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红[1](2022)在《加入CPTPP:战略意义、现实差距与政策建议》文中认为我国申请加入CPTPP,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与CPTPP规则相比,我国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投资及知识产权、竞争政策、补贴、劳工标准等规则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开放,加快构建数字贸易和数字治理框架体系,推进货物贸易关税及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建设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加快改革扭曲市场的补贴制度,提高劳动保障制度国际化水平。同时,以推动互利共赢为立足点减少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以自贸区(FTA)建设为抓手推动谈判进程,发挥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先试作用,进行法律政策调整,废止或修改不适应的法律法规,确保配套机制能够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适应。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CPTPP课题组[2](2021)在《加入CPTPP,中国需要做什么》文中研究表明导语: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是中国第二次"入世"。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邀请长期从事国际贸易规则研究的专家笔谈,就CPTPP规则与法规政策进行对比,对未来"制度性"变化作出预测。CPTPP概述杨国华(清华大学)CPTPP序言载明了该协定的目标,可以从中预见到中国加入后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该协定具体条款的内容。
胡国星[3](2021)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以国有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背景,分析在实际企业改革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利用现有的产权保护措施,应对这些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善方案,维护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效益不会受到损害,提升知识产权价值水平。
张晓君,曹云松[4](202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功能发掘与范式构建》文中提出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但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BITs较为陈旧,具有实际操作性不强和倾向于保护东道国规制权的特点,在投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和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四个方面存在功能缺失的问题。基于此,中国应当立足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体量都很庞大的现实情况,努力构建中国BIT范式。范式构建应从"行为"角度确认国有企业合格投资者身份;尊重东道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外资进行规范的权力;逐步纳入透明度、竞争中立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条款;明确包含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承诺;改进ISDS机制中的前置性程序,扩大国际投资仲裁的管辖权范围,考虑引入投资争端调解机制。
潘亚凡[5](2021)在《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和责任,必须一以贯之地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创新成就突出。“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继续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力,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数据资料分析,发现目前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弱、创新绩效较低、创新质量有待提升、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并且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创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待提升。本文以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与来源及动力机制设计为研究出发点。首先探究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来源,与其他国家及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创新特有的动力来源是国家战略驱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创新的特殊优势,因此本文将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划分为内部动力、外部推力、外部拉力三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动力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利益;外部推力来源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外部拉力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战略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接下来,在创新动力及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当下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设计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机制,包括内在动力机制:薪酬机制、股权激励机制、业绩考核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容错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分析机制设计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政策、实践探索,通过以上创新动力机制的设计,共同驱动国有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本文以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为研究佐证点。在六项动力机制中,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项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是近年来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选择其作为代表检验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有效性。利用2015-2019年沪深上市的737家国有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员工持股显着地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有力地驱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第二,不同类型的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有所不同;第三,与对高管股权激励相比,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对创新的驱动作用更加显着。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对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探索薪酬分配差异化管理;第二,加大对企业各级员工尤其是核心技术员工的股权激励力度;第三,强化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将科研投入、专利产出等更多的创新指标纳入负责人业绩考核加分项;第四,健全容错纠错的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正确把握容错纠错的尺度;第五,构建国资委、国有企业、企业员工共同发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格局;第六,实现更高水平的竞争中性,促进国有企业更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郁彬[6](2021)在《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基于文化企业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推动力度逐步增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战略领先地位,建设文化强国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文化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政府为鼓励文化产业及企业的发展,广泛利用财税政策工具支持文化企业的经营活动,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驱动财务绩效增长提供力量源泉。