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采用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阴哲炜[1](2021)在《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50例,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相关测量项目。结果:(1)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和下颌平面角(MFA)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owns(牙合)平面和功能(牙合)平面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类患者的切道斜度(IA)、Spee曲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咬合因素均不相关。(3)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功能(牙合)平面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他咬合因素不相关。结论: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较II类患者更为陡峭;这两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与咬合因素之间不协调或关系异常,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引起医生的关注;同时医生通过正畸治疗建立新的咬合关系时要注意其与髁突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目的:对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分析,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利用固定矫治技术,采用不同的矫治策略,包括拔除牙位、支抗控制技术以及矫治过程均不相同,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本人研究生期间治疗的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病例一:DHP,女,18岁,主诉为“右侧后牙咬合不佳”求治,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牙列重度拥挤,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右侧第二前磨牙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利用固定式横腭杆控制上颌磨牙位置,配合(牙合)垫打开咬合,采用交互牵引先解除右侧后牙锁(牙合);随后拔除14、24、35、45牙进行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内收前牙,减小突度,改善咬合关系。病例二:LBH,女,27岁,主诉以“牙列不齐”求治;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下唇严重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上颌中度拥挤,下颌重度拥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盖,Bolton指数不协调。拔除三个第一前磨牙和一个龋坏的第二前磨牙,上颌采用微螺钉进行强支抗控制内收前牙,同时控制垂直高度,防止面型恶化,下颌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整平牙列,尽量内收前牙,减小突度。病例三:LYT,女,21岁,主诉为“龅牙”求治。骨性II类伴高角趋势的患者,上下唇严重前突,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颏部严重后缩;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轻度开(牙合)、深覆盖,双侧尖牙远中关系,磨牙中性关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上颌采用PASS技术进行支抗控制,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尽量内收上下前牙,减小突度,改善侧貌,同时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三位患者在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正畸医师需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因成年患者无生长发育潜力,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临床状况制定矫治方案,采用适宜的固定矫治技术,可以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结果。
许琳[2](2021)在《Varnish XT和多乐氟对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变色和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目的1.体外实验研究Varnish XT和多乐氟在正畸固定矫治和隐形矫治过程中对牙面变色的影响。2.体外原位实验研究Varnish XT和多乐氟在正畸中对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实验方法1.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7月就诊口腔科门诊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前磨牙且年龄在12岁~15岁之间的患者120颗牙做为样本。将离体牙截断根尖1/2,拔除冠髓和根髓。所有的离体牙从1~120编号,查阅随机数字表分成6组,每组20颗离体牙。分组如下:A组:离体牙+树脂附件;B组:离体牙+树脂附件+Varnish XT;C组:离体牙+树脂附件+多乐氟;D组:离体牙+金属托槽;E组:离体牙+金属托槽+Varnish XT;F组:离体牙+金属托槽+多乐氟。每日浸泡于37℃的咖啡中5 min×4次,剩余时间浸泡于人工唾液中。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L*a*b*表色系统进行颜色分析,实验前6组离体牙测得基线色,分别于7天、28天每组取出10颗离体牙,去除托槽和树脂附件,抛光牙面后测得牙面颜色L*、a*、b*,计算得△L*、△a*、△b*、△E*。2.收集2020年7月就诊口腔科门诊拔除第三磨牙且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患者50颗牙做为样本,截取牙冠颊侧釉质块,制作釉质试件。将所有的釉质试件从1~50编号,查阅随机数字表分成3组,每组16个。分组如下:A组:釉质试件+金属托槽;B组:釉质试件+金属托槽+Varnish XT;C组:釉质试件+金属托槽+多乐氟。同时招募12名志愿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别有4名进入A组,4名进入B组,4名进入C组,制作个性化的釉质试件模具。釉质试件模具戴入志愿者口内2 h,以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获得性薄膜,志愿者鼓漱可乐饮料5 min,每天重复4次。利用韦氏显微硬度测量仪以50 g的载荷和15 s的停留时间分别于实验开始、7天、14天在托槽边缘制作三个压痕,测定釉质试件的表面显微硬度SMH。并在实验开始、14天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照。实验结果1.实验开始时所有牙齿的初始颜色L*、a*、b*值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可以用于实验。