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材料科学与医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民杰[1](2021)在《大肠杆菌运动调控在生物材料植入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生物材料(biomaterial),也被称为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是指一类能对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代、修复、诱导再生或者增进其功能的特殊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植入已经成为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生物材料植入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带来显着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生物材料植入感染(biomaterial centered infection,BCI)已经成为慢性难治性医院内感染,有报道占院内感染的50%。生物膜被定义为细菌黏附于生命或非生命物表面,并被自身分泌的胞外多聚物质(Extra polymeric substance,EPS)所包裹而形成的高度复杂的多细胞复合体。EPS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蛋白质、多糖及核酸等。生物材料植入增加了细菌入侵机体的途径,同时降低了诱发感染的最低细菌数量;医用生物材料作为异物不仅影响机体的免疫机制,还能为游离细菌提供粘附位点,促进细菌生物膜(bacterialbiofilm,BF)形成。生物材料表面一旦形成生物膜,膜内细菌能抵御抗生素及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导致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肠杆菌(E.coli)是革兰氏阴性、杆状兼性厌氧细菌,位于温血动物胃肠道中,是共生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机体感染;另外,大肠杆菌在土壤及水中也能存活,特殊情况下也会造成机体感染。比如:第一,当机体皮肤和粘膜破坏时,可随生物材料植入进入机体,并黏附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第二,外科手术过程中控制性降压、失血性休克以及长期禁食、胃肠外营养患者,肠道细菌移位可造成菌血症,血液中的细菌为生物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提供菌源。研究显示大肠杆菌占肠道细菌移位细菌的半数以上;研究也显示心脏瓣膜置换术等相关术后生物材料感染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大约为3-10%。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 monophsphate,c-di-GMP)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研究发现,环二鸟苷酸调节细菌多种功能,包括:鞭毛运动、黏附、细胞周期起始和调控、毒力因子合成以及生物膜形成等。环二鸟苷酸对许多细菌最重要的影响是决定细菌“生活方式”,尤其是控制细菌在浮游运动状态和固着、生物膜状态之间转换。一般来讲,细菌细胞中环二鸟苷酸浓度水平增高可抑制鞭毛运动性,并增加胞外多聚物质(extracellular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合成,从而导致生物膜形成;低浓度水平环二鸟苷酸增加细菌运动性,并分散生物膜。由此推测,环二鸟苷酸调节鞭毛运动介导细菌生物膜形成。细菌体内环二鸟苷酸水平依靠双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s,DGCs)和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s,PDEs)共同维持平衡。环二鸟苷酸通过调节鞭毛制动蛋白YcgR从而抑制鞭毛运动,而调节YcgR相关的双鸟苷酸环化酶DGCs主要包括DgcE和DgcQ。研究发现,ΔpdeH的大肠杆菌菌株运动性大幅下降,但ΔdgcE、ΔdgcQ和ΔpdeH三基因同时缺失的菌株则可恢复与野生型菌株相近的运动能力。由此可见,dgcE和dgcQ与大肠杆菌鞭毛运动调节密切相关。鉴于环二鸟苷酸信号在细菌中高度保守,且环二鸟苷酸促进生物膜形成;因此,与其代谢相关的酶可能是干扰细菌生物膜形成极具吸引力的靶点,尤其是生成c-di-GMP的双鸟苷酸环化酶(DGCs)。阐明环二鸟苷酸dgcE、dgcQ信号在细菌生物膜中的作用,即调节核苷酸水平或干扰信号通路可能抑制生物膜形成或促进生物膜分散。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想要获得突变株的筛选,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具有制备简单、靶向性强、成本低和脱靶率低等诸多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基因功能研究。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大肠杆菌ATCC25922菌株dgcE、dgcQ基因敲除菌株,在前期建立生物材料表面生物膜模型基础上,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等技术,探讨大肠杆菌dgcE、dgcQ对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构建大鼠菌血症模型,探讨大鼠体内不同大肠杆菌的清除以及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揭示防治生物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有效分子靶标,为防治生物材料大肠杆菌相关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大肠杆菌dgcE、dgcQ基因敲除菌株: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为研究对象,使用dgcE、dgcQ引物序列完成相应基因PCR扩增检测,进一步完成dgcE、dgcQ基因序列Sanger测序检测,并与NCBI序列对比;参考gRNA设计原则完成gRNA设计,参考CRISPR-Vector载体方法构建目标序列载体。完成大肠杆菌ATCC25922(E.coli)感受态制备,参考电转感受态制备方法制备大肠杆菌ATCC25922(E.coli)感受态,CRISPR-Vector转化至大肠杆菌ATCC25922(E.coli)电转感受态,涂布至筛选培养基,培养3-5天,kan&spe双抗性板完成基因编辑菌株筛选。菌株PCR鉴定,PCR序列sanger测序验证DgcQ基因和DgcE基因分别敲除结果,DgcQ基因和DgcE基因敲除菌株分别保存。2.测定大肠杆菌dgcE、dgcQ在细菌生物学表型变化及在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①、采用测定菌液光密度法绘制大肠杆菌ATCC25922、ATCC25922ΔdgcE和ATCC25922ΔdgcQ生长曲线,测量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运动环直径大小反应细菌运动能力。探讨dgcE、dgcQ在细菌生物学表型变化中的作用。②、以三株大肠杆菌(ATCC25922、ATCC25922ΔdgcE和ATCC25922ΔdgcQ)为实验菌株,建立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采用半定量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应用激光共聚焦(CLSM)动态观察PVC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细菌群落数量以及细菌生物膜厚度等;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PVC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细菌生物膜表面结构。探讨dgcE、dgcQ在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3.大鼠体内大肠杆菌的清除以及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ATCC25922组,ATCC25922ΔdgcE组和ATCC25922ΔdgcQ组。水合氯醛联合利多卡因麻醉后,通过尾静脉注射菌液建立菌血症模型,并经大鼠腹部正中切口将PVC材料放入腹膜腔。在24小时后处死大鼠,严格无菌条件下取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PCT检测以及血液中细菌数测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行革兰氏染色鉴定,同时行菌落PCR鉴定;将体内生物材料一片用于细菌培养,再行菌落PCR鉴定;SEM观察体内材料表面生物膜结构;HE染色观察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大肠杆菌dgcE、dgcQ基因敲除菌株:菌落PCR及Sanger测序结果表明,dgcE、dgcQ两个基因内部序列已被删除,且无相应卡那霉素及大观霉素抗性基因,基因被成功敲除。2.dgcE、dgcQ在大肠杆菌生物学表型变化及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①、ATCC25922、ATCC25922ΔdgcE、ATCC25922ΔdgcQ三株大肠杆菌在TSB培养基中生长无明显差异(P>0.05);②、相对于ATCC25922,ATCC25922ΔdgcE 及 ATCC25922ΔdgcQ 运动能力明显增加(P<0.05);并且ΔdgcQ比ΔdgcE基因敲除株运动能力更强(P<0.05)。