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D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方东[1](2020)在《FCC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重油轻质化水平,转变炼油产品结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是目前我国炼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催化裂化(FCC)是我国重油轻质化的主要手段,FCC轻、重循环油(LCO,HCO)中含有大量芳烃,在催化加工过程中倾向于发生脱氢缩合反应难以加工利用,是限制重油轻质化的关键难题。目前,传统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常将循环油返回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回炼加工,由于忽视催化原料和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的差异性,在提高重油转化率与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之间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实现循环油的充分转化及原料氢、碳元素的优化分配。为了高效转化FCC循环油,实现重油资源充分利用,本文选用典型的中国石化某炼厂催化裂化轻、重循环油为研究对象,其平均分子式分别为C16.17H22.00和C20.11H26.78。平均分子结构研究表明,LCO芳碳率为0.43,总环数为2.69,其中芳环数为1.24,环烷环数为1.45;HCO芳碳率为0.46,总环数为3.01,其中芳环数为1.80,环烷环数为1.21。烃组成分析表明,LCO和HCO芳烃占比分别达到62.4 wt%和67.8 wt%,其中单环芳烃含量较少;LCO中双环芳烃含量最多,占总芳烃含量的66.8%,HCO中三环和四环芳烃含量最多,占总芳烃含量的58.1%。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占比高是造成其直接催化裂化转化率低、产品分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提出将轻、重循环油进行选择性加氢改质,将其中的多环芳烃转化为可裂化的环烷芳烃或环烷烃,然后再分别返回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单独催化裂化的组合催化加工工艺。循环油选择性加氢的关键在于如何精确控制加氢深度,提高氢气利用效率,抑制加氢裂化引起的氢耗增加以及低价值烷烃的产生。本实验研究了轻、重循环油分子结构在加氢改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规律,分子结构分析表明加氢深度的增加同时促进了加氢饱和以及加氢裂化反应。研究中通过引入加氢饱和相对选择性参数S,结果表明,当循环油加氢至S最大值时(Sm),加氢产物中四氢萘型环烷芳烃产物收率最高,此时氢气利用效率最高;当加氢至S值迅速降低的转折点(Si)时,芳烃饱和达到最大值,此时循环油加氢产物中环烷烃达到最大值。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循环油加氢反应条件考察,实验得到提高氢气利用效率的循环油加氢饱和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70℃、反应压力8-10 MPa、氢油比800:1以及体积空速1.2 h-1。当通过增大反应苛刻度来调节循环油加氢反应深度时,应优先采取增大反应压力与氢油比操作条件。针对加氢循环油富含环烷-芳烃结构基团的特点,基于其关键组分催化裂化规律研究,加氢循环油催化裂化应采用大孔体积、高比表面积,以及适当的酸改性催化剂,同时需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剂油比。通过研究循环油加氢结构演化与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发现FCC循环油加氢至Sm点时,催化裂化产物汽油中三苯含量最高,此时可得到较多高辛烷值汽油产物;加氢至Si点时,催化裂化转化率最高,产物总液收率最高。考虑到在Sm点循环油加氢氢气利用效率最高,所以LCO应优先选择加氢至Sm点以多产高辛烷值汽油;HCO由于富含多环芳烃加氢难度大,在Sm点催化裂化效率较低,所以适合加氢至Si点以提高转化率,多产轻质油,降低重油、焦炭产率。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加氢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30℃、剂油质量比为9、重时空速为15 h-1。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轻、重循环油直接催化裂化,加氢后LCO(Sm)转化率提高了约20 wt%,汽油收率提高了18 wt%,同时辛烷值可达97.7,焦炭和干气收率大幅降;加氢后HCO(Si)的催化裂化转化率提高了约30 wt%,轻质油收率增长了约28 wt%,同时重油和焦炭产率大幅降低。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中三苯收率最高可接近30 wt%而加氢HCO的三苯收率达20 wt%以上。上述结果表明,FCC轻、重循环油通过组合加工工艺,不但显着提高了转化效率,而且高附加值产物收率和质量都得到较大提升。LCO组合工艺与常规FCC工艺中试实验氢、碳元素分布与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组合工艺仅通过对循环油加氢引入占原料总质量0.59%的氢元素,LCO基本得到全部转化,催化裂化原料中氢、碳元素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实现了循环油的高效转化及重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根据循环油富含芳烃结构特点,建立了以链烷烃(碳)、环烷烃(碳)和芳香烃(碳)为集总的循环油加氢以及加氢循环油催化裂化体系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基于加氢动力学模型发现,k(芳环加氢饱和)>k(环烷环开环),升高反应温度更加有利于开环反应速率的增加;相比LCO,HCO中芳烃发生加氢饱和反应更为困难,但环烷环却更容易发生裂化反应。通过对加氢HCO催化裂化动力学研究发现,加氢循环油裂化生成液化气和汽油的活化能范围在36-48 k J/mol之间,低于传统富芳烃馏分油,表明循环油经加氢改质后更容易催化裂化生成轻质产品。加氢循环油的链烷烃较容易生成液化气;而环烷烃较容易生成汽、柴油,难以生成重组分产物。该动力学模型为循环油加氢工艺改善及催化裂化分反应器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春潮[2](2019)在《NCC-1催化剂催化裂化多产乙烯丙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NCC-1催化剂是一种在Y/ZSM-5复合分子筛基础上开发的新型催化裂化催化剂。此前的研究多集中在Y/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和反应机理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原料油,Y/ZSM-5复合分子筛拥有不同的催化效果,并且鲜有文章报道该类型分子筛制备而成的催化剂的稳定性,因此研究Y/ZSM-5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准确的裂化性能是一项非常紧迫并且有必要的工作。本文在ZDT-1提升管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研究了NCC-1催化剂的活性衰减现象,主要观察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酸性质、粒度和催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混合蜡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00℃,再生温度为700℃,停留时间约为2.80 s,剂油比约为8.0的实验条件下,催化剂的结晶度在100 h可以达到并稳定在新鲜剂的89%,同时催化剂的总酸量会从0.064 mmol/g下降稳定在0.051mmol/g,粒度变化较小,产物中的液化气收率从44.37%下降并逐渐稳定在34.70%,原料转化率从85%下降至77%。