鉴于文化企业高创新性、高附加值的特点,技术创新活动成为政府补贴促进文化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的重要着力点。而过往研究多停留在宏观产业层面,鲜有透过文化企业微观视角,考察政府补贴与财务绩效间的作用路径及边界。故本文首先基于文化企业微观研究情境,检验文化企业政府补贴对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与文化企业财务绩效间的中介路径。其次,从内部治理视角,揭示高管激励对于“补贴-创新”路径的驱动效果。最后立足制度环境,揭示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外界因素对于政府补贴驱动财务绩效的的边界效应。本文在查阅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后,通过理论归纳与演绎,对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文化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在研究框架中引入高管激励、产权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边界条件,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选取在沪深主板上市的文化企业237家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观测窗口设定为2009-2019年,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库。界定各变量的定义与测量方法,运用计量模型对本文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政府补贴对文化企业财务绩效有积极影响,且技术创新在二者间发挥中介效应。政府补贴直接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间接释放积极信号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文化企业财务绩效。政府补贴同时促进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财务绩效增长。第二,内部治理视角来看,文化企业的高管激励作为公司治理因素,正向调节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高管激励可有效缓解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弥补管理短视现象,对管理层产生创新激励。第三,制度环境视角来看,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政府补贴及文化企业财务绩效之间产生边界作用。相比于国有文化企业,民营企业中政府补贴的技术创新驱动效果更显着。文化企业所在省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的地区,技术创新对文化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显着。本文立足文化产业成长的微观动因,对文化企业政府补贴和财务绩效间的作用路径展开创新性讨论。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中的高管激励,到制度环境视角下的产权属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均对该技术创新路径产生边界效应。基于目前我国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及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文化企业的内外部视角、政府层面、社会各界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文化企业实践活动中的财务绩效提升、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黎文靖,彭远怀,谭有超[7](2021)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文中指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北上广2014年试点知识产权法院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沪深A股公司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着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且存在时间滞后和动态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法院不会显着影响高质量专利申请但会促使整体专利结构向高质量专利偏移,表明知识产权法院体现出创新抑制效应的原因在于减少了低质量专利申请;异质性分析发现,知识产权法院的创新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创新能力较弱、中央产业政策支持、出口比重较低以及非国有产权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院显着提高了专利的引用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市场价值,表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有助于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本文厘清了当前环境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与中国公司创新的关系,为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毕晓梅[8](2021)在《体制性分权: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调适——基于“中央深改组”文件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掌控改革议程设置,协同推进改革事业,中共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分析中央深改组审议或审议通过的文件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总体上看,中央深改组的政策措施主要围绕政府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社会建设,力求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体制性分权趋于理性化,形成有限政府、市场决定与社会自主的关系模式。
张慧智,汪君瑶[9](2021)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加入CPTPP的政治经济思考》文中指出受到新冠疫情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以中美为代表的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也日益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期在畅通国内循环、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强化国内、国际市场的战略对接,深入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降低地缘政治经济风险、化解中美竞争压力,重塑经济全球化新格局,我国明确表示"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开始逐步推进。然而,中国在加入CPTPP前仍须解决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保障、跨境数据流通等在内的国内改革难题,还将面临以日本为首的CPTPP成员国的摇摆态度和美国霸权与同盟关系形成的外部阻力。针对中国加入CPTPP这一长期目标,我国应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础,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劳工权益保障体系、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等方式为加入CPTPP创造条件。
