析 |
二、管理方与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
三、管理方与俱乐部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
第四节 运动员流动中管理方之间的契约分析 |
一、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的博弈分析 |
二、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
三、篮协与地方体育局之间现实制度分析 |
第五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分析 |
一、俱乐部之间的博弈分析 |
二、俱乐部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
三、俱乐部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
第六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与运动员的契约分析 |
一、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博弈分析 |
二、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契约均衡分析 |
三、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
第七节 运动员流动中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的契约分析 |
一、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
二、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契约均衡分析 |
三、俱乐部、运动员与经纪人之间的现实制度分析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的改革路径 |
第一节 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制度的剩余控制权 |
一、剩余控制权 |
二、我国运动员流动制度剩余控制权配置状况 |
三、合理配置运动员流动制度剩余控制权 |
第二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信息传递和公开制度 |
一、建立完善运动员流动信息公开平台 |
二、完善运动员流动信息传递渠道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运动员流动利益表达制度 |
一、加强公众监督,实现公众的利益表达 |
二、软化目标函数不相容,实现各契约主体利益的共同表达 |
第四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激励制度 |
一、改革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
二、完善各层级代理人的激励收益机制 |
第五节 完善运动员流动的监管制度 |
一、法律监管 |
二、行业协会自律 |
三、代理人自律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若干理论问题 |
(一)关于人才和人才流动 |
(二)人才流动的主要特点 |
1. 人才流动的外部性①更大 |
2. 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更多 |
3. 人才流动的时效性较强 |
4. 人才流动与宏观调控的互动性更强 |
5. 人才流动不宜太频繁 |
(三)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 |
1.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 |
2. 人才市场信息 |
3. 产业结构调整 |
4. 法律保障与制度公平 |
5. 环境影响因素 |
6. 文化影响因素 |
(四)人才流动宏观调控 |
(五)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 |
1. 人才流动宏观调控体系 |
2. 人才流动宏观调控运行机制 |
3. 人才流动调控手段(工具) |
(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控工具体系的比较 |
1. 核心工具不同 |
2. 关系结构不同 |
3. 作用向度不同 |
二、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建设设计思路 |
(一)指导思想 |
(二)目标设计 |
1. 明确调控目标 |
2. 整合调控资源 |
3. 转变调控模式 |
4. 完善调控手段 |
(三)基本原则 |
1. 注重效率,增进公平 |
2. 统筹协调,综合配套 |
3. 继承与发展 |
4. 弥补与完善 |
(四)主要任务 |
三、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建设理论框架 |
(一)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体系构成 |
1. 调控主体 |
2. 调控对象(客体) |
3. 调控内容 |
4. 调控方式 |
5. 调控手段 |
(二)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运行机制 |
1. 动力机制 |
2. 决策机制 |
3. 执行机制 |
4. 监督(调节)机制 |
四、完善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议 |
(一)人才流动宏观调控要与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
(二)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统一协调功能 |
(三)加强部际协调机制建设,增强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整体效应 |
(四)提高运用经济手段的能力,完善市场经济人才流动宏观调控体系 |
(五)加强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法制化建设,提高宏观调控力度 |
(六)加强专家参与宏观调控决策系统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
(七)加强信息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提高宏观调控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 |
(八)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宏观调控 |
(8)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2 国内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研究 |
1.3.3 武术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研究 |
1.3.4 现有研究的整体状况分析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及调查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指导本研究的方法论 |
1.6.2 具体研究方法 |
1.7 研究假设 |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2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概念的诠释 |
2.1.2 竞技武术人才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
2.1.3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含义 |
2.2 竞技武术人才的分类 |
2.3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与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 |
2.3.2 可持续发展观对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 |
2.3.3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对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
2.3.4 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 |
2.4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 |
2.4.1 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
2.4.2 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
2.4.3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2.5 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则 |
2.5.1 整体性开发原则 |
2.5.2 市场开发原则 |
2.5.3 学习与训练相结合开发原则 |
2.5.4 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开发原则 |
2.5.5 开放性开发原则 |
3 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培养 |
3.1 竞技武术人才成长的规律性探析 |
3.1.1 人才成长的基本理论概述 |
3.1.2 影响优秀武术教练员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3 影响优秀武术运动员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我国武术运动员培养现状与模式创新 |
3.2.1 我国武术运动员培养现状分析 |
3.2.2 武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 新时期我国武术运动员培养模式创新 |
3.3 武术教练员队伍现状及培养对策 |
3.3.1 我国武术教练员队伍现状 |
3.3.2 我国武术教练员的培养 |
4 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 |
4.1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概述 |
4.2 竞技武术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4.3 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发展简况 |
4.4 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
4.4.1 竞技武术人才流动的范围 |
4.4.2 竞技武术人才流动的形式 |
4.4.3 竞技武术人才流动的特点 |
4.4.4 人才流动决策模型理论 |
4.4.5 实现竞技武术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措施 |