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进一步考察了NCC-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由500℃上升到580℃后,原料油转化率由76.6%上升到85.6%,液化气收率由35.8%增加到37.6%。停留时间由2.47 s增加到3.81 s后,原料油转化率从60.10%上升到67.14%,液化气收率从32.29%逐渐增加到40.56%。催化剂理化性质方面,NCC-1催化剂与现在应用的较多的USY催化剂和添加了丙烯助剂的USY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类似,酸量位于两者之间,粒度分布和磨损指数也近似。混合蜡油在NCC-1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与USY催化剂和添加丙烯助剂的USY催化剂相比分别要低16和13个百分点,但是乙烯和丙烯收率为2.54%和16.46%,相对于另外两种催化剂可以分别提高约1和4个百分点。综上,虽然NCC-1催化活性相对于传统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要低,但是产物中的乙烯和丙烯的含量和选择性更高,更加适合当前化工行业追求高附加值产物的趋势。
辛利[3](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陈来夫[4](2018)在《DCS控制系统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DCS)被广泛的应用到石化、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而且在DCS应用的基础上,人们又开发出先进控制系统(APC),并且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DCS本身具有强大的软硬件设备和控制能力,要实现它控制的先进性,主要得靠工程技术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实际的控制要求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为了满足中原地区对成品油的需求,一催化裂化装置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成品油产量和质量,满足催化裂化装置高复杂性的控制要求,2017年一催化引进了Yokogawa的CS-3000控制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控制水平,取得了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日本横河集散控制系统(DCS)为平台,接合催化裂化装置对系统硬件、软件、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结合洛阳石化催化裂化装置DCS的应用实际,对系统软硬件配置进行介绍和研究,为后期的系统二次开发做准备;(2)研究横河DCS常用的组态方法,应用DCS软件组态实现温压补偿,解决氢气测量不准的难题;(3)结合洛阳石化催化裂化装置控制策略的使用情况,对典型和重要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改进;(4)为满足催化裂化装置优化控制,实现卡边操作的需求,研究实现先进控制(APC)在催化装置中的应用;(5)为解决催化剂储料罐过滤器经常被粉尘堵塞的难题,设计实现粉尘过滤系统。
肖俊[5](2018)在《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催化裂化(以下简称FCC)重循环油的催化效率,本文考虑到其分子组成中含有大量的三环和四环芳烃,若将其直接返回催化裂化装置,不仅增加装置的加工负荷也会增加干气和焦炭的产率,使氢转移反应增加,轻质油的收率较低。故本文提出以下工艺思路:根据FCC重循环油的分子组成特点,利用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先将其进行加氢改质,使难裂化的多环芳烃转化为易于裂化的环烷烃或环烷-芳烃,然后再将加氢改质后FCC重循环油单独进行催化裂化,从而提高FCC重循环油的转化率和轻质油收率,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此,本文首先利用核磁和GC-MS等手段全面分析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化合物研究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关键组分催化裂化规律;然后进一步筛选高选择裂解环烷环结构的工业平衡剂并获得最优裂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的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不同加氢深度对FCC重循环油反应性能的影响;最终建立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八集总动力学模型,为组合工艺的开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平均分子结构B-L法分析可知:加氢后FCC重循环油芳碳率从0.46下降到0.25,环烷碳率从0.24增加至0.29,链烷碳率从0.30增加至0.46,总环数从3.01下降到2.05,其中芳香环数从1.80下降到0.67,而环烷环则从1.21增加至1.38。结果表明FCC重循环油在加氢改质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芳香环的饱和反应,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环烷烃发生开环裂化现象。利用GC-MS对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烃组成分析可知,FCC重循环油中总芳烃含量高达67.8%,三环和四环芳烃含量占总芳烃含量的55.16%,而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以单环芳烃、环烷烃和环烷-芳烃为主。因此,加氢有利于FCC重循环油进一步催化裂化轻质化。针对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富含环烷烃和环烷-芳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本文选择四氢萘、十氢萘和9,10-二氢蒽作为模型化合物,分别研究其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三者的转化率和开环裂化产物的选择性,同时随着芳香环数的减少,最佳剂油比可以适当降低,说明通过对重循环油加氢改质,有利于提高其催化裂化效率。进一步研究环烷烃和烯烃对环烷-芳烃氢转移的影响规律可知:将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与重质原料油混合进催化裂化装置共炼,重质原料油中的多环芳烃和烯烃会与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的环烷烃和环烷-芳烃发生剧烈的氢转移反应,而使其再次转化为芳烃,导致裂化产物的选择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将加氢改质后的FCC重循环油单独进催化裂化装置,以提高裂化效率。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工业平衡催化剂,以燕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以下简称YH-HHCO)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从提高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开环裂化选择性,多产汽油、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的角度,选择USY型工业平衡剂-2作为YH-HHCO催化裂化的优选催化剂。