③、在4-8h时基因敲除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大于标准菌株,且在8h时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ATCC25922生物膜形成峰值时间为12h,但基因敲除菌株形成生物膜峰值时间为8h,较标准株提前;④、三种菌株在4-8h生长动力学呈上升趋势,超过8h后其生长动力学呈下降趋势;且各个时间点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菌株生长动力学明显大于基因突变菌株,在8h、12h、24h时与ΔdgcQ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⑤、大肠杆菌ATCC25922单位面积细菌菌落数大于ΔdgcE及ΔdgcQ,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因突变菌株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⑥、大肠杆菌ATCC25922菌株生物膜厚度较基因敲除株厚(P<0.05);且在8h时,ATCC25922-ΔdgcE 较 ATCC25922-ΔdgcQ 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体内大肠杆菌的清除以及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①、菌血症模型组白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菌血症模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对于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菌血症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菌血症模型组之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感染24h时,ATCC25922标准菌株组的活菌数量最高,达到3X103CFU/ml。菌血症动物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TCC25922-ΔdgcE组、ATCC25922-ΔdgcQ组与ATCC25922标准菌株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ATCC25922标准株、ATCC25922-ΔdgcE及ATCC25922-ΔdgcQ组生物材料表面细菌数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TCC25922标准菌株组材料表面细菌数较ATCC25922-ΔdgcE 及 ATCC25922-ΔdgcQ 组多,与 ATCC25922-ΔdgcQ 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ATCC25922标准菌株组较ATCC25922-ΔdgcE组、ATCC25922-ΔdgcQ组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重。[结论]1.运用CRISPR/Cas9技术可成功构建大肠杆菌dgcE、dgcQ基因敲除菌株,为后续相应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dgcE、dgcQ基因敲除能增强大肠杆菌运动能力,但不影响细菌生长;2.dgcE和dgcQ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低水平c-di-GMP对于早期附着是重要的,而在成熟生物膜中需要高水平c-di-GMP以促进基质产生,这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黏附、聚集相一致;dgcE和dgcQ基因敲除影响胞外多聚物质产生,导致生物膜结构不稳定。因此,可能是生物材料植入感染潜在治疗靶标。3.大肠杆菌dgcE和dgcQ基因缺失,引起c-di-GMP水平下降,导致大鼠免疫系统对细菌清除效率增加;并且在大鼠菌血症期间,大鼠体内生物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降低,以及对大鼠肺组织损伤减轻。
巢宇[2](2020)在《基于生物材料的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新策略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最近十年里,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了当今最令人关注的一种癌症治疗方式。在所有免疫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免疫疗法,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尽管肿瘤免疫治疗的前途光明,然而我们距离真正治愈癌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下个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免疫治疗的临床响应率并降低毒副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联合治疗策略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本博士论文中,我们基于创新的生物材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新策略。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基于纳米生物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局部增效肿瘤内放射治疗的一体化平台,并且在放射性同位素的体内递送和增敏上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多种基于生物材料的局部肿瘤治疗介导的免疫应答效应,并发展了局部肿瘤治疗介导免疫治疗的创新策略。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第一章:简要综述了现有癌症治疗方式特别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着重阐明本博士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铼188标记的片层状硫化钨纳米材料用于光热增效内放射治疗。通过一种无螯合剂的标记方式,我们在片层状硫化钨纳米材料上实现了放射性同位素铼188高效稳定的标记。随后,我们第一次提出了一种自我增敏的机制,证明了钨原子在吸收了铼188发射的伽马射线后能够产生二次带电粒子从而增强放射性引起的细胞损伤。最后,我们在活体水平实现了光热联合内放射治疗,在较低的放射性剂量下获得了显着的治疗效果。第三章:纳米配位聚合物用于无治疗性同位素的递送和增敏实现高效低毒的内放疗。我们采用一锅法制备了由重金属元素铪元素(Hf)和螯合剂(4-羧基苯基)卟啉(TCPP)组成的纳米配位聚合物。凭借TCPP的螯合能力,我们合成的纳米材料能够被轻易地标记上锝99(99mTc)。有趣的是,基于前一项研究提出的机制,重金属元素铪能够赋予诊断型同位素杀死癌细胞的治疗能力。得益于出色的肿瘤富集能力,99mTc-Hf-TCPP纳米颗粒不论是通过局部给药还是系统给药,都能在适中的剂量下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第四章:基于可注射水凝胶的局部内放疗联合全身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简单的混合,我们得到了含有放射性碘131标记的过氧化氢酶海藻酸钠(ALG)组合物。在注射后,海藻酸钠溶液在内源性钙离子存在下能够快速形成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将放射性药物固定在肿瘤内部。通过局部注射,我们的海藻酸钠组合物能够在小鼠肿瘤模型、兔肿瘤模型甚至是人源异种移植模型上实现高效低毒的局部内放疗。通过进一步引入免疫调节剂Cp G寡核苷酸并联用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我们的策略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原位实体瘤,而且能抑制转移瘤并预防肿瘤的复发。我们提出的这种通过局部治疗来实现全身治疗反应的内放射免疫疗法或许有成为新一代的癌症治疗方式的潜力。第五章:基于铁纳米颗粒的局部磁热治疗联合全身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金属铁纳米颗粒并采用多巴胺聚乙二醇共聚物进行修饰。聚合物修饰的铁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并可以通过冻干粉的形式保存使用。相比于传统的氧化铁纳米材料,我们制备的聚合物修饰的铁纳米颗粒具备超高的磁饱和强度和磁热转换效率。无论是经局部注射还是经磁靶向的静脉注射,铁纳米颗粒都能在低功率交变磁场下实现高效的磁热消融。我们进一步阐明局部注射联用免疫佐剂和检查点阻断疗法能产生全身性治疗反应抑制转移的肿瘤。该工作不仅展现了铁纳米颗粒作为高效磁热试剂的潜力,而且第一次报道了局部磁热联合免疫治疗的前景。第六章:局部化疗联合免疫“鸡尾酒”疗法。我们报告了一种“鸡尾酒”的化疗免疫治疗策略,将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化疗药物和免疫佐剂与海藻酸钠混合制备用于局部化疗免疫治疗。化疗引起局部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后,在免疫佐剂的帮助下能够激活强大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在进一步联用检查点阻断剂后,这种鸡尾酒疗法能够在多种具有挑战性的肿瘤模型上引起有效的全身性免疫反应,从而摧毁局部实体瘤,抑制转移瘤并且预防肿瘤的复发。所有组分都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该策略具备极大的临床转化价值。