(1)7天时A、D组的△E*1>3.7,发生了临床可识别的颜色改变;通过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E组与F组、A组与D组、B组与E组、C组与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8天时,除了B组,其他组的△E*均大于3.7,发生了临床上不可接受可识别的颜色改变;两两比较(LSD-t检验)的结果可见: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E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B组与E组、C组与F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各实验组7天和28天的△E*1与△E*2经成组t检验分析,A、C、D、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7天时△L*整体呈减小趋势,D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A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天时△L整体呈减小趋势,D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E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天时△a*整体呈增大趋势,D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A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天时△a*整体呈增大趋势,F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B组与C组、D组与E组、E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天时△b*整体呈增大趋势,D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E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天时△b*整体呈增大趋势,D组值变化最大,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D组与E组、D组与F组、E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开始时所有釉质试件的初始表面显微硬度SMH值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可以用于实验。(1)7天时,三组的SMH%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两比较(LSD-t检验)的结果可见:A组高于B组和C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14天时,三组的SMH%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两比较(LSD-t检验)的结果可见:A组高于B组和C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差值没有有统计学意义。(3)7天和14天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损失率SMH%经成组t检验,A组7天和14天的S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两组7天和14天的S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论1.金属托槽和树脂附件矫治中均发生了临床可识别的牙面颜色改变,且两者颜色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Varnish XT和多乐氟在预防正畸中牙面变色短期内效果相当,随时间延长Varnish XT效果优于多乐氟。3.Varnish XT和多乐氟均可减少釉质试件表面显微硬度的下降。4.短时间内Varnish XT和多乐氟清漆有相似防脱矿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Varnish XT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
吕美娴[3](2020)在《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文中指出目的:比较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分类上下颌牙弓宽度,并分析探讨牙弓宽度在错(牙合)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安氏Ⅱ类错(牙合)牙弓宽度发育的因素,为替牙期正畸患者的诊断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从2019年5月到2019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西岗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沙河口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中山区)、大连友谊医院口腔科(中山区)进行窝沟封闭的替牙期儿童中选取502例研究样本,分为安氏Ⅰ类组(平均年龄8.34±0.69岁)、Ⅱ类组(平均年龄8.39±0.70岁)和Ⅲ类组(平均年龄8.41±0.91岁),在所选样本的石膏模型上分别测量上下颌第一磨牙区(牙弓后段)、第一乳磨牙/第一前磨牙区(牙弓中段)及乳尖牙/恒尖牙区(牙弓前段)的牙弓宽度,计算上下颌前、中、后段牙弓宽度差,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23.0统计软件,计算各组样本9个测量项目的均值及标准差,运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t检验比较各组间性别差异;并分析探讨牙弓宽度在安氏Ⅱ、Ⅲ类错(牙合)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张口呼吸方式、不良吮吸习惯、龋齿、喂养方式是否对安氏Ⅱ类牙弓宽度发育产生影响。结果:得出502例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错(牙合)牙弓宽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不同安氏分类中男性牙弓宽度普遍大于女性,只在安氏Ⅰ类上下颌牙弓后段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上下颌牙弓宽度较安氏Ⅰ类狭窄,上牙弓后段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上颌牙弓宽度较安氏Ⅰ、Ⅱ类狭窄,上颌前、后段牙弓宽度差异有显着性(P<0.05)。下颌牙弓宽度大于安氏Ⅰ、Ⅱ类,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牙弓后段宽度差较安氏Ⅰ类小,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牙弓前、中、后段宽度差小于安氏Ⅰ、Ⅱ类,差异有显着性(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受试者中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受不良吮吸习惯影响(p<0.05),其余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得出502例替牙期儿童不同安氏错(牙合)上下牙弓宽度的均值和标准差。2.与安氏Ⅰ类相比,安氏Ⅱ类上颌牙弓宽度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而下颌牙弓宽度则基本正常;安氏Ⅲ类上牙弓宽度不足,而下颌牙弓宽度通常会偏大。3.安氏Ⅱ、Ⅲ类错(牙合)普遍存在上牙弓宽度发育不足的问题,临床早期进行扩弓时要注意上下颌牙弓的匹配,以促进上下颌正常发育,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4.不良吮吸习惯是安氏Ⅱ类上颌前段牙弓宽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影响牙弓宽度发育的因素,临床中应给予早期预防及阻断性矫治,防止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和发展。
钟立东[4](2019)在《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可靠性及应用其评价模型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以ABO-OGS标准评价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该模型评价矫治后模型的临床疗效。资料和方法:(1)个性化目标位模型的建立及其可靠性评价:选取40例运用Damon Q(标准型)矫治器完成矫治的临床病例,其中20例为拔牙病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20例为非拔牙病例。①将40例矫治前的石膏模型扫描成数字化模型并以STL格式保存;②参考ABO-OGS标准并结合Andrews(?)六要素标准对矫治前数字化模型进行排牙,获得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③依据ABO-OGS评分标准,测量并统计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目标模型)的ABO-OGS综合得分;采用ABO-OGS标准评价目标模型的可靠性。(2)以ABO-OGS标准检测矫治后模型的合格率:①将40例矫治后的石膏模型扫描成数字化模型并以STL格式保存;②依据ABO-OGS评分标准,测量及统计矫治后模型(矫后模型)的ABO-OGS综合得分并检测其合格率。