而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得出在此催化剂下YH-HHCO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30℃、剂油质量比为9、重时空速为15 h-1、停留时间为3 s。在最佳条件下,汽油的收率比燕化FCC重循环油(以下简称YH-HCO)催化裂化增加了11.39%。通过考察不同加氢深度对YH-HCO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YH-HCO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均不断增加,在加氢至0.9424 g/cm3之后由于加氢裂化程度加剧,汽油的收率增幅出现拐点。因此,为提高YH-HCO转化率,多产高辛烷汽油,优选加氢后密度为0.9424 g/cm3。以四环含量较高的济南FCC重循环油(简称JN-HCO)对比可知:JN-HCO与YH-HCO具有相似的规律,在优化裂化条件下,优选加氢后密度为0.9623 g/cm3。因此,通过对FCC重循环油选择性加氢,可以提高其催化裂化的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基于前面的研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原料特征,将原料按组成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个集总,而将产物分为重油、柴油、汽油、液化气、干气与焦炭五个集总,得到八集总模型反应网络和数学表达式,利用Marquardt算法,在MATLAB软件上对模型进行求解和验证。通过与传统重油催化裂化动力学参数对比可知:本八集总动力学模型中25个速率常数均较高,而活化能的范围在3394kJ/mol之间,略低于传统重油烃类活化能,原料的链烷烃更易生成液化气,而环烷烃更易生成柴油和汽油,且生成汽油的速率常数高于芳香烃生成汽油的速率常数。证明利用加氢改质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通过筛选催化剂,FCC重循环油更易于轻质化,从而提高汽油收率。通过对模型结果验证,该模型对主要产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加氢后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反应的产物分布,可以为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孙静[6](2018)在《催化裂化多产丁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基于我国目前汽油构成中催化裂化汽油所占比例过大的情况,清洁汽油调和组分的生产极为必要。烷基化汽油是具有最好的综合发展前景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而丁烯是生产烷基化汽油的主要原料。为保证烷基化汽油充足的原料供应,增产重油流化催化过程中的丁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论文对于催化裂化增产丁烯过程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对催化裂化增产丁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丁烯的收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约在873 K时达到最大值;收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少,而且温度低时,压力对收率的影响较大;考察了原料对丁烯收率的影响,长链烯烃是催化裂化增产丁烯较理想的原料;分析了长链烯烃的产物分布,得出了催化裂化多产丁烯催化剂设计的思路:既要有促进大分子裂化生成烯烃的大孔分子筛,又要具备促进烯烃二次裂化的中孔分子筛,酸密度要保证裂化活性以及较低的氢转移活性,以抑制副产物的产生。以不同类别的烃类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其增产丁烯的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烯烃为原料的丁烯收率最高。所以,研究烯烃在催化裂化中的反应行为对于增产丁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分析烯烃的来源与其产物分布,得出增产丁烯的催化剂要有较低的氢转移活性,促进二次裂化,抑制环化。综上所述,增产丁烯的催化剂要兼具大孔与中孔分子筛,适量的酸密度与B/L酸比值。为此,制备了以ZSM-5、β分子筛或复合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助剂,分别标记为MB-1MB-22助剂,改变硅铝比与磷负载量以调变催化剂性能。对合成助剂的分子筛进行了相关表征,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考察了助剂的反应性能。MB-1MB-5助剂的活性组分为ZSM-5分子筛且硅铝比依次增大,表征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硅铝比对酸性与孔径均有影响。按MB-1MB-5助剂的顺序,其分子筛的酸密度逐渐降低,B/L酸比值降低,5种助剂液化气收率均高于空白实验且依次降低,汽油收率依次增大;另一方面,氢转移系数随硅铝比增大而减少。硅铝比为50的MB-2助剂增产丁烯的效果明显,收率从空白实验的2.06 wt%增大至2.58 wt%。对ZSM-5分子筛进行磷改性,得到磷负载量不同(1.0 wt%、1.5 wt%、2.0 wt%、3.0 wt%)的分子筛,制备得到相应助剂,分别标记为MB-6MB-9助剂。磷负载量较低时,酸密度随磷含量升高而增大,液化气收率随之增大;磷含量达到3 wt%时,聚合态磷的存在导致酸密度下降。氢转移系数是酸密度与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硅铝比为50,磷负载量为1.5 wt%的MB-7助剂增产丁烯效果显着,收率由空白实验的2.06 wt%增大至3.21 wt%。制备了ZSM-5/REY与ZSM-5/REUSY复合分子筛助剂,分别标记为MB-19、MB-20助剂,其丁烯收率不及ZSM-5分子筛助剂MB-1MB-9,但降低了重油收率,提高了转化率。MB-10MB-14助剂的活性组分为β分子筛且硅铝比依次增大,表征结果表明:β分子筛的酸性是其水热稳定性与硅铝比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按MB-11>MB-12>MB-10>MB-13>MB-14助剂的顺序,其分子筛的酸密度逐渐降低,与空白实验相比,5种助剂掺入后液化气收率均升高,汽油、柴油收率和重油收率均降低,而且柴油收率变化更显着。MB-13助剂的丁烯收率增加效果最显着,由空白实验的2.06 wt%增大至2.61 wt%。对β分子筛进行磷改性,得到磷负载量不同(0.5 wt%、1 wt%、1.5 wt%、2.0 wt%)的分子筛,制备得到MB-15MB-18助剂。硅铝比为70,磷负载量为1.0 wt%的MB-16助剂增产丁烯效果显着,收率由空白实验的2.06 wt%增大至2.68 wt%。制备了β/REY与β/REUSY复合分子筛助剂,分别标记为MB-21、MB-22助剂,转化率得以提高,重油收率降低。综合液化气收率、丁烯收率以及焦炭收率等因素,硅铝比为50,磷负载量为1.5 wt%的MB-7助剂具有最优的增产丁烯的效果。液化气收率提高了2.79个百分点,丁烯收率提高了1.15个百分点。