张志英[10](2021)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组织边界和知识来源为标准,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政府推出多种研发资助措施,并将加强不同组织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政府资助政策引导的目标之一,以期提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加快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纺织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虽然纺织产业研发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经费逐年增加,但政府经费在企业研发经费总额中占比却较低。政府研发资助低于最优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诱导私人研发支出的作用,无法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也引发了众多质疑。政府研发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纺织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在深入剖析纺织产业创新现状及政府研发资助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二项选择模型、顺序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模型等,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研究:问题一,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三,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效应;问题四,纺织业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中介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显着激励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作用;分别对纺织业内的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子行业内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着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结果正好相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会因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主要体现为,在纺织子行业与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明显地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则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在国有企业中的激励效应。(2)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有显着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开展的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异,相较于内部研发强度较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资助在内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内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更大。(3)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都对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激励效应;内部研发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研发通过与内部研发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企业同时开展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更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4)纺织业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表现为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二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合作研发(基于科学的合作与基于市场的合作)、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三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基于科学的合作、基于科学的合作促进科研储备绩。尽管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在所有路径中,内部研发是整个创新链的核心环节,政府欲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发挥研发资助的杠杆作用收效甚微。基于研究结论,总结了研究的政策启示:继续加大政府对纺织业的研发资助力度,注重资助目标的明确性;完善纺织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维护创新者的利益,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真正有效的政府驱动型合作创新平台,实现政府资助目标通过高强度的研发合作机制有效传导;制定有效提高纺织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避免与创新相关的市场无效率行为。研究结论不但深化了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中关于政府资助政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和更具针对性的旨在推动我国纺织业开展多样化研发模式、提升创新绩效的科技资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二、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CPTPP:战略意义、现实差距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我国加入CPTPP的战略意义 |
第一,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开放和深层次改革。 |
第二,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双循环体系。 |
第三,有利于构建开放与安全相平衡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体系。 |
第四,有利于发挥我国大市场优势和潜力,扩大区域贸易投资创造效应。 |
第五,有利于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 |
第六,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多边主义前行彰显责任担当。 |
二、我国加入CPTPP面临的主要机遇与重大挑战 |
(一)面临的主要机遇 |
(二)面临的重大挑战 |
三、CPTPP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主要特点 |
(一)服务贸易规则 |
(二)电子商务规则 |
(三)货物贸易规则 |
(四)投资规则 |
(五)知识产权规则 |
(六)竞争政策规则 |
(七)补贴规则 |
(八)劳工标准 |
四、我国现行规则与CPTPP条款的主要差距 |
(一)服务贸易规则方面 |
(二)数字贸易规则方面 |
第一,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互联网开放及数据安全管理方面滞后。 |
第二,数字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滞后。 |
第三,个人信息保护差距较大。 |
第四,数字产品存在歧视性待遇。 |
第五,电子签名不被承认与电子认证机构互认障碍。 |
(三)货物贸易规则方面 |
(四)投资规则方面 |
第一,市场准入限制性措施仍然较多。 |
第二,土地征收和国有企业问题。 |
第三,争端解决机制面临挑战。 |
(五)知识产权规则方面 |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期限存在差距。 |
第二,侵权犯罪成本低、刑事制裁轻、维权成本高。 |
第三,相关统计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
(六)竞争政策规则方面 |
第一,市场主体歧视待遇和不公平竞争仍大量存在。 |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与竞争中立要求仍有差距。 |
第三,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相关机制不完善。 |
第四,相关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七)补贴规则方面 |
第一,产业补贴规模和面积较大。 |
第二,补贴主要向国有企业倾斜。 |
第三,专向性补贴③和禁止性补贴④仍然存在。 |
(八)劳工标准方面 |
第一,我国现有工会制度安排的差别。 |
第二,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和强迫劳动、禁止用工歧视等方面的立法不完善。 |
第三,职业安全与卫生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
五、对标CPTPP规则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的相关思路 |
(一)着力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开放 |
第一,金融领域。 |
第二,交通运输领域。 |
第三,教育领域。 |
第四,医疗服务领域。 |
第五,文化服务领域。 |
第六,电信业领域。 |
(二)加快构建数字贸易和数字治理框架体系 |
第一,完善组织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 |
第二,完善数字治理法律框架。 |
第三,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
第四,加强与CPTPP成员国的数字治理国际合作。 |
(三)推进货物贸易关税及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持续降低关税水平。 |
第二,推动货物贸易监管方式创新。 |
第三,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 |
第四,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
(四)推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缩减负面清单开放市场准入。 |
第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第三,处理好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 |