总之,本论文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生物材料的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策略,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局部治疗策略介导的远端抗肿瘤免疫效应以及进一步联合免疫治疗的潜力。相关成果的产业转化与临床转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魏晓娟[3](2019)在《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点击”化学由于反应效率高,环境适应性好(耐水、氧和各种化学基团),具有高度选择性,产物纯净等优点,已经成为药物开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诸多领域最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利用“点击”化学可以设计制备出特殊结构的聚合物,用于材料表面生物化改性和原位水凝胶的制备;许多生物分子(氨基酸、肽、蛋白质等)含有巯基,利用这一点,也可以设计性能可控的生物分子-聚合物杂化材料。聚多巴胺(PDA)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在基体表面沉积聚多巴胺薄膜不仅可以得到亲水性表面,还可以得到生物相亲性表面。PDA涂层可以促进细胞粘附和增殖分化,此外PDA具有类两性离子的性质,对外界pH敏感,还可以用于药物控释和生物芯片等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因其硬度可调,成型方便,光学透明性好,无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和生物芯片制备等方面。然而,其固有的疏水表面不利于细胞生长,因此PDMS的表面改性对于有效的细胞粘附而言是必须的。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乙烯基硅油共混PDMS预聚物,在不影响PDMS固化和性能的条件下赋予PDMS一定的反应性,然后和巯基乙胺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完成PDMS表面的氨基化改性,最后通过希夫碱反应/迈克尔加成(Schiff base reaction/Michael addition)成功接枝不同形态的聚多巴胺。通过对聚多巴胺形貌的调控可以控制改性PDMS表面的亲疏水性。接触角、摩擦磨损、蛋白脱吸附等测试均验证了聚多巴胺改性PDMS表面的pH响应性。此外,细胞培养、蛋白印迹分析也验证了聚多巴胺改性可以大大促进材料表面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生物材料改性方法。受以上工作成功的鼓舞,我们还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高精度快速成型的透明质酸水凝胶。透明质酸(HA)是一种广为人知的生物材料,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外基质(ECM)中。它是一种具有非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完全天然线性聚合物,能有效促进皮肤的修复和伤口愈合。它在组织工程、药物传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透明质酸水凝胶质地较脆,力学性能一般,需要通过加强交联或者共聚等一系列改性手段来改善强度。我们首先将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化,再利用季戊四醇和N-乙酰-L-半胱氨酸合成四臂巯基交联剂(PE(NAC)4),在405 nm光作用下混合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HAMA)和PE(NAC)4就可以快速固化水凝胶。该透明质酸水凝胶HAMA/PE(NAC)4具有高精度成型特点,精度可以达到25μm,经流变测试和压缩测试发现通过调控交联剂用量可以成功调节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压缩应力可从40 kPa提高到70 kPa;弹性模量可从120 kPa提高到460 kPa。该水凝胶是一种完全生物来源的绿色材料,几乎没有残留生物有害分子,可完全生物降解。我们使用制备的透明质酸水凝胶用于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凝胶能支持细胞生长,并有效促进VEGF的释放(386 pg/mL)。这种快速光固化材料今后有望用于伤口敷料。
张倩[4](2018)在《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不断加强。作为医疗服务的供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与提升方面。医疗质量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医疗质量主要指临床直接相关的诊断、治疗、技术、效率等给患者治疗带来的效果。广义的医疗质量不仅包括临床医疗质量,还包括病人的满意度、医院的软硬件环境、系统性和安全性等。国际上对医院医疗质量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主要的体系有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标准(JCI)、国际医疗质量体系(IQIP)、医院质量改进的绩效评价工具(PATH)、英国星级评审制度、临床服务质量指标项目(CIP)、美国百佳医院评价体系等。国内主要的医疗质量体系有中国医疗质量指标体系(CHQIS)、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以上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角度及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主要都遵循了质量评价三层次理论,即结构、过程、结果,将医疗质量分解为基础条件质量、工作环节质量和服务终末质量三个部分。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又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临床诊疗的进步,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医用金属材料、医用生物复合物和医用生物衍生材料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改变着传统的医学模式与临床手段。西南医院近年来提出“生物强院”战略,不仅催生了诸如生物干细胞治疗、3D打印、组织工程等医疗高新生物材料技术来提升临床医疗水平,还推动了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的SCI论文,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关于生物材料是否影响临床医疗质量,如何影响临床医疗质量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在分析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作用的理论基础上,力图阐明生物材料的投入与临床医疗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南医院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生物材料在医院的发展情况以及通过分析相关数据,综合评价其对构成临床医疗质量关键要素的影响,探讨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为医院在生物科技时代的创立新型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焦点组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用于建立医院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西南医院的实证研究数据对指标体系及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Cronbach’s alPha)系数计算进行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评估,采用GLM模型和Logistic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生物材料对临床医疗质量的区分度。最后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探讨了使用了生物材料之后,西南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得分的变化趋势及其合理性。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以西南医院为研究对象,从第三方的角度对临床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将该指标体系与生物材料的使用联系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临床医疗质量的评价理论,确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2)通过焦点组访谈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一步筛选指标体系。(3)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4)利用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系数等统计方法计算指标体系的信效度。(5)利用西南医院妇产科、骨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四个科室使用生物材料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生物材料使用对临床诊疗过程的影响。