张海娜[7](2017)在《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的日益加重,如何强化重质原料油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国内各炼厂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柴油需求量增速逐渐放缓,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汽油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如何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柴汽比,以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亦是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加氢裂化是一种高效生产清洁油品的方法,但由于其较高的反应压力和氢耗,导致建造和生产成本较高;而催化裂化作为国内炼厂重要的重油轻质化工艺,其生产和操作成本大大降低。本论文提出了一条加氢-催化裂解相互耦合的重油轻质化新工艺,通过对重油催化裂解生成的柴油和回炼油馏分适度加氢,将其富含的双环和稠环芳烃部分饱和,进而经催化裂解回炼来增产汽油和小分子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本论文将从工艺流程、原料性质及催化剂组成等方面对所提出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进行研究。首先,鉴于催化柴油馏分含有部分带侧链的芳烃,仍具有一定的裂解能力,本论文尝试了催化柴油馏分的直接回炼以增产汽油。以大庆催化料做原料,在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对催化柴油和重油馏分均进行回炼,汽油明显增加,柴汽比由0.46降至0.27,同时汽油品质得到一定改善。柴油直接回炼虽可增产汽油、调控柴汽比,但总液收基本不变,且所得柴油馏分密度偏高,难以满足出厂要求。为了进一步强化重油高效转化,提出了加氢-催化裂解相互耦合的新工艺。首先通过适度加氢,将催化柴油中所富含的双环芳烃部分饱和,随后经加氢生成的环烷芳烃进一步开环裂解,继而增产汽油馏分,同时兼产一部分小分子烯烃。结果表明,与催化柴油直接回炼相比,柴油馏分加氢后回炼过程重油转化深度明显提高,重油转化率比前者高2.47 wt.%,同时总液收增加2.65 wt.%,柴汽比由0.29进一步降至0.21,充分体现了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对于强化重油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加氢柴油催化裂解过程中具体地转化行为,选用四氢萘、1,3,5-三甲苯和异丙苯三种芳烃模型化合物并考察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等对其裂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加氢将双环或三环芳烃适度饱和生成的环烷芳香烃,在裂解过程中利于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带短侧链的单环或双环芳烃和小分子烯烃,从而增加液收。此外,还对该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性评价。随后,还考察了重于柴油馏分的回炼油和油浆馏分加氢后回炼的性能和方案可行性。回炼油和油浆经加氢后,其裂解性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所富含稠环芳烃经加氢后部分芳环被饱和,转化为环烷芳烃,进而提高了油品的可裂解性。回炼油馏分适度加氢后,在催化裂解过程中主要裂解为汽油、柴油和液化气,其回炼有助于提高总液收;与之相比油浆加氢前后裂解性能相差不大。最后,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催化裂解回炼过程中适用催化剂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活性组分为ZSM-5分子筛的催化剂相比,富含Y型分子筛的催化剂可更加高效的将适度加氢的柴油裂解为汽油馏分,且其氢转移活性更高,更易获得高品质汽油,但其液化气中烯烃含量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产物低碳烯烃或清洁汽油的实际需求对催化剂进行选择。
张贺强[8](2017)在《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各类工业废气的排放要求进一步提高门槛,《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明确规定,2017年7月1日起,催化裂化烟气将执行SO2低于50mg/m3、NOX低于100mg/m3的更严标准,这给企业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从工艺技术层面上倒逼企业进行脱硫脱硝装置的改造或优化,从而实现烟气脱硫脱硝外排净化烟气的连续达标排放。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青岛石化”),在环保治理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环保治理要求,于2014年12月30日,实现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顺利实现了烟气达标排放。随后该脱硫脱硝装置运行稳定,为了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对该装置进行了小的改造和工艺操作优化,实现了烟气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严格的排放指标。2017年4月起,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该脱硫脱硝装置进行了脱硫优化操作,实现了SO2脱除率从93.76%上升至97.49%,实现了SO2的极低排放要求。同时,企业也对配套的脱硝装置进行了工艺调试,验证了脱硝工艺技术的良好效果,NOX脱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为催化裂化烟气高NOX工况时提供了处理手段。
刘平平[9](2016)在《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在炼化企业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促进发展,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重要技术基础。环境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环境监测管理办公自动化应用、环境监测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得到很大进步,并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环境监测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支持。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发达的通信技术,现如今能够将数据从分散在各处的污染源现场汇总发送到各级环境监管单位,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24小时监控,而且通过系统集中监督管理。通过在线实时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炼化企业中的石油类、二氧化硫等因子的自动监测和预警;并对炼化企业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形成直观结果,使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实时动态信息,并直观观察其变化动态,及时排除可能引发危险事故的因素,将危险控制在始发阶段,以实现化工生产的安全、持续和高效进行。
徐世翔[10](2015)在《基于PLC的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过程ESD系统的分析》文中提出ESD系统是现阶段保证大中型装置安全生产的关键性系统,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由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中的地位入手,对ESD系统在系统运行中的工作特点与系统要求进行简单分析。
二、ESD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D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FCC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FCC循环油性质、组成及加工现状 |
1.1.1 常规催化裂化加工循环油的局限性 |