(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
第一,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 |
第二,推进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和执法改革。 |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
(六)建设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 |
第一,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
第二,加强公平竞争执法建设,优化市场环境。 |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强化市场竞争主体地位。 |
第四,强化竞争执法透明度,保障申诉人合法权益。 |
(七)加快改革扭曲市场的补贴制度 |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加强信息披露。 |
第二,建立产业政策财政补贴退出机制。 |
第三,推动国有企业补贴改革。 |
第四,完善第三方评估体系。 |
(八)提高劳动保障制度国际化水平 |
第一,完善国内立法和执法体系。 |
第二,将劳工问题纳入高标准自贸协定谈判。 |
第三,最大限度消弭制度分歧。 |
六、推进我国加入CPTPP的政策建议 |
(一)以推动互利共赢为立足点,减少地缘政治因素干扰 |
第一,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
第二,促进日本态度向积极方面转变。 |
第三,有效化解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消极因素。 |
第四,保持其他国家与我整体关系的稳定。 |
第五,重视中国台湾申请加入可能成为干扰因素。 |
(二)以自贸区(FTA)建设为抓手推动谈判进程 |
(三)发挥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先试作用 |
(四)进行法律政策调整,废止或修改不适应的法律法规 |
(2)加入CPTPP,中国需要做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CPTPP概述◆ |
◆货物贸易◆ |
◆投资◆ |
◆服务贸易◆ |
◆金融服务◆ |
◆电子商务◆ |
◆政府采购◆ |
◆竞争政策◆ |
◆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 |
◆知识产权◆ |
◆劳工◆ |
◆环境◆ |
(3)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1.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
2. 知识产权价值估值被限制 |
3. 重要知识人才的严重流失 |
4. 现有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5. 知识产权市场运作混乱 |
三、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1. 提升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2.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
3. 加强企业改革中人才管理 |
4. 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 |
5. 增加在知识产权中的投资力度 |
四、总结 |
(4)“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功能发掘与范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带一路”建设与双边投资协定 |
(一)“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
(二)双边投资协定的功能分析 |
(三)双边投资协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作用 |
“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制度框架 |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的基本情况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的主要内容 |
1.投资者定义 |
2.投资者待遇 |
3.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 |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的特点 |
“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功能缺失 |
(一)保护投资的功能存在缺陷 |
(二)可持续发展功能的缺位 |
(三)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的功能缺失 |
(四)ISDS条款无法充分发挥救济功能 |
“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范式构建 |
(一)BIT范式的内在价值 |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BIT范式构建 |
(三)中国BIT范式的核心内容 |
1.投资者定义条款 |
2.可持续发展条款 |
3.改善东道国营商环境条款 |
4.国民待遇条款 |
5.ISDS条款 |
结语 |
(5)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创新动力研究综述 |
1.2.2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
2.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念 |
第3章 国有企业创新现状 |
3.1 国有企业创新取得的成就 |
3.1.1 专利产出持续增加 |
3.1.2 创新的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 |
3.2 国有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 有效专利占比低 |
3.2.2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
3.2.3 创新绩效较低 |
3.2.4 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 |
3.3 国有企业创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章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及来源分析 |
4.1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构成 |
4.2 国有企业创新内部动力来源 |
4.2.1 企业家精神 |
4.2.2 企业创新文化 |
4.2.3 企业利益 |
4.3 国有企业创新外部推力来源 |
4.3.1 市场竞争 |
4.3.2 市场需求 |
4.3.3 技术进步 |
4.4 国有企业创新外部拉力来源 |
4.4.1 国家战略驱动 |
4.4.2 政府政策引导 |
第5章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机制设计 |
5.1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5.2 国有企业创新内在动力机制 |
5.2.1 薪酬机制 |
5.2.2 股权激励机制 |
5.2.3 业绩考核机制 |
5.3 国有企业创新外在动力机制 |
5.3.1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5.3.2 容错机制 |
5.3.3 市场竞争机制 |
第6章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证检验——以股权激励机制为例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数据检验 |
6.3.1 VIF检验 |
6.3.2 Hausman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基于文化企业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化企业及其特征 |
2.1.1 文化企业的界定 |
2.1.2 文化企业的特征 |
2.2 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 |
2.2.1 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 |
2.2.2 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 |
2.3 高管激励与技术创新 |
2.4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假设 |
3.1 政府补贴与文化企业财务绩效 |
3.2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
3.3 高管激励对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
3.4 产权属性对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
3.5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调节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测量 |
4.2.1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 |
4.2.2 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2 回归分析 |
5.2.1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
5.2.2 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 |