(6)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评价西南医院四个科室使用生物材料后临床医疗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本研究最终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了以质量基础、质量效果和质量发展三大类指标为结构的具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24个。其中质量基础包括人力资源、学科建设2个二级指标,质量效果包括诊疗强度、诊疗质量和诊疗效率3个二级指标,质量发展包括诊疗创新1个二级指标。(2)确定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其中质量基础权重0.293,诊疗效果权重0.499,质量发展权重0.208,人力资源权重0.126,学科建设权重0.167,诊疗强度权重0.125,诊疗质量权重0.166,诊疗效率权重0.208,诊疗创新0.208。(3)因子分析显示,按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共有6个公因子被提取,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4%。其中第一因子主要反应临床服务的强度及结果,第二因子主要反应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因子主要反应临床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因子主要反应科研相关的人力资源,第五因子主要反应科研成果的产出,第六因子主要反应诊疗过程的效率。因子分析结果与二级指标的构建基本一致,反应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效度。(4)通过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一级指标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质量基础”0.732、“质量效果”0.807、“质量发展”0.863,二级指标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人力资源0.426、学科建设0.667、诊疗强度0.884、诊疗质量0.964、诊疗效率0.748、诊疗创新0.863,三级指标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879,说明内部一致性较高。总体而言,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较好,指标体系设计较为合理。(5)研究西南医院四个科室的患者数据,结果显示生物材料的使用主要降低病人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长。妇科子宫悬吊术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05天,手术时长1.57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51天,手术时长1.75小时。骨科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1.75天,手术时长3.67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66天,手术时长3.99小时。神经外科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8.85天,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0.35天。胸外科病例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9天,手术时长1.83小时,未使用生物材料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53天,手术时长1.82小时。(6)评价四个科室的医疗质量得分。妇产科2008-2013年的医疗质量得分为4.939、5.260、5.795、7.003、6.858、7.066。骨科2014-2016年医疗质量得分为5.752、4.958、5.270。胸外科2009-2011年医疗质量得分为2.406、3.008、2.938。神经外科2011-2013年医疗质量得分为3.429、3.532、3.557。(7)科室水平临床医疗质量总得分与生物材料使用数量的相关系数r=0.55(P=0.065),提示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但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及建议:(1)建立的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覆盖全面,信度、效度良好;(2)评估指标的筛选方法是合理的;(3)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是科学的,结果是相对准确的;(4)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得分与生物材料的使用有一定的相关性。(5)生物材料促进临床医疗质量的主要机制是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和诊疗强度,从而提升医疗质量。(6)总体来看,生物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65接近0.05),但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秀梅[5](2015)在《生物材料》文中研究表明1生物材料发展概述1.1生物材料及其发展历史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是材料学、生命科学、医学、工程学的交叉融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新型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狭义上的生物材料是指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
黄炎[6](2015)在《基于生物组学方法的纳米银细胞毒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纳米粒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即纳米毒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虽然研究者已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层面研究了纳米粒子的毒性,但目前人们对纳米粒子与活细胞的相互作用仍知之甚少,更重要的是采用动物整体实验、细胞学实验和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不能系统全面地解释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机理。高通量生物组学技术(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SOLiD测序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为全面、系统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纳米粒子毒性机理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手段。但迄今为止,对纳米粒子作用后引起的细胞中基因、蛋白质、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都是采用单一的生物组学方法分别进行研究的,因此只能获知纳米粒子对细胞影响的一个方面,而无法对纳米粒子的毒性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纳米银由于效果强、杀菌光谱,在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纳米银对生物系统影响的复杂性,其毒性作用还有许多方面未被揭示。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始研究纳米银对细胞内基因、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但尚未见对细胞中microRNA表达谱影响的报道,也未见联合多种生物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纳米银毒性机制的报道。本论文将通过对将基因、microRNA、蛋白质表达数据的联合分析,探讨microRNA在纳米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毒性中的调控机制。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纳米银,通过调节硼氢化钠的浓度和改变溶剂的种类制备一系列纳米银溶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还原剂的浓度和溶剂的种类均会影响纳米银的大小和形状。用二蒸水制备的纳米银形状均一,大部分呈球形。为了获得实验用20nm的纳米银,确定以二蒸水为溶剂、浓度为2mM的硼氢化钠和硝酸银溶液进行制备。2、采用MTT法、实时细胞电阻抗仪、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纳米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形貌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纳米银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纳米银在细胞中的摄取。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纳米银(1、10、50、100μM)作用细胞72h内,细胞毒性均为0级,高浓度纳米银(200、300μM)在作用细胞48h后均出现1级细胞毒性,且细胞的规则排列发生变化。