1.1.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基本性质及组成 |
1.1.3 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基本性质及组成 |
1.1.4 循环油加工组合工艺 |
1.2 FCC循环油的加氢反应 |
1.2.1 循环油中典型多环芳烃组分加氢反应历程 |
1.2.2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 |
1.2.3 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机理 |
1.2.4 加氢工艺条件影响 |
1.3 加氢循环油关键组分催化裂化反应 |
1.3.1 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反应 |
1.3.2 工艺条件对环烷-芳烃催化裂化反应影响 |
1.4 循环油芳烃加氢饱和及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 |
1.4.1 循环油芳烃加氢饱和集总动力学 |
1.4.2 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FCC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与组合加工工艺的提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催化剂 |
2.2.3 实验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3.1 循环油分析 |
2.3.2 催化裂化产物分析 |
2.4 FCC轻、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其裂化能力的研究 |
2.4.1 轻、重循环油结构组成的分析与对比 |
2.4.2 轻、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性能及产物分布对比 |
2.5 FCC循环油催化转化组合工艺及提高液收的关键问题 |
2.5.1 加氢改质-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提出 |
2.5.2 组合工艺转化循环油提高液收的关键问题 |
2.5.2.1 增加芳烃转化率与氢气高效利用的矛盾 |
2.5.2.2 环烷-芳烃氢转移与催化裂化反应之间的竞争 |
2.6 小结 |
第3章 FCC循环油加氢改质反应规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加氢催化剂 |
3.2.3 加氢实验装置 |
3.3 分析方法 |
3.3.1 模型化合物加氢产物分析 |
3.3.2 加氢循环油分析 |
3.3.3 氢转移能力分析 |
3.4 多环芳烃选择性加氢改质研究 |
3.4.1 催化剂对多环芳烃加氢选择性的影响 |
3.4.1.1 不同催化剂考察 |
3.4.1.2 催化剂装填顺序考察 |
3.4.2 反应条件对多环芳烃加氢产物分布影响 |
3.5 加氢深度对循环油结构组成的影响 |
3.5.1 加氢循环油分子环结构变化 |
3.5.2 芳香烃加氢饱和选择性 |
3.5.3 芳香烃加氢饱和选择性与循环油烃组成的关系 |
3.6 提高循环油加氢饱和选择性工艺条件的调控 |
3.6.1 反应温度 |
3.6.2 反应压力 |
3.6.3 氢油比 |
3.6.4 体积空速 |
3.7 小结 |
第4章 FCC循环油高选择性催化裂化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催化剂 |
4.2.3 FCC中试实验装置 |
4.3 分析方法 |
4.4 加氢循环油高选择性裂化催化剂筛选 |
4.5 加氢深度对轻、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影响 |
4.6 提高加氢循环油关键组分裂化能力研究 |
4.6.1 关键组分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机理 |
4.6.2 提高关键组分裂化效率反应条件优化 |
4.6.3 氢转移反应的影响 |
4.7 提高加氢循环油开环裂化能力反应条件的研究 |
4.7.1 反应温度 |
4.7.2 剂油比 |
4.7.3 重时空速 |
4.7.4 优化反应条件加氢循环油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4.8 加氢循环油组合工艺中试实验效果对比 |
4.8.1 组合工艺与常规工艺产物分布的对比 |
4.8.2 组合工艺与常规工艺产物性质的对比 |
4.8.3 组合工艺原料与产品的氢碳元素分布与常规工艺的对比 |
4.9 小结 |
第5章 加氢改质-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相关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动力学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 |
5.3.1 循环油加氢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5.3.2 加氢循环油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5.4 组合工艺相关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计算 |
5.4.1 循环油加氢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及可靠性验证 |
5.4.2 加氢循环油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及可靠性验证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文中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NCC-1催化剂催化裂化多产乙烯丙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 |
1.2.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2.2 分子筛催化剂 |
1.2.3 已经工业应用的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 |
1.3 多产低碳烯烃工艺 |
1.3.1 蒸汽裂解 |
1.3.2 FCC增产低碳烯烃工艺 |
1.3.3 其他多产低碳烯烃工艺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重油微反装置 |
2.1.2 提升管试验装置 |
2.2 分析仪器 |
2.3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性质 |
2.4 实验方案 |
第三章 NCC-1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3.1 实验操作条件 |
3.2 催化剂性质变化 |
3.2.1 催化剂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变化 |
3.2.2 催化剂酸性变化 |
3.2.3 催化剂粒度分布变化 |
3.3 产物分布变化 |
3.3.1 产物分布分析 |
3.3.2 产物中干气组成变化 |
3.3.3 产物中液化气变化 |
3.3.4 产物中汽油组分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工艺条件对NCC-1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反应温度对重油在NCC-1催化剂催化裂化的影响 |
4.1.1 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4.1.2 反应温度对干气组分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对液化气组分的影响 |
4.2 停留时间对重油在NCC-1催化剂催化裂化的影响 |
4.2.1 停留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4.2.2 停留时间对干气组分的影响 |
4.2.3 停留时间对液化气组分的影响 |