(3)运用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矫治后模型的临床疗效:依据方法(1)、(2)要求,获得20例拔牙病例的目标模型和矫后模型;并将获得的矫后模型设为矫后A组,目标模型设为目标A组。(4)运用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评价非拔牙病例矫治后模型的临床疗效:依据方法(1)、(2)要求,获得20例非拔牙病例的目标模型和矫后模型;并将获得的矫后模型设为矫后B组,目标模型设为目标B组。(5)分别对矫后A组与目标A组、矫后B组与目标B组作以下比较:1)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简称:ICC)分别检测A组、B组的牙弓宽度、长度及周长的相似度;2)两样本t检验,分析A组、B组(除第二磨牙以外)的转矩角、轴倾角及旋转度间差异;3)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A组、B组的ABO-OGS各项指标差异。并评价矫后A组及矫后B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建立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依据ABO-OGS标准检测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①拔牙病例(15.70±5.71)、②非拔牙病例(10.15±4.02);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ABO-OGS综合得分与ABO-OGS评分标准的综合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依据ABO-OGS标准检测矫治后模型:①拔牙病例(21.20±4.40)、②非拔牙病例(15.30±2.99);矫治后模型的ABO-OGS综合得分与达到ABO-OGS合格标准所需的综合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矫后组与目标组的牙弓宽度、长度及周长比较:两组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及周长相似度均较高(A组:ICC>0.90、B组:ICC>0.75)。4.矫后组与目标组的转矩角、轴倾度及旋转度差异,经两样本t检验得:①转矩角(°)差异:(1)A组:U1(矫后:4.63±2.58、目标:7)、U2(矫后:1.94±0.69、目标:3)、U3(矫后:-12.29±4.37、目标:-7)、U5(矫后:-14.65±4.71、目标:-7)和 U6(矫后:-14.44±7.69、目标:-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U4(矫后:-12.25±5.33、目标:-7)、U5(矫后:-16.07±5.29、目标:-7)、U6(矫后:-14.71±7.86、目标:-9)、L4(矫后:-20.11±5.65、目标:-17)及 L5(矫后:-26.32±5.96、目标:-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轴倾度(°)差异:(1)A组:U1(矫后:3.54±1.43、目标:5)、U2(矫后:5.71±2.59、目标:9)、U3(矫后:5.30±2.68、目标:11)、U5(矫后:5.29±3.52、目标:2)、U6(矫后:3.34±0.81、目标:5)、L5(矫后:9.76±2.82、目标:2)、L6(矫后:3.50±0.90、目标: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U1(矫后:3.16±1.79、目标:5)、U2(矫后:4.98±2.73、目标:9)、U3(矫后:5.20±2.62、目标:11)、U4(矫后:4.02±1.97、目标:2)、U5(矫后:4.94±2.59、目标:2)、U6(矫后:3.14±1.33、目标:5)、L3(矫后:3.77±1.92、目标:5)、L4(矫后:4.27±1.60、目标:2)、L5(矫后:6.10±3.27、目标: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旋转度(°)差异:(1)A组的旋转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的旋转度差异:U2(矫后:63.39±5.39、目标:60.11±3.84)、L3(矫后:45.83±6.81、目标:41.89±3.88)、L4(矫后:27.5±5.12、目标:25.01±3.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矫后组的ABO-OGS各项指标与目标组的ABO-OGS各项指标差异,经Wilcoxon秩和检验得:①A组:边缘嵴(矫后:3.45±2.16、目标:1.55±1.47)、咬合关系(矫后:3.35±1.63、目标:0.85±0.93)与综合总分(矫后:21.20±4.40、目标:15.70±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颊舌向倾斜(矫后:2.45±2.16、目标:0.70±1.69)、咬合接触(矫后:4.05±3.29、目标:2.90±1.48)、咬合关系(矫后:2.40±1.37、目标:1.05±0.89)、覆盖(矫后:2.25±1.65、目标:1.35±0.93)及综合总分(矫后:15.30±2.99、目标:10.15±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均达到良好的ABO-OGS评价标准,可作为评估临床疗效的可靠参考模型。2、本实验的矫治后模型,均达到ABO-OGS的合格标准。3、拔牙与非拔牙病例矫治后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及周长与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相似度高。4、①拔牙病例的上颌前牙冠唇向转矩较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低,即更为舌倾。②矫治后模型与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相比,上颌前牙冠近中根远中向的轴倾角偏小,下颌前牙轴倾角符合程度高于上颌前牙。③矫治后模型的旋转角与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相比符合程度高,前牙区符合度高于后牙区。5、矫治后模型的咬合关系的评分较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差;牙齿排列和邻接关系的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综合评分优于矫治后模型。
朱青[5](2019)在《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先行治疗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与传统正畸先行治疗模式(Ortho-First Approach,OFA)对比,评估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先行(Surgery-First Approach,SFA)治疗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短期及长期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五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患者30例,其中15例行SFA治疗,另15例行OFA治疗。手术模式为上颌Lefort I型截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0),未行颏成形术。每位患者于矫治前(T0)、正颌术后一个月(T1)及矫治结束后(T2)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FH平面、MP平面、SV平面作为头影测量的基准平面。