而200μM纳米银作用细胞1、4、8h时虽未产生细胞毒性,影响细胞形态,但已使细胞滞留于DNA合成期,且在8h时纳米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最为显着。此外,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中摄取的纳米银量显着升高。3、采用基于二维差异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和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200/μM纳米银作用1、4、8h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谱,筛选获得25种在三个时间点均发生差异表达的功能蛋白质,其中发生上调表达的蛋白质19种,发生下调表达的蛋白质4种,既有上调又有下调的蛋白质2种。进一步采用Cluster & Treeview, Gosurfer、GenMAPP、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聚类、Gene Ontology (GO)功能分类、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25种差异表达蛋白质影响多个GO功能类别,并参与31条生物学通路和4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纳米银可能影响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骨架、细胞粘附、细胞能量代谢、mRNA加工等功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4、采用SOLiD测序技术分析2001μM纳米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在1、4、8h三个时间点分别获得59、143和142个差异表达microRNA,其中不重复的共有246个。进一步使用miRanda、TargetScan和PicTar三种方法同时对差异表达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在三个时间点分别获得1747个、2928个和2667个靶基因,其中不重复的共有3594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显着影响171、272、233个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第三层次的功能类别,并参与120、132和129条生物学通路,其功能涉及细胞粘附、细胞骨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等。5、将纳米银作用细胞后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和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种类、数量和表达模式上都存在明显差别。对比差异表达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涉及的GO生物学过程功能类别和参与的生物学通路,发现三者之间存在差异。通过联合分析microRNA、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在1、4、8h三个时间点分别匹配到具有生物学意义的microRNA-靶基因作用对36、429、116个,microRNA-靶蛋白质作用对2、1、3个,包含的靶基因和靶蛋白质有28、186和82个,不重复的共257个。在匹配到的microRNA-靶基因/靶蛋白质对找到对应3个基因/蛋白质对的6个microRNA,而靶基因-蛋白质对的表达分别受多个microRNA的共同调控,microRNA本身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其对靶基因/靶蛋白质的调控效果,microRNA可通过降解mRNA和抑制翻译两种方式发挥对靶基因-蛋白质对的调控作用。对257个microRNA靶基因/靶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功能主要与细胞通讯和细胞代谢过程有关,并且参与57条生物学通路。而差异表达nicroRNA和调控的靶基因-蛋白质对共同参与4条主要的生物学通路,即“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信号”和‘’MAPK信号通路”。纳米银可能通过差异表达microRNA调控这4条通路中的靶基因和靶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胞骨架的破坏、ATP水平的降低和细胞凋亡的产生。6、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对选定的4种蛋白质和8个microRNA的表达值进行测定,证实纳米银与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和nicroRNA测序实验结果的可信性。进一步采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染色试剂盒、ATP检测试剂盒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对纳米银作用1、4、8、24、48和72h后细胞骨架、细胞内ATP含量和细胞凋亡进行分析,证实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证明纳米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骨架、降低ATP水平和诱导细胞凋亡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引起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毒性。7、采用SOLiD测序技术分析200μM纳米金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在1、4、8h三个时间点分别获得109、78和124个差异表达]microRNA。进一步使用miRanda, TargetScan和PicTar同时对差异表达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在三个时间点分别获得2403个、2044个和3002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显着影响208、193、249个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第三层次的功能类别,并参与126、125和129条生物学通路。通过联合分析microRNA、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在1、4、8h三个时间点分别匹配到具有生物学意义的microRNA-靶基因/蛋白质作用对132、38、137个,包含的不重复的靶基因和靶蛋白质共187个。对匹配的187个microRNA靶基因/靶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功能主要与细胞代谢过程有关,并且参与71条生物学通路。而差异表达microRNA和调控的靶基因-蛋白质对共同参与2条主要的生物学通路,即"mRNA加工”和"MAPK信号通路”。纳米金可能通过差异表达microRNA调控这2条通路中的靶基因和靶蛋白质,影响细胞周期但抑制细胞凋亡。8、从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和microRNA水平对纳米银与纳米金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这两种纳米粒子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骨架、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均存在差异。进一步在蛋白质水平上的比较发现,这两种纳米粒子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中相同的只有5种,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分类中包含蛋白质最多的类别基本相同,而纳米银影响的通路数量(31条)多于纳米金(24条)。在]microRNA水平上的比较显示,纳米银和纳米金作用细胞后差异表达microRNA的种类、靶基因/靶蛋白质功能、参与的生物学通路和对生物学通路的影响均不同。与纳米银相比,纳米金影响细胞周期,减弱对ATP合成的抑制和对细胞骨架的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的产生,最终未产生细胞毒性。而两种纳米粒子作用后细胞中活性氧水平的差异与纳米金无细胞毒性而纳米银诱导产生细胞毒性有关。
朱刚刚[7](2014)在《顾忠伟:迎接生物医用材料的新时代》文中指出2012年6月1日,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成都隆重开幕。这是大会创办32年来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这标志着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已进入世界前列。大会的召开,无疑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发展、开放的中国,以及欣欣向荣的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舞台。