4.5 我国竞技武术人才市场现状 |
4.6 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市场的完善 |
5 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激励 |
5.1 相关激励理论概述 |
5.1.1 激励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
5.1.2 激励的分类 |
5.1.3 激励的过程 |
5.1.4 激励理论概述 |
5.2 激励对竞技武术人才开发的意义 |
5.3 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激励的历史与现状 |
5.4 竞技武术人才激励原则 |
5.5 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激励模式的构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致谢 |
(9)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人才区域流动的概念界定 |
1.2.1 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与人才 |
1.2.2 人才流动、人口流动与人力流动 |
1.2.3 职业流动、产业流动与区域流动 |
1.2.4 人才流失、人才回流、人才外流与人才内流 |
1.2.5 本文的研究对象——人才区域流动 |
1.3 境内外人才区域流动研究评述 |
1.3.1 境外人才区域流动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人才区域流动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本文研究的结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结构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本文的数据、工具与拟创新点 |
1.5.1 本文的数据与工具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口流动的基本理论 |
2.1.1 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相关理论 |
2.1.2 中国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研究相关理论 |
2.1.3 关于人才流动机制的相关理论 |
2.2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2.3 中国区域人力资本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相关理论回顾 |
2.3 人才地理学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人才区域流动的总体状况研究 |
3.1 建国以来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历史回顾 |
3.1.1 上世纪60-70 年代的行政性人才区域流动 |
3.1.2 上世纪70—80 年代复位性和开放性人才区域流动 |
3.1.3 上世纪90 年代市场成长性人才区域流动 |
3.1.4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带动和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人才区域流动 |
3.2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基本特征分析 |
3.2.1 我国人才总体状况简述 |
3.2.2 我国人口区域流动一般概述 |
3.2.3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基本特征 |
3.2.4 我国人才市场现状与环境分析 |
3.3 人才区域流动的影响与主要问题分析 |
3.3.1 人才区域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 |
3.3.2 人才流失问题 |
3.3.3 区域差异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动力机制与基本模型 |
4.1 经典人才区域流动模型:主要机制及拓展 |
4.1.1 人力资本流动模型 |
4.1.2 区域间人才争夺的动态博弈模型 |
4.2 人才区域流动机制的创新解释与拓展:基于人才的特征 |
4.2.1 人才区域流动的搜寻——匹配模型研究 |
4.2.2 相对经济地位变化模型 |
4.3 人才区域流动的微观机制:个体与组织决策 |
4.3.1 个体决策模型 |
4.3.2 组织决策模型 |
4.3.3 组合决策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 |
5.1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外部因素 |
5.1.1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经济因素 |
5.1.2 人才区域流动的制度因素 |
5.1.3 人才区域流动的技术因素 |
5.2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内部因素 |
5.2.1 工作满意程度与期望 |
5.2.2 工作和自身的价值观 |
5.2.3 个人信条与偏好 |
5.2.4 文化因素 |
5.3 中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变化趋势分析 |
5.3.1 人才区域流动的价值取向变化 |
5.3.2 人才区域流动的空间走向变化 |
5.3.3 人才区域流动的总体趋向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人才区域流动的对策分析 |
6.1 我国现行有关人才区域流动的相关政策与评价 |
6.1.1 全国人才政策 |
6.1.2 区域人才政策 |
6.2 促进人才区域间合理流动的制度创新与对策建议 |
6.2.1 人才区域间合理流动的制度创新 |
6.2.2 人才区域间合理流动的对策建议 |
6.3 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
6.3.1 落后地区人才战略 |
6.3.2 落后地区防止人才流失和引进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
6.4 发达地区开发利用海外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
6.4.1 政策和体制层面 |
6.4.2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层面 |
6.4.3 企业层面 |
6.4.4 网络层面 |
6.5 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与提高人才区域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
6.5.1 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内涵及特征 |
6.5.2 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京津冀地区人才区域流动的案例研究 |
7.1 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源现状统计分析 |
7.1.1 京津冀地区的人才规模与结构现状 |
7.1.2 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当量及其增长速度 |
7.2 京津冀地区人才流动协作机制的构建 |
7.2.1 跨区域人才流动协作机制 |
7.2.2 京津冀人才流动协作机制的构建设想 |
7.3 京津冀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研究 |
7.3.1 推进京津冀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的问题与障碍 |
7.3.2 京津冀地区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与战略举措 |
7.4 京津冀地区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的相关建议 |
7.4.1 北京市人才发展战略 |
7.4.2 天津市人才发展战略 |
7.4.3 河北省人才发展战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简要总结 |
8.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与人才流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当前我国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才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现象 |
(二) 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九大障碍 |
三、当前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 |
(一) 客观因素 |
(二) 主观因素 |
四、当前我国合理人才流动的路径选择 |
(一)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
(二) 加强和完善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 为合理人才流动“保驾护航” |
(三) 优化人才流动舆论环境, 为合理人才流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四、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研究[D]. 冯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3]生态学视角下高校人才流动现状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契约理论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流动制度研究[D]. 辛松和.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我国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研究[J]. 陈力,李春. 第一资源, 2010(02)
- [8]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 漆振光.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9]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D]. 张心淼. 天津大学, 2010(07)
- [10]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 张阳.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