测量以下项目:气道项目:鼻咽间隙(Nph)、口咽间隙(Oph)、喉咽间隙(Hph),舌骨项目:SV-Hy、FH-Hy、Mn-Hy及从Pog到SV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测量SFA组及OFA组T0-T2时期以上测量项目的变化量,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治疗前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分别测量SFA组及OFA组T2-T1时期以上测量项目的变化量,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术后至矫治结束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T0-T2时期、T2-T1时期SFA组与OFA组的上气道变化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SFA组:T0-T2时期,气道项目:Oph缩小1.52mm,P<0.05,表明治疗后口咽部气道间隙明显缩小,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Nph缩小0.32mm,Hph缩小0.88mm,P值均大于0.05,表明治疗后鼻咽及喉咽部气道的变化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缩小3.36mm,P<0.05,表明治疗后下颌骨水平向上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测量值P>0.05,表明治疗前后舌骨位置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气道项目:Oph增加1.12mm,Hph增加1.76mm,Nph增加2.20mm P值均小于0.05,表明术后上气道间隙均有一定恢复,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Hy增加2.76mm,FH-Hy增加4.60mm,SV-Pog增加3.36mm,P值均小于0.05,表明舌骨术后位置在水平及垂直向上恢复较明显,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2、OFA 组:T0-T2时期,气道项目:Oph缩小1.33 mm,P<0.05,表明治疗后口咽部气道间隙明显缩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Nph缩小1.25mm,Hph缩小0.91mm,P值均大于0.05,表明治疗后鼻咽及喉咽部气道的变化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缩小2.00mm,P<0.05,表明治疗后下颌骨水平向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气道项目:Oph增加1.16mm,Hph增加2.00mm,Nph增加2.75mm,P值均小于0.05,表明术后上气道间隙均有一定恢复,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增加1.25mm,P<0.05,表明术后下颌骨在水平向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FH-Hy增加4.33mm,P<0.05,表明术后舌骨位置垂直向上恢复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3、SFA组与OFA组对比:T0-T2时期,两组上气道的变化量进行对比,两组Oph改变量的P值小于0.05,表明治疗后OFA与SFA组口咽气道间隙恢复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余测量项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两组上气道的变化量进行对比,Nph、Oph、Hph、SV-Hy、FH-Hy、Mn-Hy、SV-Pog P值均大于0.05,表明术后两组上气道及舌骨位置恢复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Ⅲ类患者经SFA治疗后会导致上气道间隙的缩小及舌骨位置的变化,与OFA治疗相比,SFA治疗后口咽气道间隙恢复较慢;治疗结束后两组除口咽气道间隙外,其余测量项目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田忠辉[6](2019)在《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不同矫治阶段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检测矫治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的相关数据,探索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评价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找到一名符合条件的个别正常牙合患者,获取CBCT影像资料后,将数据导入mimics15.0,根据骨组织与牙体组织灰度值的差异,重建出上颌骨及牙齿模型,运用Geomagic Studio10逆向工程软件对颌骨及牙齿模型进行优化处理。运用CATIA软件分别建立牙周膜、生理性支抗矫治器、弓丝及牵引钩模型,分别组建矫治初期阶段(模拟圆丝进入交叉颊面管副颊管后的工况)、排齐整平阶段(模拟摇椅弓丝进入颊面管主颊管后的工况)及滑动内收阶段生理性支抗有限元模型,进行单元格划分及参数设定后,建立坐标系(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分别计算矫治初期及排齐整平阶段弓丝的弹性力,对模型进行加载,导出牙齿的位移趋势及初始位移。在滑动内收阶段模型中,加载150g滑动内收力,导出第一磨牙不同角度下的各牙的位移情况。结果:建立了矫治初期、排齐整平阶段、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上颌骨及牙齿模型、牙周膜模型、托槽模型、弓丝及牵引钩模型。1.在矫治初期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X轴上显示牙冠向颊侧移动;Y轴显示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发生了顺时针旋转;Z轴显示牙齿近中略有伸长,远中略有压低。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Y轴上,尖牙也有向远中移动的趋势。2.在排齐整平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X轴上显示牙齿发生了颊侧倾斜移动;Y轴显示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牙齿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Z轴显示牙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压低。3.在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后倾之后,受到向前的拉力后,近中位移明显减小。结论:1.在矫治初期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在弓丝的力量下,磨牙发生了牙冠向远中,牙根向近中的顺时针旋转的移动趋势,使其处于后倾状态,对支抗磨牙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还观察到尖牙也受力发生了向远中的位移趋势,可以加速前牙的快速排齐,并节省后牙支抗。2.在排齐整平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上颌第一磨牙受到弓丝的作用,牙根向近中移动,牙冠向远中移动,对磨牙支抗具有保护作用。3.在滑动内收阶段的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分别检测上颌磨牙在不同角度滑动内收力量下磨牙位移情况,备抗后的磨牙近中位移明显减少,磨牙支抗明显增强。
徐晓琳[7](2019)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及正常儿童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差异性,研究UCLP患者与反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变异,探讨变异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口周力在错畸形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UCLP及反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替牙期6-12岁UCLP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同龄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龄正常儿童20例(男14例,女6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3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口周力和牙弓宽度、长度的测量。采用口周肌压力采集系统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息止位口周力测量,测量位点包括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或乳尖牙、第一前磨牙或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的唇颊、舌侧龈缘。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用电子游标卡尺在模型上测量牙弓的宽度及长度。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对有差异性的变量采用LSD检验分别比较UCLP患者健患侧及反组与正常组之间、UCLP患者健患侧与反组之间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之间的联系。