王慎东[8](2012)在《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背景:生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生物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一定的力学特性和抗磨损、耐腐蚀、抗老化等特性。目的:对骨科生物医学材料进行分类,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骨科;生物材料"。按骨科生物材料的性质、功能、来源、部位等进行分类,分析各种材料的特点和适应证。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文献共3834篇。中国在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地位,中国科学院和四川大学发表文献数量在国际排名较靠前,《生物材料》杂志是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经典期刊。骨科生物医学材料按材料的性质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在机械强度、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和生物安全性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组织工程的出现对生物材料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可以通过研制复合材料、材料改性、表面修饰等方法来弥补不足,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趋势将向复合型、杂化型、功能型和智能型生物材料的方向发展。
汤盘铭[9](2012)在《生物材料 成都产业的“未来之星”——一位材料科学家市长与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的故事》文中指出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曾经深情地讲过一句话:从宝钢出来,当了九年市长,就失去了当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机会了。就是这位不仅从事过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而且从事过镍一钛形状记忆合金等医用人体材料研究与制造的博士市长,却
本刊通讯员[10](2012)在《新型生物材料及其与再生医学交叉的前沿——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6月1~5日,"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成都市政府承办,并得到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
二、生物材料科学与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材料科学与医学(论文提纲范文)
(1)大肠杆菌运动调控在生物材料植入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全文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大肠杆菌dgcE、dgcQ阴性突变菌株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大肠杆菌dgcE、dgcQ在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大鼠体内大肠杆菌的清除及生物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大肠杆菌运动触觉与生物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参与基金项目 |
致谢 |
(2)基于生物材料的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新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规肿瘤治疗 |
1.2.1 肿瘤外科手术治疗 |
1.2.2 肿瘤放射治疗 |
1.2.3 肿瘤化学治疗 |
1.3 新型肿瘤治疗 |
1.3.1 纳米科学与技术 |
1.3.2 肿瘤光学治疗 |
1.3.3 声学治疗 |
1.3.4 磁学治疗 |
1.3.5 重金属元素增效放射治疗 |
1.3.6 新型治疗的发展前景 |
1.4 肿瘤免疫治疗 |
1.4.1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 |
1.4.2 肿瘤免疫微环境 |
1.4.3 检查点抑制疗法 |
1.5 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
1.5.1 免疫联合治疗的原则 |
1.5.2 局部治疗策略与免疫联合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铼188标记的片层状硫化钨纳米材料用于光热增效内放射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仪器表征 |
2.2.4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硫化钨纳米片的合成与修饰 |
2.3.2 硫化钨纳米片的光热性能 |
2.3.3 放射性188Re的标记 |
2.3.4 硫化钨纳米片的放疗增敏效果 |
2.3.5 内放疗的体外细胞杀伤 |
2.3.6 硫化钨纳米片的生物行为 |
2.3.7 光热联合内放疗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配位聚合物用于无治疗性同位素的递送和增敏实现高效低毒的内放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2.3 仪器表征 |
3.2.4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配位聚合物(NCP)的合成与表征 |
3.3.2 锝99(99mTc)的放射标记 |
3.3.3 重金属元素的光电效应 |
3.3.4 体外内放疗增敏效应 |
3.3.5 体外内放疗 |
3.3.6 细胞DNA损伤 |
3.3.7 材料的生物学行为 |
3.3.8 材料的代谢学行为 |
3.3.9 活体内放疗 |
3.3.10 长期生物安全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可注射水凝胶的局部内放疗联合全身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2.3 仪器表征 |
4.2.4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海藻酸钠的成胶能力 |
4.3.2 放射性131I的标记 |
4.3.3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试 |
4.3.4 体内成胶 |
4.3.5 肿瘤乏氧改善 |
4.3.6 局部内放疗 |
4.3.7 局部内放疗联合免疫的远端效应 |
4.3.8 局部内放疗联合免疫的免疫记忆效应 |
4.3.9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铁纳米颗粒的局部磁热治疗联合全身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步骤 |
5.2.3 仪器表征 |
5.2.4 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聚合物修饰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5.3.2 局部注射的磁热治疗 |
5.3.3 磁靶向介导的磁热治疗 |
5.3.4 局部磁热治疗介导的远端效应 |
5.3.5 局部磁热联合免疫的免疫记忆效应 |
5.3.6 局部磁热联合免疫治疗原位肿瘤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局部化疗联合免疫“鸡尾酒”疗法 |
6.1 引言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步骤 |
6.1.3 仪器表征 |
6.1.4 数据分析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6.2.2 局部化疗免疫鸡尾酒疗法激发肿瘤免疫原性 |
6.2.3 局部化疗免疫鸡尾酒疗法介导的远端效应 |
6.2.4 局部化疗免疫鸡尾酒疗法的免疫记忆效应 |
6.2.5 局部化疗免疫鸡尾酒疗法用于治疗原位乳腺癌 |
6.2.6 局部化疗免疫鸡尾酒疗法用于治疗原位脑胶质瘤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3)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天然生物材料及其应用 |
1.2.1 聚多巴胺制备及应用 |
1.2.2 透明质酸制备及应用 |
1.3 材料生物化改性方法 |
1.3.1 涂层法 |
1.3.2 凝胶法 |
1.4 响应性生物材料及其应用 |
1.4.1 pH响应生物材料 |
1.4.2 光响应生物材料 |
1.4.3 温度响应生物材料 |
1.5 点击化学在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1 点击化学概述 |
1.5.2 点击化学在生物材料制备的应用 |
1.6 课题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DA/PDMS生物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及规格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氨基修饰PDMS基底制备 |
2.2.4 聚多巴胺修饰PDMS表面制备 |
2.3 测试及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动态光散射仪(DLS) |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4 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CA) |
2.3.5 摩擦磨损 |
2.3.6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
2.3.7 激光扫描共聚焦电子显微镜(LSCM) |