4.3 反应压力对重油在NCC-1催化剂上催化裂化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NCC-1催化剂与不同催化剂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5.1 催化剂理化性质对比 |
5.2 反应产物分布分析 |
5.2.1 混合蜡油反应产物分布 |
5.2.2 催化柴油反应产物分布 |
5.2.3 焦化汽油反应产物分布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馏分切割 |
2.2.2 四组分测定 |
2.2.3 元素分析 |
2.2.4 红外光谱 |
2.2.5 核磁共振 |
2.2.6 催化剂制备 |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
2.3 反应产物分析 |
2.3.1 气体产物分析 |
2.3.2 液体产物分析 |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
7.1 前言 |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DCS控制系统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集散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洛阳石化催化裂化装置DCS发展现状 |
1.3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
1.4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洛阳石化催化裂化装置DCS的配置 |
2.1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简介 |
2.1.1 常减压工艺流程 |
2.1.2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 |
2.2 催化裂化装置DCS配置情况 |
2.2.1 DCS硬件配置情况 |
2.2.2 DCS软件配置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柴油加氢精制中氢气流量准确测量的方法与研究 |
3.1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简介 |
3.2 氢气测量的方法与意义 |
3.3 温压补偿的原理和意义 |
3.3.1 温压补偿的意义 |
3.3.2 温压补偿的原理 |
3.4 DCS组态实现温压补偿 |
3.5 装置氢气总流量计量组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裂化装置重要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改进 |
4.1 再生器压力与反再压差选择性控制策略在DCS上的应用与研究 |
4.1.1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概念 |
4.1.2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压力的控制 |
4.1.3 选择性控制系统在一催化再生压力控制上的实现 |
4.1.4 研究分析 |
4.2 稳定塔压力控制的改进 |
4.2.1 问题提出 |
4.2.2 分程控制系统的概念 |
4.2.3 稳定塔压力控制的改进 |
4.2.4 DCS组态实现 |
4.2.5 研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先进控制技术与DCS的结合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
5.1 问题提出 |
5.2 先进控制技术概述及原理 |
5.2.1 先进控制技术概述 |
5.2.2 先进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概述 |
5.2.3 先进控制的技术原理 |
5.3 先进控制技术在一催化的应用 |
5.3.1 一催化先控操作画面 |
5.3.2 操作画面使用说明 |
5.3.3 先进控制器的操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粉尘过滤系统在催化剂加料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催化剂加料系统的前期应用 |
6.3 粉尘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3.1 方案设计 |
6.3.2 DCS组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重质油催化裂化加工现状 |
1.2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分析方法 |
1.2.1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
1.2.2 FCC重循环油组成及性质 |
1.3 FCC重循环油中关键组分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
1.3.1 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路径及反应机理分析 |
1.3.2 工艺条件对于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
1.4 催化裂化动力学研究 |
1.4.1 经验模型及结构导向模型 |
1.4.2 集总理论在催化裂化领域的应用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1.6 论文研究任务和目标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和催化剂 |
2.2 实验装置 |
2.2.1 中高压固定床加氢装置 |
2.2.2 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 |
2.2.3 小型精馏实验装置 |
2.3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 |
2.3.1 分子结构分析 |
2.3.2 气体产物分析 |
2.3.3 液体产物分析 |
2.3.4 固体产物分析 |
2.3.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提高关键组分裂化效率研究 |
3.1 加氢改质前后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分析 |
3.2 提高边环结构芳烃催化裂化效率的研究 |
3.2.1 四氢萘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2.2 四氢萘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3 提高环烷烃裂化效率的研究 |
3.3.1 十氢萘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3.2 十氢萘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4 提高中间环烷结构芳烃裂化效率的研究 |
3.4.1 9,10-二氢蒽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4.2 9,10-二氢蒽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5 环烷-芳烃发生氢转移反应研究 |
3.5.1 环烷烃对中间环结构芳烃氢转移的影响 |
3.5.2 烯烃对环烷烃和边环结构芳烃氢转移反应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
4.1 高选择性裂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剂的筛选 |
4.2 工艺条件对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1 反应温度影响 |
4.2.2 剂油比影响 |
4.2.3 重时空速影响 |
4.3 加氢深度对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加氢深度YH-H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4.3.2 不同加氢深度JN-H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动力学研究 |