结果:1.口周力的差异性上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的唇颊、舌侧口周力均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大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的唇颊侧、舌侧口周力也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非裂隙侧舌侧大于反组(P<0.05),但唇颊侧除上中切牙唇侧口周力大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与反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口周力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唇颊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的唇颊侧口周力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双侧和反组相比,除下中切牙唇侧UCLP组小于反组(P<0.05)外,其余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舌侧对比: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于正常组,且UCLP组大于反组(P<0.05),除此之外其余位点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牙弓的差异性上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1)UCLP组裂隙侧和反组上牙弓各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且UCLP组裂隙侧小于反组(P<0.05);(2)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中、后段宽度及长度均小于正常组(P<0.05);UCLP组非裂隙侧与反组相比,UCLP组非裂隙侧上牙弓长度小于反组(P<0.05),但中、后段宽度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牙弓前段宽度三组之间UCLP组最大、正常组次之、反组最小(P<0.05)。下牙弓三组之间对比结果:UCLP组双侧和反组下牙弓宽度及长度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UCLP组与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UCLP和反患者与正常相比上颌唇颊、舌侧口周力大,下颌颊侧口周力小,下中切牙舌侧口周力大,上牙弓宽度及长度小,下牙弓宽度及下颌长度大。2.UCLP患者与反患者相比上牙弓长度不足,裂隙侧牙弓窄,与唇侧及裂隙侧颊侧高口周力有关,口周力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唇部术区瘢痕挛缩。3.UCLP患者和反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互作用,通过肌功能矫治器减少口周力对牙弓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牙弓畸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调整牙弓形态及颌骨位置有利于达到口周力内外平衡。
刘轶凡[8](2019)在《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了解,在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和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作用下,颅面骨标志点的三维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及两种扩弓方式间颅面骨位移的差异,明确这些改变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上Ⅲ类患者的面容改善以及扩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牙弓横向发育不足患者21例,其中,男8名,女13名,年龄11.2-15.2岁,平均年龄13.1±2.7,根据扩弓器适应症分为A、B两组。A组12名,男5名,女7名,采用传统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Hyrax螺旋扩弓器);B组9名,男3名,女6名,采用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MSE螺旋扩弓器)。具体纳入标准为:(1)安氏Ⅲ类错牙合(2)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上颌骨无骨折或大面积缺损(3)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存在,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牙周条件满足上颌扩弓器的粘接条件(4)无手术禁忌症(5)无正畸治疗史(6)无颅颌面畸形。所有患者均在扩弓治疗前后按同样要求拍摄螺旋CT,将患者扩弓前后的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医学建模软件Mimics17.0,重建颅面骨三维模型,扩弓前后颅面骨模型经校正配准后,测量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同一样本治疗前后相应标志点的三维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α=0.05),分析个体治疗前后颅面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对不同方式扩弓的两组颅面骨产生的三维方向的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α=0.05),分析两种不同支抗扩弓引起的三维方向上颅面骨位移的差异。结果:1.牙支持式上颌扩弓前后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位置改变牙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对两侧上颌骨、颧骨和鼻骨均产生了明显的移位。双侧上颌骨向两侧增宽,且上颌骨前部ANS点、A点向前下移动。水平面上,ANS向两侧增宽4.18mm(range2.42mm-5.68mm,Pleft=0.007,Pright=0.014),PNS点向两侧平均扩开2.14mm(range1.96mm-2.43mm,Pleft<0.001,Pright=0.002).上颌骨冠状面观,Spr点向两侧平均增宽4.86mm(range3.34mm-6.22mm,Pleft=0.004,Pright=0.008),随之A点平均增宽4.47mm(range2.87mm-5.97mm,Pleft=0.005,Pright=0.010)。在颧骨的宽度上,Zm点平均向两侧增宽2.18mm(range1.87mm-2.41mm,Pleft=0.001,Pright=0.002)并向后移位,颧骨后上部点Za和Mz同向后移位,Zm点、Za点和O点均有向上位移。鼻骨的外侧边缘向两侧扩张,Ipa点平均向两侧增宽2.04mm(range1.11mm-2.46mm,Pleft=0.008,Pright=0.019),鼻骨的中心向下向后凹陷。2.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扩弓前后颅面骨各标志点三维方向位置改变种植体辅助骨支持式上颌快速扩弓对两侧上颌骨、颧骨和鼻骨均产生了明显的移位。上颌骨标志点中,ANS向两侧平均增宽6.01mm(range5.30mm-6.42mm,Pleft=0.002,Pright<0.001)并伴有向前下移动;两侧PNS点向两侧增宽4.62mm(range 4.16mm-4.95mm,Pleft=0.002,Pright<0.001)伴向下移位。冠状面观,Spr点扩宽量平均为6.64mm(range6.23mm-7.37mm,Pleft=0.002,Pright=0.006),A点平均向两侧增宽6.41mm(range6.05mm-6.80mm,Pleft=0.003,Pright=0.002)。双侧颧骨向外增宽且向后上移动。Zm点向两侧平均扩宽4.08mm(range3.54mm-4.87mm,Pleft=0.004,Pright<0.001),双侧Za点向两侧平均增宽3.32mm(range3.12mm-3.60mm,Pleft=0.013,Pright=0.008),Zm、Za均向后上方移动。鼻骨边缘向两侧增宽,双侧Ipa平均扩宽2.83mm(range2.26mm-2.93mm,Pleft=0.004,Pright<0.001)并伴有向前下移动,鼻骨中部向后下方凹陷。3.两种扩弓方式颅面各骨位移三维方向上的比较水平方向上,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双侧扩宽量B组大于A组。