2.3.8 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analysis)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聚多巴胺纳米球(PDA NS)的形貌表征 |
2.4.2 聚多巴胺修饰PDMS表面形貌表征 |
2.4.3 材料表面接触角pH响应性及其循环性能表征 |
2.4.4 材料表面摩擦磨损性能表征 |
2.4.5 材料表面细胞生长概况 |
2.4.6 材料表面细胞生长与分化分析 |
2.4.7 材料表面蛋白脱吸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AMA/PE(NAC)4 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及规格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甲基丙烯酸化透明质酸HAMA合成 |
3.2.4 四臂星形交联剂PE(NAC)4 合成 |
3.2.5 快速光固化透明质酸水凝胶HAMA/PE(NAC)4 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核磁共振波谱(1H NMR)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3 溶胀测试 |
3.3.4 流变试验 |
3.3.5 压缩测试 |
3.3.6 降解测试 |
3.3.7 高精度成型 |
3.3.8 激光扫描共聚焦电子显微镜(LSCM) |
3.3.9 体外VEGF释放 |
3.3.10 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analysis) |
3.4 结果及讨论 |
3.4.1 单体HAMA合成表征 |
3.4.2 水凝胶溶胀性能 |
3.4.3 材料形貌表征 |
3.4.4 水凝胶流变性能 |
3.4.5 水凝胶压缩性能 |
3.4.6 水凝胶降解性能 |
3.4.7 水凝胶高精度成型 |
3.4.8 材料表面细胞生长情况 |
3.4.9 体外VEGF释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工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医院医疗质量 |
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情况 |
1.3 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 |
第二章 医院临床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生物医用材料的使用对临床医疗质量的改善 |
3.1 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医疗质量管理及常用工具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生物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2 面向2049 的生物材料 |
2.1 生物材料的社会需求和发展目标 |
2.2 生物材料未来发展趋势及特点 |
2.3 生物医用材料的前沿方向和重点领域 |
2.4 生物仿生材料的前沿方向和重点领域 |
3 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生物材料领域 |
3.1 生物功能化医用金属材料及技术 |
3.2 组织再生修复材料及技术 |
3.3 肿瘤多模式诊疗材料及技术 |
3.4 生物3D打印材料及技术 |
3.5 纳米生物材料及生物传感技术 |
4 生物材料助推人类健康生活 |
4.1 生物材料促进现代医学发展及智慧医疗 |
4.2 生物材料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
4.3 构筑未来“健康长寿社会”美好愿景 |
5 促进生物材料发展与人类健康的政策建议 |
5.1 生物材料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5.2 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展新机遇 |
5.3 政府决策及建议 |
(6)基于生物组学方法的纳米银细胞毒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概况 |
1.1.1 生物材料概述 |
1.1.2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1.2 纳米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
1.3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毒性研究 |
1.4 纳米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1.4.1 纳米银的制备 |
1.4.2 纳米银的应用 |
1.4.3 纳米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1.5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相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5.1 蛋白质组学简介 |
1.5.2 蛋白质组学技术简介 |
1.5.3 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4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6 microRNA高通量分析技术在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6.1 microRNA简介 |
1.6.2 microRNA的检测方法 |
1.6.3 microRNA靶基因的研究方法 |
1.6.4 microRNA高通量分析技术在生物相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7 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多种生物组学数据的联合分析 |
1.8 生物组学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 |
1.9 本论文的工作基础和研究内容 |
1.10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银的制备和表征 |
2.1 纳米银制备方法的选取 |
2.2 纳米银尺寸的确定 |
2.3 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 |
2.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3.2 纳米银的制备 |
2.3.3 纳米银的表征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去离子水和二蒸水溶剂中纳米银的制备结果 |
2.4.2 平均粒径20 nm的纳米银制备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银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细胞水平研究 |
3.1 纳米银细胞毒性评价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1.4 不同浓度20nm纳米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1.5 200μM纳米银作用细胞1、4、8h的细胞毒性评价 |
3.1.6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 纳米银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纳米银在细胞中的摄取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银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实验 |
4.1.1 2D-DIGE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2 2D-DIGE实验方法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质谱鉴定实验 |
4.2.1 质谱鉴定实验原理 |
4.2.2 质谱鉴定实验方法 |
4.2.3 质谱鉴定结果 |
4.3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1 聚类分析 |
4.3.2 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 |
4.3.3 生物学通路分析 |
4.3.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纳米银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microRNA测序研究 |
5.1 microRNA测序实验样品的制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1.3 细胞培养和处理 |
5.1.4 microRNA的提取 |
5.2 SOLiD测序实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microRNA靶基因预测 |
5.3.1 分析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microRNA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4.1 分析方法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与氧化应激相关microRNA的筛选和分析 |
5.5.1 分析和实验方法 |
5.5.2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5.7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纳米银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生物组学实验结果的联合分析 |