5.1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1.1 反应过程分析 |
5.1.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取方法 |
5.3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八集总动力学模型数据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催化裂化多产丁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裂化增产丁烯的重要意义 |
1.1.1 国Ⅵ标准技术要求 |
1.1.2 我国汽油构成 |
1.1.3 清洁汽油组分的生产 |
1.1.4 我国烷基化的现状 |
1.2 催化裂化过程中丁烯的生成与转化 |
1.2.1 异构化反应 |
1.2.2 氢转移反应 |
1.2.3 裂化反应 |
1.2.4 聚合反应 |
1.3 热力学分析 |
1.4 催化剂对丁烯产率的影响 |
1.4.1 孔道尺寸的影响 |
1.4.2 酸性的影响及调变方法 |
1.5 增产低碳烯烃的典型工艺 |
1.5.1 DCC工艺 |
1.5.2 MGG和 ARGG工艺 |
1.5.3 MIO工艺 |
1.5.4 CPP工艺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1.7 论文研究任务及目标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催化剂和化学药品 |
2.2 实验装置与设备 |
2.2.1 催化剂制备与改性 |
2.2.2 催化裂化反应装置 |
2.3 产物分析仪器及方法 |
2.3.1 液体产物分析 |
2.3.2 气体产物分析 |
2.3.3 固体产物分析 |
2.4 催化剂制备与改性方法 |
2.5 分子筛分析表征方法 |
2.5.1 NH_3-TPD表征 |
2.5.2 BET表征 |
2.5.3 Py-IR表征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2.7 小结 |
第3章 热力学分析及模型化合物反应性能研究 |
3.1 热力学平衡计算原理 |
3.2 热力学平衡分析结果 |
3.2.1 温度对热力学平衡的影响 |
3.2.2 压力对热力学平衡的影响 |
3.2.3 原料对热力学平衡的影响 |
3.3 热力学分析对催化裂化增产丁烯的指导意义 |
3.4 模型化合物反应性能研究 |
3.5 小结 |
第4章 催化裂化增产丁烯的ZSM-5 分子筛催化剂研究 |
4.1 不同硅铝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4.1.1 NH_3-TPD表征 |
4.1.2 Py-IR表征 |
4.1.3 BET表征 |
4.2 不同硅铝比ZSM-5 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4.2.1 不同硅铝比ZSM-5 分子筛助剂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 |
4.2.2 不同硅铝比ZSM-5 分子筛助剂低碳烯烃收率与选择性 |
4.3 磷改性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4.3.1 NH_3-TPD表征 |
4.3.2 Py-IR表征 |
4.3.3 BET表征 |
4.4 磷改性ZSM-5 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4.4.1 磷改性ZSM-5 分子筛助剂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 |
4.4.2 磷改性ZSM-5 分子筛助剂低碳烯烃收率与选择性 |
4.5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4.6 小结 |
第5章 催化裂化增产丁烯的β分子筛催化剂研究 |
5.1 不同硅铝比β分子筛的表征 |
5.1.1 NH_3-TPD表征 |
5.1.2 Py-IR表征 |
5.1.3 BET表征 |
5.2 不同硅铝比β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5.2.1 不同硅铝比β分子筛助剂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 |
5.2.2 不同硅铝比β分子筛助剂低碳烯烃收率与选择性 |
5.3 磷改性β分子筛的表征 |
5.3.1 NH_3-TPD表征 |
5.3.2 Py-IR表征 |
5.3.3 BET表征 |
5.4 磷改性β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5.4.1 磷改性β分子筛助剂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 |
5.4.2 磷改性β分子筛助剂低碳烯烃收率与选择性 |
5.5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增产丁烯反应性能的研究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催化裂化柴油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车用柴油质量升级趋势 |
1.2.2 催化裂化柴油的精制方法 |
1.2.3 催化裂化柴油综合利用新技术 |
1.3 催化裂化油浆研究现状 |
1.3.1 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粉末分离技术 |
1.3.2 国内外催化裂化油浆主要加工组合工艺 |
1.4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ZDT-1 型催化裂化中试装置 |
2.1.2 加氢装置 |
2.1.3 重油微反装置 |
2.1.4 固定流化床装置 |
2.2 原料与产品分析 |
2.2.1 原料分析 |
2.2.2 产品分析 |
2.3 催化剂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催化柴油直接回炼裂解性能研究 |
3.1 催化原料和催化剂的性质 |
3.2 催化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
3.3 催化裂化柴油直接回炼反应性能 |
3.3.1 产物分布 |
3.3.2 汽柴油组成与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柴油加氢后回炼裂解性能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的性质 |
4.2 催化柴油和加氢柴油催化裂解产物分布对比 |
4.3 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4.3.1 原料和催化剂性质 |
4.3.2 催化剂组成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4 剂油比的影响 |
4.4 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经济性初步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催化馏分油加氢后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的性质 |
5.2 加氢处理对各馏分油基本物性的影响 |
5.3 加氢处理对各馏分油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 |
5.3.1 产物分布 |
5.3.2 产物组成与性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催化剂组成对加氢前后催化柴油裂解性能的影响 |
6.1 原料和催化剂性质 |
6.2 催化剂组成对加氢柴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6.3 催化剂性质与其催化性能间关联性分析 |
6.4 选择性加氢与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反应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世界能源状况 |