其中,在上颌骨各标志点中,B组双侧ANS点较A组平均多增宽1.83mm(P=0.05),B组双侧PNS点较A组平均多增宽2.48mm(P<0.001),B组双侧A点较A组增宽量均值差值为1.93mm(P=0.031),B组双侧Spr点增宽量较A组多1.78mm(P=0.036);颧骨各标志点中,B组双侧Zm扩宽量大于A组,均值差值为1.90mm(P=0.001),B组双侧Za点平均扩宽量较A组大2.17m’m(P<0.001);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矢状方向上B组左侧Zm点向后位移量小于A组,均值差值为0.13mm(P=0.049);两种方式扩弓后颅面骨冠状方向上位移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1.三维重建的上颌骨复合体扩弓前后的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后续的实验分析。2.两种不同支抗上颌快速扩弓后,上颌宽度的增加均影响颧骨和鼻骨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引起面部外观的变化。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避免对病人面容产生不良影响。3.MSE扩弓后,上颌骨后部及颧骨扩宽程度大于传统Hyrax扩弓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容貌、适应症来选择扩弓的方式。
叶杨丹[9](2019)在《成人上颌骨性横向扩弓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非手术方式扩展成人上颌横向宽度。第一部分内容利用CB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和种植导板软件辅助设计扩弓器,以三例患者为对象,完成整个扩弓器的设计过程及一期扩弓治疗;第二部分内容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伴有上颌牙弓横向不调成人骨性Ⅱ错(牙合)病例一例。通过分析两种不同成人牙弓扩展方式的特点,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正畸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支抗辅助上颌扩弓选取作者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研究生学习期间符合上颌扩弓适应征的病例三例,用于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支抗辅助快速扩展上颌牙弓。病例一患者李某,女,24岁,主诉“牙齿不整齐”求治。临床表现为:1.横向:上下颌牙弓狭窄,上下颌牙弓骨性和牙性不调;2.矢状向:安氏Ⅱ类,骨型Ⅱ类错(牙合),前牙Ⅲ°深覆盖;3.垂直向:高角型,深覆(牙合)Ⅱ°4.其他:上下牙列Ⅰ°拥挤。其治疗方案为:一期治疗使用微螺旋微种植钉支抗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协调上下颌骨间宽度;二期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拔除(?)排齐上下牙列,内收上前牙,协调磨牙关系,解除上颌牙列拥挤,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改善侧貌外形和唇闭合不全。病例二患者周某,女,44岁,主诉“地包天”求治。临床表现为:1.横向:全牙列反(牙合),下颌磨牙舌倾,上下颌牙弓骨性不调,上牙弓狭窄;2.矢状向: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牙列Ⅰ°拥挤,反覆盖1.5mm;3.垂直向:高角型,反覆(牙合)Ⅰ°;4.其它:下颌中线左偏2mm。其治疗方案为:一期治疗通过微种植钉支抗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协调上下颌骨间宽度,解除后牙区反(牙合);二期治疗采用固定矫治联合下颌SSRO正颌外科治疗。病例三患者林某,女,25岁,主诉“龅牙”求治。临床表现为:1.横向:上下颌牙弓狭窄,上下颌牙弓骨性和牙性不调;2.矢状向:安氏Ⅱ类,骨型Ⅱ类错(牙合),前(牙合)Ⅲ°深覆盖;3.垂直向:高角型;4.其他:上颌牙列Ⅰ°拥挤,下颌牙列Ⅲ°拥挤,上颌中线左偏2mm,下颌中线右偏1.5mm。其治疗方案为:一期治疗通过微种植钉支抗辅助扩展上颌牙弓,协调上下颌骨间宽度;二期治疗通过正畸掩饰性治疗尽可能排齐上下牙列,内收上颌前牙,改善侧貌。以上三名患者术前均需拍摄包含完整上颌骨结构的全牙列CBCT并扫描其扩弓前的石膏模型,将CB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数据和数字化模型一同导入种植导板软件进行配准(配准精度0.1mm),通过数字化软件辅助选取合适的微种植钉植入位点、植入深度和方向;根据植入区域内骨厚度及黏膜厚度的测量数据,选取四枚合适的微种植钉;最后通过3D(Three Dimensional,3D)打印树脂导板后铸造成扩弓器基托,焊接螺旋扩弓器后制作个性化导板引导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器(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扩弓器试戴合适后,选择合适的时机植入微种植钉并安装扩弓器,以每天两次0.5mm/天的速度进行扩弓,根据横向不调的程度确定扩弓疗程,治疗结束后腭侧基托保持。扩弓结束后,采集患者包含上颌骨的全牙列CT和模型,拍摄面照口内照。通过患者扩弓前后模型重叠对比,结合CBCT评价治疗效果。第二部分: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伴有上颌牙弓横向不调成人骨性Ⅱ错(牙合)病例四患者魏某,女,22岁,主诉“咬合不佳,龅牙影响美观”求治。临床表现为:1.横向:上下颌牙弓基骨横向宽度轻度不调;2.垂直向:高角型,深覆(牙合)Ⅰ°;3.矢状向:安氏Ⅱ类,骨型Ⅱ类错(牙合)前牙深覆盖Ⅲ°;4.其它:下牙列拥挤Ⅰ°,上颌中线左偏0.5mm,下颌中线右偏2mm。其治疗方案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常规固定矫治器技术扩展上颌牙弓,整平上下颌牙列,去代偿后行上颌 Le Fort Ⅰ 型分块截骨术+BSSRO(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颏成形术,术后正畸精调咬合。结果第一部分: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支抗辅助上颌扩弓病例一患者李某:一期治疗结束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轴交角从-17.9°到-18.1°牙齿颊舌向倾斜角基本无变化,(?)鼻底宽度从27.5mm到32.1mm增加4.6mm;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牙轴交角从-23.3°到-24.5°,颊舌向倾斜角变化不明显;腭中缝平均增加:4.35mm。上颌第一磨牙基本维持原先倾斜度,上颌横向扩弓骨性扩展量大于牙性扩展。病例二患者周某:一期治疗结束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轴交角从4.9°到36.0°增加31.1°,(?)鼻底宽度从19.6mm到20.3mm增加0.7mm;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牙轴交角从-13.5°到4.1°增加17.6°,牙齿颊舌向倾斜角治疗前后变化明显;腭中缝平均增加:1mm。双侧第一磨牙颊倾约30°,腭中缝和鼻底宽度增加量较少,上颌横向扩弓牙性扩展大于骨性扩展。病例三患者林某:在一期治疗结束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轴交角从20.0°到38.5°增加18.5°,(?)鼻底宽度从25mm到26.4mm增加1.4mm;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牙轴交角从-6.5°到5.1°增加11.6°牙齿颊舌向倾斜角治疗前后变化明显;腭中缝平均增加:0.8mm。双侧第一磨牙颊倾约30°,腭中缝和鼻底宽度增加量较少,上颌横向扩弓牙性扩展大于骨性扩展。第二部分: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伴有上颌牙弓横向不调成人骨性Ⅱ错(牙合)病例四患者魏某:治疗结束后双侧尖牙宽度增加6.7mm;双侧第一双尖牙宽度增加3.8mm;双侧第一磨牙增加1.8mm;上颌牙弓基骨宽度增加2.0mm。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获得良好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1.通过CBCT中测量的颌骨数据转移到数字化模型中,进行数字化导板制作,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导板引导微种植钉导入,既方便临床中的的治疗操作,又提高微种植钉植入的准确度。减少石膏模型的导入的盲目性。2.微种植钉植入穿透上颌腭部双层骨皮质,能获得较好的骨性扩弓效果,最大程度的分离腭中缝以改善上下颌基骨不协调问题,同时能使上颌磨牙和基骨保有一定颊倾度,避免发生垂直向高度增加。3.当微种植钉未穿透上颌双层骨皮质,无论微种植钉的数目多寡,很难有效进行上颌骨的骨性横向宽度扩展。另外微种植钉肩台和基托接触点离腭部的高度由于阻抗中心的关系可能是影响骨性扩弓的效果因素之一。但通过基托式扩弓腭中缝也能得到少量分离,牙弓宽度的扩展主要通过牙性倾斜度改变达到扩展牙弓,且垂直向高度明显增加。4.常规固定矫治技术也能改善牙弓宽度不调的问题,但其对硬腭形态影响甚少,牙性效应较为明显,故适合骨性宽度少量不调,以牙性宽度不调为主的患者。