6.1 纳米银作用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实验结果的比较 |
6.1.1 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的获取 |
6.1.2 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数据的对比 |
6.2 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表达数据的联合分析 |
6.2.1 差异表达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涉及的GO功能类别的比较 |
6.2.2 差异表达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通路的比较 |
6.2.3 匹配microRNA靶基因/靶蛋白质的筛选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6.4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纳米银生物组学实验结果的验证 |
7.1 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的Western blot验证 |
7.1.1 Western blot实验蛋白质的挑选原则 |
7.1.2 实验材料 |
7.1.3 实验方法 |
7.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2 microRNA测序实验结果的qRT-PCR验证 |
7.2.1 qRT-PCR实验microRNA的挑选原则 |
7.2.2 实验材料 |
7.2.3 实验仪器 |
7.2.4 qRT-PCR实验方法 |
7.2.5 结果与讨论 |
7.3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观察 |
7.3.1 实验目的 |
7.3.2 实验材料 |
7.3.3 实验仪器 |
7.3.4 主要溶液配制 |
7.3.5 实验方法 |
7.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 细胞内ATP水平测定 |
7.4.1 实验目的 |
7.4.2 实验材料 |
7.4.3 实验仪器 |
7.4.4 实验方法 |
7.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5 细胞凋亡分析 |
7.5.1 实验目的 |
7.5.2 实验材料 |
7.5.3 实验仪器 |
7.5.4 实验方法 |
7.5.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7.7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纳米金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microRNA测序研究和生物组学实验结果的联合分析 |
8.1 纳米金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microRNA测序实验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实验仪器 |
8.1.3 实验方法 |
8.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2 纳米金作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基因、microRNA与蛋白质表达数据的联合分析 |
8.2.1 差异表达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涉及的GO功能类别的比较 |
8.2.2 差异表达基因、microRNA和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通路的比较 |
8.2.3 匹配microRNA靶基因/靶蛋白质的筛选和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8.4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纳米银、纳米金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机制的比较 |
9.1 纳米银、金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细胞学实验结果的比较 |
9.2 纳米银、金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的比较 |
9.2.1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比较 |
9.2.2 差异表达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的比较 |
9.3 纳米银与纳米金microRNA测序实验结果的比较 |
9.3.1 差异表达microRNA及匹配到的靶基因/靶蛋白质的比较 |
9.3.2 匹配靶基因/靶蛋白质功能分类分析结果的比较 |
9.3.3 匹配靶基因/靶蛋白质生物学通路分析结果的比较 |
9.4 本章小结 |
9.5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展望 |
10.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细胞蛋白质的二维凝胶电泳实验(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公司提供) |
附录2 2D-DIGE实验方法(由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
附录3 质谱实验方法(由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
附录4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由上海康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
(7)顾忠伟:迎接生物医用材料的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生物医用材料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
以创新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
建设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西点军校” |
搭建从科技通往产业的桥梁 |
专家简介: |
(8)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资料提取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的结果导出数据并分析。 |
1.4 分析指标 |
2 结果 |
2.1 骨科生物材料的分类 |
2.1.1 金属材料 |
2.1.2 非金属材料 |
2.1.3 高分子材料 |
2.2 文献筛选流程图 |
2.3 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2011收录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
2.3.1 相关文献数量分析见图9。 |
2.3.2 相关文献学科分类情况见表1。 |
2.3.3 文献作者分析见表2。 |
2.3.4 文献的来源出版物分布见表3。 |
2.3.5 相关文献的机构分布见表4。 |
2.3.5 国家分布见图10。 |
2.3.6 文献的被引情况 |
3 讨论 |
(10)新型生物材料及其与再生医学交叉的前沿——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专家齐聚共议生物材料发展 |
生物材料及医学设备产业化论坛 |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现状、未来及发展战略 |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技造福人类 |
四、生物材料科学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肠杆菌运动调控在生物材料植入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 李民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生物材料的局部肿瘤治疗及其介导的免疫治疗新策略探索[D]. 巢宇. 苏州大学, 2020(06)
- [3]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魏晓娟.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4]临床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及生物医用材料与临床医疗质量的关系[D]. 张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5]生物材料[J]. 王秀梅. 新型工业化, 2015(12)
- [6]基于生物组学方法的纳米银细胞毒性机理研究[D]. 黄炎. 东南大学, 2015(08)
- [7]顾忠伟:迎接生物医用材料的新时代[J]. 朱刚刚. 科学中国人, 2014(01)
- [8]骨科生物医学材料的临床应用[J]. 王慎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8)
- [9]生物材料 成都产业的“未来之星”——一位材料科学家市长与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的故事[J]. 汤盘铭. 中国高新区, 2012(07)
- [10]新型生物材料及其与再生医学交叉的前沿——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J]. 本刊通讯员. 中国材料进展, 2012(06)