1.2 大气污染情况 |
1.3 工业废气排放 |
1.3.1 废气种类 |
1.3.2 废气危害 |
1.4 国内外废气处理概况 |
1.5 烟气脱硫工艺 |
1.5.1 硫氧化物的来源与生成 |
1.5.2 硫氧化物的物化特性 |
1.5.3 二氧化硫的控制 |
1.5.4 烟气脱硫的化学基础 |
1.5.5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及特点 |
1.5.6 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1.6 烟气脱硝工艺 |
1.6.1 氮氧化物的物化特性 |
1.6.2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
1.6.3 氮氧化物的控制 |
1.6.4 烟气脱硝化学基础 |
1.6.5 烟气脱硝技术及其特点 |
1.6.6 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背景和内容 |
1.7.1 环保需求 |
1.7.2 社会责任 |
1.7.3 企业愿景 |
1.7.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催化裂化烟气研究 |
2.1 催化裂化烟气概况 |
2.1.1 催化裂化工艺简介 |
2.1.2 催化裂化烟气分析 |
2.1.3 催化裂化烟气特点 |
2.2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2.2.1 SO_X转移剂 |
2.2.2 原料加氢处理 |
2.2.3 烟气脱硫技术 |
2.3 催化裂化烟气脱硝技术简介 |
2.3.1 两段再生技术 |
2.3.2 脱NO_X助剂 |
2.3.3 烟气脱硝技术 |
第三章 脱硫脱硝工业应用装置 |
3.1 原料与试剂 |
3.1.1 原料 |
3.1.2 试剂 |
3.2 分析仪器与分析项目 |
3.2.1 分析仪器 |
3.2.2 分析项目 |
3.3 工业应用装置 |
3.3.1 余热锅炉单元工艺流程 |
3.3.2 脱硝单元工艺流程 |
3.3.3 除尘脱硫单元工艺流程 |
3.3.4 脱硫废水处理单元工艺流程 |
3.3.5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流程总图 |
第四章 脱硫脱硝工艺优化前运行状况 |
4.1 脱硫工艺优化前SO_2运行数据 |
4.1.1 工艺优化前SO_2运行数据 |
4.1.2 工艺优化前SO_2数据分析 |
4.2 脱硝工艺调试前NO_X运行数据 |
4.2.1 工艺调试前NO_X运行数据 |
4.2.2 工艺调试前NO_X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硫脱硝工艺优化及其运行研究 |
5.1 脱硫工艺优化 |
5.1.1 脱硫工艺优化方案 |
5.1.2 综合塔补充水优化 |
5.1.3 综合塔底循环浆液pH值调试 |
5.1.4 消泡器循环浆液pH值调试 |
5.1.5 急冷喷嘴和逆喷喷嘴浆液出口压力优化 |
5.1.6 脱硫废水优化 |
5.2 脱硫工艺优化后SO_2运行数据 |
5.2.1 工艺优化后SO_2运行数据 |
5.2.2 工艺优化后SO_2数据分析 |
5.3 影响脱硫工艺运行的主要因素 |
5.4 脱硝工艺调试 |
5.4.1 脱硝工艺调试实施程序 |
5.4.2 脱硝调试准备工作 |
5.4.3 喷氨操作实施 |
5.4.4 工艺参数调整与调试 |
5.4.5 数据记录与分析 |
5.5 脱硝工艺调试中NO_X运行数据 |
5.5.1 工艺调试中NO_X运行数据 |
5.5.2 工艺调试中NO_X数据分析 |
5.6 影响脱硝工艺运行的主要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对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脱硫脱硝效果的展望 |
6.2.2 对进一步解决脱硫脱硝装置配套处理技术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在炼化企业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
1.1.1 环境在线监测的概念及分类 |
1.1.2 环境在线监测与常规监测 |
1.2 环境在线监测的重要作用 |
1.2.1 环境在线监测的发展历程 |
1.2.2 环境在线监测相关法律依据 |
1.2.3 环境在线监测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
1.3 炼化企业环境在线监测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环境在线监测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 |
2.1 装置概述 |
2.2 装置应用 |
2.2.1 环境在线监测的相关要求和仪器设备 |
2.2.2 某公司催化装置工艺流程综述 |
2.2.3 在线数据与手工比对 |
2.3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给生产工艺微调整提供有效依据 |
第3章 环境在线监测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 |
3.1 装置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环境在线监测的相关要求和仪器设备 |
3.2.2 某公司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综述 |
3.2.3 COD、氨氮的在线监测数据与手工分析数据比对 |
3.3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给生产工艺微调整提供有效依据 |
第4章 环境在线监测在乙烯装置的应用 |
4.1 装置介绍 |
4.2 实验部分 |
4.2.1 环境在线监测的相关要求和仪器设备 |
4.2.2 某公司乙烯装置流程概述 |
4.2.3 在线监测数据与手工分析数据比对 |
4.3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给生产工艺微调提供有效数据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三催化裂化车间流程图 |
附录2 乙烯装置流程图 |
致谢 |
四、ESD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FCC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的研究[D]. 方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NCC-1催化剂催化裂化多产乙烯丙烯性能研究[D]. 杨春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4]DCS控制系统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应用与研究[D]. 陈来夫.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5]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D]. 肖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6]催化裂化多产丁烯的研究[D]. 孙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7]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D]. 张海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优化[D]. 张贺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在炼化企业的研究与应用[D]. 刘平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基于PLC的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过程ESD系统的分析[J]. 徐世翔. 化工管理, 2015(02)
标签:分子筛论文; 混合芳烃论文; 汽油论文; 重油论文; zsm-5分子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