栾歆睿[10](2019)在《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掩饰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将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分为高角组与均角组,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测量指标(包括牙、颌骨、软组织)变化,讨论各组患者掩饰治疗后的效果及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总结掩饰治疗的优点及局限性,为临床上制定矫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4例成年患者,女16例,男18例,年龄18-31岁,就诊于大连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经过评价确定已无生长潜力。头颅侧位片测量值显示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伴下颌发育过度。恒牙列,磨牙及尖牙关系为近中关系,前牙反。无严重面部不对称。以FMA值为基准,高角组FMA≥28°,共16例。均角组FMA22-28°,共1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直丝弓矫正器进行正畸掩饰治疗。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的影像学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NA、FMA均无明显改变(p>0.05)。SNB减小、ANB增大、Wits值增大、APDI值减小,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上前牙突度与突距增大,下前牙突度与突距减小,均角组患者以上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高角组患者下前牙突距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均角组患者SNB均值大于高角组,ANB均值小于高角组,下前牙突距小于高角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测量值无差异。治疗后,均角组患者SNB均值大于高角组,ANB值小于高角组,APDI值大于高角组,下前牙突距小于高角组,Z角大于高角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测量值无差异。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测量值改变均无差异。结论:1.掩饰治疗只能适当改善骨性不协调,不能彻底改变骨面型。轻度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通过掩饰治疗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矫治结果。2.骨性Ⅲ类均角患者较高角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下颌骨前突,侧貌更倾向凹面型,治疗需要更多下前牙舌侧代偿。
二、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采用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采用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骨性I类和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一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报告 |
病例二 应用微螺钉支抗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病例三 应用MBT自锁托槽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后牙正锁((牙合))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Varnish XT和多乐氟对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变色和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Varnish XT和多乐氟对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着色的研究 |
1.材料和设备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实验二 Varnish XT和多乐氟对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研究 |
1.材料和设备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正畸影响牙变色及树脂附件变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分析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分析 |
前言 |
病例一 骨性Ⅱ类安氏Ⅰ类错畸形青少年高角患者正畸掩饰性矫治一例 |
病例二 骨性Ⅱ类安氏Ⅱ类错畸形青少年均角患者双期矫治一例 |
病例三 骨性Ⅱ类安氏Ⅱ类错畸形成年均角患者正畸掩饰性矫治一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安氏Ⅱ类1分类横向问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致谢 |
(4)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可靠性及应用其评价模型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1.正畸疗效整体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1 头影测量的应用及评价 |
1.2 以目标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
2.正畸疗效局部评价体系——牙模型及咬合形态评价 |
2.1 ABO-OGS评价体系 |
2.2 PAR评分系统 |
2.3 Andrew six element评价体系中牙评价的标准 |
2.4 个性化标准位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
3.Damon Q自锁托槽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4.Damon自锁托槽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段与方法 |
5.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矫治后疗效评价的研究状况 |
6.本研究目的与设想 |
实验一:以ABO标准检测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可靠性及矫治后模型合格率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资料整理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4.讨论 |
4.1 数字化排牙模型较传统的石膏排牙精确、可靠程度高 |
4.2 运用数字化技术及相关标准建立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 |
4.3 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以及矫治后数字化模型符合ABO-OGS的评价标准 |
5.结论 |
实验二: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的牙模型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Damon Q标准转矩的被动自锁托槽预设值 |
3.2 矫后A组模型的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牙弓周长与目标A组模型比较 |
3.3 比较矫后A组模型的同名牙的转矩角、轴倾度及旋转角差异 |