5.2.3 产权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5.2.4 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制度背景、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
(一)制度背景 |
(二)知识产权法院 |
(1)组织结构方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维护了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
(2)审理机制方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提高了案件审判的专业性。 |
(3)审判模式方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强化了案件审判的高效性。 |
(三)文献回顾 |
(四)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
三、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四、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 |
(二)动态检验 |
(三)机制检验 |
(四)异质性检验 |
第一,考察创新能力对知识产权法院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 |
第二,考察中央产业政策支持对知识产权法院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 |
第三,考察出口比重对知识产权法院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 |
第四,考察所有权性质对知识产权法院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 |
五、 进一步研究 |
六、 稳健性检验 |
(一)更换外生事件 |
(二)倾向得分匹配 |
(三)安慰剂检验 |
(四)排除替代解释 |
(五)其他稳健性检验 |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体制性分权: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调适——基于“中央深改组”文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央深改组会议进程与政策概览 |
二、简政放权:有限与有效政府建设 |
三、市场经济:产权改革、市场体系与国企改革 |
四、社会正义:司法与社会体制改革 |
小结 |
(9)“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加入CPTPP的政治经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转变推动中国考虑加入CPTPP |
三、中国加入CPTPP面临内外双重挑战 |
1. 国有企业与指定垄断(第十七章)。 |
2. 知识产权(第十八章)。 |
3. 劳工(第十九章)。 |
4. 电子商务(第十四章)。 |
四、推动中国加入CPTPP的建议 |
(10)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纺织业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中国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现状 |
1.1.3 政府研发资助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4.1 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的概念及类型 |
1.4.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概念及类型 |
1.4.3 纺织业创新绩效的概念及类型 |
1.4.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研发模式研究 |
2.2.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2.2.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2.3 纺织业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 |
2.3.1 纺织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2 纺织业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4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创新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3.2.1 样本与变量 |
3.2.2 模型与方法 |
3.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全样本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3 政府研发资助对不同子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3.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3.4.2 结果讨论 |
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分析 |
4.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假设 |
4.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变量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4.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4.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4.4.2 结果讨论 |
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5.1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5.2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与模型 |
5.3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5.3.1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3.2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交互效应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5.5.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5.5.2 结果讨论 |
6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1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6.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变量 |
6.2.2 模型与方法 |
6.3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实证检验结果 |
6.3.1 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
6.3.3 合作研发的门槛效应检验 |
6.4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6.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6.4.2 结果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CPTPP:战略意义、现实差距与政策建议[J]. 王晓红. 开放导报, 2022
- [2]加入CPTPP,中国需要做什么[J].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CPTPP课题组.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1(05)
- [3]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 胡国星.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20)
- [4]“一带一路”建设中双边投资协定的功能发掘与范式构建[J]. 张晓君,曹云松. 国际经济评论, 2021(04)
- [5]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潘亚凡. 吉林大学, 2021(01)
- [6]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基于文化企业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D]. 郁彬.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兼论中国企业创新结构的变迁[J]. 黎文靖,彭远怀,谭有超. 经济研究, 2021(05)
- [8]体制性分权: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调适——基于“中央深改组”文件的分析[J]. 毕晓梅.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03)
- [9]“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加入CPTPP的政治经济思考[J]. 张慧智,汪君瑶. 东北亚论坛, 2021(03)
- [10]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张志英.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