3.4 矫后A组模型的转矩角、轴倾度及旋转角与目标A组模型比较 |
3.5 矫后A组与目标A组的ABO-OGS各项指标差异及矫后A组模型符合率 |
4.讨论 |
4.1 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的牙弓宽度、长度、周长及临床符合率 |
4.2 运用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转矩、轴倾、旋转度及临床符合率 |
4.3 根据ABO-OGS标准,运用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临床疗效 |
5.结论 |
实验三: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评价拔牙病例的牙模型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Damon Q标准转矩的被动自锁托槽预设值 |
3.2 矫后B组模型的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及周长与目标B组模型比较 |
3.3 比较矫后B组模型的同名牙的转矩角、轴倾度及旋转角差异 |
3.4 矫后B组模型的转矩角、轴倾度及旋转角与目标B组模型比较 |
3.5 矫后B组与目标B组的ABO-OGS各项指标差异及矫后B组模型符合率: |
4.讨论 |
4.1 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非拔牙病例牙弓宽度、长度、周长及临床符合率 |
4.2 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非拔牙病例转矩、轴倾、旋转度及临床符合率 |
4.3 根据ABO-OGS标准,运用个性化目标位模型评价非拔牙病例临床疗效 |
5.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病例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先行治疗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纳入标准 |
3 样本分组 |
4 治疗过程 |
5 选取标志点及参考平面 |
6 数据测量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SFA组与OFA组患者年龄比较 |
2 SFA组与OFA组矫治时间比较 |
3.SFA 组三个时期气道及舌骨位置测量值的比较 |
4.OFA 组三个时期气道及周围组织测量值 |
5.SFA组及OFA组上气道及舌骨变化量的比较 |
讨论 |
1 手术先行治疗方法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意义 |
2 SFA治疗与OFA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矫治时间比较 |
3 影响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因素 |
4 SFA治疗对骨性Ⅲ类患者的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结果 |
1 建立了不同矫治阶段上颌牙列生理性支抗控制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 |
2 不同矫治阶段磨牙的三维位移趋势及位移量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口周力对比分析结果 |
2 牙弓形态对比分析结果 |
讨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 |
3 偏倚的预防 |
4 研究结果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20 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上颌扩弓治疗前后颅面骨三维模型的建立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设备 |
1.3 数据采集 |
1.4 建立三维模型 |
1.5 三维模型的方向校正 |
1.6 治疗前后三维模型的配准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两种不同支抗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对颅面骨移位的三维测量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扩弓治疗 |
1.2 测量项目 |
1.3 测量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扩弓后上颌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
2.2 扩弓后颧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
2.3 扩弓前后鼻骨三维方向位移变化 |
2.4 两种扩弓颅面各骨位移三维方向上的比较 |
3.讨论 |
3.1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上颌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
3.2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颧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
3.3 两种扩弓方式治疗后鼻骨的位移趋势及对比分析 |
3.4 临床意义 |
3.5 实验优越性及局限性 |
4.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成人上颌骨性横向扩弓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支抗辅助上颌扩弓 |
引言 |
病例一 |
1 治疗前的资料收集及诊断分析 |
2 治疗结果 |
3 小结 |
病例二 |
1 治疗前的资料收集及诊断分析 |
2 结果 |
3 小结 |
病例三 |
1 治疗前的资料收集及诊断分析 |
2 结果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伴有上颌牙弓横向不调成人骨性Ⅱ错(牙合) |
引言 |
病例四 |
1 治疗前资料收集及诊断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上颌牙弓横向发育不足的扩展技术和探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掩饰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分组 |
3.测量项目 |
4.分析治疗前后测量指标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典型病例 |
1.典型病例一 |
2.典型病例二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采用非拔牙快速扩弓矫治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D]. 阴哲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Varnish XT和多乐氟对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变色和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研究[D]. 许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替牙期儿童牙弓宽度及错(牙合)机制的初探[D]. 吕美娴.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个性化正畸目标位模型的可靠性及应用其评价模型疗效的研究[D]. 钟立东. 暨南大学, 2019(02)
- [5]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先行治疗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变化的研究[D]. 朱青. 青岛大学, 2019(02)
- [6]生理性支抗技术对磨牙支抗控制的有限元研究[D]. 田忠辉. 青岛大学, 2019(02)
- [7]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患者口周力及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附20例病例报告)[D]. 徐晓琳. 青岛大学, 2019(02)
- [8]两种快速扩弓颅面骨位移的三维对照研究[D]. 刘轶凡. 青岛大学, 2019(02)
- [9]成人上颌骨性横向扩弓病例分析[D]. 叶杨丹.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掩饰治疗[D]. 栾歆睿.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